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分配理论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解读

四、各税分析及税负转嫁
对各税的分析实际上是集中分析税收转嫁问题
关于地租税 关于利润税
关于工资税
关于农产品税
谢
谢
贸
易
论
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对于斯密提出的“各国都根据本国绝对有利的条 件生产商品,进行国际交换”进行了反驳
一、赋税的来源
根据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税收来自劳动产品的价值
李嘉图将 如果税收的征收 使得人们增加生产 或减少消费,那么 税收来源于收入 税收归纳 为来源于 资本和 收入两个 方面 李嘉图认为,税收不论来自收入还是来自资本,都是对积累的减少 如人们没有增加 生产或减少消费, 则税收是来源于资本。
《 政 治 经 济 学 及 赋 税 原 理
一、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二、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分配理论 三、瑕瑜互见的见解——货币理论 四、伸向全球的“看不见的手”——自由贸易 理论 五、节流减赋——赋税理论
政治经济学理论部分
税收思想的解读
价 值 论
分 配 论
货 币 论
贸 易 论
分
配
论
分配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 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 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 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 关于工资 关于利润 关于地租
货
币
论
李嘉图提出了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是: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的数量, 一个国家的货币数量增加,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同时 表现为黄金和其它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数量减少,则引 起相反的结果。 李嘉图把货币理论同他的劳动价值论联系在一起 李嘉图还进一步考察了货币和商品交换时的比例关系 得出了一条及其重要的判断: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分配理论

投入劳 动量
地租 地租 地租 (耕种 (耕种 (耕种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10斤 42.35元
0
20斤 90元
10斤 45元 0
30斤 144元 20斤 96元 10斤 48元
10个劳 二等地 动力 (市场 价值一 三等地 年720元)
四等地
150斤
0
在同一块地上连 续投资会如何?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同一块地上增投等量 资本的劳动,产量并不以相同比例增加,而
地租理论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
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须的 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 劳动报酬的多少。
支配谷物(农作物)价值的,是投在 不纳租土地上生产谷物所必须的劳动 量,或者说是凭借不纳租资本部分生 产谷物所必要的劳动量。
耕种一定数量土地的农场主和生产商 品的制造商,都不会牺牲任何一部分 产品来支付地租。其商品的全部价值 仅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 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 那么利润的高低就会与工资成反比。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下降趋势?
③利润下降的原因,斯密
也这样认为吗?
利润理论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总是递减。
例子2
假定: 1.十个劳动力年创造价值为720元 2.在一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可得180斤粮食,追加10人可多得175斤 3.在二、三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分别可得170、160斤粮食
粮食收 获 180斤 175斤 170斤 粮食单 价 4元 4.11元 4.235元 地租(只 地租 地租(耕 地租(耕 耕种一等 (继续 种二等地) 种三等地) 地) 一等地) 0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一)要自由贸易必须废除谷物法
1、废除谷物法
2、外 贸进口
3、必需品 价格下降
4、工 资下降
5、利 润上升
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
(一)要自由贸易必须废除谷物法 (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阅读P17材料,思考:
(1)李嘉图与斯密关于“绝对成本学说” 的异同何在?
(2)对任何国家来说,只要按照李的观点 参与国际分工,就一定会获得好处吗?
(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 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 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 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参与国可从中获取好处。
(2)、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 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来决定。)
(3)、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区别。
48小时
4小时
0.5小时
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使用价值与 交换价值不是使
不
交换价值的 用价值决定的 关系
同
有时由生产该
点
商品所耗费的
商品价值的 劳动量决定, 决定因素 有时由交换价
值决定
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决定,没有使用价值的 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量决定。在商品生产中存在 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 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 间的区别。
1、废除谷物法
2、外 贸进口
3、必需品 价格下降
4、工 资下降
5、利 润上升
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
(一)要自由贸易必须废除谷物法 (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阅读P17材料,思考:
(1)李嘉图与斯密关于“绝对成本学说” 的异同何在?
(2)对任何国家来说,只要按照李的观点 参与国际分工,就一定会获得好处吗?
