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南湖岛植物造景浅析

颐和园南湖岛植物造景浅析
颐和园南湖岛植物造景浅析

毕业论文

题目:颐和园南湖岛植物造景浅析

英文题目:The Summer Palace South Lake Island plant

landscaping

颐和园南湖岛植物造景浅析

学生姓名:导师姓名:

摘要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国园林文化的精粹。南湖岛是颐和园中一座相对独立的湖心岛,它在植物造景手法上秉承了颐和园的整体风格,同时又拥有其独有的特点。本文在对颐和园南湖岛的植物种类和植物造景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造景特点进行归纳,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期为岛屿植物造景提供参考。

关键词颐和园、南湖岛、植物造景

The Summer Palace South Lake Island plant landscaping Name of student:Guowanyue Name of tutor:Chenyuan

Abstract The Summer Palace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which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garden culture.The South Lake Island i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island in the Summer Palace,its plant landscaping techniques adhering to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Summer Palace,at the same time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This article 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ze of the Summer Palace South Lake Island plant species and plant landscaping,summarize its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then make some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 on the problems,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sland plant landscaping.

Key words The Summer Palace South Lake Island Plant landscape

目录

引言 (1)

1 概况 (1)

1.1颐和园概况 (1)

1.2南湖岛概况 (2)

2植物造景 (2)

2.1北京的植物造景现状 (2)

2.2颐和园植物造景现状 (3)

3南湖岛植物造景特点 (4)

3.1植物的种类和配置 (4)

3.1.1植物的种类 (4)

3.1.2植物的配置 (5)

3.2植物景观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5)

3.3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合理搭配 (8)

3.3.1广润灵雨祠 (8)

3.3.2涵虚堂 (10)

3.4文化内涵与艺术气息 (11)

3.4.1文化内涵 (11)

3.4.2艺术气息 (11)

4问题与讨论 (12)

4.1保存优势地被植物 (12)

4.2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13)

4. 3注重节点景观效果 (14)

4. 4打造文化植物名片 (15)

5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6致谢词 (18)

引言

颐和园是一座风景如画、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1]。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在造园手法以及建园风格上浓缩了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精华。

位于颐和园昆明湖南湖中的南湖岛,是一座相对独立的湖心人工岛,在岛上运用丰富的植物配置与建筑物的结合,很好的体现出了中国皇家园林的造园特色,打造出一个清雅幽静、遗世独立的优美的园林景观。对于南湖岛上的植物造景手法和园林景观配置方式进行客观、科学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概况

1.1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2]。颐和园的前身原名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是清代时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咸丰十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烧毁。光绪十二年,在综合了景观效果、经济、政治等多方因素后,清廷决定重修清漪园作为慈禧归整后的顾养之所,取“颐养冲和”之意。于光绪十四年更名为颐和园[3]。鉴于当时国力有限,颐和园尽管在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细节上质量有所下降。只恢复了部分景区,而清漪园中设计最为精巧、建筑形式最为丰富的后山后湖景区却无法全部恢复,大量精致的小园林被埋没在万寿山后山茂密的山林之中了。

颐和园的主体结构万寿山和昆明湖源出北京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全园总面积290公顷[4]。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其中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等为代表的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1.2南湖岛概况

南湖岛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南侧,昆明湖西堤以东、万寿山以南的湖水之中,占地一公顷多,东西宽120米,南北宽105米,接近圆形,象征着满月。昆明湖习惯上按位置分为南湖与西湖两部分,而该岛因在南湖里,故称为南湖岛。南湖岛与万寿山遥相呼应,起着丰富水面景物的重要作用。南湖岛是通过岛东南处著名的十七孔桥与东堤的廓如亭相连(图1),岛、桥、亭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构图。南湖岛四面环水,沿岸用汉白玉雕栏围护,视野广阔,是昆明湖中最佳的观景游览场所。并有轮渡与湖岸的东北角及西北角相互通过。

图1 十七孔桥连接廓如亭和南湖岛

岛上现存有涵虚堂、岚翠间、龙王庙(广润灵雨祠)、鉴远堂、月波楼、澹会轩等景点建筑。岛北部是山石叠成的假山,涵虚堂和岚翠间建于假山之上,为岛中的主体建筑。岛上最著名的建筑为龙王庙,名“广润灵雨祠”,祠中供奉着龙王像。南湖岛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是按照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一池三山”传统模式修造,南湖岛象征着神话中的蓬莱幻境,所以南湖岛也叫“蓬莱岛”。岛上松柏蓊郁,叠石林立,楼阁隐约如画,胜似仙宫。

2植物造景

2.1北京的植物造景现状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木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芳香、习性等自然美创作植物景观,通过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植,达到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和艺术效果[5]。

研究植物造景法则,首先要了解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6]。植物景观不仅能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目前,由于环境恶化,人类愈加渴望回归大自然。我国的园林建设也以植物景观为主,建设生态园林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7]。

而北京,因其特有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季相特征明显,在植物造景和植物应用上也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总结北京地区现如今常用的观赏植物如下:春季主要为观花类植物,如迎春、玉兰、碧桃、丁香类、海棠类、紫荆、猬实、楸树、二月兰、鸢尾、马蔺等;夏季主要有荷花、合欢、栾树、美国凌霄、紫薇、木槿、萱草等;秋季以观叶类植物为主要观赏对象,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黄栌、五角枫、黄连木、白蜡、银杏、火炬树、红瑞木、紫叶李、紫叶小檗、地锦等,同时秋季也是菊花观赏的最佳季节;冬季大部分观花观叶类植物都凋零,植物造景通常使用松柏类常绿植物,如油松、雪松、华山松、白皮松、侧柏、桧柏等。2.2颐和园植物造景现状

早在清漪园时期,乾隆就在《御制诗》中有相关的描绘, 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植竹子和各种花卉。

颐和园所处地理位置毗邻北京的西山山脉,属于西北山区向东北平原的过度地带。植被覆盖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从1949年建国后至今,颐和园在原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绿化恢复和改造,尽力恢复清漪园时的植物群落景观,并引进、培育新的植物品种,成为颐和园现在的植物群落布局,即:万寿山前后山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山分两麓,半寂半喧”的造园章法[8]。园内因山水建筑的不同风格采用了多种植物造景方式,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和意境。万寿山上以松柏类植物大片成林栽植,体现皇家的威严气派。前山以种植柏树为主,间植松树作为辅助;后山则以松树为主,辅植以柏树,同时间植元宝枫、槐树、栾树、槲树、连翘、山桃、山杏、丁香等落叶乔木和花灌木等,更富自然气息。

