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4_201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文(含解析)
高中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文(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数学试题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ABC中,“A=”是“cosA=”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已知命题p:∃x∈R,x﹣2>0,命题q:∀x∈R,>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p∨q是假命题 B.命题p∧q是真命题C.命题p∨(¬q)是假命题 D.命题p∧(¬q)是真命题3.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4.若直线(m+2)x+3y+3=0与直线x+(2m﹣1)y+m=0平行,则实数m=() A.﹣或1 B. 1 C. 1或2 D.﹣5.直线2x+3y+1=0与直线4x+my+7=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A. 4 B. C. D.6.设l,m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A.若l⊥α,l⊥m,则m∥α B.若l⊂α,m⊂β,α∥β,则l∥mC.若l∥α,m⊥α,则l⊥m D.若α∩β=l,l⊥γ,m⊥β,则m∥γ7.过P(2,0)的直线被圆(x﹣2)2+(y﹣3)2=9截得的线段长为2时,直线l的斜率为()A. B. C.±1 D.8.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 y=±2x B. C. D.9.直线l:x+y﹣4=0与圆C:x2+y2=4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过圆心 B.相交不过圆心 C.相切 D.相离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命题“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是假命题B.若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是真命题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是•<0D.“x2>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由命题“存在x∈R,使x2+2x+m≤0”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X围为.12.已知命题p:m<0,命题q:∀x∈R,x2+mx+1>0成立,若“p∧q”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X围是.13.两直线l1:ax+2y﹣1=0,l2:(a﹣1)x+ay+1=0垂直,则a=.14.两圆x2+y2﹣4x+6y=0和x2+y2﹣6x=0的连心线方程为.15.已知动圆M与圆C1:(x+3)2+y2=9外切且与圆C2:(x﹣3)2+y2=1内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1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m3.17.下列四个命题:①“∃x∈R,x2﹣x+1≤0”的否定;②“若x2+x﹣6≥0,则x>2”的否命题;③在△ABC中,“A>30°”是“sin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函数f(x)=tan(x+φ)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φ=kπ.(k∈Z)”,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分.)18.设p:实数x满足x2+2ax﹣3a2<0(a>0),q:实数x满足x2+2x﹣8<0,且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X围.19.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方程:(1)长轴在x轴上,长轴长等于12,离心率等于;(2)椭圆经过点(﹣6,0)和(0,8);(3)椭圆的一个焦点到长轴两端点的距离分别为10和4.20.如图,正方形ACDE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垂直,M是CE和AD的交点,AC⊥BC,且AC=BC.(1)求证:AM⊥平面EBC;(2)求直线AB与平面EBC所成角的大小.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且过点D(2,0).(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22.已知圆C:x2+y2=4和直线l:3x+4y+12=0,点P是圆C上的一动点,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点A、B,(1)求与圆C相切且平行直线l的直线方程;(2)求△PAB面积的最大值.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ABC中,“A=”是“cosA=”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证明充分性和必要性,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在△ABC中,若A=,则cosA=,是充分条件,在△ABC中,若cosA=,则A=或A=,不是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考查了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值问题,是一道基础题.2.已知命题p:∃x∈R,x﹣2>0,命题q:∀x∈R,>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p∨q是假命题 B.命题p∧q是真命题C.命题p∨(¬q)是假命题 D.命题p∧(¬q)是真命题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容易判断命题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所以根据p∨q,p∧q,¬q的真假和p,q的关系即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x∈R,x﹣2>0,即不等式x﹣2>0有解,∴命题p是真命题;x<0时,无解,∴命题q是假命题;∴p∨q为真命题,p∧q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p∨(¬q)是真命题,p∧(¬q)是真命题;∴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以及p∨q,p∧q,¬q的真假和p,q真假的关系.3.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直线x﹣2y+2=0与坐标轴的交点为(﹣2,0),(0,1),依题意得.解答:直线x﹣2y+2=0与坐标轴的交点为(﹣2,0),(0,1),直线x﹣2y+2=0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故.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基本性质,只需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c即可,属于基础题型.4.若直线(m+2)x+3y+3=0与直线x+(2m﹣1)y+m=0平行,则实数m=() A.﹣或1 B. 1 C. 1或2 D.﹣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直线的平行可得m的方程,解得m代回验证可得.解答:解:∵直线(m+2)x+3y+3=0与直线x+(2m﹣1)y+m=0平行,∴(m+2)(2m﹣1)﹣3×1=0,解得m=﹣或1经验证当m=1时,两直线重合,应舍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平行关系,属基础题.5.直线2x+3y+1=0与直线4x+my+7=0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A. 4 B. C. D.考点: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通过直线的平行求出m,然后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求解即可.解答:解:直线2x+3y+1=0与直线4x+my+7=0平行,所以m=6,直线4x+my+7=0化为直线4x+6y+7=0即2x+3y+3.5=0,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条平行线之间是距离的求法,基本知识的考查.6.设l,m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A.若l⊥α,l⊥m,则m∥α B.若l⊂α,m⊂β,α∥β,则l∥mC.若l∥α,m⊥α,则l⊥m D.若α∩β=l,l⊥γ,m⊥β,则m∥γ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利用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求解.解答:解:若l⊥α,l⊥m,则m∥α或m⊂α,故A错误;若l⊂α,m⊂β,α∥β,则l与m平行或异面,故B错误;若l∥α,m⊥α,则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得l⊥m,故C正确;若α∩β=l,l⊥γ,m⊥β,则m∥γ或m⊂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7.过P(2,0)的直线被圆(x﹣2)2+(y﹣3)2=9截得的线段长为2时,直线l的斜率为() A. B. C.±1 D.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k,由已知条件结合圆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出=2,由此能求出直线的斜率.解答:解: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2k,(x﹣2)2+(y﹣3)2=9的圆心C(2,3),半径r=3,∵过P(2,0)的直线被圆(x﹣2)2+(y﹣3)2=9截得的线段长为2,∴圆心C(2,3)到直线AB的距离d==2,∵点C(2,3)到直线y=kx﹣2k的距离d==2,∴•2=3,解得k=±.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合理运用.8.