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建筑材料分类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课堂笔记

建筑材料课堂笔记

北航《建筑材料》绪论一、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材料是指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和制品,它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建筑材料要占整个工程造价的30-50%,因此如何选用和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对于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根据组成材料的种类和化学成分,可分为三大类:无机材料大类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

这是土建工程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材料。

主要用作结构材料。

有机材料大类包括木材、沥青、高分子材料。

这类材料除了力学性质较好以外,有较多的功能特性,如防水、保温、耐化学腐蚀等性能,也是土建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

黑色金属——钢、铁、不锈钢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铅、铜等及其合金无机材料天然石材——砂、石、及石材制品烧土制品——砖、瓦、玻璃等非金属材料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泥、水玻璃等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混凝土、砂浆及硅酸盐制品植物材料——木材、竹材等有机材料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沥青制品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胶粘剂、合成橡胶等无机非金属与有机材料复合——玻璃水泥增强塑料、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沥青混合料等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轻质金属夹芯板三、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其趋势建筑材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同步前进的。

趋势:由使用天然建筑材料向使用人工建筑材料发展;由单一的材料向复合材料发展;单一结构材料向多功能材料发展;由污染环境材料向绿色环保材料发展。

四、学习方法各种材料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应用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各类材料的共性和个性,各个材料的应用范围.实践性比较强,与生产和实践密切联系,有很多规范、标准,注意现行的规范。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北航《建筑材料》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掌握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空隙率;掌握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及指标;材料的导热性及导热系数;了解材料的吸声性和隔声性;掌握材料的强度、比强度与强度等级;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了解材料的耐久性及影响因素;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1. 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1)构成建筑物本省的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石灰,砂石等。

(2)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如钢,木模板,脚手架等。

(3)各种建筑器材,如给排水设备,采暖通风设备,空调,电器等。

2. 建筑材料的分类(1(2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地位1. 建筑材料的特点建筑材料必须具备如下四大特点:适用、耐久、量大和价廉。

2. 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地位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1)工业建筑、水利工程、港口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以及大量民用住宅工程需要巨大的优质的品种齐全的建筑材料。

(2)建筑材料有很强的经济性,直接影响工程的总造价。

(3)建筑材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适用性、耐久性。

(4)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美观、保温、吸声、防水、防震、放火、节能等功能。

建筑材料技术标准简介1. 定义建筑材料技术标准:针对原材料、产品以及工程质量、规格、检验方法、评定方法、应用技术等作出的技术规定。

包括的内容:如原材料、材料及其产品的质量、规格、等级、性质、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材料以及产品的应用技术规范;材料生产以及设计规定;产品质量的评定标准等。

2.3.代号:反映该标准的等级或发部单位,用汉语拼音表示;标号:表示标准的顺序号,颁布年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名称:反映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以汉字表示。

例如: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顺序号批准年代号名称意义:表示国家标准175号,1999年颁布执行,其内容是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又如GB/T14684-2001建筑用砂表示国家推荐性标准14684号,2001年颁布执行的建筑用砂标准。

