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国外机构及著名学者的介绍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39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二、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三、世界古代、近代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四、三次科技革命
【新闻链接】 2011年12月29日华西都市报讯:科技改变着生活,科技日
新月异,科技推动3C行业飞速发展。不管是什么领域,“创新” 永远是一个关键词。“榜样中国·创新科技榜”评选,不仅成 为了行业年度盛事,也成为广大消费者对行业的一次年度大检 阅。经过专家、读者、媒体等组成的综合评审团的评审,40家 企业最后从上百家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上榜。
颁奖典礼上,来自苏宁、国美、五星、海尔、美的等企业 的方阵,身着统一服装,手拿宣传牌,喊出统一响亮的口号, 整个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史实回放】 一、古代的创新 1.造纸术 (1)发明: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 (2)改进: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比欧洲早四百年。
【步骤三 沉重的创新脚步】 (5)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期发生的瘦肉精事件、日 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及材料二中的蒙牛牛奶致癌事件等严重威 胁人们的健康,请你谈谈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应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感悟分析能力,纵向 考查了我国历史上主要的科技发明和创新成就。第(1)、(2)、 (3)、(4)题皆属于识记层次,依据所学即可作答,第(5)题属于 开放性试题,应主要侧重科技发明的负面作用,依据自己的体 会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造纸术。 (2)活字印刷术。毕升。 (3)火药。唐朝初年。 (4)①原子弹 ②1970 ③核反击 ④袁隆平 (5)(此问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下列其中一点即可,其他 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示例:①科技是一把双刃剑;②科技 既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文明;③科技一方面能改变群众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如果 应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如食品安全问题等。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二、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三、世界古代、近代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四、三次科技革命
【新闻链接】 2011年12月29日华西都市报讯:科技改变着生活,科技日
新月异,科技推动3C行业飞速发展。不管是什么领域,“创新” 永远是一个关键词。“榜样中国·创新科技榜”评选,不仅成 为了行业年度盛事,也成为广大消费者对行业的一次年度大检 阅。经过专家、读者、媒体等组成的综合评审团的评审,40家 企业最后从上百家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上榜。
颁奖典礼上,来自苏宁、国美、五星、海尔、美的等企业 的方阵,身着统一服装,手拿宣传牌,喊出统一响亮的口号, 整个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史实回放】 一、古代的创新 1.造纸术 (1)发明: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 (2)改进: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比欧洲早四百年。
【步骤三 沉重的创新脚步】 (5)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期发生的瘦肉精事件、日 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及材料二中的蒙牛牛奶致癌事件等严重威 胁人们的健康,请你谈谈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应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感悟分析能力,纵向 考查了我国历史上主要的科技发明和创新成就。第(1)、(2)、 (3)、(4)题皆属于识记层次,依据所学即可作答,第(5)题属于 开放性试题,应主要侧重科技发明的负面作用,依据自己的体 会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造纸术。 (2)活字印刷术。毕升。 (3)火药。唐朝初年。 (4)①原子弹 ②1970 ③核反击 ④袁隆平 (5)(此问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下列其中一点即可,其他 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示例:①科技是一把双刃剑;②科技 既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文明;③科技一方面能改变群众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如果 应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如食品安全问题等。
中西方古代近代历史-数学名人 PPT课件

国外著名数学名人
“我今年岁数的立方是个四位数,岁数的四次方是个六位 数,这两个数,刚好把十个数字0、1、2、3、4、5、6、7、 8、9全都用上了,不重不漏。这意味着全体数字都向我俯 首称臣,预祝我将来在数学领域里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 地的大事业。” 维纳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大家都被他的这道妙题深深 地吸引住了。
他对待学生既和蔼又严格,自己却从来不宣扬有什么贡献。 对于那些有志于穷尽数学奥秘的学生,他总是循循善诱地予 以启发和教育,而对于那些急功近利、在学习上不肯刻苦 钻研的人,则毫不客气地予以批评。
国外著名数学名人
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 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 高斯父亲的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 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当高斯三岁时 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 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 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
国外著名 数学名人
叁
国外著名数学名人
数学神童维纳
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 月18日),美国应用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在电子工程方 面贡献良多。他是随机过程和噪声过程的先驱,又提出了“控 制论”的一词。
他一生发表论文240多篇,著作14本。他的主要著作有 《控制论》(1948)、《维纳选集》(1964)和《维纳数学论文集》 (1980)。维纳还有两本自传《昔日神童》和《我是一个数学家》。
数学奇才、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约翰•冯•诺依曼 ( John Von Nouma,1903-1957),美藉匈 牙利人,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父亲是一个 银行家,家境富裕,十分注意对 孩子的教育.冯•诺依曼从小 聪颖过人,兴趣广泛,读书过目不忘.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 希腊语同父亲闲谈,一生掌握了七种语言.最擅德语,可在他 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以阅读的速度译成英语.
