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 人生寓言
七年级语文教案人生寓言教案8:分享寓言故事中的人生智慧,涵养学生人文素养

七年级语文教案《人生寓言》的第八课中,教师通过分享《卡神的故事》中的人生智慧,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以及如何从中获得成长。
本课的主题是“智慧的选择”,在这个主题下,学生们将学习到自我认知、情感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人生智慧,在实际生活中获取成长。
故事的主人公叫卡神,他自从拥有了超能力后,搬到了一个新城市。
他把他的超能力看作是自己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并没有带给他所期望的东西。
在一个咖啡馆里,一名老鼠告诉卡神:超能力能够给予人们一些方便,但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威胁。
卡神从此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重要性,他开始用自己的超能力来接纳他人,并为他人提供帮助。
教师在课堂中反复强调故事中关于自我认知、情感控制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卡神的超能力虽然能够给予他人帮助,但他也要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对自己的影响。
这样,他才能够获得成长并开成一个成熟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们应该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更广阔的认识,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他人的观点中,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并且具有思考的能力。
故事中的人生智慧不仅仅体现在自我认知、情感控制与人际交往等方面,也体现在对他人的环境、社会的重要性。
卡神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并获得了其他人的尊重与爱护。
他发现自己的超能力需要与他人的喜怒哀乐相适应,这样才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这阐明的是生命中的第一要素:情感能力。
好比我们收到的一份礼物,在我们生命的现实欲望与期望上,都有不同等级。
情感的塑造能力,才是一个人成就的关键所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学生,你们应该思考生命中的重要性:情感能力。
而在故事中,卡神实际上也是一个好老师,他一直通过自己的画作带给学生们更为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中感受到了成功的真谛。
这不仅仅在学术上的成就,也在人格上的塑造。
因此,《人生寓言》这一教案中所涵养的学生人文素养之一,就是关注情感能力,把握人生机会。
其中要注意的不仅仅是自我认知、情感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人生智慧,更要注重对他人的关怀、对环境、社会的重视。
七级语文上册 8、人生寓言课件 人教新课标(通用)

•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2021/5/112021/5/112021/5/11
•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周国平,上海人,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系,哲学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所研究员
1、白兔拥有月亮之前赏月和拥有月 亮之后的心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心情变化? 之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
得到唯恐失去(患失) 之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2、假设白兔得到的不是月亮,而是一把鲜嫩的青草,会 勾起它无穷的得失之患吗?
•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5:02:50 AM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1/5/112021/5/112021/5/11May-2111-M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好 事变 坏事,幸亏白兔知道 放弃 。 坏 事变 好事,可喜的是王子学会了 坚强 。
名言警句
放弃也是一种获得。 遭遇好运令人羡慕,战胜厄运令人敬佩。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愁。
•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8课

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8课第一篇: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8课人教课标七年级上语文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初步把握寓言内容。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3.联系实际学会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
重点难点:1.理解寓言的含义;2.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
教学设想:1.学习两篇寓言精美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
2.两则寓言同时进行。
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信大家对寓言并不陌生,你知道什么寓言?寓言有什么作用?是的,寓言往往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来惩恶扬善,启迪人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生寓言》,它会告诉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感知:1、学生谈作者情况及寓言的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补充)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2、字词处理:通过课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巩固。
慷慨闲适撤销金窖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慧心未泯3、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后把故事复述给同桌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共五则)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共五则)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课题:《人生寓言》学习目标:①理解寓言的含义。
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相关资料】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正音】嬉戏xī 撤销chè 风韵yùn 皎洁jiǎo 禀告bǐng 厄运è 金窖jiào 抢劫jié 行乞qǐ 落难nàn 泯灭mǐn 俘虏lǔ 阴晴圆缺qíng 心旷神怡kuàng 险象迭生dié 【寓意】《白兔与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的坚强起来。
【自主学习】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2.第三段中“从前的闲适心情”与第一段的哪些词语相照应?3.第一、三段对白兔的心情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描写,请从这两段中,找出四个构成鲜明对比的四字词语。
4.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拟人: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用心爱心7、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1)这则寓言要说的意思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为此作者拟定了一个王子的形象,请问文中是怎样极写他的脆弱的?(2)寓言为什么把落难王子的遭遇编造得如此凶险?(3)为什么写“我”亲眼见过王子,还跟他交谈过?(4)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的作用是什么?(5)“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线索人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人生寓言》课件

5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 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 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 各类著作20余种,几百万 字。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 形式谈哲学,寓哲理于常 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 中多见理趣。周国平是当 代最具号召力的学者、作 家之一。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 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 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 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 《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 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 非子》等著作中。
原因:王子遭遇厄运后历经苦难
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
能够顽强的面对厄运。
6“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然而,厄运也落到的“我”的头上, 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 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 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 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7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 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 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 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 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 讽刺意味。
白兔得到了月亮后产生得失之患,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8课《人生寓言》学案教师寄语: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贺拉斯《歌集》)学习目标1.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4.体会寓意,培养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 了解寓言的特点。
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难点:体会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划线的词语。
嬉.戏()风韵.()厄.()运泯.灭()险象迭.()生禀.告()心旷神怡.()审美:得失之患:二、理解探究1.学习《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与得到月亮后赏月时心态有什么不同?注意找关键词2. 《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
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3. 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难前性格怎样?王子落难后性格怎样?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4. 《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三、合作释疑1. 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探讨写法。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8《人生寓言》课件

