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景区详细规划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橘洲景区详细规划出炉,橘子洲规划设四大分区,其中洲头将成为景观核心,洲上还将开辟陆路和水路两条游线。
洲头将成景观核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橘子洲风景区规划设计顾问魏春雨介绍,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进行分类,橘洲景区风景资源共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两大类,天象景观、地貌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胜迹景观、建筑景观6中类,22小类。
其中天象景观主要是江天暮雪;地貌景观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水域景观为水体开阔,水洲相拥;生物景观为古树名木众多,橘林壮阔。
胜迹景观为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名人遗址遗迹丰富。
包括橘子洲头、朱张渡遗址、江神庙遗址、拱极楼遗址等。
建筑景观充分体现出中西合璧。
如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长沙海关旧址、天主教神职人员寓所、美孚洋行、水上工人文化宫、红房别墅、唐生智公馆、橘洲客栈等。
魏春雨介绍,从橘子洲景观单元的类型上分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单元在等级上大体相当,人文景观单元等级稍高,而数量上自然景观单元略多,说明人文景观是橘洲景区游赏的主体,主要体现在胜迹、遗迹与建筑上。
自然景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体空间环境的组合关系上,体现在地景、水景、天景与生景的交融。
从景观单元分布的地域空间上分析,洲头是核心,洲中部集中了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源。
从风景资源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上看,橘洲景区具有“山、水、洲、城”景色融合的特点,景区对架构长沙市城市空间格局意义重大。
从景源的综合特征方面看,景区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结合,自然环境是人文景观得以保存的整体空间背景。
综合而言,橘子洲以其特有的伟人文化与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为特色,山水相依,婀娜秀美,是长沙“山、水、洲、城”景色交融的视觉核心,具备国家级风景资源条件。
橘子洲将形成“一轴四区”景区结构根据景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及区位特点,规划将景区结构定为:“一轴四区”一轴为贯通景区南北的旅游轴线,她既是一条交通纽带,也是贯通橘洲南北的一条景观轴线。
爬岳麓山的策划书3篇

爬岳麓山的策划书3篇篇一《爬岳麓山的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挑战岳麓山,超越自我”二、活动目的1. 挑战自我:岳麓山是长沙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地方。
通过爬岳麓山,让参与者挑战自己的体力和耐力,超越自我。
3. 欣赏风景:岳麓山风景秀丽,爬山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参与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4. 团队协作:爬山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5. 放松心情: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爬山可以让参与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六、活动流程1. 集合:在岳麓山脚下的指定地点集合,检查参与人员的装备和身体状况。
2. 热身: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身体关节,避免受伤。
3. 出发:按照预定路线开始爬山,团队成员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互相照顾。
4. 中途休息:在爬山过程中,设置休息点,让参与者休息和补充水分。
5. 山顶挑战:到达山顶后,进行一些挑战项目,如拍照留念、挑战自我等。
6. 下山:按照原路下山,注意安全,避免摔倒。
8. 解散:活动结束,参与者自行解散。
七、活动准备1. 物资准备:准备足够的饮用水、食物、防晒用品、雨具、急救药品等。
2. 人员准备:确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队,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3. 交通准备:安排好交通工具,确保参与者能够按时到达集合地点。
4. 安全准备:提前了解岳麓山的天气和路况,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八、注意事项1. 参与者要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避免穿着高跟鞋或拖鞋。
2. 爬山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景区的规定,不随意攀爬危险区域。
3. 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照顾,保持联系,避免走失。
4. 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突发情况,要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5. 参与者要尊重自然环境,不随意破坏植被和景观。