高三历史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精选课件PPT

(2)推动中国石油资源的开采。 ①李四光用力学研究地壳现象,创立了“构造体系”的基 本理论。 ②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李四光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 型油田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 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李四光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在中国科学史 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材料二 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 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 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 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 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 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 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专题四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一、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1.主要贡献 (1)奠定中国地质力学的基础。 ①1921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 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②自20世纪20年代起,先后出版了《中国地质学》、《地 质力学概论》,创立了地质力学。 ③组织实施新中国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发展了新中国的 地质事业。
(3)数学领域。 ①发现了二次项定理。 ②创立了微积分,开辟了数学新纪元。 (4)光学领域。 ①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②制成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③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2.全面认识牛顿 (1)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自然哲 学家。 (2)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 (3)1689年当选为英国议会中的大学代表,其后,把兴趣 由科学转向政治、神学等问题。
走进中国科技史殿堂-第五讲65页PPT

➢ 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武帝死 后,政权逐渐掌握在杨坚手上。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 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 朝时期开始。
魏晋南北朝流程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背景
➢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启了一个战乱的年代,在三百多年间, 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各种势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混战。
➢ 贾思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 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 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
贾思勰
➢ 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就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 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归来后,与普 通老百姓一样,居家亲自参加农业和畜牧业劳动,积累了 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 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 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 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包括农谚)、以及他自己亲身 的农业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 巨作《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要术》
➢ 《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七
西晋牛耕图
➢ 在耕作技术方面,继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后,出现了效率更高的轮 作制,即在种植其他作物的间隙种植有助于增加地力的豆类、胡麻等 作物。《齐民要术》对此有详细记载。
西晋青瓷猪圈
➢ 《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和养羊、养猪、养鸡、养鹅 鸭、养鱼。其中包括用驴、马杂交繁殖骡子等技术。
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 189年汉灵帝死后,东汉长期混乱,诞生了曹魏、蜀汉、 孙吴三国。到后期曹魏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被西晋 取代。263年蜀汉于魏灭蜀之战亡于魏,280年吴于晋灭 吴之战亡于晋,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
魏晋南北朝流程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背景
➢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开启了一个战乱的年代,在三百多年间, 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各种势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混战。
➢ 贾思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 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 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
贾思勰
➢ 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就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 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归来后,与普 通老百姓一样,居家亲自参加农业和畜牧业劳动,积累了 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 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 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 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包括农谚)、以及他自己亲身 的农业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 巨作《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要术》
➢ 《齐民要术》全书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约七
西晋牛耕图
➢ 在耕作技术方面,继汉代的代田法和区田法后,出现了效率更高的轮 作制,即在种植其他作物的间隙种植有助于增加地力的豆类、胡麻等 作物。《齐民要术》对此有详细记载。
西晋青瓷猪圈
➢ 《齐民要术》有6篇分别叙述养牛马驴骡和养羊、养猪、养鸡、养鹅 鸭、养鱼。其中包括用驴、马杂交繁殖骡子等技术。
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 189年汉灵帝死后,东汉长期混乱,诞生了曹魏、蜀汉、 孙吴三国。到后期曹魏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被西晋 取代。263年蜀汉于魏灭蜀之战亡于魏,280年吴于晋灭 吴之战亡于晋,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
