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宋江人物性格分析
浅析《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

浅析《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形象内容摘要: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向往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宋江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
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
“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关键词:忠 ; 义 ; 起义 ; 招安从小就喜欢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对《水浒传》的系列连环画更是爱不释手,长大后详细拜读了整部作品,故事里的人物性格鲜明各异,形象塑造非常成功。
而情节场面的描写也非常到位,让人神往,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剧中英雄人物的壮举更是使人振奋,荡气回肠,他们的悲剧人生也使人扼腕叹息。
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如武松,林冲,浪里白条张顺,入云龙公孙胜,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对剧情的刻画描述,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在我看来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
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而这些又集中体现在了宋江的身上,宋江的义让我敬,而他的忠又让我叹息,为其悲哀。
作文《《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

《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篇一《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宋江,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好大哥”要说《水浒传》里谁最复杂,那必须是宋江。
这家伙,表面上看着人畜无害,笑眯眯的,一副老好人的模样。
就跟那天我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一个老大爷,笑容特别慈祥,卖的大白菜也特别新鲜,我一看价格也合适,就爽快地买了。
结果回家一称,好家伙,那白菜水分巨足,称重少了起码一斤!我当时心里那个五味杂陈啊,跟宋江的复杂性格有得一拼。
宋江也是这样,看似对兄弟们好得不得了,有事儿没事儿就“兄弟们,义气为重!”之类的豪言壮语,把兄弟们哄得服服帖帖。
可仔细想想,他这“义气”是不是有点儿……虚?他每次劝降,那理由都冠冕堂皇,可心里的小九九,咱读者心里门儿清!他那“招安”的执念,简直比我妈让我多吃点儿蔬菜还执着。
为了招安,兄弟们一个个死得不明不白,他却还一脸圣母相,仿佛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大义”。
想想我那天买了那缺斤少两的大白菜,心里也挺难受的,但毕竟是生活小事,不像宋江,他那事儿,可是要命的。
他那“义气”,有时候感觉比那缺斤少两的大白菜还让人心里堵得慌。
篇二《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鲁智深,一个真性情的“硬汉子”再来说说鲁智深,这哥们儿就敞亮多了。
性格就像我一个发小,壮实,豪爽,脾气火爆,但心底善良。
那天我们俩一块去KTV唱歌,他喝多了酒,跟人起了点小冲突,当时我那个紧张啊,赶紧去劝架。
后来冷静下来想想,他虽然粗鲁,但是绝对是那种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主儿。
不像宋江那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就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鲁智深也一样,他嫉恶如仇,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从不拖泥带水。
虽然武功高强,但却不滥用武力,除非必要,不然他还是个很温柔的人。
记得那次他护送林冲回山,虽然话不多,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关心,让人感到踏实安心。
这种真性情,在如今这个社会,还真挺难得的。
跟宋江比起来,鲁智深就像是一杯烈酒,痛快,直接,虽然冲劲十足,但绝对真材实料。
浅析宋江性格结构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宋江性格结构学生姓名_王博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0503级学习中心锦州市进修学院学号指导教师王薇通讯地址锦州市太和五中联系电话 4 5 6 3 6 2 62007年 7 月 6日浅析宋江性格结构王博锦州市太和五中摘要:宋江的双重性、分裂性主要表现在其性格发展过程中“义”与“忠”的矛盾冲突;统一性则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矛盾冲突的内在联系及其最后统一于“忠”的必然过程。