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A. y=±2x B. C. D.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通过双曲线的离心率,推出a、b关系,然后直接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由双曲线的离心率,可知c=a,又a2+b2=c2,所以b=a,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基本性质,渐近线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9.直线l:x+y﹣4=0与圆C:x2+y2=4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过圆心 B.相交不过圆心 C.相切 D.相离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求出圆心(0,0)到直线l:x+y﹣4=0的距离d正好等于半径,可得直线和圆相切.解答:解:由于圆心(0,0)到直线l:x+y﹣4=0的距离为d==2=r(半径),故直线和圆相切,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命题“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是假命题B.若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是真命题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是•<0D.“x2>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简易逻辑.分析: A.“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为“若a2>b2,则a>b>0”是假命题;B.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为“函数f(x)为周期函数,则f (x)=sinx”,显然不正确;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0,反之不成立,由于非零向量反向共线时,满足<0;D.“x2>2”⇒或x,而x2﹣3x+2=﹣≥﹣,反之也不成立.解答:解:A.“若a>b>0,则a2>b2”的逆命题为“若a2>b2,则a>b>0”是假命题,正确;B.函数f(x)=sin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的逆命题为“函数f(x)为周期函数,则f (x)=sinx”是假命题,不正确;C.向量,的夹角为钝角⇒•<0,反之不成立,由于向量反向共线时,其<0,因此不正确;D.“x2>2”⇒或x,此时x2﹣3x+2=﹣≥﹣,反之也不成立,因此“x2>2”是“x2﹣3x+2≥0”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不正确.综上可得:只有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性质、简易逻辑的判定、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夹角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由命题“存在x∈R,使x2+2x+m≤0”是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X围为(1,+∞).考点:特称命题.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命题为假命题,则其否命题为真命题,得出∀x∈R,都有x2+2x+m>0,再由△<0,求得m.解答:解:∵“存在x∈R,使x2+2x+m≤0”,∴其否命题为真命题,即是说“∀x∈R,都有x2+2x+m>0”,∴△=4﹣4m<0,解得m>1.∴m的取值X围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存在命题的否定,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转化、计算能力.12.已知命题p:m<0,命题q:∀x∈R,x2+mx+1>0成立,若“p∧q”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X围是﹣2<m<0 .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假性判断出命题p、q都是真命题,再逐一求出m的X围,最后求它们的交集.解答:解:因为“p∧q”为真命题,所以命题p、q都是真命题,若命题q是真命题,则∀x∈R,x2+mx+1>0横成立,所以△=m2﹣4<0,解得﹣2<m<2,又命题p:m<0,也是真命题,所以实数m的取值X围是:﹣2<m<0,故答案为:﹣2<m<0.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的真假性,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3.两直线l1:ax+2y﹣1=0,l2:(a﹣1)x+ay+1=0垂直,则a= 0或﹣1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已知得a(a﹣1)+2a=0,由此能求出a.解答:解:∵两直线l1:ax+2y﹣1=0,l2:(a﹣1)x+ay+1=0垂直,∴a(a﹣1)+2a=0,解得a=0或a=﹣1.故答案为:0或﹣1.点评: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性质的合理运用.14.两圆x2+y2﹣4x+6y=0和x2+y2﹣6x=0的连心线方程为3x﹣y﹣9=0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求出圆心坐标,利用点斜式,可得方程.解答:解:两圆x2+y2﹣4x+6y=0和x2+y2﹣6x=0的圆心坐标分别为(2,﹣3),(3,0),∴连心线方程为y﹣0=(x﹣3),即3x﹣y﹣9=0.故答案为:3x﹣y﹣9=0.点评: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考查直线方程,比较基础.15.已知动圆M与圆C1:(x+3)2+y2=9外切且与圆C2:(x﹣3)2+y2=1内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1(x≥2).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找出两圆圆心坐标与半径,设设动圆圆心M(x,y),半径为r,根据动圆M与圆C1外切且与圆C2内切,即可确定出M轨迹方程.解答:解:由圆C1:(x+3)2+y2=9,圆心C1(﹣3,0),半径r1=3,圆C2:(x﹣3)2+y2=1,圆心C2(3,0),r2=1,设动圆圆心M(x,y),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整理得:|MC1|﹣|MC2|=4,则动点M轨迹为双曲线,a=2,b=,c=3,其方程为﹣=1(x≥2).故答案为:﹣=1(x≥2)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动点轨迹方程,熟练掌握双曲线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m3.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立体几何.分析:几何体是圆锥与圆柱的组合体,判断圆柱与圆锥的高及底面半径,代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圆锥与圆柱的组合体,其中圆柱的高为4,底面直径为2,圆锥的高为2,底面直径为4,∴几何体的体积V=π×12×4+×π×22×2=4π+π=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四个命题:①“∃x∈R,x2﹣x+1≤0”的否定;②“若x2+x﹣6≥0,则x>2”的否命题;③在△ABC中,“A>30°”是“sin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函数f(x)=tan(x+φ)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φ=kπ.(k∈Z)”,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②.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简易逻辑.分析:①按照特称命题的否定要求改写,然后判断真假;②先写出原命题,然后再按照否条件、否结论进行改写;③双向推理,然后进行判断,此例可以举反例;④结合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推导,从左推右,然后反推化简.解答:解:①原命题的否定是:∀x∈R,x2﹣x+1>0;因为,故①为真命题;②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x2+x﹣6<0,则x≤2.由x2+x﹣6<0,得(x+3)(x﹣2)<0,所以﹣3<x<2,故②为真命题;③当A=150°时,.所以故在△ABC中,“A>30°”是“sinA>”的不充分条件.故③是假命题;④若函数f(x)为奇函数,则f(0)=tanφ=0,或y轴为图象的渐近线,所以φ=kπ(k∈Z);或tanφ不存在,则φ=,(k∈Z)所以前者是后者的不充分条件.故④为假命题.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以简易逻辑为载体,考查了命题的否定及否命题的写法以及真假判断,充分必要性的判断方法,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9分.)18.设p:实数x满足x2+2ax﹣3a2<0(a>0),q:实数x满足x2+2x﹣8<0,且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X围.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先分别化简两个不等式,再利用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然后某某数a的取值X围.解答:解:由x2+2ax﹣3a2<0得(x+3a)(x﹣a)<0,又a>0,所以﹣3a<x<a,(2分)x2+2x﹣8<0,∴﹣4<x<2,p为真时,实数x的取值X围是:﹣3a<x<a;q为真时,实数x的取值X围是:﹣4<x<2(6分)因为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有(10分)所以实数a的取值X围是≤a≤2.(14分)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计算能力,转化思想,是中档题.19.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方程:(1)长轴在x轴上,长轴长等于12,离心率等于;(2)椭圆经过点(﹣6,0)和(0,8);(3)椭圆的一个焦点到长轴两端点的距离分别为10和4.