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金属纤维在塑料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线路绝缘杆的应用研究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线路绝缘杆的应用研究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线路绝缘杆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输电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绝缘杆在保障电力传输的安全和稳定性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传统的绝缘杆通常由木质或金属材料制成,然而,这些材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重量大、绝缘性能不稳定以及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

为了提高绝缘杆的性能和可靠性,近年来,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线路绝缘杆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开发。

1.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的特性和优势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也称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纤维和基质组成的材料。

纤维通常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或芳纶纤维等,而基质则为塑料。

这种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和优势:1) 高强度和刚度:纤维增强塑料的强度和刚度远远超过传统的木质或金属材料,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张力。

2) 优异的绝缘性能: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流泄漏和电弧爆炸等电力故障。

3) 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纤维增强塑料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使用,不受阳光、雨水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4) 轻量化:相比传统材料,纤维增强塑料具有较低的密度,使得绝缘杆更加轻便和易于安装。

2. 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线路绝缘杆中的应用情况2.1 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纤维增强塑料作为绝缘杆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它的高强度和刚度保证了绝缘杆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载荷,如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冲击。

此外,纤维增强塑料的良好绝缘性能可以防止电流泄漏和极化现象,从而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

2.2 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传统的木质绝缘杆容易受到昆虫、霉菌和腐蚀等因素的侵蚀,从而降低了输电线路的可靠性。

而纤维增强塑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而不损失性能。

这意味着绝缘杆的寿命得到延长,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频率,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2.3 降低输电线路的运营成本传统的木质和金属绝缘杆在制造、安装和维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成本。

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材料应用

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材料应用

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材料应用1. 前言在当今社会,塑料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以其独特的轻便、耐用、成本低等优点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详细探讨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以及导电材料在其中的应用。

2. 塑料的电子性能2.1 导电性塑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良导电材料,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某些塑料材料却能表现出较好的导电性。

例如,聚苯胺、聚噻吩等共轭聚合物,它们具有较好的电子迁移率和导电性,可以用于制备导电涂层、透明导电膜等。

2.2 绝缘性塑料作为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在电子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非极性塑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常用于电缆的绝缘层。

同时,某些聚合物如聚酰亚胺,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可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绝缘场合。

2.3 半导体性除了导电性和绝缘性,塑料还具有半导体性能。

共轭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噻吩等,其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应用于传感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3. 导电材料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3.1 导电填料的添加为了改善塑料的导电性能,通常需要在塑料中添加导电填料。

常用的导电填料包括碳黑、石墨、金属粉末等。

通过控制填料的种类、粒径、含量等因素,可以调节塑料的导电性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2 导电涂层和导电膜利用导电塑料制备的涂层和膜,可以应用于电磁屏蔽、抗静电等领域。

例如,将导电聚合物涂覆在塑料制品表面,可以形成抗静电涂层,减少静电的积累。

3.3 传感器和有机电子器件塑料基底由于其轻便、成本低、易于加工等优点,在传感器和有机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将敏感元件制备在塑料基底上,可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监测。

同时,塑料基底还可以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器件。

4. 总结本文对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材料应用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控塑料的导电性、绝缘性和半导体性能,可以应用于导电涂层、导电膜、传感器等众多领域。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力设备和绝缘材料的可靠性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近年来,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因其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等优势逐渐成为电力行业中常用的材料。

本文将对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提供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潜力。

1.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特性和优势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是通过将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与塑料基体(如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相结合形成的复合材料。

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材料,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具有以下特性和优势:1.1 高强度和轻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高于一般的金属材料,同时具有较低的密度,使其成为电力设备中负载承受和支撑组件的理想选择。

1.2 耐腐蚀性: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和潮湿环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这使得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能够在海洋、沿海地区以及高湿度环境中广泛应用。

1.3 绝缘性能: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隔离电力设备中的电流,减少因电流漏失而引起的能量损耗和安全隐患,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可靠性分析可靠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设备或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实现预期功能的能力。