3南湖岛园林造景特点

3.1植物的种类和配置

3.1.1植物的种类

通过对颐和园南湖岛的实地调查并翻阅相关资料后得知,南湖岛上以种植乔木为主、花灌木为辅,同时覆盖有大量的地被植物。为了营造出远处望去常年植物葱郁、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效果,岛上以种植松柏类的常绿植物为主,如油松、华山松、侧柏,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历史悠久的古树,并对其加以保护。南湖岛位于昆明湖中央,四面环水,而古典园林在水边常用的造景手法就是沿堤插柳,所以南湖岛在驳岸处主要也是以种植绦柳为主。同时,根据岛上各种建筑物的分布特点,还种植了榆树、国槐、丝棉木、核桃、元宝枫、山桃(图2)、碧桃、丁香(图3)、连翘、迎春(图4)、棣棠、二月兰(图5)、紫花地丁、蒲公英、麦冬属植物、早熟禾等植物进行装点。

图2 山桃图3 丁香

图4 迎春图5 二月兰

3.1.2植物的配置

南湖岛的整体的林冠贤呈现浑圆的造型(图6)。主要运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搭配组合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如国槐+连翘(迎春)+麦冬(早熟禾),国槐+丁香+二月兰(紫花地丁),松(柏)+丁香+二月兰(紫花地丁),松(柏)+山桃+早熟禾(麦冬),松(柏)+连翘(迎春)+麦冬(早熟禾)(图7),榆树+丁香+二月兰(紫花地丁),核桃+麦冬(早熟禾),元宝枫+丁香+麦冬(早熟禾),碧桃+二月兰(紫花地丁),碧桃+麦冬(早熟禾),柳树+二月兰(紫花地丁)+早熟禾(麦冬),柳树+沉水植物等方式体现了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既体现出皇家园林所独有的庄严气派,也显示出了一种自然野趣、生气勃勃的感觉,同时结合寺庙园林的特点,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

图6 南湖岛整体林冠线呈浑圆型图7 松柏+迎春+麦冬

3.2植物景观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9]。植物造景的时候,要满足植物生存的环境要求,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利于生长、适应性强的植物进行造景。在植物造景时,应该合理配置,提高观赏的视觉效果[10]。

南湖岛位于硕大的昆明湖南湖的中间,周围四面环水,仅通过一座十七孔桥与大面积的陆地处的廓如亭相连接。岛上植物景观的配置应与周围的大面积水体相结合,以植物的色彩、造型、线条、姿态、神韵等进行植物造景与配置。所以

对于驳岸处的处理尤为重要,它占据了整座岛植物造景的很大一部分,通常在驳岸处的植物造景多运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装点,其中包括挺水类植物、浮水类植物和沉水类植物。见表1。

表1 驳岸处植物造景常用水生植物

Table1 Revetment at common aquatic plant landscaping

序号中文名拉丁名科属

1 荷花Nelumbo nucifera. 莲科莲属

2 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睡莲科睡莲属

3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禾本科芦苇属

4 香蒲Typha orientalis. 香蒲科香蒲属

5 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 天南星科菖蒲属

6 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鸢尾科鸢尾属

7 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千屈菜科千屈菜属

8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雨久花科凤眼莲属

9 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泽泻科慈姑属

10 狸藻Utricularia vulgaris. 狸藻科狸藻属

11 鹿角藻Pelvetia siliguosa Tseng. 墨角藻科鹿角菜属

12 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金鱼藻科金鱼藻属

南湖岛在其驳岸处建造了木质的观水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将昆明湖和对面万寿山、佛香阁的景致一览无余,观景效果极好。在观水平台的四周还栽植了金鱼藻、鹿角藻等沉水藻类加以装点。同时运用了诸多乔木在驳岸处进行植物造景,除了在堤岸处种植水边常见的柳树外,还运用山桃作临水状的手法(图8),既达到遮荫的效果又有水面倒影的效果,更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美感,当湖面微风拂过呈现出一幅姿态优美、树影婆娑的美丽画面,整体观赏效果极佳。

图8 山桃作临水状

在岛上,栽植了大量的乔木,植物造景上达到美观效果。岛上种植了国槐树,国槐的特点是病虫害较少,易于管理和养护,且在6月开花,可在开花较少的夏季增添景致,同时果实还可入药;迎春和连翘,同是木樨科植物,在园林植物造景上常常采用与山石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小径曲折,枝条自然伸展的效果(图9);丝棉木,其主干为褐色,小枝为绿色,果萼为红色小果,且在冬天时不会脱落,在冬季万物凋零的时候,远远望去能够看到星星点点的红色,在色彩为整个岛添彩不少;在岛上阳光条件桃花较好的地方种植的桃花,可以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桃花拥有更长的花期,可以使景致保留更长的时间(图10);岛上种植的元宝枫,不仅可以起到春夏季装点环境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在秋季可以作为观色叶植物,同时元宝枫的种植位置也是在驳岸附近,可以达到秋季时游人从远处就可以观赏到岛上的色彩绚丽的秋色叶植物的观景效果(图11)。同时在岛上大面积应用了松柏类的常绿植物,使南湖岛形成四季长青、松柏葱郁的景象。无论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从远处往望去岛上都是一副绿意盎然之景。即便是到了万物凋零的冬季,从广阔的水面上望去,仍然青翠蓊郁,绿意浓浓。配合了岛上的建筑,从远

处望去,感觉建筑物在植物丛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优美、飘渺的意境。

图9 木樨科植物与山石结合

图10 采光条件好的地方栽植桃花图11 色叶植物元宝枫3.3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合理搭配

植物景观的造景手法和植物配置与其所在环境中建筑物的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能够达到很好的诠释出建筑物所体现的风格和内涵的效果。建筑与植物景观在搭配上的要满足体量均衡、色彩和谐、文化融合的特点。南湖岛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分别是秉承了寺庙园林特点的广润灵雨祠和岛北假山上的主体建筑涵虚堂。

