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分配理论

合集下载

36试述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 容 请输入答案

36试述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 容 请输入答案

试述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概念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假设条件(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

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上林赋原文及翻译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上林赋原文及翻译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上林赋原文及翻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介绍文段翻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把分配问题作为论述的中心,运用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起来的抽象法。

李嘉图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个人利益,是追求个人功利,即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符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他实际上是站在工业资产阶级立场上,把资本家追求利润的个人利益与生产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和社会进步看作是一致的。

他的研究方法带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看作是永恒的、不变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全书分为32章,结构比较松散。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内容完全包括在前六章中,其他各章则是李嘉图理论原则的运用或是对其原理的解释和补充。

第一章论价值,还论述了工资、利润,第二章论地租。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工资、利润和地租,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从而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他还论述了货币理论、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赋税的一般原理和原则。

该书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发展,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完成阶段。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把分配问题作为论述的中心,运用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起来的抽象法。

Based on the utilitarianism of Jeremy Bentham,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places distribution in the centre of discuss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stract method of classical plutonomy.李嘉图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个人利益,是追求个人功利,即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符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研究摘要:大卫·李嘉图,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派。

劳动价值论、分配学说以及比较优势学说是其代表理论,其中,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关键词: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学说分配理论一、简介(一)生平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在经济理论方面,大卫·李嘉图算是以为大器晚成的奇才。

1799年,他27岁的时候,才第一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并开始受它影响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领域主要为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研究。

他热心参与英国当时突出的经济问题:“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辩论。

(二)主要代表作及理论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

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他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第三页,共20页。
此书中未提及,但从可查资料得知:《原理》是对他过去的论文中的观点、 主张所作的高度的概括和论证。
它的任务就是为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土地贵族的斗争提供理论武器。此外, 李嘉图积极参加议会的活动,充分利用议会讲坛宣传贸易自由,批评保护关税 制度和政府的货币流通政策,还强烈要求废除“谷物法”。
第二点:李嘉图提出:原生产物税、什一税(见幻灯片)、土地税,虽可影响谷物地租,但不能 影响货币地租,并举例说明(解释下谷物地租与货币地租)P82
例如:有三级地,投下相同资本,第一、二、三级地的谷物分别为一百八十、一百 七十、一百六十夸脱,假设谷物价每夸脱四镑,则第一级地的地租为八十镑,第二 级地租为四十镑,第一级地中,生产额一百八十夸脱,每夸脱四镑八先令,共七百 九十镑,减去税额每夸脱八先令,共七十二镑,货币纯收益为七百二十镑,但此时 谷物地租为八十镑除以四镑八先令(四点四镑),十八点二夸脱。同理可得第二级 地谷物地租为九点一夸脱,相比谷物价格之前,谷物地租将少了,但是货币地租不 变。
第二点:地租产生的原因:投下追加劳动量,收获必按比例递减。
例如:有第一、二、三各级土地。在这三等土地上,投下同样资本劳动,纯收货为一百、九 十、八十夸脱。则第一级地租为十夸脱,第二级地租为二十夸脱,第三级地不纳租。
即投下两个等量的资本劳动,所获得的两个生产量,如果有大有小,差额当做地租。
第六页,共20页。
第二十九章 生产家支付的赋税 第三十章 伦需要供给对价格 的影响
第三十一章 论机械
第三十二章 马尔萨斯的地租学说
第二页,共20页。
本文主要就《原理》所阐释的价值学说、分配学说和自由贸易学说等作一些粗略的介绍。其
中李嘉图认为,他的分配学说中最重要的是地租学说。之后会详细讲述李嘉图的地租论。分配 学说包括地租学说、工资学说、利润学说。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 有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不能决定 交换价值;
价值的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 源泉 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 该商品耗费的劳动 决定;交换价值决定价 决定;价值决定交 值。(二元劳动价值论) 换价值。(一元)
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
斯密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2、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 3、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 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 4、评价P13
(1)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 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 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价值。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理论
①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 期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 ②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 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 须品。 ③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 工人生活有下降趋势。
④原因:真实反映 工人生活水平的是 实际工资,而非名 义工资。 ⑤局限:工人 实际工资下降 归因于人口增 长。
“十二五”时期,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工资 相对的
利润
地租
例如:假如总产品增加一 倍,三者各增加一倍,则? 假如总产品增加一倍,工资 增长比例低于其他二者? 相对工资下降。 工人阶级和其他阶 级的收入差距扩大
㈢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2.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
观点一:工资和利润来自雇佣 工人的劳动; 观点二:地租也是工人劳动的 产物; 观点三:如果工资、利润、地租 都增加,但工资、地租增量少于 利润,则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 量
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西方经济学说史 第六章 大卫_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西方经济学说史 第六章 大卫_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二、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一)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他坚持和发展了斯密的 劳动价值论,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运用它来考察资本主义 的一切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
1.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从评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开始的。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比斯密更前进了一步。 他认为,有些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如空气、水等,可以没有交换价值。一方 面,使用价值无法用任何已知的标准加以衡量,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估价, 所以使用价值不能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或 者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益于人们欲望的满足的东西,无论怎样稀少,也无论 获得时需要花费多少劳动,都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李嘉图批评斯密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两种规定说明价值决定,认为两者 并不等同,商品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大小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 李嘉图还批评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根据李嘉图的观点,价值是第一性的因素,分配要在价值形成以后才进行,因 而是第二性的因素。商品价值始终都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决定和商品的价值分配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李嘉图指出,一 种商品在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分配,但这不会影响 商品的价值。

