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比赛规则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冠军:复旦大学亚军:世新大学季军:华中师范大学殿军:辅仁大学
冠军:中国人民大学亚军:世新大学季军:铭传大学殿军:复旦大学
冠军:东吴大学亚军:山东师范大学季军:中国文化大学殿军:复旦大学最佳辩手铭传大学王彦渤山东师范 大学吴闻博
冠军:东吴大学亚军:季军:台湾政治大学殿军:最佳辩手东吴大学张哲耀
第二十一届海辩赛
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于2022年7月下旬在福州举办,辩论赛由福建省科协、福建省教育交流协 会和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2022年7月30日,历经3天的角逐,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落幕。在本届比赛中,清华大学、台湾 大学等两岸各8所高校共16支代表队的80多位辩手,采用“云辩论”方式,分别集中在福州赛场和台北赛场,围 绕“直播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知识差距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两道辩题,进行了22场思辨。最终,东吴大学代表队获团体冠军,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获团体亚军,世新大学和 海南大学代表队分获团体第三、四名。
背景经过
自1999年起,中国福建省开始举办福建大学生辩论赛。到2002年,在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组 织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增进大陆与中国台湾的交流,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交流协会、福建省互联网 协会倡议举办闽台大学生辩论赛,并得到成立于1996年的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的赞同,共同主办了首届闽台大 学生辩论赛。从2003年起,参赛的范围由第一届的闽台两地扩大到更多地区,这项赛事更名为海峡两岸大学生辩 论赛。
冠军:东吴大学亚军:黑龙江大学季军:复旦大学殿军:台湾政治大学最佳辩手东吴大学张哲耀
冠军:郑州大学亚军:电子科技大学东吴大学季军:世新大学殿军:黑龙江大学最佳辩手郑州大学陈垚台湾 东吴大学许琴筑
海峡两岸知识大赛

海峡两岸知识大赛第一篇:海峡两岸知识大赛——赛制和历史海峡两岸知识大赛是一项让两岸青少年展示才华、交流知识、增进了解的重要活动。
本赛事旨在通过竞赛和学习,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心。
赛制该比赛分为预选赛、半决赛和决赛三个环节。
初赛采取在线答题的形式,比赛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课程知识。
预选赛共计30道题目,答题时间为30分钟,每题分值相等。
初赛成绩将成为选手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参加强制性答题和自我陈述环节的资格依据。
半决赛采用笔试加面试的形式,第一部分为强制性答题,第二部分为自我陈述环节。
选手须根据规定时间在试卷上完成10道各学科的强制性选择题和填空题,每题共1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自我陈述环节选手将有5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选手的表现将综合考虑。
决赛则以团体比赛和个人比赛相结合。
个人比赛分为两个环节:强制性答题和自我陈述环节。
团体比赛则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4道题目,题目选自历史、文学、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确保比赛在竞争与知识分析之间保持平衡。
历史海峡两岸知识大赛自1998年开始,由中国侨联、台湾中华侨联联合主办,是一个旨在促进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活动。
在过去20年中,该比赛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之一。
它为两岸青少年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也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庆祝活动,使这个比赛能够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发展。
此外,海峡两岸知识大赛还与多个国家的产业机构和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了联系,以进一步拓宽两岸间的合作和交流渠道。
海峡辩论赛赛制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的模式本赛制参赛双方每方上场队员共四人,称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本赛制设置了陈词、质询(I、II)、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共计5个环节。