注意:一方面,技术标准反映一个时期的技术水平,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所有技术标准应根据技术发展的速度于要求不断进行修订。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习方法1. 目的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为从事技术工作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实际的材料并不存在理想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二.试验条件对强度结果的影响
1.强度与试验条件有密切关系:如试的形状、 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温度、及试验时3.加荷速 度等。
2.棱柱体比正方体的强度低。 3.尺寸大的试件强度低与尺寸小的试件。 4.含水的试件,其强度较干燥的低。 5.一般老说温度高,强度将降低 6.加荷速度快时,则破环时的强度值较高
1.4材料的耐久性
1.耐久性是指材料保持工作性能直到极限状态的性质。 2.实验室快速试验包括:干湿循环,动融循环,加湿与
紫外线干燥循环,炭化,盐溶液浸渍与干燥循环,化 学介质浸渍等
第二章:石 材
实际密度的测量: 1)对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金属、玻璃等
直接以排水法作为密实态体积近似值 2)对有孔隙的材料:砖、混凝土、石材
磨成细粉- 排水法求的体积即为密实态体积
表 观密度
3、表观密度-对密实材料直接以排水法求的 体积v’作为密实态体积的近似值。单位 g/cm3或kg/m3。 公式: ρ’=m/ V’ 式中 ρ’-表观密度( g/cm3 ) m-材料的质量(g) V’-用排水法求的的体积(cm3)
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冷却后在岩石中形成大 量的孔隙 (4).烧作用
孔隙的类型及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二)孔隙的类型
(1)连通孔隙 隙
(2)封闭孔隙
(3)半封闭孔
(三).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孔隙增多)
(1).材料的体积密度减小
(2).材料受力的有效面积减小,强度降低
(3).体积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和热容随之减小
空隙率
4、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 体积与散粒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称 为空隙率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说明书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说明书
玻璃
普通平板玻璃、特种玻璃等
无机纤维材料
玻璃纤维、矿物棉等




植物材料
木材、竹材、植物纤维及制品等
沥青材料
煤沥青、石油沥青及其制品等
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涂料、胶黏剂、合成橡胶等




有机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
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金属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
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
金属与有机材料复合
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如表0.1所示。
表0.1 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
分类
实例




金属
材料
黑色金属
钢、铁及其合金、合金钢、不锈钢等
有色金属
铜、铝及其合金等



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然石材
砂、石及石材制品
烧土制品
粘土砖、瓦、陶瓷制品等
胶凝材料及制品
石灰、石膏及制品、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硅酸盐制品等
PVC钢板、有机涂层铝合金板等
0.2 建筑材料的发展
利用建筑材料改造自然、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远在新石器时期之前,人类就已开始利用土、石、木、竹等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据考证,我国在4 500年前就已有木架建筑和木骨泥墙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能够对天然原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出现了人造建筑材料,使人类突破了仅使用天然材料的限制,开始大量修建房屋、寺塔、陵墓和防御工程。我国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西周初期已有烧制的瓦,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有了烧制的砖,始建于公元前475年的万里长城,所使用的砖石材料就达1亿m3。山西五台山木结构的佛光寺大殿已有千余年历史。2 000年前的古罗马已用石灰、火山灰、砂和砾石配制混凝土,建造著名的万神庙、斗兽场的巨大墙体。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1.天然材料:来自自然界,如木材、石材、土壤等。

2.人工材料:经过加工和改造而制得,如钢筋混凝土、人造石材、玻璃纤维等。

二、按照物理性质分类:
1.结构材料:用于提供力学支持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木材等。

2.绝热材料:用来降低热量和声音的传导,如岩棉、玻璃棉、聚苯板等。

3.防水材料:用于防止水的渗透和积聚,如沥青、聚氨酯涂料等。

4.隔热材料:用来降低能量传导,如聚苯颗粒泡沫、泡沫塑料等。

5.防火材料:具有阻止火势蔓延的特性,如石膏板、矿棉板等。

三、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1.无机材料:由无机物质构成,如水泥、石膏、砖块等。