(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 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 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 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参与国可从中获取好处。
(2)、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 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来决定。)
(3)、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区别。
48小时
4小时
0.5小时
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使用价值与 交换价值不是使
不
交换价值的 用价值决定的 关系
同
有时由生产该
点
商品所耗费的
商品价值的 劳动量决定, 决定因素 有时由交换价
值决定
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决定,没有使用价值的 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量决定。在商品生产中存在 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 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 间的区别。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与赋 税原理
大卫· 李嘉图
作者简介
• 1772年出生于伦敦犹太人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14岁随父从事交易所活动,25岁成为英国金融界巨富。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 矿物学、地质学等,爱好文学和哲学。 • 1799年读《国富论》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1808年在“金价论战”中崭露头角。 • 1815年在“谷物法”存废的论战中出版《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历史背景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 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波及 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 建立,怎样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 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 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 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 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手中。长时期来他们 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 经济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 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协终于破 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 这一历史条件下写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 争,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
本书评价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年于伦敦首次出版,其被誉为 是继亚当· 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 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 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 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 座桥梁。他的比较成本学说早已脍炙人口,形成了19世纪关 于自由贸易和保护性税收的讨论基础;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 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
大卫· 李嘉图
作者简介
• 1772年出生于伦敦犹太人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14岁随父从事交易所活动,25岁成为英国金融界巨富。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 矿物学、地质学等,爱好文学和哲学。 • 1799年读《国富论》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1808年在“金价论战”中崭露头角。 • 1815年在“谷物法”存废的论战中出版《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历史背景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 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波及 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 建立,怎样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 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 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 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 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手中。长时期来他们 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 经济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 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协终于破 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 这一历史条件下写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 争,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
