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文化经济学的概述
文化经济学导论

文化经济学导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文化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领域,并讨论文化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文化经济学的概念及起源文化经济学是文化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如何将文化因素引入经济学框架中,并以此来解释和理解经济现象。
文化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文化和经济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文化经济学的研究领域1. 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运营和经济效益。
它探讨了文化产业如电影、音乐、艺术等如何创造经济价值,并且对就业、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2. 文化消费与市场文化消费与市场研究个体和群体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选择和购买行为。
它探索了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过程以及文化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 文化创新与创业文化创新与创业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和创业过程。
它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模式、创新能力和创新策略,以及创业者在文化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和作用。
4. 文化政策与规划文化政策与规划研究政府如何制定和实施文化政策以促进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
它关注文化政策对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的角色和职责。
三、文化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1. 促进经济增长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城市和地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提高经济活力。
2. 丰富人民生活文化经济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和丰富的文化消费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它可以带来新颖的艺术作品、音乐、电影等,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3. 促进社会发展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
它可以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激发社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
同时,文化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文化经济学课件

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过程,随着科技 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涌现出新的业态和模式 。
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未来文化产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跨界融合。
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
制定文化产业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国家 战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THANK YOU
05
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与影响
文化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文化贸易的快速增
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贸 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涉及 电影、音乐、出版、艺术品等领 域。
文化产业的跨国合
作
跨国公司和文化机构通过合作、 兼并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市 场拓展,推动文化产业全球化。
数字技术的推动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文化 产品的传播和消费提供了便利, 加速了文化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流通
文化产品的流通需要经过发行、销售和传播等环节,其流通渠道包括实体和数字渠道。
文化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文化市场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时代性 的特点,其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与经济发 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 。
VS
功能
文化市场具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促 进文化创新与传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等功能。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通过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实际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探究 文化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规范研究
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目标设定,探讨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优路径和政 策建议。
案例研究
通过对具体文化产业或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和影响因素。
文化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文化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文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文化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以及文化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文化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具有多种经济价值,这是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首先,文化产品和服务本身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
例如,电影、音乐、书籍、艺术品等文化产品的销售能够为创作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带来经济收入。
