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塑料
导电塑料成分材料

导电塑料成分与应用材料:5、导电塑料的分类:按导电性分:通常电阻值在1010Ω·cm以上的称为绝缘体;电阻值在104~109Ω·cm 范围内的称作半导体或防静电体;电阻值在104Ω·cm以下的称为导电体;电阻值在100Ω·cm以下甚至更低的称为高导体。
按制作方法来分:(1)结构型导电塑料是本身具有导电性的塑料,例如,∏共轭系高分子,如聚乙炔,聚吡咯,聚苯胺和层状聚合物;但这类材料成本高、毒性大、不溶不熔,成型困难。
复合型导电塑料是经过改性的,加入抗静电剂和导电塑料,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调节导电性能;复合型导电填料可以分为:a、抗静电剂添加型;b炭黑添加型;c、金属添加型;d共混性;e表面处理型。
(2)按用途分有抗静电材料、导电材料、电极材料、超导材料和屏蔽材料。
导电材料的特点易成型,密度小,廉价,电阻率可调节。
主要应用在塑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屏蔽材料和光敏物质。
5.1、抗静电材料电阻率调降到107-1010Ω·m,静电剂主要为表面活性剂。
5.2、复合添加型导电塑料基体主要有PE\PVC\PS\ABS\PA\EP\PF\SiR等起载体职称作用。
5.2.1、炭黑填充型:BC为半导体材料,电阻率在10-1-103Ω·m ,吸油值(DBP) ≥1.25mlP g ,平均粒径为25~50 μm ,比表面积≥500m2P g。
经工业加工混炼后,炭黑以粒子形式分散于塑料中,随着炭黑添加量的增加,粒子间距降低,当接近或呈接触状态后,形成大量导电网络通道,使得材料的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降低,导电性能提高。
通常来讲,炭黑结构性越强,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越低,导电性能越好常用导电炭黑为乙炔炭黑,含氧氢官能团少,导电好,现在有国外超导炭黑,但炭黑只能制黑色制品,乙炔黑优于超导电炭黑。
石墨上的芳环重叠交替的∏共轭具有高导电性,机械加工过程中,结构受到破坏,导电性下降,而且机械强度低。
不同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应用

不同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应用导电塑料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塑料材料,其应用广泛且多样化。
不同表面电阻率的导电塑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分类和特性入手,探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低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应用低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表面电阻率一般在10^-4~10^0 Ω/sq之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这种导电塑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静电防护领域:低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作为静电防护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等静电敏感设备的包装和运输中。
它可以有效地排除静电电荷,防止设备损坏。
2. 电磁屏蔽领域:低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在电磁屏蔽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电子设备的外壳、电磁屏蔽罩等部件,有效地屏蔽外界电磁波的干扰,提高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3. 电热器件领域:低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可以制成电热器件,如加热板、加热管等。
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广泛应用于加热、保温等领域。
二、中等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应用中等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表面电阻率一般在10^0~10^3 Ω/sq之间,具有中等的导电性能。
这种导电塑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触摸屏领域:中等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广泛应用于触摸屏的制造中。
触摸屏的导电层一般采用导电塑料材料,其导电性能直接影响触摸屏的灵敏度和精度。
2. 柔性电子领域:中等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造柔性电子产品,如可弯曲的显示屏、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等。
3. 静电涂层领域:中等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可以制成静电涂层,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防静电处理。
静电涂层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小静电电荷的积聚,防止设备受到静电干扰。
