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与防护
电磁干扰及预防措施浅谈

电磁干扰及预防措施浅谈摘要:本文通过两则汽车故障案例介绍了汽车上电磁干扰的来源,并提出了防干扰措施。
关键词:电磁干扰来源措施在汽车电气系统中,导线、线圈和电子元器件都具有大小不同的电感和电容,而任何一个具有电感和电容的闭合回路都可能形成振荡回路。
当某电器在工作中产生电火花时,在其电路中便会产生高频振荡,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到空中。
这种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大概为(0.15MHz~1000MHz),会对汽车上的其他电器及周围数百米范围内的无线电装置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
有试验表明,在大气中断开电路时,如果被断开的电源电压超过12~20V,电流超过0.25~1.0A,会在触头间隙产生电火花(电弧)。
电火花实质上是一种电磁波,会对其他电器设备产生干扰。
本人就曾经偶遇此种故障案例。
例一、车型:丰田皇冠3.0L故障现象:发动机故障灯亮。
故障诊断:接车后,先短接发动机室中诊断连接器TE1和E1端子,从发动机故障灯闪码读到55号故障码,其内容为2号爆震传感器故障,消除故障码后试车故障重现,依然是55号故障码。
起初怀疑是爆震传感器坏了,在发动机运转中对其电压进行测量,有小于0.5V的正常振动脉冲电压,但偶尔会突然增大到0.9V或减小到0.2V的现象。
说明爆震传感器有故障。
再测量屏蔽线发现已断路,接通后故障排除。
交车时询问驾驶员得知,该车在前段时间修理过缸盖总成。
本人据此推测估计是在维修作业中,不小心将爆震传感器连线弄断,虽然将导线处理了,但对其屏蔽线(在排气歧管下方有搭铁点)未作处理,因为爆震传感器属于一种低电压脉冲传感器,一旦外界电磁波干扰,就会产生干扰电磁波而报警。
故障排除:使2号爆震传感器屏蔽线搭铁后,故障排除。
例二、车型:广州本田雅阁2.3L故障现象:加速迟缓,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故障诊断:使用PGM检测仪进行检测,PGM检测仪屏幕显示气缸位置(CYP)传感器过热,而检查表明该传感器及其与发动机电控单元的连接正常。
浅谈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

好是避免有缝隙和切 口 5 _ 2 变压器 的屏蔽 ( 1 ) 变压器的屏蔽结构 因为铁芯起着集中磁通的作用 . 所以变压器 的铁芯本身就是一个磁屏蔽物 若要进一步减小漏磁通的影响. 则应采 取屏蔽措施。( 2 ) 电源变压器。电子产品常用交流市电供电, 由于电源变 压器的初 、 次级绕组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 因此其它产品在供电电网中 产生高频感应电压 .就会通过此寄生 电容而带进本产品中来产生干扰 为 了抑制寄生耦合 . 往往在初 、 次级绕组之 间垫上一层接地 的铜箔作静 电屏蔽 。 但是, 此铜箔不应阻碍磁场耦合 。 因此, 铜箔本身不能短路 。 ( 3 ) 变压器的安装 。 ①变压器远离放大器。 ②电源变压器的线 圈轴线应与底 座垂直放置 ③在安装变压器时. 不要让硅钢片紧贴底座 . 应该用非导磁 材料将变压器铁芯与底座隔开 . 以减少铁芯内的磁力线伸展到底座中去 与电路交链后产生交流声 。④多个变压器或线圈安装位置较近时 . 应该 使它们的线 圈轴线相互垂直 ⑤有条件时 . 电源部分最好单独装在一块 底板上 ⑥电源滤波电容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变压器的接地点最好用导线 连在一起 . 以免滤波器只的交流电经过底座耦合到其它电路 5 . 3 电路的屏 蔽 电路单元的屏蔽 电子产品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的原 因. 不仅是 由 于信号在电气装 置连线上产生失真 .或在电气安装连线上出现交叉干 扰. 而且还来源于设备 内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 那 么电路单元 的屏 蔽结构形式可采用屏蔽隔板 、 共盖屏蔽结构 、 单独屏蔽 、 双层屏蔽。 单独 屏蔽就是将要屏蔽 的电路和元件 、 部件装在独立 的屏蔽盒中 , 使之成为 个独立部件 当干扰电场很强时 , 用单层屏蔽不能满足要求 , 而必须 采用双层屏蔽 . 即在一个屏蔽盒外面再正确地加一个屏蔽盒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电子通信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本文将就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一、电子通信中常见的干扰因素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外部电磁场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影响。
这种干扰通常来源于大功率电子设备、雷电放电、无线电发射、电力设备等。
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号,进而影响通信质量。
2. 多径传播干扰:多径传播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历多条路径传播到达接收端,由于不同路径的信号传播时间和幅度不同,可能会导致信号相位失真、混叠等问题,影响接收端对信号的正确解析。
3. 天气干扰:天气条件对电子通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雨、雾、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质量。
4. 人为干扰:人为干扰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对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影响,例如无线电干扰、电器设备干扰等都属于人为干扰的范畴。
二、电子通信中的干扰控制措施1. 电磁干扰的控制(1)选择合适的设备:在设计和选用通信设备时,应选择抗干扰性能良好的设备,尽量减小外部电磁场对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
(2)屏蔽设计:对于电磁干扰比较严重的设备,可以在设计上采用屏蔽措施,如增加屏蔽罩、屏蔽材料等,有效地减小外部电磁场的影响。
