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药剂学高频考点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精心整理※考点1※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考点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考点3:七情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

(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

(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精心整理※考点4※考点4:道地药材(****)云南:三七、木香贵州:天麻安徽:木瓜东北:人参福建:泽泻(福泽天下)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河南---- 怀庆牛山一一牛膝、山药菊花遍地黄一一菊花、地黄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一被:浙贝母——胡:延胡索——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抓山猪卖金一一山猪:山茱萸——卖金:麦冬,郁金※考点5※考点5:采收时间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中药药剂学复习提纲题型及分值单选25题2分/题共50分多选5题2分/题共10分名词解释5题2分/题共10分填空10题0.5分/题共5分问答5题5分/题共25分重点总结⼀、绪论1.名词解释中药药剂学含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等内容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

2.必考可能是问答题剂型选择原则:三⼩三效五⽅便。

三⼩:剂量⼩,毒性⼩,副作⽤⼩;三效:⾼效,速效,长效;五⽅便:服⽤⽅便,携带⽅便,⽣产⽅便,运输⽅便,储存⽅便。

3.《中国药典》版次:最新版为2010版。

药典是最低标准。

4.名词解释中药药剂学常⽤的术语:1)中成药:指以中药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和制法⼤量⽣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法⽤量和规格的药品。

2)药品:药品⼀般是指以原料药经过加⼯⽀撑具有⼀定剂型,可直接应⽤的成品。

《药品管理法》中将药品定义为:药品是指⽤于预防、治疗、诊断⼈的疾病,有⽬的地调节⼈的⽣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法和⽤量的物质,包括中药、中药饮⽚、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素、⽣化药品、放射性药品、⾎清、疫苗、⾎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将药物加⼯制成具有⼀定规格,可直接⽤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4)剂型:将原料药加⼯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辅料:中药炮制过程中为了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或矫臭矫味等⽽加⼊所需的辅助物料。

⼆、药剂卫⽣1.名词解释药剂卫⽣标准:制药卫⽣是药品⽣产管理的⼀项重要内容,涉及到药品⽣产的全过程,在药品⽣产的各个环节,强化制药卫⽣管理,落实各项制药卫⽣措施,是确保药品质量的重要⼿段,也是实施《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具体要求。

?2.课上提到的:填空题⼝服药品每克或每毫升不得检出⼤肠杆菌,含动物药及脏器的药品同时不得检出沙门菌;外⽤药品每克或每毫升不得检出绿脓杆菌、⾦黄⾊葡萄球菌;阴道、创伤、溃疡⽤知⼰不得检出破伤风杆菌。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六章中药药剂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六章中药药剂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归纳:第六章中药药剂考点一: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考试频率< 10%考点二:散剂(必考,1分)1.散剂特点吸湿、易氧化、刺激性大、含挥发油且剂量大的不宜做成散剂2.散剂粒度内服散剂:细粉儿科+外局部散剂:最细粉3.散剂含水量不得超过9.0%,含毒内服散剂单剂量包装。

考点三:浸出制剂(必考,1分)考点四:液体制剂(必考,1分)1.表面活性剂考点五:注射剂(重点,必考,分值3-5分)历年必考考点:注射用水1分,注射剂附加剂2-3分, 高频考点:热源 1.注射用水2环付加剂3.热源考点六:眼用制剂(历年必考1分) 考试重点:附加剂,质量要求、药物吸收途径 1环付加剂2.质量要求:滴眼剂装量不超过 10ml,洗眼剂装量不超过200ml,眼用半固体制剂装量不超过 5g,混悬型滴眼剂沉降物不应结块3.吸收途径考点七:外用膏剂(必考,1分) 重点:膏药1分,基质1分,知识点1:膏药白膏药官粉(铅粉)+植物油考点八:栓剂(必考,1分)黑膏药红丹(铅丹)+植物油重点:基质1分,吸收1分知识点1:基质知识点2.栓剂吸收直肠上静脉吸收-经过肝脏直肠下静脉吸收-绕过肝脏首过作用考点九:胶囊剂(历年必考,分值2分左右)重点:囊材2分,特1:囊材点1分,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知识点2:特点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溶出快,吸收好,药物填充于胶囊中提高药物稳定性,制成缓释控释胶囊。