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设椭圆方程为+=1(a>b>0),运用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解得a,b,即可得到椭圆方程;(2)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n>0),由题意代入点(﹣6,0)和(0,8),解方程即可得到椭圆方程;(3)讨论椭圆的焦点的位置,由题意可得a﹣c=4,a+c=10,解方程可得a,c,再由a,b,c 的关系解得b,即可得到椭圆方程.解答:解:(1)设椭圆方程为+=1(a>b>0),由题意可得,2a=12,e=,即有a=6,=,即有c=4,b===2,即有椭圆方程为+=1;(2)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n>0),由题意代入点(﹣6,0)和(0,8),可得36m+0=1,且0+64n=1,解得m=,n=,即有椭圆方程为+=1;(3)当焦点在x轴上时,可设椭圆方程为+=1(a>b>0),由题意可得a﹣c=4,a+c=10,解得a=7,c=3,b==2,即有椭圆方程为+=1;同理,当焦点在y轴上时,可得椭圆方程为+=1.即有椭圆方程为+=1或+=1.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椭圆的方程的求法,注意运用椭圆的方程的正确设法,以及椭圆性质的运用,属于基础题.20.如图,正方形ACDE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垂直,M是CE和AD的交点,AC⊥BC,且AC=BC.(1)求证:AM⊥平面EBC;(2)求直线AB与平面EBC所成角的大小.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空间向量及应用.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利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2)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大小.解答:解:∵四边形ACDE是正方形,所以EA⊥AC,AM⊥EC,∵平面ACDE⊥平ABC,∴EA⊥平面ABC,∴可以以点A为原点,以过A点平行于BC的直线为x轴,分别以直线AC和AE为y轴和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EA=AC=BC=2,则A(0,0,0),B(2,2,0),C(0,2,0),E(0,0,2),∵M是正方形ACDE的对角线的交点,∴M(0,1,1) (3)=(0,1,1),=(0,2,0)﹣(0,0,2)=(0,2,﹣2),=(2,2,0)﹣(0,2,0)=(2,0,0),∴,,∴AM⊥EC,AM⊥CB,∴AM⊥平面EBC.…(5分)(2)∵AM⊥平面EBC,∴为平面EBC的一个法向量,∵=(0,1,1),=(2,2,0),∴cos.∴=60°.∴直线AB与平面EBC所成的角为30°.…(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法证明线面垂直以及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大小,运算量较大.2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且过点D(2,0).(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若P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考点:轨迹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1)设椭圆方程为,根据题意可得a=2且c=,从而b==1,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P(x0,y0),线段PA的中点为M(x,y),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将x0、y0表示成关于x、y的式子,将P(x0,y0)关于x、y的坐标形式代入已知椭圆的方程,化简整理即可得到线段PA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解答:解:(1)由题意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椭圆经过点D(2,0),左焦点为,∴a=2,,可得b==1因此,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设点P的坐标是(x0,y0),线段PA的中点为M(x,y),由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整理得,∵点P(x0,y0)在椭圆上,∴可得,化简整理得,由此可得线段PA中点M的轨迹方程是.点评:本题给出椭圆满足的条件,求椭圆方程并求与之有关的一个轨迹方程,着重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和轨迹方程的求法等知识点,属于中档题.22.已知圆C:x2+y2=4和直线l:3x+4y+12=0,点P是圆C上的一动点,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点A、B,(1)求与圆C相切且平行直线l的直线方程;(2)求△PAB面积的最大值.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专题:直线与圆.分析:(1)根据题意设所求方程为3x+4y+a=0,根据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r求出a的值,即可确定出所求直线方程;(2)当直线与AB平行,且与圆相切时,△PAB面积的最大值,如图所示,求出|AB|与|MN|的长,即可确定出△PAB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a=0,由题意得: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r,即=2,解得:a=±10,则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10=0;(2)当直线与AB平行,且与圆相切时,△PAB面积的最大值,此时直线方程为3x+4y﹣10=0,∵点C到直线AB的距离||=,CM=2,∴|MN|=+2=,∵A(﹣4,0),B(0,3),即OA=4,OB=3,∴|AB|=5,则△PAB面积最大值为×5×=11.点评: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涉及的知识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直线平行时斜率的关系,以及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熟练掌握公式及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XXX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

XXX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XXX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后有答案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50分一、基础与阅读(17分)材料一古人云“冒之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通过服饰表明贵贱在夏商时期当已形成。
我们通过《孝经》对服饰的论述片段,便能了解到古代“不僭上逼下”的着装要求。
穿错颜色,不但会受到惩罚,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清朝XXX 赐死年羹尧时,列举的罪状有几条就跟着装用色有关——用鹅黄色的荷包。
用黄布包裹衣服。
中国历代的服饰色彩与五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历代的服饰色彩演变中不难发现,古代服饰色彩始终以正色为尊,注重衣色之纯,五种正色白、青、黑、赤、黄源于五行金、木、水、火、土。
而历代所崇尚的颜色各异,《檀弓》有云“夏后氏尚黑,XXX尚白,XXX”,《史记·殷本纪》也记述XXX“易服色。
尚白”。
《礼记·王藻》云:“衣杂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
”个中的“列采”就是杂色服饰,也就是说,没有穿着杂色衣服是不能进入公门的。
作为封建社会初步的秦朝尚水德,于是黑色便成为打扮的首要颜色,“郊祀之服皆以袀玄”。
皇帝也经常是“玄衣绛裳”,即黑色上衣和深红色下衣,同样是以黑色为主调。
普通百姓单调的服色与礼制限制有关,“散民不敢服杂彩”(《春秋繁露·服制》)的描述正反映了这一现实。
《汉书·五行志》也曾记录,XXX微服私行,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遂穿着“白衣”。
封建社会中期当前,关于打扮颜色和等级的划定越发明确具体。
XXX虽然划定“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但没有特别划定皇帝常服的服色。
而到了唐初,以黄袍衫等为皇帝常服,厥后逐渐用赤黄,“遂禁XXX不得以XXX为衣服杂饰”。
今后当前,黄色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颜色,成为皇帝王权的象征。
据《清史稿》记录:“龙袍,色用明黄。
领、袖俱石青,片金缘。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文科)

