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信号作业指导书
高铁CPⅢ标准作业指导书

高铁CPIII测量标准作业指导书CPIII测量工艺流程:CPIII点位埋设—外业观测—数据处理—技术报告编写一、CPIII点埋设CPIII控制点的元器件必须采用工厂精加工元器件(要求采用数控机床),用不易生锈及腐蚀的金属材料制作,具有强制对中、能在其上安置和整平棱镜、可将标志上的高程准确地传递到棱镜中心,而且能够长期保存、不变形、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适中。
同一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应该小于±0.5mm,分解到X、Y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4mm、Z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2mm;不同套测量标志在同一点重复安装的空间位置偏差也应该小于±0.5mm,分解到X、Y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4mm、Z方向的重复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2mm。
CPIII点设置高度应高于轨道面0.3m,且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和抗移动,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别和使用。
一般在路基、桥梁、隧道中布设形式见图1-1~图1-4。
(1)一般路基地段宜布置在接触网杆基础上,采用不锈钢材料抱箍件,满足不锈钢板厚度不小于3mm,宽度不小于60mm,不锈钢管制作的棱镜插孔长度不小于50mm,采用螺栓及环氧树脂胶固定在距离轨面0.3m高度的接触网杆上,也可设置在专门的混凝土立柱上。
图1-1 CPIII路基地段埋设示意图(2)桥梁上一般布置在防撞墙上。
图1-2 CPIII控制点桥梁上埋设示意图(3)隧道里一般布置在挡砟墙上或电缆槽顶面以上30~50厘米的边墙内衬上。
图1-3 CPIII控制点隧道内埋设示意图特殊地段须采用埋设独立桩标,其埋设一般需满足基础挖深不小于1m,桩直径为0.3m,并预埋不锈钢材料制作的棱镜插孔,孔高距设计轨面不小于0.3m。
全线CPIII点按运营里程编号。
CPIII点编号共6位数,前4位采用运营里程的公里数,第5、6位为流水号,01~99号数循环。
电务设备高铁类作业指导书

电务设备高铁类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高铁设备技术要求一、CTC车站设备主要技术要求(一)基本功能1.CTC(调度集中)设备应保证调度员能对所辖区段内的行车、调车作业进行集中控制;能下放或收回车站对行车、调车作业的控制权。
2.CTC系统应实时显示轨道电路占用与空闲、区间占用与空闲、信号开放与关闭、道岔位置、临时限速等状态。
3.CTC系统应实现车站信息站间传输,能显示与本站相邻的车站及区间的列车运行状况。
4.CTC系统应能完成运输计划、调度命令的下达,车次号自动追踪、传递与修改,列车占用丢失报警,运行图自动描绘及有关运输指挥管理图、表等内容的显示、存储和打印等功能。
5.CTC网络中各网络节点应采用统一的时钟并自动校核。
6.CTC系统在办理列车、调车进路时,应受到车站(场)相应联锁关系、照查条件的限制和有关行车特殊要求的约束。
对违反安全控制条件的人工操作,系统应能进行安全提示。
7.CTC系统应具有自检、诊断、报警、存储再现等功能。
(二)工作要求1.通则1.1 机柜安装螺丝紧固、不松动。
柜内模块、板件、网络设备、电源设备、终端设备等安装、插接牢固,防护措施良好。
1.2 各设备工作正常,指示灯显示正确。
协议转换器等带有拨码开关的设备、器材拨码开关设置正确。
1.3 接线端子紧固、不松动,电缆、电线焊接、插接及接地、等电位连接牢固。
防雷单元正常、无异状,接地装置良好,地线接地电阻<1Ω。
1.4 机柜、终端及设备、器材,UPS、工控机防尘过滤网、风扇清洁干净,无粉尘。
1.5 各部风扇运转正常、无异常声音,各设备无过热现象、无异味。
1.6 配线无异常、不老化,绑扎、防护措施良好。
1.7 铭牌、标识齐全。
2.电源设备2.1 电压、电流显示正常、不超标,交流电源电压允许偏差为-10%~+10%,断路器容量满足负荷的1.5倍要求。
2.2 UPS供电和电源直供切换试验正常,UPS主、备切换试验正常,电池性能良好,UPS放电时间≥10min。
8.2.2开挖电缆沟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标段信号工程编号:XXXX 开挖电缆沟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XXXX年XX月XX日发布XXXX年XX月XX日实施××铁路信号工程开挖电缆沟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段信号工程电缆沟开挖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电缆沟开挖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见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如:定测、复测后径路走向,现场标识等)收集。
