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分配理论
合集下载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分配理论

投入劳 动量
地租 地租 地租 (耕种 (耕种 (耕种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10斤 42.35元
0
20斤 90元
10斤 45元 0
30斤 144元 20斤 96元 10斤 48元
10个劳 二等地 动力 (市场 价值一 三等地 年720元)
四等地
150斤
0
在同一块地上连 续投资会如何?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同一块地上增投等量 资本的劳动,产量并不以相同比例增加,而
地租理论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
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须的 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 劳动报酬的多少。
支配谷物(农作物)价值的,是投在 不纳租土地上生产谷物所必须的劳动 量,或者说是凭借不纳租资本部分生 产谷物所必要的劳动量。
耕种一定数量土地的农场主和生产商 品的制造商,都不会牺牲任何一部分 产品来支付地租。其商品的全部价值 仅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 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 那么利润的高低就会与工资成反比。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下降趋势?
③利润下降的原因,斯密
也这样认为吗?
利润理论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总是递减。
例子2
假定: 1.十个劳动力年创造价值为720元 2.在一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可得180斤粮食,追加10人可多得175斤 3.在二、三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分别可得170、160斤粮食
粮食收 获 180斤 175斤 170斤 粮食单 价 4元 4.11元 4.235元 地租(只 地租 地租(耕 地租(耕 耕种一等 (继续 种二等地) 种三等地) 地) 一等地) 0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一)要自由贸易必须废除谷物法
1、废除谷物法
2、外 贸进口
3、必需品 价格下降
4、工 资下降
5、利 润上升
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
(一)要自由贸易必须废除谷物法 (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阅读P17材料,思考:
(1)李嘉图与斯密关于“绝对成本学说” 的异同何在?
(2)对任何国家来说,只要按照李的观点 参与国际分工,就一定会获得好处吗?
(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 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 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 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参与国可从中获取好处。
(2)、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 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来决定。)
(3)、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区别。
48小时
4小时
0.5小时
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使用价值与 交换价值不是使
不
交换价值的 用价值决定的 关系
同
有时由生产该
点
商品所耗费的
商品价值的 劳动量决定, 决定因素 有时由交换价
值决定
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决定,没有使用价值的 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量决定。在商品生产中存在 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 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 间的区别。
1、废除谷物法
2、外 贸进口
3、必需品 价格下降
4、工 资下降
5、利 润上升
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
(一)要自由贸易必须废除谷物法 (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阅读P17材料,思考:
(1)李嘉图与斯密关于“绝对成本学说” 的异同何在?
(2)对任何国家来说,只要按照李的观点 参与国际分工,就一定会获得好处吗?
(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 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 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 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贸易参与国可从中获取好处。
(2)、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 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
的劳动来决定。)
(3)、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的区别。
48小时
4小时
0.5小时
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使用价值与 交换价值不是使
不
交换价值的 用价值决定的 关系
同
有时由生产该
点
商品所耗费的
商品价值的 劳动量决定, 决定因素 有时由交换价
值决定
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 决定,没有使用价值的 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 动量决定。在商品生产中存在 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 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 间的区别。
7-第六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汇总

三、李嘉图的社会观
•
•
李嘉图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认 为经济自由能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的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资本家追求的利润虽是为个人利 益,但由于利润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 资本积累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社会财富的增 加和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 资本家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 李嘉图认为资产阶级获得尽可能多的利 益符合全社会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 应该在其他一切阶级的利益之上。
