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实训课程教学大纲新
《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裁剪(4分)》教学大纲课程号:265790课程名称:立体裁剪(4分)英文名称:three-dimensional cutting先修课程:服装工艺基础Ⅰ面向对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课程简介《立体裁剪》是相对于平面结构制图而言的另一种采制服装样板的服装技术手段;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依据人体或人体的代用人台在立体状态下完成服装衣片的结构。
本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启发和培养学生对型和空间的“敏锐感觉”,深刻体会人体与服装之间关系,并且具备立体构成形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应用裁剪技术完成从效果图、立体构成、样板制作的过程。
三、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概论[课时]:2课时[目的]:了解立体裁剪的概念、发展历史、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和练习[重点]:概念、发展历史、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难点]: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内容]:1、立体裁剪的概念2、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3、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4、立体裁剪的特点5、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比较第2章材料和用具的准备[课时]:2课时[目的]:学习立体裁剪的准备工作[要求]:了解人台的种类以及各种人台的性能[重点]:立体裁剪用人台的种类以及各种人台的性能;人台的准备、布手臂的制作[难点]:立体裁剪用布手臂的制作[内容]:1、立体裁剪用人台的准备2、人台的补正3、立体裁剪用面料的制取方法4、立体裁剪用布手臂的制作第3章原型衣身的立体裁剪[课时]:8课时[目的]:学习基础的立体裁剪技能[要求]:掌握基础的立体裁剪技能;能在立体态下完成服装结构设计。
[重点]:基本原型的立体裁剪方法、胸省的转移变化[难点]:胸省的转移变化[内容]:1、基本原型的立体裁剪技法2、胸省的转移变化第4章原型的立体裁剪[课时]:8课时[目的]:学会用立体裁剪完成原型的造型设计。
[要求]:了解立体构成形式与平面结构设计的异同点,逐步达到应用立体裁剪形式完成设计意图的能力。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935014总学时:48学时(讲课32学时,实训16学时)总学分: 3学分课程类别:专业方向与特色模块课(限制性选修课)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一、预修要求:掌握服装设计的基础理念以及服装构成等相关知识。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设计美感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服装类专业的主要课程。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掌握常见的服装裁剪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识别方法,假缝补正的方法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审美观,一定的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一般礼服的立体设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如上课示范、媒体展示、作业讲评、课堂讨论等形式。
三、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学时:10学时(讲课8学时,实训2学时)了解服装造型的发展与产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其原理。
本章讲授要点:服装造型的发展与产生、现代立体裁剪、原理及其基础。
重点:现代立体裁剪的原理。
难点:合理分配服装松量与正确处理面料丝缕是立体造型的关键。
第一节立体裁剪概述一、立体裁剪的概念和术语二、立体裁剪的历史和发展第二节材料和工具习题: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第三节人体模型的准备一、人体模型表示线的标定二、布手臂的制作习题:布手臂的制作。
第二章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学时:10学时(讲课8学时,实训2学时)掌握原型衣片立体裁剪的具体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本章讲授要点:原型立体裁剪的制作重点: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难点:胸省的处理是衣身变化的关键,服装丝缕的把握。
第一节胸省转移与基本衣片的立体裁剪习题:胸省的转移第二节基本裙片的立体裁剪习题:制作基本裙片第三节基本领片的立体裁剪习题:制作基本领片第三章款式变化学时:10学时(讲课8学时,实训2学时)了解不同变化款式裙装的款式特点,掌握变化款式裙装的具体操作过程,及丝缕的变化要点。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服装立体裁剪适用对象:2年级(中技)服装设计专业总学时:84总学分:100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服装专业重要的职业技能课,它是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操作的主要标志,是建立在人体学、服装结构设计学、服装工艺学、造型设计和服装材料学的基础上,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对立体裁剪的工艺特色有真正的了解,从坯布的整熨、针的别法、直丝和斜丝的裁剪技法、裁剪操作的规范性到造型的完美性,都要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做到基本的掌握。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服装和人体的构成概念,了解服装立体裁剪原理,并能根据人体,运用面料在人台上直接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设计、裁剪制作,启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立体裁剪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所用工具及用材)【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难点是立体裁剪用具及材料第一节:立体裁剪介绍第二节:立体裁剪的用具和材料第三节:立体裁剪的准备第二章:立体裁剪原理和技巧【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掌握立体裁剪的操作程序及技术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立体裁剪的操作程序;难点是立体裁剪操作程序及技术原理的应用。