考点十:丸剂(历年必考,3分左右)重点:各丸剂特点2分,含水量1分,蜂蜜炼制1分考试频率> 70晰值1分重点:质量要求水分:含水量不得超过8.0%粒度: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总量不得超过15%溶化性:10g加20倍水,5分钟全部溶化可缓释控制考点十二:片剂必考,分值2-3分重点:辅料2分,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1:辅料考试十四:给药新途径(历年必考,分值1分)1.缓释控释2.靶向制剂才具有靶向作用,其他剂型都没有3.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技术4.给药途径吸收速度: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直肠〉口服>皮肤。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第七章)_2010年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第七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下列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
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
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 以上
D: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
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体系
答案:D
解析: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与混悬型药剂同属粗分散体系。

故答案选D
2、下列( )不属于表面活性剂
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
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E:聚氧乙烯脂肪酸类
答案:E
解析:聚氧乙烯脂肪酸类分子结构中仅具有亲水基团,因此不是。

3、表面活性剂不具备的性质是
A:显著降低界面张力
B:亲水亲油平衡值
C:临界胶团浓度
D:克氏点和昙点
E:适宜的粘稠度。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

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根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根底学科之一。

下面是提供的xx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讲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药剂学系指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的常用术语如下。

1.制剂根据药典、药品标准等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剂型的重要性主要表达在:剂型可以影响药物的有效性与平安性、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影响药物的作用速度、决定给药的途径等。

3.中成药: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一、中药制剂的原料制备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二、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按物态分类(1)液体剂型:如合剂、糖浆剂、注射剂等。

(2)固体剂型:如丸剂、片剂、颗粒剂等(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贴膏等(4)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如胶浆剂、涂膜剂等(3)乳浊液型液体制剂:如乳剂、静脉乳剂等(4)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如合剂、洗剂、混悬液等。

(三)按制备方法分类1、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酒剂等2、无菌制剂:如注射剂、滴眼剂等(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如糖浆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以及经直肠给药的灌肠剂、栓剂等。

(2)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包括注射给药的剂型;呼吸道给药的剂型;皮肤给药的剂型;黏膜给药的剂型等。

三、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1.根据药物性质:一般而言,对于在胃肠道中不稳定、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或不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或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者均不宜设计为口服制剂。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14. 灭菌方法概念1无菌系指物体或任一特定的介质中没有任何活微生物
存在。2灭菌系指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把物体上或介质中所有细菌及其芽胞
全部杀死。3消毒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物体上或介质中的病原性微生
物。4防腐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亦称抑菌。 ○1物理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2湿
4
过程污染5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6建立必要检验制度
18. 常用防腐剂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2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亦称尼泊金类在含
吐温的药液中不宜选用本类作防腐剂3山梨酸4乙醇
四、 粉碎与筛析
1 粉碎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
粉碎的目的便于药剂的制备与调配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增加药物的表
13. 中药含菌量1胶囊剂含药材原粉者细菌数每克不得过5000O个霉
菌数每克不得过5OO个。部分含药材原粉者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0O个霉菌
数每克不得过5OO个。2茶剂、冲剂含药材原粉者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0O
个霉菌数每克不得过5OO个。3胶剂细菌数每克不得过1000个霉菌数
7. 并开药物并开药物系指处方中将23种药物合并开在一起。意图一是
3
疗效基本相同的药物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都具有养阴、益胃、清心肺作用
二活即指羌活和独活都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作用焦三仙即指焦神曲、焦山楂、
焦麦芽三药均有消食健胃作用所以常并开同用。二是配伍时使其产生协同作
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

粉碎的原理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
2. 粉碎方法 一1混合粉碎常用的有串料、串油等方法。串料串研处方中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1.药材贮藏:药材贮藏是中药制剂生产的基础环节,包括储存、校验、包装、上记录等。

主要包括防潮、防虫、防霉等措施。

2.中药研磨:中药研磨是将药材制成粗粉或细粉的过程。

不同药材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磨方法,如石磨、锤磨、球磨等,以确保品质、保持原药材的药理成分。

