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浓度的激素调节作用

合集下载

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和作用

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和作用

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和作用?
答:血糖浓度调节的方式有:神经,激素和器官调节。

(一)激素的调节作用
1.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产生。

主要通过促进
肌肉、脂肪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加速糖的氧化分解;促进糖转变为脂肪、抑制脂肪分解;阻止糖异生等方面降低血糖。

2.升高血糖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由胰岛α细胞合成。

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促进脂肪动员等方面升高血糖。

(2)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
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主要刺激糖异生作用;肾上腺素主要促进糖原分解。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系统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植物神经系统调
节其所控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血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如下丘脑的内侧核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肾上腺素释放和作用于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促进糖异生和肝糖原分解。

下丘脑外侧核,它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糖原合成,阻止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三)肝的调节作用
肝脏是维持血糖恒定的关键器官。

肝脏具有双向调控功能,可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糖的有氧氧化,转化为其他非糖物质或其他糖类,以及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和其他单糖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

肝功能受损失,可能影响糖代谢而已出现血糖波动。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血糖调节是人体内部维持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机制,对于我们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在高二生物学中,我们需要掌握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肝糖原这三个方面来介绍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一、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机制胰岛素是由胰岛内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对于降低血糖浓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胰岛素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调节血糖浓度:1.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抑制肝糖原合成和糖异生:肝脏是能够合成和储存糖原的器官,在血糖过高的情况下,胰岛素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和糖原合成,减少血糖的产生和释放。

3.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血糖浓度、胃肠激素和神经调节等。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分泌的胰岛素也会随之减少。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调节机制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内的α细胞分泌的激素,与胰岛素相反,它能够升高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胰高血糖素能够刺激肝脏分解糖原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增加血糖浓度。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肝脏进行糖异生,将其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促进脂肪酸的释放:胰高血糖素能够刺激脂肪组织分解脂肪酸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从而升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低血糖、饥饿、交感神经的兴奋等。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α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来增加血糖。

三、肝糖原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肝糖原是储存在肝脏中的一种糖原,它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为葡萄糖,提供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使用,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血糖浓度过低时,肝脏的α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来刺激肝糖原的分解,将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血糖调节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对于维持身体能量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功能至关重要。

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糖调节的过程以及胰岛素在其中的作用。

一、血糖调节的过程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葡萄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人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血糖浓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血糖需要得到严格调节,以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血糖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素这两种主要激素来实现。

具体而言,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将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水平。

相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α细胞分泌葡萄糖素,它提高血糖浓度,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二、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能够增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体的数量,从而增加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

(2) 促进糖原的合成:胰岛素能够刺激肝脏和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合成,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以备能量需求。

(3) 抑制葡萄糖的产生:胰岛素能够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降低血糖浓度。

2. 促进脂肪的合成和抑制脂解除了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外,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脂解),以维持脂质代谢的平衡。

胰岛素能够刺激脂肪细胞内脂肪酸的合成,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储存起来。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细胞脂解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避免自由脂肪酸的过多释放。

3.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胰岛素还能够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胰岛素能够抑制肌肉中的蛋白质分解酶活性,保护肌肉组织,防止蛋白质的破坏。

同时,胰岛素还能够刺激肝脏中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氮平衡。

实验十一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十一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十一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目的】1.掌握血糖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掌握血糖的正常范围及意义。

3.熟记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并解释其作用机制。

【原理】人和动物体内的血糖浓度均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这是由于体内存在多种激素及调节物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糖酵解、糖氧化、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脂肪合成与分解等代谢途径协同进行。

胰岛素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降低血糖:①促进肌肉、脂肪细胞的载体转运葡萄糖人内;②抑制蛋白激酶A,继而使糖原磷酸化酶活性降低:激活糖原合酶脱磷酸酶,从而使糖原合酶活性升高,加速肌肉、肝脏的糖原合成;③通过第二信使间接激活丙酮酸脱氢酶,加速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④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活性,促进氨基酸进入肌肉合成蛋白质,从而降低糖异生;⑤抑制脂肪动员,促进糖有氧氧化。

肾上腺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起升高血糖的作用。

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作用迅速而明显,它通过与肝和肌肉细胞膜受体结合而激活磷酸化酶,产生级联放大效应,从而加快糖原的分解、肝释放葡萄糖、肌肉输出乳糖供肝糖异生等,最终导致血糖升高。

本实验观察家兔在注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前后空腹血糖浓度的变化。

血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首先用钨酸钠及盐酸沉淀血清中的蛋白质,制备血滤液。

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血滤液中的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并产生1分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被偶联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放出氧,氧将试剂中的4-氨基安替吡啉偶联酚(还原性氧受体)的酚氧化,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葡萄糖的含量成正比,此溶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比色测定,即可求出血糖含量。

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葡萄糖酸+H202过氧化物酶H20——————>H20+02O2+4-氨基安替吡啉偶联酚——————>醌类化合物(红色)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特异性较高,能干扰测定结果的物质较少,如溶血样本血红蛋白浓度达lOg/L、黄疸样本胆红素浓度达342Um以及样本中所含的少量尿素、肌酐、甘油三脂等均不影响测定结果。

血糖试验实验报告

血糖试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血糖正常范围及意义。

3. 理解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人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血糖浓度受到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调节。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而肾上腺素则可以提高血糖。

本实验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血糖浓度的变化,了解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1. 仪器:血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试管、移液器、恒温水浴箱等。

2. 试剂:葡萄糖标准液、胰岛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葡萄糖标准液分别加入试管中,按比例加入试剂,混合均匀,置于恒温水浴箱中反应一定时间。

