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目录1 工程概况2 计算依据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计算参数计算工况计算剖面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稳定性评价4 抗滑结构计算5 工程量计算一、工程概况拟建段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安子平,设计路中线在现有公路右侧约100m,设计为大拐回头弯,设计路线起止里程为K96+030~K96+155,全长125m,设计路面净宽7.50m,设计为二级公路,设计纵坡%,地面高程为720.846m~741.70m,设计起止路面高程为724.608m~729.148m,K96+080-K96+100为填方,最大填方为4.65m,最小填方为1.133m。

二、计算依据1.《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室外排水设计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相关教材、专著及手册。

三、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计算参数3.1.1 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工况:γ1=m3,φ1=°,C1=36kPa饱和工况:γ2=m3,φ2=°,C2=29kPa3.1.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该段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场地内均有分布,无法采取样品测试,采取弱风化泥做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成果:弱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 Mpa,天然密度2.564g/cm3,比重,空隙度%,属软化岩石,软质岩石。

名 称 地层 代号 状 态承载力值σο(MPa ) 桩周土极限摩阻力(MPa ) 基底摩擦系数(μ)含碎石粉质粘土 Q 4dl+el 稍密强风化泥岩 T 2b 破碎 / 弱风化泥岩T 2b完整/3.1.3 滑坡推力安全系数 1.15st F =计算工况选取公路填筑后自然状态、饱和状态两种工况对滑斜坡进行计算。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目录1 工程概况2 计算依据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3.1 计算参数3.2 计算工况3.3 计算剖面3.4 计算方法3.5 计算结果3.6 稳定性评价4 抗滑结构计算5 工程量计算一、工程概况拟建段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安子平,设计路中线在现有公路右侧约100m,设计为大拐回头弯,设计路线起止里程为K96+030~K96+155,全长125m,设计路面净宽7.50m,设计为二级公路,设计纵坡 3.50%,地面高程为720.846m~741.70m,设计起止路面高程为724.608m~729.148m,K96+080-K96+100为填方,最大填方为4.65m,最小填方为1.133m。

二、计算依据1.《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室外排水设计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相关教材、专著及手册。

三、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3.1 计算参数3.1.1 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工况:γ1=20.7kN/m3,φ1=18.6°,C1=36kPa饱和工况:γ2=21.3kN/m3,φ2=15.5°,C2=29kPa 3.1.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该段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场地内均有分布,无法采取样品测试,采取弱风化泥做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成果:弱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24.00Mpa,饱和抗压强度17.30 Mpa,天然密度2.564g/cm3,比重2.724,空隙度8.25%,属软化岩石,软质岩石。

抗滑桩本科毕业设计计算书(K法)

抗滑桩本科毕业设计计算书(K法)

抗滑桩本科毕业设计计算书(K 法)抗滑桩本科毕业设计计算书1、滑坡推力的计算 (1)1.1 计算原理 (1)1.2 推力的计算 (4)1.3 剩余抗滑力的计算 (5)2、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 (7)2.1 治理方案的拟定 (7)2.2 1-1剖面计算 (7)2.2.1 桩的参数选取 (7)2.2.2 受荷段内力计算 (8)2.2.3 锚固段内力计算 (10)2.2.4 桩身内力图 (12)2.2.5 桩侧应力验算 (14)2.3 2-2剖面计算 (16)2.3.1 桩的参数选取 (16)2.3.2 受荷段内力计算 (17)2.3.3 锚固段内力计算 (18)2.3.4 桩身内力图 (21)2.3.5 桩侧应力验算 (22)2.4抗滑桩的配筋计算 (25)2.4.1 正截面受弯计算 (25)2.4.2 斜截面受剪计算 (26)2.5 排水工程设计 (27)附录抗滑桩设计理正验算书 (28)1-1剖面滑坡剩余下滑力理正计算 (28)2-2剖面滑坡剩余下滑力理正计算 (37)1-1剖面抗滑桩配筋理正计算 (46)2-2剖面抗滑桩配筋理正计算 (60)1、滑坡推力的计算1.1 计算原理作用于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与滑坡的厚度、滑坡的性质、桩的位置、间距以及滑动面的形状等条件有关。

一般先运用工程地质法的各种方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力学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时,将滑坡范围内滑动方向和滑动速度大体一致的一部分滑体,看作一个计算单元,并在其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顺滑坡主轴方向的地质纵断面为代表,再按滑动面坡度和地层性质的不同,把整个断面上的滑体适当划分成若干竖直条块,由后向前,依次计算各块截面上的剩余下滑力。

