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食品中蛋白质

食品中蛋白质
又含有大量的非蛋白氮化合物,必须把蛋白质提出来, 分别测总氮及非蛋白氮就得到纯蛋白氮。
蛋白质的含量一般是按照总氮量乘上一个合适的
蛋白质换算系数来求得的。这个系数决定于物质中蛋 白质的含氮量。蛋白质的含氮量一般为15—17%,平 均值为16%左右。所以只要测出样品(鸡蛋、青豆、 肉、玉米等)中的含氮量,再乘以换算系数,就可计 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g); m------试样的质量或体积(g或mL)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食物为6.25;乳制品为6.38;
面粉为5.70;玉米、高梁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 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 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1h,取下放冷, 小心加20ml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烧瓶,洗 液并入容量瓶,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消化装置
加入试剂的作用:
K2SO4的作用:作为增温剂,提高溶液沸点;加速 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CuSO4的作用:作为催化剂。还可以作消化终点指 示剂:当完全消化后,反应停止,变为兰色。浓硫 硫酸的作用:硫酸使有机物脱水,并破坏有机物, 使有机物中的C、H氧化为CO2和H2O蒸汽逸出,而 蛋白质则分解氮,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酸性 溶液中。
5.2 蒸馏:
(1)仪器的洗涤:仪器应先经一般洗涤,再经水蒸汽洗涤。 洗涤方法:先煮沸蒸汽发生器,器中盛有2/3体积的用几滴硫酸 酸化过的水,样品杯中也加入2/3体积蒸馏水进行水封。关闭反 应管下的管夹使蒸汽通过反应室的插管进入反应室,再由冷凝 管下端逸出(可在冷凝管下口放一个准备好的盛有硼酸-指示剂 的锥形瓶,观察锥形瓶中的溶液是否基本上不变色,可证明蒸 馏器内部已洗涤干净) 。 排废:用右手轻提样品杯中棒状玻塞,使水流入反应室的同时, 立即用左手捏紧橡皮管,以断气源,盖好玻塞。由于反应室外 层中蒸汽冷缩、压力降低,反应室内废液通过反应室中插管自 动抽到反应室外壳中。再在样品杯中加入2/3体积蒸馏水,反复 三次。关闭夹子再使蒸汽通过全套蒸馏仪1~3min,可进行蒸 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为确保食品质量和营养成分的标准,准确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Lowry法,用于测定某种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1.1 实验材料某种含有未知蛋白质的食品样品、5% 硫酸铜溶液、0.5% 碱式柠檬酸钠溶液、Folin-Ciocalteu试剂、酒精。

1.2 仪器设备计量瓶、连滤器、比色皿、移液管、纱布、离心机。

二、实验步骤2.1 样品制备将食品样品取适量加入计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磨光纯水,摇匀后经连滤器过滤以去除杂质。

2.2 样品预处理取适量样品溶液加入离心管中,离心去除残留物,得到待测样品。

2.3 试剂配制2.3.1 硫酸铜溶液:将5% 硫酸铜溶液用磨光纯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2.3.2 碱式柠檬酸钠溶液:将0.5% 碱式柠檬酸钠溶液用磨光纯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2.3.3 Folin-Ciocalteu试剂:使用原液。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3个浓度的蛋白质标准溶液(如0.1 mg/mL、0.2 mg/mL、0.3 mg/mL)分别取1.0 mL加入各自试管中,然后加入1.0 mL Folin-Ciocalteu试剂和1.0 mL碱式柠檬酸钠溶液,静置反应30分钟。

之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750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2.5 测定待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取1.0 mL待测样品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1.0 mL Folin-Ciocalteu试剂和1.0 mL碱式柠檬酸钠溶液,静置反应30分钟。

之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750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值,并使用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测定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重复多次实验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Lowry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化学实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Folin-Ciocalteu试剂中的磷酸铜生成蓝色化合物,通过测定吸光度值来确定蛋白质含量。

食品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食品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食品蛋白质的检测方法蛋白质是构成食物中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的维护以及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蛋白质检测方法。