然后测定各管中葡萄糖浓度,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实验组制备:将实验动物(如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两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3. 血糖测定: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体内采集血液,测定血糖浓度。

4. 肾上腺素影响实验:在实验组动物注射胰岛素后,再注射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重复步骤3,观察血糖浓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出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的方法。

2.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糖浓度比较:实验组血糖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3. 肾上腺素影响实验:注射肾上腺素后,实验组血糖浓度显著升高,说明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

六、实验分析1. 葡萄糖氧化酶法是一种准确、简便的血糖测定方法,适用于临床和科研。

2.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这是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3. 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这是肾上腺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肾上腺素通过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升高血糖。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

前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199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为1.43亿人,预计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将增加45%,发展中国家将增加200%。

我国1996年11省20~74岁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现患率是1984年的4.8倍。

同时,我国糖尿病增长幅度正呈现出农村大于城市的显著特点。

与1993年相比,1998年我国城市糖尿病患病率上升53%,农村上升128%。

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

只有在正确地了解人体内激素对血糖的调节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立题体内激素如何调节人体血糖浓度,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怎样的调节机制,肾上腺素又是如何影响血糖浓度的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验证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以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肾上人体正常血糖浓度是80~120mg/dl,参与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两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这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胰岛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所产生,其主要作用有: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②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③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⑤阻止糖异生作用。

高血糖、高氨基酸、胰泌素、胰升糖素和迷走神经兴奋等都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其主要作用有:①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促进糖异生作用;②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低血糖、低氨基酸可刺激胰高血糖素释放。

肾上腺素主要促进糖原分解,为细胞提供葡萄糖的来源。

血糖浓度可用血糖仪测定。

血糖仪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试纸中的葡萄糖脱氢酶反应产生的电流量测量血糖。

【实验目的】1、通过对血糖浓度的测定掌握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血糖平衡的原理

血糖平衡的原理

血糖平衡的原理血糖平衡是指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机制,对于人体的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获得能量主要依赖于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血糖水平的升降不仅受到机体内外多个系统的调控,还受到体内多种激素的参与和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能够通过调整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等多个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来维持血糖平衡。

胰岛素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

它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在发现餐后血糖升高时迅速释放,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胰岛素通过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葡萄糖的转换和储存,抑制肝葡萄糖产生和释放,调节血糖平衡。

此外,胰岛素还通过促进肝细胞、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摄取脂肪和蛋白质,刺激脂肪合成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和蛋白质分解,调节能量代谢。

胰高血糖素是另一种重要的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

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主要通过抑制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和促进肝葡萄糖产生和释放。

它调节血糖平衡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能够提高血糖浓度。

肾上腺素是一种分泌于肾上腺髓质的激素,通过对肝脏和肌肉组织的α和β受体的作用,对血糖浓度产生影响。

肾上腺素能够通过激活肝脏糖原分解和促进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调节血糖平衡。

GLP-1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多肽,主要由小肠的L细胞分泌。

GLP-1在餐后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缓胃肠道蠕动,抑制食欲,促进胃的饱腹感。

GLP-1通过这些方式调节血糖平衡,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血糖平衡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这些激素和机体内外多个系统之间的调节和相互作用实现的。

在正常情况下,餐前胰岛素分泌较低,胰高血糖素分泌较高,促使肝脏产生和释放葡萄糖,维持基础血糖水平。

而在进食后,胰岛细胞迅速释放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葡萄糖产生和释放,使血糖浓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

参与血糖调节的其他激素

参与血糖调节的其他激素

参与血糖调节的其他激素
(1)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

它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是: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胰岛素的反应相反,有些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亮氨酸等都可以引起生长抑素的分泌。

生长抑素很可能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具有作用,由于生长抑素度对血糖浓度升高发生反应,因此可作为一个制动器以维持胰岛素分泌的速度与血糖浓相适应。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一起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为糖元和葡萄糖。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够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刺激时(创伤、缺氧、疼痛、感染、剧烈的环境温度变化等)、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增强,使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进而引起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从而改变机体的代谢状况,提高对这些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自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教案
神经和激素对血糖代谢的控制
正常机体血糖水平总是处于80~120 mg范围之内,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大致高达160~180 mg时,便可从尿中排出。

所以这范围是肾排糖阈值。

神经和激素对血糖浓度有调节作用。

血糖低于70毫克%时,或由于过度兴奋、激动时,均可刺激延脑第四脑室“糖中枢”的反射性兴奋,这种兴奋传至肝脏,使部分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另外,刺激交感神经有同样的效果。

当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时,神经冲动发出的信号减弱,于是糖原分解减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液(血液,细胞内、外液)中葡萄糖是处在不断变化、调节之中,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有神经、激素和器官三方面的调节作用。

激素的调节作用参与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两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这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它们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是通过对糖代谢途径中一些关键酶的诱导、激活或抑制来实现的。

这两类激素的作用互相对立又互相制约,使调节效能加强。

(1)胰岛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系由胰岛B细胞所产生,其主要作用有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②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
③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⑤阻止糖异生作用。

高血糖、高氨基酸、胰泌素、胰升糖素和迷走神经兴奋等都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2)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

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的29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

胰高糖素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

细胞内的cAMP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①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促进糖异生作用。

②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低血糖、低氨基酸可刺激胰高血糖素释放。

(3)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主要刺激糖异生作用,肾上腺素主要促进糖原分解。

这三个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为细胞提供葡萄糖的来源。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而血糖水平保持恒定则不仅是糖本身,还有脂肪、氨基酸代谢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