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及排烟装置
消防排烟系统的组成

消防排烟系统的组成
消防排烟系统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排烟,从而达到保障人员安全的目的。
消防排烟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分别协同工作,为人们
提供安全环境。
组成消防排烟系统必要的装置包括:排烟口、排烟管、保温材料、防火装置、风机、电气控制设备等。
排烟口是指建筑物内外的通信口,可以将烟气排放到室外,减小危害。
排烟管是指将烟气从排烟口引向建筑物外部的管道,排烟管道应当有
一定的保温措施,以保证排烟效果。
多种防火装置在排烟系统中都有应用,如防火阀门、防火卷帘,这些防火装置的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阻止火灾蔓延的同时,将烟气引向排烟口,避免火灾蔓延。
在消防排烟系统中,重要的装置还有风机和电气控制设备。
风机的作用是带动空气流动,增加排烟系统的风力,提高排烟效率。
同时,风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爆和防火性能。
电气控制设备是指用来控制排烟系统的开启和关闭状态的装置,
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实现排烟系统的全自动化运作,避免人为错误的因素。
总的来说,消防排烟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系统中包含了多个工作装置,每个装置都扮演着相对重要的角色。
对于消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必须从系统中的每一环节都极其重视,从而确保系统的运作效率和保障人员的安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排烟自然排烟规定.doc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排烟自然排烟规定
9.2自然排烟
9.2.1下列场所宜设置自然排烟设施:
1按本规范第9.1.3条规定应设置排烟设施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
2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厂房(仓库)外,按第9.1.2条规定应设置防烟设施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场所。
9.2.2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
3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 4其它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9.2.3当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进行防烟,或前室、合用前室内有不同朝向且开口面积符合本规范第9.2.2条规定的可开启外窗时,该防烟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设施。
9.2.4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0m。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1.1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 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 / 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 / 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 / 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 / s。
第二节自然排烟2.1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2.3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措施。
2.4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第三节机械防烟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和排烟阀(口)_用执行机构检验大纲

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和排烟阀(口) 用执行机构检验大纲1. 引言1.1 概述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以及排烟阀(口)作为建筑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们通过控制火势和烟气的传播,有效地保护了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执行机构则是保证这些阀门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以及排烟阀(口)的定义、原理、功能、作用、分类、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
随后,我们将专注于执行机构检验,并提供相应的大纲供参考。
最后,通过对检验内容和标准、检验方法和步骤以及检验结果评估的详细讨论,我们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执行机构检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保相关设备功能正常运行。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概览,使其了解到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和排烟阀(口)在建筑消防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希望介绍执行机构检验的关键内容和方法,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实施这一过程,并确保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获得对于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排烟阀(口)以及与之配套的执行机构检验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知识。
2. 防火阀2.1 定义和原理防火阀,也称为防火隔断阀,是一种用于建筑物消防系统的关键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在发生火灾时,通过自动关闭运作,有效地切断火势的传播和延伸,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防火阀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温度感应装置和电控机构。
当温度提升到预设的火灾报警温度(通常为68℃),温度感应装置会触发电控机构,使防火阀开始自动关闭。
此时,防火阀可以迅速地切断建筑物内外不同区域之间的空气流通,并且具备一定程度的耐高压能力。
2.2 功能和作用(1)切断氧气供应:当发生火灾时,燃烧所需的氧气是维持火势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火阀能够及时关闭,并切断消防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空气流通,从而有效限制燃烧所需氧气的供应。
(2)隔离烟雾和有毒气体:火灾时产生的浓烟和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防火阀能够有效地阻止其通过空气系统传播到其他区域,降低火灾对人员的危害。
防火建筑的防排烟措施

防火建筑的防排烟措施防火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和抗火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在防火建筑中,防排烟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本文将介绍防火建筑中常见的防排烟措施。