北京市西城区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数学2015.1(文科)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12. 命题“2,20x x x ∃∈-<R ”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右图是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四棱锥的 体积为_______.14. 圆心在直线y x =上,且与x 轴相切于点(2,0) 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15. 已知F 为双曲线22:14y C x -=的一个焦点, 则点F 到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 16.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 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 深度.降水量以m m 为单位.为了测量一次降雨的降水量,一个同学使用了如图所 示的简易装置:倒置的圆锥. 雨后,用倒置的圆锥接到的 雨水的数据如图所示,则这一场雨的降水量为 m 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平面ABE ,90AEB ∠=o,F 为CE 上的点. (Ⅰ)求证://AD 平面BCE ; (Ⅱ)求证:AE ⊥BF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俯视图AEBCD F18.(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0,0)A ,(4,0)B ,(3,1)C . (Ⅰ)求△ABC 中AC 边上的高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Ⅱ)求△ABC 外接圆的方程.19.(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BC =,E 为AC 中点. (Ⅰ)求证:1//AB 平面1BC E ; (Ⅱ)求证:平面1BC E ⊥平面11ACC A .20.(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A B 是椭圆22:13x W y +=的两个顶点,过点A 的直线与椭圆W 交于另一点C .(Ⅰ)当AC 的斜率为31时,求线段AC 的长; (Ⅱ)设D 是AC 的中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恰过点D . 求直线AC 的斜率.AB CEA 1B 1C 121.(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平面PCD ⊥平面ABCD ,且3PD PC BC ===,CD =E 为PB 中点.(Ⅰ)求三棱锥P BCD -的体积; (Ⅱ)求证:CE ⊥平面PBD ;(Ⅲ)设M 是线段CD 上一点,且满足2DM MC =,试在线段PB 上确定一点N ,使得//MN 平面PAD ,并求出BN 的长.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A B 是抛物线24y x =上的不同两点,弦AB (不平行于y 轴)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P .(Ⅰ)若直线AB 经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求,A B 两点的纵坐标之积;(Ⅱ)若点P 的坐标为(4,0),弦AB 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其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PABCDE M·北京市西城区2014 —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二数学(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B2.B3.D4. C5. D6.D7.A8. A9.C 10.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1x =- 12. 2,20x x x ∀∈-≥R 13.8314. 22(2)(2)4x y -+-= 15. 2 16. 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7. (本小题满分13分)(Ⅰ)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为矩形,所以//AD BC . ………………2分 又因为BC ⊂平面BCE ,AD ⊄平面BCE , ………………4分所以//AD 平面BCE . ………………5分 (Ⅱ)证明:因为AD ⊥平面ABE ,BC AD //,所以BC ⊥平面ABE ,则BC AE ⊥ . ………………7分 又因为90AEB ∠=o,所以AE BE ⊥. ………………9分 所以AE ⊥平面BCE . ………………11分 又BF ⊂平面BCE , ………………12分 所以AE BF ⊥. ………………13分18. (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因为(0,0)A ,(3,1)C ,所以直线AC 的斜率为13k =, ………………2分 又AC 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经过点(4,0)B ,且与AC 垂直,所以所求直线斜率为3-, ………………4分 所求方程为03(4)y x -=--,即 3120x y +-=. ………………5分(Ⅱ)设△ABC 外接圆的方程为220x y Dx Ey F ++++=, ………………6分AEBCDF因为点(0,0)A ,(4,0)B ,(3,1)C 在圆M 上,则2220,440,3130.F D F D E F =⎧⎪++=⎨⎪++++=⎩………………9分解得4D =-,2E =,0F =. ………………12分所以△ABC ∆外接圆的方程为22420x y x y +-+=. ………………13分19. (本小题满分14分)(Ⅰ)证明:连结1CB ,与1BC 交于点F ,连结EF . ………………1分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是直三棱柱, 所以四边形11BCC B 是矩形,点F 是1B C 中点. ………………3分又E 为AC 中点,所以1//EF AB . …………5分 因为EF ⊂平面1BC E ,1AB ⊄平面1BC E ,所以1//AB 平面1BC E . ………………7分 (Ⅱ)证明:因为AB BC =,E 为AC 中点,所以BE AC ⊥. ………………9分 又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是直三棱柱,所以1CC ⊥底面ABC ,从而1CC BE ⊥. ………………11分 所以BE ⊥平面11ACC A . ………………12分 因为BE ⊂平面1BC E , ………………13分 所以平面1BC E ⊥平面11ACC A . ………………14分20. (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由已知(0,1)A -,直线AC 的方程为13y x 1=-. ………………1分 由221,313y x x y 1⎧=-⎪⎪⎨⎪+=⎪⎩ 得2230x x -=, ………………2分 解得32x =或0x =(舍), ………………3分所以点C 的坐标为31(,)22-, ………………4分所以2AC ==. ………………5分ABCEA 1B 1C 1F(Ⅱ)依题意,设直线AC 的方程为1y kx =-,0k ≠.由221,13y kx x y =-⎧⎪⎨+=⎪⎩ 得22(31)60k x kx +-=, ………………7分 解得2631kx k =+或0x =(舍), ………………8分所以点C 的横坐标为2631kk +,设点D 的坐标为00(,)x y ,则02331kx k =+, ………………9分0021131y kx k -=-=+, ………………10分因为以AB 为直径的圆恰过点D ,所以1OD =,即222231()()13131k k k -+=++. ………………11分 整理得23k 1=, ………………12分所以k =. ………………13分21. (本小题满分13分)(Ⅰ)解:由已知3PD PC ==,CD =△P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CPD ∠=o. ………………1分因为平面PC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BC CD ⊥,所以BC ⊥平面PCD . ………………2分 三棱锥P BCD -的体积1119()3322PCD V S BC PC PD BC ∆=⨯=⨯⨯⨯=. ………………4分(Ⅱ)证明:由(Ⅰ)知,BC ⊥平面PCD , 所以BC ⊥PD .因为90CPD ∠=o,即PD PC ⊥,所以PD ⊥平面PBC . ………………5分 因为CE ⊂平面PBC ,所以PD CE ⊥. ………………6分 因为PC BC =,E 为PB 中点,所以CE PB ⊥, ………………7分 因为PD PB P =I ,所以CE ⊥平面PBD . ………………8分(Ⅲ)解:在面PCD 上,过M 作//MF PD 交PC 于F .在面PBC 上,过F 作//FN BC 交PB 于N ,连结MN . ………………9分 因为//MF PD ,MF ⊄平面PAD ,PD ⊂平面PAD ,PABCDE M· FN所以//MF 平面PAD .因为////FN BC AD ,FN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所以//FN 平面PAD .所以平面//MNF 平面PAD . ………………10分 从而,//MN 平面PAD . ………………11分由所作可知,△C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M =所以1CF =,2PF =. ………………12分△PNF ,△PB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N =PB =所以N 为线段PB 上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且BN =. ………………13分22. (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1,0)F , ………………1分依题意,设直线AB 方程为(1)y k x =-,其中0k ≠. ………………2分将24y x =代入直线方程,得2(1)4y y k =-, 整理得2440ky y k --=, ………………4分 所以4A B y y =-,即,A B 两点的纵坐标之积为4-. ………………5分 (Ⅱ)设:(0)AB y kx b k =+≠,11(,)A x y ,22(,)B x y .由24,y x y kx b⎧=⎨=+⎩ 得222(24)0k x kb x b +-+=. ………………6分 由222241616416160k b kb k b kb ∆=+--=->,得1kb <. ………………7分所以12242kb x x k -+=,2122b x x k=. ………………8分设AB 中点坐标为00(,)x y ,则120222x x kb x k +-==, 002y kx b k=+=, ………………9分 所以弦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2212()kby x k k k--=--, 令0y =,得222kbx k -=+. ………………10分由已知2224kb k-+=,即222k kb =-. ………………11分AB ======……………12分当2112k =,即k =AB 的最大值为6. ………………13分当k =b =;当k =b =均符合题意.所以弦AB 的长度存在最大值,其最大值为6. ………………14分。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抛物线22y x =的准线方程是 ( ) (A ) 12x(B )12y (C )12x (D )12y(3)在四面体OABC 中,点P 为棱BC 的中点. 设OA =a , OB =b ,OC =c ,那么向量AP 用基底{,,}a b c 可表示为( )(A )111222-+a +b c (B )1122-+a +b c (C )1122+a +b c(D )111222+a +b c(4)已知直线l ,平面α.则“l α”是“直线m α,l m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6)已知命题:p 椭圆的离心率(0,1)e ∈,命题:q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此抛物线的切线,那么 ( ) (A )p q ∧是真命题 (B )()p q ∧⌝是真命题 (C )()p q ⌝∨是真命题 (D )p q ∨是假命题(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点E 是棱1CC 上的一个动点,平面1BED 交棱1AA 于点F .则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 (A )存在点E ,使得11AC //平面1BED F (B )存在点E ,使得1B D ⊥平面1BED F (C )对于任意的点E ,平面11AC D ⊥平面1BED F (D )对于任意的点E ,四棱锥11B BED F -的体积均不变【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2,1,3)a ,(4,2,)x b .若a b ,则x.【答案】103【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ab ,所以241230a b x ,解得103x。
