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恶性肿瘤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精选)[单选题]1.肺癌放疗后,胸部CT扫描有约80%的病人可见肺纤维化,肺纤维化一(江南博哥)般发生在照射后A.3个月B.12个月C.3~4个月D.6个月E.8~12个月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放射性肺纤维化是进行性、不可逆的,大部分病人在放射治疗8~12个月后,可于X线胸片上逐渐出现纤维化[单选题]2.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卡铂+紫杉醇治疗,最佳用药方法是A.每3~4周为1个周期,连续6周期后改为每2个月1个周期,第2年起每季度1个周期巩固治疗B.每3~4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换用新的治疗方案C.每3~4周为1个周期,连续4周期后停药,改用对症支持治疗并定期随访D.采用多种不同药物方案交替治疗E.生物治疗参考答案:C[单选题]3.下列不属于食管癌高发的地区是A.华北三省交界地区B.四川北部C.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D.苏北地区E.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参考答案:E[单选题]4.告诉服用吗啡缓释片的病人A.不要压碎药片后服用B.与吗啡即释片完全一样C.未按时服药,不要紧D.疼痛剧烈时用药E.必要时用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吗啡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不可掰开或嚼碎[单选题]5.与吗啡即释片相比较,吗啡缓释片A.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也更长B.作用时间更长,半衰期更短C.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相似D.作用时间更长,但半衰期相似E.作用时间相似,半衰期更长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缓释制剂释药缓慢,血浓度平稳,可延长作用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单选题]6.评估痰涂片满意度的重要标志是下列哪种成分A.鳞状上皮细胞B.柱状上皮细胞C.吞噬细胞D.白细胞E.库司曼螺旋体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正常痰涂片以鳞状上皮细胞居多,主要是表层细胞,中层细胞少见[单选题]7.卡铂与顺铂相比,卡铂的A.消化道反应较重B.骨髓抑制较明显C.容易引起静脉炎D.肾损伤较多E.容易皮肤潮红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骨髓抑制为卡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而顺铂的消化道反应最为明显[单选题]8.由于溶剂的原因,紫杉醇注射有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过敏反应,给药前给予下列药物可以预防其发生A.抗组胺类和升压药B.升压药和类固醇激素C.抗组胺类和大剂量维生素D.抗组胺类和类固醇激素E.大剂量维生素和类固醇激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紫杉醇的临床不良反应较广泛,主要有过敏反应、神经毒性、造血抑制、胃消化道黏膜炎等。
2021年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肿瘤

肿瘤的概论癌变机制肿瘤的临床病理肿瘤的诊断肿瘤的治疗肿瘤的预防一、概论(一)概念与分类L定义: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L恶性淋巴瘤;3.精原细胞瘤:4.白血病;5.霍奇金病。
4.(二)病因病因来源可分为环境因素与机体因素,80%的恶性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
1.环境因素①化学因素②物理因素③生物因素①化学因素2.二、癌变机制(-)化学致癌L突变学说:癌变是致癌物引起细胞突变的结果。
2.癌渐成性机制学说:肿瘤仅仅是与分化过程基本原理相似的一个异常分化。
(二)病毒致癌L核糖核酸(RNA)肿瘤病毒:逆转录过程中癌变。
2.脱氧核糖核酸(DNA)肿瘤病毒:使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失去控制。
三、肿瘤的临床病理附:恶性肿瘤的生长发作过程。
分为癌前期、原位癌及浸润癌3个阶段。
癌前期为上皮增生明显,伴有不典型增生。
问题:几个名称解释L癌前病变2.非典型增生3.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具有明显癌变危险(恶变潜能)的疾病及良性病变、不及时治愈可转变为癌。
•黏膜白色病变;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囊性增生症)•结肠、直肠息肉(家族性,绒毛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皮肤溃疡-鳞癌•肝硬化注意:与非典型增生关系,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经典例题怎么考?不是痛前病变的A.胆固醇胆囊B.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C.纤维囊性乳腺病D.慢性萎缩性胃炎E.肝硬化Γ正确答案』A“癌前病变”最确切的概念是A.癌肿的早期阶段B.良性肿瘤发生了癌变C.一种恶性病变,不可逆转D.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有可能逆转E.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但必然会发展为癌肿[正确答案』D附:早期癌:癌浸润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病变I、∏级。
