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内燃机实训7
内燃机构造拆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深入理解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拆装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熟悉内燃机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2023年10月19日三、实习地点机械工程学院内燃机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内燃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2. 内燃机拆装实践操作3. 内燃机故障诊断及排除4. 内燃机维护保养知识五、实习过程1. 内燃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讲解实习开始,指导老师首先对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包括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进气、压缩、做功、排气,以及各部件的作用。
通过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内燃机的基本知识。
2. 内燃机拆装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始进行内燃机的拆装实践。
首先,对内燃机进行编号,以便在拆装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部件。
然后,按照拆卸顺序,逐一拆下内燃机的各个部件。
(1)拆卸气缸盖:使用专用扳手和螺丝刀,将气缸盖上的螺栓逐一拧下,然后拆卸气缸盖。
(2)拆卸活塞连杆机构:将活塞连杆机构从气缸中取出,注意拆卸过程中要保护好活塞环。
(3)拆卸曲轴飞轮:使用专用扳手和螺丝刀,将曲轴飞轮上的螺栓逐一拧下,然后拆卸曲轴飞轮。
(4)拆卸气门机构:将气门机构从气缸盖中取出,注意拆卸过程中要保护好气门弹簧。
(5)拆卸排气系统:将排气系统从内燃机上拆卸下来。
(6)拆卸燃油系统:将燃油系统从内燃机上拆卸下来。
3. 内燃机故障诊断及排除在拆装过程中,指导老师对学生们遇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和排除。
例如,在拆卸活塞连杆机构时,发现活塞环磨损严重,指导老师提醒学生们注意活塞环的磨损情况,并讲解如何更换活塞环。
4. 内燃机维护保养知识实习最后,指导老师对内燃机的维护保养知识进行了讲解,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以及紧急故障处理等。
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内燃机,也称为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和许多家用电器的核心部件。
不同于蒸汽机等外燃机,内燃机是一种热力机械,即从燃烧燃料产生热能,通过能量转换产生动力,输出机械能和热能的发动机。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内燃机的构造内燃机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不同,协同工作,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才能将燃油能转化为动力输出。
以下是内燃机的主要构造:1. 缸体及缸盖内燃机的主体部分是缸体和缸盖,彼此连接成为整体。
缸体是一个长圆柱形的筒体,里面有一个圆柱形的容积,即为缸内。
缸内的形状和大小根据不同的燃烧室形状和大小而定。
缸盖则作为缸体的顶部,封闭了缸内。
2. 活塞及活塞环活塞是内燃机中主要的运动部件,是一个圆柱体,材质通常是铝或铸铁。
活塞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为活塞销穴,可用来固定活塞销。
活塞上还有一个凸起,称为活塞头。
活塞环被固定在活塞上沿着活塞径向走向。
活塞环的作用是密封气缸,确保活塞在缸内运动时气体不会泄漏。
3. 活塞销活塞销是将活塞与活塞连杆连接在一起的部件。
它是一根圆形的轴,材质通常是钢或铬合金钢。
活塞销的工作原理是将活塞上的动力传递到连杆上,然后通过曲轴将动力传递到发动机的其他部件。
4. 连杆连杆是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的零件,它的长度和形状取决于缸距和曲轴。
通过连接活塞上的活塞销和曲轴上的曲轴销,连杆转化活塞上的往复运动成为曲轴上的旋转运动。
5. 曲轴曲轴是内燃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是一个大型的旋转轴。
它类似于一个长方形的轴,上面有几个凸起,具有不同长度的曲柄臂。
它的作用是将来自连杆的线性力转变为旋转力,使发动机产生动力输出。
6. 气门与点火系统气门系统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组成,控制着油气混合物的进出。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控制着燃料的燃烧。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被点燃时,发生爆炸,使空气和燃料混合物的压力快速增加。
内燃机车的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内燃机车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掌握内燃机车的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4. 提高对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判断能力。
二、实验原理内燃机车是利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机车,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曲轴旋转,最终带动车轮行驶。
内燃机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内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2. 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监测实验3. 内燃机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验三、实验内容1. 内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内燃机的拆装和调试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内燃机拆装:将内燃机从机车上拆下,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拆卸,观察各部件的构造和连接方式。
② 内燃机调试: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装,检查各部件的配合是否合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③ 内燃机工作原理观察:观察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活塞、曲轴、连杆等部件的运动情况,分析其工作原理。
2. 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监测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内燃机车运行状态监测方法,了解运行参数与机车性能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① 安装监测设备:在内燃机车相应位置安装温度、压力、转速等监测设备。
② 数据采集:启动内燃机车,记录各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
③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内燃机车运行状态。
3. 内燃机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实验(1)实验目的:培养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提高内燃机车运行可靠性。
(2)实验步骤:① 故障模拟:在实验过程中模拟内燃机车出现的故障,如冷却液温度过高、机油压力过低等。
② 故障诊断: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位置。
