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综合征
眩晕综合症护理查房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饮 食管理,提高患者免疫力 。
对于常见的并发症如恶心 、呕吐等,应提前采取预 防措施。
做好患者的卫生护理,防 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评价指标设定和反馈机制
设定明确的效果评价指标, 包括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 量提高情况等。
鉴别诊断
由于眩晕综合症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疾病相似,因此医生在诊断时需要进行鉴别诊 断,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眩晕的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
预防措施与生活调理
预防措施
预防眩晕综合症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 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以降低眩晕发作的风险。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制定有效的 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
定期评估与反馈
定期对质量安全监测指标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持续改进与提高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护理 服务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02
部分护理措施执行不够细致,未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需加
强护理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沟通不畅
03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存在障碍,需加强沟通技巧和能力的培
训。
下一阶段工作计划部署
完善护理记录
制定更加详细的护理记录模板 ,确保记录完整、准确。
加强护理措施落实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 高护理措施的执行力和质量。
心理调适技巧传授
01
教授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紧张情绪和减轻眩晕带来的不 适。
眩晕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眩晕综合征的护理措施1. 眩晕综合征简介眩晕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症状。
眩晕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
针对眩晕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眩晕综合征的护理措施2.1 保持安静患者在眩晕发作期间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快速移动和改变体位。
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眩晕症状,因此要避免这些活动,尤其是在眩晕发作的早期阶段。
2.2 引导患者调整体位在患者出现眩晕症状时,可以引导患者逐渐从平躺变为坐立,再逐渐转向站立。
这样可以缓解眩晕症状,并避免突然站立造成的血压下降和眩晕加重。
2.3 提供支持和稳定对于老年患者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提供轮椅、扶手等辅助设施,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
这有助于减轻眩晕症状,并降低跌倒的风险。
2.4 调整饮食与水份患者在饮食方面应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同时要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减轻眩晕症状。
2.5 睡眠和休息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休息对于减轻眩晕症状至关重要。
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并注意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持安静、舒适的卧室。
2.6 心理支持患者在眩晕发作期间可能感到焦虑、恐惧和烦躁不安。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引导,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减轻紧张感,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
2.7 应对失眠有些患者在眩晕发作期间可能会遭受失眠的困扰,为此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失眠。
比如,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午睡过长、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等。
2.8 应对恶心和呕吐眩晕发作常伴随恶心和呕吐,可以通过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来缓解这些症状。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中成药或药物来缓解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9 进行物理治疗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如平衡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衡感和减轻眩晕症状。
在进行物理治疗时,需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医学课件)眩晕综合征

2023眩晕综合征contents •眩晕综合征概述•眩晕综合征的分类•眩晕综合征的诊断•眩晕综合征的治疗•眩晕综合征的预防•眩晕综合征的病例分享目录01眩晕综合征概述眩晕综合征是一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包括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眩晕等。