一、生物化学法检测蛋白质生物化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它通过测定食品中的氨基酸或肽链来间接推断蛋白质的含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氨基酸的含量来间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氨基酸测定方法有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二、免疫学法检测蛋白质免疫学法是一种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它利用抗体与特定蛋白质结合的特异性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该方法一般分为免疫沉淀法、免疫层析法和免疫电泳法等。

其中,免疫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将抗体与待测物质结合,然后通过离心等操作将蛋白质沉淀下来,最后通过比色、荧光或放射性等方法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三、质谱法检测蛋白质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它基于蛋白质分子的质量和电荷特性来进行分析。

质谱法可以直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氨基酸序列等信息,对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常用的质谱法包括质谱仪、液相质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等。

四、比色法检测蛋白质比色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它通过测定蛋白质与染料之间的吸光度差异来推测蛋白质的含量。

该方法常用的染料有布拉德福棕、科尔斯奇蓝等。

比色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食品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蛋白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它通过蛋白质与色谱柱相互作用的特性来分离和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该方法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分子量、含量和结构的分析,常用于食品中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食品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化学法、免疫学法、质谱法、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蛋白质检测。

[精品]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精品]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精品]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组成食物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能与双氨基苯酚(Folin-Ciocalteu试剂)反应,在蓝色复合物的形成下吸光度增加。

利用这一现象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步骤:
1. 食品的预处理
取适量的食品,如鸡蛋、瘦肉、豆腐等,先将食品在研钵中打碎,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混合均匀,并将混合液倒入过滤纸筒中,收集澄清液并备用。

2. 制备标准曲线
取不同浓度的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1ug/mL、0.2ug/mL、0.4ug/mL、0.6ug/mL、0.8ug/mL),各加入1mL NaOH(0.1mol/L)及2.5mL双氨基苯酚溶液,室温下混合放置,15min后加入 2mLNa2CO3溶液(0.2mol/L),混合均匀,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制备标准曲线。

3. 测定样品
4. 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
样品 | 吸光度值 | 蛋白质含量(g/100g)
---|---|---
鸡蛋 | 0.21 | 12.56
瘦肉 | 0.55 | 20.00
豆腐 | 0.45 | 8.90
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瘦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豆腐的蛋白质含量最低。

这有助于我们选择更健康的食物。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样品的吸光度值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这也说明了利用双氨基苯酚对蛋白质进行测定的可行性。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解释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解释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解释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解释导言: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在体内起着结构构建、调节代谢、免疫防御以及传递信息的作用。

因此,了解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对于人们合理膳食以及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1. 总氮测定法总氮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因为蛋白质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所以通过测定食品中的总氮含量,可以近似地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总氮测定法的常用方法有几种:凯氏方法、微量法、Kjeldahl 法等。

凯氏方法是一种经典的总氮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硫酸的氧化性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为硝酸盐离子,然后用硫化汞与硝酸盐反应生成化合物,通过光度计或滴定法测定硝酸盐离子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总氮含量。

微量法是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总氮测定方法,其原理是根据样本中亚硝酸根离子的发色反应,利用光度计测定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总氮含量。

Kjeldahl 法是一种金标准的总氮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将蛋白质样品加入硫酸中加热,使蛋白质氮转化为氨气,然后利用盐酸滴定法测定氨气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总氮含量。

2. 生物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是一种直接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蛋白质与某些特定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可测定的物质,从而得到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

常用的生物化学方法有低里氏法和酪蛋白试剂法。

低里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尿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但也可以应用于食物中蛋白质的测定。

该方法利用琼脂胶的胶体颗粒状结构吸附蛋白质,然后根据蛋白质与琼脂胶的吸附量的差异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酪蛋白试剂法是一种用于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酪蛋白与碱性染料(如亚甲基蓝)之间的络合反应,通过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3.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与特定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实验一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2、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包括样品的消化处理、蒸馏、滴定及蛋白质含量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1、消解:蛋白质是含氮的化合物。