目前,由于还没有完全弄清桩间土拱对滑坡推力的影响,通常是假定每根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等于桩距范围之内的滑坡推力。

关于滑坡推力的计算,本文采用的是传递系数法,又称不平衡力传递法。

传递系数法是一种平面分析法,其计算过程有如下假定:(1)危险滑动面的形状、位置已知,不可压缩并做整体滑动,不考虑条块之间的挤压变形,并且其滑动面是组倾角已知的线段构成的一条折线。

(完整版)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目录1 工程概况2 计算依据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3.1 计算参数3.2 计算工况3.3 计算剖面3.4 计算方法3.5 计算结果3.6 稳定性评价4 抗滑结构计算5 工程量计算一、工程概况拟建段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安子平.设计路中线在现有公路右侧约100m.设计为大拐回头弯.设计路线起止里程为K96+030~K96+155.全长125m.设计路面净宽7.50m.设计为二级公路.设计纵坡3.50%,地面高程为720.846m~741.70m.设计起止路面高程为724.608m~729.148m.K96+080-K96+100为填方.最大填方为4.65m.最小填方为1.133m。

二、计算依据1.《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室外排水设计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相关教材、专著及手册。

三、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3.1 计算参数3.1.1 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工况:γ1=20.7kN/m3.φ1=18.6°.C1=36kPa饱和工况:γ2=21.3kN/m3.φ2=15.5°.C2=29kPa3.1.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该段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场地内均有分布.无法采取样品测试.采取弱风化泥做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成果:弱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24.00Mpa.饱和抗压强度17.30 Mpa.天然密度2.564g/cm3,比重2.724.空隙度8.25%.属软化岩石.软质岩石。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摘要:1.引言2.抗滑桩的概念和分类3.抗滑桩的计算方法和公式4.抗滑桩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5.抗滑桩的应用实例6.结论正文:1.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抗滑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工程结构,在桥梁、隧道、港口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抗滑桩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抗滑桩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点,以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抗滑桩的概念和分类抗滑桩,又称抗拔桩,是一种用于防止地基土体滑动、沉降的加固措施。

根据桩的材料和形式,抗滑桩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桩的材料分类:有钢管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等;(2)按照桩的形式分类:有预制桩、灌注桩、沉管桩、挖孔桩等。

3.抗滑桩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抗滑桩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滑桩的轴向抗压承载力:根据桩的材料、截面尺寸、桩身长度等因素,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2)抗滑桩的抗拔承载力:主要考虑桩身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桩身与桩底土体之间的嵌固力等,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3)抗滑桩的弯矩和挠度:根据桩的材料、截面尺寸、桩身长度等因素,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

4.抗滑桩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桩型和材料: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荷载特性、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2)确定合理的桩长和截面尺寸:桩长要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截面尺寸要满足抗压、抗拔、抗弯等强度要求;(3)合理布置桩位和桩距:桩位要满足承载力均匀分布,桩距要满足桩身间的土体稳定要求;(4)确保桩身与桩底的嵌固:桩底处理要平整、密实,桩身与桩底土体之间的嵌固力要满足设计要求;(5)考虑桩身与周围土体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要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对桩的抗滑稳定性影响较大。

5.抗滑桩的应用实例抗滑桩在我国桥梁、隧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某跨海大桥工程中,采用钢管桩作为抗滑桩,成功解决了软土地基的抗滑稳定性问题,保证了桥梁的安全稳定。

抗滑桩设计计算说明书样本

抗滑桩设计计算说明书样本

抗滑桩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1 工程概况2 计算依据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计算参数计算工况计算剖面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稳定性评价4 抗滑结构计算5 工程量计算一、工程概况拟建段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安子平,设计路中线在现有公路右侧约100m,设计为大拐回头弯,设计路线起止里程为K96+030~K96+155,全长125m,,设计为二级公路,%,~,~,K96+080-K96+100为填方,,。

二、计算依据1.《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室外排水设计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相关教材、专著及手册。

三、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计算参数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工况:γ1=,φ1=°,C1=36kPa饱和工况:γ2=,φ2=°,C2=29kPa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该段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场地内均有分布,无法采取样品测试,采取弱风化泥做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成果:,Mpa,,,%,属软化岩石,软质岩石。

