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样板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一、引言职业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害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疾病,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的一种特殊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是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本报告旨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相关部门和个人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情况。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内容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等;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人为因素包括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等。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两种。

现场检测是指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直接监测和采样分析;实验室检测是指将采样回收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3.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主要包括有害因素的允许浓度、接触限值、暴露限值等。

评估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意义1.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最大意义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问题,减少劳动者受到的危害。

2.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编制要点1.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检测的有害因素种类、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参数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申报模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申报模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____卫生健康局:
我单位委托____机构(已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于__年_月_日对我单位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评价报告书)。

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岗位,我单位已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应详细列举具体措施),治理后的效果我单位将委托____机构重新检测评价后上报。

附件:检测评价报告书
单位(盖章)
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模板)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模板)
接收岗位2
预处理车间分桶间分装操作
1
6
氟化氢、三氯甲烷、甲苯、甲醇、吡啶、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乙醛、乙酸乙酯、二甲苯、氯气、噪声
氟化氢(按F计)、三氯甲烷(氯仿)、甲苯、甲醇、吡啶、丙酮、四氢呋喃、乙腈、乙醛、乙酸乙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氯气、噪声
定点
3
除臭装置
工作服、安全鞋、防尘口罩、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焚烧装置边门上料操作
3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1,2-二氯乙烷、氯气、噪声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1,2-二氯乙烷、氯气、噪声
定点
3
除臭装置
工作服、安全鞋、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倒班操作员4
1
尿素、氢氧化钙、活性炭粉尘、氢氧化钠、亚硫酸氢钠、氨
氨、氢氧化钠
定点
3
工作服、安全鞋、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倒班操作员6
湿渣仓库巡检
0.167
飞灰粉尘
其他粉尘
定点
3
轴流风机
工作服、防尘口罩
焚烧装置二燃室巡检
0.5
氟化氢、氮氧化物、氯化氢及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
氟化氢(按F计)、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氯化氢及盐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
苯、甲苯、邻二氯苯、硫化氢、吡啶、氯化氢及盐酸、氨、溶剂汽油、硝基苯、二甲苯(全部异构体)、1,2-二氯乙烷、氯气
定点
3
工作服、安全鞋、防尘口罩、防割手套、防毒面具
焚烧装置过滤器清理
1
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
硫酸及三氧化硫、氯化氢及盐酸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范本)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范本)

xxx(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职)检(2018)xxxx号(报告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加盖公章)年月日资质影印件xxx(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报告机构名称:青岛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人员类别姓名技术职务评价资质证号签名项目负责人第xx号采样第xx号检测第xx号报告编写第Pxx号报告审核第xx号报告签发第xx号目录一、报告基本情况 (1)二、检测与评价依据 (2)三、检测范围 (3)四、现场情况 (3)1、工作场所气象情况 (3)2、职业病防护设施 (3)3、生产工艺流程图 (3)5、现场检测及采样仪器设备 (6)6、实验室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 (6)7、职业病危害因素标准限值要求 (6)五、检测与分析结果 (8)七、建议 (13)八、现场布点示意图 (13)九、现场照片 (13)一、报告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名称XXXX公司地址青岛市XXXX号检测地址青岛市XXXX号委托单位名称XXXX公司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186******** 检测类型定期检测□委托检测□评价检测□其它检测样品数量XX份样品采集时间2018.XX.XX实验室分析时间样品接收时间2018.XX.XX2018.XX.XX-XX.XX(起-止)样品类别活性炭管、硅胶管、测尘滤膜、微孔滤膜、吸收液样品状态无破损、无撒漏、无杂质、无浑浊检测与分析项目二、检测与评价依据检测与评价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以下空白)三、检测范围受XXXX公司的委托,XXXX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XXXX公司的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与分析,检测与分析项目见表1。

