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方案全套资料

货物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资料(货物交通运输危险源风险点辨识管控)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集》单位名称:某货物运输公司2019年X月1目录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4)1.1 编制目的 (4)1.2 编制依据 (5)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5)1.2.2 部门规章 (6)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7)1.2.4 标准和规范 (8)1.3 基本要求 (11)1.3.1 健全机构 (11)1.3.2 完善制度 (11)1.3.3 组织培训 (11)1.3.4 落实责任 (11)1.4 术语及定义 (12)1.4.1 风险评价 (12)1.4.2 危险源 (12)1.4.3 危害 (12)1.4.4 危险有害因素 (12)1.4.5 危害因素辨识 (12)1.4.6 风险 (12)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3)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3)1.4.9 风险评估 (13)1.5 危害因素辨识 (13)1.5.1 辨识范围 (13)1.5.2 辨识内容 (13)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4)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4)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5)2.1 危险源辨识清单 (15)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32)3.1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32)3.2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评价办法 (33)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34)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35)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36)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38)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55)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56)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57)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57)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60)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61)3.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63)3.6 作业风险分析法 (63)3.6.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63)3.6.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65)3.7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75)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106)4.1 风险责任人划分 (106)4.2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111)4.3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63)4.4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163)4.5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64)4.5.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4)4.5.2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65)4.5.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6)4.5.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68)4.5.5 安全教育制度 (173)4.6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74)4.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74)4.8 风险公告与警示 (175)第5章附录样表 (177)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177)5.2 风险评估表 (182)5.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83)5.4 交通运输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184)5.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189)5.6 作业活动清单 (193)5.7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194)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1编制目的为了建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防范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各类交通工具不断增加,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也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整治。
一、整治对象本次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交通、铁路运输、民航、水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等方面。
二、整治目标通过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切实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整治重点1. 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对道路交通管理和监督力度,严查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对道路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
2. 铁路运输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对铁路运输线路和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提升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对火车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3. 民航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对航空公司的监管力度,提升机场设施和航空器材的使用安全性,加强对民航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飞行安全。
5.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对地铁、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加强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营。
四、整治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负责,强化组织协调,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深入开展排查:对全国范围内的各类交通运输企业和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 制定整治方案:根据排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和时限,确保整治工作的有效推进。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0-2021版)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资料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2020-2021版整编汇集单位名称:某运输公司2020年X月1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 编者按 (7)1.2 编制目的 (8)1.3 编制依据 (9)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 (9)1.3.2 部门规章 (10)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1)1.3.4 标准和规范 (12)1.4 基本要求 (13)1.4.1 健全机构 (13)1.4.2 完善制度 (14)1.4.3 组织培训 (14)1.4.4 落实责任 (14)1.5 术语及定义 (14)1.5.1 风险评价 (14)1.5.2 危险源 (15)1.5.3 危害 (15)1.5.4 危险有害因素 (15)1.5.5 危害因素辨识 (15)1.5.6 风险 (15)1.5.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5)1.5.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5)1.5.9 风险评估 (16)1.6 危害因素辨识 (16)1.6.1 辨识范围 (16)1.6.2 辨识内容 (16)1.6.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6)1.7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7)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8)2.1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措施 (18)2.1.1 识别道路运输中的危险源 (18)2.1.2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特征 (20)2.1.3 车辆、货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特征 (25)2.1.4 运输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其特征 (28)2.2 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32)2.3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8)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60)3.1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60)3.2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评价办法 (61)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2)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63)3.3.2 作业危害分析步骤 (64)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66)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78)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79)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79)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80)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82)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83)3.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86)3.6 作业风险分析法 (86)3.6.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86)3.6.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88)3.7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98)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109)4.1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109)4.2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61)4.3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161)4.4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62)4.4.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2)4.4.2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63)4.4.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64)4.4.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66)4.4.5 安全教育制度 (171)4.5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72)4.6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72)4.7 风险公告与警示 (173)第5章附录样表 (175)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175)5.2 风险评估表 (180)5.