表1 各岩土层设计参数建议值表名地层状承载力值桩周土极基底摩称代号态σο(MPa)限摩阻力(MPa)擦系数(μ)含碎石粉质粘土Q4dl+el稍密0.130.160.40强风化泥岩T2b 破碎0.6/0.50弱风化泥岩T2b 完整 1.60/0.60滑坡推力安全系数1.15 stF计算工况选取公路填筑后自然状态、饱和状态两种工况对滑斜坡进行计算。

计算剖面计算方法采用折线形滑动面稳定性计算(传递系数法) 传递系数公式:111cos()tan sin()i i i i i i ααϕαα---ψ=---第i 条块的剩余下滑力公式:1sin tan cos i st i i i i i i i i iE F W W c l E αϕα-=--+ψ计算结果(详见附页)滑坡推力计算结果基岩界面 工况 条块编号 剩余下滑力 工况条块编号 剩余下滑力 天然状态1 -73.15饱和状态 1 24.95 2 -31.08 2 6.67 3 -101.283 -4.58 418.524103.835 52.66 5 209.22 6 91.12 6 368.117 97.57 7 401.798 127.38 8 551.249 125.689 606.61 填土界面 天然状态1 -84.15 饱和状态 1 -53.65 2 -260.4 2 -196.08 3 -255.53 -201.964 222.02 4 294.745 108.455 268.716 191.69 6 382.07 7 -195.45 7 33.19 8-66.068217.33稳定性评价根据计算结果得知斜坡在公路填筑后自然状态下Fs=,饱和状态下Fs=,因此斜坡在公路填筑后在自然状态下为基本稳定状态,饱和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

抗滑桩计算书(最新版)目录1.引言2.抗滑桩的定义和作用3.抗滑桩的计算方法4.抗滑桩的实际应用案例5.总结正文1.引言抗滑桩是一种用于防止土体滑动的工程结构物,广泛应用于边坡、基坑、隧道等地基工程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土体滑动,保证工程安全。

本文将介绍抗滑桩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2.抗滑桩的定义和作用抗滑桩是一种深基础结构物,通常由桩身、桩帽和桩底三部分组成。

桩身是抗滑桩的主要承载部分,负责承受土体的水平荷载;桩帽是桩身与土体之间的过渡部分,负责分散桩身承受的荷载;桩底是抗滑桩的支撑部分,负责将荷载传递到土体深处。

抗滑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防止土体滑动。

它可以通过增加土体厚度、减小土体的内摩擦角、提高土体的粘结强度等措施来实现。

3.抗滑桩的计算方法抗滑桩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抗滑桩的设计参数:包括桩的长度、直径、桩身截面形状、桩帽尺寸、桩底埋深等。

(2)进行土压力计算:根据土体的物理性质和边界条件,计算出土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3)计算抗滑桩的抗剪强度:根据抗滑桩的设计参数和土压力,计算出抗滑桩的抗剪强度。

(4)比较抗剪强度与土压力:将抗滑桩的抗剪强度与土压力进行比较,如果抗剪强度大于土压力,则说明抗滑桩可以有效防止土体滑动。

4.抗滑桩的实际应用案例抗滑桩在我国的边坡、基坑、隧道等地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某山区公路边坡工程中,由于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不足,容易发生滑动,设计单位采用了抗滑桩进行加固,有效地防止了土体滑动,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性。

5.总结抗滑桩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结构物,它的计算和应用对于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

目录1 工程概况2 计算依据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3.1 计算参数3.2 计算工况3.3 计算剖面3.4 计算方法3.5 计算结果3.6 稳定性评价4 抗滑结构计算5 工程量计算一、工程概况拟建段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安子平.设计路中线在现有公路右侧约100m.设计为大拐回头弯.设计路线起止里程为K96+030~K96+155.全长125m.设计路面净宽7.50m.设计为二级公路.设计纵坡3.50%,地面高程为720.846m~741.70m.设计起止路面高程为724.608m~729.148m.K96+080-K96+100为填方.最大填方为4.65m.最小填方为1.133m。

二、计算依据1.《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室外排水设计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相关教材、专著及手册。

三、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3.1 计算参数3.1.1 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工况:γ1=20.7kN/m3.φ1=18.6°.C1=36kPa饱和工况:γ2=21.3kN/m3.φ2=15.5°.C2=29kPa3.1.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该段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场地内均有分布.无法采取样品测试.采取弱风化泥做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成果:弱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24.00Mpa.饱和抗压强度17.30 Mpa.天然密度2.564g/cm3,比重2.724.空隙度8.25%.属软化岩石.软质岩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滑桩设计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目录1 工程概况2 计算依据3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计算参数计算工况计算剖面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稳定性评价4 抗滑结构计算5 工程量计算一、工程概况拟建段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安子平,设计路中线在现有公路右侧约100m,设计为大拐回头弯,设计路线起止里程为K96+030~K96+155,全长125m,设计路面净宽7.50m,设计为二级公路,设计纵坡%,地面高程为720.846m~741.70m,设计起止路面高程为724.608m~729.148m,K96+080-K96+100为填方,最大填方为4.65m,最小填方为1.133m。