表1检测项目一览表车间/作业点检测项目四、现场情况1、工作场所气象情况采样现场温度:(5.2~5.8)℃,气压:102.27kPa,风速:(0.16~1.21)m/s,相对湿度:(45~47)%。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技术服务机构年月日扉页: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声明××××(技术服务机构名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为××××(受检单位名称)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诚信、公正的原则,并对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加盖公章)年月日一、受检单位情况1、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联系人电话行业分类和代码单位性质主要产品及产量2、生产工艺流程示例:板材整理→冲压→打磨→焊接→喷涂→装配3、使用的主要原辅料名称年用量组成成分及含量性状……………………二、检测与评价依据标准号标准名称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1-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三、检测情况检测类型:定期□ 评价□ 监督□ 现场采样(测量)日期:检验日期:受检单位陪同人环境条件气温(℃),相对湿度(%),气压(kPa),风速 (m/s),风向,天气检测范围检测岗位检测点/检测对象作业人数接触时间(h/d)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方式采样频次(次/天)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佩戴情况四、现场采样(测量)布点示意图五、检测结果汇总检测岗位检测点/检测对象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判定结果示例:喷涂喷漆房苯PC-TWA:6mg/m3PC-STEL:10mg/m3合格……六、检测结论对于全部符合的说明本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要求,对于有不符合的,列出结果超标的岗位(工种)或检测地点,分析超标的主要原因。

职业卫生检测报告模版

职业卫生检测报告模版

报告编号:检测检验报告书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月X日XXXXX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第页/ 共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报告受检单位:XXXXXXXXX-XXX样品名称XXXXXX 检测项目XXXXXX样品来源XXXXXX 采样日期XXXXXX收样日期XXXXXX 检测日期XXXXXX检测仪器XXXXXX检测依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评价依据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检测单位签章:报告编号:检测检验报告书武化证字(2009)第号委托单位:报告日期:年月日XXXXX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委托单位受检单位受检单位地址受检单位电话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委托日期年月日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编制人第页/ 共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报告受检单位:样品名称滤膜样检测项目总粉尘样品来源现场采样采样日期XX年XX月XX 日收样日期XX年XX月XX日检测日期XX 年XX 月XX日检测仪器XX型电子天平检测依据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评价依据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检测单位签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报告受检单位:样品名称液体样检测项目甲醛样品来源现场采样采样日期XX年XX月XX日收样日期XX年XX月XX日检测日期XX年XX月XX日检测仪器分光光度计(仪器编号:XX)检测依据GBZ/T160.54—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评价依据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检测单位签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报告受检单位:样品名称炭管样检测项目苯、甲苯、二甲苯样品来源现场采样采样日期XX年XX月XX日收样日期XX年XX月XX日检测日期XX年XX月XX日检测仪器气相色谱仪(仪器编号:XX)检测依据GBZ/T 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评价依据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检测单位签章: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一、粉尘评价1、检测与评价标准(1)作业场所粉尘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2)分析方法: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3)评价依据: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规定,PC-TWA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超限倍数≥2,则超标。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样板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样板

附件1封面:××单位××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第次)报告编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章)年月日封面内页技术服务机构声明1. ××机构是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许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本着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的原则,承诺对检测结果负责,并对委托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保密。

2.本次检测是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规定对用人单位委托范围内存在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开展检测前调查、样品采集、和各项检测工作,保证调查全面、检测数据真实。

3.本报告检测结果仅对被测地点、对象及当时情况有效。

4.本报告涂改无效,未经本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摘用或更改本报告,复印件未加盖本机构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5.本次检测结果等未经本机构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及商品宣传。

6.委托方如对本报告检测结果有疑问,请于报告签发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

7.本报告无检测人员、签发人签名,或者存在涂改,或者未加盖本机构公章或部分复制等均视为无效。

封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项目组成员名单封三(本页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彩色影印件)正文: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二、委托范围和检测时间:1.委托范围:2.委托时间:年月日3.检测时间:年月日三、主要原、辅材料、副产品和产品调查:样表主要原辅料及产品表四、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建议采用方框图)五、车间平面和主要设备布置简介1.车间平面布置例表 车间平面布置情况一览表2.主要设备布置例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调查例表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一览表七、检测条件1.检测时气象条件描述:2.检测时生产状态描述:3. 采样/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例表 采样/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一览表注:采样方式注明定点短时、定点长时、个体采样、仪器直读等4.检测布点:例表 检测点设置情况一览表八、检测结果1.接触限值例表检测项目的职业卫生标准一览表2.检测结果例表检测单元检测结果判断一览表3.检测结果分析:检测结果分析评价,应注重不合格检测点及岗位多因素接触情况的分析。

