20100622-大怪路子规则
大怪路子打法

大怪路子技巧~~大怪路子的初级技巧拿到牌以后大家都会理,但是大家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第一圈出牌过快,建议考虑一到两分钟,定义一下你的牌是啥角色,抢头家的牌是好牌,留下来帮同伴抢头家的是中等牌,自保都危险的是弱牌,当然在理解上可能有差异的,这可以下来后沟通,但一般不会差太远。
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因为决定你出牌的次序,大家可能都有放同伴跑头家,尤其是帮同伴在十个以内的牌如何放都很有经验,其时有时让有可能跑头家的过牌也是很重要的,你所要作的仅仅是不过牌!所以无论是敌人先出还是自己人先出牌,如果你过牌只有两种情况,就是能穿头家的强牌或者是自保都危险的小牌,中等牌是坚决不能过牌的,因为大牌和小牌很容易区分,中等牌少过一圈牌不会有太大危险,多过一圈也跑不了头家,但对强牌和弱牌影响不一样,而且过牌也是一种态度,这样在第一二轮的出牌,同伴就已经有了默契。
然后要作的就是你在不同的位置如何出牌了,先说一下头家如何出牌,也就是一号位选手的出牌情况!头家出五头,你就是告诉同伴,我五头是比较强的,而且在一头或者两头上有强牌的,或者是两将或者是大怪,如果都没有而仅仅是一对的牌也有可能,但你必须保证五头你很强大!换言之,如果你五头不够强,哪怕手上是三把同花或者三把小垃圾也不能先开五头!那先开什么,开一头或者两头,因为可能不管你先出什么都在帮对手出牌,但以帮对手最小的忙为好!这样同伴就明白了.如果头家在出了一头后或者两头后继续自己有出牌权,一样要求五头是强牌才可以开! 大怪路子是上海特有的牌类游戏。
笔者认为由于是团队的游戏,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是抢头家篇。
头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重要的是在开始阶段的时候找出三者中最强的一位来,集三家之力配合行动。
什么样的牌才是头家牌呢?这就牵涉到对牌型的判断问题了,由于牌路只有1,2,3,5,5路出牌速度最快。
所以五路的强弱是判断牌型大小的关键。
怎么才算强的五路呢,由于五路的档次很多,垃圾福路拖花连清。
老六爱找茬十大犯罪证据160关

老六爱找茬十大犯罪证据160关
摘要:
1.老六的简介和特点
2.老六爱找茬的原因
3.十大犯罪证据的概述
4.160 关的详细内容
正文:
老六,原名赵六,是我国知名的侦探小说家。
他以其独特的推理方式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破解了无数棘手的案件,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这位才子的性格却有些古怪,他爱找茬,总是能在看似毫无头绪的案件中,找到关键的线索。
老六爱找茬的原因,源于他对案件真相的执着追求。
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是破解案件的关键。
因此,他总是用放大镜般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个细节,找寻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真相。
十大犯罪证据,是老六在他的作品中,为读者们呈现的十个极具挑战性的案件。
这些案件涉及到了谋杀、诈骗、绑架等不同的犯罪类型,每一个案件都充满了悬疑和惊险。
160 关,是老六的十大犯罪证据中的第一关。
这一关的案件是一起看似无解的谋杀案。
被害人死在了一个完全封闭的房间里,没有任何的外来侵入痕迹。
然而,老六却通过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成功找到了凶手。
这个细节就是被害人手中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电话号码。
通过调查,老六发现,这个号
码是凶手的,而凶手正是被害人的秘书。
原来,凶手利用被害人的死亡,想要制造一个完美的犯罪。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老六的找茬能力。
老六的找茬能力,让他在十大犯罪证据的160 关中,成功破解了看似无解的案件。
这也让我们明白,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是破解案件的关键。
大洛山规则怪谈解析

大洛山规则怪谈解析《大洛山规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悬疑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名为大洛山的小镇上的连环谋杀案。
小说中,大洛山有一套独特的规则,严格控制了居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这些规则看似荒谬,实则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含义,下面我将对这些规则进行一些解析。
第一条规则是“不能离开大洛山”。
在小说中,违反这一规则的人会失去记忆并成为杀手的目标。
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规则,但它暗示了一个更深的含义: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多限制,我们被困在一个看似安全的环境中,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这可以看作是对自由和探索的禁锢。
第二条规则是“不能谈论外界”。
这个规则进一步强调了居民对外界的封闭。
他们不能谈论外界的事物,甚至不能思考外界的存在。
这暗示了大洛山的居民生活在一个信息封闭的环境中,掌握着有限的知识,他们对外界的真相一无所知。
这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被媒体和宣传所控制,只能接收到有限的信息和观点。
第三条规则是“不能提供个人信息”。
这一规则要求居民不得提供任何有关自己的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和家庭。
这似乎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但也反映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虚假和欺骗的社会中,我们不知道身边的人真正的身份和动机是什么。
第四条规则是“不能做出夸张的动作和表情”。
这一规则要求居民保持平静和沉静,禁止任何夸张的表现。
这暗示了居民生活在一个自我控制和压抑的社会中,不能表达真实的情感和个性。
这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社会压力下,不得不隐藏真正的思想和情感。
第五条规则是“每人每周必须参加洗脑会议”。
这一规则要求居民每周参加洗脑会议,接受对规则和秩序的再教育。
这再次强调了居民受到控制和操纵的程度,他们被迫接受扭曲的真相和价值观。
这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受到各种形式的洗脑和宣传,以使他们顺从和服从。
11道经典逻辑推理题

11道经典的逻辑推理题(申请加精)猜帽子1有三顶红帽子和两顶蓝帽子。
将五顶中的三顶帽子分别戴在A、B、C三人头上。
这三人每人都只能看见其他两人头上的帽子,但看不见自己头上的帽子,并且也不知道剩余的两顶帽子的颜色。
问A:"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说:"不知道。
"问B:"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B想了想之后,也说:"不知道。
"最后问C。
C回答说:"我知道我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了。
"当然,C是在听了A、B的回答之后而作出推断的。
试问:C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猜帽子2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
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有一顶。
每个人都能看到其它人帽子的颜色,却看不到自己的。
主持人先让大家看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幺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拍手。
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
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
