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小常识

合集下载

日常用药小常识

日常用药小常识

日常用药小常识1. 什么是日常用药小常识?日常用药小常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了解的关于药物使用和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正确使用药物、合理存放药物、避免药物滥用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的问题。

2. 正确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2.1. 遵医嘱用药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首先要咨询医生或药师,并按照他们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

不要随意改变剂量或停止服用药物,以免影响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2.2. 阅读说明书在使用任何新购买的药物时,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

说明书中包含了该药物的适应症、剂量、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了解清楚后才能安全使用。

2.3. 注意饮食禁忌某些药物在服用期间需要遵守特定的饮食禁忌。

抗生素通常不宜与乳制品一起服用,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在使用药物期间应注意饮食搭配,避免与药物相互影响。

2.4. 避免过量使用药物的剂量是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的,不同人群的用药剂量可能有所不同。

在使用药物时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不要随意增加剂量或频率,以免引发过量反应。

3. 合理存放药物的方法3.1. 避光存放大多数药物都对阳光敏感,因此应将药物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

阳光会降低药物的效力,并可能导致变质。

3.2. 远离潮湿环境潮湿环境容易导致药物吸湿变质,因此应将药物存放在干燥处。

如果住所潮湿,可以考虑使用密封容器或干燥剂来保持药物的干燥状态。

3.3. 隔离儿童和宠物药物对于儿童和宠物来说是有毒的,因此应将药物存放在儿童和宠物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或误用。

3.4. 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条件下保持一定效力的时间。

过期药物可能会失去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应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并及时更换过期药物。

4. 避免药物滥用的措施4.1.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处方药处方药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因为这些药物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常识(3篇)

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常识(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提高孩子们对药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常识。

二、药品安全基础知识1. 药品的概念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

药品包括中药、西药、生物制品等。

2. 药品的分类(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2)非处方药:不需要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3. 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意外的反应。

4. 药品的安全使用原则(1)按医嘱用药:遵循医师的处方,正确使用药品。

(2)正确用药: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4)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三、幼儿园药品安全教育内容1. 药品的基本知识(1)认识药品:向孩子们介绍药品的概念、分类、不良反应等。

(2)药品包装:教会孩子们识别药品包装,了解药品标签上的信息。

2. 药品的安全使用(1)遵医嘱用药:教育孩子们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药品。

(2)正确用药:向孩子们讲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避免误用。

(3)药物相互作用:教育孩子们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4)特殊人群用药:提醒孩子们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

3. 药品误食的预防(1)药品存放:教育孩子们不要将药品放在容易接触的地方,如床头、抽屉等。

(2)药品外观识别:教会孩子们识别药品的外观,避免误食。

(3)药物误食的紧急处理:教育孩子们在误食药物后,及时向成人求助。

4. 药品安全法律法规(1)了解《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孩子们的法制观念。

大学生健康教育药品基本知识

大学生健康教育药品基本知识
代谢 即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第一部分 药物基础知识
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 肺、胆汁、唾液、乳腺、汗腺及粪便也可排出。
第一部分 药物基础知识
五 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一部分 药物基础知识
是指药物按正常用量及用法应用于人体所出现的在使用目的以外的不利于病人的反应。
5.继发感染(二体结合反应。 机体在接受抗原物质(如药物、花粉等)刺激后产生了抗体,当抗原物质再次与机体接触时发生抗原抗体相结合的反应,可造成组织损伤或机体功能紊乱 。与剂量无关。 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4.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微生物、寄生虫反复多次与某些药物相接触后发生反应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9. 首剂效应
指首剂药物引起强烈效应的现象。 如降压药可乐宁,常量首用出现血压骤降现象,因此这类药物应小剂量开始。 区分:首过效应
第一部分 药物基础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高。据文献报告,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1~26%。
早在20世纪70年代,WHO就曾指出,全球约有1/3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所以说我们用药一定要规范、科学、合理。
第一部分 药物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药物基础知识
由于机体的特异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如某患者应用骨骼肌松驰药(如琥珀胆碱),由于机体缺乏 水解该药的酶而使骨骼肌松驰作用时间持久,甚至出现呼吸停止。 如红细胞 G-6PD 缺损者服用伯氨喹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3.特异性不良反应(遗传性药物不良反应)
据统计,30%的病人不按处方剂量服药,多服少服十分随便,这种行为不仅对治病不利,而且还可能影响生命安全。

