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9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通过所学知识,明确“双百”方针提出、发展的重大时间,勾勒时间线索,强化是空观念,初步形成宏观认识。
学习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双百”方针的影响情感态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发展对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提高历史解释水平,提升宏观认识,涵养国家情怀。
【课前探学】: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20 世纪50 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
2、含义:()百花启发,()百家争鸣。
3、地位: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4、影响(1)“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2)“双百”方针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遭遇挫折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冲击:1957 年()扩大化后,许多文艺界、学术界人士被错误地批判,这种政治批判扩展到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把学者的学术观点当做错误的政治主张,戴上“反党” 的政治帽子。
一些爱国、学有专长、仅仅针对国家某些领域的不足进行了“争鸣” 的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受到长期迫害2、“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地位:(1)概况:在()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了严重破坏。
(2)影响:“文化大革命”期间只有八个()轮番演出,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
三、文学艺术春天1、背景:中共()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再度迸发出勃勃生机。
(1)1979 年 5 月至7 月,《人民日报》以《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为题,连续发表了多篇评论员文章。
(2)1979年10 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强调:“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
高中历史(3)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9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含解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称“双百”方针,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而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
“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它同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特别是文艺领域出现好戏连台、异彩纷呈的局面。
但是,“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
文革期间,一些学术问题被冠以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进行批判,大批学者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惨遭迫害,从而背离、抛弃了“双百"方针,严重影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和进步。
文革后,经过拨乱反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1。
1957年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贯彻: 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eg:生物学;“难忘的1959年”)
三. “双百”方针实施过程 中的经验和教训
1.贯彻中出现的问题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致使此后 “双百”方针的贯彻出现了严重挫折,受到了“左”的干扰和 破坏.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想盛行,“双百”方针受 到彻底破坏,百花凋零,科苑荒芜。
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义)——必要性 2.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知识分子的 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过程
1.提出:1956.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2.“双 百”方 针内容
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建国初 接受者被认为 是唯物主义的
1956年8月全国遗 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 开,明确表示不赞成把 摩尔根的观点说成是 唯心论,宣布全部摘 掉过去强加给摩尔根 学派遗传学的各种政 治帽子.
建国之初中国也 采取独尊李森科学派 而贬损禁止摩尔根学 派的态度。 著名植物学家胡先 辅在《植物分类学简编》 中批评了李森科,竟遭 到政治批判。
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解决办法: 科学文艺工作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处理三个关系 (最基本)
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建国初期,在科学文化领域内,存在着教条主 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 题上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时有发生,把学术 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混淆了两类不 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这与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是不适应的。
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6-29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为__________服务的方向,坚持__________、推陈出新、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必修③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2.表现 (1)文学艺术领域:中国文艺重现生机,作品数量大增,
题材更加广泛,呈现出繁荣景象。
(2)学术、科技领域:理论界提出了许多新见解,许多 社会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不少新学科。 (3) 从 1996 年 开 展 的 “ __________” 活 动 , 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到全国农村。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必修③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解析】
“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岳 麓 版 历 史
A.《创业史》
C.《雷锋之歌》 【答案】 【解析】 B
B.《青春之歌》
D .《红旗谱》
A项是柳青的作品,C项是贺敬之的诗歌,
D项是梁斌的小说。
必修③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第6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岳 麓 版 历 史
3.上图所示人物 1957 年 4 月 27 日在北大几千人大 饭厅发表人口问题的演讲,后将《新人口论》作为一项提 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他是( )
【答案】 D
岳 麓 版 历 史
必修③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高中历史必修3_20课_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 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 最 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 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 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双百”方针的提出背景
1956年
(1)经济: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政治: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 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3.提出
1956.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4.影响及成果:
(1)科技领域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作品:老舍—话剧《茶馆》;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
作品 《青春之歌》
散文 诗歌
话剧
《雷锋之歌》 《蔡文姬》
《荔枝蜜》
二、曲折发展——“双百”方针贯彻受挫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②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 阶级斗争.
2.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4)样板戏一统天下
原因: “双百”方针能否贯彻; 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 认识: “双百”方针实质上是在文化领域的民主化. “双百”方针的目的是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双百”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 针。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高二历史知识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高二历史知识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泽东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3、结果:”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代表人物及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受到政治批判的人物及作品: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
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结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1、出现的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
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繁荣的表现: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还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
高二历史必修3_第七单元__第20课

(3)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知识分子 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1)_________ 社会科学 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2)自然科学和_________
【思维点悟】“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一统天下”局面的
形成说明了什么?
提示:(1)样板戏是推行文艺的“一言堂”,实际上是带有文化 专制的性质。(2)样板戏“一统天下”严重阻碍了文艺的繁荣, 说明文艺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环境和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请分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难忘的1959年”为什么会出现?
提示: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和政府提出“双
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百花齐放”;知识分子(电影 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把 文学艺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影响: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学术领域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成果。 (2)“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和文艺工作遭受挫折的原因和表 现。 (3)新时期我国“文艺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在掌握“双百”方针的贯彻历程和影响的基础上 ,探究思考: (1)为什么说“双百”方针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的
【思维点悟】怎样认识“二为方向”?
提示:“二为方向”概括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
根本目的,它是一种政治方向,但比孤立地提为政治服务更全面、
更科学,它不仅能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 ,
而且更符合文艺的客观规律。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

高二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题1.某文学作品写道:“1977年的元宵节,狗蛋他爹做了几个灯笼拿到街上卖,马上被公社干部指责为走资本主义道路。
”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文革社会动乱导致B.仍然坚持“左”倾错误C.人们思想守旧导致D.改革开放尚未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时间发生在1977年,当时已经结束了“文革”,故A错误;改革开放还没有开始,故B不对;C项的根本原因是B,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左”倾错误。
2. 1958年3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
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以便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锄掉变为肥料。
”这反映出()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答案】A【解析】材料把知识分子科学、文学艺术作品看做“毒草”,违反了1956年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故选A。
B、C、D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考点】“双百方针”点评:“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3.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驌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
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
”该谈话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答案】A【解析】“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驌承认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