3.3.1广润灵雨祠

广润灵雨祠(图12)是岛上最著名的建筑,又名为龙王庙,原是西湖东界长堤上的龙神祠,祠中供奉着龙王像(图13),清乾隆前称龙王堂,乾隆时期掘堤拓湖时留下四周土地,形成南湖岛,并重修龙神祠,改名“广润祠”,常作宫中祈雨之所。后因在此求雨“灵验”,遂亲笔改题祠额为“广润灵雨祠”,庙前的匾额为“靈巌霞蔚”,对联上书“云归大海龙千文;雪满长空鹤一群”,内匾额

为“泽普如春”(图14)。清代,皇帝每年都要来此进香,祈求风调雨顺。光绪时,慈禧由水路入园时均先在祠前码头下船,进入祠内烧香。在龙王庙前有三座木制的牌楼,在牌楼上共有六块匾额,分别是“映日”、“凌霄”、“澄霁”、“月镜”、”虹彩”和“绮霞”(图15)。

图12 广润灵雨祠(龙王庙)图13 祠内供奉龙王像

图14 龙王庙匾额图15 三座木质牌楼(图中为“绮霞”)龙王庙区域的植物造景手法整体采用了寺庙园林的造园特点,突出了宁静、洁雅、清秀、精致的特色。中国寺庙园林是指佛寺、道观和历史名人的纪念性祠庙的园林[11]。寺庙园林环境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的营造[12]。寺庙植物景观具有许多实用的功能,如园林美化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心灵陶冶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等[13]。如享有“北方菩提”美誉的丁香就是寺庙园林中

常用的植物之一,在龙王庙的周围也有所种植,而为了突出寺庙所具有的庄重、严肃的整体氛围,寺庙中的丁香多运用的乔木的品种,其中就包括暴马丁香和北京丁香。在龙王庙前还栽植了大量的松柏类植物,松柏以其高大、威严的姿态,在寺庙园林中也是应用普遍的。同时,代表了宁静纯洁的玉兰、花开形状如佛塔的七叶树、象征圣祖高洁的莲花都是寺庙园林中常用的植物。

3.3.2涵虚堂

在南湖岛的北部是一座用山石叠成的假山,涵虚堂(图16)和岚翠间(图17)便建于假山之上,为岛中的主体建筑,与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遥相辉映,互为对景。其中岛北临湖假山上的涵虚堂是一座两卷殿,卷棚顶七开间建筑,南面有宽阔的露台,露台四周绕以玉色石造雕栏。台外有众多山石堆砌的处处假山,并种植有大量植物以衬托建筑物,如松柏、国槐、榆树、丁香等植物的运用,葱郁的绿色植物与主体建筑梁柱的朱红形成鲜明对比,景色十分怡人。北侧临湖,可观昆明湖湖面及四周景观,视野广阔,无论晨昏、阴晴皆是欣赏湖景的佳处。前身为乾隆年间建造的三层高阁——望蟾阁,“蟾”即“蟾蜍”,代表了月亮。嘉庆时改建为一层的涵虚堂,是夏秋时节帝后赏月的绝佳之所,同时也是观看昆明湖水操的地方,乾隆曾在此检阅香山键锐营的水军操演。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慈禧太后沿乾隆旧制,曾在此观看北洋水师学堂水操演习。堂前有慈禧在涵虚堂亲政时,挥毫泼墨为该堂亲书的对联“天外绮霞横海鹤,月边红树艳仙桃”,其披为“晴川藻景”(图18)。

图16 涵虚堂

图17 岚翠间图18 涵虚堂匾额

3.4文化内涵与艺术气息

3.4.1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仙侠神话有着特殊的向往之情,出现了大量关乎于神仙的传说,其中“蓬莱仙岛”的传说十分有名。传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瀛州、方丈,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汉武帝求仙访药之处,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轩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

南湖岛的建造就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有关。南湖岛位于昆明湖的南湖中,当初在建造颐和园时,借鉴了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模式进行修造。昆明湖就是“一池三山”山中的“一池”,象征的是太液池;南湖岛与西湖中的治镜阁、养水湖中的藻鉴堂两个小岛一起构建成“一池三山”中的三座山,分别用来象征神话传说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所以南湖岛也是一座赋予神仙色彩的小岛,由于其象征的是神话中的蓬莱幻境,故而南湖岛也被称为“蓬莱岛”,寓意着神话中的“海上仙山”。可见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到百姓,对于成神成仙都是心生向往之情的。

3.4.2艺术气息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受一定审美观念的影响和支配[14]。园林在设计时首先要遵循就是美

观的原则,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这就要求设计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园林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它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15]。富有艺术气息的园林能够在满足游人欣赏、游玩、休憩的同时,还能够创造出美感,使人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时候,更能感受到一种艺术的氛围。

为了达到更加美观的效果,南湖岛在植物造景的时候就应用了具有艺术性的造景手法。南湖岛的景观植物在造景和配置的方式上运用了美学的原理,将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按其观赏特性分别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式的有机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优美景观,创造出多种多样、引人入胜的植物景观效果;注重均衡与协调的关系,植物的种植与岛上建筑物的和谐搭配,既自然又不失皇家风范;对植物的树形、叶色、花香等进行全方面的合理搭配;大面积种植松柏,其间装点少量其他植物,在整体的规划中显现出变化的感觉,在规律中又体现出一种韵律感。以达到移步易景、渐入佳境的效果,真正实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想境界。

4问题与讨论

4.1保存优势地被植物

南湖岛上现如今地被种植的植物种类主要有二月兰、蒲公英、紫花地丁、早熟禾、麦冬属植物等,见表2。并且这些植物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生长势良好,起到了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填补了岛上高大乔木间的空隙,同时对整体环境进行了点缀,形成了很好的景观效果。这类既有生长优势又有造景优势的地被植物应该被合理的保存并加以保护,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植被群落,突显该岛的植物造景优势。

表2 南湖岛现有地被植物种类

Table 2 South Lake Island existing ground cover plant species

序号中文名拉丁名科属

1 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十字花科诸葛菜属

2 蒲公英Herba Taraxaci. 菊科蒲公英属

3 早熟禾PoaannuaL. 禾本科早熟禾属

4 麦冬O.japonicus(L. f.)Ker-Gawl. 百合科沿阶草属

5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r. 堇菜科堇菜属

6 半枝莲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 唇形科马齿苋属

7 中国地锦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 葡萄科爬山虎属

8 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柏科圆柏属

但在后期的人工养护上应有针对性的加以护理,如早熟禾应每年进行养护,其养护要求和成本都比麦冬要高,每年每平方米大概20元左右(图19);而松柏类植物的养护关键在于不能使其失去顶芽,否则将无法正常生长,影响美观(图20)。