三、高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应用高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的表面电阻率一般在10^3~10^13 Ω/sq之间,具有较高的电阻性能。
这种导电塑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防雷领域:高表面电阻率导电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较高的电阻性能,适用于制造防雷设备和绝缘材料。
导电塑料用途

导电塑料用途导电塑料是一种特殊的塑料材料,具有导电性能,可以在电子、电气和通信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它的导电性能使其成为替代传统金属材料的理想选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导电塑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
在电子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导电塑料可以作为基板材料,用于连接和支持电子元器件。
与传统的硅材料相比,导电塑料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机械性能,可以满足高密度电路板的需求。
此外,导电塑料还可以用于制造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为电子设备的功能性能提供支持。
导电塑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导电膜和导电涂层。
导电膜是一种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透明性,广泛应用于触摸屏、显示屏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导电涂层是一种薄膜涂层,可以在非导电材料的表面形成导电层,用于防静电、屏蔽电磁干扰和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导电膜和导电涂层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导电塑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导电橡胶和导电粘合剂。
导电橡胶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弹性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密封件、垫片和防护罩等应用。
导电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
导电粘合剂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胶粘剂,可以用于粘接导电材料和非导电材料,实现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和固定。
导电橡胶和导电粘合剂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导电塑料还可以用于制造防静电材料和防雷击材料。
防静电材料具有抗静电、导电和屏蔽电磁干扰的功能,可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损害。
防雷击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电磁辐射性能,可以抵御雷电和电磁辐射对设备的破坏。
导电塑料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导电塑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制备导电膜和导电涂层,制造导电橡胶和导电粘合剂,以及制造防静电材料和防雷击材料。
导电塑料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导电塑料必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导电塑料材料的特性。
导电塑料是一种工程塑料,内部包含导电粒子,可以导电。
当电位器旋钮被旋转时,导电塑料材料的导电粒子会相应地移动,从而导致电位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电位器的两个端子之间的电阻值与旋钮位置成正比。
具体来说,导电塑料电位器通常由一个固定的电阻元件和一个旋转的控制电极组成。
固定的电阻元件是由导电塑料制成,其中包含导电粒子。
旋转的控制电极是通过旋钮与导电塑料电阻元件相连的。
当旋钮被旋转时,控制电极相对于电阻元件的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
电阻值的变化可通过测量电阻元件两个端子之间的电阻值来得到。
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工作原理可用于控制电流、调整电压或调节其他电子设备的功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例如音频设备、仪器仪表等。
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材料应用

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材料应用1. 前言在当今社会,塑料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以其独特的轻便、耐用、成本低等优点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料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详细探讨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以及导电材料在其中的应用。
