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心电图讲解
心电图入门讲解 ppt课件

ppt课件 44
ppt课件
45
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
ppt课件 46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毫无相关性,各 保持自身的节律,房率高于室率, 我们称“房室分离”。
ppt课件 47
ppt课件
ppt课件
14
• >100次/min的速率叫窦性心动过速 • <60次/min的速率叫窦性心动过缓 • 问题:如何判断为窦性心律?
1、窦性心律一定是由窦房结发出来的! 2、窦性心律一定有P波 3、P波在II、III、aVF直立,在aVR倒置
ppt课件
15
窦性心律
1、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P-P间隔相等。
ppt课件 29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ppt课件 30
心电图危急值
• 【定义】 • 危急值通常指的是检查结果非常异常,当 出现这样的检查结果时,病人可能已经处 于危险边缘,临床医师如不及时处理,有 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 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称为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
48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ppt课件 49
心肌梗死
ppt课件
50
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心肌梗死除了具有特征性图 形改变外,它的图形演变也具有
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随访观察心
电图演变对诊断更有意义。
ppt课件 51
发生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时,
如果观察及时,可以见到早期 (也称超急性期或梗死前期)、
ppt课件
31
目的:建立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是落实以病
常见心电图解析PPT课件

二度II型(4:3)窦房传导阻滞 基础心律为窦性,P-P间期匀齐,每3个窦性P波之后出现一个长P-P间 期,长P-P间期为基础心律P-P间期的2倍。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四、2、房室传导阻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或完全性房室传 导阻滞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所有的心房激动均能前传至心室,但房室传导时间延 长,心电图表现为: a. 每一个P波之后都跟随出现一个QRS波群; b. P-R间期固定,在正常范围心率时,P-R间期 ≥0.21s,有时可出现P-R间期 逐渐延长或长 短不一,但P波均能前传心室。偶尔,P-R间期长短交替, 反映房室结双径路,或因旁路传导所致; c. 心率过快时,P波可与其前的 T波重叠而不易辨认, 按摩颈动脉窦后可使P 波与T波分开。
四 、 心 脏 传 导 阻 滞
1、窦房传导阻滞;
2、房室传导阻滞;
四、1、窦房传导阻滞: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能通过窦房结-心房交界至心房肌使其 除极,称为窦房传导阻滞。 1)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 a. P-P间期逐渐缩短,最后出现一长P-P间期(渐短突长); b.长P-P间期短于2个最短的P-P间期之和; c.长P-P 间期前一个P-P间期短于长P-P间期后第一个P-P间期; d.长P-P间期后第一个P-P间期大体相等; e.窦房传导比例常为3:2、4:3、5:4,可固定,也可不固定。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1
R on T型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落于前一 个心搏的T波顶部或降支上称为RonT型室性期前 收缩。既往认为此种期前收缩易诱发心室纤颤。
下图中第3个QRS波群提早出现,呈宽大畸形,落 于前一个心搏T波降支上,注意窦性P波落于期前 收缩的ST段上,代偿间歇完全。
心电图基础知识讲解

谢谢各位老师倾听! 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切记 U波增高、T波降低是低钾血症最主要的心电图改变。
病例4女性患者,71岁,突发呼吸困难伴胸痛1小时,并咯血一次,烦躁不安。既往有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一直未予正规治疗。
心电图报告 数据测量: 心房率:123次/分 心室率:123次/分 PR间期:0.15s QT间期:0.29sQTc:0.41s 电 轴:90° 心电图改变: P波:(-)QRS波群:Ⅰ导联出现S波,Ⅲ导联可见Q波;V1导联呈rsr′型,r′>r, QRS时限<0.12sST段:(-)T波:Ⅲ导联T波倒置U波:(-)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2.SⅠQⅢTⅢ图形结合临床考虑肺栓塞可能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一、心电图波形
1.P波 是一组波群中最先出现的一个小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产生的电位变化。 2.PR间期 自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的一段时间,代表激动自心房开始除极,经结间束、房室交界区、 希氏束、束支及其分支、普肯耶纤维网传导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3.QRS波群 是一组波幅较大、峻峭陡急的波群,代表左、右心室除极产生的电位变化。典型的心室除极 波由三个紧密相连的波构成,第一个波若为负向波称为Q波,第一个正向波或Q波后的正向波称为R波, R波之后的负向波称为S波,合称为QRS波群。有时继S波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正向波,称为R′波,若R′波后 再出现负向波,则称为S′波。各波波幅<0.5mV者,用英文小写字母q、r、s表示,波幅≥0.5mV者,用英 文大写字母Q、R、S表示。 4.ST段 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5.T波 是继ST段之后一个比较宽的波,代表整个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6.QT间期 自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一段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用的时间。 7.U波 是T波之后有时连接的一个小波,其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临床常见心电图典型图例+特点,直观,实用,建议收藏备用

