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学案

广外中山外校七年级生物学案 2011-12-6 班级 姓名【自学导航】 1、认识到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4、进一步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各个步骤,并熟练应用到“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以获取实验结果的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1、酒精只能__________加热。
2、加热后,叶片中的__________会溶解在酒精中。
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_等糖类。
4、光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_不可缺少的条件。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__________来源。
6.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实验步骤: 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 ) ②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片遮一部分,移至光下照射几小时;(用黑纸片遮一部分叶片的目的是形成一组 实验,变量是 ) ③把遮光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变黄白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 )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碘液是用于验证 的存在)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什么变化。
(2)实验说明了: ① ;② 。
【典型例题探究】例 1 (2010·广东)右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的处理及结果示意图,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说明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B.说明叶片制造有机物需要光C.说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D.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进行对照【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的目的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根据实验结果,不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叶片在光下产生了淀粉,也说明了淀粉(有机物)的产生是需要光的。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第二课时)执笔人:齐丽英审核人:王艳丽【学习目标】1.光合作用的概念、场所。
2.光合作用的意义。
3.探究:淀粉是在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中形成的。
【学习重难点】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探究:淀粉是在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中形成的。
【课前投入】搜集资料:光合作用的意义。
要求:可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每组整理一份即可。
(提示:教材也是我们的学习资料之一)【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学1.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哪些知识?2.光合作用到底在哪进行呢?它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光合作用的概念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吗?还有什么物质?2.请你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总结什么是光合作用?(可以结合手中资料小组讨论)【学习任务二】光合作用的场所1.绿色植物的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哪?2.探究:淀粉是在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中形成的。
(提示:可参考教材113页的实验)你的假设是:设计实验方案:1)可能需要的实验材料:2)实验步骤:3)小组汇报实验方案4)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5)预测实验结果是:6)实验结论是:【学习任务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1.小组派代表汇报课前收集的“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的资料。
2.结合本节课,总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提示:可答出两方面)(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1.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感悟吗?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自主检测】1. 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种子植物D.所有绿色植物2. 生物实验小组要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应该遮住( )A.一整片叶的上、下两面B.一整片叶的上面C.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面D.一片叶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3.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A.叶片B.叶柄C.叶肉细胞D.叶脉4.将见光并染色的叶片部位做徒手横切临时装片观察,会看到叶片中变成蓝色的部位是细胞中的()A.叶绿体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5.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A.肉类B.植物的有机物C.光合作用D.无机物6.大葱埋在土里的部分为白色,而露出地面的部分通常会变成绿色,这可以作为下列哪句话的实例()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叶绿体在光下可以合成有机物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D.叶呈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学习记忆卡】。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原理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原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学中一个经典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本文将介绍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原理,并解析其中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一些细菌所独有的重要代谢过程。
光合作用的基本方程式可以表示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在这个方程式中,光合作用通过使用二氧化碳、水和光能,合成了葡萄糖(有机物)和氧气。
实验中的绿叶可以作为光合作用的实验对象,通过观察绿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反应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片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片,以及一些常见的实验器材,如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2. 密闭试管实验:将一片绿叶状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口用橡皮塞密封。
将试管颠倒置于水槽中,确保绿叶完全浸没在水中。
3. 光照条件设置:在实验过程中,调节光照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用白炽灯等光源进行照射。
在实验开始前,将试管放置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记录实验开始时间。
4. 反应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的现象,这表明光合作用正在进行。
同时,还可观察到水位下降,这是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释放。
影响因素: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距离或强度来改变光照条件,进而观察到反应的变化。
较强的光照会促进光合作用,而较弱的光照则会减缓光合作用速率。
2. 温度:温度对光合作用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实验中,可以将试管放置于不同温度下(如冷藏室或温水槽),观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
适宜的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可能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3.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中的底物之一,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ppt

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叶绿体
不变蓝
绿叶能制造淀粉吗?
绿叶能制造淀粉吗?
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绿叶能制造淀粉吗?
清水漂洗
绿叶能制造淀粉吗?
滴加碘液
绿叶能制造淀粉吗?
结论:绿叶能制造淀粉
结论:红薯中含有淀粉 结论:红薯淀粉不是来源于土壤 结论:绿叶能制造淀粉 结论: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
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授课人:李燕华
红薯含有淀粉吗?
结论:红薯中含有淀粉
红薯中淀粉来源于土壤吗?
结论:红薯中淀粉不是 来源于土壤
绿叶中含有淀粉吗?
绿叶中含有淀粉吗?
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绿叶中含有淀粉吗?
清水漂洗
绿叶中含有淀粉吗?