第一节:立体裁剪的操作程序及表现方法第二节:人体与服装第三节:立体裁剪技术原理第三章:立体裁剪基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并掌握人台基准线的贴法,紧身衣和布手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人台基准线的贴法,紧身衣和布手臂的制作;难点是基准线贴法的规范性,布手臂与人台的吻合性,紧身衣的平整性。
第一节:基准线的标记第二节:紧身衣的制作第三节:布手臂的制作第四节:针插得制作第四章:衣身立体裁剪【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并掌握基础衣身的制作及各种省道转移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难点是各种省道变化在衣身中的应用。
《立体裁剪》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立体裁剪》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立体裁剪课程名称(英文):Draping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属性:任选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实用服装立体裁剪》学时学分:总学时32总学分2实验学时20实验学分2开出时间:三年级第二学期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梭织、针织、营销、内衣)先修课程:服装结构基础、成衣纸样设计、成衣工艺学、服装材料学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立体裁剪这一服装造型手法,理解在人台上的直观立体裁剪和平面上的制图裁剪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
为从事服装的设计与研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
课程要求学生:1、熟悉人体模型及立体裁剪工具的应用;2、深入理解服装立体裁剪手法,掌握服装适合人体曲面的各种立体裁剪处理形式。
3、掌握基础衣片的立体裁剪造型手法和在服装局部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4、掌握各种服装款式的立体裁剪造型设计技巧。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立体裁剪实验课程是配合该理论课程开出的。
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运用和对结构造型的把握,深入理解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优势和劣势,并能独立运用立体人模进行立体造型设计。
三、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梭织、针织、营销、内衣方向)四、主要仪器设备台子:(长度x宽度X高度:ImXlmXO. 9m)每人一张。
立体人模:每2人一个材料:坯布、剪刀、珠针、尺子自备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本实验课程是单独设课。
开课后,课程负责教师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方式等。
2、本课程主要是基本操作和综合分析的训练,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预习、实验操作和造型评分等3个环节。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结合上课内容进行设计分析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
3、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2人1组,每组1个立体人模,其他工具自备。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doc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目标:本阶段课程目标在于让服装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上最流行, 最能直观展示服装成衣式样的一种裁剪方法——《立体裁剪》。
了解立体裁剪的工艺特色、工艺手段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亲手触摸面料 ,亲自感受面料在人体或人台上所呈现的自由状态,所需的“空间”及设计造型。
通过对其裁剪工艺的了解及裁剪技法的掌握,把自己的设想表现出来,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裁剪设计视野,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理解一年级所学的平面裁剪中存在的一些模糊概念,树立起一个牢固的空间立体观念,掌握服装与人体之间具有的各种空间形态。
把自己的设计作品非常感性、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来。
要求:对立体裁剪的工艺特色有真正的了解,从坯布的整熨、针的别法、直丝和斜丝的裁剪技法、裁剪操作的规范性到造型的完美性,都要有较深刻的理解并做到基本的掌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荣课程鬲重点是要了解和掌握面料与人体(人台)之间的“空间”问题研究。
这个“空间”既要有成衣的放松度,又要有各种服装造型与人体之间(以完美的服装造型为前提)所形成的空间形态。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开始对服装的前胸宽与后背宽处的“箱”型结构掌握的不准确,经常在裁剪过程中被遗忘,需强化这部分的练习。
另外学生的设计作品与制作实物的衔接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细节在人体或人台上不能完全表现出来,需要学生能够全面的去调动一切裁剪技巧,边调整边制作。
教学对象:本科二年以上。
教学方式:基础部分教师现场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跟随,最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作业部分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出立体裁剪的特色,以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更高的创新。
教学时数:8周189学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的具体内容:第~单元.' 1:立体裁剪的意义。
2:关于模型的种类和用途。
(包括对模型的修正)3:立体裁剪的工艺流程。
4:服装立体裁剪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5:假手臂的裁剪制图和实物制作安装。
服装立体裁剪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服装立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教学基本要求1、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立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和技巧,并利用项目化教学,将课程的知识点、能力要求体现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服装立裁造型设计来体现设计意图;用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使服装结构造型设计更准确;用立体裁剪制作高级礼服。