临床常见心电图典型图例+特点,直观,实用,建议收藏备用【窦性心律】P波从窦房结发起,心房除极综合向量指向下(P波方向在下壁导联II,III,aVF中向上)PR间期在0.12-0.22s,PR长度固定QRS间期低于100毫秒(2.5个小方格)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心房颤动】心房活动包括多个凹形小波,心脏收缩约为每分钟400+下通常显示体表心电图不规则波动(f 波),V1中最明显P波缺失室性心律完全异常f波并一定能看到,特别是当AF长期存在的情况QRS 波群可能变宽(偏离正常位置或束支传导阻滞)可能由风湿性二尖瓣疾病、 IHD、高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酒精、甲状腺机能亢进、房间隔缺损和特发性心房颤动引起【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折返性心律失常,心房活动每分钟约300下诱因与心房颤动相同体表心电图具有“锯齿状”特点,F波常在II、 III 和aVF 中出现房室比例2:1时,心室率约在150 bpm 高度房室阻滞1:1可见,特别是药物干预时改变心房扑动的周期长度【室上性心动过速】该种心动过速通常起源点是房室交界区,激动通过房室交接区或房室旁路逆传而形成折返环路QRS波群形态与时限通常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该种心动过速通常通过刺激迷走神经,静脉注射腺苷,或维拉帕米可终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治愈【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增加由于激动从旁路下传心室比经房室结传导更迅速,心室率可能很快,偶尔会达到300次/分表心电图显示快速性心房颤动具有不同形态的QRS博群,反应了房内激动下传心室的不同途径,沿旁路下传,沿正路下传,以及沿旁路及正路同时下传治疗方法包括直流电复率,静脉注射氟卡胺、丙吡胺、胺碘酮静脉注射地高辛、维拉帕米或腺苷是禁忌,因为这些药物会加快旁路传导,加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室性心动过速是指5个或更多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心室率≥120次/分通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RS波群时限>0.12秒心房独立活动,心房夺获或心室夺获在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时,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QRS波群在胸导联中均向下V1导联中宽初始R波(>30毫秒)、S波最低点延迟(>60毫秒)或S波切迹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0.12秒并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右偏或向下可能为特发性,可经导管射频消融治愈【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以基线为轴上下扭转常在长-短序列之后易引发病因通常与Q-T间期延长(先天性或者药物延长心室复极[抗心律失常药、抗组胺药、大环内酯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有关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可诱发通常为非持续性,但可进展为心室颤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区域性梗死损坏心电图表现为对应区域的改变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表现为ST段受影响心肌损伤区对应的胸导联呈斜升ST段-通常是左前降支病理性Q波尚未出现【前壁心肌梗死】24-48内出现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逐渐演变为对称性倒置随着时间的推移,ST段抬高通常会消失恢复至基线左心室动脉瘤可引起持续性的ST段抬高数周后T波逐渐恢复至正常,病理性Q波持续存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导联的ST段急性抬高有前壁及侧壁对应导联ST段压低性改变(未显示)常伴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显示)房室传导异常更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但往往是短暂的,不需要安装临时起搏【急性后壁心肌梗死】常规心电图导联安装没有对应心脏后壁,因此不能观察到后壁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的ST段改变在对应的前壁导联(V1-V3导联中)ST段压低并可见R波增高这些都是对应的常规改变,把心电图电极安装在后面,就可以看见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表现【急性侧壁心肌梗死】典型的急性侧壁心肌梗死是观察I,aVL,V5,V6导联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亦可见于急性侧壁心肌梗死(不常见)【无病理性Q波性心肌梗死】如果心肌损伤没有累积心肌全层,那么异常Q波可能无法见到从V1-V6导联R波递增不良,可能表明存在心肌损伤在受影响的范围内可见广泛的T波倒置这些患者再梗死的风险增加,与Q波梗死患者一年有相同的预后【Q-T间期延长】心率校正后Q-T间期女性≥0.46s,男性>0.46s;T波形态异常;U波存在最常用的适应率校正Bazett公式:= QT /√RR机制是复极电流异常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先天性长QT间期,高音性耳聋、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猝死Romano-ward综合征:先天性长QT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听力是正常的获得性长QT综合征可能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III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组胺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与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脑损伤、低温、肥厚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有关【Brugada综合征】QRS博群在V1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图形ST 段在V1/V2导联中呈下斜型抬高≥1 mm,在V2,V3导联中呈马鞍形抬高≥1 mm常见于青年人(男性多见)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先天性;钠电流缺失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并引起猝死的风险ICD是预防患者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昏厥或猝死的有效方法【窦性停搏】心房(和心室)停止活动达到4s窦房结不能产生激动或在窦房交界区发生传导中断(窦房阻滞)表现为窦房结功能障碍,可能颈动脉窦过敏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可能与房性心律失常并存可能需要永久性起搏器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尽快联系,仅供大家学习!。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培训课件