一、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防火建筑中的防排烟系统是确保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重要设施,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排烟罩的设计:排烟罩是防火建筑中排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排烟罩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烟气泄漏;排烟罩的尺寸应适当,保证大量烟气可以排出;排烟罩的材料应具备耐高温、阻燃性能。
2. 排烟管道的设计:排烟管道应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确保排烟系统正常运行。
排烟管道的截面积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流量来确定,以确保烟气能够迅速排出。
3. 排烟风机的设计:排烟风机是排烟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排烟风机的容量应与建筑物的体积和烟气的产生量相匹配;排烟风机的位置应选在烟气产生源的附近,以提高排烟效果;排烟风机应具备防火性能,以防止火灾蔓延。
二、防排烟系统的运行防火建筑中的防排烟系统不仅要在设计时考虑到各种因素,还需要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1.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排烟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排烟罩、排烟管道和排烟风机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清洁排烟管道,检查排烟风机的运行情况等。
2. 做好系统的管理:防排烟系统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运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管理人员应熟悉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能够及时处理排烟系统出现的故障。
3. 火灾演练和培训:防火建筑中的人员应定期进行火灾演练和培训,掌握正确的疏散方法和使用防排烟系统的技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其他防火建筑措施除了防排烟系统,防火建筑还应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增强建筑的耐火性能。
1. 采用防火隔墙和防火门:建筑中应设置防火隔墙和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
防火隔墙和防火门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以延缓火势的传播。
防烟排烟系统设备简介48[详细]
![防烟排烟系统设备简介48[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593bb4f770bf78a64295469.png)
名词解释
防、排烟系统 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 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 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烟方式,将烟气排 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名词解释
机械加压送风 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 械送风,使该区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层建筑的每个防火分区其通风、空调系统均独立设置时,则该防 火分区内的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防火阀; (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风管上各设一个。 上述部位的防火阀,平时常开,当火灾中其温度达到70℃时,则自 动关闭。防火阀应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且应单独设支、吊架。 当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检修口。
机械排烟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 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 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 外的排烟方式。
名词解释
排烟防火阀 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常闭状 态并满足漏风量要求。火灾或需要排烟时手动 和电动打开,起排烟作用。当排烟管道内烟气 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 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 阀门。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1
在排烟风机的入口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 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且应与 排烟风机连锁,当排烟防火阀关闭时,风机停 止运转。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 作30min。需要说明的是,排烟防火阀设置在 排烟风机前、后,要依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当地下室仅为一层情况下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电源的工作状 态。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防烟排烟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 状态及防烟排烟系统风机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动作状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防排烟的有关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防排烟的有关规范(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一.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注: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
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二.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重要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三.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上表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四.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1. 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符合(1)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符合国家标准《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GB7633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 3.0h。
