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合集下载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才能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并得出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几种值得尝试的策略,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 清晰的沟通和解释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清晰地解释每个问题的要求。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问题,并重点强调关键词汇和问题的中心思想。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确保他们理解题目的意思,不会在解答过程中产生偏差。

2. 培养阅读和理解能力数学题目通常表达简洁明了,但仍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练习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练习中,可以设置一些与数学无关的文章和小说,要求学生快速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以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3. 多种题型的练习在学习中,要尽可能地提供多种题型的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通过多样性的题目,培养学生对于题目结构和要求的敏感度,让他们能够迅速判断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

4. 强调关键信息和可行方案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略或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教师需要帮助他们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指导他们使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在解题前先思考解题思路,评估可行的方案,以减少后续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5. 讲解典型题目解题过程通过讲解一些典型题目的解答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解题思路和具体步骤。

解题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思路的逻辑性,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解题思维模式。

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解题的关键点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避免常见的错误。

6.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提问、讨论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互相纠正错误,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因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孩子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数学审题能力一、重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提升同学的审题能力数学解题中的审题首先要认真解读题目中的文字、图表等信息,正确地展示题目所述的数学情景,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

比如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数学中的很多命题都是围绕概念构成的,许多同学在审题时由于概念模糊,对概念理解不到位,导致解题失误。

二、推敲字句,找寻关键词语,提升同学的审题能力逐字逐句"推敲'是审题的第一步,关键词语要抓得准,就会切中题目的要害,它是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数学变化的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数学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们,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

能否正确地发现和理解"关键词语'是审题能力凹凸的重要表现。

三、细致读题,挖掘隐含条件,提升同学的审题能力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已给出但并不显然,或没有给出但隐含在题意中那些条件。

关于前者,必须要将不显然的条件化为显然的条件;关于后者,则必须要依据题意,挖掘出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升同学的审题能力,主要是提升同学挖掘条件,化未知为已知的能力。

四、重视数形结合,提升同学的审题能力画图的过程就是一种审题的过程,许多数学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复杂,不易看懂,但只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图象化,恰当地用模拟实物图或线段图画出来,进行观察思索,那么题中的数量关系就能直观形象地暴露出来。

2如何提升小同学的数学审题能力培养同学认真审题的耐心与能力我国考试试卷常注重在文字上下功夫。

在小同学数学试卷中,常会看见干扰性较强的词。

同学如果不注意审题,特别容易出错。

比如,"圆形的直径是2米,该圆形的周长为多少分米?'多数同学没有看清单位之间的差异,以至于解答出错。

为了让同学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教师〕教学时,必须多训练同学审题的耐心和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解这件事 的经过 、 结果、 此 事 是 否 是
少部分学生列式 7 8 0 + ( 4 5 + 4 8 ) X
量关 系 。 在 教 学 中除 了 上 面 讲 到 的 让 学 生接触实际 , 参 与实 践 外 , 还 可 以把 应 用 题 的 内容 列 成 表 格 , 画 出 图形 , 做成 卡片 , 利 用 活 动 的 形 式 出 现 在
而 使 学 生 对 题 意 进一 步 获得 感 知 。
例如 , 小 红 和 小 军 各 有 8支 铅
笔, 小 红送 给小军 3 支后 , 小 红 比小
军 少 了几 支 ?
题 能 力 的培 养 。

例如 , 东村和西村合 修一条 7 8 0 米 长 的水 渠 , 东村每天修 4 5 米, 西 村 每 天修 4 8 米, 已经 修 了 8 天, 共修 了
二、 划
用 符 号 划 出 题 目条 件 、 问题 、 重 点词 语 和关 键句 子 , 除 去 没 有 用 的
指设 置情景 、 置身情 景 , 运 用 直
观. 帮 助 学 生 全 面 理 解 题 意 。 小 学 生知识 经 验有 限 , 生 活 阅 历 少 。 应 用题 的情 节 比较 陌生 , 叙 述 的 形 式 是逆 向或 倒叙 , 还有 一些 与 生活 中 表述 有 别的词 语 , 往 往 会 给 学 生 理 解 题 意带 来 困难 。
Pr i ma r y Sc h o o l Te ac h i n g Re s e ar c h
如何提 高小学 中段学生数 学应用题 守题铯
江 西 南 昌市 京 山 小 学 吴 秀 琴 在小 学阶段 , 学 生 受 年 龄 限制 , 思维 宽 度 不 够 , 解题 能力有限 , 应 用

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

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

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

数学审题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合理分析问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解题思路拓展和知识运用三个方面,初探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问题分析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1.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或者多种解法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出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求解目标。

2. 练习理解数学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取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问题的数学要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解题思路。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解题中的多样化思维。