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81)5.4 交通运输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181)5.5 作业活动清单 (186)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88)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189)1.1 编制目的 (189)1.2 术语及定义 (189)1.3 编制依据 (190)1.4 基本要求 (193)1.4.1 健全机构 (193)1.4.2 完善制度 (193)1.4.3 组织培训 (193)1.4.4 落实责任 (193)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194)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194)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194)2.3 隐患排查 (195)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197)2.4.1 隐患分级 (197)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198)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198)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199)2.5 隐患分级治理 (199)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199)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 (200)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00)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200)2.5.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00)2.5.6 隐患治理验收 (205)2.6 制度管理 (205)2.6.1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05)2.6.2 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 (206)2.6.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206)2.6.4 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207)2.7 档案管理 (208)2.8 评审与更新 (208)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210)3.1 基础管理类 (211)3.2 生产现场类 (215)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216)4.1 隐患排查台账 (216)4.2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261)4.3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270)4.4 隐患整改通知单 (271)4.5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273)4.6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274)第5章附录样表 (275)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275)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277)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278)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280)5.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281)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82)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284)5.8 表8:事故隐患信息表 (284)5.9 表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季度] (285)5.10 表10: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年度] (286)5.11 表1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表 (288)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1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稳健上升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工作方案: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

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字〔2017〕194号)、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X年全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X〕29)、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X年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烟安办〔201X〕39号)、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X年全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安办〔201X〕16号)和市局《关于印发<201X年全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为确保201X年底,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交通运输系统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规范有效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目标,制定201X年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201X年年底前,交通运输系统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完成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明确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基于风险管控措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基本建立起自下而上、全员参与、规范有效的双重预防体系,企业安全风险和隐患得到有效管控和排查治理,事故预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完成鲁政办字〔2017〕194号、鲁安办发〔201X〕29号、烟安办〔2016〕15号、长安办〔201X〕16号、烟交函〔2017〕17号和烟港航安〔2016〕11号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
8月底前,全系统标杆企业(渤海长通、祥隆、常丰、祥坤)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建成并有效运行,纳入省、市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监管巡察信息平台管理,并完成不低于30%的抽样评估工作;11月底前,除标杆企业外,其他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建成并有效运行,纳入信息平台管理,并完成不低于5%的抽样评估工作。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

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简介本文档提供了关于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资料。
交通运输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分级管控风险,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1. 风险评估:对交通运输活动中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道路状况、车辆状况、驾驶员素质等方面。
2.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交通运输风险分为不同的级别,例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3. 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设立交通标志、加强执法监管等。
4. 监测和优化: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风险分级管控步骤1. 风险评估:对交通运输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交通状况、道路条件、交通工具和驾驶员素质等方面。
评估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综合考虑各项指标。
2.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交通运输活动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级别。
高风险活动需要重点关注和管控。
3. 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例如,在高风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加强交通巡逻等。
4. 监测和优化: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总结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在实施过程中,需严格按照风险分级原则,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优化。
交通运输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以上是关于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ae9143680203d8cf2f2416.png)
文件编号:DHTHXB-03受控状态:受控XXX交通运输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北京XX咨询有限公司2021年X月X日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7)1.1 编者按 (7)1.2 分级管控目的 (8)1.3 分级管控的依据 (8)1.3.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8)1.3.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9)1.4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9)1.5 名词解释 (9)1.5.1 风险 (10)1.5.2 可接受风险 (10)1.5.3 重大风险 (10)1.5.4 危险源 (10)1.5.5 风险点 (10)1.5.6 危险源辨识 (10)1.5.7 风险评价 (10)1.5.8 风险分级 (10)1.5.9 风险分级管控 (11)1.5.10 风险控制措施 (11)1.5.11 风险信息 (11)1.5.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1)1.6 企业概况 (11)1.7 职责 (11)1.7.1 总经理职责 (11)1.7.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2)1.7.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2)1.7.4 各运输车队 (12)1.8 工作程序和内容 (12)1.8.1 工作程序 (12)1.8.2 准备阶段 (13)1.8.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4)1.8.4 风险点确定 (16)1.8.5 危险源辨识 (17)1.8.6 风险评价 (19)1.8.7 风险控制措施 (22)1.8.8 风险分级管控 (23)1.9 文件管理 (25)1.10 绩效考核 (25)1.10.1 成果 (25)1.10.2 效果 (25)1.10.3 绩效考核 (26)1.11 持续改进 (26)1.11.1 评审 (26)1.11.3 沟通 (27)第2章安全总则 (28)2.1 编制目的 (28)2.2 编制依据 (29)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29)2.4 适用范围 (29)2.5 职责分工 (30)2.6 单位基本情况 (30)第3章风险识别评价 (31)3.1 评价方法 (31)3.2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措施 (32)3.2.1 识别道路运输中的危险源 (32)3.2.2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特征 (34)3.2.3 车辆、货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特征 (39)3.2.4 运输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其特征 (41)3.3 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46)3.4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55)3.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92)3.6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分级 (111)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56)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156)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56)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157)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158)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160)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161)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164)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164)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165)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167)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168)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168)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171)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174)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174)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74)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175)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90)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192)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209)第6章附表 (224)6.2 作业活动清单 (225)6.