3.制剂炮制:制剂炮制是将中药材通过一定的工艺和操作转化成中成药的过程。

包括浸泡、煮炙、蒸制、炒炙、炱烘等等。

4.输液剂药物稀释:输液剂的制备是一项重要的中药炮制技术。

主要包括药物溶解、药物稀释、药物稀释液的配置等环节。

5.包装和贮存:中药制取品制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一般采用铝塑泡罩、覆膜、瓶装等方式,贮存一般采取干燥、通风、避光、防腐等措施。

6.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中药药剂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药材质量、制剂质量、包装质量等。

质量控制需要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检测和评价。

7.毒理学:毒理学研究中药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机制,为中药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方面的评价。

8.临床应用:中药药剂学还涉及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包括剂型选择、剂量计算、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9.药食同源品:药食同源品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品,可以作为中药的辅助治疗药物。

药食同源品的研制需要考虑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10.中药制备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制备技术也不断创新。

如微型制剂的研究,新型药物传递技术等。

中药药剂学的研究旨在提高中药的制备质量和疗效,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述知识点是中药药剂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进行中药药剂的制备和应用。

同时,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也为中医药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贡献。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理论、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以下是中药药剂学的一些重点笔记归纳:
1.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理论、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根据形态,中药制剂可分为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固体剂型。

根据分散系统,可分为真溶液剂、胶体溶液剂、乳浊液剂、混悬液剂和气体分散剂。

3.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药制剂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的准备、加工与处理,以及制剂成型等步骤。

其中,提取和精制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中,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5. 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面的知识。

6. 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需要综合考虑药效物质基础、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同时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伦理规范。

以上是中药药剂学的一些重点笔记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教材或文献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药剂学高频考点高频考点1:散剂散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制备简便;②有利吸收,起效迅速;③外用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④适于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⑤适于小儿给药。

对于这几个特点的理解其实是十分简单的。

制备方面,一棍子下去,马上就散了,可想制备很方便;药物打成散,很显然更利于吸收了;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喉风散,用于喷口腔溃疡,所以散剂对疮面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用于口腔科;给小儿给药的时候,经常会把药品磨成粉,所以散剂也适于小儿给药。

不适用制备出散剂的有几类:①刺激性大;②易吸湿、氧化变质的;③挥发性剂量大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散剂顾名思义,是散状的,散状意味着暴露在空气的面积更大,所以对于容易吸湿、挥发性大、容易氧化的就不适用了。

如果我们用的喉风散是刺激性很大的药品,例如像胡椒粉一类的东西,你还会用吗?所以刺激大的也不宜做出散剂。

高频考点2:酊剂的含药量酊剂:原料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大家可以观察:酊→酉→酒,说明酊剂是以乙醇为溶剂的。

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20g。

毒性的是100对应10的关系,因为有毒,含量不能太高;没有毒的就是100对应20的关系,是有毒酊剂含药量的2倍。

高频考点3: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含药量流浸膏剂、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流浸膏剂系指每1ml相当于饮片1g者为流浸膏剂;浸膏剂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两种,每1g相当于饮片或天然药物2~5g。

我们可以这样记忆,流浸膏,有个“流”字,说明是液体,在河流中,在一个地方流到另一地方的水是一样的,所以流浸膏是1对应1的关系,1ml等于1g。

而浸膏剂与流浸膏的区别就是少了一个“流”字,说明是半固体,用g来表示,1g对应2-5g。

高频考点4: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两个:吐温和司盘。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硫酸化蓖麻油。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硫酸化,意味着有硫酸根SO42-,这是个阴离子,所以有“硫酸化”字样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洁尔灭、新洁尔灭。

看到洁尔灭,我们会不知觉的想到经常广告的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个东西,叫“洁尔阴”,洗洗更健康的那个产品。

我们说阴阳平衡,洁尔灭把阴“灭了”,就剩下“阳”了,洁尔灭阴,所以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卵磷脂。

卵磷脂,就让我想起了卵子,卵子要和精子结合才有新生命,卵子、精子来自于两性。

因此卵磷脂是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高频考点5:热原热原的性质:①耐热性;②水溶性;③不挥发性;④滤过性;⑤被吸附性;⑥可被强酸、碱,强氧化剂、超声波或者某些表面活性剂灭活。