九、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具体金额]2. 餐饮费用:[具体金额]3. 物资费用:[具体金额]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总预算:[具体金额]十、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参与者的反馈和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岳麓山风景区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是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是南岳衡山72峰 之一。位于古城长沙 湘江两岸,由丘陵低 山、江、河、湖泊、 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 古迹、近代名人墓葬、 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 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 胜区。已开放的景区 有麓山景区、橘子洲 头景区。其中麓山景 区系核心景区,景区 内有岳麓书院、爱晚 亭、麓山寺、云麓宫、 新民主学会景点等。
• •
• •
• 景观节点分布
• • •
节点分布集中 节点之间距离基本不超过 200米 步行可到达
• 保护区等 级划分
•
旅游周期及 线路
•
主要分半日 游、一日游、 两日游
旅游信息
• 景区级别: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西郊 门票: 岳麓书院:门票30元/人 麓山景区:免门票;观光车:20元/人;索道:上行30元/人 下行25元/人 全程套票50元/人 橘子洲景区:免门票;沙滩公园门票:50元/人;观光车:20元/人 开放时间:8:30至17:30 旺季(4-10月):8:00-18:00 淡季(11-3月): 8:30-17:3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橘子洲景区停车场 住宿:华天大酒店、紫东阁华天大酒店、通程国际大酒让、神农大酒店、洼程酒店等
重要景观节点
• 自然景观
穿石坡湖 白鹤泉 蟒蛇洞 兰圃水景 万景园 鸟语林 其他自然风景(响鼓岭 飞来石 自来钟 )
穿石坡湖
• 穿石坡景区位 于岳麓山半山 腰之上,距云 麓峰也不过二、 三十米高,七、 八百米的距离。 因景区内很早 以前就有一个 有名的穿石坡 景点,景点内 修建了一个亭 子,上面写有 穿石坡三个大 字。据景区标 牌介绍:穿石 坡,是岳麓山 东南幽谷中的 自然景观,此 处林壑清幽, 巨石横亘,山 涧清溪自云麓 峰经穿石坡直 下山脚的枫林 村,终年不竭, 尤以溪流穿越 巨石而过,叹 为观止。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

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规划介绍档岳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橘洲景区详细规划出炉,橘子洲规划设四大分区,其中洲头将成为景观核心,洲上还将开辟陆路和水路两条游线。
洲头将成景观核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橘子洲风景区规划设计顾问魏春雨介绍,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进行分类,橘洲景区风景资源共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两大类,天象景观、地貌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胜迹景观、建筑景观6中类,22小类。
其中天象景观主要是江天暮雪;地貌景观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水域景观为水体开阔,水洲相拥;生物景观为古树名木众多,橘林壮阔。
胜迹景观为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名人遗址遗迹丰富。
包括橘子洲头、朱张渡遗址、江神庙遗址、拱极楼遗址等。
建筑景观充分体现出中西合璧。
如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长沙海关旧址、天主教神职人员寓所、美孚洋行、水上工人文化宫、红房别墅、唐生智公馆、橘洲客栈等。
魏春雨介绍,从橘子洲景观单元的类型上分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单元在等级上大体相当,人文景观单元等级稍高,而数量上自然景观单元略多,说明人文景观是橘洲景区游赏的主体,主要体现在胜迹、遗迹与建筑上。
自然景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整体空间环境的组合关系上,体现在地景、水景、天景与生景的交融。
从景观单元分布的地域空间上分析,洲头是核心,洲中部集中了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源。
从风景资源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上看,橘洲景区具有“山、水、洲、城”景色融合的特点,景区对架构长沙市城市空间格局意义重大。
从景源的综合特征方面看,景区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结合,自然环境是人文景观得以保存的整体空间背景。
综合而言,橘子洲以其特有的伟人文化与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为特色,山水相依,婀娜秀美,是长沙“山、水、洲、城”景色交融的视觉核心,具备国家级风景资源条件。
橘子洲将形成“一轴四区”景区结构根据景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及区位特点,规划将景区结构定为:“一轴四区”一轴为贯通景区南北的旅游轴线,她既是一条交通纽带,也是贯通橘洲南北的一条景观轴线。
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区详细规划

现有湖水污染、淤积严重,应通过截流城市污水、清淤的方法,将清出的淤泥用于改造岸线和塑造微地形、改良种植土壤。污水清除后,利用撇洪渠水更换水体,保证洁净水体。
2、建筑风格控制
后湖景区范围共计119.42公顷。地处后湖路以东、清水路以北、麻园路以西、阜埠河路以南范围的用地面积86.42公顷,还有33公顷用地处于后湖路以西。
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7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
本次规划以“充分展示岳麓新城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构筑‘麓山、湖水、大学城’相应生辉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整体提升岳麓新城‘山水名区’的形象,完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体系”为指导思想。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有机整体、公众性和开放性原则。