2. 塑料的电子性能2.1 导电性塑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良导电材料,然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某些塑料材料却能表现出较好的导电性。
例如,聚苯胺、聚噻吩等共轭聚合物,它们具有较好的电子迁移率和导电性,可以用于制备导电涂层、透明导电膜等。
2.2 绝缘性塑料作为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在电子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非极性塑料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常用于电缆的绝缘层。
同时,某些聚合物如聚酰亚胺,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可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绝缘场合。
2.3 半导体性除了导电性和绝缘性,塑料还具有半导体性能。
共轭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噻吩等,其电导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应用于传感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3. 导电材料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3.1 导电填料的添加为了改善塑料的导电性能,通常需要在塑料中添加导电填料。
常用的导电填料包括碳黑、石墨、金属粉末等。
通过控制填料的种类、粒径、含量等因素,可以调节塑料的导电性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3.2 导电涂层和导电膜利用导电塑料制备的涂层和膜,可以应用于电磁屏蔽、抗静电等领域。
例如,将导电聚合物涂覆在塑料制品表面,可以形成抗静电涂层,减少静电的积累。
3.3 传感器和有机电子器件塑料基底由于其轻便、成本低、易于加工等优点,在传感器和有机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将敏感元件制备在塑料基底上,可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监测。
同时,塑料基底还可以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器件。
4. 总结本文对塑料制品的电子性能和导电材料应用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控塑料的导电性、绝缘性和半导体性能,可以应用于导电涂层、导电膜、传感器等众多领域。
导电塑料材料

导电塑料材料
导电塑料材料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塑料材料,它能够在保持塑料材料轻便、柔软和耐腐蚀性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导电塑料材料的导电性能主要来源于其内部添加了导电填料,如碳黑、金属粉末等。
这些导电填料能够形成导电网络,使得塑料材料具备了一定的导电性能。
而且,通过控制导电填料的添加量和分布方式,可以调控导电塑料材料的导电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对导电性能的要求。
其次,导电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压延等工艺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制品,从而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
而且,导电塑料材料还可以与其他塑料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复合使用,形成导电塑料复合材料,从而拓展了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
此外,导电塑料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的导电性能和使用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导电塑料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塑料材料,它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电塑料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材料支持。
全面解析导电塑料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全面解析导电塑料塑料能导电,不要说普通人不相信,就是科学家中也没有几个人相信。
可是一次偶然事件让它成为现实,参与这项工作的三位科学家也有幸成为2000年度谱贝尔化学奖得主。
这三位科学家是美国的艾伦·黑格教授和艾伦·马克迪尔米德教授以及日本的白川英树教授,他们是因1977年发现导电聚合物——聚乙炔而获奖的。
导电塑料是将树脂和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
一、导电塑料分类1、按电性能分类,可分为:绝缘体、防静电体、导电体、高导体。
通常电阻值在1010Ω·cm以上的称为绝缘体;电阻值在104~109Ω·cm范围内的称作半导体或防静电体;电阻值在104Ω·cm以下的称为导电体;电阻值在100Ω·cm以下甚至更低的称为高导体。
2、按导电塑料的制作方法分类,可分为结构型导电塑料和复合型导电塑料。
二、结构型导电塑料指高聚物本身具有导电性或经过化学改性后具有导电性的塑料。
