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答案★☆★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上语文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示例一]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

理由有三: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等细节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社会现象和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3.范进最终清醒过来,有名有财,结局圆满。

[示例二]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

理由有二:1.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2.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等人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参考答案:中举前,胡屠户瞧不起范进,骂他是“现世宝”“癞虾蟆”,对范进的嘲讽、不屑和羞辱表现了他对范进极度轻鄙的态度;中举后,称呼范进为“老爷”“天上的星宿”“贤婿老爷”,“一路”为范进扯衣服“几十回”,对范进的千种夸赞万般讨好表现了胡屠户对范进谦卑恭敬、阿谀奉承的态度。

他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

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拉拢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三、《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意味。

阅读时,把你认为可笑的地方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点拨:讽刺的笔法,通常褒词贬用,大词小用,笑中藏悲。

阅读《儒林外史》,体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及其所带来的世态炎凉,并提高阅读古白话的能力。

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试分析下列几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示例一]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1.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等细节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最终清醒过来,有名有财,结局圆满。

但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当时社会的悲剧。

[示例二]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

理由有二:1.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2.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等人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参考答案:中举前,胡屠户瞧不起范进,骂他是“现世宝”“癞虾蟆”,对范进的嘲讽、不屑和羞辱表现了胡屠户对范进极度轻鄙的态度;中举后,称呼范进为“老爷”“天上的星宿”“贤婿老爷”,“一路”为范进扯衣服“几十回”,对范进的千种夸赞、万般讨好表现了胡屠户对范进谦卑恭敬、阿谀奉承的态度。

他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

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拉拢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三、《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意味。

阅读时,把你认为可笑的地方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点拨:讽刺的笔法,通常褒词贬用,大词小用,笑中藏悲。

阅读《儒林外史》,体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及其所带来的世态炎凉,并提高阅读古白话的能力。

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试分析下列几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2《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2《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附答案

22《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A.不醒人事喜从天降狗血喷头尖嘴猴腮B.唯唯连声谨具贺义万惯家私年谊世好C.平起平座轩敞华居至亲骨肉一步一踱D.东张西望淋淋漓漓哭哭啼啼千恩万谢(解析:A.“醒”应写作“省”;B.“惯”应写作“贯”;C.“座”应写作“坐”。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备受关注的2018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商参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解析:B.语义重复,将“近”或“左右”去掉一个;C.缺少主语,去掉“在……中”;D.语序不当,可将“引发”置于“国内”之前。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

B.明清科举制度中,童生要先后经过县考、府考,再参加院考,考中后列名府县学籍的,才能称为举人。

然后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后才能称为秀才。

C.古人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桑梓”代指家乡。

D.古人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解析:B.先是称为秀才,然后参加乡试,考中后才能称为举人。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及其揭示的人物性格。

(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动作描写。

写出胡屠户倨傲的性格特点。

(2)“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教材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教材习题及答案

思考探究
这里运用了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范进证实自己中举后内心的狂喜及喜极而疯的过程,表明 范进追求功名富贵已经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 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
2.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 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体现出人们对范进的敬重和畏惧。“低着 头”“扯”等动作描写,以漫画式的写法,讽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趋 炎附势的丑态。
思考探究
二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当时怎样 的社会现实?
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个字来概括。范进中举前, 胡屠户对他又训又骂;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又敬又畏,阿谀奉承。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 情的众生相。
思考探究
三 《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 刻意味。阅读时,把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可笑的地方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 着什么。
思考探究
四 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试分析下列几段文字中的 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 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 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 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 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 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 直走到集上去了。
五 发挥想象,添加细节,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点拨】此题旨在引导同学们通过读写结合再创作,一方面把握小 说的三要素,另一方面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并加深对课文内容及主题的 理解。改编时需注意保留文章的原意,不得无中生有,以至于把原文改 得面目全非。