食品与浓硫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共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而留在消化液中,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来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

因为食品中除蛋白质外,还含有其它含氮物质,所以此蛋白质称为粗蛋白。

NH2(CH2)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6H2O浓硫酸将有机物炭化后为碳、氢与氮,将形成的碳氧化:2H2SO4+C(Δ)=CO2+2H2O+2SO2↑生成的二氧化硫将氧化态的氮还原为氨而自身被氧化为三氧化硫,氨随之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H2SO4+2NH3=(NH4)2SO4在消解试验中,为了加速蛋白质的分解,缩短消解时间,常常加入下列物质:(1)硫酸钾:一般浓硫酸的沸点为340℃,但加入硫酸钾后,硫酸不断分解,水不断溢出引起硫酸钾浓度不断增加,沸点因此而增加。

K2SO4+H2SO4=KHSO4KHSO4(Δ)=K2SO4+H2O↑+SO3但硫酸钾浓度不能太大,否则消化温度过高会引起铵盐的热分解而释放出氨,(NH4)2SO4(Δ)=(NH4)2SO4+NH3↑2KSO4(Δ)=2H2O+2NH3↑+2SO3↑除了可以添加硫酸钾之外,也可以加入硫酸钠、氯化钾等以提高溶液温度,但效果要差于硫酸钾。

(2)硫酸铜:硫酸铜可以催化反应。

可以采用的催化剂除了硫酸铜外,还可以加入氧化汞、汞、硒粉以及二氧化钛等,但考虑效果、价格以及污染等原因外,最常用的还是硫酸铜,同时可以加入少量的过氧化氢、次氯酸钾等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机理为:2CuSO4(Δ)= Cu2SO4+O2↑+SO2↑C+CuSO4(Δ)= Cu2SO4+CO2↑+SO2↑H2SO4+Cu2SO4(Δ)= 2CuSO4+2H2O↑+SO2↑此反应不断进行,如溶液没有褐色生成(Cu2SO4颜色)而呈现清澈的蓝绿色,说明有机物已经全部被消解完毕。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5.滴定
❖ 用 0.1mol/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收集液至 刚刚出现紫红色为终点。 同一试样做两次平 行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
❖ 6.计算 ❖ 计算比较简单,此处不再做详细的叙述。
❖ 计算结果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值之差: 蛋白质含量小 于1%时,不得超过平均值的 10%;
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 1%时,每 100g 样 品不得超过 5g。
四.国标法中凯氏定氮法测量的优缺点 分析
❖ 1.优点: ❖ 干扰少
❖ 操作较为简单,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
❖ 可用于所有动、植物食品的分析及各种加工 食品的分析,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 量测定
❖ 2.缺点:
❖ 太粗略,不准确
❖ 费时,需 8~10小时
❖ 凯氏定氮法只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把低价 氮氧化并转为氨盐来测定,而不能把高价氮 还原为氮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式,所以不可以测出物质中 所有价态的氮含量.
三.实验步骤
❖ 1.试剂和溶液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 水。 ❖ 硫酸铜(GB 665);硫酸钾(HG 3—920);
硫酸(GB 625); 95%乙醇(GB 679); 4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 40g 氢氧化钠(GB629)
溶于 60mL 蒸馏水中; 4%硼酸溶液:称取 4g 硼酸(GB 628)溶于蒸馏 水中
3.1.2 液体试样:取 10~20±0.05mL 试样(使试 样中含氮 30~40mg),移入凯氏烧瓶中,蒸发至近 干。
4.2 消化 :向凯氏烧瓶中依次加入硫酸铜0.4g、硫 酸钾10g、硫酸20mL 及数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斜 放(45°)在电炉上,缓慢加热。待起泡停 止,内 容物均匀后,升高温度,保持液面微沸。当溶液呈 蓝绿色透明时,继续加热 0.5~1h。取下凯氏烧瓶 冷却至约 40℃,缓慢加入适量水,摇匀。冷却至室 温。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掌握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技能,为食品质量的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的是经典的凯氏试剂法。