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热原,热原这个东西,很厉害,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去杀掉他。

为什么这么难杀呢,第一,他不怕热,要250℃加入30-45分钟才有用,像我们平时用热开水洗漱一下是没用的;其次,他能溶于水还不能挥发,由于他太小,在蒸馏时可随水蒸气雾滴进蒸馏水中,而且蒸馏的温度也就100摄氏度,不能导致他失活;我们说他小,他究竟有多小,是1-5nm,纳米级别的。

纳米级别的有多小呢,1um=1000nm。

由于他的小,小的东西就容易被吸附,被活性炭或者某些离子交换树脂给吸附。

他有也有弱点,就是很怕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超声波也可以把他震的支离破碎。

针对热原的性状,去除热原的方法也应运而生。

①高温法,250℃加热30分钟以上;②酸碱法,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破坏热原。

③吸附法,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热原作用,同时兼有助滤、脱色作用。

④离子交换法,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⑤凝胶滤过法,通过分子量的差异将两者分开。

⑥超滤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热原能被超滤膜截留除去。

⑦反渗透法,三醋酸纤维素膜或聚酰胺膜。

高频考点6:注射剂附加剂注射液附加剂一般有以下三个作用:增加溶解度、防止药物氧化、调节渗透压。

增加溶解度的有两种:增溶剂和助溶剂。

增溶剂:聚山梨酯80(吐温80),胆汁助溶剂:丙二醇、甘油(丙三醇)、聚乙二醇300或400我们可以这样记忆,一喝胆汁就吐出来,不容易,喝点小酒助溶,例如二醇、三醇。

防止药物氧化的有:抗氧剂、惰性气体、金属络合剂。

抗氧剂: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

我们可以看到是“亚硫”和“硫代”,亚容易被氧化成正,硫代就是代替出来氧化。

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

金属离子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是出名的金属络合剂。

调节渗透压:氯化钠、葡萄糖。

我们输液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这两个东西了,就是为了调节渗透压。

高频考点7:乳膏软膏基质乳膏软膏的基质主要油脂性、乳剂型、水溶性的。

油脂性基质:油脂类(动物油、(氢化)植物油),类脂类(羊毛、蜂蜡),烃类(凡士林、(液体)石蜡),硅酮类(二甲基硅油)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乳剂型基质:水包油、油包水水溶性基质: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300-6000高频考点8:栓剂的基质栓剂的基质包括两类: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可可豆脂、半合成脂肪甘油脂类(半合成椰子油脂、半合成山苍子油脂、半合成棕榈油脂)。

我们可以记忆,用可可豆通过半合成的方式,做出栓剂模样的巧克力,你还会吃吗?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阴道栓剂基质)、聚乙二醇类。

高频考点9:胶囊剂的分类胶囊剂分类包含有: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硬胶囊:顾名思义,外壳是硬的,与软胶囊相对,硬胶囊里面装的是粉末、颗粒、小片、小丸、半固体或液体。

软胶囊:软胶囊之所以“软”,因为用的是软质囊材,里面装的是液体(溶液、混悬液、乳状液)和半固体。

缓释胶囊:在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控释胶囊:在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

我们可以看到,缓释和控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缓慢”。

区别点就是缓释胶囊是非恒速的,控释是恒速的。

“控释”:可以控制速度,“缓释”:只能缓慢。

肠溶胶囊:利用肠溶材料制备而成。

高频考点10:胶囊剂的特点①掩盖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性,便于服用;②在胃肠道中崩解、溶出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③与光线、空气和湿气隔绝,可提高药物稳定性;④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如何理解以上的特点,实际上很简单,胶囊外壳把材料都关在里面,就闻不到气味,而且与外界隔绝了,直至胃肠道,外壳才被崩解,能定时定位的释放。

高频考点11: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①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因可使胶囊壁溶化;②刺激性强的易溶性药物,对胃黏膜产生较强刺激性;③易风化的药物,可使胶囊壁软化;④吸湿性强的药物,可使胶囊壁干燥变脆。

