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解析

广州市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解析
广州市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解析

广州市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解析

一、选择题

1.将直尺、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光盘如图摆放,A 为60°角与直尺的交点,B 为光盘与直尺的交点,AB =4,则光盘表示的圆的直径是( )

A .4

B .83

C .6

D .4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 ,连接OA 、OB ,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AB=AC=3,∠OAB=60°,然后根据三角函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 ,连接OA 、OB ,

由切线长定理知,AB =AC =3,AO 平分∠BAC ,

∴∠OAB =60°,

在Rt △ABO 中,OB =AB tan ∠OAB =43,

∴光盘的直径为83.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切线长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

2.如图,AB 是O e 的弦,直径CD 交AB 于点E ,若3AE EB ==,15C ∠=o ,则OE 的长为( )

A 3

B .4

C .6

D .3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连接OA .证明OAB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如图,连接OA .

∵AE EB =,

∴CD AB ⊥,

∴??AD BD

=, ∴230BOD AOD ACD ∠=∠=∠=o ,

∴60AOB ∠=o ,

∵OA OB =,

∴AOB ?是等边三角形,

∵3AE =, ∴tan 6033OE AE =?=o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C =90°,D 为BC 的中点,将△ABC 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EF 为折痕,则sin ∠BED 的值是( )

A 5

B .35

C 2

D .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EF AE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

质可得到BED CDF ∠=,设1CD =,CF x =,则2CA CB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解:∵△DEF 是△AEF 翻折而成,

∴△DEF ≌△AEF ,∠A =∠EDF ,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DF =45°,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CDF +45°=∠BED +45°,

∴∠BED =∠CDF ,

设CD =1,CF =x ,则CA =CB =2,

∴DF =FA =2﹣x ,

∴在Rt △CDF 中,由勾股定理得,

CF 2+CD 2=DF 2,

即x 2+1=(2﹣x )2, 解得:34x =, 3sin sin 5CF BED CDF DF ∴∠=∠=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涉及面较广,但难易适中.

4.如图,矩形纸片ABCD ,4AB =,3BC =,点P 在BC 边上,将CDP ?沿DP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PE 、DE 分别交AB 于点O 、F ,且OP OF =,则cos ADF ∠的值为( )

A .1113

B .1315

C .1517

D .171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DC=DE 、CP=EP ,由∠EOF=∠BOP 、∠B=∠E 、OP= OF 可得出△OEF ≌AOBP(A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0E=OB 、EF=BP ,设EF=x ,则BP=x 、DF=4-x 、BF=PC=3-x ,进而可得出AF=1+x ,在Rt △DAF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 的值,再利用余弦的定义即可求出cos ∠ADF 的值.

解:∵矩形纸片ABCD ,点P 在BC 边上,将CDP ?沿DP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 根据折叠性质,可得:△DCP ≌△DEP ,

∴.DC=DE=4, CP= EP ,

在△OEF 和△OBP 中

90 EOF BOP B E OP OF ∠=∠??∠=∠

=???=?

∴△OEF ≌△OBP(AAS)

∴ОE=OB , EF= ВР.

设EF=x,则BP=x ,DF= DE-EF=4-X ,

又∵ BF=OB+OF=OE+ OP=PE=PC, РС=ВC-BP=3-x,

∴AF=AB-BF=1+x.

在Rt △DAF 中,AF 2+AD 2= DF 2,即(1+x) 2+32= (4-x)2

解得: x=35

∴DF=4-x=175

∴cos ∠ADF=

1517AD DF =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结合AF=1+x ,求出AF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

中,AC ⊥BC ,∠ABC =30°,点D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 =BA ,则tan ∠DAC 的值为( )

A .23

B .3

C .33

D .3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AC=x,在Rt△ABC中,∠ABC=30°,即可得AB=2x,BC=3x,所以BD=BA=2x,即可得CD=3x+2x=(3+2)x,

在Rt△ACD中,tan∠DAC=

(32)

32 CD x

AC x

+

==+,

故选A.

6.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V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则tan CBE

∠的值是()

A.24

7

B.

7

C.

7

24

D.

1

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BE=AE.设BE=x,则CE=8-x.在Rt△BCE中,x2=(8-x)2+62,

解得x=25

4

,故CE=8-

25

4

=

7

4

∴tan∠CBE=

7

24 CE

CB

=.

故选C.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

7.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AE⊥BD,垂足为E,∠BAE=30°,则tan∠DEC的值是()

A.1 B.1

2

C.

3

2

D.

3

3

【答案】C 【解析】

先根据题意过点C 作CF ⊥BD 与点F 可求得△AEB ≌△CFD (AAS ),得到AE =CF =1,EF =323-=33,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过点C 作CF ⊥BD 与点F .