图19 南湖岛上早熟禾缺少养护图20 松柏类植物不能没有顶芽

4.2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在如今的园林建设中,人们对于乡土植物应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的提高。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植物能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所以应正确选择树种特别是多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是自然生态历史演变的结果。俞孔坚教授曾指出“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16]。乡土植物是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对城市环境的高度适应性,而且生长和管理也比较容易[17]。

颐和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北京的西北部地区,是西北部山区的延续处,历史上曾是北京山林茂密、植被丰富的地方,优异的乡土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南湖

岛上目前种植的植物也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使用这类植物既能在生态适应性上具备优势,又能满足植物造景的需求。同时,乡土植物的使用能够更加突出的本地园林的特色,并且经济成本较低。

4.3注重节点景观效果

南湖岛位于昆明湖的南湖中,通过十七孔桥与陆地相连,在十七孔桥的两端,也就是廓如亭的四周和南湖岛的入口处,可以增植一些树形比较大、观赏效果比较好的植物进行装点,可用色叶树来丰富景观和色相,如槭树、黄栌、银杏等(图21);周围的水面上现在比较空旷,可以栽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菖蒲、千屈菜、香蒲等;在岛上,一些小径的尽头处的处理可以更加自然、柔和,可以使用一些植物的遮挡效果去遮盖住那些不太好看的地方,如一些现代的铁栅栏、铁门等(图22);岛上风大,而松树是风最好的体现方式,可以打造“松风亭”景观,扬长避短突显南湖岛的优美景观;在涵虚堂附近的大面积假山山石的堆砌处,可以适当增植一些符合建筑物特点的植物,以丰富景观(图23);在驳岸处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氛围特点增添一些水生植物,如在涵虚堂附近的观水平台周围可以圈种一些水葫芦,以增加奇趣,在龙王庙附近的水域可以增种一些荷花,以渲染佛教氛围;在龙王庙附近可以增加一些适合寺庙园林特色的植物,如七叶树、玉兰、琼花、荷花等,以体现寺庙庄严、宁静、清秀、洁雅的特点。

图21 南湖岛入岛口处比较空旷

图22 小径尽头的铁门图23 涵虚堂附近山石

4.4打造文化植物名片

南湖岛作为现在颐和园中最大也是最具观赏效果的一座湖心岛,可以利用植物造景与配置,将其自身的特点充分的发挥出来,成为具有地标性特色的游览区域。现如今岛上的植物种类比较简单,没有明显的特色。可以结合岛上建筑物的特点,如岛上最著名的建筑龙王庙前的长甬道两旁,现在主要以种植松柏类植物为主(图24),可以结合寺庙园林的特色,在通道两侧增植一些符合寺庙文化的植物,如琼花、七叶树、绣球等,在庙前方的水面区域上增加一些荷花等。选用有特色的植物并大面积种植,形成岛屿文化。同时可以将南湖岛的名字也稍加改变,可以起一个更富于艺术气息的名字,如岛上大面积种植琼花、绣球,可以将名字改为“琼华岛”,以契合南湖岛在审美中代表“月亮的化身”的意象,既体现岛上植物的特色,又有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韵味。

图25 龙王庙前通道

颐和园的植物造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它完美的展现了中国古代造园技术高超的艺术手法。南湖岛身在其中,虽然其所占的地理面积在颐和园中并不大,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植物造景和景观配置上同样秉承和体现了颐和园整体的造园手法。南湖岛的存在成为了昆明湖广阔水面上的点睛之笔,为昆明湖水面上添加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对颐和园南湖岛的植物造景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不仅能够更加有助于颐和园南湖岛在今后的园林绿化上的发展,使其能更好的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更能够成为造园的典范,为今后建造更多更好的园林提供参考和学习的样本。

[1] 孙向丽,张启翔.颐和园植物景观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6,(04)

[2] 文习.皇家园林的精华——颐和园[J].信息网络.2007(01)

[3] (清)世续等.清实录·德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影印本,V55:393

[4] 胡振园.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J].北京园林,2009,(04)

[5] 任思远,吴亮,郭建鹏.浅谈中国园林的植物造景.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16期

[6] 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薛霞.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农技服务.1004-8421(2008)01-105-02

[8]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 LIUH,QIEYW,XUYM,eta.Analysis of culture expression in the garden plants disposition[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09,1(1):16-18

[10] 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11] 刘媛.浅谈中国寺庙园林.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06期

[12] 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园林.2004年第12期

[13] 颜玉璞,李冠衡,马志明.浅谈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山西农业科学.2008年第04期

[14] 贺晓娟.论植物造景中的审美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02-16

[15] 陆金森,龚鹏,陈飞平.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法则“涵蕴意境"诠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16] 俞孔坚.城市生态基础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中国建设报.2002(3)

[17] 李育全.浅谈城市环境与植物的配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2)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北京农学院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实习一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课程名称: 园林艺术理论 任课教师: 郑强 学生姓名 乔丹 学 号 201420521212 系 别 园林学院 专 业 风景园林 成绩:

实习报告提交时间:2016 年 3 月30 日 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实习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重要类型园林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布局及造景手法 2.了解并掌握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的不同视觉效果 3.了解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4.了解皇家园林前宫后苑这一园林形式 5.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诗情画意,典故传说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6.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皇家园林 一、颐和园背景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