8
练习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9
异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不齐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10
异常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缓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11
异常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12
异常心电图
房性早搏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13
异常心电图
室性早搏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它是起源于心房异位提前的心脏搏动,非常 普遍。
•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很高,仅次于室性期
前收缩,可见于任何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及
异常的神经体液状态时此外,心脏正常的健
康人也较多见房性期前收缩,其常无明确诱
因,可短时或长时间出现。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33
1)提前出现的P′波(P′波可重叠于前一窦性搏动的T波 中)。(2)P′-R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3)P′波形态与 窦性P波不同。(4)P′后QRS波群可正常或畸形。如有畸
31
在成年人当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其频率超过每分钟100次时 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依据
1.心率为100至150次/分,心音常有力。可有原发病的 表现。
2.心电图检查:呈窦性心律,P波形态正常,P-R间期大于 0.12秒,频率大于100次/分。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32
•房性期前收缩即房性过早搏动,又称房性早 搏、房早。
偿间歇的形式结束。
典型模式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
38
•心室扑动(ventricular flutter,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室颤)分别为心室肌快而微 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
心电图的基本解读和临床意义

心电图的基本解读和临床意义一、心电图(ECG)的基本解读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工具,通过记录心脏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电活动,反映出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心电图的基本解读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ECG结果。
1. P波:P波代表心房收缩(atrial depolarization),通常为正向波峰,代表着正常的窦性激动;若P波消失或异常,则可能存在房颤、传导阻滞等异常情况。
2. QRS波群:QRS波群反映了心室肌收缩(ventricular depolarization)过程。
其中Q波表示左室前壁或右室侧壁异常;R波是一个正向极大值,代表正常左室除极;S波则代表对应区域离开针对测导联方向作左偏运动的未除极区域。
3. ST段:ST段位于QRS波群结束和T波开始之间,在ECG中揭示了部分复极化过程。
ST段可提供关于心肌缺血或损伤的重要信息。
当ST段呈现抬高、压低或呈水平线时,可能提示心肌供血不足。
4. T波:T波代表心室肌复极(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T波应与QRS电位呈相反的方向。
若T波倒置或异常高尖,则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缺血等异常现象。
二、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病变和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以下是心电图在临床上的一些常见应用:1. 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重要原因之一。
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或缺血情况。
2.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某些药物对心电图有特定影响,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对QT间期延长有影响。
通过监测ECG,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3. 评估心脏肥厚病变:心电图可以显示左室肥厚、右室肥厚、心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
这对于疑似患有心脏肥厚的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4. 分析心律失常:ECG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和诊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体表,形成电位差,被心电图机记录下来即为心电图。
心电图记录方式
02
通过电极在体表特定部位记录心脏电活动,常用导联包括标准
肢体导联和加压肢体导联。
心电图波形与心脏电活动对应关系
03
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T波代表心室复极。
心电图导联系统
01
02
03
标准肢体导联
包括Ⅰ、Ⅱ、Ⅲ导联,反 映心脏电活动在额面的投 影。
起搏器心电图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心电图上可见起搏信号及其后的心室或心房反应,
有助于评估起搏器功能。
04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演示
心肌缺血/梗死案例分享
案例介绍 展示一份典型的心肌缺血/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包括波形 特征、ST段改变等。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意义,如P波、QRS波群、T 波等,以及它们在心肌缺血/梗死时的变化。
案例介绍
展示一份综合多种异常心电图特征的案例,包括心肌缺血/梗死、 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
波形分析
详细解析心电图中各个波形的变化,以及它们与不同心脏疾病的关 系。
诊断思路
总结面对复杂心电图时的诊断思路和方法,如结合患者病史、症状 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05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及误 区提示
检查前准备工作建议
T波