它们能发挥自身化学结构的作用,使其本质上能够导电;再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掺杂以增长其导电性。
(常用的掺杂物为碘、五氟化砷、五氟化硼等)通常这类化学物都是带有共轭双键结构的结晶性高聚物。
现已研制的有:聚乙炔(PAC)、聚对苯捧(PPP)、聚吡咯(PPY)、聚苯硫醚(PPS)、聚噻吩、聚苯胺、聚喹啉等。
三、复合型导电塑料指经物理改性后具有导电性的塑料,不少产品已商业化生产。
制作复台型导电塑料必须选择合适的基本树脂和复合方式:1、基本树脂几乎所有正在使用的树脂均可采用。
如PE、PP、WC、PS、ABS以及TPO 等热塑性塑料和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等热固性塑料。
2、复合方式可分为下列三类:呈层状散;四、导电塑料的成型1、结构型导电塑料的成型结构型导电塑料的稳定性和加工性目前仍是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
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导电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导电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导电塑料电位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电路中电压、电流或其他物理量的传感器。
它由导电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阻抗和导电性能。
本文将介绍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导电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种传感器。
一、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导电性能测试方法1. 电阻测量法电阻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简单且可靠的测试导电塑料电位器导电性能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测导电塑料电位器端子连接到电阻测量仪上。
(2)设置电阻测量仪的电流范围和测量精度。
(3)通过电阻测量仪测量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电阻值。
电阻测量法能够准确测量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电阻值,并判断其导电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2. 电压-电流特性曲线测量法电压-电流特性曲线测量法是用于测试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电压-电流特性的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连接电源和待测导电塑料电位器,构建电压-电流测量电路。
(2)逐步增大电源电压,并记录每个电压下电位器的电流。
(3)绘制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分析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导电性能。
电压-电流特性曲线测量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导电塑料电位器的电压-电流关系,为评价其导电性能提供依据。
二、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导电性能评价方法1. 电阻值评价电阻值是评价导电塑料电位器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确定合适的电阻值范围。
通常情况下,电阻值越小,导电性能越好。
2. 线性度评价线性度是指导电塑料电位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
评价导电塑料电位器线性度的方法包括拟合曲线法和残差分析法。
拟合曲线法是通过将导电塑料电位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拟合,通过拟合曲线的误差来评价线性度。
残差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输入信号与导电塑料电位器输出信号之间的残差来评价线性度。
3. 压降评价导电塑料电位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评价其压降性能的方法是测量导电塑料电位器两端的电压差。
通常情况下,电压差越小,压降性能越好。
4. 长期稳定性评价导电塑料电位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导电性能是否稳定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随机突变和功能基因组重测
转录组分析 丁醇耐受 能力提高
进行传统 化学诱变
耗糖能力 提高
生长 速度提高
利用恒化器进行 动力学筛选
系列突变 株
基因组重 测
展望