3.技术要求3.1平行于轨道的电缆沟距最近钢轨轨底边缘的距离为:3.1.1线路外侧不得小于2m;当路肩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沟的斜面距离不得小于2m时,可减至不小于1.7m;3.1.2在线路间时,不得小于1.6m;当线间距为4.5m时,不得小于1.5m。
3.2平行于公路的直埋电缆沟距公路面、排水沟边沿不得小于1m。
3.3电缆径路的选择应符合设计及定测要求。
3.4电缆沟沟深参照表。
电缆沟沟深参照表序号电缆沟位置挖深(m )1区间 1.3站内0.82石质0.63水田 1.54穿越公路(距路面基底) 1.35穿越沟、渠 1.36市区人行道 1.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图纸审核→施工调查→技术交底→施工准备→电缆沟开挖→自检验收→施工完成4.2工艺流程图纸审核电缆径路调查电缆径路复测电缆沟开挖自检验收下道工序地下管线探测相关配合单位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准备5.施工操作5.1图纸审核图纸审核在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全面熟悉并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原则和设计意图,了解径路沿线土质、地下设施、交通运输等情况。
高速铁路作业指导书最终汇编版.docx

、线路部分1・班组一日作业指导书1.H的与要求冃的:规范班组作业程序,叨确岗位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要求:作业人员经考试合格,掌握高铁作业基本操作规程,熟练操作。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川于高铁作业各班组犬窗点内作业。
3.班前准备3.1工(班)长根据日生产作业计划,合理分工,填写《京广高铁进出网作业人员及工机具数量确认表》;结合作业项口、人员、环境等综合因素,提出作业安全预想。
3. 2作业当日20时前使用专用GSM-R手机向进出网作业门(疏散通道)所屈警务区提报进出作业门的时间、地点、作业人数等。
3.3工(班)长根据当日天窗维修作业从工区出发时间,提前60分钟列队点名,布置当日生产任务,填写《高铁作业派工单》,明确当FI 各组作业负责人,各纽的作业项目、地点、数量、标准、人员分工、防护办法、交通工具等,公布各组工(机)具、材料清单。
3.4工(班)长结合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使用工(机)具等悄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汽年交通安全、进出网物站遗落、路用轨道列车防护、人身触电安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教育。
3. 5各组领取所需工(机)具、材料,按照分工检查作业工(机)具及照明设备使用性能,确认状态良好,并与材料管理员一起清点、确认、出库登记。
3. 6盂电务等其他单位配合作业时,提前做好沟通确认工作。
3. 7去往作业地点的途屮,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8作业人员至少在天窗点开始前30分钟到达作业门(疏散通道)。
3.9驻站联络员必须提询60分钟到达车站运转宗办理登记手续。
4.进网前准备4.1到达作业门(疏散通道)后,山安全监督员负责清点进网人员、工(机)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填写《施工维修作业防护登记簿》和《京广高铁进出网作业人员及工机具数量确认表》,作业负责人对是否清点进行签字确认。
4.2工务天窗命令下达、车站值班员签认后,驻站联络员通知现场作业负责人,并确认作业区段本、邻线是否有路用轨道车辆。
4.3作业负责人接到工务天窗命令后,及吋与公安护路队员确认命令号、进网人数,在双方签字并取得《石武客运专线防护设施作业门进出登记表》后方可进网。
高速铁路接触网作业指导书题库(上局15年)

20 350 46,70 200 10 18.8 1~3m 上下腕臂底 座,双套管连 接器
3150,3000
预绞式保护条
2500 带电
9215022 填空 9215023 填空 9215024 填空 9215025 填空 9215026 填空
高速铁路接触网吊弦线夹标准紧固力矩为_____(N ·m) 高速铁路接触网弹性吊索线夹紧固力矩达到_____N •m。 高速铁路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六跨分相电连接采用单根120mm2电连