药品小常识每日一条

药品小常识每日一条

药品小常识每日一条
1. 不要将药物直接与食物混合服用。

有些药物需要在空腹服用,而有些则需要在饭
后服用。

更重要的是,某些食物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影响疗效。

2. 定期检查药品的保质期。

药品在超过保质期后可能会变得无效或逆反作用,甚至
会有害。

3. 不要自己随意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服用时间。

如果您吃药的时间或剂量有任何变化,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4. 不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如果您必须
使用多种药物,请确保得到医生或药师的明确建议。

5. 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不同。

因此必须按照推荐的剂量和时间给他们
服用药物。

6. 应注意药物与饮酒的相互作用。

饮酒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和代谢,从而影响药物的
效果和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7.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应注意不同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前先咨询医生。

8. 在使用药物时,要了解用药须知,如何存储、如何使用等。

9. 必须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质量。

10. 减少使用抗生素。

我们的身体需要菌群来维持健康,而抗生素会破坏这些菌群。

因此,仅在严格需要时才使用抗生素。

安全用药小常识

安全用药小常识

安全用药小常识(一)时间:2011-10-08 11:25:10 来源:科普园地1.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由购买的药品。

2.软膏受热易出现外溢。

3.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日。

4.医疗器械不属于药品。

5.解毒药宜及时服用。

6.驱虫药宜在清晨空腹服或睡前服用。

7.非处方药的英文简称OTC。

8.配制高锰酸钾溶液应用凉开水。

9.煎煮中药时,最好用砂锅。

10.中药一般在饭后服用。

11.颈椎病常见于脑力劳动者。

12.大多数感冒由病毒引起。

13.滋补类中药宜在饭前服用。

14.健胃类中药宜在饭后服用。

15.清凉油的使用注意事项是眼睛、外阴等皮肤黏膜及破损处禁用。

16.孕妇睡眠选用左侧卧位睡姿最好。

17.家庭选药基本原则应该是:对症首选、疗效择优、安全低毒、价廉易得。

18.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应咬碎后置于舌下。

19.消化性溃疡病人禁忌浓茶。

20.不良生活方式、室内污染物、氡污染、厨房油烟是诱发肺癌的因素。

21.药品的批准文号是判断药品有效性的依据之一。

22.运动对治疗感冒没有益处。

23.煎煮中药时间越长越好的说法是错误的。

24.睡前服药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

25.饭后服用一般指饭后15~30分钟。

26.家庭药箱3~6个月清理一次比较适宜。

27.菠菜的草酸含量最高。

28.OTC是非处方药物的标识。

29.煎药时,如出现煎糊现象,则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30.驱虫药在半空腹或空腹时吃,治疗效果最好。

31.包治百病、专治疑难杂症、没有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用部队、大学、研究院科研成果的名义宣传产品的药品广告可能是虚假广告。

32.冬天药膏变硬不属于药品变质的情况。

33.橘汁是对泌尿系结石患者有益的饮料。

34.服用西洋参期间忌食萝卜。

35.将一付汤药连续煎煮完两次后,药汁混在一起,再分两次喝的说法是正确的。

36.煎煮中药时不宜选择铁锅。

37.测体温时,应把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

38.无论服中药或西药都要避免用茶、饮料送服。

安全用药小常识

安全用药小常识

安全用药小知识如今,在家中放一些常用药以备急用,已经是很多人的习惯做法。

但是用药的安全问题还是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比如:药品保质期及储存方法,适用人群及禁用人群,成人和儿童的服用剂量,服用时间段,服用频率,停药时间,药物的可能副作用,还有哪些药品不能混合服用等等。