考点:两空间向量垂直的数量积公式。
职高高二数学试题(含答案)(精选.)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数学)期末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XXX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两条直线分别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两个平面分别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③一条直线分别与两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④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A .1 B .2 C .3 D .4 2、若直线L 上有两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且L,则直线L 与的位置关系为 ( )A 、平行B 、相交C 、平行与相交D 、不能确定 3、空间四面体A-BCD, AC=BD,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是 (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4、已知1sin()63πα+=,则cos()3πα-的值为( )A 、 12B 、12-C 、 13D 、 13-5、sin163sin 223sin 253sin313+=( )A .12-B .12C .32-D .326、已知3sin(),45x π-=则sin 2x 的值为( ) A. 1925 B.1625 C.1425 D.7257、椭圆1162522=+y x 上的一点P,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焦点距班级 考号 姓名 . …………………………………….装…………订…………线……………………………………………………….离为 ( )A .2B .3C .5D .78、椭圆2255x ky -=的一个焦点是(0,2),那么k 等于 ( )A. 1-B. 1C.5D. 5-9、方程11122=-++k y k x 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kB .0>kC .0≥kD .1>k 或1-<k10、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直线01243=--y x 上,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 ) A .x y 162=B.y x 122-=C .y x x y 121622-==或 D .以上均不对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 案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思想政治参考答案2015.1第一部分(选择题,28小题,共计56分)1.(2015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1)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
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说B.哲学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C.哲学总是和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2015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2)“哲学要不与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表明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整个世界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3.(2015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4.(2015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4)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5.(2015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5)“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6.(2015年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6)古代欧洲有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数学(理)试题

海淀区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数学(理科)2015.1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直线2x y +=的倾斜角是()A.π6 B.π4 C. 2π3 D.3π42.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2213x y m +=的离心率是12,则实数m 的值是()A. 4B.94C. 1D.343. 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8 B.83 C. 163D. 6 4. 已知圆22:1O x y +=,直线:3430l x y +-=,则直线l 被圆O 所截的弦长为() A.65 B. 1 C.85D.2 5. 已知向量(1,1,0,),(0,1,1),==a b (1,0,1),(1,0,1)==-c d ,则其中共面的三个向量是() A.a,b,c B. a,b,d C. a,c,d D.b,c,d6. 已知等差数列{}n a ,则“21a a >”是“数列{}n a 为单调递增数列”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 已知正四面体A BCD -的棱长为2,点E 是AD 的中点,则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F BC ∀∈,EF AD ⊥ B. F BC ∃∈,EF AC ⊥ C. F BC ∀∈,EF ≥ D. F BC ∃∈,EF AC ∥8.已知曲线||1W y =,则曲线W 上的点到原点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1[,1]2B.[2C.[2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 已知直线10x ay --=与直线y ax =平行,则实数___.a =10.双曲线221169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空间向量(0,1,1),(,0,1)x ==a b ,若a,b 的夹角为π3,则实数x 的值为__.12.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若等边12P F F △的一个顶点P 在椭圆C 上,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13. 已知点1(,0)2A -,抛物线22y x =的焦点为F ,点P 在抛物线上,且|||AP PF =,则||___.OP =14.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α为其六个面中的一个. 点P α∈且P 不在棱上,若P 到异面直线1,AA CD 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可能是_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①圆的一部分②椭圆的一部分③双曲线的一部分④抛物线的一部分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共10分)已知点(0,2)A ,圆22:1O x y +=.( I ) 求经过点A 与圆O 相切的直线方程;( II ) 若点P 是圆O 上的动点,求OP AP ⋅的取值范围.16. (本小题共12分)已知抛物线24W y x =:的焦点为F ,直线2+y x t =与抛物线W 相交于,A B 两点.( I ) 将||AB 表示为t 的函数;( II )若||AB =AFB △的周长.17.(本小题共12分)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2,0,0),(2,2,0),0,0,2,(0,2,1)A B D E . ( I ) 求证:直线BE ∥平面ADO ;( II ) 求直线OB 和平面ABD 所成的角;(Ⅲ) 在直线BE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直线AP 与直线BD 垂直?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本小题共10分)如图,已知直线(0)y kx k =≠与椭圆22:12x C y +=交于,P Q 两点.过点P 的直线PA 与PQ 垂直,且与椭圆C 的另一个交点为A .( I ) 求直线PA 与AQ 的斜率之积;( II ) 若直线AQ 与x 轴交于点B ,求证:PB 与x 轴垂直.海淀区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数学(理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1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4分,共32分.OAx PQ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4分,共24分.9. 1或1- 10.34y x =或34y x =- 11.1或1-12.1213. 