• 总结: 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拥有巨大的利 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厄运能使 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一则寓言,写好事变成坏事;一则寓言, 写坏事变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 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好 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
从这四幅动画中 任选一幅,联系 自己的生活体验, 发挥想象,构思 一则250字左右 的“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
(节选)
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窖、泯、皎洁、风韵”等字词。 2.理解、积累“审美、闲适、慧心、落难、心旷神怡、 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3.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 平。 2. 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 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对待人生机遇
课后作业
• 熟读《人生寓言》,深入体会两则 寓言的寓意和写法。 • 积累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 • 预习《我的信念》,收集与居里夫 人一样把自己看作平凡人的科学家 的资料。
• 板书设计: 人生寓言 周国平 心旷神怡地赏月 白兔和月亮 转 诸神之王赏赐 主题词:得失之患 折 转折 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请求撤 消
寓言——文体裁
的一种。以散文或韵 诗的形式,讲述带有 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 事。结构短小,主人 公常为动物,也可以 是人或非生物。主题 多是惩恶扬善,充满 智慧哲理。情节具有 虚构性、幻想性和启 迪性。素材多起源于 民间传说。西方文学
中最著名的寓言有 古希腊 的《伊索 寓言》等。中国春 秋战国时期已盛行 寓言,有不少保留 在《庄子》、《韩 非子》等著作中。
8人生寓言(人教版七年级上)

8人生寓言(人教版七年级上)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
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
其实,有失也必有得。
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
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出示课题。
介绍寓言朗读疏通文意,感受语言。
整体感知感知内容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目的:掌握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完整地复述课文。
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设计目的:了解身份的改变对于心态的影响。
第一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
c.白兔在得到月亮之后为什么会患得患失?设计目的:理解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设计目的:理解寓意。
以上问题难度不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
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
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除让学生分析上述词语的妙用之外,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其他有关的词句再作分析,并让学生试着仿写。
问题研究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
把握结构。
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寓言的讽刺意义。
辩证思维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自我反思我们应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我们应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预习《落难的王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落难的王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与《白兔与月亮》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8课人生寓言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本文是周国平写的两则现代寓言。
它通过两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拥有是一件好事,但拥有也可能将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厄运是件坏事,却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学习本文,首先要理清故事的情节,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了解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白兔和月亮》中的白兔在不占有月亮的日子里,她能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在拥有月亮的日子里,她紧张不安,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生性多愁善感,可是当他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失去了尊贵的王位,流落异乡靠行乞度时却得到了要顽强的挑战命运的人生感悟。
两则寓言启示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便会生出无穷的忧患;而厄运则会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此外,要能准确地理解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能流利地、动情地朗读课文;能了解寓言的特点,体味《白兔和月亮》精美的语言和《落难王子》巧妙的构思。
[典题例析]
例题:精读《白兔和月亮》下面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
1、这段文字采用哪些方法来写白兔?表现了白兔的什么特点?
2、选段第一句中的“仍然”一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3、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吗?为什么?
4、选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类不同的是”
........这几个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5、文段中说“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请你
根据具体的情境,展开想象,将白兔所看到的“险象”具体的描述出来。
6、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解析:第1题考人物描写方法。
第2题考重点字词的品析。
第3题考修辞手法的辨析。
第4题考词语的含义理解。
第5题考想想象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第6题考对寓意的理解。
这6个题目,分别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寓意的把握。
参考答案:
1、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白兔的多愁善感、患得患失的特点。
2、“仍然”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承接上文,写白兔爱赏月的习惯表面未起变化,暗
含白兔内心已失去了平衡。
3、比喻。
4、不能删。
将白兔与人类区别出来,讽刺人类中的某些人慧心已泯,贪心贪欲。
5、(略)
6、不配拥有而拥有,便会生出无穷的忧患。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风韵()金窖()抢劫()禀告()
2、 chè销()è运()jiǎo洁()童心未mǐn()
险象diě生()
二、根据意思写出适合的词语。
3、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
4、各种危险的现象一个个出现。
()
5、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
6、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
7、(事情)突然发生。
()
8、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
三、填空、简答。
9、寓言、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渝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主人公多为,也可是人或非生物。
篇幅大多,情节较,主题充满智慧和哲理。
大多采用和的表现手法。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
10、《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王子》给我们的启示分别是:
11、白兔姑娘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12、《落难王子》为什么把主人公定为王子?为什么要把厄运编造得如此凶险?
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小溪
⑴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
..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⑵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
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晚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
添一些生动的音符
.....。
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
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
心声。
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总是迟缓沉重
....的,是她也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⑶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
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
...带给大家。
听听,这小溪正以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⑷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3、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14、“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句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2分)
答:
15、“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这一句应怎样理解?(2分)(2分)
答:
16、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
态?(2分)
答:
17、“忙不迭地要将这好信息带给大家”中的“好信息”是指什么信息?(1分)
答:
18、作者在本文里主要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1分)
答:
答案
1、yùn jiǎo jié bìn
2、撤厄皎泯迭
3、得失之患
4、险象迭生
5、心旷神怡
6、多愁善感
7、突如其来
8、举世无双
9、生物,短小,简单,比喻,拟人,《伊索寓言》 10、拥有是一件好事,但拥有也可能将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厄运是件坏事,却也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11、因为未得到月亮之前,白兔夜夜到林中赏月,心情舒畅。
月亮归她之后,她反而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了,所以白兔姑娘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12、因为王子向来是养尊处优享尽荣华的。
作者让王子落难,使他前后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主题。
13、不好,“活泼”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生动自然不呆板;“活跃”多指行动进展积极有力。
14、指溪水流动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
15、
溪水随季节的不同,水流量发出的声音也不同,由此反映出大地有关季节、物候、河水流量等方面的情况。
16、冰冻状态解冻状态 17、春回大地的信息 18、拟人化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