本书评价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年于伦敦首次出版,其被誉为 是继亚当· 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 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 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 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 座桥梁。他的比较成本学说早已脍炙人口,形成了19世纪关 于自由贸易和保护性税收的讨论基础;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 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
高中政治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政策主张 新人教版选修2

终其一生,李嘉图都以严谨的思维、数学 逻辑性和精确性著称。他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集大成者。
可编辑ppt
3
• 第一,产业革命的实现,提高了英
国的社会生产力;
•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
累;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
可编辑ppt
4
• 第二,1815年颁布实施的“谷物法”
却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
• 实际工资 用货币量能够购买到得生活必需品
• 思考:为什么说工资水平上涨并不代 表生活水平的提高?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可编辑ppt
22
• ①主要观点: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在一定时 期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实际工资是指工 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 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是实际工资, 而不是名义工资。
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产品; ——③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
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④故:国家不应限制对外贸易,主张贸易自由
(对外贸易的作用)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 ,可以 降低 ,提高 ,为 提供条件,有利于 。
外贸 进口
必需品价
工资
格下降 可编辑ppt 下降
可编辑ppt
15
2.李嘉图的经济自由政策主张
(1)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 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 此,主张经济自由。
(2)反对国家干预,认为 政府职能应主要体现在保 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 端和振兴教育上。
——提示:比较李嘉图与斯 密的政府职能理论。
可编辑ppt
16
3.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
比较成本学说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第三页,共20页。
此书中未提及,但从可查资料得知:《原理》是对他过去的论文中的观点、 主张所作的高度的概括和论证。
它的任务就是为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土地贵族的斗争提供理论武器。此外, 李嘉图积极参加议会的活动,充分利用议会讲坛宣传贸易自由,批评保护关税 制度和政府的货币流通政策,还强烈要求废除“谷物法”。
第二点:李嘉图提出:原生产物税、什一税(见幻灯片)、土地税,虽可影响谷物地租,但不能 影响货币地租,并举例说明(解释下谷物地租与货币地租)P82
例如:有三级地,投下相同资本,第一、二、三级地的谷物分别为一百八十、一百 七十、一百六十夸脱,假设谷物价每夸脱四镑,则第一级地的地租为八十镑,第二 级地租为四十镑,第一级地中,生产额一百八十夸脱,每夸脱四镑八先令,共七百 九十镑,减去税额每夸脱八先令,共七十二镑,货币纯收益为七百二十镑,但此时 谷物地租为八十镑除以四镑八先令(四点四镑),十八点二夸脱。同理可得第二级 地谷物地租为九点一夸脱,相比谷物价格之前,谷物地租将少了,但是货币地租不 变。
第二点:地租产生的原因:投下追加劳动量,收获必按比例递减。
例如:有第一、二、三各级土地。在这三等土地上,投下同样资本劳动,纯收货为一百、九 十、八十夸脱。则第一级地租为十夸脱,第二级地租为二十夸脱,第三级地不纳租。
即投下两个等量的资本劳动,所获得的两个生产量,如果有大有小,差额当做地租。
第六页,共20页。
第二十九章 生产家支付的赋税 第三十章 伦需要供给对价格 的影响
第三十一章 论机械
第三十二章 马尔萨斯的地租学说
第二页,共20页。
本文主要就《原理》所阐释的价值学说、分配学说和自由贸易学说等作一些粗略的介绍。其
中李嘉图认为,他的分配学说中最重要的是地租学说。之后会详细讲述李嘉图的地租论。分配 学说包括地租学说、工资学说、利润学说。
此书中未提及,但从可查资料得知:《原理》是对他过去的论文中的观点、 主张所作的高度的概括和论证。
它的任务就是为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土地贵族的斗争提供理论武器。此外, 李嘉图积极参加议会的活动,充分利用议会讲坛宣传贸易自由,批评保护关税 制度和政府的货币流通政策,还强烈要求废除“谷物法”。
第二点:李嘉图提出:原生产物税、什一税(见幻灯片)、土地税,虽可影响谷物地租,但不能 影响货币地租,并举例说明(解释下谷物地租与货币地租)P82
例如:有三级地,投下相同资本,第一、二、三级地的谷物分别为一百八十、一百 七十、一百六十夸脱,假设谷物价每夸脱四镑,则第一级地的地租为八十镑,第二 级地租为四十镑,第一级地中,生产额一百八十夸脱,每夸脱四镑八先令,共七百 九十镑,减去税额每夸脱八先令,共七十二镑,货币纯收益为七百二十镑,但此时 谷物地租为八十镑除以四镑八先令(四点四镑),十八点二夸脱。同理可得第二级 地谷物地租为九点一夸脱,相比谷物价格之前,谷物地租将少了,但是货币地租不 变。
第二点:地租产生的原因:投下追加劳动量,收获必按比例递减。
例如:有第一、二、三各级土地。在这三等土地上,投下同样资本劳动,纯收货为一百、九 十、八十夸脱。则第一级地租为十夸脱,第二级地租为二十夸脱,第三级地不纳租。
即投下两个等量的资本劳动,所获得的两个生产量,如果有大有小,差额当做地租。
第六页,共20页。
第二十九章 生产家支付的赋税 第三十章 伦需要供给对价格 的影响
第三十一章 论机械
第三十二章 马尔萨斯的地租学说
第二页,共20页。
本文主要就《原理》所阐释的价值学说、分配学说和自由贸易学说等作一些粗略的介绍。其
中李嘉图认为,他的分配学说中最重要的是地租学说。之后会详细讲述李嘉图的地租论。分配 学说包括地租学说、工资学说、利润学说。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不变化的价值尺度
商品的相对价值收生产者所投入的相对劳动量所影 响。 劳动价格提高后紧接着就是一切商品价格的上涨缺 乏依据,只需考虑使用固定资产比重不同的影响。 固定资产较多的商品工资上涨必然下降。 工资上涨与价格下降的相容性。 货币只是媒介,不会影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不会影响利润率。
分配理论