(3)合理布局:在实际布置通信设备时,要合理规划布局,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2. 多径传播干扰的控制(1)天线设计:有效的天线设计可以减小多径传播带来的干扰,例如选择方向性天线、增加天线高度等。
(2)信号处理:在接收端可以采用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如多径干扰消除算法、自适应均衡算法等,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3. 天气干扰的控制(1)预测和监测:及时预测恶劣天气条件对通信的影响,并进行监测,可以及时调整通信参数,减小恶劣天气对通信的影响。
(2)适当增加发射功率:在恶劣天气下,可以适当增加发射功率,以确保信号的正常传输。
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问题

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然而,电子产品也带来了一个难题——电磁干扰。
本文将探讨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问题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电磁干扰的影响1.1 电子产品对其他设备的干扰电子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比如,在医院的手术室中,电子设备发出的信号可能导致医疗设备出现错误的数据显示或工作故障,从而对医生的操作造成潜在危险。
1.2 电子产品对人体的影响电子产品发出的电磁辐射同样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长期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认识到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危害,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二、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法2.1 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在电子设备周围设置屏蔽层,可以阻挡或吸收大部分电磁辐射,减少对周围设备及人体的影响。
常见的屏蔽材料包括铜箔、铁氧体材料等。
在设计电子产品时,合理应用电磁屏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磁干扰的程度,提升产品的抗干扰能力。
2.2 避免电子设备的接近另一种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方式是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通过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避免电子设备之间的靠近,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涉及到对精确数据要求较高的设备,如医疗设备或科学研究仪器,保持安全距离至关重要。
2.3 定期维护和检修电子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也是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并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同时,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子设备中的故障,也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
三、个人防护措施3.1 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的影响,人们可以适当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例如,在睡觉前一小时停止使用手机或电脑,让身体得到一段无辐射的休息时间。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

电子器件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器件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各种智能家电,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电子器件的日益复杂和密集使用,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干扰不仅可能影响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因此,掌握有效的电磁干扰防护技术对于保障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电磁干扰的来源多种多样。
首先,自然现象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都可能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对电子器件造成干扰。
其次,各种电子设备自身在工作时也会发射电磁波,如通信设备的射频信号、电源的开关噪声等。
此外,电气设备的短路、过载等故障也会引发电磁脉冲,干扰周边的电子器件。
电磁干扰对电子器件的影响不容小觑。
它可能导致电子器件的性能下降,如信号失真、数据丢失、误操作等。
在一些关键应用领域,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系统等,电磁干扰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护电子器件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技术手段。
屏蔽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通过使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屏蔽罩或屏蔽室,可以将电子器件与外界的电磁辐射隔离开来。