该方法是利用碱性铜溶液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结合成紫色沉淀,通过比色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 仪器,量筒、烧杯、比色皿、分析天平等。

2. 试剂,凯氏试剂、蛋白质标准品、硫酸铜溶液、碱液等。

四、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称取适量,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

2. 沉淀分离,将沉淀转移到预先称量的滤纸上,用水洗涤至无碱性铜试剂残留。

3. 沉淀溶解,将沉淀与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加入碱液溶解。

4. 比色计算,用比色皿盛放试液,通过比色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五、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XXg/100g。

六、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制备不均匀、操作不规范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七、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凯氏试剂法测定了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但仍需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对食品质量检验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验和工作积累了经验。

以上就是本次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有二种方法,一是凯氏微量法,二是自动定氮分析法。

一.凯氏微量法
有手工滴定定氮和自动定氮仪定氮,实验者可根据经济条件设备而定。

1.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过量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2NH2(CH2)2COOH+13H2SO4 (NH4)2SO4+6CO2+12SO2+16H2O
(NH4)2SO4+2NaOH 2NH3+2H2O+Na2SO4
2.方法
本法参照GB 5009.5 -85
适用于各类食品及饲料中蛋白质的测定
3.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试剂均为分析纯。

3.1硫酸铜
3.2硫酸钾
3.3浓硫酸
3.4 2%硼酸溶液(或1%的硼酸)
3.5 混合指示剂: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也可用2
份0.1%甲基红乙醇溶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3.6饱和氢氧化钠:500g氢氧化钠加入500ml水中,搅拌溶解,冷却后放置数日,澄清后使用。

3.7 0.01mol/L或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需标定后使用(配制及标定方法见附录)
4.仪器
消化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5. 操作步骤
5.1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1~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液体样品5~20ml,放入100ml 或500ml凯氏烧瓶中,加入0.2g硫酸铜,0.3g硫酸钾及3~20ml浓硫酸,放置过夜后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取下放冷后用约2~10ml蒸馏水冲洗瓶壁,混匀后继续加热至液体呈蓝绿透明,取下放冷,小心加10~20ml水混匀,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实验。

5.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5.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1~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液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ml样品消化稀释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之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

将3~10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中,提起玻璃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璃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中以防漏气。

加紧螺旋夹,开始蒸馏。

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2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然后用少量中性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再蒸馏1min取下接收瓶,以0.01或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5.3操作。

6. 计算
X = (V-V0 )×C× 0.014× B/m ×100× F
式中:
X 一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100g;
V 一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0 - 空白消化液消耗盐酸标准液体积,ml;
C 一盐酸标准液摩尔浓度,mol/L;
0. 014一 1mol/L 盐酸标准液1 ml相当氮克数.
B 一定容体积/取液量
m 一样品的质量,g;
F 一氮换算为蛋白质计算因子。

蛋白质的氮素含量不同,故换算因子不同。

详见下表。

蛋白质计算因子
食物计算因子
蛋,鱼,肉及制品,禽类,玉米,高粱,豆类,水果和蔬菜类 6.25
乳及乳制品 6.38
大米 5.95
小麦面普通粉 5.70
全麦,大麦,燕麦,裸麦,小米,小麦面全麦 5.83
小麦 5.80
黄豆 5.71
花生 5.46
芝麻,向日葵,核桃和榛子 5.30
麸皮 6.31
7. 举例
设取样品0.1000g,消化后稀释至100 ml; 。

取10 ml样品稀释液,标准盐酸为0.01 mol/L ,空白滴定为0.12 ml; ,样品滴定用去的标准盐酸为3.21 ml; ,测得样品中蛋白质百分率为:(3.21-0.12)×0.01×0.014×10/0.01× 100× 6.25
=(3.21-0.12)×8.75=27.0%
8. 附录:
(1)标准HCl溶液(0.1 mol/L HCl)配制及标定:
配制:量取9毫升HCl,加适量水稀释至1000毫升。