李嘉图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 动量决定的。但他没有回答社会必要劳动是什么和如何确定。

李嘉图认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共同决定商品价值。
他指出商品价值不仅取决于生产它的直接劳动,而且取决于生产它时 使用的生产资料中所物化的劳动。他看到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在价 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即直接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间接的物化劳动 只能转移或实现它形成的旧价值。但由于他从未区别生产商品的劳动 二重性,因而他不能说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使用活劳动创造新价 值的同时,又怎样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问题。

【人类经济万年史】178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人类经济万年史】178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人类经济万年史】178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成熟时期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在英国产业革命进程中,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1817年,李嘉图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出身于伦敦一个交易所经纪人的家庭,从14岁起他跟随父亲从事交易所的活动,并在25岁左右成为拥有百万英镑的大资产者。

1799年,李嘉图阅读了亚当.斯密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从此,他对政治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李嘉图最早的一些关于经济方面的论著是关于货币银行的问题。

李嘉图的第一篇经济论文是《黄金的价格》,匿名发表在1809年8 月29日的英国《晨报》上,并在此基础上于1810年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书名为《金块价格高昂是银行券贬值的证明》。

这本小册子在短期内再版了多次,使李嘉图博得货币流通理论家的声誉。

1811年,李嘉图发表了《答博赞克特先生关于金块委员会报告的具体意见》,1816年发表了《关于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通货的建议》。

李嘉图在其关于通货问题的论著中,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尖锐批评英格兰银行的政策,要求制止通货膨胀,恢复银行券的兑付。

当时,工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阶级正围绕《谷物法》的存废进行激烈争执,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

1815年,李嘉图出版了《论谷物低价格对资本利润的影响;证明限制进口的不适宜:兼评马尔萨斯最近的两本著作<地租的性质和发展的研究>和<对限制外国谷物进口政策的看法和根据>》。

在这本著作中,李嘉图对于马尔萨斯维护土地贵族阶级《谷物法》的论调进行批判,指出《谷物法》引起的谷物价格上涨将导致利润降低,使普通居民生活状况恶化,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1817年,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利益' 的理论。

