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小河与青草》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小河与青草》教案

四、课内作业
1、用“一同”说一句话。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听课文录音。
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也没带却栽好了树,多有味!要是能把那个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演出来,比听它更有意思了。
2、指导讲、演故事。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爱谁?什么缘故?
指导感情朗读。分组读,表演。
(2)看图读结尾。
A看投影2,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B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C再次映示投影1,问:
读了故事的结尾,明白三个小伙伴差不多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
2、引入故事中间部分。
(1)引导学生依照生活体会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二、总结全文
小朋友们在一起做事、玩耍,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劲儿往一处使,才能专门好地完成任务,得到欢乐。
三、看图讲故事,深化认识
1、教师讲《好伙伴》的故事。2、小结。
四、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巴把没有要。
2、经历字形,说说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看图,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指名读题。
3、齐读课题。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读故事开头和结尾。
(1)看图读开头。
A看投影1,点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B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去干什么吗?
C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小河与青草》教案13篇

《小河与青草》教案13篇《小河与青草》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草实物、一盆清水、泥土、干枯的盆景。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齐读课题。
(电脑出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这又是怎样的小草呢?2、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小河与青草的位置?全班齐背第一小节。
3、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又为什么这么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就知道了。
二、精读感悟(一)、动画范读,边听边想,小河与青草进行了几次对话?每次讲什么?(二)、学习出示2、3小节,出示2、3小节。
1、指名朗读第一次对话。
2、每一小节是谁说的?请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一小节练习朗读。
3、愿意做小草的小朋友举手,谁来读一读第2小节?4、小草说了什么?小草夸小河怎么样?板书(清)5、从哪些词看出小河很清?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6、在杯底放上小鱼、小虾和螃蟹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7、出示: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和()。
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板书:清)8、赛读:小草可真会夸奖别人呀,这么热情地赞美别人,你们喜欢小草吗?喜欢小草的同学站起来来读一读。
9、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会怎么想?10、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老师送词:谦虚11、(出示小草实物)板书并动作演示:紧紧抱住小草没有手,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边演示边叙述: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12、如果没有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溜到小河里的。
瞧,(演示)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13、为什么小河水那么清?谁能用“因为小草把河岸的泥土(),所以,小河才能()”说一说?14、指导朗读:小草功劳这么大,所以小河要感谢青草呀!朗读时,要读出小河的谦虚来。
小学语文:课文第六组《小河与青草》2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五篇模版]
![小学语文:课文第六组《小河与青草》2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87fb4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8.png)
小学语文:课文第六组《小河与青草》2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五篇模版]第一篇:小学语文:课文第六组《小河与青草》2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小河与青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实物投影仪。
2 图片、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13 小河与青草水分小河青草抱住清绿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描红、临写。
课外: 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1.看图,谈话导入。
届时课题。
指名读题,教学“青”。
3.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画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用三角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自然段加上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略)读。
(2)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点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精读训练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它们是什么关系? 2 课文第一自然段就讲了这个意思,谁来读? 3.点名读。
4.句子比较: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弯弯的小河边,长着青青的小草。
(1)这两个句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2)能不能把“长满了”换成“长着”?为什么? 5.指导朗读: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6.尝试背诵。
7.看图,设疑: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那么绿?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青边对能到。
2 指导书写。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点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引入: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呢?听了它们的谈话,你也许就明白了。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小河与青草教案

小河与青草教案第一篇:小河与青草教案13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案背景:《小河与青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如今,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
如何指导低年级儿童去感受课文,让“体验”充盈教学课堂,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呢?教材分析:《小河与青草》是苏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中课文第13课。
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课文有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小河边长满了青草。
第二至五自然段讲小河与青草的对话。
第六自然段讲河水流得更欢了,小草长得更绿了。
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小河与青草的样子。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熟读课文和认识生字。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感谢和赞美之情,知道为何要感谢以及感谢的原因。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童话故事《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今天青草娃娃想请我们小朋友去小河边做客,你们想去吗?不过,青草娃娃要考考我们小朋友呢,它说,只有读好了这些词语朋友,才能带我们去。
谁有本领来读?出示词语:1、指名读2、齐读3、做小老师领读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就一起跟着青草娃娃去小河边做客吧。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来到小河边,你都看到了什么吗?2、先请小朋友来读一下第一小节。
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3、你看到了怎样的小河?(弯弯的)你能读好“弯弯的”这个词吗?那你看到的小草又是怎么样的呢?(青青的)谁能读好这个词?4、青青的小草长在弯弯的小河边,它的数量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长满了)谁来读读这个词语,读出小草的多?5、想象一下,我们漫步在小河边,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这样的情景美不美?谁能美美的读一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小河与青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小河与青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3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2仿写练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一张小河与青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提高朗读水平。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3.2学生汇报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关系给你什么启示?”5.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6.仿写练习6.1教师出示仿写题目:“请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大自然景物的文字。
”6.2学生独立完成仿写,教师批改并点评。
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3布置作业:请学生以“小河与青草”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1在学习生字词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如“生字词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1.2在朗读课文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角色朗读,以增强学生对课文角色和情感的理解。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生字词接力赛,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地朗读并写出这些生字词。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小河与青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小河与青草教学目标:1. 通过故事《小河与青草》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小河与青草》中的情节和主题。
2. 能够通过绘画方式表达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小河与青草》的教材及复印件。
2. 学生绘画用的纸和颜料。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呈现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色是在哪里?”2.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小河与青草》,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Step 2:导读课文1. 反复朗读《小河与青草》,引导学生跟读。
2. 明确故事中的关键词,如“小河”、“青草”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Step 3:教授词汇和句型1. 在PPT上呈现故事中的关键词,与学生一起朗读和解释。
2. 教授句型:“小河流淌着清水。
”等。
引导学生模仿并造句。
Step 4:理解故事1. 导读故事,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故事的大意。
2. 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小河为什么想和青草住在一起?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Step 5:绘画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和水源,并鼓励他们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观察。
2. 分发绘画用纸和颜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绘制自然景色,可以是小河和青草的故事里描述的景色,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观察到的。
3.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生的作品,并互相欣赏、评价。
Step 6:小结与反思1. 回顾故事《小河与青草》的情节和主题。
2. 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的经验。
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自然界,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Step 7:作业布置1. 让学生以《小河与青草》为题目,写一篇读后感想,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绘画,并在下节课中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观察心得。
《小河与青草》优秀教案