宋江面临的第二场斗争是“杀惜”,这实质上是前一斗争所激起的余波。
然而,封建官府还是将这个触犯法度的逃犯缉捕归案了。
这是受他在起步时就已具那种“忠”“孝”观念相联的功名思想的制约,在前进道路上必然出现的反复。
然而,宋江有力量让孝悄悄退却,却不能从灵魂深处把它消灭。
“杀惜”,是宋江信手兄弟义气的结果,是宋江性格发展中的一个发光点。
可以说“义”是宋江与黑暗现实发生冲突的导火索,也是他与梁山起义开始联系的触媒物。
这说明,从“义”出发,宋江在客观上同情和支持了梁山起义,从“忠”“孝”出发,他又竭力避免转入起义的漩涡。
宋江在思想上、行动上这种矛盾冲突,正是合乎逻辑的展示了他从自己的基点出发,到走上梁山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为了写其上山后以“忠”驭“义”,终不负朝廷张本,可以说,正是在这种矛盾冲突的展开中,使宋江性格中的两重性、分裂性得以集中体现。
面对残酷现实,宋江由不能实现与“忠”、“孝”相联的功名理想而产生的怨忿之情出发,走出了远离“忠”、“孝”观念的一端,使其性格的双重性、分裂性达到上山前的顶点。
关键词:义;忠;双重性;分裂性一、《水浒传》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经典之作,吸引着万千著名读者。
而若想扣开这座艺术宫殿的大门,探索宋江形象性格,深入分析其性格要素的组合层次,是一把有用的钥匙。
“读其书则同,解其书则异”,这是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常见的情况,对《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评价,就是突出的一例。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宋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有着复杂性格和多样表现的角色。
在小说中,宋江被描绘为一个英勇正义的英雄,他的形象对于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宋江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他在故事中的重要性。
一、宋江的外貌与气质宋江被描述为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俊秀的年轻人,他的外貌给人一种端庄而英俊的感觉。
他眉宇间透露着坚毅和正义的气息,让人对他产生一种信任感。
宋江的气质也十分出众,他善于倾听,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因此深受众人的喜爱和尊重。
二、宋江的背景与成长经历宋江是一个农民出身,从小生活在农村中。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具备聪明才智和极高的领导能力。
他在农村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并使他成为一个可以面对困境的强者。
三、宋江的性格特点1.正直勇敢:宋江始终保持着正直勇敢的品质。
他对不公正的事情从不忍让,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
2.智谋出众:宋江智谋出众,他善于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他的智谋帮助他在许多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成功脱逃。
3.忠诚友善:宋江有着非常强烈的忠诚感,他对朋友和团队非常友善。
他的朋友们对他深感亲近,并因此对他无条件支持。
4.具备领导能力:宋江是一个具有卓越领导能力的人。
他能够调动团队的力量,并合理地分配任务。
他的领导能力帮助团队成员克服困难,取得了许多胜利。
四、宋江的重要性宋江在《水浒传》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的形象代表了正义和勇气,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
同时,他也代表了弱者的希望,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将这种力量传递给了其他人。
在故事情节中,宋江的行动和决策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他与其他伙伴一起组成了“水泊梁山”的义军团队,并与腐败的官员作斗争。
他的努力为百姓争取福利,从而获得了普遍的支持和爱戴。
宋江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更代表着人民的意愿和力量。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2篇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2篇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一)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主要人物,也是“梁山好汉”之一。
他是一个有勇有谋、善于团结的领袖形象,是破除封建统治的一面旗帜。
下面从外貌、性格、技能、行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宋江的外貌宋江是一个高大威猛的汉子,有一双炯炯有神、凶狠有力的眼睛。