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新一代的生物燃料, 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新一代的生物燃料,其生物法制备方 法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法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进一步降 低生物丁醇的制造成本,以获得相对于石化合成路线的市场竞争优势。 低生物丁醇的制造成本,以获得相对于石化合成路线的市场竞争优势。 传统丁醇发酵中最常用的底物主要是玉米、薯干、 传统丁醇发酵中最常用的底物主要是玉米、薯干、谷物等淀粉质 这些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日常口粮, 料,这些农产品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日常口粮,也用作禽畜饲料和工业用 目前, 粮。目前,生物丁醇产业发展在于非粮类底物的高效利用以及木质纤维 素用于溶剂发酵并达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水平。 素用于溶剂发酵并达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水平。而纤维丁醇生产工艺尚 难产业化,有待完善的条件下,以木薯、 难产业化,有待完善的条件下,以木薯、菊芋等非粮作物替代玉米进行 溶剂发酵也是一条可供选择的措施。 溶剂发酵也是一条可供选择的措施。
合成方法的比较
1. 羰基合成催化剂采用重金属铑的络合物,醛加氢催化剂采用重金属氧 羰基合成催化剂采用重金属铑的络合物, 化铜、氧化铝等有害催化剂, 虽然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99.5%, 但杂 化铜、氧化铝等有害催化剂, 虽然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 , 质为丁醛、辛醇、氯化物等,因而天然度较差,不能作为医药、 质为丁醛、辛醇、氯化物等,因而天然度较差,不能作为医药、香料添 加剂。 加剂。 2. 丙烯合成法采用石油裂解的丙烯作原料,采用不可再生原料 丙烯合成法采用石油裂解的丙烯作原料, 3.生物学发酵法采用粮食或非粮作物发酵,原料具有可再生性,催化剂 生物学发酵法采用粮食或非粮作物发酵,原料具有可再生性, 生物学发酵法采用粮食或非粮作物发酵 采用生物菌种,无毒害,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99.5%,副产物为醋酸丁 采用生物菌种,无毒害,得到的正丁醇纯度为 , 酸等,天然度达到97%,可以作为医药、香料添加剂。 酸等,天然度达到 ,可以作为医药、香料添加剂。
目前生物丁醇制造面临的问题
• 粮食原料的成本高 •丁醇毒性造成的产物浓度低 丁醇毒性造成的产物浓度低 • 发酵产物中的丙酮和乙醇副产物的影响
导致丁醇发酵缺乏经济竞争力应对挑战我们的解决方案: 应对挑战我们的解决方案:
1.阻断丙酮/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阻断丙酮/ 阻断丙酮 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 通过对丁醇途径的重构和优化有可能降低丙酮和乙醇的合成量, 通过对丁醇途径的重构和优化有可能降低丙酮和乙醇的合成量,在 保持菌株原有的较高转化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丁醇在总溶剂中所占 的比例,增强丁醇生产的经济竞争力。 的比例,增强丁醇生产的经济竞争力。 2.拓宽生物丁醇制备中的原料源: 拓宽生物丁醇制备中的原料源: 拓宽生物丁醇制备中的原料源 薯类、菊芋:以前常用的原料是玉米、小麦,现在扩宽至薯类、菊芋。 薯类、菊芋:以前常用的原料是玉米、小麦,现在扩宽至薯类、菊芋。薯类原 料的市场价格较玉米、小麦等粮食类原料低廉, 料的市场价格较玉米、小麦等粮食类原料低廉,因此已被大量用于生物乙 醇的生产。一些生物丁醇生产企业也在玉米原料中混入薯类原料进行发酵, 醇的生产。一些生物丁醇生产企业也在玉米原料中混入薯类原料进行发酵, 以减少玉米的用量 木质纤维原料 3.培育和构建新型生产菌:通过菌株遗传,随机突变,基因重组等改 培育和构建新型生产菌:通过菌株遗传,随机突变,基因重组等改 培育和构建新型生产菌 造,增强其丁醇耐受性仅为提高丁醇生物合成的选择性和产物浓度创造 了有利条件
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 1861年,Pasteur观察到由乳酸或乳酸钙做丁酸发酵时,丁醇以副产 观察到由乳酸或乳酸钙做丁酸发酵时, 年 观察到由乳酸或乳酸钙做丁酸发酵时
物出现 • 二战以后,杜邦公司首先发明了由丁醇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并大量用 二战以后,杜邦公司首先发明了由丁醇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 首先发明了由丁醇生产乙酸乙酯的方法, 于汽车工业用油漆的生产中,从此丙酮- 于汽车工业用油漆的生产中,从此丙酮-丁醇发酵进入了黄金时期 • 到1949 年,美国 %的丁醇开始采用发酵法获得;而日本,1万 t 美国39%的丁醇开始采用发酵法获得; 日本, 万 发酵法获得 的丁醇有91.8%由发酵法获得。 的丁醇有 %由发酵法获得。 • 2006 年6 月,美国杜邦 美国杜邦(Dupont) 公司和英国 公司联合宣布建立 公司和英国 公司联合宣布建立 英国BP公司 美国杜邦 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 生产并向市场推出新一代生物燃料———生物 共同开发、 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开发、生产并向市场推出新一代生物燃料 生物 丁醇,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燃料需求 该生物丁醇厂将2009年投入运营 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燃料需求,该生物丁醇厂将 丁醇 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燃料需求 该生物丁醇厂将 年投入运营 • 2006 年,英国政府计划利用英格兰东部的甜菜生产生物丁醇 将其与传 英国政府计划利用英格兰东部的甜菜生产生物丁醇 英国政府计划利用英格兰东部的甜菜生产生物丁醇,将其与传 统汽油混合后,用作车辆驱动燃料 用作车辆驱动燃料。 英国投资25 万英镑 其 万英镑,其 统汽油混合后 用作车辆驱动燃料。2007 年2 月,英国投资 英国投资 他股东和商业人士投资31 万英镑 计划开发新一代低成本生物燃料 万英镑,计划开发新一代低成本生物燃料 计划开发新一代低成本生物燃料——— 他股东和商业人士投资 丁醇