土地产品——所有通过劳动、机械和资本的联合使 用从地面上所得到的一切——要在土地所有者、耕 种所必需的牲畜或资本的拥有者和进行耕种的劳动 者这三个社会阶级之间进行分配。 确定支配这种分配法则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问题。 我们判断地租、利润和工资的依据是在地主、资本 家和劳动者三个阶级之间将这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 的所有产品进行分配的情况,而不是依据有公认不 变的媒介所估计的价值。
级差地租理论
地租是支付给地主的使用土地原有的不可摧毁的生产力的那一部分土地 产品。李嘉图把农场主在获得利润后付给地主的通常所说的“地租”分 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包括改良土地、修建建筑物(用以储存产品)的 资本的报酬,另一部分是使用原有土地的代价,他把后一部分作为地租。 他清楚地区分了地租、资本利息。既然对土地的投资已取得了相应收入, 地租不过是使用土地原有生产力的代价,李嘉图正确地指出了,地租就 是地主由于占有土地而取得的不劳而获的收入。 农作物的价值由使用不付地租的那份资本生产谷物所需的劳动量决定的。 地租和农作物价格的关系:支付地租是因为谷物价格的上升,而不是相 反因为开垦次优土地生产需要的的劳动投入增加。,地租不是农作物价 格的组成部分。 地租的来源:总是由于使用两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 额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04.18— 1823.09.11)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 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李嘉图在1817年——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机器大工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发表该书 成功的投机者与业余的伟大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理论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 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在承认亚当·斯密区分商品关于使用价 值和交换价值的前提下,李嘉图对价值有了更深刻层次地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 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那 么不管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它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绝对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主要成就
第一次将价值分解为工资和剩余价值
第一次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
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成本说
他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背景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已经波及到整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生产普遍建立,怎样使资本主义经济更 上一层楼,成为当时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这部划时代的巨著在1817年出版,于1821年重新修订。全书分为32个章节。
在前六章里,基本的原理部分又集中在前二章,非常具有独创性及其见解的 同一性、集中性和深刻性
第七章之后就是对前六章的复述、说明、应用与补充。
报告框架
李嘉图理论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理论的核心——分配理论
伸向全球的“看不见的手”——自由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节流减赋——赋税理论
李嘉图理论的核心——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
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 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利用对商品价值没有影 响。土地所有者只是因为土地具有优劣之分而能够收取地租。他举原始社会的例子对此进行说明:只要幼 稚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就没有人支付地租。当人口数量增长,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劣质土地,这需要 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产品变贵。拥有肥沃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也调整自己的价格,这样他们就获得了 额外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土地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笔额外的收入就是他们收取的地租。 在李嘉图看来,工人的贫困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的工资水平与工人的生存最低标准相符合,以保 证工人可以再生产劳动力。当工资水平低于生存最低标准时,劳动力供应受损,工资水平重新上涨。如果 工人所得到得比他维持生活所需的更多,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就会增多,工资水平下降。 在李嘉图的分配系统中,土地所有者在长期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多。人口不断地增长使得越来越多 的劣质土地得到开垦。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地租也上涨。与之相对,资本所有者必须支付更多的工资, 也就是支付国民经济收入的更大部分。工人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实际上他们的购买力并不比以前 大。李嘉图认为工人天生贫困这一观点遭到后世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租理论
❖ 谷物的价格昂贵不是因为支付了地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租,但支付地租却是因为谷物价格 昂贵。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 农产品相对价值提高的原因是因为 所获得的最后一部分生产品使用了 更多的劳动,不是因为向地主支付
③地租和农作物
了地租。
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 “地租不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04.18—
1823.09.11)
❖ 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1817年伦敦出版,1819年和1821年分别 出了第2版和第3版。