屏蔽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常见的有金属如铜、铝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在设计屏蔽结构时,需要考虑屏蔽的完整性和接缝的处理,以避免电磁泄漏。
滤波技术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滤波器可以阻止特定频率的电磁干扰信号通过,从而保护电子器件。
电源滤波器可以消除电源线上的干扰,信号滤波器则用于净化输入和输出的信号。
滤波器的参数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干扰频率和信号特性来确定。
接地技术是电磁干扰防护的基础。
良好的接地可以为干扰电流提供低阻抗的通路,使其迅速流回源端,从而减少对电子器件的影响。
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注意接地电阻的大小、接地方式的选择以及地线的布局等。
布线和布局优化对于减少电磁干扰也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电子器件内部的线路走向,减小线路之间的耦合和交叉干扰。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和防护方法电磁辐射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造成干扰和损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以及防护方法。
一、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1. 电磁辐射对通信设备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干扰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运作。
无线电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路由器等,其工作频段与电磁辐射频段存在重叠,当电磁辐射干扰强度超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时,会导致通讯质量下降甚至中断。
2. 电磁辐射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电磁辐射同样会对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作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接近高压输电线路、电力变压器等电源设备时,电磁场强度较高,会对计算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干扰,引发计算机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故障。
3. 电磁辐射对医疗设备的影响医疗设备如心电图机、磁共振成像设备等对电磁辐射十分敏感。
强烈的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医疗设备显示不准确或异常工作,对医学诊断结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1. 电磁辐射防护材料的使用电磁辐射防护材料是一种主动防护电磁波辐射的方法。
例如,使用电磁屏蔽材料对电子设备进行包裹,能有效阻挡或吸收电磁辐射,减轻辐射对设备的影响。
另外,对电力设备周围进行屏蔽和隔离,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2. 电磁辐射消除技术通过使用电磁辐射消除技术,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受到的干扰。
例如,通过在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添加滤波器,可有效降低电磁干扰。
此外,良好的接地和屏蔽设计也能减轻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
3. 设备间隔和摆放合理为了降低电磁辐射对设备的影响,应合理安排设备间的距离,并避免将敏感设备放置在辐射源附近。
尤其是对医疗设备和通信设备来说,避免与电源设备或高频设备密集摆放,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干扰。
4.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合理使用电子设备也是降低电磁辐射影响的重要方法。
对于手机、电脑等设备,使用时尽量保持距离,避免过久过近地接触设备。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与防护电磁干扰是指电磁场中的能量在电磁传输路径上发生的干扰现象。
它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诸多问题,因此,对于电磁干扰的影响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干扰的影响1.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引起电子设备的干扰电流和干扰电压,从而导致设备的误差和故障。
特别是对于精密电子设备,如医疗器械、航空仪表等,干扰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对通信系统的影响:电磁干扰会导致通信系统的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传输速度。
这对于无线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3.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电磁干扰会产生噪音和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风险。
尤其是长期处于电磁干扰环境中的人们可能会出现焦虑、失眠等健康问题。
二、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1.合理导线布局:通过合理布局电器设备之间的导线,避免电源线与信号线交叉布置,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引入地线:为电子设备引入地线,将干扰电流通过地线引导到地面,减少设备之间的干扰。