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227)6.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395)6.5 风险告知卡 (397)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00)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401)1.1 编制目的 (401)1.2 术语及定义 (401)1.3 编制依据 (401)1.4 基本要求 (405)1.4.1 健全机构 (405)1.4.2 完善制度 (405)1.4.3 组织培训 (405)1.4.4 落实责任 (405)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406)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406)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406)2.3 隐患排查 (407)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408)2.4.1 隐患分级 (408)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409)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409)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409)2.5 隐患分级治理 (410)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410)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 (410)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410)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410)2.5.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11)2.5.6 隐患治理验收 (413)2.6 制度管理 (414)2.6.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14)2.6.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制度 (416)2.6.3 重大事故隐患公示制度 (417)2.6.4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挂牌督办制度 (418)2.7 档案管理 (419)2.8 评审与更新 (420)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421)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570)4.1 隐患排查台账 (570)4.2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650)4.3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655)4.5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658)4.6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659)第5章附录样表 (660)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660)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662)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663)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665)5.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667)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668)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670)5.8 表8:事故隐患信息表 (670)5.9 表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季度] (671)5.10 表10: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年度] (672)5.11 表1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表 (674)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稳健上升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持续扎实推进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按照县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X年下半年全县“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发[X]X 号)和X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X年下半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两个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交安全[X]X 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为确保完成今年工作任务,现制定X 年下半年全县交通运输系统“两个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X月X日前,要加快培育本领域标杆企业,由点及面,引导带动相关企业开展“两个体系”建设。
X月底前,县交通运输局依托标杆企业,组织开展“两个体系”建设现场观摩推广活动。
X月底前,全县城市公共汽车客运、道路客运企业、X 部车以上的道路货运企业全部完成“两个体系”建设,并纳入“两个体系”信息平台运行和管理。
二、重点工作任务(一)深入贯彻实施指南标准。
各单位要按照山东省发布的“两个体系”建设通则、风险分级管控细则和有关行业建设实施指南意见要求,督促指导企业参照实施健全完善企业“两个体系”建设。
(二)精心培育标杆企业。
X月底前,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学习借鉴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标杆企业培育工作方案,精心培育标杆企业。
要认真组织有关专家实地查看标杆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现状,按一企一册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育、建设措施,明确培育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各企业承诺“两个体系”建设完成的时间,建立标杆企业“一企一册”(参见附件),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地。
负责标杆企业培育的各责任单位、责任人要按照“一企一册”要求细化培育工作措施,认真开展对口指导、上门帮扶,督促指导企业按照“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理念,依据已发布、试运行的通则、细则、实施指南等标准要求,扎实开展“两个体系”建设。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完整版)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资料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2019-2020新标准整编汇集》单位名称:某运输公司2019年X月1目录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7)1.1 编制目的 (7)1.2 编制依据 (8)1.2.1 相关法规及规定 (8)1.2.2 部门规章 (9)1.2.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2.4 标准和规范 (11)1.3 基本要求 (14)1.3.1 健全机构 (14)1.3.2 完善制度 (14)1.3.3 组织培训 (14)1.3.4 落实责任 (14)1.4 术语及定义 (15)1.4.1 风险评价 (15)1.4.2 危险源 (15)1.4.3 危害 (15)1.4.4 危险有害因素 (15)1.4.5 危害因素辨识 (15)1.4.6 风险 (15)1.4.7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6)1.4.8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16)1.4.9 风险评估 (16)1.5 危害因素辨识 (16)1.5.1 辨识范围 (16)1.5.2 辨识内容 (16)1.5.3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17)1.6 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流程 (17)第2章风险识别措施 (18)2.1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措施 (18)2.1.1 识别道路运输中的危险源 (18)2.1.2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特征 (20)2.1.3 车辆、货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特征 (25)2.1.4 运输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其特征 (28)2.2 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32)2.3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8)第3章风险评估体系 (60)3.1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源识别依据 (60)3.2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评价办法 (61)3.3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62)3.3.1 作业活动的划分 (63)3.3.3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安全措施 (66)3.4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83)3.4.1 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84)3.4.2 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85)3.4.3 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85)3.4.4 测算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断标准 (88)3.4.5 测算危害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评判标准 (89)3.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91)3.6 作业风险分析法 (91)3.6.1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91)3.6.2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93)3.7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03)第4章风险控制体系 (114)4.1 风险责任人划分 (114)4.2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119)4.3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171)4.4 选择风险控制时考虑因素 (171)4.5 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72)4.5.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72)4.5.2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73)4.5.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74)4.5.4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76)4.5.5 安全教育制度 (181)4.6 控制措施优先选择原则 (182)4.7 风险控制效果评审 (182)4.8 风险公告与警示 (183)第5章附录样表 (185)5.1 风险点分类标准 (185)5.2 风险评估表 (190)5.3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191)5.4 交通运输企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样表) (191)5.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检查表表法(SCL)记录表(样表) (196)5.6 作业活动清单 (200)5.7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200)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08)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209)1.1 编制目的 (209)1.2 术语及定义 (209)1.3 编制依据 (210)1.4 基本要求 (213)1.4.1 健全机构 (213)1.4.2 完善制度 (213)1.4.4 落实责任 (213)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14)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14)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14)2.3 隐患排查 (215)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17)2.4.1 隐患分级 (217)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18)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18)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19)2.5 隐患分级治理 (219)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219)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 (220)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20)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220)2.5.