注意概念:上皮内瘤变是肿瘤形成的过程内部关系上皮内瘤变-不典型增生I度=轻度II度=中度HI度=重度不典型+原位癌(二)肿痛转移方式胃肠道肿瘤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恶性肿瘤转移方式由椎旁静脉系统发生的是A.Krukenberg瘤B.绒毛膜癌转移至肺C.前列腺癌发生骨盆转移D.肾癌转移至肺E.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正确答案』C(≡)良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特点1.良性肿瘤多无明显全身症状,局部可有肿块,多表现局部压迫症状,少数出现疼痛、溃疡、出血与梗阻等症状。
历年肿瘤主治医师考试试题

肿瘤科主治医师考试习题选一. 单选题(共694题, 每题0分)1. 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 ( b )A. 直接蔓延B. 淋巴道转移C. 血道转移D. 腹腔内种植E. 消化道播散2.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各国都在努力探索, 由于涉及与手术的关系一般主张给予 ( d )A.6周期 B.5周期 C.4周期 D.2~3周期 E.1周期3. 骨与软组织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 c )A. 直接蔓延扩散B. 通过动脉传播C. 通过血行传播D. 通过淋巴回流E. 沿神经干蔓延扩散4. 阿糖胞苷与放线菌素D联合用药依据是 ( b )A. 减少药物毒性B. 细胞增殖动力学C. 从抗瘤谱考虑D. 从给药方法考虑E. 以上都不对5. 一组观察值中每个变量与这一组值的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均数被称为 ( e )A. 相关系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误E. 方差6. 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中常最早出现的是 ( c )A. 腹痛B. 腹部肿块C. 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D. 发热E. 贫血和消瘦7. 临床试验单位有关临床试验的资料应当至少保存 ( c )A. 1年B. 3.年C. 5年D. 10年E. 20年8. 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主要不同为 ( d )A. 浸润肌层B. 细胞明显增生和具异型性C. 转移阴道结节D. 有绒毛结构E. 出血坏死9.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e )A.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B.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统计分析 E.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b10. 从黑色瘤中发现的癌基因是 ( c )A. P53B. p16C. Rb基因D. P15E. PTEN11.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 ( b )A. 二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E. 六个阶段12. AFP对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c )A. 为反应病情变化和疗效的敏感指标B. 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和转移C. 只要AFP>500μg/L就可确诊为肝细胞癌D. 检测AFP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E. 为肝癌血清学诊断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13. 下列哪项是胃癌的X线征象 ( e )A. 项圈征(为胃良性溃疡的X线征象)B. 狭颈征(为胃良性溃疡的X线征象)C. Hampton 线(粘膜线(Hampton线):为胃良性溃疡的X线征象 )D. 黏膜皱襞车轮状纠集E. 指压迹征14. 儿童早期霍奇金病的治病选择为 ( a )A. 单独化疗B. 足量化疗+病变区放疗C. 全淋巴结照射D. 次全淋巴结照射E. 单独病变区放疗15. 关于肺腺癌的影像学典型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 d )A. 多为周围型B. 有时影像学随诊显示病生长缓慢C. 周围型病变常较小D. 胸膜牵拉征较鳞癌少见E. 瘤周毛刺明显c16. 下列组合哪项正确 ( e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绿色瘤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为T细胞型C.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易发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易急性变E. 慢性髓系白血病-易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7. 儿童白血病在儿童肿瘤中发病占 ( a )A. 第一位B. 第二位C. 第三位D. 第四位E. 第五位18. 