③ 故障排除: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确保内燃机车正常运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内燃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内燃机的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曲轴旋转,最终带动车轮行驶。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内燃机实训7

实训项目七润滑系统拆装与检测实训7.1实训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检测2•润滑油路分析3•发动机常用润滑油识别7.2实训目的与要求1•学会发动机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拆装与检查2.学会分析发动机的润滑油路3.了解发动机常用润滑油牌号7.3实训器材1.490B柴油发动机1台2.发动机拆装架1台3.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1套,专用拆装工具1套4.零部件存放台、盆各1个5.机油壶、润滑油、棉纱等6.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路示教板1块7.发动机常用润滑油样品1套(含汽油机机油与柴油机机油各种牌号)8.发动机拆装实训录像片及相关的教学挂图等9.多媒体教室I间7.4实训时间及组织安排1.实训时间:3学时2.组织安排:每5~6人一组,由实验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和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
7.5实训方法与步骤7.5.1润滑系统总体拆装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总体组成如图7-1所示。
图7-1 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示意图1-机油集滤器;2-油底壳;3-机油泵;4-活塞连杆总成及汽缸套;5-机油滤清器;6-齿轮系;7-机油压力表;8-气门摇臂;9-气门推杆、气门挺柱与机体气门挺柱孔;10-气门摇臂轴;11-气门与气门导管;12-凸轮轴与衬套;13-机体内各油道; 14-曲轴与轴承安装油底壳的固定螺钉时,应注意从内到外分次拧紧油底壳各螺钉。
机油滤清器拆装 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7.5.2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与检测1•机油泵拆装与检测机油泵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形式。
(1)齿轮式机油泵拆装与检测(以 490B 柴油发动机为例) 1)观察齿轮式机油泵基本结构它主要由一对齿轮组成(图 7-2)。
3) 旋松并拆卸两只将机油泵盖、机油泵体紧固到机体上去的长紧固螺栓,将机油吸油部件一起拆下。
4) 拧松并拆下机油吸油管组件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件,检查并清洗滤油网。
5) 旋松并拆下机油泵盖短紧固螺栓,取下机油泵组件,检查泵盖上的限压阀。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共57张PPT)

多元化动力总成
未来动力总成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内燃机将与电动机 、燃料电池等共同存在。
提高效率降低排放策略
涡轮增压技术
提高进气压力,增加发动机功 率和扭矩,同时降低油耗和排 放。
轻量化设计
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先进制造工 艺,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燃 油经济性。
02
密封材料选择
根据密封部位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如橡胶、塑料
、金属等。
03
密封技术改进
随着技术进步,新型密封材料和结构不断涌现,如高性能橡胶材料、复
合密封结构等,提高了密封效果和耐久性。同时,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
和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密封件的精度和质量。
05
性能评价与试验方法
Chapter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机组等领域,为现代社 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内燃机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 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内燃机的需求尤为 旺盛。同时,市场对于更加高效、环保的内燃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缸内直喷技术
提高燃油雾化质量,实现更精 确的燃油喷射控制。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根据发动机工况实时调整气门 开度和气门关闭时间,优化燃 烧过程。
余热回收技术
利用发动机余热为车辆提供辅 助热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润滑、冷却与密封技术
Chapter
润滑系统组成及作用
润滑系统组成
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 冷却器、油道等。
内燃机构造拆装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掌握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2. 学会内燃机的拆装方法和技巧;3. 熟悉内燃机各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实习地点:XXX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
三、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单位:XXX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实习部门:生产车间。
四、实习内容1. 内燃机的分解:了解内燃机的组成部分,如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烧室、冷却系统等,并学会如何使用工具进行分解。
2. 内燃机的组装:熟悉各零部件的安装顺序和注意事项,掌握组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轴承的安装、密封圈的安装等。
3.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学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如吸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并了解各过程对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4. 内燃机的调试:学会如何进行内燃机的调试,包括调整点火提前角、喷油嘴喷油量等,以保证内燃机的正常工作。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内燃机的拆装方法和技巧,熟悉了内燃机各零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学会了如何进行内燃机的调试,以保证内燃机的正常工作。
六、意见和建议1. 建议加强实习前的理论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燃机的构造和原理;2. 建议增加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技能;3. 建议加强实习后的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分享实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1. 建议加强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内燃机的生产和维修;2. 建议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实习操作;3. 建议加强对实习成果的评估,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习报告,还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完整版PPT资料

7
二冲程柴油工作原理
如果在两个冲程里完成进气、压缩、做功 、排气这些循环动作,就叫二冲程,相应 的内燃机叫二冲程内燃机.