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20)2.5.6 隐患治理验收 (225)2.6 制度管理 (225)2.6.1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25)2.6.2 安全生产和岗位责任制 (226)2.6.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226)2.6.4 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227)2.7 档案管理 (228)2.8 评审与更新 (228)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230)3.1 基础管理类 (231)3.2 生产现场类 (235)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236)4.1 隐患排查台账 (236)4.2 安全生产隐患自查标准参照 (281)4.3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396)4.4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405)4.5 隐患整改通知单 (406)4.6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408)4.7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409)第5章附录样表 (410)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410)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412)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413)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415)5.5 表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416)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417)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419)5.8 表8:事故隐患信息表 (419)5.9 表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季度] (420)5.10 表10: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年度] (421)5.11 表1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表 (423)第一部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1编制目的为了建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防范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暂行规定》的精神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AQSCBZH01受控状态:受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汇编编制单位:XX咨询有限公司适用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编制时间:2019年9月目录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6)1.1 分级管控目的 (6)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6)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6)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7)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7)1.4 名词解释 (8)1.4.1 风险 (8)1.4.2 可接受风险 (8)1.4.3 重大风险 (8)1.4.4 危险源 (8)1.4.5 风险点 (8)1.4.6 危险源辨识 (9)1.4.7 风险评价 (9)1.4.8 风险分级 (9)1.4.9 风险分级管控 (9)1.4.10 风险控制措施 (9)1.4.11 风险信息 (9)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1.5 企业概况 (9)1.6 职责 (10)1.6.1 总经理职责 (10)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0)1.6.4 各运输车队 (11)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1)1.7.1 工作程序 (11)1.7.2 准备阶段 (11)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3)1.7.4 风险点确定 (15)1.7.5 危险源辨识 (16)1.7.6 风险评价 (18)1.7.7 风险控制措施 (22)1.7.8 风险分级管控 (24)1.8 文件管理 (25)1.9 绩效考核 (26)1.9.1 成果 (26)1.9.2 效果 (26)1.9.3 绩效考核 (27)1.10 持续改进 (27)1.10.1 评审 (27)1.10.2 更新 (27)1.10.3 沟通 (28)第2章安全总则 (29)2.1 编制目的 (29)2.2 编制依据 (30)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30)2.4 适用范围 (31)2.5 职责分工 (31)2.6 单位基本情况 (32)第3章风险识别评价 (33)3.1 评价方法 (33)3.2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措施 (34)3.2.1 识别道路运输中的危险源 (34)3.2.2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特征 (37)3.2.3 车辆、货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特征 (44)3.2.4 运输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其特征 (47)3.3 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52)3.4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3.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01)3.6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分级 (141)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16)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216)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216)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217)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218)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220)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223)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227)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229)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231)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234)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235)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237)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241)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244)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244)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44)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245)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267)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269)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304)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321)第6章附表 (342)6.1 设备设施清单 (342)6.2 作业活动清单 (343)6.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344)6.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345)6.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346)6.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349)6.7 风险告知卡 (350)企业基本信息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分级管控目的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2分级管控的依据1.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1.2.2企业安全生产资料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组织机构划分图1.3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经过对本公司工作场所及经营线路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本次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见表1。
1.4名词解释DB37/T 2882-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注:改写GB/T 23694—2013,定义2.1。
1.4.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1.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1.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1.4.5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1.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4.11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1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1.5企业概况1.6职责1.6.1总经理职责总经理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负第一责任。
其主要职责应包括:(1)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资源;(2)成立体系建设推动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3)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制度,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定期组织对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估;(4)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辨识。
1.6.2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负责确定管控层级和运行的更新、评估等。
1.6.3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承担专门工作小组的管理工作和方案的实施;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6.4各运输车队负责组织本车队全体员工参加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及时更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7工作程序和内容1.7.1工作程序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制定判定准则;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公告;持续改进规范文件管理。
1.7.2准备阶段1.7.2.1组建工作机构,业务培训组建组织机构。
企业成立以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
成立以安全机构负责人为组长,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各车间安全、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组织、承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全员培训。
聘请青岛顺昌检测评价有限公司的专家分层次、分阶段讲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标准,理解标准、统一认识、掌握方法。
各部室、车间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进行培训,培训记录登记建档。
1.7.2.2收集资料工作小组收集和研读企业的相关资料,在专家指导下,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