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
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猜帽子3小明、小丰、小兰三位学生这学期在侦探推理竞赛中并列第一,但学校每年只会颁给一个人奖状,于是老师请他们放学后到办公室,决定谁拿这个奖状。
放学后,在办公室里老师让他们闭上眼,给他们每人戴了一顶帽子,再让他们挣开眼,然后说要看看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并告诉他们帽子只有绿黄两种,请看到绿帽子的举手,谁先说出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就把奖状颁给谁。
三个人听后都举手了。
过了一会,小兰说:“我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了。
”请问小兰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猜帽子4有3顶橙帽子,4顶青帽子,5顶紫帽子。
让10个人从矮到高站成一队,给他们每个人头上戴一顶帽子。
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颜色,只能看见站在前面比自己矮的人的帽子颜色。
所以最后一个人可以看见前面9个人头上帽子的颜色,而最前面那个人谁的帽子都看不见。
现在从最后那个人开始,问他是不是知道自己戴的帽子颜色,如果他回答说不知道,就继续问他前面那个人。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版)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为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9日印发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卫监督发〔2011〕86号),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事故因素的及早发现和控制,是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之一,是一项程序规范性和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为提高全国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技术水平,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及部分基层单位的专家编制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作为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参考性技术文件,主要用于相关人员工作培训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参考使用。
由于篇幅所限,《指南》的内容尚不能涵盖实际工作中所有问题,工作中遇到的具体专业问题应借助其他专业书籍,不断扩充知识面,提高调查能力。
由于首次制定,难免存在不妥之处。
卫生部已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各地使用中反馈的意见建议,适时进行补充完善,并修订公布。
各地调查机构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可及时反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1导言.................................................................................................................................................................................................................................................. - 5 -2调查准备.................................................................................................................................................................................................................................. - 5 -2.1机构及人员 ................................................................................................................................................................................................... - 5 -2.1.1事故调查领导小组..................................................................................... - 5 -2.1.2调查员.......................................................................................................................... - 5 -2.1.3专家组.......................................................................................................................... - 6 -2.2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 - 6 -2.3联络沟通机制........................................................................................................................................................................................... - 6 -2.4信息管理 .......................................................................................................................................................................................................... - 7 -3工作要求.................................................................................................................................................................................................................................. - 7 -3.1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 7 -3.1.1分级管辖................................................................................................................... - 7 -3.1.2调查启动.................................................................................................................. - 7 -3.1.3多辖区联合调查............................................................................................ - 7 -3.2依法有序、协调配合.................................................................................................................................................................... - 8 -3.3科学循证、效率优先.................................................................................................................................................................... - 8 -3.3.1边调查边分析 ................................................................................................... - 8 -3.3.2边调查边控制................................................................................................... - 8 -3.3.3边调查边报告................................................................................................... - 9 -4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 9 -4.1核实诊断........................................................................................................................................................................................................... - 9 -4.2制定病例定义......................................................................................................................................................................................... - 10 -4.3开展病例搜索......................................................................................................................................................................................... - 10 -4.4进行个案调查.......................................................................................................................................................................................... - 11 -4.4.1调查方法................................................................................................................. - 11 -4.4.2调查内容................................................................................................................. - 11 -4.4.3设计个案调查表 ......................................................................................... - 12 -4.5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 12 -4.5.1临床特征................................................................................................................ - 12 -4.5.2时间分布................................................................................................................ - 12 -4.5.3地区分布................................................................................................................ - 13 -4.5.4人群分布................................................................................................................ - 14 -4.5.5描述性流行病学结果分析............................................................ - 15 -4.6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 15 -4.6.1病例对照研究 ................................................................................................. - 16 -4.6.2队列研究................................................................................................................ - 16 -5食品卫生学调查......................................................................................................................................................................................................... - 17 -5.1调查方法与内容.................................................................................................................................................................................. - 17 -5.1.1访谈相关人员.................................................................................................. - 17 -5.1.2查阅相关记录 ................................................................................................. - 17 -5.1.3现场勘查................................................................................................................ - 17 -5.1.4样本采集................................................................................................................ - 18 -5.2基于致病因子类别的重点调查................................................................................................................................... - 18 -6采样和实验室检验 ................................................................................................................................................................................................. - 19 -6.1采样原则......................................................................................................................................................................................................... - 19 -6.2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 - 19 -6.3确定检验项目和送检.................................................................................................................................................................. - 19 -6.4实验室检验.................................................................................................................................................................................................