《小河与青草》优秀教案《小河与青草》优秀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则寓言,寓意含蓄。
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全文六段。
第二至五段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小河与青草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认识生字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设计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要求,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的建议。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落实《课标》精神,通过情境感悟、朗读体验、积累语感,让学生在积极实践、全面开放的空间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
教学中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
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读中品味,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感悟课文所寓含的道理,自然而然地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读书品味,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大自然的朋友,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都预习过课文了,知道是哪两位朋友吗?2、板书课题,看图释题师:看老师写课题。
注意每一笔要写工整了。
“河”字三点的写法。
生读课题。
师:喜欢他们吗?读好课题指读、齐读课题。
看课文插图说话:师:是什么样的小河呢?(弯弯的、蓝蓝的、透明的)师:小朋友很会观察。
那是什么样的'小草呢?(碧绿的、茂盛的、青青的)二、预习检查1、打开词语手册,认读生字(课件)师:下面打开今天的词语手册。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小河与青草》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0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小河与小草谦虚谨慎,甘于奉献,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教学准备:干枯的盆景、小草实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小河青草。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这又是怎样的小草呢?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的小河边,长满了。
2、小河为什么这么清,小草又为什么这么绿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就知道了。
二、教学第一次对话1、自由读第二段,想想小草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2、愿意做小草的小朋友举手,谁来读一读第2小节?3、小草说小河的水真清啊,从哪些词看出小河很清?想一想,这么清澈的河水,一眼望下去会看到什么呢?仔细观看书中的插图。
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词语,叫“清澈见底”。
(板书:清澈见底)4、赛读:小草可真会夸奖别人呀,这么热情地赞美别人,你们喜欢小草吗?喜欢小草的同学站起来来读一读。
5、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骄傲了吗?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小河不但没有骄傲,还要深深地感谢小草,因为小草:引读——(看文中的插图:图中的小河与青草面带微笑,小草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不让它们流进小河里,彼此都在欢快地唱着歌呢)。
6、(出示小草实物)小草没有手,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淘气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而如果没有了小草,岸边的泥土会流到小河里的。
这样,清清的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7、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河的水这么清了吗?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8、指导朗读:小草功劳这么大,所以小河要感谢青草呀!齐读,要读出小河的谦虚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河与青草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
2、学写生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小河与小草谦虚谨慎,甘于奉献,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教法学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导入课文
1、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多媒体展示一条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
对了,绿绿的小草就叫青草。
(板书:青草)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 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板书:小河)你们听过小河流淌的声音吗?听!—(播放水声)
2、清清的小河、碧绿的小草,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板书:与)指名读课题。
“与”可以换成哪些字?
3、青青的小草长在弯弯的小河边,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biān dào ɡǎn xièàn jǐn jǐn bào zhù
小河边看到感谢河岸紧紧抱住
xǐài chōnɡ zú hún zhuó bì lǜ bì lǜ fèn kū
喜爱充足浑浊碧绿碧绿水分干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
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很喜欢画画,(板画小河),看,老师画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小河?这里有一句话,(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你能读一读吗?谁来读一读。
2、画一画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幅画上缺了什么?(小草)让我们来种小草吧。
老师先来种。
这样行了吗?(种一棵草就够了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出示词卡:长满指导读。
谁愿意来种小草?(学生来画小草)小草长得怎么样?出示词卡:青青的小草指导读。
3、读一读
画得真美,看得出来你们喜欢弯弯的小河和青青的小草。
通过朗读来表现出你的喜爱好吗?再读读这句话。
谁来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背一背
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草对住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īnɡ、分fèn、干ɡān要读准前、后鼻音。
3、按笔顺书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书空,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
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对:左右结构。
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草:上下结构,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住: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干:独体字。
第二横稍长。
分:上下结构。
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字词。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说所写了什么。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我们继续学习《小河与青草》。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动画演示小草紧紧抱住泥土的景象。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
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为动画配音
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
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
(3)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三、拓展延伸,引发想象
1、看板书,小河为什么那么清?小草为什么那么绿?(评价:正因为它们和睦相处,才有了水清草绿的美好环境。
)
2、延伸:小河淙淙地向前流着,它流过高山,流过平原,想象一下:它还会遇到谁?会说什么悄悄话?同位讨论,指名说。
四、板书
小河与青草
小河←————→青草
清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