(2)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3.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五.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当采用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六.地上商店营业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符合下列条件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 2.1.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内或多层建筑的首层;2.按照本规范有关规定设置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内部装修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
(建筑消防设施)防排烟系统

2、防排烟设施的分类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防烟设施
防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排
烟
设
施
机械排烟设施
排烟设施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3防排烟系统设计的依据
• 我国的现行的标准、规范: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板式排烟口
排烟阀(口)的设置部位
排烟阀(口)常 设置于机械排烟 系统各支管端部 (烟气吸入口), 常见的是设置在 顶棚上或靠近顶 棚的墙面上,且 与附近安全出口 (沿疏散方向) 的水平距离不应 小于1.5m。
1、对建筑设计的制约; 2、具有火势蔓延至上层的危险性; 3、影响自然排烟的因素多。
注意事项: 1、楼梯间顶部要设置外窗。 2、避难层设置不同朝向的外窗。
6机械排烟系统
机械排烟系统是利用排风机把着火区域中产生的高温烟 气通过排烟口强制排至室外。
机械排烟系统是由排烟口(或带有排烟阀的排烟口)、 排烟防火阀、排烟道、排烟风机、排烟出口及排烟 控制装置组成。
室; • 3、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
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4、防排烟设施的设置范围
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排烟设置要求
• 下列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 1、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
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0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 道;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 m2、室内净高度大于12.0m的丁类厂房; • 2、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丙类仓库; • 3、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 m2的地上房间;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 • 4、中庭; • 5、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 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 6、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 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 • 7、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0m的疏散走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通风防火及排烟设计1.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防火是防止火灾蔓延和扑灭火灾,排烟是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予以排除,防止烟气向外扩散,以确保室内人员的顺利疏散。
在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中,通常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防火、防烟单元,用防火墙(或防烟墙)及防火门隔开,采取防火排烟措施,把火势和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的危害。
这些防火、防烟的单元称为防火和防烟分区。
2.烟气的扩散机理风压是指空气流动时遇阻,速度降低,动能转化成压能从而产生的压力。
烟气是指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及液体粒子在空气中的悬浮状态。
烟气的流动扩散,主要受到风压和热压等因素的影响。
热压或烟囱效应指的是当建筑物内部的温度高于外部空气温度时,在建筑物的竖井中(如楼梯井、电梯井、设备管道井等竖向通道)产生的上升热空气的现象。
当建筑物的下部或迎风面房间发生火灾时,由于风压和热压的作用,火灾造成的危害性要比建筑物的上部或背风面房间失火所造成的危害大得多。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常采用自然排烟、机械防烟及机械排烟等形式。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是利用风压和热压作动力的排烟方式。
2.机械防烟机械防烟是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以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控制烟气的流动方向的防烟技术。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若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有散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能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避难层为全封闭式避难层时,应设加压送风设施。
楼梯间每隔2~3层设置一个送风口;前室应每层设一个送风口。
加压送风口应采用自垂式百叶风口或常开百叶风口;当采用常开百叶风口时,应在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阀。
当设计为常闭型时,发生火灾只开启着火层的风口。
风口应设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并与加压送风机的启动装置连锁。
3.机械排烟采取机械排风方式,以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利用排烟管道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
机械排烟方式适用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较难进行自然排烟的内走道、房间、中庭及地下室。
对机械排烟的要求如下所述。
①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
②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平时关闭,当发生火灾时仅开启着火楼层的排烟口。