旅游综合服务区
后湖路以西一侧用地,根据其用地特点及景区开展旅游配套的要求,将其划分为景区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二、景观组织
①景观主体——湖光山影
后湖水面宽广浩渺,麓山秀色,尽影湖底,人临湖岸则有清风徐来,确为心旷神怡之佳境。
②五大景观区
入口景观区
东北主入口——现代娱乐主题,以喷泉、彩色构架、树阵等形成现代广场式景区入口,突出景区的科技与娱乐氛围。
居民安置区:安置区主要为住宅建筑,其建筑应采用坡顶形式,层数最高不超过6层,以浅色调为主,造型应吸纳湘中传统民居建筑无素,充分融于环境之中,其容积率不得高于1.6,建筑密度不得高于35%。
3、景区景观建筑限高为24米,而安置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内。
五、规划用地控制
序号
用地类别
面积
【规划】岳麓区旅游规划文本

【关键字】规划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规划(2009--2035)目录前言 (1)一、规划编制背景12、规划基本依据1三、规划基本界定2第一章旅游区基本情况 (2)一、自然地理环境22、社会经济背景3第二章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一、旅游资源类型32、旅游资源分布 4三、旅游资源评价4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7)一、客源地分析72、客源地规划7第四章旅游区发展战略 (7)一、旅游发展定位72、旅游区发展目标8第五章旅游总体开发思路及框架 (9)一、旅游开发思路92、旅游开发定位11三、旅游区空间开发结构12第六章重点项目开发 (12)一、运动休闲度假区122、湘楚文化体验区13三、革命圣迹缅怀区14四、生态旅游规划区15第七章旅游线路组合 (15)一、区内路线组合162、主题旅游线16第八章旅游接待与配套服务设施 (17)一、旅游接待住宿设施172、旅游服务网点建设18第九章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 (18)一、旅游交通规划182、旅游邮电通讯规划19三、基础设施规划19四、旅游防灾设施规划20前言一、规划编制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对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而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政治、文化工程是很多历史古韵浓厚的地区的首选旅游发展之路。
要确保全国红色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点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发展红色旅游,既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要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更多的人通过红色旅游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建设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一个更为便捷、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提高了旅游者的满意度,还极大提升旅游业的总体运行效率,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和战略地位,带动旅游业的高效发展。
一般而言,风景名胜区内旅游人工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应能满足以下三个要求:必须与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相协调,必须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协调的风格。
岳麓山旅游资源

岳麓山旅游资源开发岳麓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集青山之神秀,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英烈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作为其中的一颗明珠的岳麓山,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看,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我们做了这次调查研究,就岳麓山目前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和规划情况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1.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高品位的自然与人文复合型景观岳麓山位于长沙湘江西岸,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景胜。
此风景区面积553.3公顷,以麓山为主,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动植物圈以及人文景观组成。
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绿荫浓郁,主峰海拔300米,而湘江就在其足下奔腾北去,碧如飘带;桔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山水之美对人的强大吸引力促使文化在这里生成和凝聚,同时,文化实践活动内容的渗入,又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它的景观之美。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岳麓山沉淀起丰厚的文化底蕴。
绚丽多姿的岳麓山文化,从根本上说,说是人化岳麓山和岳麓山人化的结晶。
岳麓山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
楚大夫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于此,作《怀沙》以怀念与讴歌长沙;西汉贾谊被贬于此,留下了《吊屈原赋》、《鹏岛赋》等传世宏文,千百年历代许许多多名人在这里留下宝贵的遗迹和诗文。