他头戴铁盔,身穿锁子甲,手持铜棍,英姿飒爽。
尤其是他一双眼睛,常常能够看透对手的心思,表现出他锐利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宋江的性格宋江是一个性格豁达、心胸开阔、为民着想的人。
他有一颗正义的心,对于恶势力的打击非常果断。
他善于团结人心,将众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力量。
他是勇敢坚毅的,面对危险时从不胆怯,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咬紧牙关,毫不气馁。
宋江的技能宋江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他马术、刀枪等多项技能都非常出色。
他的内功修为也很高,擅长运用棍法,能够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
他的智商也很高,了解各种兵器的性能,懂得招式技巧。
因此,他经常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宋江的行动宋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有责任心和使命感。
他在山中建立军队,积极领导大家协同作战,为民除害,惩恶扬善。
他也非常谦虚,在面对方案的时候,能够听取众人的意见,制定正确的战略,协调各方面资源。
综上所述,宋江是一个英雄人物,在历史和文学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他的形象具有了很深刻的内涵,这使得他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传说人物。
宋江的形象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魅力,也概括了社会文化的许多特点。
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值得人们去探究和研究。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二)宋江人物形象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之一。
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形象,更是一个很好的民族精神标志。
宋江的形象非常丰富,在不同的视角下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以下从人物形象方面进行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的塑造宋江的人物形象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既体现了他个人的特点,又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特点。
宋江是个领袖型人物,他的个人形象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作文《《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

《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篇一《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宋江,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老好人要说《水浒传》里谁最让人琢磨不透,我觉得非宋江莫属。
这哥们儿,表面上看着人挺好,老好人的形象,关键时刻总能冒出来几句“替天行道”,听起来特别正义凛然。
可仔细一想,他那“替天行道”背后,是不是有点儿……怎么说呢,有点儿像在给自己加戏?就拿我前几天去菜市场买菜的事儿来说吧,那叫一个热闹!我本来想买点儿新鲜的虾,结果摊位上人巨多,就跟梁山好汉聚义似的,个个摩拳擦掌抢着挑。
这时,一个阿姨特别热情,一直帮我挑最好的,还跟我唠嗑,说她孙子最近考试,压力大得很,跟个小宋江似的,愁眉苦脸的。
她这热情劲儿,还真跟宋江似的,总是把人往好处想,却也让人有点儿招架不住。
想想宋江,为了“聚义”,不也是这么热情,把那些个好汉都拢到一起?可最后呢?没少上演兄弟反目,内讧不断的大戏!阿姨的热情是真诚的,但人太多,搞得我最后虾也没买成,时间浪费了,心情也烦躁了。
这跟宋江“替天行道”,最后却搞得梁山鸡飞狗跳,是不是也挺像的?宋江这人心思深沉,你看他跟那些个兄弟们,表面上称兄道弟,可背地里的小动作,也真不少。
他那“忠义”,更多时候是用来维护自己领导地位的工具吧?想想,跟那些个兄弟们斗智斗勇,最后却落得个被逼上梁山,自己喝毒酒的下场,这代价,是不是有点儿大了?哎,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篇二《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林冲,一个被逼上梁山的倒霉蛋林冲,绝对是《水浒传》里最惨的一个。
好好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却被高衙内那个王八蛋给整得家破人亡,最后不得不走上梁山。
这哥们儿吧,脾气好,忍耐力强,搁现在,妥妥的一个老实人,老实到让人心疼。
我前几天去修手机,那师傅磨磨唧唧的,修了半天也没修好,还一直跟我说些技术含量极高的废话,我听得一头雾水,就好像林冲受了高俅的各种刁难一样。