∵∠BAE =30°,

∴∠DBC =30°,

∵BC =2,

∴CF =1,BF =3 ,

易证△AEB ≌△CFD (AAS )

∴AE =CF =1,

∵∠BAE =∠DBC =30°,

∴BE =3 AE =3, ∴EF =BF ﹣BE =3 ﹣

3=233 , 在Rt △CFE 中,

tan ∠DEC =323CF

EF ==,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解题关键是证明所进行的全等

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30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 )

A .60海里

B .45海里

C .3

D .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出:∠B=30°,AP=30海里,∠APB=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P的长,求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B=30°,AP=30海里,∠APB=90°,

故AB=2AP=60(海里),

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BP=22303

AB AP

-=(海里)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方向角,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9.如图,4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己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A、B、C都是格点,则tan ABC

∠=()

A.3

B.

3

6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EF,的长,进而利用EC

tan ABC

BE

∠=得出答案.

【详解】

解:连接DC,交AB于点E.

由题意可得:∠AFC=30°, DC⊥AF,

设EC=x,则EF=x =3x tan 30?, ∴BF AF 2EF 23x === EC x 13tan ABC BE 923x 3x 33=

===+∠,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正确得出EF 的长是解题关键.

10.如图,某建筑物的顶部有一块标识牌 CD ,小明在斜坡上 B 处测得标识牌顶部C 的仰角为 45°, 沿斜坡走下来在地面 A 处测得标识牌底部 D 的仰角为 60°,已知斜坡 AB 的坡角为 30°,AB =AE =10 米.则标识牌 CD 的高度是( )米.

A .15-53

B .20-103

C .10-53

D .53-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B 作BM ⊥EA 的延长线于点M ,过点B 作BN ⊥CE 于点N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BM ,AM ,CN ,DE 的长,再结合CD =CN +EN?DE 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过点B 作BM ⊥EA 的延长线于点M ,过点B 作BN ⊥CE 于点N ,如图所示.

在Rt △ABE 中,AB =10米,∠BAM =30°,

∴AM =AB?cos30°=3BM =AB?sin30°=5(米).

在Rt △ACD 中,AE =10(米),∠DAE =60°,

∴DE=AE?tan60°=103(米).

在Rt△BCN中,BN=AE+AM=10+53(米),∠CBN=45°,

∴CN=BN?tan45°=10+53(米),

∴CD=CN+EN?DE=10+53+5?103=15?53(米).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及解直角三角形?坡度坡脚问题,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M,AM,CN,D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1.把Rt ABC

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锐角A的余弦值()

A.扩大为原来的3倍B.缩小为原来的1

3

C.扩大为原来的9倍D.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详解】

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

则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锐角A的大小不变,

∴锐角A的余弦值不变,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菱形ABCD中,AC交BD于点O,DE⊥BC于点E,连接OE,∠DOE=120°,DE =1,则BD=()

A 3

B

23

C.3D.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证明△O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OD=OB,CD=BC.

∵DE⊥BC,∴∠DEB=90°,∴OE=OD=OB.

∵∠DOE=120°,∴∠BOE=60°,∴△OBE是等边三角形,∴∠DBC=60°.

∵∠DEB=90°,∴BD=

23 sin603 DE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3.如图,△ABC的外接圆是⊙O,半径AO=5,sinB=2

5

,则线段AC的长为()

A.1 B.2 C.4 D.5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由CD是⊙O的直径,可得∠CAD=90°,又由

⊙O的半径是5,sinB=2

5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

由CD是⊙O的直径,可得∠CAD=90°,

∵∠B和∠D所对的弧都为弧AC,

∴∠B=∠D,即sinB=sinD=2

5

∵半径AO=5,∴CD=10,

∴2sin 105

AC AC D CD =

==, ∴AC=4,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三角函数的内容,注意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所示,Rt AOB ?中,90AOB ∠=?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

=-<的图象器上,则tan BAO ∠的值为( )

A 5

B 5

C 25

D 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于是得到∠BDO=∠ACO=9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

性质得到S △BDO =

52

,S △AOC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5OB O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 则∠BDO=∠ACO=90°,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

>与()50y x x =-<的图象上, ∴S △BDO =52

,S △AOC =12,

∵∠AOB=90°,

∴∠BOD+∠DBO=∠BOD+∠AOC=90°,∴∠DBO=∠AOC,

∴△BDO∽△OCA,

251

5

22 BOD

OAC

S OB

S OA

??

==÷=

?

??

∴5

OB

OA

=,

∴tan∠BAO=5

OB

OA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

15.“奔跑吧,兄弟!”节目组,预设计一个新的游戏:“奔跑”路线需经A、B、C、D四地.如图,其中A、B、C三地在同一直线上,D地在A地北偏东30°方向、在C地北偏西45°方向.C地在A地北偏东75°方向.且BD=BC=30m.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

A.3B.5C.2m D.6m

【答案】D

【解析】

分析: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求出∠DAC的度数,判断出△BCD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B的长,从而得到AB+BC+CD的长.