➢ 该书一发表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他本人 也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PPT制作@木子丹
写作背景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
汉译经典 016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N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英国] 大卫·李嘉图 郭大力 王亚楠 译
分配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
大卫·李嘉图 著
PPT制作@木子丹
作者简介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 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 大成者。
可❖见假,设随:着粮食价格的提高,劳动力的货币工资不断上涨,但 是➢谷物粮工食价资格却是在不下断降变化。的前,面但我其们他商发品现价随格着保更持不劣变等土地加入使用, 粮➢食价劳格动者不维断持提基高本。生活需要购买3斤粮食,以及12元其他商品的消费
工资理论
① 工资铁律
❖ 在社会的自然发展中,劳动工资就其 受供求关系调整的范围来说将有上涨 的趋势。
❖ 使地租提高的同一原因,即用相同比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资的变化趋势
例的劳动量提供更多食品数量愈发困 难,会使工资上涨。所以,如果货币 价值不变,随着财富和人口的增加,
地租和工资都有上涨的趋势。
例子3
20斤 96元
10斤 48元
0
在同一块地上连 续投资会如何?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同一块地上增投等量 资本的劳动,产量并不以相同比例增加,而 总是递减。
例子2
❖ 假定: ➢ 1.十个劳动力年创造价值为720元 ➢ 2.在一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可得180斤粮食,追加10人可多得175斤 ➢ 3.在二、三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分别可得170、160斤粮食
例子1
❖ 假定:
➢ 随1.十着个劣劳动等力地年的创造投价入值为使7用20元,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升,
➢ ➢
同23..在 在时一二,等、土三在地、原上四有投等入土土地10地上个上投工入人缴1可0纳以个收工的获人地1分8租别0斤可将粮收进食获1一70步、1增60加、1。50斤粮食
投入劳 土地等
动量
级
一等地
3、赋税理论
PPT制作@木子丹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分配理论
一、地租理论 二、工资理论 三、利润理论
PPT制作@木子丹
地租理论
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 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 部分土地产品,是投入土地的劳 动产品价值一部分,它是平均利 润以上的超额利润。
地租理论
❖ 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
❖ 李嘉图认为工人在长期只得到最低工 资的观点被称为“工资铁律”。
❖ 当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上升到自然价格 之上时,工人可以养活一个大家庭。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资会逐渐下降到 自然价格及以下水平。当劳动力的市 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时,穷困就会减 少劳动人口并使工资上升。因此,长 期的趋势就是工人只得到最低的生存 工资。
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
协终于破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写
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争,
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
PPT制作@木子丹
1、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
CONTENTS 2、分配理论
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
20.57元 斤
5斤
42.35+21 90+67.5=
0
.17
157.5元
=63.52元
10斤
0
45元
0
工资理论代所需的价格。(非生产领域) 劳动的市场价格是按供求比例的自 然作用实际支付的价格。
工资理论
① 工资铁律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资的变化趋势
①农作物的价值 由什么决定?
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须的 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 劳动报酬的多少。
②地租是如何 的产生的?
❖ 支配谷物(农作物)价值的,是投在
③地租和农作物 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不纳租土地上生产谷物所必须的劳动 量,或者说是凭借不纳租资本部分生 产谷物所必要的劳动量。
地租理论
级革命已经波及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建立,怎样
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日益
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
族手中。长时期来他们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经济
投入劳 土地等 粮食收
动量 级
获
粮食单 价
地租(只 耕种一等
地)
地租 (继续 一等地)
地租(耕 种二等地)
地租(耕 种三等地)
10个 劳动力 (市场 价值一 年720 元)
一等地 一等地 二等地
三等地
180斤 175斤 170斤 160斤
4元 4.11元 4.235元 4.5元
0
5斤 10+5=15 20+15=3
一国最初殖民时,肥沃之土甚多。为
①农作物的价值 由什么决定?
供养现有人口,只需耕作极小一部分, 所以没有地租。但土地之量有限,品
②地租是如何 的产生的?
质不一,从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品质 劣地位较差的土地不得不投入使用。 因而,相比较肥沃的土地产生了地租,
③地租和农作物 地租的额度取决于该等土地与最劣等 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的土地之间的生产力差额。
10个劳 动力
二等地
(市场
价值一 三等地 年720元)
四等地
粮食收 粮食单
获
价
180斤 4元 170斤 4.235元 160斤 4.5元 150斤 4.8元
地租 (只耕 种一等 地)
0
地租
地租
地租
(耕种 (耕种 (耕种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10斤 42.35元
0
20斤 90元
10斤 45元
0
30斤 1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