定义眩晕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为突发性强烈旋转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症状定义和症状眩晕发生的原因眩晕的发生与前庭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如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等。
前庭器官功能障碍耳部疾病颅内病变其他原因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可引起眩晕症状。
部分颅内病变如脑干梗塞、听神经瘤等也可引起眩晕。
其他一些原因如贫血、低血压、颈椎病变等也可能导致眩晕。
1眩晕综合征的发病率23眩晕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常见性部分眩晕综合征具有季节性发作的特点,如良性阵发性眩晕在春季较为常见。
季节性不同地区眩晕综合征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地区差异性02眩晕综合征的分类总结词前庭外周围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类型,主要由内耳病变引起,包括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眩晕等。
详细描述前庭外周围性眩晕通常由内耳病变引起,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眩晕等。
这种眩晕类型通常与体位改变有关,如转头、弯腰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前庭外周围性眩晕总结词前庭神经炎是一种由前庭神经受损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多与病毒感染有关。
详细描述前庭神经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眩晕类型,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导致前庭神经受损。
患者常出现强烈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以及行走困难和平衡障碍。
前庭神经炎听神经瘤是一种生长在听神经上的良性肿瘤,可导致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总结词听神经瘤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通常位于内耳道内,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压迫听神经,导致患者出现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眩晕综合征护理查房范文

眩晕综合征护理查房范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眩晕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耳问题、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循环问题等。
眩晕综合征诊断标准

眩晕综合征诊断标准眩晕综合征是一种令人沮丧的,可能是复杂的慢性疾病,可能是头晕、脑胶质炎、结节性多发性硬化、眼底炎、脑部的外伤或感染的结果。
眩晕综合征的症状可以很大程度上损害患者的日常活动,这也使得眩晕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一般来说,诊断眩晕综合征的标准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有头晕和脑部症状,不仅指头晕,而且还包括头痛、头部疼痛、头部昏沉、面部肿胀、耳鸣、失眠以及伴随的头部持续性疼痛等。
第二,有精神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思维困难、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等。
第三,有其他的头部症状,包括眼睛晃动、眼睛发红、头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此外,为了确定眩晕综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查,包括头部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眩晕持续时间、眩晕类型、眩晕症状、眩晕起因、特殊检测和药物反应等。
以上只是诊断眩晕综合征的一般标准。
各种具体疾病的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
举例来说,结节性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是体检、脑电图、脑核磁共振成像、头部CT检查、脑血管造影,以及其他更为复杂的检查方法等。
治疗眩晕综合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具体的病情,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首先,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脑血管调节药物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其次,可以采用血液疗法,包括血浆置换疗法、血液净化疗法、静脉滴注等,有助于长期控制病情。
最后,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以达到改善眩晕综合征的效果。
总之,眩晕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十分复杂,它可能涉及多种检查和治疗方法,所以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
眩晕综合征治疗方法

眩晕综合征治疗方法眩晕综合征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行为疗法和康复训练等,而药物治疗则通过药物调节患者的神经、血流等系统来缓解眩晕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一、非药物治疗1.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眩晕综合征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热疗、冷疗、按摩、针灸等。
热疗通过局部加热产生兴奋性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冷疗则通过局部降温减少血液流动,缓解眩晕症状。
按摩和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改善气血循环,改善眩晕症状。
2.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因素,来减轻眩晕症状。
常见的行为疗法包括:减少交感神经活动,改善睡眠质量;避免暴露在引发眩晕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时作息、适度运动等;学习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接受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眩晕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平衡训练和眼球运动训练。