8
柴油机工作原理
第一冲程——进气,它的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 当进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的燃烧室中 还留有一些废气。 当曲轴旋转时,连杆使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 ,利用与曲轴相联的传动机构使进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的向下运动,气缸内活塞上面的容积逐渐增大: 造成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低于进气管内的压力,因此外面空 气就不断地充入气缸。 当活塞向下运动接近下止点时,冲进气缸的气流仍具有很 高的速度,惯性很大,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量 ,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虽然此时活塞上 行,但由于气流的惯性,气体仍能充人气缸。
11
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 排气冲程 第四冲程——排气。排气冲程的功用是把膨胀后的废气排 出去,以便充填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作准备。 当工作冲程活塞运动到下止点附近时,排气阀开起,活塞 在曲轴和连杆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并把废 气排出气缸外。由于排气系统存在着阻力,所以在排气冲 程开始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比大气压力高0.025— 0.035MPa,其温度Tb=725~925K。为了减少排气时活 塞运动的阻力,排气阀在下止点前就打开了。排气阀一打 开,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就立即冲出缸外,缸内压力迅速 下降,这样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缸内的废气依靠活塞上 行排出去。为了利用排气时的气流惯性使废气排出得干净 ,排气阀在上止点以后才关闭。
影响: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若 其过大,将导致发动机工作粗暴;过小,最高压 力和热效率下降,排气管冒白烟。最佳喷油提前 角:即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 大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角。供油量 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喷油提前角越大;最佳 喷油提前角还与发动机的结构有关
内燃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资料

第一章内燃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引言内燃机是指燃料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的一种热力发动机。
内燃机每实现一次热功转换,要经历一系列连续过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
内燃机由于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便于移动及起动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和农业装备等。
目前,内燃机已经成为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装备因作业环境复杂,道路条件差,且经常处于变负荷及全负荷工作状态,所以,对其发动机有以下几点要求:(1)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噪声和振动要小,排气污染要轻;(3)零件应有较高的耐磨性和使用可靠性;(4)应有较高的互换性和良好的修复性能;(5)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拆装简便。
本章主要阐述内燃机的总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及影响内燃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内燃机的总体构造一、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的结构型式很多,根据其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的形式,可分为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两类。
活塞式内燃机又可按活塞运动方式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汽车、拖拉机上应用最为广泛。
活塞式内燃机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按所用燃料分类可分为液体燃料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等)和气体燃料发动机(天然气发动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等)。
(二)按着火方式分可分为压燃式发动机和点燃式发动机。
同样条件下,由于柴油自燃点比汽油低,因此采用压燃式(自燃式)着火。
即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柴油直接喷入发动机气缸内,在气缸内与压缩空气均匀混和后,在高压高温下自燃。
汽油自燃温度比柴油要高,因此一般采用点燃式着火。
即利用火花塞发出的电火花强制点燃汽油,使其着火燃烧。
(三)按工作循环的行程数分内燃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吸入空气、压缩和输入燃料,使混和气体着火燃烧而膨胀作功,最后排除废气的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根据每一工作循环所需活塞行程数来分,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行程内燃机,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行程发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项目七润滑系统拆装与检测实训