7-第六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7-第六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一、价值理论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认识到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上,李嘉图看到了劳动的不同性 质,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他说:“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的估价很快就会在市场上得到十 分准确的调整,并且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相对熟练程度和所完 成的劳动的强度。估计的尺度一经形成,就很少发生变动。如 果宝石匠一天的劳动比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劳动价值更大,那是 许久以前已经做了这样的调整,而且他在价值尺度上也已被安 放在适当位置上了。” 李嘉图已经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价值量上存在的差异, 即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同,并且认为这种差异不是商 品相对价值变化的原因。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二者存在差异的 原因。
四、李嘉图的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 一贯地使用抽象演绎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 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较为深 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 的结论。 但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化、 永恒化了。在研究经济范畴时,他跳过必要的中间环节, 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因而理论体系中存 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一、价值理论
•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做进一步区分的同时,李嘉图 还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个别生产者在生产 产品时所耗费的实际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 但是李嘉图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并不是指商品社会中 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一般熟练程度的生产者在普通劳动 强度下生产每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而是指在最 不利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劳动量。
一、价值理论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入劳 动量
地租 地租 地租 (耕种 (耕种 (耕种 二等地) 三等地) 四等地) 10斤 42.35元
0
20斤 90元
10斤 45元 0
30斤 144元 20斤 96元 10斤 48元
10个劳 二等地 动力 (市场 价值一 三等地 年720元)
四等地
150斤
0
在同一块地上连 续投资会如何?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同一块地上增投等量 资本的劳动,产量并不以相同比例增加,而
地租理论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
商品的数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须的 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 劳动报酬的多少。

支配谷物(农作物)价值的,是投在 不纳租土地上生产谷物所必须的劳动 量,或者说是凭借不纳租资本部分生 产谷物所必要的劳动量。

耕种一定数量土地的农场主和生产商 品的制造商,都不会牺牲任何一部分 产品来支付地租。其商品的全部价值 仅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 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 那么利润的高低就会与工资成反比。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下降趋势?
③利润下降的原因,斯密
也这样认为吗?

利润理论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总是递减。
例子2

假定: 1.十个劳动力年创造价值为720元 2.在一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可得180斤粮食,追加10人可多得175斤 3.在二、三等地上投入10个工人分别可得170、160斤粮食
粮食收 获 180斤 175斤 170斤 粮食单 价 4元 4.11元 4.235元 地租(只 地租 地租(耕 地租(耕 耕种一等 (继续 种二等地) 种三等地) 地) 一等地) 0
90元
144元
255元 264元
465元 456元
810元
864元
PPT制作by木子丹
分配理论现代表述(实物形态)
产量、地租、利润、工资
工资基金总额 总产量
R’ R P W’ W
总产量减地租
0
A
B
C
劳动力规模
PPT制作@木子丹
结论与建议
李嘉图最终得出结论: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家
受损,工人最多不好不坏,而全部的好处将被地主阶级获得。
随着资本的积累,经济增长最终将会停滞,而限制进口 的谷物法将加速经济陷入停滞。 政策建议:取消限制谷物进口的《谷物法》,体现其反对 封建地主阶级,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 工资应当由市场自由决定,反对限定最低工资和济贫法。
征收地租税不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只影响地主的收入。
反对侵蚀利润的“谷物法”,要求实行自由贸易。
利润理论
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 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工资的大小,利 润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的余 额。
利润理论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解释工资和利润为什么是 反比例关系

谷物价格是由不用支付地租的那部分
资本生产谷物所需的劳动量决定的。 一切工业制品的价格都随商品生产所
需的劳动量增减而涨落。
4元
24元(3*4+12=24)
6斤(24/4)
4.235元 24.705元(3*4.235+12=24.705) 5.83斤(24.705/4.235) 4.5元 4.8元 25.5元(3*4.5+12=25.5) 5.67斤(25.5/4.5) 5.5斤(26.4/4.8)
PPT制作@木子丹
26.4元(3*4.8+12=26.4)
而增加的,从而利润是不断下降的。 使用的 粮食 粮食 一等地的 最差的 总工资 价值 单价 地租 土地 720元 (投 4.235 二等地 入了 元 10个 劳动 三等地 4.5元 力) 四等地 4.8元 一等地 4元
0元
利润
合计
240元
480元
720元
42.35元 247.05元 472.95元 762.3元
例子3
假设: 可见,随着粮食价格的提高,劳动力的货币工资不断上涨,但 粮食价格是不断变化的,但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 是谷物工资却在下降。前面我们发现随着更劣等土地加入使用, 劳动者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购买3斤粮食,以及12元其他商品的消费 粮食价格不断提高。 综上,随着劣等地的投入使用,粮食价格上涨,货币工资上涨, 但谷物工资下降,劳动力生活状况变差。 粮食单价 名义工资 实物(实际)工资
THANKS
——向李嘉图致敬
PPT:木子丹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PPT制作@木子丹
写作背景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已经波及到各个行业,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建立,怎样 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当时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日益
壮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为自己的发展扫清道路,但由于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权实际上落在资产阶级化的土地贵 族手中。长时期来他们维护旧的政策法令,保护甚至扩大自己的经济 利益,限制工业资本的发展,一度存在于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间的妥 协终于破裂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写 成的,书中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作斗争, 以发展生产力和扩大自身利益的要求。
汉译经典 016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N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英国] 大卫· 李嘉图 郭大力 王亚楠 译
分配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