其实我们了解了胶囊剂的特点,就可以知道哪些不能做成胶囊剂了。

如果装一些水溶液或者稀乙醇,还没服用,就溶掉了。

胶囊剂一般都在胃肠道里崩解,如果崩解后,出来的是一些刺激性很高的药物,那胃粘膜肯定受不了。

如果里面装的是易风化的就会释放水分,导致胶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囊壁变软;如果是吸湿性的,就会把水分吸走,胶囊壁就变得很脆。

高频考点12:软胶囊对填充物料的要求软胶囊里面一般装的是:油类、固体药物、对囊壁无溶解的溶液或混悬液。

具体有哪些要求呢?有以下几点:①水量超过5%,会使软胶囊溶解或软化②醛类可使囊膜中明胶变性③0/W型乳剂不宜作为填充物④填充液的pH应控制在4.5~7.5⑤填充固体药物时,药粉应过五号筛高频考点13:明胶空心胶囊的囊材明胶空心胶囊的主要囊材是明胶。

增稠剂:琼脂(琼脂是有粘稠的)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

(塑造纤细身材:少吃油,多吃梨)遮光剂:二氧化钛(纯钛眼镜,防止紫外线,遮光)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败宣言:本人任何事都要做甲等)增光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彩色笔12种颜色,使图画增添光彩)芳香矫味剂:乙基香草醛(香草,味道好)高频考点14:蜜丸蜂蜜的要求蜜丸蜂蜜主要包含有:嫩蜜、中蜜、老蜜(越老越黏)嫩蜜:含较多黏液质、胶质、糖、淀粉、油脂、动物组织等黏性较强的药粉制丸。

中蜜: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为大部分蜜丸所采用。

老蜜:适用于黏性差的矿物药或富含纤维的药粉制丸高频考点15:片剂稀释剂与吸收剂稀释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浸膏黏性太大;含浸膏量多而制片困难者。

吸收剂:用于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主要包含有: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糖粉、乳糖、甘露醇、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微粉硅胶。

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类,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为一类,糖粉、乳糖、甘露醇为一类,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为一类,微粉硅胶为其他类。

淀粉是常用的稀释剂、吸收剂和崩解剂,糊精是淀粉的水解中间产物,预胶化淀粉是通过淀粉物理、化学改性产物。

因此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视为“淀粉类”。

糖粉是稀释剂,兼有矫味和黏合作用,多用于口含片、咀嚼片及纤维性或质地疏松的中药制片。

乳糖,喷雾干燥乳糖可选作粉末直接压片辅料。

甘露醇,是口含片的主要稀释剂和矫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剂。

糖粉、乳糖、甘露醇都是“甜”的,我们可以看成“甜”类。

硫酸钙二水物作为稀释剂和挥发油的吸收剂,磷酸氢钙是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油浸膏的吸收剂。

硫酸钙二水物、磷酸氢钙都含有“钙”,我们称为“钙”类。

可以这样记住:淀粉吃起来甜,还能补钙。

高频考点16:片剂润湿剂与黏合剂润湿剂: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黏性的液体。

主要有水、乙醇(常用浓度为30%~70%或更高,乙醇浓度愈高,粉料被润湿后黏性愈小)黏合剂: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

黏合剂有“浆”类和“纤维”类。

(记忆:浆把纤维粘合)浆:淀粉浆、糖浆、胶浆类(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纤维:微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高频考点17:片剂崩解剂与润滑剂崩解剂:干燥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泡腾崩解剂、崩解辅助剂(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月桂醇硫酸镁、微粉硅胶(两杯美酒,脸上微粉,皮肤光滑。

两杯美酒——二醇、镁)高频考点18:崩解时限5分钟:茶剂、颗粒剂、泡腾片(这个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泡茶、冲颗粒还有泡腾片都是很快就溶解的)30分钟:滴丸、药材原粉片、阴道片、脂溶性栓剂、硬胶囊60分钟:软胶囊,水溶性栓剂,包衣滴丸,糖衣片,薄膜衣片,浸膏流浸膏片,小蜜丸,水蜜丸,水丸;120分钟:浓缩丸,糊丸;蜡丸、肠溶衣,盐酸2小时不溶解后磷酸盐1小时全崩解。

不做崩解时限:大蜜丸、咀嚼片、口崩片60分钟崩解的是最多的,只需把5分钟、30分钟和120分钟的记住了,就把60分钟崩解的记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