(供安函(2015)92号)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印发《接触网专业作业指导书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题号 9215001 9215002 9215003 题型 填空 填空 填空 题面 电化院设计的18#无交分线岔C柱处正线拉出值为 _____mm,侧线相对于正线线路中心拉出值为 _____mm。 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 路中心水平投影_____mm范围为始触区。 高铁区段从所内馈出直接上网或改架空线的电缆, 上网点处或改架空线处电缆头的停电检修,所内隔 离开关需闭合_____。 27.5KV户外电缆终端头及附属设备对地绝缘距离、 电气绝缘距离符合要求。电缆终端头处对地空气间 隙大于或等于_____mm;终端头本体与空气间隙大 于_____mm。 分段绝缘器应位于受电弓中心,一般情况下误差不 超过_____mm。 地面磁感应器的磁场感应强度符合技术要求,任何 情况下不小于_____GS。 站内和行人较多的接触网每根支柱上,在距轨面 _____mm高的处所,以及安全挡板或细孔网栅均要 有涂以白底用黑色书写“高压危险”字样和用红色 画出闪电符号的警告标志。 电力机车禁停标内侧距转换柱内侧距离为_____m, 距线路中心距离应不小于_____m。 承力索交叉点处线索间距小于_____mm的需安装预 绞式保护条,对于线索间距小于_____mm的需安装 等电位线;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正确答案 350,1000 600~1050 接地刀闸
05电缆引入室内作业指导书

长昆客专贵州东段信号工程编号:CKXHZDS-05电缆引入室内作业指导书单位: 中国通号长昆客专贵州东段四电系统集成信号分部编制:审核:批准:中国通号长昆客专贵州东段四电系统集成信号分部2014年5月发布2014年5月实施目录1 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 0 -2 作业准备................................................................................................................................ - 0 -3 技术要求................................................................................................................................ - 0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1 -5 施工要求................................................................................................................................ - 1 -6 劳动组织................................................................................................................................ - 4 -7 材料要求................................................................................................................................ - 5 -8 设备机具配置........................................................................................................................ - 5 -9 质量控制及检验.................................................................................................................... - 5 -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 6 -1 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1.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长昆客专贵州东段信号工程电缆引入室内的施工。
铁道运输技术与装备作业指导书

铁道运输技术与装备作业指导书第1章铁道运输技术概述 (3)1.1 铁道运输技术的发展历程 (3)1.2 铁道运输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3)1.3 我国铁道运输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4)第2章铁路线路与轨道 (4)2.1 铁路线路的分类与组成 (4)2.2 轨道的结构与类型 (5)2.3 铁路线路的维修与养护 (5)第3章铁路车辆 (6)3.1 铁路车辆的分类与结构 (6)3.2 铁路车辆的制动系统 (6)3.3 铁路车辆的检修与维护 (6)第4章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7)4.1 