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PPT参考

张衡:古代天文学与地震学的杰出代表
总结词
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在圆周率、线性方程组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的圆周率计算成果,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详细描述
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推导,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准确数值的成果,这一成果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他还提出了“祖冲之原理”,对于圆周长和直径的比例计算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祖冲之还在线性方程组领域有所建树,他研究了“鸡兔同笼”等问题,提出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于当时的数学教育和应用实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京张铁路等重要铁路工程,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结词
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设计建造了多条重要铁路工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京张铁路。该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詹天佑在设计中注重实地考察和研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京张铁路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铁路工程之一。他的贡献不仅限于铁路工程领域,还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李时珍:古代医药学的杰出代表
徐光启:近代科学启蒙者的代表人物
徐光启是我国近代科学启蒙者的代表人物,他不仅在数学、天文、历法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推动了中国科学的现代化。
总结词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研究了二次方程、勾股定理等数学问题,并撰写了《几何原本》等重要著作。同时,他还对天文、历法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此外,他还积极引进西方科学知识,与西方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为中国科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02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PPT课件

17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
3、火药的影响:
A、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人类由冷兵
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传到
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 武器。推动了欧洲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 发展。
-
18
(四)、印刷术的进步
1、 印刷术的进步:
★
⑴雕版印刷术:隋唐,出现;《金刚经》 ⑵活字印刷术: ①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地位/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西汉出现, 4世纪开始
东汉蔡伦改进 外传8世纪
入欧
隋唐雕版
14世纪雕版
北宋毕昇活字 入西欧15世
泥—木—金 纪活字
有利于文化传 播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 兴运动和宗教 改革
是中国古代 科技的里程 碑,促进文 化的传播发 展;
对近代世界
火药
唐出现 五代、宋广泛 应用
14世纪传 入欧洲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提供了动力;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
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
间断。
-
27
合作探究二:“李约瑟之迷”
英国现代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研 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远远超过西方,而近代科学只在欧洲发展,却未 在中国成长。李约瑟的这个发现、疑问,被学术 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
3、火药的影响:
A、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人类由冷兵
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传到
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 武器。推动了欧洲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 发展。
-
18
(四)、印刷术的进步
1、 印刷术的进步:
★
⑴雕版印刷术:隋唐,出现;《金刚经》 ⑵活字印刷术: ①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发明转轮排字盘;
地位/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西汉出现, 4世纪开始
东汉蔡伦改进 外传8世纪
入欧
隋唐雕版
14世纪雕版
北宋毕昇活字 入西欧15世
泥—木—金 纪活字
有利于文化传 播和发展
推动了文艺复 兴运动和宗教 改革
是中国古代 科技的里程 碑,促进文 化的传播发 展;
对近代世界
火药
唐出现 五代、宋广泛 应用
14世纪传 入欧洲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提供了动力;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
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
间断。
-
27
合作探究二:“李约瑟之迷”
英国现代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研 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远远超过西方,而近代科学只在欧洲发展,却未 在中国成长。李约瑟的这个发现、疑问,被学术 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6.1《中国科技之光》ppt课件

首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从医之路 (1)出身世家:明朝蕲州的医学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 (2)专心从医:三次乡试落第后,专心学医,把行医当做自己的终生职业。 (3)宫廷御医:成名后,曾被推荐到京师太医院。后托病辞职,回故乡行医。
-14-
一 中国科技之光
首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的突出成就及其贡献
●史料导入●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 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 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1)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地质力学理论 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所谓的“中国贫 油论”。 (2)独创地质力学理论,摘掉“贫油”的帽子,为中国的地质、矿业发展和 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正确方向。 (3)优秀科学家所应具备的素质包括:脚踏实地的科学作风,求真务实的 科学精神,敢于创新的科学勇气等。
-4-
一 中国科技之光