林冲是有本事的人,但他的本事在那个环境下,根本发挥不出来,只能被动挨打。
直到他实在忍无可忍了,才选择了反抗。
“及时雨”宋江性格分析(共5篇)

“及时雨”宋江性格分析(共5篇)第一篇:“及时雨”宋江性格分析长寿中学高一研究性课题题目:‚及时雨‛宋江性格分析组长:组员:班级:序言《水浒传》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宋江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的。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最经得起琢磨的人物形象,那他的性格又是怎么样的呢?我将以我的管窥之见,努力分析宋江的多面性格。
一、宋江简介排行:坐第一把交椅籍贯:郓城出生地:山东郓城县宋家村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星号:天魁星上山前身份及职业;县押司梁山职务:总兵都头领武器:日月星辰旗、混元河双剑二、宋江的‚义‛宋江在做郓城县押司时,为人仗义疏财,好扶危济困,而被称为‚及时雨‛。
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生平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
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
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解难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虽然不是对宋江的性格的具体描绘,但却揭示了宋江‚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性格特点,‚及时雨‛四方称颂,‚呼保义‛八方扬名。
为宋江之后的际遇和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人认为,宋江这种重义的性格特色,不是宋江单独具备的,在梁山其它英雄上也表现得很突出,柴进就是代表。
相比柴进,宋江只是一个押司,出身也只是一个小地主阶级,可以说,他的收入是很少的,家境也不是相当富有。
但相比柴进来,他更能想人说想,急人说急,且周详细腻,无微不至。
如宋江在柴进庄上与武松相遇的情景宋江一见到武松后就拉着武松去喝酒,看到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
临别时,宋江摆酒送行,并拿出十两银子给武松做盘缠。
这场景,把英雄盖世的武松感动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再来看看宋江结交李逵的情景,当时李逵一贫如洗,穷困潦倒,他耿直而粗鲁,贪杯而好赌,好打抱不平,惹是生非,宋江与他刚刚相识见面便给他十两银子,这让李逵感到宋江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
宋江人物形象

宋江人物形象
宋江是一个有多重性格的人。
首先是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这是他性格的温柔敦厚的一面。
其次,他孝忠皇帝,讲义气,这是他性格中正统思想的一面。
再次,他明处为大家办事,暗处结交江湖大盗,这是他性格中虚伪狡诈的一面。
最后,他聚众反国,题诗言志,这是他性格中反叛的一面。
宋江主要事迹概括
1、私放晁天王
晁盖、吴用等人截取了生辰纲,后来事发官府要去捉他们归案,宋江知道了就偷偷跑去告诉晁盖让他们先逃。
2、怒杀阎婆惜
晁盖等人上了梁山泊以后,派刘唐下山给宋江送了100两金子,外加一封书信。
不料这封信被宋江的老婆阎婆惜看到了,然后她威胁宋江,让宋江把养她的所有钱财衣物首饰外加那一百两金子都给她,然后给她一封休书成全她和小三张文远,不然她就去告官。
偏偏宋江当初只收了刘唐一条金子,那女的不信,于是两人起了争执,宋江怒起把她杀了。
3、宋江三次攻打祝家庄
首战失利,乃约李应不助祝家庄。
二次进兵,遇扈家庄扈三娘,擒去王英,后林冲擒住三娘,扈庄求和,不助祝庄。
宋江筹思破庄之计,适孙立携眷友来投,随计用里应外合,使孙立等假投庄教师栾廷玉,佯称合御梁山;又差石秀出战,故为孙立擒去,使祝庄不疑。
乐和于庄内智锄祝小三,结合庄民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大破祝家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宋江人物性格分析学历层次Xx教学系名称Xx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Xx年月日宋江人物性格分析【内容摘要】《水浒传》是描绘北宋末年一次农民起义战争的作品,自《水浒传》问世以来,宋江是作品中最立体,最丰满,最复杂,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人们反复琢磨,研究的一个人物形象。
那么,宋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是具有正义性的正人君子,还是国家的大忠臣;是忠义两全,还是阴险虚伪;世道貌盎然,还是江湖豪杰?对于宋江这个人物形象,人们对他有褒有贬,众说纷纭,所以无论我们是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赞美或贬低,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卷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下面,我们即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性格一宋江性格的正义性(一)孝顺:他外号为“孝义黑三郎”1在《水浒传》人物当中,能表现出“孝顺”二字的人不多,比如打虎英雄武松,他父母双亡,视长兄武大为父,由于长嫂不义,害死武大,武松一气之下杀了潘金莲等人,最后,落草为寇。
