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全国自考《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教学提纲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教学提纲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0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货币主义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C.对外汇实行管制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赫克歇尔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A.日内瓦回合B.东京回合C.乌拉圭回合D.安纳西回合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外贸公司D.居民个人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A.官方结算差额B.商品贸易差额C.基本收支差额D.经常项目差额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A.调整论B.货币论C.弹性论D.平衡论9.从总体上看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确定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A.10/9B.5/3C.5/2D.10/3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12.最佳关税来源于BA.进口国厂商B.出口国厂商C.第三国出口厂商D.第三国进口厂商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A 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B.韩国财团破产C.香港股市大跌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DA.货币B.基金C.债权D.记帐单位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CA.亚当·斯密B.保罗·克鲁格曼C.大卫·休谟D.彼得·凯恩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C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17.一A.出口方式B.直接投资方式C.发放许可证方式D.间接投资方式18.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A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国际贸易B. 国际金融C. 国际投资D. 全球化答案:A2.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答案:A3.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个国家会专门生产并出口其:A. 劳动力密集型商品B. 资本密集型商品C. 技术密集型商品D. 资源密集型商品答案:B4. 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价格竞争力B. 贸易政策C. 贸易壁垒D. 贸易协定答案:A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主要职能不包括:A. 监督成员国的经济政策B. 提供短期贷款以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C.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 为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答案:C6.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B. 减少全球贫困C. 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D. 维护世界和平答案:C7.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一国的货币贬值,那么该国的:A. 出口会增加B. 进口会增加C. 出口和进口都会增加D. 出口和进口都不会增加答案:A8. 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区别在于:A. 投资规模B. 投资期限C. 投资方式D. 投资回报答案:C9.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其主要目的是:A. 降低成本B. 增加市场份额C. 规避贸易壁垒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 自由贸易区B. 共同市场C. 关税同盟D. 双边贸易协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模式?A. 资源禀赋B. 技术水平C. 消费者偏好D. 贸易政策答案:ABCD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经常账户B. 资本和金融账户C. 储备资产D. 政府预算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积极效应?A. 贸易创造B. 规模经济C. 投资自由化D. 货币贬值答案:ABC4.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功能包括:A. 提供稳定的汇率B.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C. 维护国际金融稳定D.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答案:ABC5.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A. 银行B. 跨国公司C. 政府D. 个人投资者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区别。

2013年7月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第一篇:2013年7月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全国2013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特里芬难题”出现在(A)1-63A.布雷顿森林体系C.欧洲货币联盟2.金本位制最典型的形态是(B)1-59A.金银复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3.利息率是指(C)3-87A.利息额与利润的比率B.利息额与货币供应量的比率C.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金额的比率D.利息额与金融资产的比率4.强调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作用的经济学家是(B)3-92A.马克思C.马歇尔 B.凯恩斯D.庇古 B.金币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B.牙买加体系 D.西非货币联盟5.各关键货币与本国货币的兑换比例属于(B)4-101A.套算汇率C.有效汇率 B.基准汇率D.交叉汇率6.以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基金是(B)7-173A.成长型基金C.平衡型基金7.狭义金融市场仅包括(A)5-118A.直接金融市场C.银行借贷市场 B.间接金融市场D.货币市场 B.收入型基金 D.套利基金8.下列关于金融期权合约表述正确的是(B)8-194A.采取盯市原则C.每日结算9.中国人民银行的特殊地位体现在(A)9-205A.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B.向个人提供低息贷款C.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D.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10.主张商业银行通过持有信誉高、期限短、易于转让的资产来保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是(B)10-235 B.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 D.交易双方都须交纳保证金A.商业贷款理论C.预期收入理论 B.资产转移理论D.负债管理理论11.我国建立真正的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相分离的二级银行体制的年份是(B)9-203A.1979年C.1994年 B.1984年D.2004年12.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属于中央银行的(C)9-204A.发行银行的职能C.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B.政府银行的职能D.最后贷款人的职能13.由大型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出资组建,主要为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D)9-211A.金融资产管理公司C.金融租赁公司 B.信托投资公司D.财务公司14.世界银行集团中专门向经济不发达成员国的私有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性金融组织是(A)9-215A.国际金融公司C.国际投资争端处理中心 B.国际开发协会D.多边投资担保机构15.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引起的与货币收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是(A)10-231A.支付结算业务C.租赁业务 B.代理业务D.信托业务16.治理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主要采取(D)13-308A.利率指数化政策C.降低个人所得税政策 B.工资指数化政策D.工资—物价管理政策17.下列关于通货紧缩表述错误的是(C)13-309 ..A.通货紧缩常常被称为经济衰退的加速器B.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货币现象C.通货紧缩可以促进消费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D.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判断通货紧缩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准18.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变动关系”的理论是(A)14-316A.奥肯定律C.流动性偏好理论 B.托宾q理论D.菲利普斯定律19.既可调节货币总量,又可调节信贷结构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14-320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D.流动性比率20.下列属于中央银行直接信用控制工具的是(C)14-323A.窗口指导C.流动性比率 B.再贴现政策D.不动产信用控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国际经济学复习2013(一)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2013(一)答案