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形 态圆钝。
U波
位于T波后的小波,代表心室 后继电位。
心率与心律判断方法
心率计算
通过测量R-R间期(两个相邻R波 之间的距离),计算每分钟心跳次 数。
心律判断
观察心电图上P波和QRS波群的规 律性,判断心脏节律是否整齐。
心脏节律性分析技巧
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病史 心律
室速
室内差异传导
易出现于器质性心 脏病
常反复发作,可出 现于无器质性心脏 病者
可略不规则
绝对规则
心音
强度可不一致
一致
颈静脉搏动 与心率不一致
P波与QRS波频 率
不一致,P波慢
与心率一致 一致
室上性阵速合并 束支传导阻滞
同左
绝对规则 一致 与心率一致 一致
QRS波形态
宽大畸形
多呈右束支阻滞 图形
60 心率=
P-P(或R-R)interval(s)
临床上还利用查表来求出心率。
心律失常概念
由于心脏起源、频率、传导途径和 传导速度改变引起的心律紊乱。可见于 正常健康人,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
⒈P波:规律出现的P波,Ⅰ、Ⅱ、aVF、 V3-5直立,aVR倒置;
• Morbiz II: There is a fixed nume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trial and ventricular impulses, which may be 2:1 or 3:1 or 4:1. It will become progressively worse until a complete heart block is established.
(二)激动传导异常
• 包括:传导障碍,意外传导,捷径传导
•
生理性干扰脱节
• 病理性传导阻滞
• 传导阻滞的分类: • 病因:部位:程度:变化过程:
心脏传导阻滞
• 1 Sino-auricular block,SAB • I°S-A B • II°S-A B Morbiz I p-p 渐短,出现Q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科
典型的心脏图解
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 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要光有这个就能确诊左室肥厚,要是没有就看V5的R波>2.5MV或伴有ST-T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
(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
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下移或T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
侧壁,Ⅰ,v56,aVL红旗飘飘(人抬起头走路)
11.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看整个心电图均有QRS增宽,ST-T改变。
V1、V2S波加深。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就看V1多了一个大的R波(畸形),伴有ST-T
改变。
12.室速:有P波,QRS畸形增宽。
阵发性室上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2个格,节律规则,QRS正常,无P,T(需要与窦速鉴别)
13. 房室传导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0.20S,其余正常;需与窦缓鉴别
Ⅱ度Ⅰ型传导阻滞(莫氏型):PR间期逐渐延长,有QRS波脱落;
Ⅱ度Ⅱ型传导阻滞(固定性):PR间期固定不变,有QRS脱落,PP间期固定;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走房,室走室,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波次数>QRS 波,P-P<R-R
1、正常心电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窦性心动过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3、窦性心动过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房性期前收缩---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是节律不一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5、室性期前收缩---特点: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点:与窦性心动过速有点相似,但是频律更快一
些,在150-250次/分之间。
在电视节目中反映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用此图来衬托紧的气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点:没有正常波形,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及深的T波,有点象拉开的弹簧一样一圈一圈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8、房颤---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 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9、房扑---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相同的F 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0、II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逐渐延长,至QRS 波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1、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特点:P-R间期固定不变,QRS 波自动发生一次脱落,周而复始出现。
12、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各个波形正常,但P波的节律与QRS 波的节律没有联系,各自维持自己的节律。
此图P 波130次/分;QRS 波只有42次/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3、左、右心室肥厚---特点: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
通常以QRS 波群电压增高为标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4、典型心肌缺血---特点:ST段水平形或下斜形压低大于0.1mv或抬高0.3mv。
15、急性心肌梗死---特点:
早期:首先T波高大,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
急性期:出现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耸直立T波开始降低并倒置。
近期: 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旧期: ST-T恢复正常,残留坏死Q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