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NCCPS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抗生素使用

合集下载

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指南

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指南

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指南抗生素是用于治疗感染的重要药物,但在儿童群体中的使用需要特殊注意。

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发育水平不同于成人,因此剂量和用法必须根据年龄、体重和感染类型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本指南将为医生和家长提供抗生素在儿童感染中的剂量与用法建议,以帮助更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感染。

一、剂量调整原则儿童的剂量调整需根据年龄、体重以及不同生理阶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判断。

以下是一些常用抗生素的剂量调整原则:1. 根据体重计算剂量对于儿童,需要根据其体重精确计算出抗生素剂量。

通常,剂量按照每公斤体重量来计算,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

2. 年龄和剂量的关系某些抗生素的剂量也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范围来进行调整。

通常,在提供使用指导时,抗生素的适宜剂量会根据不同年龄群体进行划分,以确保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能获得合适的治疗剂量。

3. 实时监测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时刻监测儿童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任何副作用的出现,可以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二、常见儿童感染的剂量调整与用法1. 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剂量和用法如下:- 阿莫西林:儿童每天口服20-40 mg/kg,分2~3次口服。

- 头孢菌素类药物:根据不同的制剂和儿童年龄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每天口服25-50 mg/kg,分2~3次口服。

2. 肺炎和中耳炎肺炎和中耳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细菌感染。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菌素类药物等。

剂量和用法如下:-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根据不同制剂和儿童年龄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每天口服45-90 mg/kg,分2~3次口服。

- 头孢菌素类药物:根据不同制剂和儿童年龄进行适当调整,通常每天口服25-50 mg/kg,分2~3次口服。

3. 腹泻和胃肠道感染腹泻和胃肠道感染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

小儿腹泻怎么使用抗生素?

小儿腹泻怎么使用抗生素?

小儿腹泻怎么使用抗生素?一旦身体出现腹泻症状,很多人会直接的服用诸如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此方法虽然说时常有效,但是对于身体或会造成重大威胁,对于成人而言偶尔使用并无大碍,对身体也无不良影响,而对于孩子而言就不能够轻易的服用抗生素。

主要是由于小儿腹泻,特别是蛋花样腹泻的小儿,其原因大多都为轮状病毒而导致的。

此时,只使用液体疗法或者是使用培菲康及丽珠长乐等微生态调节剂以及诸如思密达等粘膜保护剂,就能够治愈腹泻患儿;大约有30%的腹泻患儿可能会拉出脓血便,此时的腹泻原因多为细菌侵袭,大多都由侵袭性大肠感菌以及沙门氏菌等等引起,此时可以服用诸如福迪诺酮类敏感抗菌药物治愈,而并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就能够快速止住腹泻;此外,在非感染性腹泻,诸如药物性、功能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紊乱性、腹泻等非感染性腹泻选择过程中,如果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够遏制如此这种非细菌而导致的腹泻,此时就可以看出只有一部分小儿腹泻,必须使用抗生素才能够快速恢复身体健康,而即使是这一部分患儿中,也需要谨慎使用抗生素,防止造成不可逆伤害。

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在现实生活孩子患有腹泻之后,家长常常直接到药店购买抗生素喂给幼儿,却并没有谨遵医嘱,主要是由于部分抗生素能够直接的到药店及药房购买,因而出现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于家长在孩子出现复诊症状之后,没有严格的遵从医生嘱咐,而是直接的要求值班医生开出效果最好的抗生素,希望能够加快腹泻的止泻效果,导致了抗生素滥用。

此时就会导致幼儿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出现大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由于抗生素本身不具备有较高特异性,其不仅仅杀死有害细菌的作用,还可能会杀死幼儿体内的常驻有益菌群,一旦出现腹泻症状或是其他症状,直接使用抗生素遏制腹泻,那么将会提高幼儿体内的细菌耐受性,而导致之后再次使用抗生素后不能获取应有疗效,不仅仅会使诱饵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遭到遏制及破坏式的菌群,也会降低幼儿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使幼儿被病毒及细菌感染。