其次,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历史古迹、文化景观、民俗活动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再者,文化还能提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投资和人才,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以电影产业为例,一部成功的电影不仅能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收益,还能通过周边产品、版权销售、广告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价值增值。
同时,电影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特效制作、服装道具、后期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一些特点。
首先,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
它依赖于创意和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
由于文化产品往往蕴含着创作者的智慧和情感,其价值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成本,更多地体现在创意和品牌等无形价值上。
再者,文化产业具有融合性。
它与信息技术、制造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
例如,动漫产业与游戏产业的融合,创造出了具有互动性的动漫游戏产品;文化与制造业的融合,产生了具有文化特色的工业设计产品。
三、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文化经济中的重要环节。
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消费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的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兴趣爱好、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文化消费的选择。
社会文化环境、流行趋势、媒体宣传等也对文化消费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文化经济学》教学大纲

《文化经济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培养学生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基本具备是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艺术发展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依据授课内容,适当采取主题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讲导论教学内容:一、文化经济学的产生二、文化和文化产品的特点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讲文化的衡量教学内容:一、文化嬴门的规模与衡量二、文化增长的衡量三、文化观众规模的衡量第三讲文化价值教学内容.一、文化>品的效用二、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三、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第四讲文化资本教学内容.一、各种普本概念二、文化资本概念三、文化资本的持续性第五讲文化遗产教学内容:一、定义和评定二、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三、文化遗产管理第六讲文化需求教学内容:一、概述二、文化需求弹性三、文化品位第七讲文化消费中的信息教学内容:一、信息不对称二、文化评论三、评奖、文物鉴定以及社会交流第八讲艺术创作教学内容:一、艺术创作二、理性创作理论三、非理性创作理论第九讲艺术表演的生产教学内容:一、百老汇舞台剧的制作二、艺术表演的财务问题三、财务赤字的应对措施第十讲电影的生产教学内容:一、电影制作二、电影发行三、电影项目融资第十一讲美术作品市场教学内容:一、视觉上术的供给与需求二、视觉艺术市场三、艺术品投资第十二讲艺术博物馆教学内容:一、艺术⅛物馆的作用二、需求与供给三、管理第十三讲生产力滞后教学内容:一、生产力滞后理论二、生产力滞后的影响因素三、实证研究第十四讲艺术补贴与捐助教学内容:一、关于艺术补贴的争论二、捐助对艺术表演的影响三、实证研究第十五讲艺术家市场教学内容:一、艺术家市场二、职业艺术家的构成和收入三、超级明星经济学第十六讲国民经济中的文化产业教学内容:一、城市文化二、文化旅游三、国际文化贸易四、考试与考查期中考查方式:开卷,论文写作,30%o期终考试方式:闭卷,70%。
文化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文化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文化经济学:关键概念与核心理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涉及经济与文化交叉领域的学科,主要研究文化活动、产业及政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将概括并阐述文化经济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与理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学科。
1、文化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领域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贸易、文化政策以及文化企业等。
其中,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创新、创意和产业化手段进行生产的产业集群,如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艺术品市场等。
2、文化产品的特性与价值文化产品具有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特性,如信息性、创意性、非刚需性等。
文化产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物质形态上,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内涵和知识产权。
此外,文化产品的价值还受到消费者主观认知和偏好的影响。
3、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影响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社会文化背景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反过来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如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
4、文化贸易与全球化文化贸易是文化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贸易不仅推动各国文化交流与传播,也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领域。
同时,文化保护主义和本土市场保护也对文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5、文化政策及其作用文化政策是政府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文化政策也承担着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公平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
6、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文化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的文化经济学研究将进一步关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全球文化贸易的动态变化以及文化政策的效果评估等方面。
对于文化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文化市场的深入挖掘以及文化产品的创意与创新等问题的研究也将成为重要方向。
文化经济学——精选推荐