比赛流程(净比赛时间约38分钟)1、陈词阶段:(共7分钟)每方的陈词3.5分钟。
由一辩一次完成。
按正→反顺序进行。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2、质询阶段:(共10分钟)质询设为两轮四次,为一对一质询。
第一轮质询由质询方二辩提问,第二轮质询由质询方三辩提问。
被质询方每轮可自行确定一位队员应对,两轮应由二位不同的队员应对,中途不得换人。
质询按正→反→正→反顺序进行。
每次质询时间为2.5分钟,2分钟时有铃声一次提示,2.5分钟有铃声二次,此轮质询必须停止。
质询者必须控制时间,得提出与题目有关之合理而清晰之问题,并且可以随时停止被质询者的回答,再询问其它相关问题,直到时间用尽。
被质询者没有固定的回答时间,质询者要求停止回答,被质询者就应该停止回答,让质询者再问下一个问题。
当质询方提问进入逻辑循环或悖论时,被质询方可以跳出逻辑循环或悖论来阐述观点。
3、小结阶段:(共5分钟)每方可任选一位辩手负责针对已经进行的质询进行小结。
小结由正方先开始,每方限时2.5分钟。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4、自由辩论阶段:(共8分钟)正方先开始,此后正、反方自动轮流发言。
每位辩手在此期间至少发言一次,发言次数、时间及每方四位辩手的发言次序均无限制,但某一方辩手发言落座后,对方发言之前这一方任何一位辩手不得再次发言。
双方各有时间4分钟。
一方辩手发言落座时该方计时暂停,另一方计时开始。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此时如对方尚有时间,可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剩余时间。
5、总结陈词阶段:(共8分钟)每方总结陈词由四辩进行,时间为4分钟,由反方先发言。
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初赛第五场

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初赛第五场第一篇: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初赛第五场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初赛第五场:辩题: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正方:世新大学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胜方)反方:华东师范大学环境保护应该以以自然为本正方四辩结辩:黄执中大家好!有一句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为什么?是因为啊,书生只会讲理论,我们大家在这边讲来讲去,其实我们坐在这边没有办法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
所以很多以前的人都讲书生之见呐没有用,讲来讲去都是空话。
可是呢,其实空话还是有用,因为在辩论的过程当中,虽然我们都是讲理论,我们不可能双方突然背了个工具就出去帮忙种草锄菜之类的。
可是呢,提倡一个价值,提倡一个正确的价值,对这个社会是有用的,因为价值是行为的引导。
提倡一个正确的价值有助于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事实上难以解决的问题。
好,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辩论这个题目,它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一个正确的价值,寻找一个对在座有益,对电视机前面有益,对所以听过这场辩论朋友有益的价值。
我们就要想想看,什么叫做有益的价值?我想任何一个值得宣导,值得被接受的价值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这个价值不能违背我们的人情。
如果今天有一套价值它宣扬的是说,说一个人可以无父无母,它宣扬的说法的一个人可以背叛朋友,只要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这个价值就算它再怎么口若悬河,我们还是不能够接受的。
甚至这个价值就算它再怎么口若悬河,也必须要再培养出另一批比它更口若悬河的人来击倒它!为什么?因为我们要捍卫正确的价值。
我们不能容许违背人基本信仰的价值。
第二个,任何的价值它的目的都是在指导行为。
所以任何的价值它可以用还是不可以用,要看它放在行为的指导上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还是真的被人家笑一句,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们来看看今天吧,我们今天为什么提倡环保要以人为本呢?是因为我们了解到一个问题----我们讨论“本”的概念的时候都是在冲突当中才要讨论“本”的概念。
大学生辩论赛的基本规则(3篇)

第1篇1. 比赛采用四对四团体辩论赛形式,正反双方各四名辩手。
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轮。
2. 比赛流程包括:主席开场词、正反方一辩立论陈词、攻辩环节、攻辩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评委点评和宣布结果。
3. 比赛辩题由主办方拟定,正反双方在比赛前抽签决定立场。
4. 辩论过程中,正反双方辩手应遵循公平、公正、文明的原则,不得恶意攻击对方辩手。