二、解题思路拓展1.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可以从他人的解题思路中获取新的灵感和启发,拓展自己的解题思路。

3. 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维三、知识运用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连接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结构复杂、难度适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问题的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思路模式。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之我见数学审题能力是小学生解题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做好一道数学题必不可少的能力。

因此,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着手:一、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数学解题的基础,明确问题、搜集信息也需要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很可能会忽略或误读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造成理解偏差而导致解题错误。

对此,学生可以时常阅读数学故事、数学题材的插图书籍等,加强对数学题目的理解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阅读效果和准确性。

二、慢读和注意细节。

审题过程中,学生要注意题目的细节和条件,不能因为一些细微的变化而导致答案的错误。

因此,在审题过程中,学生应该有耐心慢慢读题,逐步分析题目中的数据和信息,把握题目的核心,避免一些小问题的产生,提高问题解决的准确性。

三、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在解题中,学生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符号,进行数据运算。

因此,提高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课上的设问引导学生去将常见的问题进行数学符号的转化,并在习题集中筛选抽象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在解题时有更多的修炼和提高。

四、加强实践和反思。

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多做练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审题的能力,并将每次解题的失败和错误进行反思,总结出影响解题的因素,同时对那些细节和条件进行逐一分析,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审题准确性。

总的来说,数学审题能力是小学中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更是后续数学学习的一个基础性能力。

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题目细节,并且多进行实践反思,可以更快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审题解题技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审题解题技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审题解题技能应用题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学生必须掌握良好的应用题解答技巧,才能确保数学成绩得到提升。

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题与解题技巧,只有充分掌握这两大要点,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效率。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审题方法与解题技巧,使其自主完成数学应用题,为后续数学应用题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标签: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学生审题解题技巧;培养策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需在分析问题前清楚、完整的理解题干主旨,明确应用题题干的内容与意思后,才能为后续正确解决数学应用题打下基础。

对此,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应用题题干的方法,并结合解题技巧顺利、正确的解答数学应用题。

基于此,下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加强学生审题、解题技巧的教学策略,旨在进一步加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1.正确认识应用题,激发学生解题积极性应用题在数学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常情况下,当教师讲解完教材中的知识点后,会带领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此时多用到的方式就是解答数学应用题,通过解答应用题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做好数学应用题对学生而言的重要意义。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涵盖较多方面,其中涉及心理学与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若中间某个环节出错,会直接影响最终结果。

同时,数学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多数数学应用题都包含生活内容,能够充分反应出学生的生活知识。

对此,小学生需要明确何为应用题、应用题的意义与重要性,以此才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对其后续学习审题与解题技巧具有重要帮助。

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学生的兴趣极为重要,兴趣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

因此,小学数學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前,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乐于解答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科目,也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尤其是在中等及高年级,小学数学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审题能力。

审题的能力可帮助学生从多个可能的解法中选择出正确的解法,并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时,教师应针对每一道数学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培养学生能够科学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解决思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其次,在审题培养方面也可以采用模拟训练的方法,即学生模仿教师给出的例题,运用类似的方法找出题目的解决方案。

模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证明的方法,并可以熟练掌握一些数学公式,有效提升其审题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发现问题的思路,培养其理解、推理和分析能力。

最后,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参与,以细心的态度观察问题,想出多种解法,并努力从中出现最佳解法,以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有多种方法,如教师引导思考、进行模拟训练、进行探究发现等,但学生本身也应该积极参与,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问题,发挥自己的审题能力。

教育界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才可以
让学生在审题方面有显著提高,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

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

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初探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审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孩子们学会了基础的数学运算后,能否准确理解和解题就成为了一个拦路虎。

因此,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也成为很多家长和老师所注重的一个问题。

现在,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些初探的、实用的审题能力培养方法。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审题不是简单的阅读题面,而是需要孩子们去分析、理解题目的难点,找到其中的关键信息,理清思路,进行推理和运算,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到答案。

因此,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解决孩子对难题的畏惧心理许多孩子对于一些数学难题,特别是一些题目的“假象”容易产生畏惧和怯懦的心理。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和勇气,教育他们认真分析和思考,合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有耐心地通过推理和运算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强化问题意义的理解我们希望孩子们不要只是追求得出答案,而是能够理解问题背后的实际意义。

例如:遇到一条数据不全的问题,孩子不妨问自己问“如果我是一个商人或者一个老板,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出最佳的策略”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不仅能够准确解题,同时还能增强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和兴趣。

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数学中,题目的问法和结构都会有所变化,孩子们需要具备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来迎接这些挑战。