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7)4.1.1 牵引变电所 (7)4.1.2 接触网 (7)4.1.3 馈线与回流线 (7)4.1.4 电力机车及其受电弓 (7)4.2 牵引供电设备及其功能 (7)4.2.1 牵引变电所设备 (8)4.2.2 接触网设备 (8)4.2.3 电力机车设备 (8)4.3 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8)4.3.1 运行 (8)4.3.2 维护 (8)第5章铁路信号与控制 (8)5.1 铁路信号系统的基本概念 (8)5.1.1 铁路信号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9)5.1.2 铁路信号系统的发展历程 (9)5.1.3 我国铁路信号系统的应用现状 (9)5.2 铁路信号设备及其功能 (9)5.2.1 信号机 (9)5.2.2 轨道电路 (9)5.2.3 道岔转换设备 (9)5.2.4 联锁设备 (9)5.2.5 信号控制设备 (9)5.3 铁路控制系统的原理与分类 (10)5.3.1 铁路控制系统的原理 (10)5.3.2 铁路控制系统的分类 (10)5.4 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0)5.4.1 维护措施 (10)5.4.2 管理措施 (10)5.4.3 技术创新与升级 (10)第6章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 (10)6.1 铁路运输组织的原则与任务 (10)6.1.1 铁路运输组织的原则 (10)6.1.2 铁路运输组织的任务 (11)6.2 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 (11)6.2.1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基本要求 (11)6.2.2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主要内容 (11)6.3 铁路车站作业组织 (11)6.3.1 车站作业组织原则 (11)6.3.2 车站作业组织的主要内容 (12)6.4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12)6.4.1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原则 (12)6.4.2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2)第7章高速铁路技术 (12)7.1 高速铁路概述 (12)7.2 高速铁路线路与轨道技术 (13)7.3 高速铁路车辆技术 (13)7.4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与控制技术 (13)第8章城市轨道交通技术 (14)8.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14)8.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辆 (14)8.2.1 线路 (14)8.2.2 车辆 (14)8.3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与信号系统 (14)8.3.1 供电系统 (14)8.3.2 信号系统 (14)8.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 (14)8.4.1 运营组织 (14)8.4.2 维护保障 (14)8.4.3 管理与安全 (15)8.4.4 信息化与智能化 (15)第9章重载铁路运输技术 (15)9.1 重载铁路运输概述 (15)9.2 重载铁路线路与轨道技术 (15)9.2.1 线路设计 (15)9.2.2 轨道技术 (15)9.3 重载铁路车辆与牵引技术 (15)9.3.1 车辆技术 (15)9.3.2 牵引技术 (15)9.4 重载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 (16)9.4.1 运输组织 (16)9.4.2 运输管理 (16)第10章铁路运输装备维修与保障 (16)10.1 铁路运输装备维修概述 (16)10.1.1 维修定义 (16)10.1.2 维修分类 (16)10.1.3 维修要求 (16)10.2 铁路运输装备维修技术与工艺 (16)10.2.1 维修技术 (16)10.2.2 维修工艺 (17)10.2.3 维修设备与工具 (17)10.3 铁路运输装备维修保障体系 (17)10.3.1 维修组织管理 (17)10.3.2 维修人员培训与管理 (17)10.3.3 维修保障设施 (17)10.3.4 维修信息化管理 (17)10.4 铁路运输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与评价 (17)10.4.1 维修质量管理 (17)10.4.2 维修质量评价 (17)10.4.3 维修质量改进 (17)第1章铁道运输技术概述1.1 铁道运输技术的发展历程铁道运输技术自19世纪初期诞生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不断发展与完善。