部编版《范进中举》课后题答案

部编版《范进中举》课后题答案
部编版
《范进中举》
课后题答案
一、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 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1.文 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2.揭露 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1.从人物命运的 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中,是范进 的人生悲剧;2.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 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 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 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以用“前倨后恭”四个字 概括。胡屠户是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范 进中举前,被他视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 人”,连中了秀才也是他“带挈”的;对范进希图 中举,又极尽讽刺嘲弄之能事,说他“尖嘴猴腮, 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 吃”,一派粗鄙的话,不堪入耳。待到范进果真中
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试分析下列几段 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试分析下列几段 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 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 一交跌倒,牙关咬紧, 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 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 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 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 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3. 屠 户 把 银 子 攥 在 手 里 紧 紧 的 , 把 拳 头 舒 过 来 , 道 : “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 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训练1.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名讳万惯家私B.奥恼轩敞攥在手里C.诧异攀谈果不其然D.营生报贴唯唯连声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xūn)醺的。

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diǎn)着肚子去了。

B.范进向他作揖.(yī),坐下。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带挈.(qì)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C.虽然是我女婿.(xu),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s ù)D.张乡绅.(shēn)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zǐ),向有失亲近。

”3.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填写成语。

(1)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________(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2)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________(形容骂得很凶)。

(3)姑老爷________(现在不是过去所能相比的),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4)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________(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就想天鹅屁吃4.【2018·眉山】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②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对胃、肠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③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④一张一弛之间,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A.①③⑤②④B.③④⑤②①C.③①⑤④②D.①③⑤④②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四个层次。

B.范进发疯后,反复说“我中了!”表明范进念念不忘的就是科举,充分表现了他醉心功名利禄的嘴脸。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课本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课本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7《敬业与乐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参考答案:观点: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之后分别从“有业”是前提(举例、对比论证),“敬业”最为必要(举例、引用论证),“乐业”是最高境界(对比、道理论证)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二、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例如:(1)举例论证:举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例子,说明人人应该有职业并要不断劳作。

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事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

(2)对比论证:第③段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害处,第④段从正面论述“有业”的重要性,这两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3)引用论证:如引用《老子》、孔子、曾文正、庄子等的言论论证观点。

(4)比喻论证:“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

试从第6、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第6段“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中“凡……都……”运用关联词引出下文“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事例的叙述。

第7段“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用设问句引出下文,行文流畅自然,连贯得体,能激发听众的兴趣,而且发人深省。

四、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

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部编(统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含答案)【精品】

部编(统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含答案)【精品】

22 范进中举01 积累运用1.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惟惟连声喜从天降狗血喷头尖嘴猴腮B.不省人事谨具贺义致亲骨肉年谊世好C.平起平座轩敞华居万惯家私一步一踱D.东张西望淋淋漓漓哭哭啼啼千恩万谢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伸)过。

(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B.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C.我又不同你顽.(顽皮),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

D.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挺着)肚子去了。

..(解析:C项“顽”同“玩”。

)3.请找出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误用或有语病的句子并加以修改。

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

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奥的意味。

范进在中举之后就疯了,口中还不时地说着:“噫!好了!我中了……好了!我中了!”他独自跑到一个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跤,沾了一身黄泥,甚至都把头发摔散了,蓬头垢面的。

因此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从这一点看,他又是那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

(1)标点符号:①“范进中举”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②“动作,表情,神态”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2)病句:①“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应改为“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

②“因此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应该把“因此”改为“然而”。

(解析:“忍俊不禁”就是情不自禁地笑的意思,与后面的“笑”语意重复;“因此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与前面句子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引用)(2)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反问)(3)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答案★☆★
22《范进中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1.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但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当时社会的悲剧。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等人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参考答案:
中举前,胡屠户瞧不起范进,骂他是“现世宝穷鬼”“癞虾蟆”,对范进的嘲讽、不屑和羞辱表现了胡屠户对范进极度轻鄙的态度;中举后,称呼范进为“老爷”“天上的星宿”“贤婿”,“一路”“几十回”为范进扯衣服,对范进的千种夸赞、万般讨好表现了胡屠户对范进谦卑恭敬、阿谀奉承的态度。

他态度的变化可用“前倨后恭”四字概括。

种种变化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社会现实。

三、《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意味。

阅读时,把你认为可笑的地方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点拨:
讽刺的笔法,通常褒词贬用,大词小用,笑中藏悲。

阅读《儒林外史》,体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及其所带来的世态炎凉,并提高阅读古白话的能力。

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试分析下列几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
体会其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