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一些简单的安全用药小常识.1。

要注意药品的保质期,过期药品应停止服用。

药品开封后,应注意防潮,储存在相对干燥的地方。

2.仔细阅读包装盒内附带的药品说明书,明确您是否适合服用这种药(因一些药品都有禁用人群).然后看一下服药的时间段,比如:空腹服用还是饭后服用等。

(小贴士:在正确的时间段内服药,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作用)您还应注意服用剂量及服用频率,一次服药多少,一天几次,儿童服药时,剂量应减多少等问题.此外,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您应注意的内容.3。

服药请以温开水配服:不论中、西药品,最好搭配温开水服用,不宜喝茶、牛奶、咖啡或可乐等饮料,因为它们中的某些成分会与药品中的生物碱结合,产生沉淀物,影响药品的吸收。

4.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比如,如果平时您喜好辛辣的食物,服用某种药品药期间可能要少吃等等。

5。

“是药三分毒",这是流传许久的说法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如果您服用某种药品后,不适症状得以消除,此时应减少用药或者停止使用该药。

又或者,如果您长期服用了某种药品后仍达不到效果,也应停药,到医院咨询相关医生。

此外,有些药品是不能混合服用的,那样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有关停药时间还有药物的配伍等问题,我们建议您向医师咨询清楚。

为了我们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的用药环境吧!。

生活中合理用药小常识

生活中合理用药小常识

生活中合理用药小常识合理用药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合理用药小常识:1.按照医生建议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开药建议使用药物,包括用药剂量、频率和疗程。

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中途停药,以免影响疗效。

2.避免自行诊断:不要通过网络或他人建议自行诊断疾病并购买药物。

应该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专业诊断来确定用药方案。

3.了解药物成分:在使用药物之前,了解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副作用等信息,以避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4.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并且按照完整疗程使用,不要随意中断。

过量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5.谨慎使用镇痛药: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应按照建议使用,避免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以免对胃肠道、肾脏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6.避免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在用药期间应避免过量饮酒,因为酒精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

7.留意过敏反应:在用药初期,特别是新药首次使用时,要留意是否有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向医生报告。

8.不随意更换药品:不要随意更换药品品牌,以免因为不同的药品成分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9.注意存储药品: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过期的药品不应使用,应安全处理。

10.保持用药记录:可以保持一份用药记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等,以便在需要时方便医生了解用药情况。

总体而言,合理用药需要慎重对待,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风险。

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向医生汇报用药情况,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指导。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汇总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有:1.感冒类用药:提醒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在使用含退热成分的感冒药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含退热成分的感冒药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

2.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医嘱服用。

3.处方药:用药前,应凭医生处方购买,并按医嘱服用。

4.误用:提醒大家,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可能会增加药物剂量,产生中毒反应。

5.药物保存:提醒大家,如果药品密封不好或者药品被阳光照射,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6.家庭小药箱:建议在家中建立“家庭小药箱”,存放一些常用药品,并定期检查药品是否过期。

7.过敏体质:需要特别注意药品的过敏反应,用药前应详细了解过敏反应,避免使用会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8.药物相互作用:提醒大家,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很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毒副作用。

9.哺乳期妇女:需要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有些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产生影响。

10.老年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产生影响。

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归纳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内容归纳如下:1.了解药品名称: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品。

2.存放药品:放在原包装盒内,避免阳光直射。

3.贮藏条件:储存在凉爽,干燥的地方。

4.生产日期:确保按照有效日期使用药品。

5.药物过敏:如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就医。

6.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7.副作用:如出现任何副作用,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就医。

8.剂量: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剂量。

9.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应超过建议剂量,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

10.避免混用:不应与其他治疗混用。

11.手术准备:在使用药物进行手术前应咨询医生。

12.携带药物:携带原包装药物,避免阳光直射。

1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小常识
每个有孩子的家庭肯定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家庭常备药箱。

关于小儿常备药的使用很多家长还不是特别了解。

药物半衰期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例如一个药物的半衰期(一般用t1/2表示)为6小时,那么过了6小时血药物浓度为最高值的一半;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血中浓度仅为最高浓度的1/8。

药物的半衰期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等)的速度,表示了药物在体内的时间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它是决定给药剂量、次数的主要依据,半衰期长的药物说明它在体内消除慢,给药的间隔时间就长;反之亦然。