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东西向1600米,南北向1900米,湖面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宫庭画师郎元宁画颐和园设计初稿。 二、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发表时间:2017-04-17T14:45:51.8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杨文静 [导读] 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水平,本文从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 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作用 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主要通过阳光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还有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具有抗SO2的作用;刺槐、桧柏等能够有效吸收HF;冬青、沙枣、紫衫等具有抗Cl2性;柳杉具有抗O3的功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第二: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等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作用。第三: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从艺术上是创造美好的自然景观,缓解人们紧张、疲劳感,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美好享受。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尊重当地的文化气息,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气候、土质有效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依据下,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出色彩多样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品。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遵循科学性原则 要以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植物为基础。在植物造景中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的要求,还要对所需设计的地域环境和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让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植物造景,形成可持续的景观效果。植物造景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建筑、道路、山体、水体、园林小品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受。 2.2遵循文化性原则 中国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彩多姿。对不同的景观类型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根据景区的类型,了解其文化背景,再结合植物本身的特定含义进行植物造景,以求将植物和景区的文化内涵融会贯通。如:在寺庙中宜栽种菩提树、沙椤树、忘忧树、罗汉松、南天竹等,禁忌栽植桃树,因为桃树代表女性,也不宜栽种葱、姜、蒜等,因为它们代表荤腥。 2.3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重生态景观多元化。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在植物造景上要随四季的更替而有所变化,使之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突出一个应季的植物景观主题。力求在景观设计中,让游客一年四季兼有景可赏,确保游客流量增而不减。 2.4遵循色彩多样性原则 色彩单调,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增加色彩的多样性,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在植物造景中除了可以利用观叶植物的叶相变化,还可以利用花卉进行各种造形来点缀绿地,以此增加绿地的色彩层次,而且花卉盛开的时候,能够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使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如世纪广场主要以各种草花为主,草花量占了绿地总面积的1/3,使用了大量的串红、万寿菊、矮牵牛、金山绣线菊、美女樱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还给人们带来了嗅觉上的享受,使人眼前一亮,精神愉悦! 3、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植物造景与其他园林要素的融合 3.1.1与建筑的融合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融合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植物柔和的线条和优美的姿态,建筑硬直的线条,若两者处理得当,进行合理的搭配,能有效的弥补建筑的不足之处,使之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景观组合。 3.1.2与园路的融合 园路相当于整个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也参与园林的造景,和园林植物、建筑、地形、园林小品共同构成园林景观的统一体。根据园路的不同性质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可使整个园林形成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的上艺术整体。 3.1.3与山水的融合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在中国古代基本形成了“无山水不成园”的理念。因此,依山傍水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一个永恒主题。山刚水柔,这就需要植物造景从中协调,使“山”、“水”形成一个更好的有机整体,更好的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3.1.4与园林小品的融合 园林小品造型丰富,类型各异,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要素。单独的一个园林小品,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若能与园林植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以给人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3.2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效果 3.2.1利用园林植物造景展现地域性特色。根据园林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和各地气候的差异进行配置,使之呈现出地域性的景观。 3.2.2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造。中国园林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如在纪念性陵园种植松柏,表示革命烈士的精神长青永存。 3.2.3作为主景,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观赏价值,如孤植树景观。 3.2.4作为其他园林要素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突出主景,如用作石雕的背景。 3.2.5用来阻挡视线,分隔空间,起到组织空间结构的作用。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兔年春节对联鉴赏大全(带横批)

2011年春节对联鉴赏大全(带横批)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横批:山河壮丽迎新春江山锦绣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辞旧迎新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横批:春风化雨家过小康欢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横批:人心欢畅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形势喜人壮丽山河多异彩文明国度遍高风横批:山河壮丽财连亨通步步高日子红火腾腾起横批:迎春接福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横批:欢度春节大地歌唤彩云满园春关不住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瑞雪兆丰年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共享锦绣年华相伴健康天使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喜气洋洋伴福来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新春大吉大顺大财大吉利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占天时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高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横批:心想事成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横批:四季平安春归大地人间暖福降神州喜临门横批:福喜盈门内外平安好运来合家欢乐财源进横批:吉星高照