3.萃取发酵 萃取发酵 萃取发酵就是将发酵技术和萃取操作结合,把丁醇从醒液中移去, 萃取发酵就是将发酵技术和萃取操作结合,把丁醇从醒液中移去, 不仅解除了底物抑制,也避免了代谢产物的积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不仅解除了底物抑制,也避免了代谢产物的积累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早在1992 年,浙江大学杨立荣等人选用油醇为萃取剂,利用间歇萃发 浙江大学杨立荣等人选用油醇为萃取剂, 早在 酵方式,使丁醇的产量大幅增加,此方法后来被广泛使用。 酵方式,使丁醇的产量大幅增加,此方法后来被广泛使用。史仲平等人 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 以生物柴油为萃取剂,使得丁醇萃取发酵中的总溶剂产量比传统分批发 酵中的产量提高54.88% 酵中的产量提高 %
生物丁醇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燃料
汽油 丁醇 114,000 110,000 热值
Btu/gallon
乙醇 甲醇 84,000 64,000 91
• 亲水性弱,腐蚀性小,便于管道输送 亲水性弱,腐蚀性小,
• 能与汽油任意比混合 • 可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做发动机燃料, 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做发动机燃料, 缓减化石燃料的紧张 • 含氧量与甲基叔丁基醚 含氧量与甲基叔丁基醚(MTBE)相近 相近 • 生物丁醇的生产原料 生物丁醇的生产原料——淀粉、纤维素 淀粉、 淀粉 等价格低廉。 等价格低廉。并且燃烧产物仅为二氧化碳 和水 • 丁醇作为汽油的高辛烷值组份,可提高 丁醇作为汽油的高辛烷值组份, 点燃式内燃机的抗暴震性, 点燃式内燃机的抗暴震性,使发动机运行 更平稳。
我国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我国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我国始于1956年,80年代初 余家,1996年最后一家 华北制 年 年代初50余家 年最后一家(华北制 我国始于 年代初 余家, 年最后一家 停产。 药)停产。 停产 • 主要生产菌株 主要生产菌株——丙酮丁醇梭菌、拜氏梭菌等 个种 丙酮丁醇梭菌、 丙酮丁醇梭菌 拜氏梭菌等5个种 • 全基因组序列 全基因组序列——1个种已发表、1个种正在进行 个种已发表、 个种正在进行 个种已发表 • 遗传操作系统已经基本建立 • 菌种方面:拓宽底物谱,提高对廉价底物的利用能力,提高 菌种方面:拓宽底物谱,提高对廉价底物的利用能力, 丙酮丁醇转化率, 丙酮丁醇转化率,提高溶剂耐受能力 • 工艺方面:分批、流加和连续发酵,发酵分离耦合系统 工艺方面:分批、流加和连续发酵,
——„¥‚“Šj…Î „¥‚“Šj…Î
欧阳娟 11721635
石油资源是现代社会的能源和资源基础 石油资源是现代社会的能源和资源基础
石油资源紧缺而导致的石油价格持续 上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据预测,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 据预测,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目前世 界已探明的石油贮量至多可供使用40界已探明的石油贮量至多可供使用 50年 年
2.两步发酵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两步法发酵丁醇 两步发酵法 第一步: 第一步: 用厌氧梭菌将糖高温发酵得到丁酸 第二步: 将第一步得到的丁酸发酵生成丁醇。 第二步: 将第一步得到的丁酸发酵生成丁醇。 这一技术使微生物的产酸和产溶剂两个过程分别在两个发酵罐中完成, 这一技术使微生物的产酸和产溶剂两个过程分别在两个发酵罐中完成, 有效地降低丁醇的毒性,保证发酵稳定连续的进行。 有效地降低丁醇的毒性,保证发酵稳定连续的进行。
丁醇的合成方法:化学合成 丁醇的合成方法:
1 以乙醛为原料,经醇醛缩合成丁醇醛,脱水生成丁烯醛, 以乙醛为原料,经醇醛缩合成丁醇醛,脱水生成丁烯醛,
再经加氢后得到正丁醇 2 以丙烯为原料,经羰基合成法生成正、异丁醛,加氢后分 以丙烯为原料,经羰基合成法生成正、异丁醛, 馏得到正丁醇
生物丁醇的合成方法
汽油 丁醇 乙醇 甲醇 辛烷值
96
94
92
丁醇的性能
丁醇还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
酯化、取代、消去、氧化、还原 酯化、取代、消去、氧化、还原……
丙烯酸丁酯 (溶剂 溶剂) 溶剂 醋酸丁酯 (溶剂 溶剂) 溶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脂肪族二元酸二丁酯 (增塑剂 增塑剂) 增塑剂
丁醇
丁胺 丁二烯 丁醛、 丁醛、丁酸 聚丁二烯橡胶 丁苯橡胶
车用燃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
• 我国石油储量只有全球的 我国石油储量只有全球的2% • 2005年开始进口依存度高达 年开始进口依存度高达41.3% 年开始进口依存度高达 • 车用燃油消耗每年递增 车用燃油消耗每年递增 递增15-16% • 2015年车用燃油消费量预计将达到 年车用燃油消费量预计将达到 全国石油消费量的65% 全国石油消费量的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石油贮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 量至多可用30年 量至多可用 年 迫切需要寻找性能相近、 迫切需要寻找性能相近、廉 性能相近 清洁、 价、清洁、可再生的车用替 代燃料! 代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