首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中国著名科学家PPT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 日),江苏金坛人,中国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 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等很多方面研 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 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 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字 为人之一。
李四光,(1889年10月26 日-1971年4月2获博 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 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被人称为"中国地质之父"。
杨振宁,安徽省肥西县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李政 道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 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学等 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 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 与棋王谢侠逊、新闻王马星野并称 “平阳三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 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
李四光,(1889年10月26 日-1971年4月2获博 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 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被人称为"中国地质之父"。
杨振宁,安徽省肥西县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李政 道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 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学等 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 年3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 与棋王谢侠逊、新闻王马星野并称 “平阳三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 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猎与中国科技相关的题材。
法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谢和耐(Jacques Gernet),法国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
社会学家、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专事 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是法国汉学界的头面人物,也是一位承上启下的 人物。
➢ 20世纪法国汉学的扛鼎人物沙碗(edouard Chavannes)、伯希和 (Paul Pel-liot)、马伯乐(Henri Maspero)、葛兰言(Marcel Granet)、戴密微(Paul Demieville)、苏远鸣(Michel Soymie)、 谢和耐(Jacques Ger-net)、汪德迈(Leon Vandermeersch)等都曾
法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法国学者对中国国耶稣会士抵达中国,他们中有4人是巴黎皇家科 学院的通讯院士,肩负着向科学院提供有关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医药学、 矿物学、动植物、气象、地理以及工艺技术诸方面信息的使命。
➢ 白晋(Joachim Bouvet)关于《易经》数理结构的发现 ➢ 巴多明(Dominiques Parrenin)关于中医药知识的介绍 ➢ 汤执中(Piere Noel Le Cheron.d’Incarville)、殷弘绪(Fran
英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在英国,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学者还有白馥兰(F.Bray)她曾把 《齐民要术》译成英文,而且还协助李约瑟编写了《中国科 学技术史》第四卷的农学部分。
➢ 此外,史蒂芬森(F.R.Stephenson)主要研究中国天文学 史。近年来,英国学者还陆续推出一些与中国科学史有关 的著作。
美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主要研究机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 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
美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目前,美国最著名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学者 席文
席文(N.Sivin,1931~),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 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 科学史研究所荣誉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科学史,涉及中国炼丹术史、中国天文学 史和中国医学史等多个领域。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现在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代表人物
中国科学思想史:村上嘉实、吉元昭治、坂出祥伸、寺地遵、小林清市 古代天文学:中山茂、桥本敬造、宮岛一彦 数学史:児玉明人、川原秀城、清木达雄、武田时昌 医学史:宫下三郎、赤崛昭、樱井谦介、小曾户洋、石原明 农史:米田贤次郎、守屋美都雄 中国地图学史:海野一隆、船越昭生、高桥正 工业技术史:伊藤武敏
国外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机构及学者介绍
英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20世纪著名的人文学者、 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著名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目前已出版了24个分册。李约瑟的大半生 都在致力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李约瑟研究所已成为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三 大研究中心之一。现任所长为古克礼(C.Cullen),是当 今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著名专家。
➢ 以上是法国汉学界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前驱性工作。
法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19世纪,若干中国科技典籍或其章节陆续被翻译成法文,对此做出最重要
贡献的是著名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儒莲的弟子小毕欧 (Edouard Biot),则对中国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和地震记录都有
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中国炼丹术初探》(1968)、《中国早期数理 天文学中的宇宙和计算》(1969)、《中国的炼丹术与医 学》(1985)、《当代中国的传统医学》(1987)、《古 代中国的医学、哲学与宗教》(1995)等专著,他曾参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和医学卷的编撰工作。
美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1930-1970年,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史研究班为中 心,把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代表人物:薮内清(1906-2000),1929年毕业于京都 大学理学部宇宙物理学科,理学博士,1967年出任京 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1972年荣获国际科学史学 会授萨顿奖章。代表作有《中国天文学》《中国书学 概论》《中国古代的科学》《中国数学》《从科学史 看中国文明》等。
➢ 美国进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学者还有宾州大学的斯维兹,达姆斯 学院的马绛,纽约城市大学的道本周。