消除快的药物,如给药间隔时间太长,血药浓度太低,达不到治疗效果。

消除慢的药物,如用药过于频敏,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

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通常由商品名称和通用名称组成,如“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中的“美林”是商品名称,“布洛芬混悬滴剂”是通用名称。

同一商品名的药品可能有多样剂型,如“美林”有“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和“美林-布洛
芬混悬液”,他们的成份都是布洛芬。

滴剂适合6月龄以上婴儿,混悬液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

同一通用名称的药品可能有不同厂商生产的不同品牌,如相同成份的“对乙酰氨基酚片”有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必理通”,也有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南极雪”。

注意:用药前一定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

不可过量用药,错过服药时间不可两顿的量并一顿吃,避免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功效类似的药,尽量使用成份单一的药。

感冒药跟退烧药不能同时吃,因为感冒药通常含有退烧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

看懂说明书上“慎用”“忌用”“禁用”
“慎用”提醒服药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但并非绝对不能使用。

在服药后,要留心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要立即停药和(或)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表示不适宜或者应避免使用。

说明可导致的不良反应较为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会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禁用”这是最为严重的警告,不良反应很明确,不良后果很严重,应禁止使用。

当然,在临床上,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会反复权衡利弊,万分谨慎地超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但作为患者千万不要自行超药品说明书使用药物。

儿童的药物剂型选择
儿科常用的药物剂型有:糖浆剂、干糖浆散剂、栓剂、滴耳剂、滴眼剂和眼膏、皮肤涂剂等。

在给儿童用药的这个问题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医生和家长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美国人很规矩,日本人很严谨,法国人很重视药物的口感和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口服药物的剂型选
择可参考美国,美国的临床医生通常按照年龄将孩子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2周岁以下儿童,不允许自行使用非处方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口服药物使用水剂;
第二阶段,2~5周岁儿童,口服药物也基本使用水剂;
第三阶段,6~12周岁儿童,口服药物除了水剂,也可以是一些丸剂或片剂;
均不建议给儿童实施不必要的打针输液治疗。

非处方家庭常用药
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两岁以下儿童和普通发热,通常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避免使用),布洛芬(3岁以上且发生高热,可使用布洛芬,孕期避免使用)等。

镇咳祛痰药物:右美沙芬(作用于呼吸中枢,抑制咳嗽,不建议给6岁以下儿童服用),盐酸氨溴索(祛痰),等。

支气管扩张药物:盐酸丙卡特罗,等。

抗变态反应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助消化药物:微生态制剂,等。

止吐药物:多潘立酮,等。

止泻药物: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剂,口服补液盐,等。

导泻药物:开塞露(外用),等。

滴眼药:生理盐水滴剂(外用),等。

滴耳药:生理盐水滴剂(外用),等。

滴鼻药:生理盐水滴剂(外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等。

皮肤外用药:氧化锌软膏或鞣酸软膏(外用,治疗尿布疹),红霉素眼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抗菌),阿昔洛韦软膏(外用抗病毒),硝酸咪康唑乳膏(外用抗真菌),10g:10mg 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激素类软膏,外用治疗湿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激素+抗真菌,外用治疗湿疹合并真菌感染),等。

家庭的药物管理
误服药物是儿童意外伤害中较常见的一类情况,因此,做好儿童家庭的药物管理非常重要。

一、药物要分类管理对自备药物进行分类,成人与儿童药物分开,内用与外用药物分开,急救和常规药物分开,特殊和普通药物分开。

标志清楚,一旦需要用某种药物,就很容易找到,以免拿错误服。

二、合理的储存方式药物需要放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位置。

注意药物的外包装完整或外标签完整,药物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有)失效期等详细标明。

酒精、碘伏等制剂密封保存;大部分药物需要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一些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和疫苗等,大都需要放置于冰箱冷藏;大部分糖浆剂和水剂开封后也需要冷藏......
三、及时淘汰和补充对超过(有)失效期的药物和变质的药物要及时淘汰和补充。

更多精彩内容请上妈淘网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