时 代 背 景
•
•
• •
经过产业革命,英国发展成为比较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壮大,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但政权仍在地主阶级手中,这侵害了资产 阶级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的问题上,资产阶级与地主阶 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的冲突。 在政治方面,它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通过议会改革, 取得议会的多数,以便掌握政权。 在经济方面,它表现为对谷物法的存废和货币改革的争议。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正是适应这个要求产生的,其任务就是 要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制定新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为 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大力提高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使国民财富更大更快的增长。
三、李嘉图的社会观
•
•
李嘉图的社会观是功利主义 和经济自由主义。 他的经济自由主义是以边沁 的功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的, 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个人 利益,是追求个人功利,即 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个 人追求个人利益同整个社会 的利益是一致的,符合社会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Jeremy Bentham (1748—1832 )
•
•
1799年阅读了斯密的《国富论》而对政治经济学发生了 浓厚兴趣。针对英国当时的货币问题,李嘉图发表了《黄 金价格》、《(黄金的高价)是银行纸币价值的证明》、 《关于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同伙的建议》等一系列论文和 著作,批评了英格兰银行滥发纸币的政策,要求恢复银行 券兑换金币的制度,以稳定国家货币。 1815年《谷物法》修正案通过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李嘉图也开始关注当时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阶级斗争 的另一个经济问题,即谷物法的存废或农业保护问题。他 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反映当时工业资产阶级最迫切的愿 望和要求。1815年发表《论谷物低价对资本利润的影 响》,同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马尔萨斯进行论战;1822 年发表《论对农业的保护》,论证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不但 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相矛盾,而且和全社会所有人的利 益也是矛盾的。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与赋 税原理
大卫· 李嘉图
作者简介
• 1772年出生于伦敦犹太人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14岁随父从事交易所活动,25岁成为英国金融界巨富。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 矿物学、地质学等,爱好文学和哲学。 • 1799年读《国富论》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1808年在“金价论战”中崭露头角。 • 1815年在“谷物法”存废的论战中出版《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历史背景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 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波及 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 建立,怎样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 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 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 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 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手中。长时期来他们 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 经济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 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协终于破 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 这一历史条件下写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 争,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
本书评价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年于伦敦首次出版,其被誉为 是继亚当· 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 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 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 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 座桥梁。他的比较成本学说早已脍炙人口,形成了19世纪关 于自由贸易和保护性税收的讨论基础;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 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
大卫· 李嘉图
作者简介