企业职业危害检测报告

企业职业危害检测报告

企业职业危害检测报告一、背景简介本报告针对某企业在职员工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该企业位于城市工业园区,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和生产。

为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特进行职业危害检测,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检测方法和过程1. 职业危害因素评估:对该企业的生产环节进行调研和观察,了解工人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并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估。

2. 采样和分析:对空气、噪声、辐射、粉尘颗粒等环境因素进行现场采样,并通过专业仪器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3. 检测结果的处理和解读:根据采样和分析结果,评估职业危害的程度和对员工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检测结果和评估1. 空气污染物检测结果:- 员工操作区域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超标,超标原因可能与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排放有关,对员工呼吸系统造成慢性伤害的风险较高。

- 职工办公区域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可能会导致职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噪声检测结果:- 生产车间中存在噪声超标现象,超标原因主要是设备运转时的噪声,对职工听力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3. 辐射检测结果:- 辐射检测结果显示,企业生产车间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高于国家标准,存在一定健康风险,需要加强对员工的防护措施。

4. 其他问题:- 部分员工长期处于同一姿势工作,存在腰椎和颈椎受伤风险,需要关注员工的工作姿势和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

四、解决方案和建议1. 空气污染物解决方案:- 强化通风系统,增加新风量,及时清洁或更换过滤器。

- 改善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排放措施,减少颗粒物排放。

- 提供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等。

2. 噪声解决方案:- 优化设备的噪声控制措施,如隔音罩、消音器等。

- 为员工配备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 对员工进行噪声危害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辐射解决方案:- 安装紫外线防护设备,如防护面罩和眼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封面:
××单位××年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
(第次)
报告编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章)
年月日
封面内页
技术服务机构声明
1. ××机构是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许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本着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的原则,承诺对检测结果负责,并对委托单位所提供的技术资料保密。

2.本次检测是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规定对用人单位委托范围内存在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开展检测前调查、样品采集、和各项检测工作,保证调查全面、检测数据真实。

3.本报告检测结果仅对被测地点、对象及当时情况有效。

4.本报告涂改无效,未经本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摘用或更改本报告,复印件未加盖本机构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5.本次检测结果等未经本机构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及商品宣传。

6.委托方如对本报告检测结果有疑问,请于报告签发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

7.本报告无检测人员、签发人签名,或者存在涂改,或者未加盖本机构公章或部分复制等均视为无效。

封二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项目组成员名单
封三
(本页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彩色影印件)
正文: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二、委托范围和检测时间:
1.委托范围:
2.委托时间:年月日
3.检测时间:年月日
三、主要原、辅材料、副产品和产品调查:
样表主要原辅料及产品表
四、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建议采用方框图)
五、车间平面和主要设备布置简介
1.车间平面布置
例表 车间平面布置情况一览表
2.主要设备布置
例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调查
例表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一览表
七、检测条件
1.检测时气象条件描述:
2.检测时生产状态描述:
3. 采样/
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
例表 采样/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一览表
注:采样方式注明定点短时、定点长时、个体采样、仪器直读等
4.检测布点:
例表 检测点设置情况一览表
八、检测结果
1.接触限值
例表检测项目的职业卫生标准一览表
2.检测结果
例表检测单元检测结果判断一览表
3.检测结果分析:
检测结果分析评价,应注重不合格检测点及岗位多因素接触情况的分析。

必须对关键控制点、不合格点作业岗位情况进行调查描述并附图片增加描述的清晰性。

九、防护状况分析(对应检测点):
1.防护设施:
例表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一览表
2.个人防护用品:
现场调查:防护用品配置种类、数量及参数。

例表现场个体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
3.其他措施:
(警示标识和卫生保健)
十、建议
(对超标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整改建议)十一、附件
1.委托书
2.检测点布置图
3.实验室检验报告
4.用人单位平面布置图(或者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