浅谈攀援植物与垂直绿化_李志贤

-129- 农林论坛 浅谈攀援植物与垂直绿化 李志贤 (太阳岛风景区,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剧增,高层建筑不断增加,而建筑的增加势必使平地绿化面积减少,因而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是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攀援植物可以美化建筑、 雕塑、园林小品,拓展园林空间,增加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可以遮掩丑陋之处,赋予枯燥、呆板的物体以生机;充分利用攀援植物造景的特 征,还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因而进一步开发利用攀援植物资源并应用于垂直绿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攀援植物的攀援习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攀援植物的攀援习性 攀援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由于适应环境而长期演化,形成了不同的攀援习性,攀援能力各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园林用 途。 通过对攀援习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不同的垂直绿化方式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据研究,攀援植物主要依靠自身缠绕或具有特殊的器官而攀 援。有些植物具有两种以上的攀援方式,称为复式攀援,如倒地铃既具有卷须又能自身缠绕它物。 1.1缠绕类。依靠自身缠绕支持物而攀援。常 见的有紫藤属、 木通属、五味子属、铁线莲属、忍冬属、猕猴桃属、牵牛属、月光花属、茑萝属等,以及乌头属、茄属等的部分种类。缠绕类植物的攀援能力都很强。 1.2卷须类。依靠卷须攀援。其中大多数种类 具有茎卷须,如葡萄属、 蛇葡萄属、葫芦科等种类。有的为叶卷须,如炮仗藤和香豌豆的部分小叶变为卷须,菝契属的叶鞘先端变成卷须,而百合科的嘉兰和鞭藤科的鞭藤则由叶片先端延长成一细长卷须,用以攀援它物。牛眼马钱的部分小枝变态为螺旋状曲钩,应是卷须的原始形式,珊瑚藤则由花 序轴延伸成卷须。尽管卷须的类别、 形式多样,但这类植物的攀援能力都较强。 1.3吸附类。依靠吸附作用而攀援。这类植物具有气生根或吸盘,均可分泌粘胶将植物体粘附于它物之上。爬山虎属和崖爬藤属的卷须先端特化成吸盘;常春藤属、络石属、凌霄属、榕属及天南星科的许多种类则具有气生根。此类植物大多攀援能力强,尤其适于墙面和岩石的绿化。 1.4蔓生类。此类植物为蔓生悬垂植物,无特殊的攀援器官,仅靠细柔而蔓生的枝条攀援,有的种类枝条具有倒钩刺,在攀援中起一定作用,个别 种类的枝条先端偶尔缠绕。 主要有蔷薇属、悬钩子属、 叶子花属、胡颓子属的种类等。相对而言,此类植物的攀援能力最弱。 2攀缘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形式 攀缘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很多,在选择植物材料时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这不仅因为从生态适应性而言,这些植物最适于本地生长,而且从园林艺术角度考虑,极易形成地方特色;其次要考虑攀援习性的不同即攀援能 力的强弱、 观赏特性的不同,以及被绿化物与植物材料的色彩、 形态、质感的协调。考虑到单一种类观赏特性的缺陷,在垂直绿化中,应当尽可能利用不同种类之间的搭配以延长观赏期,创造出四季 景观。 如爬山虎在夏季和秋季景观秀美,尤其是秋季红叶甚为宜人,但冬季一片萧索,如能与络石合栽,则在爬山虎的生长季节,络石生于爬山虎叶下,满足了络石喜荫的生态特性,而在冬季又可弥 补爬山虎的不足。 在考虑种间搭配时,重点应利用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如常绿与落叶、阴性与阳性、快生与慢生之间的搭配。利用适应性强、生长快的山荞麦和五叶地锦作先锋种,与慢生的常绿种混种,效果良好。因此,混种技术是垂直绿化中一个应当提倡的方向。 2.1悬蔓式。这是攀援植物的逆反利用,利用种植容器种植藤蔓或软枝植物,不让其沿引向上,而是凌空悬挂,形成别具一格的植物景观。常用常 春藤、地锦等垂挂于景点入口、高架立交桥、人行天桥、楼顶(或平台)边缘等处,形成独特的垂直绿化景观。如为墙面进行绿化,可在墙顶做一种植 槽,种植小型的蔓生植物,如探春、 蔓长春花等,让细长的枝蔓披散而下,与墙面向上生长的吸附类植物配合,相得益彰。或在阳台上摆放几盆蔓生植物,让其自然垂下,不仅起到遮阳功能,微风徐过之时,枝叶翩翩起舞,别有一份风韵。 2.2凉廊式。凉廊式绿化是以攀援植物覆盖长廊的顶部及侧方,从而形成绿廊或花廊、花洞,增加绿色景观。应选择生长旺盛、分枝力强、叶幕浓密而且花朵秀美的种类,一般多用木质的缠绕类 和卷须类攀援植物。 因为廊的侧方多有格架,不必急于将藤蔓引至廊顶,否则容易造成侧方空虚。 在北方可选用紫藤、金银花、木通、南蛇藤、蛇葡萄等 落叶种类,在南方则有三角花、 炮仗花、鸡血藤、常春油麻藤、龙须藤、使君子、红茉莉、串果藤等多种可供应用。 2.3附壁式。附壁式绿化只能选用吸附类攀援植物,可用于墙面、裸岩、桥梁、假山石、楼房等设施的绿化。附壁式绿化能利用攀援植物打破墙面呆板的线条,吸收夏季太阳的强烈反光,柔化建筑物的外观。附壁式在配置时应注意植物材料与被绿化物的色彩、形态、质感的协调,并考虑建筑物或其他园林设施的风格、高度、墙面的朝向等因素。较粗糙的表面,如砖墙、石头墙、水泥砂浆抹面等可选择枝叶较粗大的种类,如具有吸盘的爬山 虎,有气生根的常春卫矛、 凌霄等,而表面光滑、细密的墙面如马赛克贴面则宜选用枝叶细小、吸附 能力强的种类,如络石、 小叶扶芳藤、常春藤、蜈蚣藤等。建筑物的正面绿化时,还应注意植物与门窗的距离,并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修剪调整攀援方 向,防止枝叶覆盖门窗。用攀援植物攀附假山、 山石,能使山石生辉,更富自然情趣,使山石景观效果倍增。在山地风景区新开公路两侧或高速公路 两侧的裸岩石壁,可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热的种 类,如金银花、 葛藤、五叶地锦、凌霄等。既有观赏价值,又能起到固土护坡、 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1]。2.4立柱式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立柱式绿化已经成为垂直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依附物主要为电线杆、路灯灯柱、高架路立柱、立交桥立柱等。立柱 式常用常春藤、 金银花、五叶地锦等,栽植于专设的立柱或墙柱旁,攀缘植物靠卷须沿立柱上的牵引铁丝生长,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立柱所处的位置大多交通繁忙,汽车废气、粉尘污染严重,土壤条件也差,高架桥下的立柱还存在着光照不足的缺点,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用那些适应性强、抗污染并 耐荫的种类。爬山虎的应用最为普遍, 除此之外,还可选用木通、南蛇藤、络石、金银花、小叶扶芳藤等耐阴种类。一般电线杆及灯柱的绿化可选用观 赏价值高的,如凌霄、 络石、西番莲等。对于水泥电线杆,为防止因照射温度升高而烫伤植物的幼枝、幼叶,可在电线杆的不同高度固定几个铁杆,外附以钢丝网,以利于植物生长,此后,每年应适当修 剪,防止植物攀援到电线上。此外, 将支架专门制成大型动物的形象(如大象、老虎、长颈鹿等)或太阳伞等,用攀援植物覆盖,景观各异,平添无限生 机。另外, 工厂中的管架支柱很多,在不影响安全和检修的情况下,也可用爬山虎或常春藤等美化,形成一种特色景观。 3结论 垂直绿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中垂直绿化越来越多被运用到实际的绿化中来,不断的充实着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垂直绿化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之不足,丰富绿化层次,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而且可以增加城市及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使之与环境更加协调统一、生动活泼。垂直绿化通过利用物体的表面积,向物体索取绿化空间以达 到节约土地、 增加绿量、提高生态质量,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因而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非常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徐筱昌.发展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J].中国园林,1999(2):49-50. [2]杜乃正.攀援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3]陆明珍.浅谈垂直绿化[J].园林,1986(2):13. [4]臧得奎.攀援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熊济华.藤蔓花卉[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李迪华.风景园林论坛[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 1996.摘 要:在分析攀援植物攀援习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垂直绿化方式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按照攀援习性的不同,攀援植物可分为缠绕 类、 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可用于棚架、凉廊、篱垣、墙面和立柱等多种形式的垂直绿化。关键词:攀援植物;垂直绿化;攀援习性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姓名:陈紫薇学号013301845107 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匠心独运,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的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景观配置 1颐和园植被概述 颐和园全园总面积290公顷。他的主体结构万寿山和昆明湖源出北京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此地地处地处华北平原,属于西北山区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原始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为主,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其原始植被彻底改变。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颐和园各个时期的历史缩影。 1.1颐和园景观综合分析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