二、计算依据1.《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4.《室外排水设计技术规范》(GB 50108-2001);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相关教材、专着及手册。

三、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计算参数3.1.1 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工况:γ1=m3,φ1=°,C1=36kPa饱和工况:γ2=m3,φ2=°,C2=29kPa3.1.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该段土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碎石土,场地内均有分布,无法采取样品测试,采取弱风化泥做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成果:弱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饱和抗压强度 Mpa,天然密度2.564g/cm3,比重,空隙度%,属软化岩石,软质岩石。

表1 各岩土层设计参数建议值表名 称 地层 代号 状 态 承载力值σο(MPa )桩周土极限摩阻力(MPa )基底摩擦系数(μ)含碎石粉质粘土 Q 4dl+el 稍密强风化泥岩 T 2b 破碎 / 弱风化泥岩T 2b完整/3.1.3 滑坡推力安全系数 1.15st F =计算工况选取公路填筑后自然状态、饱和状态两种工况对滑斜坡进行计算。

计算剖面计算方法采用折线形滑动面稳定性计算(传递系数法) 传递系数公式:111cos()tan sin()i i i i i i ααϕαα---ψ=---第i 条块的剩余下滑力公式:1sin tan cos i st i i i i i i i i iE F W W c l E αϕα-=--+ψ计算结果(详见附页)滑坡推力计算结果稳定性评价根据计算结果得知斜坡在公路填筑后自然状态下Fs=,饱和状态下Fs=,因此斜坡在公路填筑后在自然状态下为基本稳定状态,饱和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

可能诱发滑坡灾害发生,需要进行支挡。

四、抗滑结构计算1、抗滑桩设计计算设计资料: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工况:γ1=m3,φ1=°,C1=36kPa饱和工况:γ2=m3,φ2=°,C2=29kPa根据岩性及地层情况,由于在滑面以上还存在有筑填土层约7.7m 和含碎石粉质粘土(Q 4dl+el )层厚约为1.1m ,所以滑面以上土层厚度约h ′=8.8m ,查取相关规范可知取该土层的抗滑地基系数为m=10000KN/4m ,则滑面处的地基系数采用A=10000×=88000KN/3m泥岩(T 2b )由强风化泥岩厚为2.20m 和弱风化泥岩厚为0.70m 组成,桩的埋长为6m 。

强风化泥岩取抗滑地基系数为1m =80000KN/4m ,弱风化泥岩取抗滑地基系数2m =100000KN/4m 。

根据多层土的地基系数的取值可得241121222212(2)80000(2 2.2 3.8) 3.887044/()(2.2 3.8)m h m h h h m KN m h h ++⨯⨯+⨯===++桩附近的滑体厚度为8.8m ,该处的滑坡推力P=607kN/m ,桩前剩余抗滑力E =0kN/m 。

抗滑桩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其弹性模量E h =30×610 KPa ,桩断面为b×h =2mx3m 的矩形,截面S =6m 2,截面模量 22136W bh m == ,截面对桩中心惯性矩341 4.512I bh m ==,相对刚度系数EI ==114750000m 2,桩的中心距l =6m ,桩的计算宽度B p =b +1=3m ,桩的埋深为a l=6m 。

采用K 法计算桩身的内力(1)计算桩的刚度由查表可知地基系数640.0810/C KN m =⨯桩的变形系数10.151m β-==桩的换算深度为a l α=×6=<1 故按刚性桩计算。