3.使用屏蔽材料:在电子设备的外部壳体和关键元件上使用屏蔽材料,以阻挡外部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
4.使用滤波器:在电源线路上安装滤波器,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干扰信号。
5.增加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抗干扰能力,采取适当的屏蔽和过滤技术,降低其对外界电磁场的敏感度。
6.加强室内电磁环境管理:合理布局电子设备,避免电磁辐射交叉干扰。
减少电子设备数量和使用频率,尽量使用低功率和低辐射设备。
7.加强监测和测试:定期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干扰测试,了解设备的抗干扰性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1.合法使用设备:不得使用未经授权或违规的电子设备,避免因不合规使用设备导致电磁干扰问题。
2.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定期清洁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接地,避免接地线或连接线松动或断裂。
3.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电磁干扰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电磁干扰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浅析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及其防护措施

浅析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及其防护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电气设备中继电器及的干扰因素及其机理,并提出了抑制干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继电器电磁干扰保护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为了保障安全可靠地供电,对继电保护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继电保护元件也在向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方向发展。
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继电保护的误动、拒动等会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继电保护的抗干扰措施一直是继电保护工作的重点。
干扰源产生的干扰之所以能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须经过一定的方式传输给被干扰的设备,这就是形成干扰的三个要素:形成电磁能量的干扰源、干扰传递的途径、对干扰敏感的接受设备。
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电磁能,并能通过传导、辐射两种形式对继电保护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干扰具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又有一定的幅度,经过传导和辐射会污染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有时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一、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因素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个方面:内部干扰是指系统内部的元件,如电容和杂散电感的结合,引起了不同信号的感应,多点接地造成的电位差干扰,高频信号传输造成的电磁波反射等;外部干扰主要指外部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干扰,如雷击、直流电源的中断与恢复、中压开关柜操作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
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几种[1]:(1)工频干扰当变电所内发生接地故障时,会在变电所地网中和大地中流过接地故障电流,通过地网的接地电阻,使得地网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差,这种干扰的电位幅值取决于地网接地电阻及入地电流的大小。
(2)高频干扰电力系统的隔离开关的动静触点接近后会产生电弧闪络,从而产生操作过电压,干扰电压通过母线、电容器等设备进入地网,从而对相关二次回路和二次设备产生干扰,当干扰水平超过装置逻辑元件允许的干扰水平时,将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与防护措施
摘要:本文从电子产品的各种电磁干扰、馈线地线干扰及静电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得出如何对电子产品进行电磁干扰的屏蔽、抑制等防护措施。
从而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地工作。
关键词:电磁干扰危害屏蔽抑制防护
引言
电子设备工作时,常会受到来自各种因素的电磁干扰。
这样就使得电磁干扰日趋严重,而由此带来了电磁干扰的防护问题也变的尤其重要。
一、电子产品电磁干扰分类及危害
在电子产品的外部和内部存在着各种电磁干扰。
外部干扰是指除电子产品所要接收的信号以外的外部电磁波对产品的影响。
干扰会影响或破坏产品的正常工作。
它带来的危害很多,比如:破坏无线电通信的正常工作,影响电声和电视系统。
如在许多大型机场,由于手机发射台等大功率电磁信号的干扰,而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等。
为了保证电子产品正常地工作,就需要防止来自产品外部和内部的各种电磁干扰。
那么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就是:屏蔽。