2.有机材料:由有机物质构成,如木材、纤维板等。

3.金属材料:由金属元素构成,如钢材、铝合金等。

4.聚合材料:由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如聚氯乙烯、聚酯纤维等。

四、按照用途分类:
1.结构材料:用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如钢材、混凝土等。

2.包装材料:用于包装建筑材料,如纸板、塑料薄膜等。

3.表面装饰材料:用于装饰建筑表面,如涂料、瓷砖等。

4.窗户和门的材料:用于制造窗户和门的材料,如玻璃、铝合金等。

5.室内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修,如地板、墙纸等。

总体而言,建筑材料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中实现安全、耐久和美观的建筑结构。

(完整版)建筑材料ppt

(完整版)建筑材料ppt

装饰特性
色彩、质感、光泽等。
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与施工
基层处理
清理、修补、找平 等。
施工过程
粘贴、挂贴、干挂 等。
应用范围
室内外墙面、地面、 顶棚等各个部位。
材料准备
选材、加工、预排 等。
注意事项
施工环境、材料配 比、操作规范等。
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评价与选用
耐久性
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
安全性
无毒无害,符合环保要求。
选用原则
根据工程部位、使用功能、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 的防水材料。同时要注意材料的环保性能和耐久性。
06
建筑装饰材料
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与特性
物理特性
密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
加工特性
可加工性、可塑性、可铸性等。
种类
包括石材、木材、金属、玻璃、 陶瓷、塑料等多种类型。
化学特性
耐腐蚀性、耐候性、防火性等。
硬木
如橡木、胡桃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美观,耐磨耐腐。
木材的种类与特性
质轻而强
木材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 比刚度,适用于承受轻载 的结构。
隔热保温
木材的导热系数低,具有 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易于加工
木材可通过锯切、刨削、 雕刻等方式进行加工,方 便施工。
钢材与木材的应用与施工
01
应用领域
02
钢材: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车辆、船舶等领域。
多元化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绿色 建筑材料的种类和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VS
高性能化
未来的绿色建筑材料将更加注重性能的提 升,如强度、耐久性、保温隔热性能等。
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建筑材料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建筑材料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建筑材料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1. 广义的建筑材料是指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包括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总称。

如粘土、铁矿石、石灰石、生石膏等。

2. 狭义的建筑材料是指直接构成建筑物和构筑物实体的材料。

如混凝土、水泥、石灰、钢筋、粘土砖、玻璃等。

作为建筑材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要求:1、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本身的技术性能要求,保证能正常使用。

2、在其使用过程中,能抵御周围环境的影响与有害介质的侵蚀,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

同时也不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

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1. 金属材料:有钢、铁及其合金,铝、铜等。

2. 非金属材料:包括天然石材、烧土制品、胶凝材料及制品、玻璃、无机纤维材料。

a、天然石材有砂、石及石材制品等。

b、烧土制品有粘土砖、瓦等。

c、玻璃有普通平板玻璃、特种玻璃等。

有机材料,包括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及合成高分子塑料。

a、植物材料有木材、竹材、植物纤维等。

b、沥青材料有煤沥青、石油沥青及其制品等c、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塑料、涂料、合成橡胶等。

复合材料,包括有机与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金属与有机复合材料。

a、有机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有聚合物砼、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b、金属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有钢筋砼,钢纤维砼等。

c、金属与有机材料复合有PVC钢板、有机涂层铝合金板等。

建筑结构材料主要是指构成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如梁、板、柱、基础、框架及其它受力构件和结构等所用的材料。

对这类材料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是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所用的主要结构材料有砖、石、水泥砼及两者的复合物--钢筋砼和预应力钢筋砼。

随着工业的发展,轻钢结构和铝合金结构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加大。

墙体材料,主要指建筑物内、外及分隔墙体所用的材料,有承重和非承重两类。

目前我国大量采用的墙体材料为粉煤灰砌块、砼及加气砼砌砖等。

此外,还有砼墙板、石板、金属板材和复合墙板等。

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工程中各种构件的材料,主要包括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

下面将对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1.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中各种构件的材料,包括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

2.结构材料:用于建筑构件的承重和支撑作用,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3.装饰材料:用于建筑构件的装饰和美化,主要包括瓷砖、地板、涂料等。

4.辅助材料: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辅助工作,如脚手架、砂浆、胶水等。

二、分类1.结构材料(1)混凝土:通过水泥、石子、沙子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广泛用于建筑结构中,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的特点。

(2)钢材:包括普通钢和特种钢两类,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可用于梁、柱、桁架等建筑结构中。

(3)木材:分为软木和硬木两类,具有质轻、吸音隔热、施工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墙体、屋顶、地板等建筑结构中。