针对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其可靠性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2.1 物理性能测试:通过对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以评估其在电力系统中承受负载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进行耐腐蚀性能测试,以确保其在电力环境中的长期可靠性。

2.2 绝缘性能测试:对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包括介电常数、体积电阻率、击穿强度等指标,以评估其在电力设备中作为绝缘材料的可靠性。

2.3 寿命评估:通过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和长期使用试验,评估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寿命和可靠性。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杆塔上的应用实践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杆塔上的应用实践

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杆塔上的应用实践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建设的加快推进,传统的金属杆塔已经无法满足电力输送的需求。

针对这个问题,近年来,电力行业开始大规模应用纤维增强塑料(简称FRP)材料作为替代材料用于输电杆塔的建设和维护。

FRP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在电力输送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围绕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在输电杆塔上的应用实践,从材料优势、结构设计以及施工安装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相对于传统金属杆塔的优势。

纤维增强塑料采用优质的复合材料,兼具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

相比传统的金属杆塔,FRP材料的密度较小,可以减轻杆塔的自重,从而减少了杆塔本身对地基的荷载,提高了杆塔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此外,FRP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受大气中的氧化作用等因素影响,延长了杆塔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与Metal构成材料相比,FRP材料的导电性很低,避免了电流的损失,提高了输电效率。

综上所述,纤维增强塑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材料。

其次,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杆塔的结构设计也是成功应用的关键。

输电杆塔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力学性能、稳定性和抗风能力等因素。

FRP材料在结构设计方面的优点使得杆塔可以更好地承受风荷载和其他外力作用。

具体来说,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杆塔采用轻型材料制造,通过专业的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确保杆塔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纤维增强塑料杆塔采用了空腔结构设计和锚杆固定等技术手段,提高了杆塔的整体刚度和抗风能力,保证了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这些创新设计与准确的工程计算相结合,使得纤维增强塑料杆塔的结构更加合理、安全、可靠。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电力用纤维增强塑料杆塔的施工安装。

电力输电杆塔的施工需要考虑到安全性、施工难度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相比传统的金属杆塔,FRP材料的施工和安装更加便捷。

FRP材料具有轻质的特点,可以减少人力和机械设备的投入,在施工过程中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导电纤维在屏蔽塑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导电纤维在屏蔽塑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Abs ra t Co uci ea ds ed n a tci neoff c i a l m e a e il i hc nr ss ttcha r nd t c: nd tv n hi li gplsi so un ton l po y r tra swh c a e it ai zada m s
最 高 可 达 6 d ;王 荔 将 1 w % 镍 碳 纤 维 与 尼 龙 、 0B t镀 5 P 以及 改 性 的 P 树 脂 复 合 制 成 的 屏 蔽塑 料 ,不 仅 屏蔽 C S 效 果 好 ,而 且 具有 优 良 的耐 老 化 性 能 ,在 6 c 时 其导 Oc 电性 能 基本 稳 定 。
碳 纳 米 管
碳 纳 米 管 是 直 径 为几 纳 米 或 几 十 纳 米 ,长度 为 几
十 纳 米 到l m 的中 空 管 。 多数 情 况 下 ,几 个 到几 十 个 管 子 同 轴 套 构 在 一 起 , 相 邻 管 的 径 向 间 距 大 约 为 03 n 。碳 纳 米 管作 为一 种 新 型 的准 一 维 纳 米碳 系 物 .4 m
文 梁 琦 严正文 贾润礼
摘 要 ・ 导 电屏 蔽 塑料 是 防止 静 电 危害 、电 磁 波污 染 的 一种 有 广泛 前 景 的 功能 高 分 子材 料 。 本文 综 述 了碳 纤
维 、碳纳 米 管 、不 锈 钢 纤维 、钢 纤 维和 各 种镀 金 属 纤 维填 充 导 电 屏蔽 塑 料 的国 屏 蔽 塑料 镀 金 属 纤 维
有 优异 的导 电性 能 , 而且 综 合 性 能 良 好 。 与其 他 导 电 添 加 剂 相 比 ,具 有 密 度 小 ( . ~2 O / m ) 力 学性 能 1 5 .g c 。 、 好 ,对 聚 合 物 有 一定 补 强 作 用 、 化学 稳 定 性 好 、 比金 属 更耐 氧 化 与 腐蚀 ,材 料 导 电性 能 持 久 、 碳 剥 落少 。 碳 纤维 在 使 用 中 的 问题 是 制 品外 观 呈黑 色 ,限 制 了使