14. ④说明:9,10,11题每个答案两分,丢掉一个减两分,14题多写的不给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15. (本小题满分10分)解:(I )由题意,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方程为2y kx =+,即20kx y -+=,-------------1分 所以圆心O 到直线的距离为d =,-------------3分所以1d ==,解得k =, -------------4分所求直线方程为2y =+或2y =+. -------------5分 (II )设点(,)P x y ,所以 (,)OP x y =,(,2)AP x y =-,-------------6分 所以 222OP AP x y y ⋅=+-.-------------7分因为点P 在圆上,所以22=1x y +,所以12OP AP y ⋅=-. -------------8分 又因为22=1x y +,所以11y -≤≤, -------------9分 所以[1,3]OP AP ⋅∈-. -------------10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解:(I )设点1122(,),(,),A x y B x y因为242y xy x t⎧=⎨=+⎩, 消元化简得22444)0x t x t +-+=(-------------2分所以2212212163216161632044+144t t t t t x x t t x x ⎧⎪∆=-+-=->⎪-⎪==-⎨⎪⎪=⎪⎩-------------4分所以12||AB x x -==12t <. -------------6分 (II)因为||AB =4t =-经检验,此时16320t ∆=->. -------------8分 所以1215x x t +=-=, 所以有1212||||()()52722p pAF BF x x x x p +=+++=++=+=. -------------10分又||AB =,所以AFB △的周长为. -------------12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 (I )法一:取点(0,2,0)C则(2,0,0),(2,0,0)CB OA ==,所以CB OA =,所以OA CB ∥-------------1分又0,2,00,1,0OD CE ==(),(),所以12CE OD =,所以OD CE ∥-------------2分又,OA OD D CECB C ==所以平面OAD CBE ∥-------------3分 所以BE ∥平面ADO -------------4分 法二:由题意,点,,A D O 所在的平面就是 xOz 平面, 取其法向量为(0,1,0)n =,-------------1分而(2,0,1)BE =-,所以0BE n ⋅=,即BE n ⊥,-------------3分 又显然点,B E 不在平面ADO 上,所以BE ∥平面ADO . -------------4分 (II )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m a b c =, 因为(0,2,0),(2,0,2)AB AD ==-,所以20220AB m b AD m a c ⎧⋅==⎪⎨⋅=-+=⎪⎩, 所以可取(1,0,1)m =. -------------6分又(2,2,0),OB =设OB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为θ. 所以1sin |cos ,|||2||||2OB mOB m OB m θ⋅=<>===. -------------8分所以直线OB 和平面ABD 所成的角为6π. -------------9分(Ⅲ)假设存在点(,,)P x y z ,使得直线AP 与直线BD 垂直.设BP BE λ=, 即(2,2,)(2,0,)x y z λλ--=- . -------------10分所以222x y z λλ=-⎧⎪=⎨⎪=⎩,所以(2,2,)AP λλ=-. 又(2,2,2)BD =--,所以4420AP BD λλ⋅=-+=,-------------11分解得23λ=,所以在直线BE 上存在点P ,使得直线AP 与直线BD 垂直, 点P 的坐标为22,2,)33(.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0分)解:(I )法一:设点1122(,),(,)P x y A x y ,因为22220x y y kx⎧+-=⎨=⎩, 所以22(21)2k x +=所以22221x k =+,所以,P Q 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可设11(,)Q x y --. -------------1分因为直线PQ 的斜率为k ,且0k ≠, 而2121PA y y k x x -=-,21212121()()AQ y y y y k x x x x --+==--+, -------------2分 所以 2221212122212121PA AQy y y y y y k k x x x x x x -+-⋅==-+- 因为点,P A 都在椭圆上,所以 222212121,1,22x x y y +=+=-------------3分所以 2221222122222121(1)(1)22PA AQ x x y y k k x x x x ----⋅==-- 221222211()2x x x x -=- 12=--------------5分法二:设点1122(,),(,)P x y A x y ,因为22220x y y kx⎧+-=⎨=⎩, 所以22(21)2k x +=所以22221x k =+,所以,P Q 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可设11(,)Q x y --. -------------1分 因为直线PQ 的斜率为k ,且0k ≠,所以直线PA 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PA 的方程为1y k x m =+.所以221220x y y k x m ⎧+-=⎨=+⎩,消元得到22211(12)4220k x k mx m +++-=. -------------2分所以22111221212214(422)04122212k m k m x x k m x x k ⎧⎪∆=-+>⎪⎪-⎪+=⎨+⎪⎪-=⎪+⎪⎩-------------3分 又121112212()()12my y k x m k x m k +=+++=+. -------------4分 所以212121211()1()2AQ y y y y k x x x x k --+===---+,所以111122PA AQ k k k k ⋅=-⋅=-. -------------5分 (II )因为2121112AQ y y k x x k +==-+,而直线,PQ PA 垂直, 所以11k k =-,所以2AQ kk =, -------------6分 所以直线AQ 的方程为11()[()]2ky y x x --=--. -------------7分令0y =,得11()2ky x x =+, -------------8分因为点11(,)P x y 在直线y kx =上,所以11y kx =, -------------9分 代入得到B 的横坐标为01x x =,所以直线PB 与x 轴垂直. -------------10分说明:解答题有其它正确解法的请酌情给分.。
【新课标】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数学(理)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数学(理)试题【新课标】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过圆01022=-+x y x 内一点(5,3),有一组弦的长度组成等差数列,最小弦长为该数列的首项1a ,最大弦长为数列的末项11a ,则108642a a a a a ++++的值是( )A 、10B 、 18C 、45D 、542. 若x y ≠,数列12x a a y ,,,和123x b b b y ,,,,各自都成等差数列,则2121a ab b --等于( )A.23B.43C.32D.343. 某人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支架,要求它的三条高的长度分别为111,,,13115则此( )A .不能作出这样的三角形B .能作出一个锐角三角形C .能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D .能作出一个钝角三角形4. 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12=-8,S 9=-9,则S 16= ( ) A .-72 B .72 C.36 D.-365. 在等差数列{}n a 中12100,a 30,na a a >+++=且则56a a ⋅的最大值等于( )A. 3B. 6C.9D. 36 6. 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5a =,2512a a +=,29n a =,则n 为 ( ) A .13 B .14 C .15 D .167. 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212b a a -的值为( ) A 、21 B 、—21 C 、21或—21 D 、418. 数列{}n a 满足()*,21,2n k n n k a k N a n k=-⎧=∈⎨=⎩,设()12212n n f n a a a a -=++++,则()()20132012f f -=( )A .20122B . 20132C .20124D .201349. 已知数列满足:11a =,12n n n a a a +=+,(*n N ∈),若11()(1)n nb n a λ+=-+,1b λ=-,且数列{}n b 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 )A.2λ>B.3λ>C.2λ<D.3λ< 10. 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且它们的前n 项和n S 有最大值,则使得0n S >的n 的最大值为( )A.11B.19C.20D.21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1. 已知方程22(2)(2)0x x m x x n -+-+=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41的等差数列,则m n -=____________.12.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510,15S S ≥≤,则4a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直线x+y=2的倾斜角是()A.B.C.D.2.(4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离心率是,则实数m的值是()A.4 B.C.1 D.3.(4分)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8 B.C.D.64.(4分)已知圆O:x2+y2=1,直线l:3x+4y﹣3=0,则直线l被圆O所截的弦长为()A.B.1 C.D.25.(4分)命题“∃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的否定是()A.∃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B.∃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C.