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出前山景观恢宏、华丽的皇家气派。后山则以松为主,配合元宝枫、槲树、栾树、槐树、山桃、山杏、连翘、华北紫丁香等落叶树和花灌木的间植大片成林,为点景需要还种植了少量名贵的白皮松,更接近历史上北京西北郊松槲混交林的林相,以使其富于天然植被形象,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颐和园后湖碧水滢回,古松参天,幽静异常。岸边有一条模仿江南水乡风情的苏州买卖街。后湖东端通往秀丽精巧的谐趣园。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植物景观一派江南风韵,被称为“园中之园”。沿昆明湖堤岸大量种植柳树(至今在西堤上还保存着北京最大的古柳群落),与水波潋滟相映,最能表现江南水乡的景致。“溪弯柳间栽桃”,西堤以柳树、桃树间植而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观,表现出宛若江南水乡的神韵,形成一线桃红柳绿的景色。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更也加突出,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与改善成 为了各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必修课,园林植物造景也迎来了深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园林植物造景既可以传承、延续、发展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在影响人们审美 水平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间接决定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而在新 时代环境下,城市治理与发展应该对园林植物造景和地域文化之间进行不断地探 索实践,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生命力,彰显不同地域文化风情的同时,也为 我国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重点阐述了阐述园林植物造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期在 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和艺术修养需求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地域文化;优化措施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 上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多元化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来看,园林植物造 景不再单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记之一,同时它还是美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净 化城市空气、降低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维护城市良好环境、保障城市路面交通 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园林植物造景实现了城市建筑景观、自 然景观及各种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在塑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同时 也更好地体现了不同区域下城市文化的显著差异,使城市园林植物造景更具有地 域特色和多元化特征,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精神需求和艺术修养 的需求。 一、阐述现阶段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工作措施 (一)实地踏勘,协调各要素关系,处理实际问题,为园林植物造景奠定设 计基础 地域特色文化作为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的重点体现项目之一,为保障后期实 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进行园林造景施工前,工作人员需做 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即清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明确此区域内的温度带、气 候特征、土质特点、地势地形特点、距离海域以及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被种类。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工作人员还需了解设计图纸 中园林植物造景等绿化用地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等生产用地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 最大程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向稳定发展。 (二)充分调查分析地域文化特征,挖掘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多渠道展示体 现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园林植物造景的显著特征之一,如何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设高度发展下,完成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园林 产业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故此为保障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在园林植物造景 中的充分体现,设计工作人员需在设计之前,对设计城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有 目的性地选择,然后根据城市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研究如何通过植物造 景的方式将其进行体现。 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中,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首先 根据设计城市的文化特色,选取合适的设计手法与施工操作技术,其次在完成对 城市特色地域文化研究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立足城市场地的土壤状况、地形高

春节对联赏析

1.上联:冷冷暖暖方是年味下联:分分合合尽显年意横批:团圆暖春 赏析:这幅春联最好的地方在于冷冷暖暖,分分合合。意思相反,诠释到位。冷冷暖暖将的是天气冷,情意暖暖。分分合合指的是家人一年到头相聚的喜悦。甚有年意。而横批恰到好处,画龙点睛。 2.上联:新春富贵年年好下联:佳岁平安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赏析: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3.上联: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下联: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横批:新春大吉 赏析:这类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4.上联:楼外春阴鸠唤雨下联:庭前日暖蝶翻风横批:盛景争春 赏析:…唤?字用得神秘,而“翻”用得最为活泼,巧妙,把风的活动写得很形象,再说暖蝶如何…翻?风,这倒有点意思,…逐?字把春这一景象给拟人化,形象解释了鸟声因春…逐?而来。 5.上联:浩浩东风常送暖下联:潇潇春雨总关情横批:前程似锦 赏析:此联横批用“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 6.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 7.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横批:新春大吉 8.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四季兴隆 9.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 10.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横批:四季平安 11.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横批:四季长安 12.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横批:五福临门 13.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14.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 15.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 16.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17.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 18.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 19.上联: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20.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横批:喜迎新春 21.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 22.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 23.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 24.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 25.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下联:文明国度遍高风横批:山河壮丽 26.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辞旧迎新 27.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28.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民泰国安 29.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横批:吉星高照 30.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

浅谈植物造景

※园林园艺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16213 浅谈植物造景 孙爱琴 (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中心,江苏盐城 224000) 摘 要:植物造景对于丰富物种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城市的绿色生态和农村村庄绿化、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植物造景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如何科学地进行植物造景,营造植物景观,提高景观质量,最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 关键词: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S68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186 引言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是园林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其生长状况、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景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地多种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营建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群落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1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首先要利用适地适树原则以及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习性,充分挖掘植物与植物间的配置、植物与园林小品的配置,注重空间意境、绿色生态、城市文化表现,在不同季相变化中凸显美景度和游客的满意度。在漫长的岁月中,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配置方式以至园林植物的种类都有很多变化,形成了众多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对植物配置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当今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创造出更具特色、更为美观、更加宜人的植物景观。 2植物配置类型种类 植物间的配置类型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篱植和林植等类型。根据所处的环境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意境,主要分为对称式(主要是庄严陵园或规则的建筑群)和不对称式(主要是在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选择独特用途树种时,要注意其适用的配置方式并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如独赏树,要求树冠宽大、枝叶繁茂、长势旺盛、姿态优美为好;通常采用孤植的方式,定植地点以在大草坪上最佳,或植于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弯处;庭荫树,要求叶片大,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多植于路旁、池边、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区三五成群地散植各处,形成自然有趣的布置;亦可在规整的有轴线布局的地区进行规则式配植。因此,植物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空间搭配、生物、生态特性,还要配合凉亭、桥梁等基础设施,巧妙应用,做到四季有美景、处处有看点。3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习性规律、植物群落间的制约影响,适地适树原则最重要;明确文化主题和绿地功能,巧妙配置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协调搭配效果,提升美景度,植物色彩的协调,植物与植物间、植物和园林小品间的协调,要注重形态的变化和四季景观的动态美感;有针对性地对游客需求进行调研,植物配置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空间意境、绿色生态、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凸显美景度和游客的满意度。 4植物配置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植物种类缺乏多样性,与自然群落多样性相差甚远,很容易造成视觉审美疲劳,没有形成城市园林绿化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植物色彩单一,缺乏四季色彩的韵律变化,无法突出季相变化带来的美感。另外,空间结构也相对单一、凌乱,应该利用乔、灌、草不同空间层次以及与园林小品的配置,深化文化主题、注重地方特色乡土树种的运用,吸引游客驻足欣赏。同时,植物的生态功能(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来发挥植物的各种生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秀英.浅谈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造景[J].景观设计,2012(4):52. [2]毛嘉颖.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南方园艺,2010 (2). [3]陈波.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张梅.辽东山区秋色叶树木资源及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 2007(8):152-153. [5]陈岚,秦华.重庆市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其园林应用 [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9(5):62-65. [6]王娟妮.公园树种的应用及分析[J].绿色科技,2016(19):67-68. 作者简介:孙爱琴(1965-),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农业中心林业工程师,主要工作方向:林业技术推广。