小儿腹泻怎么使用抗生素

小儿腹泻怎么使用抗生素

龙源期刊网 小儿腹泻怎么使用抗生素作者:罗丹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07-01现在的宝宝们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从小就受到家长的呵护,家长也生怕我们的宝宝受到一丝的伤害。

但是,宝宝们还是会有一些小毛病的发生,由于小孩子的身体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而且宝宝们的肠胃功能也不是太好,而肠胃功能不好就容易引起小儿腹泻。

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拉肚子了,家长们就会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宝宝腹泻。

但是你们真的了解抗生素吗?知道要怎么使用抗生素吗?接下来我就为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作为家长的我们,只知道宝宝在拉肚子,但不知道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治疗宝宝拉肚子要对症下药。

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宝宝拉肚子的原因。

宝宝经常吃了就拉肚子,其实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功能不好,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容易导致宝宝肠道菌群系统的紊乱,而肠粘膜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甚至可能导致肠粘膜的感染。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宝宝因为受凉或者是饮食而引起的腹泻,尤其是进入春季以后,气温逐渐回温,各种细菌等微生物也随之活跃起来,宝宝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就可能因为受凉引起严重的腹泻。

家长对待宝宝就像掌上明珠一般,当出现宝宝拉肚子的现象,想必家长也是非常着急的,虽然不知道宝宝拉肚子真实的原因,但是也会及时就医。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症,必要时会使用正确的抗生素来治疗宝宝腹泻,但是,你对抗生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继续带大家了解。

抗生素,顾名思义就是抵抗有害微生物的物质。

它是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以及高等动植物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能够抵抗病原体,维持身体健康的一类代谢产物,抗生素是干扰微生物生活的一类物质。

简单来说,宝宝腹泻是因为菌群紊乱,而使用抗生素,通过抵抗有害微生物以及干扰它们生活来维持宝宝原本稳定的免疫系统。

抗生素在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指南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频繁的大便、稀水样便等。

对于腹泻的治疗,抗生素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就抗生素在腹泻治疗中的应用做出指南。

一、抗生素的适用范围在腹泻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感染引起的腹泻:一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会导致腹泻,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腹泻,抗生素可以起到杀菌和抗炎作用,帮助控制病原体的增殖和炎症反应,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2. 旅行者腹泻:旅行者腹泻多由食物或水源污染引起,通常表现为急性腹泻。

在旅行者腹泻中,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帮助减轻症状,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 长期或复发性腹泻:对于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泻,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消化道菌群失调或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此时,适当使用抗生素可以清除有害菌群,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有助于治疗腹泻。

二、抗生素选择与使用建议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针对特定病原体选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2.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以及过敏史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3. 合理用药时间: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腹泻时,应遵循通常用药时间,并注意不要过用或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性产生。

4. 联合用药选择:对于疑似混合感染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覆盖不同的致病微生物。

5. 注意不良反应:抗生素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抗生素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在腹泻治疗中,抗生素使用需要注意以下禁忌和注意事项:1. 病毒性腹泻禁用:由于抗生素对病毒并无杀菌效果,所以在病毒性腹泻中禁止使用抗生素。

2. 寄生虫感染的限制:抗生素对寄生虫感染的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在寄生虫性腹泻中不主张广泛或盲目使用抗生素。

小儿腹泻用药原则

小儿腹泻用药原则

小儿腹泻用药原则治疗原则1、饮食调整。

2、根据病原选择抗生素治疗。

3、有失水者做口服或静脉补液。

4、对症支援疗法。

用药原则用药前应明确病因,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多为自限性疾病,如“秋季腹泻”,切不可滥用抗生素,避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而致腹泻迁延不止。

对于婴儿腹泻重症需用抗菌药者,最好作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1、细菌性肠炎选用1~2种抗生素,如庆大酶素、氟呱酸、氨芐青毒素、新青酶素Ⅱ。

氟呱酸儿童慎用。

2、酶菌性肠炎选用制酶菌素、克酶唑口服。

3、轮状病毒性肠炎口服潘生丁,或静滴病毒唑,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4、腹泻时间长,体质虚弱者予支援疗法,输注白蛋白或血浆。