导电纤维在复合型导电塑料中的应用

导电纤维在复合型导电塑料中的应用
c nt ntwhie hi h o o e l g c nduc i iy tv t .
Ke wor : c n ucie fb r c n ucie p a tc ; f lr c n e t a py y ds o d tv e ; i o d tv lsis i e o tn ; l p l
收稿 日期 :2 0 ・12 0 70 ・0
的形 成 是 复合 材 料 实现 导 电功 能 的前 提 条件 。 导
电纤 维 的长 径 比越 大 ,n0 有 利 于导 电纤 维彼 此 , 越 9 1
之 间 的搭 接 形 成 导 电通 道 。正 是 因 为导 电纤 维具 有 比 较 大 的长 径 比,少 量 添 加 ,如 只 要 添 加体 积 分 数 6 % ~ 8 % 金属 纤 维 ,体积 电阻 率达 到 1 0 Q・ m 。 北 京 理 工 大 学 的解 娜 … 等 人 的研 究 表 c 明,在 不锈 钢 纤维 填充 LDP 体系 中,在 相 同不 E
t e c n u tv l s i sfl d wih c n u tv b r h d t e wi e p o p c e a s f o c n u t efl r h o d c i e p a t l t o d c i ef e a h d r s e tb c u eo w o d c i l c i e i l v i e
作者简介 : 许 荣鹏 ( 9 1 ) 1 8 - ,男,福 建人 ,硕士研 究生 ,主要 从事塑料 改性 的研 究 , 电子信 箱) r e g 0 8 6 . ( x p n 2 0 @1 3
维普资讯 http://ww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许 荣 鹏
( 宁波 能之光 新材 料 科技 有 限公 司, 宁波

塑料制品的静电防护与导电性能

塑料制品的静电防护与导电性能

静电防护的方法:包括材料选择、 工艺改进、设备维护等方面
塑料制品静电防护原理
静电对塑料制品的危害:影 响产品质量、引发火灾、影 响电子设备等
静电产生的原因:摩擦、接 触分离、感应等
静电防护方法:使用抗静电 添加剂、改变材料表面电阻、
采用静电屏蔽等
抗静电添加剂的作用:降低 材料表面电阻,增加导电性,
医疗设备:导电 塑料可以用于制 造医疗设备的电 子设备、线束等 部件,提高设备 的导电性能。
导电塑料的性能指标
电阻率:衡量塑料导电 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 越低越好
电导率:衡量塑料导电 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越高越好
热导率:衡量塑料导热 性能的指标,通常越高 越好
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 度、弯曲强度、冲击强 度等,通常越高越好
பைடு நூலகம்
静电防护与导电性能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实例
防静电包装:用于电子元件、精密仪器等的包装,防止静电损害 导电塑料: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外壳、电线电缆等,提高导电性能 抗静电涂料:用于涂装塑料制品表面,提高抗静电性能 静电消除器:用于消除塑料制品表面的静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提高生产效率
4
塑料制品的静电防护与导电性能的关系
静电防护与导电性能的联系
静电防护:通 过降低塑料制 品的表面电阻, 减少静电积累
导电性能:塑 料制品的导电 性能与其内部 结构、成分有