在鼻咽癌高发区, 有下述情况之一者, 可认为是鼻咽癌高危对象 ( d )A. 慢性咽炎B. 长期间歇性鼻塞C. 中耳炎D. IgA/VCA抗体滴度≥1: 80E. 讲广州话19. 乳房中生长快、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的无痛性硬块, 应首先考虑为 ( b )A. 急性乳腺炎B. 乳腺癌C. 乳房纤维腺病D. 乳腺囊性增生病E. 以上均不对20.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概念是 ( b )A.健康即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 体质健壮, 功能正常, 精力充沛, 没有不良好劳动效能的状况 B.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C.健康是身体强壮, 没有疾病, 人格正常的状态 D.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素质良好的状态 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21. 葡萄胎随访时必须进行的检查是 ( b )A.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B. 测尿中HCG值C. Rubin试验D. 超声E. 同位素检查22. 下述哪种药物是拓扑异构Ⅱ酶抑制剂 ( d )A. 托普替康B. CPT-11C. 泰素D. 足叶乙甙E. 顺铂23. 关于胰腺癌黄疸不正确的是 ( c )A. 黄疸出现早晚与癌肿部位有关B. 大部分病人出现黄疸时已属中晚期C. 黄疸呈进行性加重, 病人均有瘙痒D. 黄疸时间长者可有出血倾向E. 深度黄疸时大便可被染成浅黄色24. 关于恶性肿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 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细胞无B. 组织结构和细胞都具有高度异型性C. 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组织结构无D. 没浸润性, 也不转移E. 以上说法都不对25.女性, 63岁, 白带增多半年, 有臭味, 偶有阴道流血, 妇查: 外阴(-);阴道: 上1/3结节不平;宫颈: 4.5cm直径, 结节状, 触血阳性;宫体;正常大小、中位、不活动;宫旁: 双侧结节状增厚达盆;宫颈活检病理: 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肿瘤主治医师(肿瘤外科学)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肿瘤主治医师(肿瘤外科学)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早期结肠癌X线表现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A.凹陷溃疡性病变B.隆起性病变C.浸润性病变D.溃疡性病变E.平坦性病变正确答案:B2.诊断肉瘤的主要根据是A.切面呈鱼肉状B.青少年多见C.肿瘤出血、坏死D.恶性瘤细胞弥散分布,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穿插包绕E.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有病理性核分裂正确答案:D3.平滑肌瘤最常发生于A.胃肠道B.皮下组织C.腹膜后D.子宫E.纵隔正确答案:D解析:平滑肌瘤最多见于子宫,其次为胃肠道。
4.腺体鳞状上皮化生后发生恶性变,所形成的恶性瘤称为A.腺棘皮癌B.癌肉瘤C.鳞状细胞癌D.腺鳞癌E.腺癌正确答案:C解析:鳞状细胞癌最常发生在身体原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有些部位如支气管、胆囊、肾盂等处,正常时虽不是鳞状上皮覆盖,但可通过鳞状上皮化生而发生鳞状细胞癌。
5.呈浸润性生长的良性瘤是A.平滑肌瘤B.纤维瘤C.海绵状血管瘤D.皮下脂肪瘤E.骨瘤正确答案:C解析:海绵状血管瘤肉眼观为地图状边界清楚的无包膜紫红色病损,呈浸润性生长。
平滑肌瘤、纤维瘤及皮下脂肪瘤是良性肿瘤,肉眼观呈膨胀性生长。
6.血行转移的确切根据是A.在远隔器官形成了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B.血液中发现了瘤细胞C.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D.瘤细胞进人了静脉E.瘤细胞进入了动脉正确答案:A7.与EBV有关的人类肿瘤主要是A.肝细胞癌B.胃癌C.肺癌D.食管癌E.Burkitt淋巴瘤正确答案:E解析:目前研究认为与EBV病毒有关的人类肿瘤包括淋巴瘤,尤其是Burkitt 淋巴瘤,其次鼻咽癌的发病也与EBV病毒有关。
8.他莫昔芬疗效与以下标记物相关的是A.ERB.PRC.C-erbB2D.CAl25E.CA153正确答案:A解析:目前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的ER或PR的表达情况在乳腺癌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ER或PR阳性,应首选内分泌治疗。
外科主治医师-公共科目:基础知识-肿瘤

外科主治医师-公共科目:基础知识-肿瘤[单选题]1.下列哪种不是致癌因子A.亚硝酸B.苯胺C.5-羟色胺D.3-4苯并芘E.二甲基氨基偶氮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致癌(江南博哥)因子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物质,称为致癌剂,主要有3种类型。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为辐射致癌,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等。