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素养,为提高学生服装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2、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职业行动能力;坚持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
培养具备服装产品设计能力、服装板型设计能力、服装工艺设计能力,能够适应服装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重点及难点重点:服装设计理念与人体结构的合理结合;服装与人体空间关系的科学处理。
难点:能依据形式美法则、面料性能及流行趋势进行各类成衣构思与设计;能根据客户要求对各类成衣进行立裁设计。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64学时)第一章服装立体塑形技法(8学时)服装立体塑形技法(4学时)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4学时)第二章立裁衣身褶饰制作(4学时)第一节抽褶衣身(0.5学时)第二节垂褶衣身(0.5学时)第三节分割线与抽褶衣身(0.5学时)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第三章衣领的立体造型设计(4学时)第一节立领(0.5学时)第二节翻折领(0.5学时)第三节变化领款(0.5学时)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第四章衣袖的立体造型设计(4学时)第一节圆装袖(0.5学时)第二节连袖与插肩袖(0.5学时)第三节变化袖款(0.5学时)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2.5学时)第五章服装整体立体设计(44学时)第一节上衣立体造型设计(2学时)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6学时)第二节裙装的立体造型设计(6学时)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10学时)第三节整体裙装整体立体造型设计(7.5学时)布置作业并辅导课题设计(12.5学时)三、教学安排及方式(一)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64学时,理论授课24 学时,实验习题课36学时,作业小结4 学时。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作者xxxx------------------------------------------日期xxxx《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FZ11010090课程名称: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开设学期:第五学期总学时:64 其中讲授学时:22 实践:38 复习学时:4计划学分:3先修课程: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服装材料学,讲授语言:汉语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期末成绩70%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学生通过立体裁剪知识的学习和实训,了解服装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目的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
具备分析服装结构、进行服装造型创作、完成平面样板的基本能力,以达到从事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制版专业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服装立体裁剪》白琴芳章国信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3参考书:《服装立体裁剪》李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四、课程的教学内容1、服装立体裁剪基础(讲授:4学时实践4学时)理论教学内容:讲述立体裁剪基础概况,了解立体裁剪的用具与准备,掌握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与制板方法。
实训教学内容:完成人台标志线的固定、人台的补正、胳膊的制作过程。
完成上衣原型及胸省转移的立体裁剪操作及样板制作。
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人台标志线确定方法、人台补正方法、胳膊制作方法、上衣原型立体操作方法以及版型修正方法。
分析人台结构特点,学习胸省转移的立体操作技巧,分析掌握立体与平面的省移原理。
2、裙子造型的立体裁剪(讲授:4学时实践8学时)理论教学内容:学习掌握裙子基础款式及变化款式的立体裁剪操作方法及样板调整方法。
实训教学内容:完成基本裙型及变化裙型的立体造型操作及样板制作。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立体裁剪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立体裁剪,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裁剪,面对人体模型,直接感受面料的特征及可塑性,可任意造型,这是平面裁剪所无法做到的,她不仅可独立操作,而且可以与平面裁剪相结合,达到完美的效果。
所以,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内容包括常用服装的立裁方法,特殊造型的立裁技巧.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立体裁剪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服装立体造型能力,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分析款式并具备较强的理解力和交流能力。
此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巧妙地结合,理解立体裁剪的重要性。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体形特征,加深学生对服装立体性的理解,明确人体对服装的基本要求,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与其他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立裁基础教学要求:掌握立裁的原理,人台的基本知识和针法.教学内容:1-1基础标示线1-2基本针法教学建议:让每个学生能独立完成标示线的粘贴模块二、基础立裁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服装的立裁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1-1上装原型1-2下装原型1-3衣领1-4连身立领教学建议:让学生能按规范的操作来完成作品,还要注意立裁与平面的关系模块三、技巧立裁教学要求:对立裁技巧要能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教学内容:1-1不对称斜褶夏裙1-2横向衣褶上衣1-3垂荡领连衣裙1-4斜肩式灯笼裙1-5斜肩式灯笼裙教学建议: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巧妙地结合,理解立体裁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