静电防护与导 电性能的关系: 良好的导电性 能有助于提高 塑料制品的静
电防护效果
实际应用:在 生产生活中, 可以通过改善 塑料制品的导 电性能来提高 其静电防护能
减少静电积累
塑料制品静电防护措施
选用抗静电材料:如聚 乙烯、聚丙烯等

塑料功能改性—导电改性

塑料功能改性—导电改性

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2复合型导电材料导电机理
图2-1 电导率与导电填料用量的关系
三、金属填充导电高分子材料
1金属粉末 2金属纤维 3影响因素
•四、碳系导电复合材料
1.炭黑 2.石墨 3.碳纤维 4.石墨烯 5.碳纳米管
第二节 导电改性
G. MacDiarmid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H.Shirakawa 白川英树
J.Heeger 艾伦·黑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结构型(或称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本 身所“固有”的导电性,由聚合物结构提供载流子。这 些聚合物经过掺杂之后,电导率大幅度提高,有些可以 达到金属的导电水平。
电子导电型聚合物的共同结构特征:分子内具有大的共扼π电子 体系,具有跨键移动能力的π价电子成为这一类导电聚合物的唯一 载流子。
总的来说,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实际应用尚不普遍,关键的技术 问题在于大多数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在空气中不稳定,导电性随时间 明显衰减。此外,导电高分子的加工性往往不够好,也限制了它们 的应用。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指高分子材料本身不具有导电性 ,但在加工成型时通过加入导电性填料,如炭黑、金属粉 末、箔等,通过分散复合、层基复合、表面复合等方法, 使制品具有导电性,其中分散复合最为常用。
二、导电机理
•1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导电机理
根据载流子的不同,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理可分为 三种:电子导电、离子导电和氧化还原导电三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五一.表面改性对不锈钢纤维/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3(2) :104-108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纤维 铜纤维 基体聚合物 ABS 填充量与渗滤阀值 9vol%以上,突降 长径比 小
不锈钢纤维
不锈钢纤维
ABS和HIPS
PP
4vol%以上 1015→104Ω·cm
POLYMER COMPOSITES, 2002, 23, 1003-1013 (Taiwan)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The critical concentrations of volume required for this escalation-called percolation threshold range between 20 and 25 vol% for both the metal/thermoplastic hybrid material and the polymer exclusively filled with copper. 15 wt% (56 vol%) polyamide 6 33 wt% of a low-melting tin/zinc alloy with a melting point of 199℃ 52 wt% of fine copper fibers (average length: 0.65 mm, diameter: 35 um)
1vol%,突降