7.1实训内容
1•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检测
2•润滑油路分析
3•发动机常用润滑油识别
7.2实训目的与要求
1•学会发动机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拆装与检查
2.学会分析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3.了解发动机常用润滑油牌号
7.3实训器材
1.490B柴油发动机1台
2.发动机拆装架1台
3.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1套,专用拆装工具1套
4.零部件存放台、盆各1个
5.机油壶、润滑油、棉纱等
6.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路示教板1块
7.发动机常用润滑油样品1套(含汽油机机油与柴油机机油各种牌号)
8.发动机拆装实训录像片及相关的教学挂图等
9.多媒体教室I间
7.4实训时间及组织安排
1.实训时间:3学时
2.组织安排:每5~6人一组,由实验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拆装和检测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
7.5实训方法与步骤
7.5.1润滑系统总体拆装
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总体组成如图7-1所示。
图7-1 490B柴油机润滑系统示意图
1-机油集滤器;2-油底壳;3-机油泵;4-活塞连杆总成及汽缸套;5-机油滤清器;
6-齿轮系;7-机油压力表;8-气门摇臂;9-气门推杆、气门挺柱与机体气门挺柱孔;
10-气门摇臂轴;11-气门与气门导管;12-凸轮轴与衬套;13-机体内各油道; 14-曲轴与轴承
安装油底壳的固定螺钉时,应注意从内到外分次拧紧油底壳各螺钉。
机油滤清器拆装 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7.5.2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与检测
1•机油泵拆装与检测
机油泵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形式。
(1)齿轮式机油泵拆装与检测(以 490B 柴油发动机为例) 1)观察齿轮式机油泵基本结构
它主要由一对齿轮组成(图 7-2)。
3) 旋松并拆卸两只将机油泵盖、机油泵体紧固到机体上去的长紧固螺栓,
将机油吸油部
件一起拆下。
4) 拧松并拆下机油吸油管组件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件,检查并清洗滤油网。
5) 旋松并拆下机油泵盖短紧固螺栓,取下机油泵组件,检查泵盖上的限压阀。
6) 分解主被动齿轮,再分解齿轮和轴,垫片更换新件。
7) 检查机油泵的磨损情况,方法如下:
检查机油泵盖与齿轮端面间隙:用钢尺直边紧靠在带齿轮的泵体端面上(图 7-3),将
塞规插入二者之间的缝隙进行测量,其标准为 0.05m m ,使用极限为 0.15mm ,若不符,可
以通过增减泵盖与泵体之间的垫片来进行调整。
图7-2外接齿轮式机油泵
1-机油泵体2-机油泵被动齿轮
3-衬套4-卸压槽5-驱动轴;6-机油泵主动齿轮 A-进油腔
B-过渡油腔
C-出油腔
检查主、被动齿轮与泵腔内壁间隙:用塞规插入二者之间的缝隙进行测量(图 超过0.3mm 时应换新件。
7-4), 图7-3 机油泵盖与齿轮端面间隙检查 图7-4 主、被动齿轮与泵腔内壁间隙检查
塞规
检查主、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用塞规插入啮合齿间(图7-5),测量1200三点齿侧,
标准为0.05mm,使用极限为0.20mm。
8)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按分解的逆顺序进行装配。
(2)转子式机油泵拆装与检测
1)观察转子式机油泵基本结构它主要由一对内外转子组成(图7-6)。
2)转子式机油泵安装位置与结构形式随不同发动机而有所不同,一般多放在发动机前端
的机油泵体内,拆卸机油泵盖螺钉即可拆卸转子式机油泵。
图7-5主、被动齿轮的啮合间隙检查
有的机油泵带有安全阀(限压阀)6,可将端部的调整螺钉旋松,即可取出安全阀及弹
簧组件。
有的则是不可拆卸的。
3)转子式机油泵检测检测项目、方法与齿轮式机油泵相同,不再赘述。
4)转子式机油泵装配装配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2.机油滤清器拆装
(1)机油滤清器结构机油滤清器分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两种,不可拆卸式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更换滤芯。
可拆卸式的复合式滤清器较为复杂,其结构如图7-7所示。
图7-6 转子式机油泵
1-发动机体;2-机油泵体;3-外转子;4-内转子;5-驱动轴;6-安全阀;7-出油孔;
A-进油腔B-过渡油腔C-出油腔
图7-7机油滤清器分解图
1-拉紧螺母;2-垫圈;3-机滤体;4-钢球阀;5-调压弹簧;6-调压螺钉;7、13-密封圈8-垫圈;9-螺母;10-旁通阀弹簧;11-阀座;12-密封环;14-滤芯组件;
15-滤芯座;16-密封垫托;17-托盘;18-弹簧;19-壳体组件(2)机油滤清器拆装
旋松拉紧螺母1,即可取下滤芯组件14、壳体组件19等零部件。
机油滤清器常带有机油压力调整装置,只要旋松螺母9(图7-7),即可旋出调压螺钉6、拆卸调压弹簧5和钢球阀4。
装配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其机油压力调整需根据发动机要求,起动发动机,通过旋转调压螺钉进行调整。
7.5.3润滑油路分析
润滑油路的基本流向可参照图7-8进行分析。
图7-8发动机润滑油路示意图
7.5.4发动机润滑油识别
1)观察柴油机机油的CC、CD、CD-H、CE、CF-4五个级别机油外观、气味和粘度。
2)观察使用中的柴油机机油的外观、气味和粘度。
7.6实训报告1)画出所拆卸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示意图。
2)叙述发动机机油泵拆装与检测过程。
7.7实训考核与评分
实训考核与评分参考表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