③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走道的排烟口应尽量布置在与人流疏散方向相反的位置。
④在排烟支管和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有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⑤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⑥排烟风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⑦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
若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⑧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
机械排烟系统的控制程序,可分为不设消防控制室和设消防控制室的两种。
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火灾发生后,应尽量控制火情向其他防火分区蔓延,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中需设置防火阀。
防火阀应设置在: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穿越机房及重要房间或有火灾危险性房间的隔墙和楼板处;与垂直风道相连的水平风道交接处;穿越变形缝的两侧。
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
通风空调管道工程中所用的管道、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胶粘剂等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作。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时,其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设备。
三、防火、防排烟设备及部件防火、防排烟设备及部件主要有防火阀、排烟阀及排烟风机等。
1.防火阀防火阀是防火阀、防火调节阀、防烟防火阀及防火风口的总称。
防火阀与防火调节阀的区别在于叶片的开度能否调节。
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70oC时自动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一个复杂的送风排烟系统,管路错综复杂。
在送风系统中,送风机送出的风必须通过主管道分配到各支管中去;在排风或排烟系统中,风或烟由各支管汇集到主管道后进入排风机排出。
那么,无论是送风系统或排烟系统中,如果没有任何阻挡的话,送风量和排烟量就无法控制,不需要送风或排烟的部位出现大量送风、排烟的情况,而需要送风或排烟的部位却不送风、排烟或只是少量送风、排烟。
为了把不需要送风、排烟部位的管路切断,这就需要阀门装置。
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应设置防火阀,当火灾中管道中气体的温度达到70oC时,则自动关闭。
(1)管道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2)管道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4)管道穿越变形缝的两侧。
(1)防火阀的控制方式防火阀的控制方式有热敏元件控制、感烟感温器控制及复合控制等。
复合控制方式为上述两种控制方式的组合方式,设备中既含有热敏元件,也含有感烟感温器。
(2)防火阀的阀门关闭驱动方式防火阀的阀门关闭驱动方式有重力式、弹簧力驱动式、电机驱动式及气动驱动式等四种。
(3)常用的防火阀①重力式防火阀。
分矩形和圆形两种。
防火阀平时处于常开状态。
当需要重新开启阀门时,旋松自锁簧片前的螺栓,手握操作杆,摇起阀板或叶片,接上易熔片,摆正自锁簧片,旋紧螺栓后防火阀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②弹簧式防火阀。
弹簧式防火阀有矩形和圆形两种。
当需要重新开启阀门时,装好易熔片和温度熔断器,摇起叶片或阀板并固定在温度熔断器内芯上,防火阀便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③弹簧式防火调节阀。
有矩形和圆形两种。
平时常开作为风量调节用的防火调节阀,当发生火灾且空气温度高于70℃时,易熔片熔断,致使熔断器销钉打下离合器垫板,离合器脱开,轴两端的扭转弹簧释放,阀门的叶片关闭。
④防烟防火调节阀。
有矩形和圆形两种。
可应用于有防烟防火要求的空调、通风系统,其构造与防火调节阀基本相同,复位方式和风量调整方法与防火调节阀相同。
⑤防火风口。
应用于有防火要求的通风、空调系统的送风口、回风口及排风口处。
⑥气动式防火阀。
用于与卤代烷1211和1301自动灭火系统连动的通风、空调风管。
气动防火阀手动复位时必须将系统先卸压,再复位、开启。
⑦电动防火阀。
安装在有防火要求的通风、空调风管上,发生火灾时电源切断,复位弹簧立即关闭阀门。
阀门通电后即可开启复位。
⑧电子自控防烟防火阀。
采用电子技术及逻辑电路技术。
火灾时自动开启或关闭,并自动报警。
采用控制器对一台或多台防烟防火阀进行控制。
2.排烟阀它安装在排烟系统中,平时呈关闭状态,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中心信号来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实现阀门在弹簧力或电动机转矩作用下的开启。
设有温感器装置的排烟阀,阀门开启后,在火灾温度达到动作温度时动作,阀门在弹簧力作用下关闭,阻止火灾沿排风管道蔓延。
(1)排烟阀的分类排烟阀按控制方式可分为电磁式和电动式两种;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装饰型排烟阀、翻板型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按外形可分为矩形和圆形两种。
(2)常用的排烟阀①排烟阀。
它安装在排烟系统的风管上,平时阀的叶片关闭,火灾时烟感探头发出火警信号,使控制中心将排烟阀电磁铁的电源接通,叶片迅速打开,或人工手动迅速将叶片打开进行排烟。
排烟阀有圆形和矩形两种,构造与排烟防火阀相同,其区别是排烟阀无温度传感器。
②排烟防火阀。
它安装的部位及叶片关闭与排烟阀相同,其区别是它具有防火功能,当烟气温度达到280℃时,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或手动将叶片关闭,切断气源。
③远控排烟阀。
它安装在排烟系统的风管上或排烟口处,平时关闭。
火灾时烟感器发出火警信号,控制中心向远程控制器的电磁铁通电,使排烟阀开启,或手动将阀门开启和复位。
④远控排烟防火阀。
它的动作原理与远控排烟阀相同,区别在于它带温度传感器,具有防火功能,可手动将阀门开启或复位。
⑤板式排烟口。
它安装在走道的顶板上或墙上和防烟室前,也可直接安装在排烟风管的末端,其动作方式与一般排烟阀相同。
⑥多叶排烟口。
它是排烟阀和排风口的组合体,一般安装在走道或防烟室前、无窗房间的排烟系统上,排风口安装在防烟前室内的侧墙上,其动作方式与一般排烟阀相同。
⑦远控多叶排烟口和远控多叶防火排烟口。
远控多叶排烟口和远控多叶防火排烟口的外形相同,区别为远控多叶排烟口无280℃温度传感器,其动作方式与远控排烟阀和远控排烟防火阀相同,安装的位置与多叶排烟口相同。
⑧电动排烟防火阀。
它在阀门开启后可输出信号,当排烟管道空气温度达到280℃时,阀门自动关闭,同时发出关闭信号。
阀门可手动复位,也可通电复位。
3.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是指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2 80oC时自动关闭,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
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1)在排烟机房的人口处,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oC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排烟机应保证在280oC时能连续工作30min;(2)在排烟支管上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C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