• 斯维兹(F.J.Swetz),他主要从事中国数学史方面的工作,研究内容多以幻方和 社会学教育史为主;
• 达姆斯学院的马绛(J.S.Majon),他主要研究早期中国宇宙学和中国科学思想的 起源问题;
• 纽约城市大学的道本周(J.Dauben),他是《算经十书》英译计划的负责人; • 此外,卜德(D.Bodde)、卜鲁(G.Blue)和卜正民(T.Brook)等还应邀参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七卷的编撰工作。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主要机构
京都大学科学哲学科学史研究室 东京工业大学科技史科学基础论研究室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始于19世纪明治时代
早期研究主要包括数学、医学和天文学 中国数学史研究奠基人:三上义夫 中国医学研究奠基人:富士川游 中国天文学史研究奠基人:新城新藏 此外在历史地理学、度量衡史、音乐史方面也有一定研究。
ois-Xavier D'Entrecolles)等关于中国植物学的调查 ➢ 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关于中国植物染料的描述 ➢ 韩国英(Pi-erre-Martial Cibot)关于中国法医学和动物学的介绍 ➢ 宋君荣(An-toine Gaubil)关于中国天文学的经典研究
法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谢和耐(Jacques Gernet),法国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
社会学家、法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专事 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是法国汉学界的头面人物,也是一位承上启下的 人物。
➢ 20世纪法国汉学的扛鼎人物沙碗(edouard Chavannes)、伯希和 (Paul Pel-liot)、马伯乐(Henri Maspero)、葛兰言(Marcel Granet)、戴密微(Paul Demieville)、苏远鸣(Michel Soymie)、 谢和耐(Jacques Ger-net)、汪德迈(Leon Vandermeersch)等都曾
法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法国学者对中国国耶稣会士抵达中国,他们中有4人是巴黎皇家科 学院的通讯院士,肩负着向科学院提供有关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医药学、 矿物学、动植物、气象、地理以及工艺技术诸方面信息的使命。
➢ 白晋(Joachim Bouvet)关于《易经》数理结构的发现 ➢ 巴多明(Dominiques Parrenin)关于中医药知识的介绍 ➢ 汤执中(Piere Noel Le Cheron.d’Incarville)、殷弘绪(Fran
英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在英国,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学者还有白馥兰(F.Bray)她曾把 《齐民要术》译成英文,而且还协助李约瑟编写了《中国科 学技术史》第四卷的农学部分。
➢ 此外,史蒂芬森(F.R.Stephenson)主要研究中国天文学 史。近年来,英国学者还陆续推出一些与中国科学史有关 的著作。
美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主要研究机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 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
美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目前,美国最著名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学者 席文
席文(N.Sivin,1931~),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 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 科学史研究所荣誉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科学史,涉及中国炼丹术史、中国天文学 史和中国医学史等多个领域。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现在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代表人物
中国科学思想史:村上嘉实、吉元昭治、坂出祥伸、寺地遵、小林清市 古代天文学:中山茂、桥本敬造、宮岛一彦 数学史:児玉明人、川原秀城、清木达雄、武田时昌 医学史:宫下三郎、赤崛昭、樱井谦介、小曾户洋、石原明 农史:米田贤次郎、守屋美都雄 中国地图学史:海野一隆、船越昭生、高桥正 工业技术史:伊藤武敏
国外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机构及学者介绍
英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 20世纪著名的人文学者、 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著名专家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目前已出版了24个分册。李约瑟的大半生 都在致力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各地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李约瑟研究所已成为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三 大研究中心之一。现任所长为古克礼(C.Cullen),是当 今中国科学史研究的著名专家。
➢ 以上是法国汉学界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前驱性工作。
法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19世纪,若干中国科技典籍或其章节陆续被翻译成法文,对此做出最重要
贡献的是著名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儒莲的弟子小毕欧 (Edouard Biot),则对中国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和地震记录都有
深入的研究。
代表作:《中国炼丹术初探》(1968)、《中国早期数理 天文学中的宇宙和计算》(1969)、《中国的炼丹术与医 学》(1985)、《当代中国的传统医学》(1987)、《古 代中国的医学、哲学与宗教》(1995)等专著,他曾参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和医学卷的编撰工作。
美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1930-1970年,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史研究班为中 心,把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代表人物:薮内清(1906-2000),1929年毕业于京都 大学理学部宇宙物理学科,理学博士,1967年出任京 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1972年荣获国际科学史学 会授萨顿奖章。代表作有《中国天文学》《中国书学 概论》《中国古代的科学》《中国数学》《从科学史 看中国文明》等。
➢ 美国进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学者还有宾州大学的斯维兹,达姆斯 学院的马绛,纽约城市大学的道本周。
• 斯维兹(F.J.Swetz),他主要从事中国数学史方面的工作,研究内容多以幻方和 社会学教育史为主;
• 达姆斯学院的马绛(J.S.Majon),他主要研究早期中国宇宙学和中国科学思想的 起源问题;
• 纽约城市大学的道本周(J.Dauben),他是《算经十书》英译计划的负责人; • 此外,卜德(D.Bodde)、卜鲁(G.Blue)和卜正民(T.Brook)等还应邀参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七卷的编撰工作。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主要机构
京都大学科学哲学科学史研究室 东京工业大学科技史科学基础论研究室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 始于19世纪明治时代
早期研究主要包括数学、医学和天文学 中国数学史研究奠基人:三上义夫 中国医学研究奠基人:富士川游 中国天文学史研究奠基人:新城新藏 此外在历史地理学、度量衡史、音乐史方面也有一定研究。
ois-Xavier D'Entrecolles)等关于中国植物学的调查 ➢ 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关于中国植物染料的描述 ➢ 韩国英(Pi-erre-Martial Cibot)关于中国法医学和动物学的介绍 ➢ 宋君荣(An-toine Gaubil)关于中国天文学的经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