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朗读和阅读课外书籍来帮助孩子加强阅读理解能力,这样就能更加轻松地理解题目所述内容。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题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按部就班条理清晰,完整运算,不要急躁,不要慌乱,注意细节,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这种做题思路对提高学习能力很有帮助,也是一个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好习惯。

以上就是笔者对小学中年级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初步探讨。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和加强审题能力。

我们可以在孩子们的学习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不停地总结经验并不断优化。

这样,我们相信孩子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很快取得更大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审题能力
发表时间:2018-12-13T15:40:59.1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4期作者:王反宁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历年都是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关注度最高的焦点。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王家砭镇王家砭中心小学71920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历年都是数学教师开展教学关注度最高的焦点。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中,应用题常常起着“筛子”的作用,成了最能拉开分值的题型之一。

然而虽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老师们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们还是不会做,应用题教学常常陷入困境。

因此,提高小学生应用题的审题能力,成为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审题能力的问题,从四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认真读题
应用题实际上是用精炼的语言文字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阐述出来,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学习形式。

既然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呈现问题,那么学生的个人的读题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见读题对于解决应用题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读题时间,也要教给学生读题方法。

数学中的读需要用心、用脑,逐字逐句地读。

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破句。

前几天,我进行了六年级上学期的摸底考试。

考完后,我让学生总结应用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说的最多的是:读题不准确。

如“我扫视了一遍题”,“我看了一眼题”,“我看错了一个字”,“我没有看到那个字”等等。

例如,“我看错了一个字”,“我看了一眼题”和“我扫视了一遍题”的学生,都做错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直径是8米的圆形花坛,在它的外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他俩都把“直径”看成了“半径”,读题时“换字”。

因此,他们的算式列错,本来是(5×5-4×4)×3.14,列成了(9×9-8×8)×3.14,结果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5分。

再如,“我没有看到那个字”的学生,读题时“漏字”,造成审题错误,而失分。

例如,这次摸底考试中的这样一道题: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请算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钱?这位学生读题不准确,漏了一个字“共”,因此,算式没列完整。

本来是1600×36%=576(元),1600×16%=256(元),576+256=832(元);而少了一个算式,列成了1600×36%=576(元),1600×16%=256(元),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1.6分。

一般来讲每道题目都要读三遍:第一遍,读完后,对题目有整体印象。

第二遍读完后,能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关键词。

第三遍读完后,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

二、找关键字,关键词
在应用题的叙述中,有一些字、词对准确审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表示数量之间关系的有:共、一共、共有、还剩、余下、同样多、还差、比…多、比…少、相差等;倍数关系的有:“倍”,“占”,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反映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亩产量、总产量、月产量、单价、总价、增产、减产、超额、原计划、实际生产、工作效率等。

图形方面的词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宽、高、半径、直径、内圆、外圆、外围、周长、面积等。

代词有:这、他、他们等。

这些字、词,如果不理解,就不能正确解答应用题。

三、分析问题
首先,分析透应用题中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

例如,上题中第一题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分别是:“直径”,指花坛的直径,它是半径的2倍。

“圆形”,指花坛的形状是圆的。

“外围”,指这个花坛的外部。

“宽”,指这条小路的宽。

“这条”,指小路。

“面积”,指小路的面积,也就是圆环的面积。

再如,上题中第二题的关键字、词的具体含义分别是:“支出”,指花了的钱。

“占”,是。

“共”,赡养老人和食品支出一共是多少钱。

其次,分析挖掘应用题中的隐含条件。

在一些应用题里,有些条件往往不是那么醒目,而是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思维就会受阻,解题就会出问题,因此,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还其庐山真面目。

例如,上题中的第二题: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请算算食品和赡养老人共支出多少钱?题目中“食品支出占36%,赡养老人支出占16%”这句话隐含的条件是:食品支出占(总支出1600元的)36%,赡养老人的支出占(总支出1600元的)16%。

隐含的条件对题目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条件更清晰明了。

最后,在充分理解关键字、关键词,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

例如,上题中第一题、第二题,在充分理解关键字、关键词,充分挖掘隐含条件的情况下,题目的数量关系已经非常明显。

第一小题,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就是这条小路的面积。

第二题,赡养老人的支出加食品的支出就是两项一共支出的钱。

四、复述题意
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复述题意,应该抓重点词语,分析要义。

我要求学生,复述的内容,最好不是题目中的原话,提倡用自己的数学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提炼,不必背诵、记忆题里的数据,但是,题目的意思一定要说清楚。

在复述时,我要求学生按照,告诉我什么,让我求什么这样的格式复述。

这样做可以拉近学生与题目的距离,增加题目的亲和力,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学生对题目已经理解的很透彻,为正确列算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传授他们审应用题的技巧及方法,才能提高他们审应用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