∀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D.∀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6.(4分)已知等差数列{a n},则“a2>a1”是“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4分)已知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2,点E是AD的中点,则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F∈BC,EF⊥AD B.∃F∈BC,EF⊥AC C.∀F∈BC,EF≥D.∃F∈BC,EF∥AC8.(4分)已知曲线W:+|y|=1,则曲线W上的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4分)已知直线x﹣ay﹣1=0与直线y=ax平行,则实数a=.10.(4分)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11.(4分)已知椭圆上的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2.(4分)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等边△F1F2P 的一个顶点P在椭圆C上,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13.(4分)已知平面α⊥β,且α∩β=l,在l上有两点A,B,线段AC⊂α,线段BD⊂β,AC⊥l,BD⊥l,AB=4,AC=3,BD=12,则线段CD的长为.14.(4分)已知点,抛物线y2=2x的焦点为F,点P在抛物线上,且|AP|=|PF|,则|OP|=.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0分)已知点A(0,2),圆O:x2+y2=1.(Ⅰ)求经过点A与圆O相切的直线方程;(Ⅱ)若点P是圆O上的动点,求的取值范围.16.(12分)已知直线l:y=x+t与椭圆C:x2+2y2=2交于A,B两点.(Ⅰ)求椭圆C的长轴长和焦点坐标;(Ⅱ)若|AB|=,求t的值.17.(12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直线AF⊥平面ABCD,且ABCD为正方形,ADEF为梯形,DE∥AF,又AB=1,AF=2DE=2a.(Ⅰ)求证:直线CE∥平面ABF;(Ⅱ)求证:直线BD⊥平面ACF;(Ⅲ)若直线AE⊥CF,求a的值.18.(10分)已知椭圆,经过点A(0,3)的直线与椭圆交于P,Q两点.(Ⅰ)若|PO|=|PA|,求点P的坐标;(Ⅱ)若S△OAP=S△OPQ,求直线PQ的方程.北京市海淀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直线x+y=2的倾斜角是()A.B.C.D.考点:直线的倾斜角.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解答:解:设倾斜角为θ,θ∈[0,π).∵直线x+y﹣2=0,∴k=﹣1=tanθ,∴.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2.(4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离心率是,则实数m的值是()A.4 B.C.1 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利用椭圆的简单性质,离心率写出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可知a2=m,b2=3,c2=m﹣3,椭圆的离心率是,可得,解得m=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基本知识的考查.3.(4分)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8 B.C.D.6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以俯视图为底面的四棱锥,求出底面面积和高,代入棱锥体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以俯视图为底面的四棱锥,棱锥的底面面积S=2×2=4,棱锥的高h=2,故棱锥的体积V==,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三棱柱的体积,本试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运用.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运算能力.基础题.4.(4分)已知圆O:x2+y2=1,直线l:3x+4y﹣3=0,则直线l被圆O所截的弦长为()A.B.1 C.D.2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结合弦长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则直线l被圆O所截的弦长为==,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圆相交的应用,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结合弦长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4分)命题“∃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的否定是()A.∃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B.∃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C.∀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D.∀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考点:命题的否定.专题:简易逻辑.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命题为特称命题,则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得命题的否定是∀k>0,使得直线y=kx﹣2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比较基础.6.(4分)已知等差数列{a n},则“a2>a1”是“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简易逻辑.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2>a1,则d>0,即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若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则a2>a1,成立,即“a2>a1”是“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等差数列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4分)已知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2,点E是AD的中点,则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F∈BC,EF⊥AD B.∃F∈BC,EF⊥AC C.∀F∈BC,EF≥D.∃F∈BC,EF∥AC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题意画出图形,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判定AD⊥面BCE,由此说明A正确;由三垂线定理结合∠BEC为锐角三角形说明B错误;举例说明C错误;由平面的斜线与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说明D错误.解答:解:如图,∵四面体A﹣BCD为正四面体,且E为AD的中点,∴BE⊥AD,CE⊥AD,又BE∩CE=E,∴AD⊥面BCE,则∀F∈BC,EF⊥AD,选项A正确;由AE⊥面BCE,∴AE⊥EF,若AC⊥EF,则CE⊥EF,∵∠BEC为锐角三角形,∴不存在F∈BC,使EF⊥AC,选项B错误;取BC中点F,可求得DF=,又DE=1,得EF=,选项C错误;AC是平面BCE的一条斜线,∴AC与平面BCE内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异面,选项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了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了线线垂直与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是中档题.8.(4分)已知曲线W:+|y|=1,则曲线W上的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是()A.B.C.D.考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化简方程+|y|=1,得到x2=1﹣2|y|,作出曲线W的图形,通过图象观察,即可得到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解答:解:+|y|=1即为=1﹣|y|,两边平方,可得x2+y2=1+y2﹣2|y|,即有x2=1﹣2|y|,作出曲线W的图形,如右:则由图象可得,O与点(0,)或(0,﹣)的距离最小,且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曲线方程的化简,考查两点的距离公式的运用,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4分)已知直线x﹣ay﹣1=0与直线y=ax平行,则实数a=1或﹣1.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平行关系可得向量相等,排除截距相等即可.解答:解:当a=0时,第二个方程无意义,故a≠0,故直线x﹣ay﹣1=0可化为x﹣,由直线平行可得a=,解得a=±1故答案为:1或﹣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平行关系,属基础题.10.(4分)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先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坐标轴,再确定双曲线的实轴长和虚轴长,最后确定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双曲线的a=4,b=3,焦点在x轴上而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几何意义,特别是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先定位,再定量的解题思想11.