标定:精确称取约0.15克左右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加50毫升水使之溶解,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量取30ml 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入20ml 0.1%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匀)用配制的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紫红色,煮沸2min,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同时做试剂空白实验。

(2)计算:
C = m
(v-v0)×0.0530
C - HCl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 - 基准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 - HCl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vo - 试剂空白HCl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
0.0530-1.00 ml HCl标准滴定溶液〔C(HCl)=1mol/L〕相当基准无水碳钠g。

0. 01mol/L HCl:精确吸取标定过的0.1mol/L HCl 10 ml,准确稀释至100 毫升。

必要时重新标定浓度。

9.注意事项:
9.1干样用称量纸称重连纸一同消化,空白管同样放称量纸消化。

9.2 含糖量高和油脂高的样品消化时容易溢出,加热要缓慢。

9.3 稀释样品时消化液过热,加水反应猛烈使样品损失;消化液过冷,加水后盐析不溶解。

二、自动定氮分析法
1.原理
本方法为凯氏微量定氮法,将蛋白质的氮素转化成氨,与硫酸化合成硫酸铵,然后测定氨量。

由此计算出氮素含量,再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化学反应式如下:
2NH2(CH2)2COOH+13 H2SO4→(NH4)2 SO4+6CO2+12 SO2+16H2O
(NH4)2 SO4+2NaOH→2 NH3+2H2O + Na2SO4
2.方法来源
GB/T 6432-94 本法适用于各种食物和饲料的测定
3.仪器
KJELTEC AUTO 1030 ANALYZER(瑞典特卡托公司) 40孔消化炉
4.试剂
本实验所用试剂皆为分析纯,所用水皆为蒸馏水
(1)浓硫酸 98% H2SO4
(2)凯氏片(催化剂)K2SO4 + Se
(3)40%氢氧化钠溶液(NaOH) W/V
(4)无水硫酸钠 Na2SO4
(5)1%硼酸(H3BO4)吸收液称取100g硼酸溶于10L水中。

加入100ml溴钾酚绿溶液,再加入70ml甲基红溶液,最后加入3ml 4%氢氧化钠溶液。

(6)0.1mol/L盐酸(HCL)标准溶液,标定后使用。

5.操作步骤
5.1样品消化: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于消化管中(半固体样品用称量纸称取),加一粒凯氏片于消化管中,然后加入5ml浓硫酸,放置过夜,同时做样品空白管。

在消化过程中,先用低温消化(防止高温消化时样品溢出),低温消化1小时后,将温度升到最高档,至消化液无色透明。

待消化液冷却后,加入少量水冲洗消化管内壁,振摇,以免内壁粘有样品以致消化不完全。

然后于消化炉上再消化,直至液体无色透明。

放置室温后,加水至25ml,待测。

5.2样品定氮:开启1030自动分析仪电源,输入测定时的参数,打开STEAM按钮,产生蒸气5分钟,同时调节蒸气表,使蒸气表的指针指到NORMAL。

最后将消化管装入,关闭安全门,开始自动定氮。

当CYCLE OVER灯亮时,记录滴定结果,打开安全门,进行下一个样品测定。

6.计算
蛋白质(g/100g)= (V-V0)×0.01401×N×f/m×100
V: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V0: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 ml;
N: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ol;
0.01401:1mol盐酸标准溶液1ml相当于氮克数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样品的系数为6.25);
m:样品的质量,g;
7.注意事项
7.1 对含糖高的样品或油脂样品在消化过程中必须先低温消化,防止样品溢出,消化所需时间较长。

7.2 样品的称样量不宜过多,否则试剂消耗多,消化时间长,适宜称样范围在0.05~2.00g之间。

7.3 消化液过冷,在加水时,消化液有盐析出。

将消化管放在消化炉上加热,使沉淀溶解。

7.4 使用自动分析仪时,定氮前,应将管路中的吸收液排出去,因为管路中的吸收液长时间停留会变色。

7.5 在产生蒸气的水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是为了提高水中的电解质。

7.6 本仪器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最佳范围在0.5~7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