• 1772年出生于伦敦犹太人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14岁随父从事交易所活动,25岁成为英国金融界巨富。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 矿物学、地质学等,爱好文学和哲学。 • 1799年读《国富论》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1808年在“金价论战”中崭露头角。 • 1815年在“谷物法”存废的论战中出版《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历史背景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 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波及 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 建立,怎样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 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 日益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 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 产阶级化的土地贵族手中。长时期来他们 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 经济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 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协终于破 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 这一历史条件下写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 争,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
本书评价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年于伦敦首次出版,其被誉为 是继亚当· 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 它的出版被人们称为"李嘉图革命"。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 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资 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亚当· 斯密和马克思之间建起了一 座桥梁。他的比较成本学说早已脍炙人口,形成了19世纪关 于自由贸易和保护性税收的讨论基础;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 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
高中政治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政策主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买不到外国 廉价的谷物
国内市场谷 物价格昂贵
保护封 建贵族 的利益
提高货币工 资和地租
商品成 本上升
工业资产阶 级获利减少
不利于国际 市pp场t课件竞争
总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主要内容:
• (1)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 有各国的优势;
• (2)如果各国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 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对外贸易,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 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分工
ppt课件 生产一种产品
• 2009年广东高考
• 35.(7分)[选做题、《经济学常识》]
终其一生,李嘉图都以严谨的思维、数学 逻辑性和精确性著称。他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集大成者。
ppt课件
• 第一,产业革命的实现,提高了英
国的社会生产力;
•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
累;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
ppt课件
• 第二,1815年颁布实施的“谷物法”
却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
• ●劳动价值理论 • ●收入分配理论 • ●经济自由政策主张 • ●比较成本学说
ppt课件
大卫· 李嘉图于177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 富有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他所受的学校教育 不多,14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后 来,因婚姻和宗教问题与父亲脱离关系,自己 经营交易所,干得非常成功,十年之后就拥有 了200万英镑的财产。功成名就后,他利用空 闲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1799年李嘉图偶然得 到一本《国富论》(可见他“师承”斯密), 成为这本书的一个真正“赞赏者”。同时当时 英国脱离金本位制的特定环境使李嘉图对政治 经济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解读

贸
易
论
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对于斯密提出的“各国都根据本国绝对有利的条 件生产商品,进行国际交换”进行了反驳
一、赋税的来源
根据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认为税收来自劳动产品的价值
李嘉图将 如果税收的征收 使得人们增加生产 或减少消费,那么 税收来源于收入 税收归纳 为来源于 资本和 收入两个 方面 李嘉图认为,税收不论来自收入还是来自资本,都是对积累的减少 如人们没有增加 生产或减少消费, 则税收是来源于资本。
四、各税分析及税负转嫁
对各税的分析实际上是集中分析税收转嫁问题
关于地租税 关于利润税
关于工资税
关于农产品税
谢
谢
李嘉图认为: 李嘉图认为: 李嘉图认为: 税收不是来自资本, 就是来自收入。 来自资本的赋税 比来自收入的赋税 对生产更有害。 如果征税不具有普遍性, 对某些行业征收某种税。 课税往往使 商品价格呈 上升趋势。 赋税可以改变 商品间原来的 价格比例关系。 税收可以 影响产品供求; 税收可以 引导资源配置; 税收可以 减少工人的就业机会; 税收可以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分
配
论
分配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 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 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 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 关于工资 关于利润 关于地租
货
币
论
李嘉图提出了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是: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货币的数量, 一个国家的货币数量增加,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同时 表现为黄金和其它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数量减少,则引 起相反的结果。 李嘉图把货币理论同他的劳动价值论联系在一起 李嘉图还进一步考察了货币和商品交换时的比例关系 得出了一条及其重要的判断: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第二点:李嘉图提出:原生产物税、什一税(见幻灯片)、土地税,虽可影响谷物地租,但不能 影响货币地租,并举例说明(解释下谷物地租与货币地租)P82