- 20 -6.5致病因子检验结果的解释...................................................................................................................................................- 20 -7资料分析和调查结论.......................................................................................................................................................................................... - 21 -7.1做出调查结论的依据................................................................................................................................................................... - 21 -7.2调查结论中因果推论应当考虑的因素............................................................................................................ - 21 -7.3撰写调查报告.........................................................................................................................................................................................- 22 -7.4工作总结和评估 .................................................................................................................................................................................- 22 -7.5案卷归档 ........................................................................................................................................................................................................- 23 -8 附录...............................................................................................................................................................................................................................................- 24 -附录1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流程图...........................................................................................................- 24 -附录2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物资准备清单..................................................................................................- 25 -附录3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参考表格..................................................................................................................- 26 -附表3-1 食品安全事故病例访谈提纲.........................................................................................................................- 26 -附表3-2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病例临床信息一览表..................................................................................- 28 -附表3-3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病例食品暴露信息一览表...................................................................- 29 -附表3-4 聚餐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 30 -附表3-5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 32 -附表3-6 社区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 35 -附表3-7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采样记录表..................................................................................- 39 -附表3-8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整理表.................................................................................. - 41 -附表3-9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纲..........................................................................................- 46 -附录4 食品安全事故标本和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要求...........................................................................- 47 -附录5 食品安全事故常见致病因子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及生物标本采集要求...... - 51 -附录6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中流行曲线的应用..........................................................................................................- 60 -附录7 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 64 -1导言为指导承担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职责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相关机构(以下简称调查机构),对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下简称事故调查),制定本指南。