0
当P * 1
P P* * , 解得 P P 1.5 (3 分) MD XS
当本国对小麦的进口征收 0.5 的从量税,世界市场均衡为
P P * 0.5 P 1.75 , 解得 * P 1.25 MD XS
价格下降了 0.25 个货币单位。(1 分)
2.答案要点: (1) 安倍的宽松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 不管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 通过 AA-DD 模型可知,短期内会使得日元贬值,产出增加。(2~4 分,基本分 2 分,如能结合模型分析酌情给到 4 分) (2)安倍的积极财政增加了政府投资,通过 AA-DD 模型可知,如果暂时 性的,短期内会使得日元升值,产出增加;但如果是永久性的,短期内可能也 不会使产出增加(2~4 分,基本分 2 分,如能结合模型分析酌情给到 4 分) (3)两种政策组合的短期影响,结果可能会是日元贬值、产出增加,因为 安倍财政政策的目标并不是要使日元升值,而从实际的货币政策结果看,日元 正在贬值中。 (1 分,考生如果在两种政策效果的合力分析中言之成理,均可给 分) (4)如果安倍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暂时的,则不会对日元货币和日本 产出产生长期影响;而如果预期这些政策会持续较长时间,则会产生长期影响。 一般来说, 由 AA-DD 模型可知, 永久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日元在长期内贬值, 而永久性的财政政策会使日元永久升值, 二者均不能对产出产生长期影响。 (2~4 分,基本分 2 分,如能结合模型分析酌情给到 4 分) (5) 日本的货币政策是为了维持一个通胀目标, 因此可能会产生长期影响。 而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不增加财政税收的情况下,政府扩大支出较难持续, 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是暂时的,这样,日元可能长期贬值。(2 分,考生在 (6)考生如果能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反应及其影响,则可酌情给 1~2 分,但 总分不能超过 15 分。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全国2013年7月自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7月自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3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宏观经济学研究A.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做出选择B.所有经济单位和所有市场的关系C.单个产品的市场价格如何形成D.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答案:D2.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A.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传递的B.每个人和经济单位被赋予了追逐自身利益的动机C.集中决策往往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之上D.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相结合答案:C3.连续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答案:D4.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是A.第一阶段内B.第二阶段内C.第三阶段内D.该要素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的交点答案:B5.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A.先递减后递增B.先递增后递减C.不变D.等于零答案:B6.当AP与MP相等时,AVCA.与MC不相等,但AP的最大值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B.与MC相等,但AP的最大值点不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C.与MC不相等,且AP的最大值点不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D.与MC相等,且AP的最大值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答案:C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要素价格为20元,它的边际产量是5,如果在此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则该产品的边际收益为A.20元B.1O元C.5元D.4元答案:8.劳动供给的一般原则是使闲暇对收入的边际替代率等于A.劳动率B.利息率C.地租率D.工资率答案:D9.在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只有一种用途的土地而言,其地租率的决定因素是A.地主的定价B.土地的成本C.土地的需求D.土地的供给答案:C10.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是A.两个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B.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C.边际技术替代率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D.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答案:A11.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市场结构是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垄断市场答案:A1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通过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A.沿消费数量的方向加总得到的B.沿价格方向加总得到的C.用算术平均的方法加总得到的D.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加总得到的答案:B13.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消费、政府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B.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C.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的总和D.消费、政府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的总和答案:B14.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A.进口等于出口B.政府购买等于税收收入C.投资等于储蓄D.消费等于投资答案:Cl5.IS-LM模型的假定条件是A.价格水平不变B.利率水平不变C.投资是外生变量D.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答案:D16.主要取决于市场利息率的货币需求是A.交易需求B.预防需求C.投机需求D.谨慎需求答案:C17.如果央行上调法定准备率,市场利率一般会A.下降B.上升C.不变D.短期下降,长期上升答案:B18.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A.足够保持经济稳定B.促使经济繁荣C.加快经济衰退D.减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答案:A19.能够有效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手段是A.收入指数化B.扩张性财政政策C.控制货币供给量D.减税答案:C20.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自愿失业C.结构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自考00140《国际经济学》复习试卷一+参考答案