通过训练,患者可以增强平衡感觉、改善姿势稳定性、提高身体控制能力,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辅助道具训练、坐姿平衡训练、站姿和行走平衡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
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眩晕综合征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主要通过药物对患者的神经、血流等系统进行调节,缓解眩晕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1. 抗眩晕药物:抗眩晕药物主要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眩晕症状。
常见的抗眩晕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镇静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减轻眩晕症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抗眩晕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乏力等,因此使用时需遵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2. 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主要通过改善脑血流,减轻眩晕症状。
常见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扩血管药、降压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改善缺血情况,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眩晕综合征诊断标准

眩晕综合征诊断标准眩晕综合征(VertigoSyndrome)是一种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而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对病人的治疗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诊断标准1.观检查在客观检查阶段,医生首先会和病人沟通,以了解病人病情,之后进行整体检查,其中要包括视力检查、耳鼻咽喉检查、心血管检查、神经肌肉检查和神经检查等。
在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 临床检查对于眩晕综合征的临床检查,包括血象检查、血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内分泌检查、肝脏功能检查、肾脏功能检查、脑影像学检查等。
3.断检查对于眩晕综合征,常用的诊断检查有眩晕试验、视觉脉应激试验、眩晕评分试验、眩晕变化量检查、眩晕潜伏时间测定等。
二、诊断方法1.史通过收集病人的既往病史,获得病人的症状发病时间、发病频率、症状持续时间和其他潜在诱因,以及病人过去治疗经历等等,可以为进一步诊断带来重要参考。
2.学图像学检查如MRI、CT等医学图像学检查可以轻松获得病情信息,进一步判定出病人的病灶部位和病灶扩散范围,并可以清晰显示出眩晕综合征的具体表现和演变规律。
3.他检查另外,应根据病人情况,还可以选择做其他检查,如正常体温检查、电脑化耳聋测试、静脉血液检查等,更加准确地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并制定出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1. 传统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传统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药治疗和行为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以用来控制病情。
2.术治疗若以上治疗方案均无效,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会在经过充分诊断和病例评估后,决定采取何种手术方式,以治疗眩晕综合征。
四、预防措施1.强身体锻炼为了预防眩晕综合征,要加强身体锻炼,坚持每天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强化心血管系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降低患上眩晕综合征的风险。
2.食调养此外,还应该调整饮食,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肥腻的食物,多喝水,平时可以适当进行精神放松,以免受到精神刺激。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

眩晕综合征鉴别诊断引言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环境旋转或摇晃。
眩晕综合征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眩晕症状,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然而,不同的疾病可能引起类似的眩晕症状,因此对眩晕综合征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1. 流感样眩晕流感样眩晕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眩晕症状,病因通常与感染性疾病相关。
患者常伴有头晕、嗜睡、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中耳炎等。
2. 脑缺血性眩晕脑缺血性眩晕是指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颈椎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该类型的眩晕常伴有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症状。
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相关的脑血流动力学检查,如头颅CT/MRI、颈内动脉超声等。
3. 神经源性眩晕神经源性眩晕是由于内耳和迷路功能障碍引起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炎等。
患者常伴有眩晕发作、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神经源性眩晕的鉴别诊断可以通过头颅CT/MRI、前庭功能检查等进行。
4. 药物性眩晕药物性眩晕是指由于某些药物的使用导致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镇静剂、抗生素、镇痛剂等。