若长期被辐射照射或接受到超量辐射都会导致白血病;同样,大气层中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照射增强,会使全球的皮肤癌病人增加。
2)化学致癌因子已知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品有数千种,如黄曲霉素、亚硝胺、煤焦油、尼古丁等。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所含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与肺癌、口腔癌、膀胱癌等有一定的关连。
3)病毒致癌因子肿瘤病毒(或称致癌病毒)。
分为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两大类。
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可引起宿主细胞癌变。
掌握“癌变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2.下列哪项关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叙述是错误的A.癌症是一种基因病B.多种因素起作用C.常为多阶段演进过程D.单个基因改变即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变E.既有癌基因改变,又有肿瘤抑制基因改变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癌因素均可导致癌症的发生,这些致癌因素作用于细胞的DNA,引起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凋亡调控基因和DNA修复调控基因等,多个基因的改变才会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
掌握“癌变机制”知识点。
点赞(0)多个基因改变可能癌变,单个不会癌变[单选题]3.肿瘤相关抗原的含义是A.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表达正常细胞B.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无差异性表达的C.表达于正常细胞而不表达于肿瘤细胞D.高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低表达于正常细胞E.高表达于正常细胞而低表达于肿瘤细胞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肿瘤抗原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肿瘤相关抗原既存在于肿瘤细胞也存在于某些正常细胞。
有些抗原在胎儿组织中表达量大,在分化成熟组织中不表达或者表达量很小,但在癌变组织中表达增加,这种抗原称为肿瘤胎儿抗原,如,甲胎蛋白可见于胎肝细胞和肝细胞癌中。
外科主治医师-骨肿瘤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外科主治医师-骨肿瘤(总分25.5, 做题时间90分钟)A1/A2型题1.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一般X线表现是•A.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膜反应不明显•B.骨质密度增高,境界不清,骨膜反应明显•C.骨质缺损,边缘清楚,骨膜反应明显•D.骨质破坏,边缘不清,骨膜反应明显•E.骨质缺损,边缘清楚,骨膜无反应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2.患儿,男,10岁,右胫骨上端疼痛,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受限。
X片:右胫骨上端偏右骨密度增高,边界不清,有骨膜反应。
诊断是•A.软骨肉瘤•B.骨软骨瘤•C.骨肉瘤•D.骨巨细胞瘤•E.骨瘤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3.患者,女,38岁。
右股骨上端疼痛20天。
查:右股骨上端肿胀压痛,右髋活动受限,X线检查示右股骨颈及转子下溶骨性破坏。
3年前曾行乳癌根治术。
最可能的诊断是•A.骨肉瘤•B.骨巨细胞瘤•C.纤维肉瘤•D.软骨肉瘤•E.乳癌骨转移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E4.属于恶性骨肿瘤的是•A.骨瘤•B.骨巨细胞瘤•C.骨髓瘤•D.骨样骨瘤•E.骨软骨瘤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5.患者,男,42岁。
股骨下端疼痛,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
查体:股骨下端偏外侧局限性隆起,压痛,皮温略高。
X线检查:股骨外侧髁可见偏心性生长的骨吸收病灶,皮质向外膨隆,变薄,无骨膜反应。
诊断为•A.骨纤维异样增殖症•B.骨巨细胞瘤•C.内生软骨瘤•D.嗜酸性肉芽肿•E.骨囊肿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6.病人已确诊为骨巨细胞瘤,局部皮肤表浅静脉怒张,肿胀与压痛均显著,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
X片:骨皮质已破坏,断裂。
病理报告:骨巨细胞瘤Ⅲ级。
治疗应选择•A.截肢术•B.刮除灭活植骨术•C.刮除骨水泥充填术•D.刮除植骨术•E.刮除灭活骨水泥充填术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7.患者,男,30岁。
外科护理学——肿瘤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

外科护理学——肿瘤病人护理重点、考点整理
1、肿瘤的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
2、(选择)恶性肿瘤的细胞分化分类:
①高分化,Ⅰ级,恶性程度
低;
②中分化,Ⅱ级,中
度;
③低分化,Ⅲ级,恶性程度高。
*(选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一种应用特殊化学药物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方法,往往是中晚期肿瘤病人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多选)给药方式:通过静脉、口服、肌内注射、肿瘤内注射、腔内注射、动脉内注入给药。
*(考):主要毒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毛发脱落、肾脏毒性反应、口腔黏膜皮肤反应、免疫力降低。
*(选择)放疗的禁忌症:
(1)晚期肿瘤,伴严重贫血、恶病质者;
(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血红蛋白低于90g/L者;
(3)合并各种传染病,如活动性肝炎。
活动性肺结核者;(4)有心、肺、肾、肝等功能严重不全者;
(5)接受放疗的组织器官已有放射性损害者;
(6)对放射线中度敏感的肿瘤已有广泛远处转移或经足量放疗后近期内复发者。
*预防:
①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降低发病率;
②二级预防:早期发现、诊断、治疗,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③(填空)三级预防:诊断和治疗后的康复,包括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命,重在对症治疗。
3、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
TNM分期:T是原发肿瘤,N是淋巴结,M是远处转移。
恶性肿瘤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

恶性肿瘤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一、诊断方法(一)病史:有无包膜及活动度。
(2)肝癌及恶性淋巴瘤: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输尿管、胆囊、胆管、胰管的形态。
血管造影:显示患瘤器官或肿瘤的血管图像。
空气造影:脑室、纵隔、腹膜后、腹腔等肿瘤。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显示肿瘤横切面图像,参考密度与CT值,判断肿瘤的部位与性质。
3.超声利用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对声抗阻的不同所产生超声反射波的显像作诊断,有助于了解肿瘤所有部位、范围及判断阴影性质,广泛应用于肝、胆、胰、脾、肾、颅脑、子宫、卵巢、甲状腺、乳腺等疾病诊断。
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成功率可达80%~90%。
4.放射性核素显像(ECT)对某些组织亲和的核素进入人体内,显示该正常组织,而肿瘤部位不吸收核素形成缺损(冷区图像)呈占位病变。
另一些核素在肿瘤部位放射性较其周围正常组织高,形成热区图像。
通过扫描或γ照像机追踪其分布并记录图像以作诊断。
5.远红外热像检查肿瘤局部代谢及血供的增减,影响局部表面温度,借此温差与其分布,应用远红外线摄影所示图像,可用以判断肿瘤的性质与代谢状况。
(五)内镜检查用内镜直接观察肿瘤或病变,并可取细胞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诊断,还可作某些X线造影,摘除小的病变或息肉。
(六)病理形态学检查这是目前确定肿瘤的直接而可靠的依据。
(1)临床细胞学检查:①体液自然脱落细胞;②粘膜细胞:食管拉网、胃粘膜洗脱液、宫颈刮片及内镜下肿瘤表面刷脱细胞;③细针穿刺涂片或超声波导向穿刺涂片。
(2)病理组织学检查:切除送检;穿刺活检;快速(冰冻)切片诊断。
■确诊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答案:E)A.CT检查B.DSA检查C.B超检查D.肿瘤标记物检查E.病理三、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中医药治疗及生物治疗等,根据肿瘤性质,发展程度和全身状态而定。
良性肿瘤及临界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
恶性肿瘤采用综合治疗方案:Ⅰ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一、诊断方法(一)病史:1.年龄:儿童多为胚胎性肿瘤或白血病;青少年肿瘤多为肉瘤,癌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但青年癌往往发展迅速。
2.病程:恶性者较短。
低度恶性肿瘤发展较慢,老年的恶性肿瘤发展相对缓慢。
3.过去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些肿瘤有家族多发史或遗传史:如胃癌、大肠癌、食管癌、鼻咽癌。
②有些癌有明显的癌前病变或相关疾病史:如乙型肝炎与肝癌,鼻咽癌与EB病毒反复感染,肠道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
③吸烟、长期饮酒、饮食习惯或职业因素有关的接触与暴露史。
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时伴有周期性发热。
■关于下列恶性肿瘤的特点,不正确的是(答案:B)A.老年恶性肿瘤发展相对缓慢B.儿童肿瘤多为肉瘤C.胃癌、鼻咽癌常有家族史D.乙型肝炎和肝癌相关E.肠息肉与大肠癌相关(二)体格检查1.肿块的部位:明确肿块部位,有助于分析肿块的组织来源与性质。
2.肿瘤的性状:大小、形状、软硬度、表现温度、血管分布、有无包膜及活动度。
3.区域淋巴结或转移灶的检查:如乳癌检查腋下与锁骨上淋巴结,咽部肿瘤需检查颈部淋巴结,肛管或阴道癌检查腹股沟淋巴结。