神秘大地big box规则

神秘大地big box规则神秘大地Big Box规则引言:Big Box,即大盒子,是一种在玩具行业中常见的包装形式。
而神秘大地Big Box则是一个游戏规则,通过玩具大盒子中的物品,让玩家们在其中寻找宝藏和解谜,体验冒险与挑战的乐趣。
本文将介绍神秘大地Big Box规则的玩法和特点。
一、规则概述神秘大地Big Box是一个基于盒子中的物品进行游戏的规则。
每个Big Box都包含了一系列神秘的道具和谜题,玩家需要通过解谜和寻找线索来找到宝藏。
二、游戏准备在开始游戏之前,玩家需要将Big Box中的物品整理好,并按照规则进行布局。
通常,Big Box中会包含地图、道具、谜题以及宝藏等元素。
三、游戏目标玩家通过解开谜题和寻找线索,最终找到宝藏。
游戏的胜利条件是第一个找到宝藏的玩家。
四、游戏流程1. 玩家轮流进行行动,每轮可以进行以下操作之一:a) 寻找线索:通过观察地图、道具和谜题等,寻找线索和隐藏的宝藏。
b) 解谜:根据线索和谜题的提示,解开各种谜题,获取更多的线索。
c) 使用道具:利用道具来帮助自己寻找线索或解开谜题。
2. 若玩家找到宝藏,则游戏结束,该玩家获得胜利。
3. 若所有玩家都无法找到宝藏,则游戏以平局结束。
五、游戏特点1. 多样化的谜题:神秘大地Big Box中的谜题种类繁多,既有逻辑推理题,也有数学题和物理题等,使得游戏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
2. 合作与竞争并存:虽然每个玩家都希望成为第一个找到宝藏的人,但也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更难的谜题,提高寻宝的成功率。
3. 情节丰富:每个Big Box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情节,通过解谜和寻找宝藏,玩家们可以逐渐揭开故事的真相,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 难度适中:神秘大地Big Box规则的设计考虑到了玩家的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谜题的难度会逐渐增加,但不会过于困难,让每个玩家都能够参与进来。
5. 创造力发挥:玩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道具和线索来解谜,这也是游戏中的一大乐趣所在。
户外真人秀节目中叙事时间的畸变

扩述在户外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多为 ”慢镜头”,通过慢镜头展现人物动作或 事件细节,帮助观众把握情节重点;在情 节的关键时刻,通过慢镜头、多机位的镜 头切换,营造悬念和激烈的紧张感。另 外,由于慢镜头独特的美学特征,扩述内 容往往呈现出一定的仪式性和抒情性, 特殊情况下也会带有一定的喜剧色彩。 《奔跑吧兄弟》在撕名牌环节中,撕名牌 的一瞬间常采用慢镜头、多机位的镜头 切换,把剑拔弩张、胜负一瞬的紧张感发 挥到极致,同时把谁是胜者的悬念营造 到了最大》《:儿与:年》第一期节目中,
在节目的线性叙事过程中常常采用 预叙的时序安排方式;《:儿与少年》第 一期节目中,成员乘坐飞机离开北京,开 启旅行第一站意大利的旅程”节目首先 用动画把旅行地点在地图上标注了出 来, 然后通过预叙的方式把成员在罗马 的一些生活片段拼接在一起”笔者同样 按照其顺序整理了此段落的主要事件及 其流程, 如下
视听艺苑
文艺直通车
SHENG PING SHIJIE
户外真人秀节目中叙事时间的畸变
□惠慧陈旭光
摘要:户外真人秀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室外拍摄,拓展为室外拍摄为主,并以真人参与的方式,通过游戏竞技或既定情境完成 规定任务的节目样式。文章依据法国批评家热奈特提出的“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重要概念,把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叙事时间 解构为时序畸变、时距畸变和叙述频率三种,并通过时间的畸变制造出陌生化的效果。
毕节怪噜游戏规则介绍

毕节怪噜游戏玩法类似四人跑得快,游戏的乐趣在于有策略性地尽快出完手中的牌。
目前。
目前毕节怪噜只在打牌网上运营。
一、游戏介绍游戏类型:扑克类游戏人数:4人牌数统计:1副扑克牌去掉一张小王和一张方块2,每人13张,共52张二、合法牌型介绍1、单牌:手中的任意一张牌;如3、5等。
2、对子:两张牌点相同的牌;如55、66等。
3、连对:两对或两对以上牌点相连的牌;如5566、6677等。
4、三同张:三张牌点相同的牌,不能三带一或者三带二;如555、666等。
5、连三同张:两个或两个以上牌点相连的三同张;如555666、666777等。
6、三带二:三同张加一对子;如555996、顺子:五张或五张以上牌点连续的牌;如A2345、34567、456789、10JQKA等。
7、炸弹:四张牌点相同的牌;如5555、6666等。
(222不是炸弹)注:构成顺子、连对、连三同张时,A2345、AA2233、AAA222333为合法牌型,但是其组合为最小组合,大小排序为A2345<23456<34567<45678.......<910JQK<10JQKA。
(连对、三同张类似)8、牌型大小(1)牌点大小:大王>2>A>K>Q>J>10>9>8>7>6>5>4>3。
(2)单牌、对子、连对、三同张、连三同张、顺子、炸弹等牌型,根据牌点确定大小,但要求出牌的牌型和数量必须相同。
(例:KKK只能压比它小的3同张;KK只能压比它小的对子)(3)炸弹可以压任何其他牌型。
三、游戏过程1、首局游戏开始后,系统翻开一张牌作为亮牌,然后随机一人开始发牌,发完牌后从拿到亮牌玩家开始按逆时针顺序进行行动。
2、能压必压,轮到自己行动时,有大过当前出的牌型的,必须出牌。
3、出牌后,其他玩家都要不起的,该玩家可以出新的牌型。
4、有玩家手牌只剩1张时(报单),轮到该玩家的上家行动,若主动出牌,必须先出手中非单牌牌型,只有单牌牌型的,强制出牌点最大的牌;若被动出单牌,强制出牌点最大的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怪路子”比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地点:6月24日(周四)
宝钢文化中心棋牌室
二、比赛规则:
1、比赛的用牌共3付计162张,比赛共进行6副牌。
2、每副牌均以2为将牌。
3.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每人担任一次庄家(首先出牌),第一副牌庄家由裁判抽签决定。
4、大怪路子牌的大小:(只有张数相同的牌可以比较大小)
(1)单张牌的大小:大怪>小怪>将牌>普通牌。
(2)三个带一对时:取三个中的一张进行比较。
(3)四个带单张时:取四个中的一张进行比较。
(4)顺子中最大的一张进行比较,5432A最小,AKQJ10最大。
(5)五张牌的牌型,五同>出花顺>四带一>三带二>同花>杂顺(同花时先比最大的一张,若同大小,则比次者,依次比较,规则参照单张牌的比较规定)。
(6)大小怪可替代任何牌(百搭)。
按所能成的最大牌计算,不能任意决定成牌的大小。
比如大怪和4445,只能视为44445,不能为44455.除了杂顺,不参与其它牌的单张比较。
比如大怪和将牌、小怪和将牌、两个将牌视为同大小。
大怪和5678同花、小怪和5678同花、56789同花视为同大小。
5.大怪路子出牌细则:
(1)每位牌手出牌后,应将手中余牌码齐置于牌桌上,在未轮到本人出牌时,不得将牌拿起或做出出牌的举动,也不得询问他人是否跟牌和手中牌数,只有轮到本人出牌时才能拿牌和依次询问。
否则视为犯规,每次给对手加0.5分。
(2)牌手手中的牌张少于等于10张时,除其他牌手询问必须报出手中牌的张数外,不得自行报牌。
否则视为犯规,每次给对手加1分。
(3)每轮示意不出牌者示为pass。
Pass过的牌手该轮不得再出牌。
(4)每副牌比赛中,允许犯规二次。
同副牌中,同队第三次犯规该副牌作负,对手得4个积分。
(5)裁判对每副牌、每局牌有判罚权,对本规则有解释权。
6、大怪路子积分:
做头家的队,关3家得4分,关2家得3分,关1家得2分,关0家得1分。
7、大怪路子比赛胜负:
(1)积分高的队获胜。
(2)积分相同,做头家次数多的队获胜。
(3)积分相同,做头家次数相同,加赛1副,积分高的队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