患者常伴有头晕、昏睡、视觉模糊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并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药物调整。
5. 精神性眩晕精神性眩晕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眩晕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患者常伴有虚弱、不安、心悸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精神障碍。
6. 代谢性眩晕代谢性眩晕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低血糖、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患者常伴有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进行相关的代谢指标检查,如血糖、血压、甲状腺功能等。
结论眩晕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临床上需要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MRI、血液生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尼尔病
• 发病机制:内淋巴积水
• 发作性眩晕2次或2次以上 • 波动性听力下降 • 可伴有耳鸣和耳部胀满感 • 自发性眼震和前庭功能异常
• 限制食盐摄入,贝他司汀,手术
美尼尓氏病
梅尼尔病
自然病程
• 单侧起病 • 发作频率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 随着病程延长,越来越倾向于累及双侧
复发性前庭型跌倒发作
眩晕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
强烈提示后循环病变的眩晕
• • • • • 单纯眩晕急性起病并持续性 急性眩晕+甩头试验阴性 急性眩晕+头痛(后枕部) 急性眩晕+中枢体征 急性眩晕+耳聋(无典型美尼尔氏病表现)
眩晕的常见类型
眩晕疾病的发病频率
眩晕的药物治疗
前庭阵发症 MS 抗癫痫药物 前庭型癫痫 卡马西平 奥卡西平
前庭阵发症
• 实验室检查:BAEP,前庭神经MRI+MRA
• 治疗:小剂量卡马西平 • 自然病程:小剂量卡马西平3年内随访,发作频率 减小到初发时的10%
恐惧性位置性眩晕
(phobic postural vertigo)
• 精神源性眩晕 • 伴有显著的焦虑、抑郁 • 神经耳源性眩晕
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型偏头痛
托吡酯 丙戊酸钠
眩晕的药物治疗
晕海宁
眩晕的药物治疗
位置性加重的眩晕
• BBPV
• 美尼尔氏病
• 前庭神经元炎
• 前庭阵发症
BPPV
• 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 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 • 头位改变时出现 • 跌倒风险增加 • 从椭圆囊掉出的耳石落入半规管
• 耳石手法复位疗效显著
• 既往史
:耳疾、高血压、偏头痛、感染、服药
持续时间
诱发因素
眩晕的体格检查
眩晕的体格检查
• • • • • • • 眼球震颤 听力 位置试验(Dix-Hallpike试验、Roll test) 前庭眼反射(甩头试验、head heave test) 扫视 平稳跟踪实验 平衡试验(Romber征、加强Romberg征、原地踏步试验)
前庭眼反射
•Head tilt test
•结合头位倾斜、眼球
顺著头位倾斜发生共轭 旋转及偏斜视的头眼共 轭运动
Head heave test
前庭眼反射
• 检查者站在床边,让患者注视某一目标,然
后快速地将患者的头部侧向一侧
平衡实验
原地踏步试验 (Stepping test)
• 有助于干扰本体感觉的代偿直接检测前庭功能
C 至少以下1项伴随症状或体征:①眼震;②共济失调;③
呕吐;④脸色苍白;⑤恐惧 D 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均正常 E 不归因于其它疾病。
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眩晕症状,家长在发作期观察到的不稳可解 释为眩晕
头晕/眩晕人群的偏头痛患病率高
• 眩晕人群的偏头痛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
脑干薄扫MRI和BAEP
哪些病人需要做脑磁共振和血管影像:
急性首次发作的眩晕
•单纯眩晕急性起病(秒)并持续性 •急性眩晕+甩头试验阴性 •急性眩晕+头痛(尤其是后枕部) •急性眩晕+任何中枢体征 •急性眩晕+耳聋(无典型MD表现) 反复眩晕发作
引自庄建华幻灯
•高龄 •有血管病危险因素 •无明显偏头痛症状 •总体发作时间不超过1年、不排除后循环TIA时
• 363例眩晕为主诉患者中,116例(32%)有偏头痛;此116
例中,85%的眩晕没有其他可发现的病因;而无偏头痛的
眩晕患者中,50%的病因不明。 • 200例连续头晕患者中,38%被诊断有偏头痛;200例骨科患 者中只为24%。 • 72例单纯眩晕者中,61%被诊断为偏头痛;骨科对照患者中
只为10%。
• 成人良性复发性眩晕(benign recurrent vertigo in adult)
• 良性发作性前庭病 (benign recurrent vestibulopathy)
1.6 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阵发综合征
1.6.2 良性发作性眩晕 A 至少5次符合标准B和C的发作 B 眩晕发作无预警,起病时达高峰,数分钟到数小时后自 发缓解,发作中无意识丧失
头晕(dizziness)
• 眩晕 (vertigo)
• 不平衡(disequlibrium)
• 晕厥前(presyncope)
• 头昏 (lightheadness)
•1972年头晕分类
国际前庭疾病分类I
头晕分类
• 眩晕(vertigo):内在性眩晕,自身的各种运动 幻觉 • 头晕(dizziness) • 前庭视觉症状(vestibulo-visual symptoms) • 姿势症状(postual symptoms)
眩晕综合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肖哲曼
眩晕治疗的现状
When a patient states ―I’m dizzy‖, most doctors feel somewhat uneasy, forseeling lengthy investigations which lead to neither a specific diagnosis nor a cure.
位置试验
检测水平半规管病变
甩头试验
Head impulse test
前庭眼反射
• 前庭—眼反射(The Vestibulo-Ocular test, VOR)
• 床边前庭功能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 周围性前庭功能低下时阳性,中枢性前庭功能低下
时多阴性
• 反映水平半规管功能
• 也可做垂直甩头实验
甩头试验
2009年国际头晕分类
•视觉震荡是BPPV的危险因素 •但两者是否相关尚无定论
2009年国际头晕分类
姿势症状 (postual symptoms)
2009年国际头晕分类
眩晕的病史询问
眩晕的病史询问
• 性质:眩晕?头晕?不平衡?