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颐和园植物景观 (材料检测1121 严聪灵学号:2011102240)颐和园是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园林,其植物景观具有独特的风格。对颐和园的植物景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颐和园的植物造景水平和颐和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颐和园植物景观综合分析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

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出前山景观恢宏、华丽的皇家气派。后山则以松为主, 配合元宝枫、槲树、栾树、槐树、山桃、山杏、连翘、华北紫丁香等落叶树和花灌木的间植大片成林,为点景需要还种植了少量名贵的白皮松更接近历史上北京西北郊松槲混交林的林相,以使其富于天然植被形象,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颐和园后湖碧水滢回,古松参天,幽静异常。岸边有一条模仿江南水乡风情的苏州买卖街。后湖东端通往秀丽精巧的谐趣园。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植物景观一派江南风韵,被称为“园中之园”。沿昆明湖堤岸大量种植柳树(至今在西堤上还保存着北京最大的古柳群落),与水波潋滟相映,最能表现江南水乡的景致。“溪弯柳间栽桃”,西堤以柳树、桃树间植而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观,表现出宛若江南水乡的神韵,形成一线桃红柳绿的景色。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乐寿堂周围大片丛植玉兰,曾被誉为“香雪海”名闻京城。殿堂庭院则以松柏行植,间以花卉,缀以山石。颐和园植物景观可以概括为,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大量植物材料的应用突出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之美,提升了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艺术价值。 2.颐和园植物造景的特点 颐和园主要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

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论文植物造景论文: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 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概念 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体现了技术人员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巧妙的技艺,他们采用栽培管理、整形修剪、搭架造型等艺术技巧创造出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图景。这其中包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精华,将园艺学、美学、建筑学等艺术融于一体,使不同审美要求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及崇尚自然的追求。 (二)意义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先辈们创造出优美的造型艺术,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造型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不同的造型和色彩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上的享受,研究它们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社会服务。 二、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一)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为缓解环境恶化的现状,结合生态学原理而产生的。由于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的自然环境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正所谓“草木之宜寒宜暖,宜高宜下者,天地虽能生之,不能使之各得其所,赖种植位置有方耳!”即只有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营造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化选择植物种类、精心配置,从而大大提高绿化成活率,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并且节约成本,是对生态学原则的进一步阐述和应用。 (二)美学原则 1、多样统一的原则 统一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风格等,要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根据园林主题来确定一致性的程度。十分相似的园林组成部分会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相似程度小的园林组成部分让人感到轻松活泼。 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协调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在园林中协调的对象有体形、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暗等。景物的相互协调必须相互有关联,并且具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 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这是指在园林的整体或局部空间里,通过和谐的布置达到感觉上的对称,使人舒适愉快。植物自然存在着两种对称,一是两侧对称,如植物的对生叶,二是辐射对称,如菊花头状花序上的轮生舌状花,可以按照这两种对称进行植物配置。 4、均衡的原则

颐和园景观设计手法

北京农学院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课程名称:园林艺术理论 任课教师:郑强 学生姓名乔丹 学号 1212 系别园林学院专业风景园林

实习报告提交时间:2016 年 3 月30 日 实习一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实习目的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重要类型园林的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这一类型的园林布局及造景手法 2. 了解并掌握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平视景观,仰视景观,俯视景观的不同视觉效果 3. 了解皇家园林的植物配置特点 4. 了解皇家园林前宫后苑这一园林形式 5.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诗情画意,典故传说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6. 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皇家园林 一、颐和园背景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东西向1600 米,南北向1900 米,湖面占总面积四分之三。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 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 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宫庭画师郎元宁画颐和园设计初稿 、颐和园规划设计手法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 三山五园包括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畅春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其中清漪园于光绪变法时改为颐和园。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 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 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万寿后山三部分。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贝規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 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气魄宏大,充分利用了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西堤分开大水面,使水面更有层次感。 建成后的颐和园与杭州西湖相比极其相似,昆明湖水面的划分同杭州西湖一样都有一条湖堤把水面分成几块;万寿山和昆明湖的位置关系与孤山和西湖相同都呈现北山南水的态势大致成南北走向,苏堤在西湖中也成南北走向;还有就是颐和园和杭州西湖都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中 “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但是颐和 园之摹拟杭州西湖,并不是简单的抄袭,用乾隆的话来说乃是“略师其意,就其自然之势,不舍己之所长”贵在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的艺术的再创造,能够结合本身的环境、地貌特点和皇家宫苑的要求,发扬“己之所长”,作出了卓越的创新,可以说有“本于西湖,高于西湖”的园林艺术效果。譬如,杭州西湖景观之精华在于环湖一周的建筑点染而形成的犹如长卷展开大幅度烟水迷离的风景画面,颐和园的前湖的规划亦“略师其意”,着重在环湖景点的布局:从湖中的南湖岛起始,过十七孔长桥经东堤北段,折而西经万寿山前山,在转南循西堤而结束于湖南端的绣

春节对联赏析六篇

春节对联赏析六篇 1、门迎四海千重福;户纳乾坤万里财。 福、财是喜庆词语,四海、乾坤是借代,也是夸张的手法。主人用这副春联,希望能迎到四海很多的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2、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旺;南和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 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对联。表达了主人在新一年的心愿,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做生意能够东成西就,南和北顺。和气生财嘛,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成功,顺顺利利,就手,生财。生意兴旺了,自然钱财到手,福禄进门,家业兴隆。 3、东风送暖文明第宅春常在;千祥云集琴瑟人家庆有余。 春天来了,暖暖的东风频频吹来,给我文明富裕之家庭送来春的气息,文明之家春天常驻。东风隐喻了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国富民强。千万种吉祥之彩云聚集的爱好音乐的人家,琴瑟和声,社会和谐歌升平,吉祥人家用美好的音乐来庆祝年年丰衣足食,富足有余。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4、上联:冷冷暖暖方是年味; 下联:分分合合尽显年意。 横批:团圆暖春

评价:这幅春联最好的地方在于冷冷暖暖,分分合合。意思相反,诠释到位。冷冷暖暖将的是天气冷,情意暖暖。分分合合指的是家人一年到头相聚的喜悦。甚有年意。而横批恰到好处,画龙点睛。 5、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赏析: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6、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横批:新春大吉 赏析:这类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