5、中毒症状消失,大便检查无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但腹泻不止者可用止泻剂,呕吐、腹胀者对症处理。

6、重型腹泻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即应进行液体疗法,输入各种组成液,如半张液、2/3张液,酸中毒严重者补充碱性溶液。

7、如出现低钙抽搐者,可补钙。

治疗小儿腹泻家庭小药箱常备药物目前,治疗小儿腹泻常用的药物,国内外较推崇的有:1、蒙脱石粉,即思密达,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2、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3、丁桂儿脐贴(原名:宝宝一贴灵),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外用贴剂,简单方便有效,且无副作用。

此三种药物,可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

宝宝腹泻哪些药不能用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尤其6个月至2岁的宝宝。

如果宝宝的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其性状改变呈稀薄、水样,每日10—20次,并伴有脱水症状时,即可诊断为小儿秋季腹泻。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炎。

假如孩子得了秋冬季腹泻,因为属于病毒性感染,因此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除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外),容易造成肠道内细菌滋生。

另外,也不要使用成人惯用的止吐或止泻药。

抗生素应用指南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应用指南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应用指南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抗生素应用指南: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引言:腹泻和胃肠道感染是常见的健康问题,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

对于确诊为感染的患者,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或预防进一步的并发症。

然而,抗生素的选择需要谨慎,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最小化不良反应。

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有关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的应用指南。

一、抗生素治疗的适应症抗生素治疗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1.细菌感染明确诊断。

2.存在严重的胃肠道感染症状,如高热、腹痛等。

3.感染严重威胁生命,如败血症。

二、一线抗生素选择1.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对大多数常见的致病菌都具有很好的覆盖范围。

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来选择具体的药物。

2.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对大多数肠道致病菌仍然有效。

这一类抗生素适合用于轻度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的治疗。

3.新第四代头孢菌素新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对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好的覆盖。

这类抗生素适用于重型胃肠道感染或感染相关的并发症的治疗。

4.甲硝唑甲硝唑可用于治疗阿米巴肠炎等由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甲硝唑与酒精的同时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三、次选抗生素选择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适用于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重度感染。

然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肾毒性和耳毒性的风险,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注意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的合理性。

2.呋喃妥因呋喃妥因可用于痢疾的治疗。

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但与其他抗生素相比,呋喃妥因的使用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控。

四、禁用抗生素以下抗生素在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的治疗中禁用:1.广谱青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这些抗生素对大多数肠道致病菌已经产生耐药性,并且使用它们带来的风险大于益处。

2.经大肠杆菌产ESBL酶的菌株耐药的药物由于大肠杆菌产ESBL酶的菌株耐药的普遍性,这些药物已经不再适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

儿科学指导:小儿腹泻病的药物治疗

儿科学指导:小儿腹泻病的药物治疗

1、感染性腹泻病:①⽔样便腹泻(约占705)多为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般不⽤抗⽣素。

②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脱⽔解释者选⽤抗⽣素治疗。

③粘液脓⾎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可选⽤⼝服庆⼤霉素,多粘菌素E,黄连素,氯霉素,痢特灵,复⽅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慎⽤氟哌酸。

④伪膜性肠炎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应⽴即停⽤已⽤抗⽣素,选灭滴灵,万古霉素,利福平等⼝服。

霉菌性肠炎⾸先停⽤抗⽣素,采⽤制霉菌素,酮康唑或克霉唑⼝服。

⑤阿⽶巴痢疾及兰⽒贾第鞭⽑⾍肠炎采⽤灭滴灵⼝服,⑥隐胞⼦⾍肠炎采⽤⼤蒜素⼝服。

2、对迁延性或慢性腹泻病患者,抗⽣素仅适⽤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病例,并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药物。

3、微⽣态疗法:⽬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态平衡,抵御病原菌定殖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可选⽤促菌⽣,回春⽣,增菲康,乐托尔等。

4、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素:锌、铁、维⽣素PP,A,B12和叶酸,有助于肠粘膜的修复。