• 持续时间:秒?分钟?小时?天? • 诱发因素:体位改变?压力变化? • 发作次数:首次或反复发作? • 伴随症状:耳鸣、耳聋?共济?肌力?
上半规管骨裂
听功能受损症状
• 骨导听觉过敏是一个特征,表现为与脉搏同步的 耳鸣(搏动性耳鸣),听咀嚼声过响,行走时还 可听见踝关节活动声音 • 有轻度至中度听力减退,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
上半规管骨裂
• 保守治疗
1. 多数轻度患者可控制症状,即避免声音和压力刺 激诱发眩晕的有关因素,如Valsalva动作 2. 避免耳部和头部外伤 3.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后半规管型BPPV
• 后半规管最常见(在前庭系统中处于重力最低点 )
• 眼震方向:向上旋转性眼震 • 复位手法:Dix-hallpike手法 • Semont手法
前、水平BBPV
前半规管BBPV
• 最少见(在前庭系统中处于重力最高点) • 眼震方向:不明显 水平半规管BBPV
• 最容易自发复位
• 眼震方向:水平眼震
眼球震颤
外周性眩晕 方向 固视 改变凝视方向 头位变化 甩头试验 反跳性眼震 视动性眼震 中枢性眩晕 垂直性 幅度不变 方向变化 形式变化 无扫视 小脑 脑干
幅度下降 方向不变 形式不变 扫视
便于观察眼球震颤的 Frenzel眼镜
Dix-Hallpike试验
位置试验
检测后半规管病变
Roll test
Neurology2001;56:436–41 NEUROLOGY 2003;61:1748–1752
前庭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前庭型偏头痛
A. 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至72小时 B. 既往或现在,有符合ICHD诊断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 头痛病史 C. 在至少一半的前庭发作中伴随1项或多项偏头痛表现 – 头痛,伴有至少2项以下特性:单侧、搏动性、中重度 、日常体力活动加重症状。 – 畏光和畏声 – 视觉先兆 D. 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诊断或其他ICHD诊断
•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元
• 病前数天 数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 • 剧烈外周旋转感持续24小时以上,有时可达数天 • ENG检查可见病耳前庭功能低下 • 只发作一次
• 半数以上患者可在病后1年内出现瞬时不稳感
双侧前庭神经病
• 运动依赖性姿势性眩晕 • 步态不稳和平衡障碍 • 包括以下三种疾病
梅尼尔病最严重症状,常导致外伤
上半规管骨裂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ony dehiscence,SSCD)
• 1998年霍浦金斯大学Minor首次报告
• 上半规管骨裂形成的内耳第三个活动窗 • 是一种发育异常,SSCD可能潜在若干年,当硬 脑膜破裂时才出现症状 • 由声音和/或压力诱发
偏头痛人群的眩晕/头晕率高
• 28%-30%偏头痛患者有头晕史,25%有眩晕发作史, 50%-70%有各种类型的头晕 • 45%偏头痛患者有晕动症,对照人群只为5% • 头晕和眩晕与偏头痛特异相关,远高于紧张型头痛 • 用位置图、VOG、眼震电图、前庭功能和听力检查12 例MA和24例MO,发现在发作间期83%患者至少有一项 检查异常
• 手术治疗
适应于症状严重,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影响者
已经被ICHD接受的 特殊类型偏头痛
• 脑干先兆偏头痛(基底动脉偏头痛、基底性偏头
痛、基底型偏头痛)
• 良性发作性眩晕(BPV,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阵发
综合症;儿童周期性综合症)
同义词
•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 •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migraine-associated vertigo, MAV) • 偏头痛相关性头晕( migraine-associated dizziness, MAD) • 偏头痛关联性眩晕(migraine-related vertigo, M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