全国自考00140《国际经济学》复习试卷一+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本复习资料仅仅适合于同学们系统性地完成“看教材”后的第二轮复习,绝对不能带入考场,凡带入考场的任何相关电子档或纸质档资料,责任自负!!要让别人相信你,请你先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要素禀赋2.倾销3.黄金输送点4.三元悖论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资本输出B.资本输入
C.人才输出D.人才输入
2.相对技术差异论和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分别是
A.李嘉图和斯密B.魁奈和斯密
C.李嘉图和奥林D.奥林和魁奈
3.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4.下列理论中,属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是
A.绝对技术差异论B.生产要素禀赋论
C.相对技术差异论D.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5.当一国采取固定汇率制度时,如果本国居民对商品的需求突然减少将造成
A.国民收入增加B.失业增加
C.贸易收支恶化D.对外汇的需求增加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农B.小岛清
C.赤松要D.邓宁
7.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示范效应最不利于
...哪一类型国家的发展需要?
A.发展中国家B.制成品出口国
C.发达国家D.石油输出国
8.最灵活方便的一种保护贸易措施是
A.关税B.进口配额
C.自愿的出口限制D.苛刻的技术标准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出口补贴的政策措施是
A.低息贷款B.减免公司税
C.现金补贴D.退还间接税
10.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即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11.下列哪个国家不是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
A.巴林B.伊拉克
C.委内瑞拉D.土耳其
12.“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内关于哪两种产业并有的经济结构?
A.工业和农业B.工业和信息业
C.农业和信息业D.出口产业和进口产业
13.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A.保护贸易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D.关税贸易壁垒
1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位于
A.纽约B.伦敦
C.东京D.法兰克福
1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所记录的金融资产不包括
...
A.短期信贷B.长期证券投资
C.黄金和特别提款权D.长期的商业贷款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借方与贷方出现差额时,可给予冲销的项目是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
C.官方结算项目D.错误和遗漏
17.货币贬值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的条件是
A.需求弹性无穷大B.需求无弹性
C.供给弹性无穷大D.供给无弹性
18.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A.国内进口B.国内出口
C.国内净出口D.国外净的资本流入
19.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的小国而言,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出口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
B.出口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
C.进口和私人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
D.进口和私人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正,政府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为负
20.蒙代尔等提出的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其理论基础是
A.价格——铸币流动机制B.购买力平价理论
C.资产选择理论D.理性预期理论
21.蒙代尔“分配法则”的核心是运用
A.汇率政策B.贸易政策
C.行政政策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2.严格的金本位制崩溃于
A.十七世纪B.十八世纪
C.一战期间D.二战期间
23.若资本流动引起的商品流动少于单纯商品的流动量,则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的关系是
A.替代关系B.互补关系
C.没有联系D.无法确定
24.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有关国家的影响不包括
...
A.财政收入B.利率
C.人才D.人口密集度
25.移民的流入国常常会认真核查申请入境者的历史,其目的是
A.限制移民B.控制移民数量
C.减少移民对社会的冲击D.提高移民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生产要素禀赋论
A.突破了李嘉图和斯密一种生产要素的假定
B.从要素丰裕度出发解释国际贸易
C.假定机会成本不变
D.引入了货币因素,抛弃了劳动价值论
E.是静态的国际贸易理论
27.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先后有一些学者对不完全竞争条件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他们包括A.格鲁贝尔B.斯本司
C.兰卡斯特D.克鲁格曼
E.松巴特
28.影响外国企业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B.对来自外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C.外国产品替代品的多寡D.外国收入水平的高低
E.外国产品生产成本的高低
29.在国际收支定义中,下列哪些属于本国“居民”的范畴?
A.长期居住在国内的本国公民
B.在本国长期居住达一年以上的外国公民
C.本国驻外使馆
D.外商独资企业
E.本国在国外投资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30.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制度有
A.金本位B.金块本位
C.金汇兑本位D.布雷顿森林体系
E.欧洲货币体系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上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31.关税同盟的参与国是无条件的。

32.国际卡特尔定价时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产品的需求弹性,一般而言,弹性越大,卡特尔的定价水平就可以越低。

33.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中心外围说”。

34.由于国际收支统计采用复式记账法,所以世界各国不会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35.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从收入调整的角度看,该国需要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重叠需求
37.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38.绝对技术差异论
39.国民待遇
40.货币的可兑换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42.简述“剩余物质出口论”的内容。

43.简述关税的实际保护率及其计算方式。

44.试举例说明在外汇市场上如何进行套期保值?
45.简述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发达的主要表现。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6.试述进口替代战略所适用的国家的特点及其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

2013年7月全国自考《国际经济学》参考答案,考生可以登录:/ziliao/,免费下载
》》更有2008年—2015年4月、7月全国自考《国际经济学》真题及答案--免费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