例如:有三级地,投下相同资本,第一、二、三级地的谷物分别为一百八十、一百 七十、一百六十夸脱,假设谷物价每夸脱四镑,则第一级地的地租为八十镑,第二 级地租为四十镑,第一级地中,生产额一百八十夸脱,每夸脱四镑八先令,共七百 九十镑,减去税额每夸脱八先令,共七十二镑,货币纯收益为七百二十镑,但此时 谷物地租为八十镑除以四镑八先令(四点四镑),十八点二夸脱。同理可得第二级 地谷物地租为九点一夸脱,相比谷物价格之前,谷物地租将少了,但是货币地租不 变。
什一税:它的对象是土地总生产物,加在消费者身上。不问土地品质,只抽取土地收获量
的十分之一。会提高原生产物价格。(抽取十分之一,变为162镑 153镑 144镑 第一 级地租为18夸脱,第二级地租9夸脱,货币地租不变,谷物价格根据谷物地租腾贵为 80/18=四镑八先令三分之二便士,与四镑相比,提高了)
第三点:支配谷物价值的,是投在不纳租土地上生产谷物所必要的劳动量。先 耕种优等土地,产物不足以供给时,便开始耕作第二级土地,第三级 为劣等土地 。由于劣等土地生产较困难,要使用追加劳动量,商品价 格会腾贵,商品价格是由劣等土地产物价格为准
第四点:地租迅速增加的原因,常常是土地生产力减退的时候 第五点:决定原生产物价值的,是投在土地上不纳。 地租的最后资本部分的生产力,地租不能说是构成商品价格的要素。
第三:李嘉图的口中得知,亚当斯密承认工资税的结果,是提高工资,程度至少 和税额相等。 第四:从货币价值看,李嘉图认为,可提高一切商品价格,其结果比是货币 价值跌落,所以研究一国货币价值跌落结果,也就是研究一国商品腾贵。与 贸易篇相联系,贵金属价值低廉,则流往国外,不利于国家。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不变化的价值尺度
商品的相对价值收生产者所投入的相对劳动量所影 响。 劳动价格提高后紧接着就是一切商品价格的上涨缺 乏依据,只需考虑使用固定资产比重不同的影响。 固定资产较多的商品工资上涨必然下降。 工资上涨与价格下降的相容性。 货币只是媒介,不会影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不会影响利润率。
分配理论
土地产品——所有通过劳动、机械和资本的联合使 用从地面上所得到的一切——要在土地所有者、耕 种所必需的牲畜或资本的拥有者和进行耕种的劳动 者这三个社会阶级之间进行分配。 确定支配这种分配法则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问题。 我们判断地租、利润和工资的依据是在地主、资本 家和劳动者三个阶级之间将这个国家的土地和劳动 的所有产品进行分配的情况,而不是依据有公认不 变的媒介所估计的价值。
级差地租理论
地租是支付给地主的使用土地原有的不可摧毁的生产力的那一部分土地 产品。李嘉图把农场主在获得利润后付给地主的通常所说的“地租”分 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包括改良土地、修建建筑物(用以储存产品)的 资本的报酬,另一部分是使用原有土地的代价,他把后一部分作为地租。 他清楚地区分了地租、资本利息。既然对土地的投资已取得了相应收入, 地租不过是使用土地原有生产力的代价,李嘉图正确地指出了,地租就 是地主由于占有土地而取得的不劳而获的收入。 农作物的价值由使用不付地租的那份资本生产谷物所需的劳动量决定的。 地租和农作物价格的关系:支付地租是因为谷物价格的上升,而不是相 反因为开垦次优土地生产需要的的劳动投入增加。,地租不是农作物价 格的组成部分。 地租的来源:总是由于使用两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 额
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04.18— 1823.09.11)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 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李嘉图在1817年——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机器大工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发表该书 成功的投机者与业余的伟大经济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子1
❖ 假定:
➢ 随1.十着个劣劳动等力地年创的造投价入值为使72用0元,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升,
➢ ➢
同23..在 在时一二,等、土三在地、原上四投等有入土土地10地上个投工上入人缴可10以个纳收工的获人地分18别0租斤可粮将收食获进1一70、步16增0、加150。斤粮食
投入劳 土地等
动量
级
一等地
0
30斤 144元
20斤 96元
10斤 48元
0
在同一块地上连 续投资会如何?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同一块地上增投等量 资本的劳动,产量并不以相同比例增加,而 总是递减。
例子2
❖ 假定: ➢ 1.十个劳动力年创造价值为720元 ➢ 2.在一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可得180斤粮食,追加10人可多得175斤 ➢ 3.在二、三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分别可得170、160斤粮食
解释工资和利润为什么是 反比例关系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下降趋势?
一切工业制品的价格都随商品生产所 需的劳动量增减而涨落。
❖ 耕种一定数量土地的农场主和生产商 品的制造商,都不会牺牲任何一部分 产品来支付地租。其商品的全部价值 仅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
③利润下降的原因,斯密 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
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
协终于破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写
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争,
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
PPT制作@木子丹
1、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
CONTENTS 2、分配理论
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
可❖见假,设随:着粮食价格的提高,劳动力的货币工资不断上涨,但 是➢ 谷粮物食工价资格是却不在断下变降化。的,前但面其我他们商发品价现格随保着持更不劣变 等土地加入使用, 粮➢食劳价动格者不维持断基提本高生。活需要购买3斤粮食,以及12元其他商品的消费
综上,随着劣等地的投入使用,粮食价格上涨,货币工资上涨,
3、赋税理论
PPT制作@木子丹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分配理论
一、地租理论 二、工资理论 三、利润理论
PPT制作@木子丹
地租理论
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 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 部分土地产品,是投入土地的劳 动产品价值一部分,它是平均利 润以上的超额利润。
地租理论
❖ 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
随着资本的积累,经济增长最终将会停滞,而限制进口 的谷物法将加速经济陷入停滞。 政策建议:取消限制谷物进口的《谷物法》,体现其反对 封建地主阶级,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
➢ 工资应当由市场自由决定,反对限定最低工资和济贫法。 ➢ 征收地租税不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只影响地主的收入。 ➢ 反对侵蚀利润的“谷物法”,要求实行自由贸易。