高结晶度聚合物比低结晶度聚合物导电性好
混炼时间的影响
混炼时间 2min 2~6min >8min 纤维长度 2~5mm 较大长径比 <1mm 分散状态 未分散开,呈团束状 好 好 导电性 差 好 差
谭松庭等.金属纤维/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材料工程,1998,(12):15-17,38
2012.04.21
上海
导电金属纤维在塑料中的应用
丁长坤
天津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Email: dingchangkun@
天津工业大学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 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 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 230.81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 积97.0527万平方米。
安树林
尹翠玉、宋俊 张宇峰、陈英波
芳香纤维、药物缓释纤维等
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制备技术、聚酯 纤维改性 PE基人工肺用中空纤维膜、纤维素纤 维新溶剂法、储能纤维等
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天津工业大学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复合型导电纤维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开发
获奖人:程博闻, 施楣梧, 李杰, 黄庆, 丁长坤, 盛平厚, 肖长发, 杨春喜, 金欣, 崔宁
纤维越长越容易团聚
The SSF distribution i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composite with 120° ring gate. The optical micrographs taken (a) near the surface, (b)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central part, (c) near the center of the part.
科研特色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 职称人员70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 授50余人 。 学校产学研结合走出特色之路。形成了以纺 织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特种功能纤 维材料、纺织油剂助剂、半导体照明与材料、机 电设备集成制造等研究为特色的科研优势,多项 科研成果被成功应用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国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直线位移传感器
笔记本电脑
位移传感器
导电镊子
手机壳
电位器
抗静电中空板
金属纤维特性 电磁波屏蔽材料:10-3-100Ω·cm
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柔韧性和耐蚀性 大长径比和接触面积 易形成导电网络 导电塑料的导电率高
金属纤维的制造方法
⒈拉拔法 金属纤维表面光滑,尺寸精确。但工序复杂, 生产周期长,价格昂贵。 ⒉切削法 以固态金属为原料,用刀具将其切削成纤维 屑。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但纤维截 面不易均匀、光滑。 ⒊熔抽法 从液态金属直接生产金属纤维。成本较低, 需专门设备。
长度的影响没有含量大
POLYMER COMPOSITES, 2002, 23, 1003-1013 (Taiwan)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SEM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composites filled with NGF and SSF: (a) the short NGF lie side by side hard to form conductive net; (b) the SSF twist and bend to form conductive net.
Photo of the LSSF after complete burning of the PP matrix.
纤维缠结,呈无规线团,而不是硬棒状或螺旋
From left to right, spherulites of PP and cylindrites of PP/0.56% v/v LSSF isothermally crystallized at 135℃ for 21 min.
常用金属纤维
铜纤维
银纤维
镍纤维
不锈钢纤维
金属纤维填充导电塑料的制备
⒈预处理 除去纤维表面粘附的灰尘和杂质,然后用清水漂 洗干净。 ⒉表面处理 增强纤维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和结合程度 改善加工性能和机械强度 降低导电位垒和提高材料导电性能 表面活性剂、硅烷(有机硅)偶联剂和钛酸酯偶 联剂等
⒊混料 ⑴单螺杆挤出机 剪切作用较小,纤维分散不易均匀。 ⑵双螺杆挤出机 剪切作用大 提高螺杆转速和延长混炼时间有助于纤维 分散均匀 可能会降低纤维长径比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0, 3280–3287 (France, Germany)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⒈如何提高金属纤维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性,在保证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前提下,降 低导电填料用量; ⒉如何在金属纤维用量较大以提高导电性能 的同时,保持或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成型加工性能和其它性能。
POLYMER COMPOSITES, 2002, 23, 1003-1013 (Taiwan)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stivity and LSSF content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from injection point for PP/1.66% v/v LSSF (depth 0.5 mm).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The SE values of the SSF filled composites with various lengths and weight percentages. SE increases with weight percentage and fiber lengt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09, 49, 1511–1524 (Germany)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电阻率均匀性
Photograph of 4 wt% 6mm SSF orientation and its final contents in the matrix observed at locations from the gate to the remote end of the mold at (a) low injection speed, (b) high injection speed.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0, 3280–3287 (France, Germany)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
SEM observation of transverse cut in zone 1 and 2 respectively, from right to left.
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 纤维新材料
带头人 肖长发、徐乃库
研究内容
吸油纤维、UHMWPE纤维改性、压力响 应性PU中空纤维膜、PVDF中空膜等
高技术纤维
新型纤维材料与产品开发
张兴祥
程博闻、丁长坤
熔纺PAN纤维、调温蓄热纤维等
导电纤维、生物源纤维、阻燃纤维、 相变纤维、功能非织造布等
生物与纺织材料
生物源纤维 高性能复合膜及其应用研究
学校现有
一级学科博士点: 2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 14个 一级学科硕士点: 17个 二级学科硕士点: 71个 专业硕士: 4个 工程硕士授予领域: 15个 本科专业: 49个 高职专业:5个 博士后流动站:2个
国家重点学科: 1个 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 3个 天津市重点学科: 8个 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 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6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个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4个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个 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 3个 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 1个
POLYMER COMPOSITES, 2002, 23, 1003-1013 (Taiwan)
Photographs showing dispersion of 4 wt% SSF in composites molded with the same ring gate angles (120°) and injection speed (60%) for different lengths. (a) 4mm, (b) 6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