滴加碘液
绿叶中含有淀粉吗?
结论:绿叶中含有淀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吗?
实验假设: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 实验步骤:1. 2. 3. ………… 预期结果:
3、去掉遮光的黑纸 1、黑暗处理 2、叶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6、清水漂洗,观察变化
5、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4、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吗?
实验假设: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 实验步骤:1. 2. 3. ………… 预期结果: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 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A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正确的 实验顺序是( ) C ①叶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 ②去掉遮光的黑纸 ③黑暗处理 ④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⑤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⑥清水漂洗,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点
2、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课前准备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新授
一、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指导学生实验
并提示注意事项
出示指导学生实验的分组表格。
教学设计
题目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总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孙亚东
年级
七
学科
生物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教材分ຫໍສະໝຸດ 析这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照猫画虎地完成实验,而应利用这个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可以在实验开始前,让学生先尝试设计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方案,然后对照教科书上的实验指导,找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的不足。然后引导学生讨论。
学情分析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教
学
目
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
点
1、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二、分析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产生淀粉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作出概括。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步骤1:是为了使天竺葵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 尽。
步骤2:遮盖一部分叶片的原因是设置对照:看光 是否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有光 时,有淀粉的产生;无光时,无淀粉的产生。)
步骤4: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 是:溶解叶绿素。 步骤5:用清水漂洗是为了使叶片软化。滴加碘液 是为了观察是否有淀粉的 产生。
2.用黑纸片把叶片 的一部分从上下两 面遮盖起来,然后 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以后,摘 下叶片,去掉遮光 的纸片。
为什么要 暗处理?
为什么要隔水加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 热? 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 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 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 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 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 么变化。
滴加碘液(为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 什么?)
实验步骤 :
3、去掉遮光的黑纸 1、暗处理 2、叶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设置对照组)
6、清水漂洗,观察变化
5、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4、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脱色处理)
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 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
变蓝 见光部分: 遮光部分: 不变色
叶绿体 •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 的“车间”,也是将光 能 • 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 转换器”。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一、 从细胞水平看(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 少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有机物。)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和脂类 细胞核的主要成分—— 核酸(DNA)
有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 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 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讨论
1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你通 过什么判断的?
2 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 盖起来?
3 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暗处理一昼夜?
光合作用
光 + 叶绿体 = 淀粉 + ?
光合作用的定义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 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 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 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目的要求
1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 淀粉。
2 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 少的条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材料用具
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 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 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 水。
方法步骤
1 暗处理(为什么?) 2 选叶遮光 3 光照 4 叶片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5 滴加碘液(为什么?) 6 清水冲清
进一步探究
光是否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 少的条件 ?
练习题
见《学习与检测》68页
暗处理的原因
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 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 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 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储存 的。
返回
选叶遮光的原因
为了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 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返回
天竺葵
返回
滴加碘液的原因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 淀粉,而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样可以 很清晰的实现实验目的。
返回
七年级生物下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鲁科版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学习目标】1、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小测】(每空1分,共3分)小测得分:()1、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增加。
三、【新知预习】阅读P119-122页,并完成以下习题。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四、【实验操作】(每空1分,共8分)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
(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和。
)新课标第一网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素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7、实验结论:(1)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知识结构】(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步骤:暗处理→遮光和照光→脱色→漂冼→染色→观察现象→实验结论(二)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源县历山中学生物导学案(初一下)(29) 班级姓名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主备人:李桂兰审核人:高和菊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检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看课本P64-65实验,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处一昼夜,目的是
2、用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然后搬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取叶片,去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里,,使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色。
隔水加热的目的是,酒精的作用是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
观察叶色变化: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液,说明叶片中产生了,遮光部分遇碘液,说明。
三、合作探究的问题
对于一片叶子,让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四、巩固与练习:
1、李明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圆片将叶片的 B 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然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并加碘液处理,见下图。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叶片的绿色部分变成色。
(3)加碘液处理后发现A、B两处都不变色,其原因是:
A
B .
(4)C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5)实验结果表明和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五、达标检测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绿叶放到加热的酒精中的目的是:
A、将叶肉细胞杀死
B、去掉叶绿素
C、便于碘液渗透到叶片内部
D、去除表皮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部分叶片用黑纸片遮住的目的是()
A、便于操作
B、作为对照实验
C、效果更好
D、去掉部分叶片
4、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
A、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5、“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试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直至叶片变成()
A、绿色
B、白色
C、黄白色
D、蓝色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脂类
B.蛋白质
C.淀粉
D.维生素
7、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 叶绿体
B. 叶绿素 C . 叶肉细胞 D. 叶片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