再比如李逵,一个粗鲁的,不讲理的,好赌的却又生性耿直的小牢子也是个孝子,上梁山后,宋江接父亲上了山,公孙胜回家探母,李逵立马哭了起来,说:“你们都有父母,难道我是地缝里出来的”。
于是,他也回家接母亲上山,谁知,由于粗心大意,老母不幸被老虎吃了,李逵怒不可揭,空拳打死四只老虎。
再说公孙胜,他是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但更有孝心的人,他为梁山做了许多贡献,荣华之后,他一心只想回家做个孝子,他不想接母亲上山,因为梁山虽好,但不能给母亲清净,可以说是特别的用心。
2说到宋江,他在《水浒传》所有人物当中,是最能体现孝心的一个人物,对于他的孝心,是刻画的最多,最细,最漫长的一个。
宋江,字表公明,排行第三,他面黑身瘦,人们唤它黑宋江,它于家大孝,人又称他为“孝义黑三郎”,她母亲早丧,上有父亲在堂,下有一个兄弟,人称“铁扇子”宋清,没什么大出息,和宋太公在家中守些田园过活所以,宋江是个淳朴的农民家庭出身,他在县里做了押司,是份美差了,他仗义疏财,“及时雨”称号闻名远扬,这种生活,对于宋江一家人来说。
十分宁静,安逸。
也许是造化弄人,晁盖劫了生辰纲,宋江出于仗义救了他,由于事情败漏,他只好杀了妻子。
对于宋太公这样以儿子为国家做事才是正道的传统思想来说,应该是视他为不忠不孝的,然而,在他被通缉时,朱仝带人去宋太公家里搜捕宋江,宋太公假言宋江已自三年前被宋太公以忤逆之罪出了他的籍,然而,阎婆不信,阎婆说:“谁不知道他叫做“孝义黑三郎”,这执凭一定是假的”。
于是,又派人去捉宋江。
亏得宋江有朱仝周全才得以逃走。
3宋江打算和众兄弟投奔梁山,半路遇到石勇,石勇给宋江一封家书,家书中说宋太公因病身故,宋江看了信,捶胸顿足,自责不已,以至于昏了过去。
他决定,让众兄弟自行去梁山,他马不停蹄的赶往家中,可见,他因为自己没有尽孝是多么内疚,痛心。
之后,他知道,这是父亲用的计,因为官府发了“海捕文书”这就意味着,他的案子已经大事化小了,所以父亲想让宋江回来步入正轨,不想让宋江真的就那么成了贼寇,可谓用心良苦,宋江也就听从了父亲的话,打算重新开始。
没想到,他如此明目张胆的回来,还是被发现了,官府派人来缉拿宋江,为了不连累父亲,他归案了,无奈又再次洒泪告别父亲。
为了让父亲安心,他特意避开晁盖,怕晁盖把他救走,但众兄弟还是找到了他,他只好说出原由,孝心可鉴,兄弟只好放过了他。
可是,似乎这梁山似乎没有宋江是不行的,经过了反复的隐忍,挣扎,他还是被逼到了梁山。
他日夜思念父亲,要接父亲上山,昏定最省,以绝佳念,下山过于危险,但他还是不顾兄弟相劝,只身下山去接父亲。
他说:“就算有危险,若为父亲,死而无怨”。
果然,他回到家中又遇险情,众兄弟及时赶到,及时相救,接了宋太公上山,不胜欢喜。
4宋江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他自始至终一直记挂着父亲,终于尽了孝道,在他安稳的时候,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拥有荣华的时候,他都心存父亲的安危,这是在《水浒传》人物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试比当代人,有多少人能一直记挂着父母的饥饱冷暖,无论是自己有钱与否,有时间与否,及时行孝,不需要任何理由借口。
(二)重情重义:他为了情意,敢违背朝廷放走晁盖等人1宋江是重情重义的人,最初可体现在晁盖公孙胜等人智取生辰纲后,由于事情败露,首先宋江知道,宋江见到了官府防范梁山晁盖贼寇公文,心想,晁盖他们一伙人劫了生辰纲,又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有损坏了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捉上了山,如此之罪,可以诛九族了。
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饶不得,从情上讲,却又不想看到他们出现闪失。
对于宋江这个小小的押司来说,对于这件事,他可以有几种选择一是向上级汇报,这种做法会给他自己立功的机会,同样,会损坏他在民间,江湖上的声誉。
再就是,他可听之任之,上不汇报,下不采取行动,这是一种中庸的处理,都能够说得过去,不告官府,因为他仗义,不告诉晁盖,因为公务。
而第三种选择就是通风报信,把晁盖放走,但必须要承担特别巨大的风险,但这时,宋江知法犯法,这对于他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证实,宋江是个仗义的英雄。
他是农民出身,这样的家境,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都有各种影响,有几点值得注意因为他是一个小吏,所以他对百姓疾苦有一些体验,这给了他一定有别于统治者的正义感,因为他在衙门里管案牍文书,所以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基于他的这种职业特点,能够做出放走晁盖的事极为不易,这个选择很重要,也很能说明问题,为了义气,他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
晁盖派刘唐送黄金给宋江表示感激之情,宋江为了考虑周全,不想惊动太多的人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还让刘唐送给朱仝等人的金银都拿回去。