始创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是我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集儒、道、佛三教于一体的岳麓山,有西晋麓山古寺、隋舍利塔、明云麓宫;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
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禹之谟、焦达峰等近代革命先烈就安息在她的怀抱里。
岳麓山曾经孕育了毛泽东、蔡和森、肖劲光等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
1916和1981年毛泽东等曾两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经常与友人来爱晚亭“风浴”、“雨浴”,纵论古今和理想,立下了“自在山中,心忧天下,要将历史从头写”的抱负。
麓山景区介绍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湘江之滨,依江面市,现有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岳麓书院、新民学会四个核心景区、景点,为世界罕见的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湖湘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
景区内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并有大量珍贵的濒危树种和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
岳麓山四季风景宜人、秀美多姿,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独特红枫秋景,更是古今闻名。
位于湘江中心的橘子洲,介于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站在洲头极目楚天,令人心旷神怡。
春天,明光潋滟,沙鸥点点;秋至,橙黄橘绿,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橘子洲是宋代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山、水、洲、城”的独特自然景观,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蜚声中外。
始建于北宋的岳麓书院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有“千年学府”之称;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的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景区内黄兴、蔡锷等名人墓葬林立,文物古迹众多;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为精髓的湖湘文化,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伟人足迹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融儒、佛、道于一体的宗教文化在这里激荡弘扬,交相辉映,影响深远。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曾几何时,朱熹与张轼开创了岳麓书院会讲之先河;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近代名人受训于岳麓山下,从这里意气风发地走向文明开化的前沿,担起救国图强的重任;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湘军鏖战湘江,战鼓之声响彻历史的天空;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历史伟人在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演绎了历史的壮丽篇章。
近年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以长沙市委、市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不断推进景区综合整治和提质改造,狠抓规范化管理和文明创建,着力打造“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景区、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的优质景区,景区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形象和品位有了质的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麓山景区详细规划
[来源:长沙市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 作者:admin]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6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到2010年,中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麓山景区的范围:南到麓山南路,西到西南环线,北到长宁路。
总面积为561.23公顷,界线具体坐标详景区界线坐标图。
三、规划结构
“三区、一带、一片”
“三区”为清风峡、仰天坪、赫石坡三个景观区域。
清风峡景观区域,它是麓山景区自然与人文景观最集中、最主要的精华区域,以体现湖湘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为主线,突出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
自然景观则以保护为主,体现幽奥、繁盛的本色,反映麓山景区最本质的特性;
仰天坪为岳麓山南部景观区域,它以高旷、通透的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个性;
赫石坡为岳麓山北部景观区域,以七十三军抗日纪念为主,规划突出“和平”的主题。
“一带”为位于山脊的景观带,它以高旷、通透为主,是景区登高望远、俯揽胜景的景观廊道,同时又是城区仰望的制高点,成景与得景度都很高。
规划以建设观景的亭、台为主,突出景区与城区的互视关系。
“一片”为景区西部及北部片区,这里景观相对较少,规划以生态抚育为主,适当僻出林间小径,供游客林中漫步或观赏野生动物。