儿童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用药指南

儿童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用药指南

儿童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用药指南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疾病的药物,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儿童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和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儿童中的抗生素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旨在介绍儿童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用药指南,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一、儿童抗生素的适应症当儿童出现感染性疾病时,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感染疾病和相应的抗生素适应症:1.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一般由病毒引起,但细菌继发感染的情况也存在。

抗生素的使用主要依据是细菌感染的证据,如高热、持续咳嗽、咳痰、咽部有大片白色渗出物等。

2. 肺炎:细菌性肺炎是儿童常见的重要感染疾病之一,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感染。

抗生素的选用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原体种类及抗药性等因素进行,通常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者广谱抗生素。

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感染。

抗生素治疗必不可少,通常选择对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等。

4.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脓疱疮、蜂窝状组织炎等。

一般情况下,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多由细菌引起,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减轻病情、防止局部感染扩散,常选用青霉素类或者头孢菌素类。

5. 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数是由病毒引起。

抗生素在腹泻治疗中并不是首选,除非出现细菌感染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如血便、高热等。

二、儿童抗生素的用药指南儿童用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儿童抗生素用药的一般指南:1. 确认感染类型: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确定感染为细菌性,并排除其他病因。

2. 个体化用药:儿童的年龄、身体质量、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根据儿童的个体化情况进行用药调整。

3.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根据细菌的敏感性、特定感染病原体等因素,选择对其具有杀菌作用的合适抗生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NCCPS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抗生素使用
1、常见细菌病原
儿童细菌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包括:
1. 外源性细菌如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等;
2. 内源性条件致病菌如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儿童肠道细菌性感染的主要临床类型可分为三型:肠炎型、败血症型和混合型。

肠炎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通常以脓血便或黏液便等为特征;败血症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炎症指标明显增高。

2、治疗策略的选择
细菌感染性腹泻抗菌治疗的选择策略包括:
1. 使用抗生素前尽可能采集粪(肠炎型)/血或骨髓(败血症型)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2.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和常规检查,判断是否为肠道细菌感染和初步判断可能病原。

3. 根据患者临床类型和基础状况考虑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低热或无发热的轻症肠炎型(注意排除过敏性肠炎):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可口服中成药如蒜朴胃肠康胶囊或黄连素片等+益生菌);发热伴中毒症状/败血症型/体弱婴幼儿/营养不良/基础疾病:需要抗菌治疗。

4. 根据所在地常见病原的抗生素敏感性,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

5.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治疗方案。

6. 根据临床疗效判断所用药物的有效性来调整抗菌治疗方案。

3、抗生素推荐
针对儿童常见细菌感染性腹泻各病原的抗生素推荐参见《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
4、疗程推荐
大肠埃希氏菌肠炎:5~7d;
空肠弯曲菌肠炎:7d,重症延至2~3 周;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3~5d,重症14d;
伤寒/副伤寒:7~10d,重者14d;
菌痢:5~7d,中毒型7~10d;
霍乱:3d;
肺炎克雷伯菌肠炎:7~14d;
艰难梭菌肠炎:10~14d;
金葡菌肠炎:5~7d,重症延长。

5、耐药菌的治疗
对于耐药肠杆菌感染的抗菌治疗,应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以及患者基础状况等来综合考量:低风险患者可考虑单药治疗,而高风险患者需多药联合治疗(推荐3 联)。

现主张首选碳青霉烯类的有效应用(例如美罗培南:20~40 mg/kg 首剂负荷1 h 滴完,其后每次持续滴注6 h,q8 h),联合应用替加环素+磷霉素或多粘菌素或氨基糖苷类等。

6关于复合制剂
新复合制剂的单药治疗尚未知结论。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对肠杆菌的药敏率超过96%,是
治疗MDR 肠杆菌感染尚佳选择。

2015 年美国FDA 和2016 欧洲EMA 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和腹腔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HAB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VABP)。

EMA 扩大适应证用于治疗无其他选择的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2019 年5 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HABP、VABP 和治疗选择有限的成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