(三)实验室检查1.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及粪便常规检查。
胃癌患者可伴贫血及大便隐血。
白血病血象明显异常。
大肠肿瘤可有粘液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
泌尿系统肿瘤可见血尿。
多发性骨髓瘤尿中可出现Bence-Jones蛋白。
恶性肿瘤病人常可伴血沉加快。
这类阳性结果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2.血清学检查(1)肝癌、骨肉瘤: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升高;(2)肝癌及恶性淋巴瘤: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3)肺癌:α-酸性糖蛋白增高;(4)产生激素的器官发生肿瘤时,血中相应激素分泌增加。
3.免疫学检查(1)癌胚抗原(CEA):结肠癌、胃癌、肺癌、乳癌均可增高。
(2)α-胚胎抗原(AFP):肝癌及恶性畸胎瘤均可增高。
(3)肿瘤相关抗原:抗EB病毒壳抗原的IgA抗体(VCA—IgA抗体)对鼻咽癌较特异。
4.流式细胞分析术(FCM):分析染色体特性,了解肿瘤细胞恶变程度。
5.基因诊断:确定是否有肿瘤或癌变的特定基因存在。
(四)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1)透视与平片:平片是检查肺肿瘤、骨肿瘤的首选方法,钼钯X线可检查软组织肿瘤:乳腺癌。
(2)造影检查应用对比剂:如钡剂作钡餐与灌肠,用碘剂作造影。
主要用于消化道。
器官造影:可经口服、静脉注射或内镜下插管,注入碘剂等对比剂,可观察肾盂、输尿管、胆囊、胆管、胰管的形态。
血管造影:显示患瘤器官或肿瘤的血管图像。
空气造影:脑室、纵隔、腹膜后、腹腔等肿瘤。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显示肿瘤横切面图像,参考密度与CT值,判断肿瘤的部位与性质。
3.超声利用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对声抗阻的不同所产生超声反射波的显像作诊断,有助于了解肿瘤所有部位、范围及判断阴影性质,广泛应用于肝、胆、胰、脾、肾、颅脑、子宫、卵巢、甲状腺、乳腺等疾病诊断。
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成功率可达80%~90%。
4.放射性核素显像(ECT)对某些组织亲和的核素进入人体内,显示该正常组织,而肿瘤部位不吸收核素形成缺损(冷区图像)呈占位病变。
另一些核素在肿瘤部位放射性较其周围正常组织高,形成热区图像。
通过扫描或γ照像机追踪其分布并记录图像以作诊断。
5.远红外热像检查肿瘤局部代谢及血供的增减,影响局部表面温度,借此温差与其分布,应用远红外线摄影所示图像,可用以判断肿瘤的性质与代谢状况。
(五)内镜检查用内镜直接观察肿瘤或病变,并可取细胞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诊断,还可作某些X线造影,摘除小的病变或息肉。
(六)病理形态学检查这是目前确定肿瘤的直接而可靠的依据。
(1)临床细胞学检查:①体液自然脱落细胞;②粘膜细胞:食管拉网、胃粘膜洗脱液、宫颈刮片及内镜下肿瘤表面刷脱细胞;③细针穿刺涂片或超声波导向穿刺涂片。
(2)病理组织学检查:切除送检;穿刺活检;快速(冰冻)切片诊断。
■确诊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答案:E)A.CT检查B.DSA检查C.B超检查D.肿瘤标记物检查E.病理学检查二、肿瘤分期与转移方式(一)肿瘤分期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法T是指原发肿瘤、N为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
根据肿块程度在字母后标以0至4的数字,表示肿瘤发展程度。
1表示小,4代表大,0为无。
以此三项决定分期,不同TNM的组合,诊断为不同的期别。
乳癌国际TNM临床分明(二)肿瘤转移方式1.直接蔓延:是肿瘤细胞与原发灶相连续的扩散生长。
2.淋巴道转移:多数情况为区域淋巴结转移。
但也可呈“跳跃式”而转移至“第二、第三站”淋巴结。
3.种植性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最多见的是胃癌种植到盆腔。
4.血道转移:静脉内压力低且常无静脉瓣,故脱落的肿瘤细胞极易进入,随体腔压力与血流压力的改变而流动。
腹内肿瘤可经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四肢肉瘤可经体循环静脉系统转移至肺;肺癌可随动脉系统而至全身播散,到骨、脑等。
关于肿瘤的转移错误的是(答案:D)A.胃癌可转移至盆腔B.乳癌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C.交界性肿瘤不出现转移D.肝癌可出现脑转移E.肺癌可出现骨转移三、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中医药治疗及生物治疗等,根据肿瘤性质,发展程度和全身状态而定。
良性肿瘤及临界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
恶性肿瘤采用综合治疗方案:Ⅰ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
Ⅱ期以局部治疗为主,原发肿瘤切除或放疗,并须包括转移灶的治疗,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
Ⅲ期者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
Ⅳ期者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恶性肿瘤,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根治手术包括原发癌所在器官的部分或全部,连同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和区域淋巴结整块切除。