可惜这次,他为别人考虑到了,就是没想到要给自己消灭罪证,还是酿成了大祸2之后,他结识了柴进,柴进拥有前朝所赐的丹书铁券,就是连犯法的人藏在他那,官府的人不经过允许都不可以搜查。
他接待了正在逃罪的宋江,他们感情甚好。
高太尉高俅的叔伯兄弟的妻弟殷天锡,仗势欺人,要占柴皇城花园,李逵一气之下给一拳打死,这高廉知府就捉了柴进,打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李逵告知宋江,宋江马上智取了公孙胜来对付高廉,并且拿下了高唐州。
当不知柴进死活时,宋江不断垂泪,担忧。
后来,他命李逵下地道将柴进接上来,柴进已经是半死不活了,宋江更是凄惨感伤,最后,他斩了高廉一家老小,为柴进报了仇。
这一件事可以看出,宋江的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
3 晁盖在曾头市中了毒箭,水米不能入口,浑身虚肿宋江守定床前,日夜守候,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妣一般,哭的发昏。
宋江哭过之后,用香汤给晁盖尸体沐了浴,穿上干净衣服,停在聚义厅上,众人都来祭祀,并将他设为禅主,灵牌上写着“梁山泊王天王晁公神主”,全部披麻戴孝,宋江每天悲痛不已,以至于无心管理山上大小事务,直到晁盖百日之后,便立刻兴兵攻打曾头市,为晁盖报了仇,很显然,宋江对晁盖自始至终的拳拳之情多么深刻。
4双林渡燕青射雁宋江等人前往东京,接受招安途中,燕青射雁的事,让宋江很不高兴,为什么呢?他睹物思人,见结伴而行的大雁,因为失去了同伴而惊鸣乱飞,宋江认为雁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具备的动物,“岂容害之,相呼而过,正如同众兄弟一般”斥燕青射杀的那几只雁,好比失去了几个兄弟,众人心里会怎么想?燕青本无心之过,宋江却有感于心,在马上作了一首诗道:“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三两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此诗之中显示的尽是悲哀忧戚之意,吟诗之后,不觉心中更添悲凉之意,他一直郁郁不乐,晚上同军师吴用一醉方休。
此时又正值冬天,寒冷之意,无以言表。
接受招安之后,公孙胜要回乡侍奉老母,宋江一再挽留,但公孙胜还是走了,宋江只好连日思忆过去种种,以泪洗面。
接受招安之后,众兄弟各尽其责,不在一处,又互相牵制,没有在梁山泊的那种快活,自此之后,宋江也同其他兄弟一样,很不自在很开心,他想念和兄弟在一起的日子。
之后,兄弟们和他一起为朝廷拼死卖命,大半兄弟战死沙场,只剩寥寥数几,宋江心里,怎不伤怀,凄凉。
在他的一生当中,除了卖力,顺从,忍受,反抗,招安之外,兄弟情义,是他不可多得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珍贵的情谊,他也实现不了他的人生价值,也正是因为他的重情重义,那些不愿意招安的兄弟跟从了他。
他被害死之后,军师吴用,小李广花荣,明知他招安的决定是错的,会是这个结局,但还是选择义无反顾的以死相随,感人至深,发自肺腑。
(三)忠心爱国:上山前后,一直心系朝廷他在被朝廷逼迫的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梁山兄弟都劝他上山入伙,他是抱着誓死不背叛朝廷的态度的,他坐了第一把交椅后,又是一心只想招安,最后,他终于还是带着众兄弟招了安,他是一个自始至终的忠心爱国者,依照他的想法,正确的道路是忠心于朝廷,为朝廷卖力的,就像我们当代的学生,上学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而绝对不可能去当贼,做违法的事,取不义之财一样。
1上梁山前宋江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做了一名押司,可以说是一件十分荣耀的差事,他本想能就这么顺其自然地活下去,这样,既可以效忠朝廷,又能光宗耀祖,还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好事,周济别人,成为人们心中的“及时雨”,世事难料由于晁盖的劫取生辰纲的案子,从此,他不再平静。
此事涉及到了国家法度于兄弟情义的抉择,让他左右为难,经过一番迅速的思想斗争,他本想即悄声无息的救了晁盖,又不致自己到万劫不复。
可由于疏忽大意,还是走向了不归路。
晁盖劝他上山,他誓死不从,宁愿受流放之刑,也不上山做贼寇,在流亡过程中,他对武松说过这样的话:“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做个大事业”。
这与其说是对武松的期望,不如说是对自己抱负的抒发。
2上梁山后一开始,梁山的头领晁盖是一个纯碎的占山为王的“盗匪”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归顺朝廷,他只是劫富济贫,养活上上兄弟,过快或生活而已。
他没有对朝廷中的任何人有针对性的仇恨,而宋江本就是朝廷中的人,他有着很安逸的生活,他不甘堕落,也不想违背朝廷,当了头领之后,面对着队伍的壮大,他的目的就是有一天,可以等到朝廷降罪招安。
面对与朝廷的种种战争之后他对朝廷的人彭玘说:“某等众兄弟,也是待神主宽恩,赦宥重罪,忘生报国,万死不辞”。
之后,他还对徐宁,呼延灼说过这样的话,只是那贪官污滥,哪能容得下此等忠心护主之人呢?3招安宋江终于还是接受了招安,依然对宋天子存在着幻想,并希望做个大宋的好臣子,接受招安后,“焚一炉香,鸣鼓集众,,誓曰:“自今以后若是各人存心不仁,削绝大义,万望天地行诛,神人共戮,万世不得人身,亿载亦沉未劫,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忠心于国”。
可是,当他带领众英雄征辽,为国立下汗马功劳时,朝廷却不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