屏蔽就是用导电或导磁材料制成的用以抑制电场、磁场及电磁场干扰的盒、壳、板和栅、管等称为屏蔽。
屏蔽可分为:电屏蔽、磁屏蔽、电磁屏蔽。
二、电场的屏蔽
电场的屏蔽是为了抑制寄生电容耦合(电场耦合),隔离静电或电场干扰。
寄生电容耦合:由于产品内的各种元件和导线都具有一定电位,高电位导线相对的低电位导线有电场存在,也即两导线之间形成了寄生电容耦合。
通常把造成影响的高电位叫感应源,而被影响的低电
位叫受感器。
实际上凡是能幅射电磁能量并影响其它电路工作的都称为感应源(或干扰源),而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电路都称为受感器。
电场屏蔽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感应源与受感器之间加一块接地良好的金属板,就可以把感应源与受感器之间的寄生电容短接到地,达到屏蔽的目的。
三、磁场的屏蔽
磁场的屏蔽主要是为了抑制寄生电感耦合(也叫磁耦合)。
磁场屏蔽随着工作频率不同所采用的磁屏蔽材料和磁屏蔽原理也不同。
恒定磁场和低频磁场的屏蔽。
对于恒定磁场和低频(低于100kHZ)磁场采用导磁率高的铁磁性材料做屏蔽物。
其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高导磁率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
四、电磁场的屏蔽
除了静电场和恒定磁场外,电场和磁场总是同时出现的。
电磁场的屏蔽就是对高频交变电磁场的屏蔽。
从上面电场屏蔽和高频磁场屏蔽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只要将高频磁场的屏蔽物良好地接地,就能同时达到电场屏蔽的要求,即达到电场和磁场同时屏蔽的目的。
使用导电良好的屏蔽材料,如铝板、铜板、铜箔或在塑料上镀镍或铜,利用它们对干扰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多次反射作用,衰减干扰电磁场的能量,达到屏蔽效果。
五、屏蔽的结构形式与安装
1.线圈的屏蔽,圈屏蔽罩的结构。
线圈屏蔽罩的结构既要满足屏蔽要求,又要尽量减小对线圈参数的影响,并且还应在允许的体积范围之内。
为了使屏蔽线圈的品质因数下降不超过10%,电感量减小不超过15-20%,圆形屏蔽罩的直径和高度应足够大。
在同样的空间位置上安装方形屏蔽罩的效果比圆形的为好。
屏蔽罩上缝隙、切口的方向,必须注意不切断涡流的方向,最好是避免有缝隙和切口。
2.变压器的屏蔽。
(1)变压器的屏蔽结构。
因为铁芯起着集中磁通的作用,所以变压器的铁芯本身就是一个磁屏蔽物。
若要进一步减小漏磁通的影响,则应采取屏蔽措施。
(2)电源变压器。
电子产品常用交流市电供电,由于电源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之间存在着寄生电容,因此其它产品在供电电网中产生高频感应电压,就会通过此寄生电容而带进本产品中来产生干扰。
为了抑制寄生耦合,往往在初、次级绕组之间垫上一层接地的铜箔作静电屏蔽。
但是,此铜箔不应阻碍磁场耦合。
因此,铜箔本身不能短路。
(3)变压器的安装。
①变压器远离放大器。
②电源变压器的线圈轴线应与底座垂直放置。
③在安装变压器时,不要让硅钢片紧贴底座,应该用非导磁材料将变压器铁芯与底座隔开,以减少铁芯内的
磁力线伸展到底座中去与电路交链后产生交流声。
④多个变压器或线圈安装位置较近时,应该使它们的线圈轴线相互垂直。
⑤有条件时,电源部分最好单独装在一块底板上。
⑥电源滤波电容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变压器的接地点最好用导线连在一起,以免滤波器只的交流电经过底座耦合到其它电路。
3.电路的屏蔽。
(1)电路单元的屏蔽。
电子产品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信号在电气装置连线上产生失真,或在电气安装连线上出现交叉干扰,而且还来源于设备内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干扰。
那么电路单元的屏蔽结构形式可采用屏蔽隔板、共盖屏蔽结构、单独屏蔽、双层屏蔽。
单独屏蔽就是将要屏蔽的电路和元件、部件装在独立的屏蔽盒中,使之成为一个独立部件。
当干扰电场很强时,用单层屏蔽不能满足要求,而必须采用双层屏蔽,即在一个屏蔽盒外面再正确地加一个屏蔽盒。
六、馈线干扰及地线干扰的抑制
馈线指一切载流导线,设备中的馈线(电缆)是接受干扰和辐射的最直接天线.主要通过馈线进入设备,抑制或消除馈线接收和辐射的主要手段有馈线的隔离、滤波和屏蔽。
连接地线的导体称为地线,地线设置不好,会造成地线干扰,主要为地阻抗和地环路干扰。
可以通过增大地线的横截面积,减少阻抗,从而达到抑制地线干扰的目的;通过减小地环路、采用隔离变压器、纵向扼流圈、光电耦合器等方法减小抑制地地环路干扰。
七、静电防护(ESD)
静电具有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短时间的作用等特点。
静电的危害也很大,静电放电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能造成人体电击;能使电子元器件二次热击穿,金属导电层融化,气体电弧放电,表面热击穿人体击穿;严重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其中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静电防护措施主要以防止和抑制静电荷的产生、积累、并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产生的电荷为基本原则。
比如:人体静电防护要求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手套、鞋袜、工帽、手腕带等(具有静电泄漏、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而生产过程中的静电防护主要用增湿环境、屏蔽与接地等防止静电荷积累;加速已产生静电荷的泄漏、耗散、中和等措施。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电磁干扰的来源、危害和传播途径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的电子设备提出了几种典型的干扰方式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电磁兼容性原理与设计王定华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电磁干扰及控制林国荣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