有些乳癌应切除全乳腺、腋下、锁骨下淋巴结、胸大肌和胸小肌及乳房附近的软组织。
(2)扩大根治术在原根治范围基础上适当切除附近器官及区域淋巴结。
如在乳癌根治基础上扩大,包括内乳淋巴区淋巴结清扫。
(3)姑息手术解除或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进生存质量,可争取综合治疗机会,从而延长生命。
晚期胃癌伴幽门梗阻者行胃空肠吻合术,大肠癌伴肠梗阻时作肠造口术。
(4)其他激光手术切割或激光气化疗。
超声手术切割。
冷冻手术。
腔镜下的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也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
(二)化学疗法目前已能单独应用化疗治愈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精原细胞瘤、Burkitt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对某些肿瘤可获得长期缓解,如颗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肾母细胞瘤、乳癌等。
化疗药物只能杀灭一定百分比的肿瘤细胞。
多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控制复发的可能途径。
1)化疗药物分类(1)按作用原理分类1)细胞毒素类药物:如环磷酰胺、氮芥、卡氮芥等。
2)抗代谢类药:如5-氟尿嘧啶、氨甲蝶呤、阿糖胞苷等。
3)抗生素类:如丝裂霉素、阿霉素、争光霉素、更生霉素等。
4)生物碱类:长春新碱、喜树碱、秋水仙碱等。
5)激素类:己烯雌酚、黄体酮、丙酸睾丸酮、甲状腺素、强的松及地塞米松等。
6)其他:不属于以上诸类的化疗药物,如甲基苄肼、顺铂、抗癌锑等。
(2)根据药物对细胞周期作用分类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增殖或非增殖细胞均有作用,如氮芥类及抗生素类。
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细胞增殖的整个或大部分周期时相,如5-氟尿嘧啶等抗代谢类药物。
3)细胞周期时相特异药物:选择性作用于某一时相,如阿糖胞苷、羟基脲抑制S期,长春新碱对M期的抑制作用。
2)化疗给药方式1.全身性用药:静脉点滴或注射、口服、肌肉注射等。
2.局部用药:肿瘤内注射、腔内注射、局部涂抹、动脉内灌注或局部灌流。
3.介入治疗:经动脉定位插管或栓塞加化疗。
化疗剂量与时间1.大剂量冲击治疗量大,间隔时间长(如3~4周一次),毒性较著。
2.中剂量间断治疗为目前较常用者,每周1~2次,4~5周为一疗程。
3.小剂量维持每日或隔日一次。
4.联合用药为应用不同作用的类别药物,以提高疗效,减轻副反应,可同时投药或序贯投药。
3)化疗副反应1.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
3.毛发脱落。
4.血尿。
5.免疫能力降低,容易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有两大类:1.光子类:包括深度X线、γ线、各种放射性核素等。
2.粒子类:包括粒子加速器(电子、电子束等),如直线加速器可治疗中等深度肿瘤。
感应加速器可产生X线及电子束,中子加速器对乏氧细胞有杀灭作用。
应用方法有外照射与内照射两种。
3.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1)高度敏感: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性腺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肾母细胞瘤等低分化肿瘤。
(2)中度敏感:鳞状上皮癌及一部分未分化癌,如基底细胞癌、宫颈鳞癌、鼻咽癌(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乳癌、食管癌、肺癌等。
(3)低度敏感:胃肠道腺癌、软组织及骨肉瘤等。
4.放疗副反应(1)放射治疗的副反应为抑制骨髓,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改变及胃肠道反应等(2)白细胞降至3×109/L,血小板降至80×109/L时需暂停治疗。
为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可用鲨肝醇、利血生、单核苷酸钠混合针剂等,以及养阴补肾、益气健脾的中药。
(四)生物治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接种卡介苗、短棒状杆菌与麻疹疫苗等主动免疫疗法,还可用转移因子、干扰素等。
特异性免疫治疗有自身或异体的瘤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等。
近年,基因治疗正处于临床与实验研究阶段。
(五)中医中药治疗应用祛邪、扶正、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化痰、祛湿及通经活络以毒攻毒等机制,用于手术或放疗不能治愈的病例。
以中药补益气血、调理脏腑,配合化疗、放疗或手术后治疗,可减轻副作用,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肿瘤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答案:C)A.注射麻疹疫苗B.注射短棒状杆菌疫苗C.注射异体肿瘤免疫核糖核酸D.注射干扰素E.注射转移因子总结——10道题1.有关肿瘤的一些概念。
2.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区别。
3.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和方向)。
4.确诊肿瘤最可靠的是病理学检查(活检)。
5.治疗肿瘤最有效和首选的方法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