5. 比赛时间分配:正反方一辩立论陈词各3分钟,攻辩环节每队各3分钟,攻辩小结各1.5分钟,自由辩论各4分钟,总结陈词各3分钟。
6. 辩论过程中,辩手发言时间不足30秒时,计时员将以短促铃声提醒,时间用尽时,辩手需立即停止发言。
7. 比赛结果由评委根据辩手的表现、团队协作和辩论技巧等因素综合评定。
8. 辩论赛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作弊、抄袭或使用不当手段干扰比赛。
9. 辩论赛结束后,评委代表进行点评,分析双方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10. 比赛结束后,主席宣布比赛结果,优胜队伍晋级下一轮比赛。
第2篇1. 比赛形式:采用四对四团体辩论赛,分为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轮。
2. 辩题确定:由主办方提前拟定辩题,比赛前进行抽签,确定辩题和场次。
3. 比赛流程:a. 开场白:主席介绍比赛规程、参赛队及观点、评判团成员,宣布比赛开始。
b. 陈词阶段:正反双方一辩依次进行陈词,时间各3分钟。
c. 攻辩阶段:正反双方二、三辩轮流进行攻辩,时间各3分钟。
d. 攻辩小结:正反双方一辩分别进行攻辩小结,时间各1.5分钟。
e. 自由辩论:双方各有8分钟自由辩论时间。
f. 总结陈词:正反双方四辩分别进行总结陈词,时间各3分钟。
g. 评判团进行评判,工作人员计分。
4. 计时规则:各阶段时间限制严格,超时将被扣分。
5. 规则遵守:参赛队伍和辩手应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公平竞争。
6. 评判标准:评委根据辩论内容、逻辑性、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分。
7. 结果公布:比赛结束后,主席宣布各队得分及最终结果。
大学生辩论赛正规规则(3篇)

第1篇一、赛制:辩论赛采用四人制,分为正方和反方,每队四名辩手,包括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二、比赛流程:1. 开场:主席介绍比赛规则、参赛队伍及立场、评委及嘉宾,宣布比赛开始。
2. 陈词阶段: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分别进行立论陈词,每人3分钟。
3. 攻辩阶段:正方二辩和反方二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每人1分30秒,正方三辩和反方三辩依次进行,每人1分30秒。
4. 攻辩小结: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分别进行攻辩小结,每人1分30秒。
5. 自由辩论:双方轮流发言,每人4分钟,时间不得超过规定。
6. 总结陈词:反方四辩和正方四辩分别进行总结陈词,每人4分钟。
三、规则:1. 辩手发言应简洁明了,逻辑清晰,不得重复发言。
2. 每方发言时间不得超过规定,超时将扣除分数。
3. 辩手不得打断对方发言,违反者将被扣分。
4. 评委根据辩手表现、论点逻辑性、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5. 比赛结束后,评委进行点评,宣布比赛结果。
四、纪律:1. 辩手需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评委和对手。
2. 辩手不得使用侮辱性语言,不得恶意攻击对方。
3. 辩手应遵守时间规定,不得拖延比赛进程。
通过以上规则,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辩论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沟通技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第2篇1. 赛制:采用四对四团体辩论赛形式,每队四名辩手,包括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2. 辩题抽取:比赛前,各队进行抽签决定辩题和对手,辩题由主办方拟定,不得随意更改。
3. 辩论流程:- 开场白:主席介绍比赛规则、参赛队伍及立场、评委及点评嘉宾。
- 陈词阶段: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分别进行3分钟的开篇立论。
- 攻辩阶段:正反双方交替进行攻辩,正方二辩挑反方二辩或三辩,反方二辩挑正方二辩或三辩,正方三辩挑反方二辩或三辩,反方三辩挑正方二辩或三辩。
- 自由辩论阶段:双方轮流发言,正方先开始,各4分钟。
- 总结陈词阶段:反方四辩和正方四辩分别进行4分钟的总结陈词。
4. 时间限制:各阶段时间限制如下:- 陈词阶段:正反方各3分钟。
大学生辩论赛竞赛规则(3篇)

第1篇一、参赛资格1. 参赛者须为在校大学生,且具备良好的辩论能力。
2. 每支参赛队伍由五名队员组成,其中正方和反方各三人。
二、比赛流程1.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
2. 每场比赛由正方一辩、二辩、三辩和反方一辩、二辩、三辩依次发言。
3. 每位辩手发言时间限制为3分钟,总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评分标准1. 逻辑严密,论点清晰,论证有力。
2. 辩论技巧,如反驳、提问、举例等。
3. 语言表达,包括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富有感染力。
4. 团队协作,包括配合默契、互相支持。
四、纪律要求1. 参赛者须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评委和对手。