四、景观组团:
7个景观组团:赫石坡景观组团、兰涧景观组团、观日台景观组团、清风峡景观组团、响鼓岭景观组团、穿石坡景观组团及麓山西北部景观组团。
1、清风峡景观组团
拓宽主游道,加强景观引导作用;适当梳理山溪、水景,修伴溪游道,用人工循环水来突出水景;组团内的名人墓葬仅稍加整治即可。
为更系统地梳理岳麓山的名人文化,更好地向游人宣传与展示,规划利用鸟语林拆除后的用地建旧民主主义革命纪念园,以自由、活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形成新的文化景点。
2、响鼓岭景观组团
主要包括黄兴墓庐、印心石屋、云起亭、响鼓岭、云麓宫等景点,此组团以适当整治为主。
3、穿石坡景观组团
规划适当梳理现有茶园,加强对茶的培育,并铺石板采茶道,结合岳麓
1.都市老林——原始次生林植物群落景观
规划保护现有原生常绿阔叶林,避免人为干扰与破坏,使其按自然演替规律继续发展,成为地带性植被标本。
2.枫香染秋——枫香红叶植物景观
规划在对现存枫香林保护的基础上,请植物生态学家做指导,改良红叶景观,并在适当地点扩大枫香林面积,营造更为绚丽壮观的秋景。
3.杜鹃闹春——杜鹃花植物景观带
规划在麓山景区湖大入口至云麓宫的主要步行道两侧适当种植映山红群落植物,映山红春季开花,分外热闹。
4.紫薇韵夏——紫薇花植物景观带
在岳麓山山顶游览公路两侧,现有人工种植的少量紫薇,夏季开花景观效果较好。
规划在游览公路两侧适当位置种植紫薇、合欢,形成更为壮观的夏季花带景观。
5.雪梅傲冬——梅花植物景观
北入口是景区的步行入口,规划在谷地适当位置大量种植不同品种梅花,形成冬季踏雪寻梅的景观及意境。
6.茶坡茗芳——茶园景观
对现有麓山茶园予整理,适当扩大茶园面积,配合其他游览设施,营造都市赏茶品茶的雅地。
7.兰谷幽香——兰花景观
在兰涧自然种植不同品种的兰花(具体详景点规划),形成谷静山幽,溪泉叮当、兰花暗香的景区兰花景观。
8.山花漫城—白玉兰景观
麓山广场与城市接攘,是长沙市五一大道西端点,现植被以高大常绿乔木香樟为主,规划予以保留,并在其中结合场地种植大量落叶乔木白玉兰,白玉兰先花后叶,形成早春山花烂漫的城市节点特色植物景观。
9.竹涛涌市—竹林景观
规划在麓山景区东部北大门的拆建地种植大片楠竹林,形成幽静深邃的景区入口,同时“竹海”景观亦是城市的生态型借景。
10.菊现南山—野菊花景观
麓山景区南入口是景区的南部步行入口,规划在入口游路两侧及溪沟湖岸仿自然生态种植乡土野菊花及群落的其他植物,营造秋意浓浓菊花艳的乡间植物景观,渲染步行入口的亲切质朴情感。
七、人工构筑建设控制要求
1.建筑:景区内的各类服务设施应参照本土民居形式,在形制、体量、造型方面应具备典型特征,内、外饰材应选用自然材质,景点建筑的结构材料应尽可能选用古典砖木结构,其他服务性建筑则可视重要性适当选择混凝土和其他现代材料,以提高其坚固和实用性。
可以岳麓书院或爱晚亭为具体的指导范例。
2.其他构筑:包括雕塑、纪念物、墓地、观鸟点、野生动物喂食点等,纪念性构筑应控制体量,以小型化、自然化为主,墓地应统一评估和修缮,以便于游览和维护管理。
观鸟点可尽量隐蔽和小型化,可参照生态建筑形式设立灵活多样的观鸟设施。
其他野生动物喂养点则应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置小型场地和标志建筑来便于开展喂养活动。
3.服务设施:包括座凳、垃圾箱、灯具、电信设施等,应该经过整体的统一设计,在景区内保持统一标准,材料应保持自然和坚固等特性,应避免饱和度高的色彩,造型、体量、色彩尽量保持低调的同时,又在位置上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易识别的特征。
4.基础设施:给排水的工程处理一定要完全符合景观要求,使科学性与艺术性做到完善的统一,电力电信的站点要隐蔽,各类线路要求全部以地埋方式处理,避免对风景资源的干扰。
5.标示设施:必须在景区内设立完善的标示体系,各种指示标牌应选用统一的木质或石质材料和形式,字体及语言的使用要规范、明确、美观。
6.场地:各类停车场、休闲广场、基他集散地、观景平台等等应与周边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尽可能营造林荫场地便于游人休憩,铺地材料应选用各类自然石材,并用大块面不规则镶嵌形式,在必要的部位设置装饰图案,应简洁粗犷,适应户外氛围,避免过于精致的庭院化效果。
7.道路:景区主要道路断面形式见道路系统规划,对于景区风貌有重要影响的是位于山顶的机——步混行路和各级步行路。
步行路应与周围的环境保持高度一致,应尽可能避免简单粗糙的工程化处理,选用自然材料铺装地表,踏步在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准确反映地表的竖向变化,与山林和水流保持活泼的接触和穿越关系。
8.桥梁:景区内各类结合水景的桥梁应选用自然石材或木材,形式应灵活多变,古朴自然。
9. 所有人工构筑外饰面禁止使用瓷质面砖、钢门窗、铝塑制品等材质。
周边区域建设控制要求
麓山景区周边有四类用地,规划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对其提出不同的建设控制要求。
A 风景游赏用地
主要为石佳岭景区,分布在麓山景区的西北部。
其用地只能用于建设各级景观结构单元,独立于景点以外的自然景观、史迹、生态等保护区用地,独立于景点以外的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涵养和保持的对象用地,独立于景点之外的工人设施较少的大型自然露天游憩场所以及风景林地,宗教用地等。
建设的强度控制要求与总第十四章《建设控制区的综合调控》相同。
B 林地
主要为桃花岭景区,位于麓山景区西部,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林地是生长乔灌木等林木的土地,因此,此区只能用于林地建设。
C 风景建设用地
位于麓山景区西部、桃花岭景区南部,根据《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建设用地指适应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协调的需要而规划布局的风景游览、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景观设施。
风景建设用地的控制与管理要求严于城市建设用地和其它居民社会用地,整体建设要以绿化环境为主,与周围山地景区环境相协调,各类建筑以小、低、疏、淡和坡顶为风格,其建筑层数控制在6层以下。
D 城市居居点建设用地
根据《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居民点建设用地既属风景区用地又属城市建设用地,因此,规划从麓山景区景观保护与透景的角度考虑,对这一区的城市建设提出建设高度和高程
控制应满足《岳麓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建设控制区导则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