详解: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由题意可知∠DAC=75°﹣30°=45°.∵△BCD是

等边三角形,∴∠DBC=60°,BD=BC=CD=30m,∴DH

=

3 2

×30=153,∴

AD=2DH=156m.故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156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结合航海中的实际问题,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16.如图,将一个小球从斜坡的点O处抛出,小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4x-

1

2

x2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

1

2

x刻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斜坡的坡度为1: 2

B.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超过4米呈下降趋势

C.小球落地点距O点水平距离为7米

D.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m时,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为3m

【答案】D

【解析】

【分析】

求出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判断A、C;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判断B;求出当7.5

y=时,x的值,判定D.

【详解】

解:

2

1

4

2

1

2

y x x

y x

?

=-+

??

?

?=

??

解得,1

10 0

x y =

?

?

=?,

2

2

7

7

2

x

y

=

?

?

?

=

??

7

2

∶7=1∶2,∴A正确;

小球落地点距O点水平距离为7米,C正确;

2

1

4

2

y x x

=-

2

1

(4)8

2

x

=--+,

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4

x=,

∴当4

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超过4米呈下降趋势,B正确,

当7.5

y=时,2

1

7.54

2

x x

=-,

整理得28150

x x

-+=,

解得,13

x=,

2

5

x=,

∴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m时,小球水平距O点水平距离为3m或5m,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坡度问题、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坡度的概念、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BC=2:1,且BE∥AC,CE∥DB,连接DE,则tan∠EDC=()

A.

1

4

B.

1

6

C.

2

6

D.

3

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点E作EF⊥直线DC交线段DC延长线于点F,连接OE交BC于点G.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四边形OBEC是菱形,则OE与BC垂直平分,易得EF=

1

2

x,

CF=x.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作答即可.

【详解】

解:∵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BC=2:1,

∴BC=AD,

设AB=2x,则BC=x.

如图,过点E作EF⊥直线DC交线段DC延长线于点F,连接OE交BC于点G.∵BE∥AC,CE∥BD,

∴四边形BOC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B=OC,

∴四边形BOCE是菱形.

∴OE与BC垂直平分,

∴EF=1

2

AD=

1

2

x,OE∥AB,

∴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

∴OE=AB=2x,

∴CF=

1

2

OE=x.

∴tan∠EDC=

EF

DF

1

2

2

x

x x

+

1

6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8.如图,一架飞机在点A处测得水平地面上一个标志物P的俯角为α,水平飞行m千米后到达点B处,又测得标志物P的俯角为β,那么此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为()

A.

cot cot

m

αβ

-

千米B.

cot cot

m

βα

-

千米C.

tan tan

m

αβ

-

千米D.

tan tan

m

βα

-

千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作答.

【详解】

在P 点做一条直线垂直于直线AB 且交于点O ,由锐角三角函数知,AO=PO cot α,BO=PO cot β,又AB=m=AO-BO= PO cot α- PO cot β= cot cot m αβ

-. 所以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是本题解题关键.

19.如图1,在△ABC 中,∠B =90°,∠C =30°,动点P 从点B 开始沿边BA 、AC 向点C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边BC 向点C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到达点C ,设△BPQ 的面积为y (cm 2).运动时间为x (s ),y 与x 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当点P 恰好为AC 的中点时,PQ 的长为( )

A .2

B .4

C .3

D .3【答案】C

【解析】

【分析】 点P 、Q 的速度比为33x =2,y =3P 、Q 运动的速度,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B =a ,∠C =30°,则AC =2a ,BC 3a ,

设P 、Q 同时到达的时间为T ,

则点P 的速度为3a T ,点Q 3a ,故点P 、Q 的速度比为33 故设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3v 3,

由图2知,当x =2时,y =3P 到达点A 的位置,即AB =2×3v =6v , BQ =3=3,

y =12?AB ×BQ =12

?6v 3v =3v =1, 故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33AB =6v =6=a ,

则AC =12,BC =3

如图当点P 在AC 的中点时,PC =6,

此时点P运动的距离为AB+AP=12,需要的时间为12÷3=4,则BQ=3x=43,CQ=BC﹣BQ=63﹣43=23,过点P作PH⊥BC于点H,

PC=6,则PH=PC sin C=6×1

2

=3,同理CH=33,则HQ=CH﹣CQ=33﹣23=

3,

PQ=22

PH HQ

+=39

+=23,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

20.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AC,若∠A=30°,PC=3,则⊙O的半径为()

A.3B.23C.3

2

D.

23

【答案】A

【解析】

连接OC,

∵OA=OC,∠A=30°,

∴∠OCA=∠A=30°,

∴∠COB=∠A+∠ACO=60°,∵PC是⊙O切线,

∴∠PCO=90°,∠P=30°,∵PC=3,

∴OC=PC?tan30°

故选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