⽂化经济学⽂化经济学导论第⼀节⽂化经济学基本概念1、⽂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Ⅰ⽂化的概念1、⽂化是⼈类⽣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们对⽣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也是⼈们认识⾃然,思考⾃⼰,是⼈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2、⽂化属于⼀种群体⽀撑的公共现象,它强调的是⼈类群体的认同,是⼀定范围内的⼈们共同承认和接纳的精神产品。
3、⽂化具有相对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市场价值:⽂化指的是⼀种流⾏主义、消费主义的⽂化,具有普遍的⽂化意义和⽂化诉求。
资源价值的独特性及可转化为可听、可观、可感的具体物质形式。
经济化⁄商品化的成本是可控的。
Ⅱ经济的概念◆“经济”⼀词源于希腊语。
意为家政术,即治理家庭财物的⽅法。
古罗马思想家⾊诺芬在其《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
⽇本⼈将其翻译为经济,后由孙中⼭先⽣将这⼀说法引⼊中国。
◆经济是指⼈类在共同⽣活中的各类⽣产。
◆经济是以价值增值为直接和最根本的⽬的。
⽂化的经济属性体现在:A、⽂化是独特的经济资源;B、⽂化是综合国⼒的⼀种体现(⽂化是精神⽣产⼒);C、⽂化是经济发展的源动⼒;D、⽂化中的道德因素是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化和经济的关系共⽣、同构、互动和⼀体化⽂化和经济的不平衡规律2、⽂化经济学学科发展A、⽂化经济的概念缘起⽂化经济概念由⼤卫?索罗斯⽐(David Throsby)提出。
⼤卫?索罗斯⽐:澳⼤利亚麦考瑞⼤学经济学教授,澳⼤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国际⽂化经济协会主席。
⼤卫?索罗斯⽐以其在⽂艺学⽅⾯的杰出成就⽽享誉世界,其研究领域还涉及艺术的经济功能、艺术市场公共⼲预经济学、⽂化发展、⽂化政策、传统出版以及⽂化过程的可延续性等多个领域,著有《经济学与⾏为艺术》、《经济学与⽂化》等多部专业著作。
B、学科发展a)18世纪⾄20世纪初:经济学、管理学、⼼理学、西⽅哲学等开始对“⽂化”和“⼈类⾏为”的关系进⾏研究。
b)20世纪初⾄5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对于⽂化经济的研究,始于⽂化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和⾮⽣产领域经济学等研究。
文化经济学讲义

文化经济学讲义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化经济学讲义”:咱们先来说说啥是文化经济学哈。
简单来讲,文化经济学就是研究文化和经济怎么搅和在一块儿,互相影响的一门学问。
比如说,咱们都喜欢看电影吧?那电影就是一种文化产品。
一部好电影上映,票房大卖,这不仅让电影公司赚得盆满钵满,还带动了周边产品的销售,像什么电影海报、玩偶啥的。
这就是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再说说咱们身边的例子,就拿过年来说吧。
一到过年,那春联、鞭炮、各种年货,卖得可火啦!这春联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大家都愿意买,商家就赚了钱。
而且过年的时候,好多人还会去旅游,去体验各地不同的年俗文化,这又带动了旅游经济。
还有啊,现在好多城市都搞文化节,什么美食文化节、民俗文化节。
这些活动一搞起来,吸引了好多人去玩,当地的小吃摊、手工艺品店生意都好得不行。
这就是文化给经济带来的活力。
咱们再深入点讲,文化产业现在可是个大热门。
像那些网络游戏、动漫、音乐,都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就说网络游戏吧,一款热门的游戏,能吸引成千上万的玩家,玩家在游戏里买道具、买皮肤,这可都是钱呐!游戏公司靠这个赚了大钱,还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再看看那些网红景点,为啥能火?还不是因为它们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比如说重庆的洪崖洞,晚上灯光一亮,那景色美极了,好多人专门跑去打卡拍照。
这一来一往,当地的住宿、餐饮行业都跟着沾光。
还有那些博物馆、艺术馆,以前可能觉得它们不怎么赚钱。
但现在不一样啦,各种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
比如说故宫的文创,什么故宫口红、故宫日历,又好看又有文化内涵,大家都愿意买。
反过来,经济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
比如说,一个地方经济发达了,就有更多的钱投入到文化建设中。
可以建更好的图书馆、剧院,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文化。
而且,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变化。
以前可能觉得吃饱穿暖就行,现在更愿意花钱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去看演出、参加培训、出国旅游,这些都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文化经济学-学习资料

文化经济学-学习资料-011、文化需求:文化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要求。
2、文化资源: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所必需的可资利用的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即为文化资源。
3、文化投资结构:文化投资结构是指文化投资在文化经济各组成部分中所含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它是文化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4、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是国家或企业对文化经济实行管理的一种组织制度,它是由文化经济管理的职能划分制度、组织制度和调节制度三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文化经济管理体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广义上讲,具有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
文化经济宏观管理,就是对一定范围的文化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所进行全局性的管理实施过程,包括国家文化经济总体、行业文化经济总体等。
一般而言,文化经济宏观管理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
文化经济微观管理,是指对一定的文化经济个体及其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实施过程,包括具有自主权的基本文化企业和单位,它们不是以一定的文化经济总系统而存在,而是以一定文化经济系统的某个要素形态而存在。
文化经济微观管理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文化经济管理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宏观管理方面。
5、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商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的获取行为。
与其他消费一样,文化消费是社会文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化消费的特点1、文化消费内容的精神性2、消费能力的层次性:包括物质消费能力和文化消费能力。
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人对于文化消费有不同需求3、文化消费时间的延展性:文化消费水平越高,花费的时间越多“过年没意思了。
”4、对人的灵魂的塑造性“化”5 、对社会文明的塑造性三个方面的作用:文化消费能够增进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文化消费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消费能够改善人们审美的情趣和能力,从而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经济学
第一讲 文化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 2.