轨道电路(桥梁段)室外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轨道电路室外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桥梁段)目录1 适用范围 (3)2 作业准备 (3)3 技术要求 (3)4 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4)5 施工要求 (5)6 施工组织 (10)7 材料要求 (10)8 设备机具的配置 (10)9 质量控制及检验 (11)10 安全与环保要求 (14)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信号工程ZPW-2000A轨道电路轨旁设备、轨道连接线、扼流变压器在桥梁地段的安装。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前应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技术标准,仔细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操作人员作业前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2 外业技术准备2.2.1 工程作业前,对现场位置进行定测,作为施工的依据。
2.2.2 施工所需的工机具已准备齐全,且性能良好。
2.2.3 轨道电路设备以及相应的安装基础支架已到货,并已检验合格,具备安装的条件。
2.2.4 轨道电路施工前,应进行相关工程施工的接口检查和交接。
1.机械绝缘节位置,符合设备安装条件。
2.综合接地端子位置、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轨道板铺设符合调谐区设备、补偿电容、扼流变压器连接线在轨道板上的钻孔条件。
4.钢轨锁定完毕。
3 技术要求3.1 基础和连接件3.1.1 设备基础支架、连接螺栓、补强板、垫片等采用热镀锌处理。
+0.3m,空心线圈安装3.1.2 桥梁地段基础安装在防护墙外侧,调谐区长度为32+0.1m。
点至两端调谐匹配单元安装点为163.1.3 安装螺栓两端必须配备补强板,所有连接螺栓采用双螺母,其中外侧使用防松螺母,螺栓露在螺母外面的部分不小于5mm。
3.2 轨旁设备3.2.1 调谐匹配单元(ZPW.PT)、机械绝缘处的空芯线圈应与所属区段的频率相符。
3.2.2 调谐区设备的金属基础支架不得安装在无砟轨道两块轨道板的接缝对应处。
3.2.3 调谐区设备及扼流变压器的金属基础支架严禁跨建筑物伸缩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检查内透镜安装牢固,无裂纹、破损,灯室严密不透光,内透镜清洁无污物; 2.灯座固定牢固,不松动;擦拭、调整灯座弹片,更换到期及不良灯泡; 3.机构内部清扫,信号锁、门轴注油; 4.机构内配线整齐,引线孔防磨措施齐全,配线无破损、磨卡、接地
1.各灯位点灯试验,主副转换及报警试验; 2.灯泡端子电压测试,列车10.2-11.4V,调车9-11.4V; 3.点灯变压器(点灯单元)Ⅰ、Ⅱ次电压测试; 4.点灯变压器(点灯单元)Ⅱ次对地绝缘电阻测试不小于1MΩ
通信工具、照明灯具、钥匙、安全带、长螺丝刀、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万用表、兆欧表、抹布、油盒、毛刷及 个人工具
1.箱盒无破损变形,固定良好、不倾斜; 2.加锁良好; 3.名称标记正确,字迹清晰 1.检查器材无松动、无异状; 2.检查各部万可端子配线接触良好、不磨卡,各部螺丝紧固; 3.箱盒内部清扫,信号锁、门轴注油; 4.电缆盒密封良好,盒内无灰尘、潮气,电缆不下沉,电缆去向牌齐全、灌胶良好; 5.电缆配线图准确,图物相符; 1.检查信号机柱固定良好,铆栓螺丝无松动,铆栓无窜出; 2.检查机构安装牢固,各部螺丝紧固,无松动、脱落部件 3.清扫信号机机构外部灰尘,检查外透镜是否旷动,擦拭外透镜污垢,玻璃是否破损裂纹和影响显示的剥落
机构、箱盒加锁、紧固
检修周期:每年一次
检修方法 备注
核对工具材料,试验通信工具,校表试验,安全带 检查
晃动机构内点灯单元或变压器,无松动
1.用竹片轻拨挑簧,转换后挑簧手动复位,保证弹 片压力; 2.认真进行测试,做好记录,高柱信号机测试变压 器II次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关闭机构门进行测试
检修结束,将信号机机构、变压器箱盖严加锁,电 缆盒扣严,螺丝紧固
站内信号机室外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JZGBZ/XZ.2-9 项 目 作业流程
工 具 准 备
工具、仪表、材 料准备
箱盒外部检修 箱 盒 检 修
箱盒内部检修
机构外部检修 机 构 检 修
机构内部检修
电 气 特 性 测 试 设 备 加 锁
测试试验 (每年1次)
加锁检查
站内信号机室外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
/XZ.2-9 工作内容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