(4)砖石材料:包括石材、砖块和砌块等,具有耐候性好、节能隔热的特点,适用于墙体和地基等建筑结构中。

2.装饰材料(1)瓷砖:具有耐磨、防水、易清洁等特点,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地面和墙面的装饰。

(2)地板材料:包括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和塑料地板等,具有耐磨、防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室内地面装饰。

(3)涂料:分为油漆和涂料两类,具有耐水、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墙体和天花板的装饰。

(4)玻璃:包括普通玻璃、安全玻璃和隔音玻璃等,具有透明、隔音、保温等特点,适用于窗户和隔断的装饰。

3.辅助材料(1)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支撑和辅助作业,主要包括钢管脚手架和木板脚手架两种。

(2)砂浆:用于砌筑墙体和抹灰的材料,主要包括石灰砂浆、水泥砂浆和石膏砂浆等。

(3)胶水:用于建筑装饰过程中的粘接作业,主要包括木工胶、石材胶和玻璃胶等。

总结起来,建筑材料可按其用途和功能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

其中,结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砖石材料等,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承重和支撑作用;装饰材料包括瓷砖、地板材料、涂料、玻璃等,主要用于建筑构件的装饰和美化;辅助材料包括脚手架、砂浆、胶水等,主要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辅助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建筑材料分类
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

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

建筑材料定义分类:
1.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通称为建筑材料。

知识点滴:万里成城:(体现我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总长度大约有十万里以上!所用建筑材料:土、石、木料、砖、石灰。

关外有关、城外有城,其材料运输量之浩大、工程之艰巨世所罕见
知识点滴:河北赵州石桥
建于1300多年前(桥长约51m ,净跨37m ),建造该桥
的石材为青白色石灰岩。

比意大利人建石拱桥晚 400多年,但在 主拱肋与桥面间设计 “ 敞肩拱”比外国早了 1200多年。

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类 按用途分
2. 土木工程与材料的关系
(1 )材料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

材料是构成土木工程建(构)筑物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其 质量基础。

在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总造价中, 与材料有关的费用 占50%以上
(2)在实际工程中,材料的选择、使用及管理,对工程成
本影响很大。

一年以后出现了许多裂纹, 后来要铲去重新铺沥青混凝土, 大大增加了工
(1) 按化学组成分类
比如广东某跨海桥,其桥面原来使用的钢纤维混凝土,
使用 从而
其中 “JC 为建材行业的标准代号, “T 表示推荐标准;“ 479”
程的造价。

(3 )材料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进步起了一个促进作用。

例如钢材及水泥的大量应用和性能改进,取代了过去的砖、 石、土
木,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占领了土木工程结构材料的主 导地位。

现代 玻璃、陶瓷、塑料、涂料等新型材料的大量应用,又把许多建筑 物装扮得绚丽多彩。

3. 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有三大类:
(1 )国家标准
如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为标准颁布年代号,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该标准的 技术(产 品)名称,上述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任何技术(产品)不得 低于此标准。

此外,以“ 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它表示也可以执 行其他标准,是非强制性的。

(2 )行业标准
如JC/T 479-92 建筑生石灰
其中 “ GB 为国家标准的代号, “ 175”为标准编号,“ 1999” 号,
号,
为此类技术标准的二类类目顺序号; “ 92”为标准颁发年代号。

(3)地方标准(DBJ )和企业标准(QB ):
国际标准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 团体标准和公司标准。

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团体和公司的标 准。

如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标准(ASTM )等。

② 区域性标准。

如德国工业标准 (DIN )等。

③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 ISO 。

4. 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石材、 木材和泥土,后来发展为使用 石灰、砖瓦等,再到后来就到钢筋混凝土,还发展了各种新型的 墙体材料等。

廉价、低耗能; (4 )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及制品
发展;
扩大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
用工农业废料、废渣等代替自然资源为原料,向环保
方向发展;
发展更多花色品种的装饰材料。

(1) 轻质、高强; (2)发展多功能材料;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