区分几个概念; 文化经济学的开端;
3. 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4. 研究方法
1
1
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现象
第一,文化本身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获得以 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财富收入; 第二,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本身,无论 是对材料的消费还是活劳动的付出,都需要 垫付成本和货币支出,这是在文化产品的创 作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有形和无形的货币支 出而形成的文化经济形态,所谓文化生产经 济; 第三,以文化商品的特殊形态——文化服 务所实现的财富收益和增长所形成的文化服 务经济; 第四,通过购买文化知识产权或让出文化 知识产权而形成的文化经济,及版权经济。
•
[1]李娟伟,任保平. 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基于文化资本视 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科学,2013,04:5-15.[2]崔峰,李明,王思明. 农业文化遗产保 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兴化垛田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2:156-164.[3]王国刚. “一带一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J]. 国际金融研究,2015,07:3-10.[4]段杰,张娟. 基于灰色预测的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 济增长贡献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1:457-460.[5]韩顺法,陶卓民,肖泽磊. 我国区域文化创意指数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效应[J]. 经济地理,2012,04:96-102.[7]谢植雄 ,叶妙君. 文化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 人文地理,2004,06:26-29.[8]王云,龙 志和,陈青青. 中国省级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 南方经济 ,2012,07:69-77.[9]王婧. 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J]. 统计与决策 ,2008,03:111-114.[17]陈石清,李健健,龚芳. 文化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 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6:98-101.[18]陈宪,韩太祥. 文化要素与经济增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9:12-18.[19]傅守祥. 文化经济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与管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134-141.[20]罗浩. 文化与经济增 长:一个初步分析框架[J]. 经济评论,2009,02:113-121.[21]李义平. 论经济与文化的耦合 与发展[J]. 经济学家,2012,06:5-10.
5
5
文化经济学
• • • • • 关于第二个问题: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及文化资源配置的研究则进展缓慢,这也是狭义文化经济学,研究以个别文化 领域里的文化经济活动为研究队形并解释其发展规律与特征,如版权经济学、电影经济学、图书经济学、艺术经济 学,而且狭义的经济学与其分别归属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为接近。(接受经济的被动性) [1]胡智锋,顾亚奇. 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1:23-25. [2]杨婧岚,欧阳宏生. 感性与智性:电视娱乐的文化生产——基于电视娱乐理论和实践的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 大学学报),2014,10:66-71. [3]赵曦. 西方公共电视体系中的纪录片生产与传播——以PBS运营模式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10:68-72. [4]吴月艳,符红娟. 电视综艺栏目中的植入式广告研究——以湖南卫视为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127-130. [5]刘俊,胡智锋. 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J]. 中国电视,2015,02:22-25. [6]石岩. 电视剧植入广告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 传媒,2015,11:66-68. [7]刘晓博,胡国平,黄昭昭. 广告业与新媒体的互动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8:176-180. [8]张红军. 论多屏时代电视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J]. 中国出版,2015,14:33-37. [9]蒋淑媛.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网络舆论场分析[J]. 中国电视,2015,07:60-63. [10]. 电视广告投放总量首次下滑 卫视马太效应明显[J]. 新闻记者,2015,08:93. [11]秦佳. 从常州动漫产业实践审视动漫产业链问题[J]. 艺术评论,2016,01:184-187. [12]曹惠.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产业链开发的优化路径[J]. 山东社会科学,2015,S2:138-140. [13]战迪. 融媒体语境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J]. 中国电视,2016,02:88-91. [14]冯晓青,费氧. 互联网电视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 知识产权,2016,02:19-29. [15]刘旸. 广电媒体发展中的财政支撑模式创新——以北京地区的广电发展实际为例[J]. 新闻与写作 ,2016,02:100-103. [16]顾轩,刘存勇,季涤凡. 自媒体时代图书营销新模式的应用研究[J]. 编辑学刊,2016,01:26-30. [17]李猛. 韩国音乐电视节目的特色与模式[J]. 传媒,2016,06:65-66.