(2)计算外力每根桩承受的水平推力 F =607×C0S26°×6=则'3273.4371.93/8.8F T KN m h ===滑坡推力按矩形分布;如右图 滑面处的剪力Q 0=滑面处弯矩M 0=×=14403KN/m (3) 滑面至旋转中心的距离 ()()()()0000000002324323232a a a a a a a l A M Q l ml M Q l y A M Q l ml M Q l +++⎡⎤⎣⎦=+++⎡⎤⎣⎦[][]628800031440323273.46870446(41440333273.46)23880002144033273.4687044631440323273.46⨯⨯⨯+⨯⨯+⨯⨯⨯+⨯⨯=⨯⨯⨯+⨯+⨯⨯⨯+⨯⨯()()() =4.0475m (4) 桩的转角 ()()()00003221232326a a p a a a A M Q l mh M Q l B l A A ml m l ϕ+++⎡⎤⎣⎦=⎡⎤++⎣⎦()()()322123880002144033273.4687044631440323273.463668800088000870446870446⨯⨯⨯+⨯+⨯⨯⨯+⨯⨯⎡⎤⎣⎦=⎡⎤⨯⨯⨯+⨯+⨯⎣⎦= rad(5)桩身内力及桩侧抗力 桩侧抗力 ()()0y y y A my σϕ=-+(4.0475)0.001739(8800087044)y y =-⨯⨯+⨯2619.397459.6361151.3695y y =+-桩侧抗力最大点位置459.63612151.36950y -⨯=, 1.5183y m =因为y y < ,所以桩身各点的剪力()()20001123226y p p Q Q AB y y y B m y y y ϕϕ=---- 213273.48800030.001739(2 4.0475)213870440.001739(3 4.04752)6y y y y =-⨯⨯⨯⨯⨯⨯--⨯⨯⨯⨯-233273.41858.19y 689.454y 151.37y y Q =--+ 当y Q =时,即可找出弯矩最大是的y 值。

经试算求得y=1.309m 时,M 最大。

桩身各点的弯矩()()2300001132612y p p M M Q y B A y y y B m y y y ϕϕ=+----231144033273.43880000.0017393 4.0475-y)-613870440.001739(2 4.0475)12y y y y =+-⨯⨯⨯⨯⨯⨯⨯⨯⨯⨯-( 234144033273.4929.096229.81837.84y M y y y y =+--+桩侧抗力、剪力、弯矩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0桩侧抗力为0的一点即为剪力最大点,求得当埋深:y=4.0475m时y所以最大剪力为Q=max剪力为0的一点即为弯矩最大点,求得当埋深:y=1.309m时Q=0yM= m所以最大弯矩为m ax抗滑桩结构设计抗滑桩受滑坡推力和锚固地层抗力作用,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曲转动,为了防止桩体由于荷载作用而产生过大变形与破坏,桩身需要配纵向受力钢筋以抵消弯矩,配置箍筋以抵抗剪力。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按受弯构件考虑。

1)桩身截面配置纵向受力钢筋(控制截面受弯)根据前述抗滑桩内力计算结果,取控制截面I-I 所受弯矩进行计算。

按混凝土结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式,计算受力钢筋,计算可按单筋截面考虑,经简化的计算如图抗滑桩总长约为15m ,计算可按两个控制截面考虑配筋。

控制截面Ⅰ-Ⅰ取桩身最大弯矩截面若结构重要系数取,则控制截面Ⅰ-Ⅰ处的设计弯矩为m ax M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80mm ,若为单排布,则桩截面有效高度≈0h 2900mm 。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s y c A f bx f =1α 由力矩平衡条件得)2(01xh bx f M c -=α联立上述两式求解,得)2(0xh f MA y S -=式中,x 为截面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式求得bf bMf bh f bh f x c c c c 22022101-±=αα式中,M 为设计弯矩();As 为受拉钢筋截面积;1α为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50时,1α取;c f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a );y f 为钢筋的抗力强度设计值(KPa);b 为桩截面宽度(m);0h 为截面有效高度(m);a 为受拉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

采用C30混凝土,214.3/c f N mm =,21.43/t f N mm =,纵向受力钢筋选用HRB400级(III 级),2360/y f N mm =,箍筋及架立钢筋选用HPB300(I 级),2270/y f N mm =,则其他参数如上所述。

A.计算Ⅰ-Ⅰ截面受力钢筋截面积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bf bMf h b f bh f x c c c c 220222101-±=αα1.014.32000290014.32000x ⨯⨯⨯±=⨯ 5591.248294000076969408.21208.7628600mmx mm⎧±==⎨⎩ 取x 的值为208.76mmⅠ-Ⅰ截面受力钢筋截面积62016691.51016584.5208.76()360(2900)22S y MA mm x f h ⨯===-⨯-选用21根Ф32mm 的HRB400钢筋截面面积为As=2mm 满足要求, 可采取3根一束,共7束布置于受拉侧。

2)桩身截面配置箍筋(控制截面受剪)抗滑桩桩身除承受弯矩以外,还承受着剪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