2. 比赛过程中不得有侮辱、诽谤等不文明行为。
3. 比赛结束后,参赛者应保持安静,不得擅自离开赛场。
五、其他1. 比赛采用抽签方式确定辩题和辩手顺序。
2. 比赛结果以评委评分决定,如有争议,由主办方裁决。
第2篇一、参赛队伍:每队由5名队员组成,其中一名为主辩手,一名为副辩手,两名为正方辩手,两名为反方辩手。
二、比赛时间:正方辩手发言时间共3分钟,反方辩手发言时间共3分钟,主辩手总结陈词时间共2分钟。
三、比赛辩题:由主办方提前确定,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辩论材料。
四、比赛规则:双方辩手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观点,展开辩论。
正方辩手先发言,反方辩手后发言。
双方辩手在辩论过程中不得离座,不得中途退场。
五、评分标准:评委根据辩手的论点清晰度、论据充分性、逻辑严密性、应变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分。
六、违规处理:若辩手违反比赛规则,如离座、中途退场等,将扣除相应分数。
七、比赛结果:根据评委打分,最终确定获胜队伍。
八、比赛结束后,双方辩手应保持礼貌,互相尊重,不得发生争吵。
第3篇一、参赛资格1. 参赛者须为在校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
2. 每支队伍由4名队员组成,其中一名为主辩手。
二、比赛流程1. 比赛分为立论、质询、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四个环节。
2. 比赛时间:每队发言时间共计20分钟,质询环节双方各5分钟,自由辩论环节各10分钟。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比賽規則1、陳詞階段:(共7分鐘)每方的陳詞3.5分鐘。
由一辯一次完成。
按正→反順序進行。
每方用時還剩30秒時有哨聲一次提示,時間用盡兩次哨聲提示,發言必須停止。
2、質詢階段:(共10分鐘)質詢設爲兩輪四次,爲一對一質詢。
第一輪質詢由質詢方二辯提問,第二輪質詢由質詢方三辯提問。
被質詢方每輪可自行確定一位隊員應對,兩輪應由二位不同的隊員應對,中途不得換人。
質詢按正→反→正→反順序進行。
每次質詢時間爲2.5分鐘,2分鐘時有哨聲一次提示,2.5分鐘有哨聲二次,此輪質詢必須停止。
質詢者必須控制時間,得提出與題目有關之合理而清晰之問題,並且可以隨時停止被質詢者的回答,再詢問其他相關問題,直到時間用盡。
被質詢者沒有固定的回答時間,質詢者要求停止回答,被質詢者就應該停止回答,讓質詢者再問下一個問題。
當質詢方提問進入邏輯迴圈或悖論時,被質詢方可以跳出邏輯迴圈或悖論來闡述觀點。
3、小結階段:(共5分鐘)每方可任選一位辯手負責針對已經進行的質詢進行小結。
小結由正方先開始,每方限時2.5分鐘。
每方用時還剩30秒時有哨聲一次提示,時間用盡兩次哨聲提示,發言必須停止。
4、自由辯論階段:(共8分鐘)正方先開始,此後正、反方自動輪流發言。
每位辯手在此期間至少發言一次,發言次數、時間及每方四位辯手的發言次序均無限制,但某一方辯手發言落座後,對方發言之前這一方任何一位辯手不得再次發言。
雙方各有時間4分鐘。
一方辯手發言落座時該方計時暫停,另一方計時開始。
每方用時還剩30秒時有哨聲一次提示,時間用盡兩次哨聲提示,發言必須停止。
此時如對方尚有時間,可繼續發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棄剩餘時間。
5、總結陳詞階段:(共8分鐘)每方總結陳詞由四辯進行,時間爲4分鐘,由反方先發言。
每方用時還剩30秒時有哨聲一次提示,時間用盡兩次哨聲提示,發言必須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比赛规则
1、陈词阶段:(共7分钟)
每方的陈词3.5分钟。
由一辩一次完成。
按正→反顺序进行。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2、质询阶段:(共10分钟)
质询设为两轮四次,为一对一质询。
第一轮质询由质询方二辩提问,第二轮质询由质询方三辩提问。
被质询方每轮可自行确定一位队员应对,两轮应由二位不同的队员应对,中途不得换人。
质询按正→反→正→反顺序进行。
每次质询时间为2.5分钟,2分钟时有铃声一次提示,2.5分钟有铃声二次,此轮质询必须停止。
质询者必须控制时间,得提出与题目有关之合理而清晰之问题,并且可以随时停止被质询者的回答,再询问其它相关问题,直到时间用尽。
被质询者没有固定的回答时间,质询者要求停止回答,被质询者就应该停止回答,让质询者再问下一个问题。
当质询方提问进入逻辑循环或悖论时,被质询方可以跳出逻辑循环或悖论来阐述观点。
3、小结阶段:(共5分钟)
每方可任选一位辩手负责针对已经进行的质询进行小结。
小结由正方先开始,每方限时2.5分钟。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4、自由辩论阶段:(共8分钟)
正方先开始,此后正、反方自动轮流发言。
每位辩手在此期间至少发言一次,发言次数、时间及每方四位辩手的发言次序均无限制,但某一方辩手发言落座后,对方发言之前这一方任何一位辩手不得再次发言。
双方各有时间4分钟。
一方辩手发言落座时该方计时暂停,另一方计时开始。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
此时如对方尚有时间,可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剩余时间。
5、总结陈词阶段:(共8分钟)
每方总结陈词由四辩进行,时间为4分钟,由反方先发言。
每方用时还剩30秒时有铃声一次提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