8 8
文化经济学
• 注意: • 一是文化经济学是从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出发, 运用有针 对性、适应性的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 来说明文化之本体, 并把如何最大程度地提供文化及相关 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作为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 题。 • 二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经济学, 它并不研究文化经济各分部 门的特殊经济规律, 而是将关注点集中于文化生产诸要素 的合理配置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上, 是透过这些规 律的分析, 揭示其共同普遍的经济规律。 • 三是虽然文化经济学着重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 素, 揭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活动的经济学品格。但由 于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文化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原则 , 因此, 对文化经济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化的本质特性。
9 9
文化经济学
3.概念范畴和理论框架
文化经济是研究文 化领域利用经济规律的 理论基本原则方法深入分析和研究文化生产活动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 , 因此, 文化经济学的基 形式、特点及社会的文 化需求与社会物质基础 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 门非生产性劳动经济学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 要形态和重要现象,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 10 10 力之一。通过文化经济
3
3
文化经济学 • 核心问题有二:一是包括艺术在内的“大 文化”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增 长理论视角)二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提供文 化艺术产品、有效配置其资源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视角)
4的视阈里硕果累累,包括韦伯(Max Weber)关于文化和宗教对经济体系影响的研究 ,也包括诺思(Douglass C. North)对意识形态作为合约实施的变量影响经济发展的新锐观点。这也是中国学者概 括的广义文化经济学,研究一切文化经济现象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包括文化工业经济、文化旅游经济、文化贸易经 济以及国防文化经济和文化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经济、文化产业经济等。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接受经济的 主动性)
文化经济学
•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的配置, 因此, 如何最大程 度地提供文化及相关产品以及有效配置文化资源是文化经 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应着 重从文化资源配置角度, 以文化资源的分析为开端从微观 、中观、宏观乃至全球层面层层展开其他内容。微观上阐 明文化资源配置与开发、文化供给与需求、文化产品的价 值与价格、文化投资与消费、文化市场等现象的特点和运 行规律 ;中观上研究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与发展 等问题 ;宏观上研究文化经济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劳 动就业及宏观调控等问题 ;全球层面上阐述文化经济的国 微观基础篇 中观产业篇 宏观发展篇 国际竞争篇 际贸易、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 。总之, 文化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如下:
2
2
文化经济学
1.区分几个概念
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理性选择的科学(the science of rational choice), 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在资源稀缺的(资源相 两者的关系: 对于人类欲望是有限的)世界里, 通过什么方式来合理选择, 以决定用 第一,文化和艺术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同的 稀缺资源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问题的一门社会 统一,无论如何定义文化,艺术作为文化的 科学。 子系统都是毋庸置疑的。再者我们看文化与 经济两个范畴,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动力学、 文化学:“Culture” 最初的含义为耕耘土地。16世纪演化为对心灵和智力 系统论的角度,可以解析两者共生、互动、 一体化的进程。而两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的培养。如以文化人,称在艺术或文学上有修养的人为“文化人”,“文 一个以经济学为系统工具和参照系,以文化 化”通常指高级艺术品或者高级艺术活动。再后来,文化的范围不断扩张, 艺术活动为变量和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 不仅仅包括精神层面的活动,而且包括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 包括两重含义: 其一,将在广泛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框架下使用词语“文化”来描述一整套 为某一群体所共有的态度、信仰、传统、习俗、价值观和惯例。 其二,有更多实用方面的考虑,它表示与人类生活中的智力、道德和艺术 方面相关的人类活动(无形)与活动成果(有形)。
进入21世纪后,一批国外学者的文化经济学研究著作如《经济学与文化》戴维斯洛斯 比、《城市文化经济学》(艾伦 斯科特)《艺术文化经济学》(詹姆斯海尔不论) 等。《创意经济》理查德 佛洛里达)开拓了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视野。
7 7
文化经济学
• 三个方向:在研究内容上,西方文化经济学基本形成了以 表演艺术经济、博物馆经济、电影经济、视觉艺术经济、 数字艺术经济为核心的基础框架;在研究方向上,形成了 艺术经济学特殊本质和特征研究、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 关系研究,以及基于艺术行业特性的政府公共政策研究三 个基本方向。其中,政策导向成为了西方艺术经济学的突 出特点,这是由于文化艺术生产和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作用日趋重要,经济学不仅为文化政策制定必要的知识框 架和分析工具,还可以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建议,有 利于文化政策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之间找到结合点。如 英国学者贾斯丁 奥康纳所谓知识掮客(knowledge intermediaries),撒切尔夫人时期用文化与艺术促进城市 复兴的政策导向以及1997年工党赢得大选后提出的发展创 意产业的议题。韩国也与新世纪初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 ,在影视娱乐等文化产业输出方面成为东亚国家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