PPT制作@木子丹
作者简介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
工资理论
①工资铁律

李嘉图认为工人在长期只得到最低工 资的观点被称为“工资铁律”。

当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上升到自然价格
之上时,工人可以养活一个大家庭。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资会逐渐下降到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资的变化趋势
自然价格及以下水平。当劳动力的市 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时,穷困就会减
少劳动人口并使工资上升。因此,长
解释工资和利润为什么是 反比例关系

第一,谷物价格与在较为劣等土地上种 植它时所遇到的困难是成比例增长的。 从而,提高劳动者货币工资的谷物价格 的上涨减少了农场主利润的货币价值。
第二,耕种已经种植的土地和较优等土 地的农场主也有同样的情形,他也要增 付工资。

谷物价格无论如何增长,因其必须雇佣 更多的劳动和使用更多的资本以获取一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定的产品增加,这种上涨的价值总会与 下降趋势? 新增加的地租或新雇佣的劳动人数相等。 (地租) ③利润下降的原因,斯密 综上,随着劣等地的加入耕种无论何种情 也这样认为吗? 形都需增付工资,但谷物价格上涨份额全 部转化为地租,从而利润呈现下降趋势。
地租理论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一国最初殖民时,肥沃之土甚多。为 供养现有人口,只需耕作极小一部分, 所以没有地租。但土地之量有限,品
质不一,从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品质
劣地位较差的土地不得不投入使用。 因而,相比较肥沃的土地产生了地租, 地租的额度取决于该等土地与最劣等 的土地之间的生产力差额。
例子1

假定: 随着劣等地的投入使用,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上升, 1.十个劳动力年创造价值为720元 2.在一等土地上投入10个工人可以收获180斤粮食 同时,在原有土地上缴纳的地租将进一步增加。 3.在二、三、四等土地上投入10个工人分别可收获170、160、150斤粮食
土地等 级 一等地 粮食收 获 180斤 170斤 160斤 粮食单 价 4元 4.235元 4.5元 4.8元 地租 (只耕 种一等 地) 0
一,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
大成者。
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年伦敦出版,1819年和1821年分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出了第2版和第3版。
该书一发表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他本人
也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利润理论
①用农作物价值决定规律
解释工资和利润为什么是 反比例关系

亚当斯密认为,由于企业之间竞争的 加剧,利润率会下降,而且他对这一
发展趋势表示欢迎。

李嘉图认为,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不
②为什么随着劣等地
的加入耕种,利润呈 下降趋势?
断扩张的人口提供食物变得越来越困
难,这才是他所关心的。他认为,利 润率下降会阻碍资本积累和投资,并 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地租理论
①农作物的价值由 什么决定?

谷物的价格昂贵不是因为支付了地
租,但支付地租却是因为谷物价格 昂贵。

农产品相对价值提高的原因是因为 所获得的最后一部分生产品使用了 更多的劳动,不是因为向地主支付 了地租。
②地租是如何的 产生的? ③地租和农作物价 格的关系是什么?

“地租不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③利润下降的原因,斯密
也这样认为吗?
例子4
由于粮食价格上涨产生的全部收入增加都直接变为地租,工资 耕种一等土地10个劳动力的产量180斤,当依次增加土地使用,最差的土
地变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时,耕种一等地的地租、工资、利润如下: 和利润总和恒为 720元。又因为货币工资总是随粮食价格的上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