(4分)已知椭圆上的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7.考点:椭圆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椭圆的长轴长为10,根据椭圆的定义,利用椭圆上的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即可得到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解答:解:椭圆的长轴长为10根据椭圆的定义,∵椭圆上的点P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P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0﹣3=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椭圆的定义,属于基础题.12.(4分)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等边△F1F2P 的一个顶点P在椭圆C上,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题意和椭圆的对称性可得:点P是椭圆短轴上的顶点,由椭圆的性质即可求出椭圆C的离心率.解答:解:因为等边△F1F2P的一个顶点P在椭圆C上,如图:所以由椭圆的对称性可得:点P是椭圆短轴上的顶点,因为△F1F2P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2c,则=,即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确定点P的位置,属于中档题.13.(4分)已知平面α⊥β,且α∩β=l,在l上有两点A,B,线段AC⊂α,线段BD⊂β,AC⊥l,BD⊥l,AB=4,AC=3,BD=12,则线段CD的长为13.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于本题中的二面角是直角,且两线段都与棱垂直,可根据题意作出相应的长方体,CD恰好是此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由长方体的性质求出其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由于此题的二面角是直角,且线段AC,BD分别在α,β内垂直于棱l,AB=4,AC=3,BD=12,作出以线段AB,BD,AC为棱的长方体,CD即为长方体的对角线,由长方体的性质知,CD==13.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与二面角有关的线段长度计算问题,根据本题的条件选择作出长方体,利用长方体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度,大大简化了计算,具体解题中要注意此类问题的合理转化.14.(4分)已知点,抛物线y2=2x的焦点为F,点P在抛物线上,且|AP|=|PF|,则|OP|=.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求得抛物线的焦点F,设P(m2,m),运用两点的距离公式,结合条件|AP|=|PF|,计算可得m,再由两点的距离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抛物线y2=2x的焦点为F(,0),设P(m2,m),由|AP|=|PF|,可得|AP|2=2|PF|2,即有(m2+)2+m2=2[(m2﹣)2+m2],化简得m4﹣2m2+1=0,解得m2=1,即有|OP|===.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同时考查两点的距离公式的运用,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0分)已知点A(0,2),圆O:x2+y2=1.(Ⅰ)求经过点A与圆O相切的直线方程;(Ⅱ)若点P是圆O上的动点,求的取值范围.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直线与圆.分析:(1)由已知中直线过点A我们可以设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然后化为一般式方程,代入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可以求出k值,进而得到直线的方程;(2)设出P点的坐标,借助坐标来表示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再根据P在圆上的条件,进而得到结论.解答:(本小题满分10分)解:( I)由题意,所求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切线方程为y=kx+2,即kx﹣y+2=0,﹣﹣﹣﹣﹣﹣﹣﹣﹣﹣﹣﹣﹣(1分)所以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3分)所以,解得,﹣﹣﹣﹣﹣﹣﹣﹣﹣﹣﹣﹣﹣(4分)所求直线方程为或.﹣﹣﹣﹣﹣﹣﹣﹣﹣﹣﹣﹣﹣(5分)( II)设点P(x,y),所以,,﹣﹣﹣﹣﹣﹣﹣﹣﹣﹣﹣﹣﹣(6分)所以.﹣﹣﹣﹣﹣﹣﹣﹣﹣﹣﹣﹣﹣(7分)因为点P在圆上,所以x2+y2=1,所以.﹣﹣﹣﹣﹣﹣﹣﹣﹣﹣﹣﹣﹣(8分)又因为x2+y2=1,所以﹣1≤y≤1,﹣﹣﹣﹣﹣﹣﹣﹣﹣﹣﹣﹣﹣(9分)所以.﹣﹣﹣﹣﹣﹣﹣﹣﹣﹣﹣﹣﹣(10分)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其中熟练掌握直线与圆不同位置关系时,点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是关键,还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16.(12分)已知直线l:y=x+t与椭圆C:x2+2y2=2交于A,B两点.(Ⅰ)求椭圆C的长轴长和焦点坐标;(Ⅱ)若|AB|=,求t的值.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Ⅰ)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即可求椭圆C的长轴长和焦点坐标;(Ⅱ)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结合弦长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 I)因为x2+2y2=2,所以,所以,所以c=1,所以长轴为,焦点坐标分别为F1(﹣1,0),F2(1,0).( II)设点A(x1,y1),B(x2,y2).因为,消元化简得3x2+4tx+2t2﹣2=0,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解得t=±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方程的应用和性质,以及直线和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的应用,转化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12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直线AF⊥平面ABCD,且ABCD为正方形,ADEF为梯形,DE∥AF,又AB=1,AF=2DE=2a.(Ⅰ)求证:直线CE∥平面ABF;(Ⅱ)求证:直线BD⊥平面ACF;(Ⅲ)若直线AE⊥CF,求a的值.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I)由AB∥CD,DE∥AF,且AB∩AF=A,CD∩DE=D,可证平面ABF∥平面DCE即可证明CE∥平面ABF.(II)先证明AC⊥BD,AF⊥BD,即可证明直线BD⊥平面ACF.(Ⅲ)连接 FD,易证明CD⊥AE.又AE⊥CF,可证AE⊥FD.从而可得,即有,即可解得a的值.解答:(本小题满分12分)解:( I)因为ABCD为正方形,所以AB∥CD.﹣﹣﹣﹣﹣﹣﹣﹣﹣﹣﹣﹣﹣(1分)又DE∥AF,且AB∩AF=A,CD∩DE=D.所以平面ABF∥平面DCE.﹣﹣﹣﹣﹣﹣﹣﹣﹣﹣﹣﹣﹣(3分)而CE⊂平面EDC,所以CE∥平面ABF.﹣﹣﹣﹣﹣﹣﹣﹣﹣﹣﹣﹣﹣(4分)(II)因为ABCD为正方形,所以AC⊥BD﹣﹣﹣﹣﹣﹣﹣﹣﹣﹣﹣﹣﹣(5分)因为直线AF⊥平面ABCD,所以AF⊥BD,﹣﹣﹣﹣﹣﹣﹣﹣﹣﹣﹣﹣﹣(6分)因为AF∩AC=A,所以直线BD⊥平面ACF.﹣﹣﹣﹣﹣﹣﹣﹣﹣﹣﹣﹣﹣(8分)(Ⅲ)连接 FD.因为直线AF⊥平面ABCD,所以AF⊥CD,又CD⊥AD,AD∩AF=A所以CD⊥平面ADEF,﹣﹣﹣﹣﹣﹣﹣﹣﹣﹣﹣﹣﹣(9分)所以CD⊥AE.又AE⊥CF,FC∩CD=C,所以AE⊥平面FCD,所以AE⊥FD.﹣﹣﹣﹣﹣﹣﹣﹣﹣﹣﹣﹣﹣(11分)所以,所以==解得.﹣﹣﹣﹣﹣﹣﹣﹣﹣﹣﹣﹣﹣(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察了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18.(10分)已知椭圆,经过点A(0,3)的直线与椭圆交于P,Q两点.(Ⅰ)若|PO|=|PA|,求点P的坐标;(Ⅱ)若S△OAP=S△OPQ,求直线PQ的方程.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Ⅰ)由|PO|=|PA|,得P在OA的中垂线上,求出中垂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进行求解即可求点P的坐标;(Ⅱ)求出直线方程,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结合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 I)设点P(x1,y1),由题意|PO|=|PA|,所以点P在OA的中垂线上,而OA的中垂线为,所以有.﹣﹣﹣﹣﹣﹣﹣﹣﹣﹣﹣﹣﹣(2分)把其代入椭圆方程,求得x1=±1.所以或.﹣﹣﹣﹣﹣﹣﹣﹣﹣﹣﹣﹣﹣(4分)(II)设Q(x2,y2).根据题意,直线PQ的斜率存在,设直线PQ的方程为y=kx+3,所以.消元得到(3+4k2)x2+24kx+24=0,所以﹣﹣﹣﹣﹣﹣﹣﹣﹣﹣﹣﹣﹣(6分)因为S△OAP=S△OPQ,所以S△OAQ=2S△OPQ,即﹣﹣﹣﹣﹣﹣﹣﹣﹣﹣﹣﹣﹣(7分)所以有|x1|=2|x2|,﹣﹣﹣﹣﹣﹣﹣﹣﹣﹣﹣﹣﹣(8分)因为,所以x1,x2同号,所以x1=2x2.所以,﹣﹣﹣﹣﹣﹣﹣﹣﹣﹣﹣﹣﹣(9分)解方程组得到,经检验,此时△>0,所以直线PQ的方程为,或.﹣﹣﹣﹣﹣﹣﹣﹣﹣﹣﹣﹣﹣(10分)法二:设Q(x2,y2),因为S△OAP=S△OPQ,所以|AP|=|PQ|.﹣﹣﹣﹣﹣﹣﹣﹣﹣﹣﹣﹣﹣(6分)即点P为线段OQ的中点,所以x2=2x1,y2=2y1﹣3.﹣﹣﹣﹣﹣﹣﹣﹣﹣﹣﹣﹣﹣(7分)把点P,Q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到﹣﹣﹣﹣﹣﹣﹣﹣﹣﹣﹣﹣﹣(8分)解方程组得到或者,即,或者.﹣﹣﹣﹣﹣﹣﹣﹣﹣﹣﹣﹣﹣(9分)所以直线PQ的斜率为或者,所以直线PQ的方程为,.﹣﹣﹣﹣﹣﹣﹣﹣﹣﹣﹣﹣﹣(10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椭圆方程的应用和性质,直线和椭圆相交的性质,利用设而不求的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