20+15=35 斤
42.35+21. 90+67.5=
0
17 =63.52元
157.5元
10斤
0
45元
0
工资理论
劳动力的自然价格是在增减不变的 情况下让劳动者继续生存并维持其 后代所需的价格。(非生产领域) 劳动的市场价格是按供求比例的自 然作用实际支付的价格。
工资理论①工ຫໍສະໝຸດ 铁律②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资的变化趋势
144元 264元 456元 864元
PPT制作by木子丹
分配理论现代表述(实物形态)
产量、地租、利润、工资
R’ R P
W’ W
工资基金总额 总产量 总产量减地租
0
A BC
劳动力规模
PPT制作@木子丹
结论与建议
李嘉图最终得出结论: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家 受损,工人最多不好不坏,而全部的好处将被地主阶级获得。
但粮谷食物单工价资下降,劳动名力义生工活资状况变差。 实物(实际)工资
4元
24元(3*4+12=24)
6斤(24/4)
4.235元 24.705元(3*4.235+12=24.705) 5.83斤(24.705/4.235)
4.5元 4.8元
25.5元(3*4.5+12=25.5) 26.4元(3*4.8+12=26.4)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一国最初殖民时,肥沃之土甚多。为 供养现有人口,只需耕作极小一部分, 所以没有地租。但土地之量有限,品 质不一,从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品质 劣地位较差的土地不得不投入使用。 因而,相比较肥沃的土地产生了地租, 地租的额度取决于该等土地与最劣等 的土地之间的生产力差额。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须的 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 劳动报酬的多少。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 支配谷物(农作物)价值的,是投在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不纳租土地上生产谷物所必须的劳动 量,或者说是凭借不纳租资本部分生 产谷物所必要的劳动量。
地租理论
THANKS
——向李嘉图致敬
PPT:木子丹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而粮价增食 值加的使最土,用差地从的的而利粮单润食价是不一断地等下租地降的的。总工资
利润
合计
720元 (投 入了 10个 劳动 力)
一等地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4元 4.235
元 4.5元
4.8元
0元
240元 480元 720元
42.35元 247.05元 472.95元 762.3元
90元 255元 465元 810元
部转化为地租,从而利润呈现下降趋势。
利润理论
❖ 亚当斯密认为,由于企业之间竞争的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解释工资和利润为什么是 反比例关系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下降趋势?
加剧,利润率会下降,而且他对这一 发展趋势表示欢迎。 ❖ 李嘉图认为,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不 断扩张的人口提供食物变得越来越困 难,这才是他所关心的。他认为,利
❖ 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1817年伦敦出版,1819年和1821年分别出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了第2版和第3版。 ➢ 该书一发表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他本人
也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PPT制作@木子丹
写作背景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
5.67斤(25.5/4.5) 5.5斤(26.4/4.8)
PPT制作@木子丹
利润理论
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 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工资的大小,利 润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的余 额。
利润理论
❖ 谷物价格是由不用支付地租的那部分
资本生产谷物所需的劳动量决定的。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反比例关系
付工资。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下降趋势?
❖ 谷物价格无论如何增长,因其必须雇佣 更多的劳动和使用更多的资本以获取一 定的产品增加,这种上涨的价值总会与 新增加的地租或新雇佣的劳动人数相等。
③利润下降的原因,斯密 (地租)
也这样认为吗?
综上,随着劣等地的加入耕种无论何种情
形都需增付工资,但谷物价格上涨份额全
❖ 李嘉图认为工人在长期只得到最低工 资的观点被称为“工资铁律”。
❖ 当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上升到自然价格 之上时,工人可以养活一个大家庭。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资会逐渐下降到 自然价格及以下水平。当劳动力的市 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时,穷困就会减 少劳动人口并使工资上升。因此,长 期的趋势就是工人只得到最低的生存 工资。
汉译经典 016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N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英国] 大卫·李嘉图 郭大力 王亚楠 译
分配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
大卫·李嘉图 著
PPT制作@木子丹
作者简介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 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 大成者。
地租理论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 谷物的价格昂贵不是因为支付了地 租,但支付地租却是因为谷物价格 昂贵。
❖ 农产品相对价值提高的原因是因为 所获得的最后一部分生产品使用了 更多的劳动,不是因为向地主支付 了地租。
❖ “地租不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也这样认为吗?
❖ 那么利润的高低就会与工资成反比。
❖ 第一,谷物价格与在较为劣等土地上种
利润理论
植它时所遇到的困难是成比例增长的。 从而,提高劳动者货币工资的谷物价格
的上涨减少了农场主利润的货币价值。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解释工资和利润为什么是
❖
第二,耕种已经种植的土地和较优等土 地的农场主也有同样的情形,他也要增
10个劳 动力 二等地 (市场 价值一 三等地 年720元)
四等地
粮食收 粮食单
获
价
180斤 4元 170斤 4.235元 160斤 4.5元 150斤 4.8元
地租 (只耕 种一等 地)
0
地租
地租
地租
(耕种 (耕种 (耕种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10斤 42.35元
0
20斤 90元
10斤 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