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合集下载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是评估其工作负担和考核其绩效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探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教师基本工作量的确定、额外工作量的考虑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教师基本工作量的确定教师基本工作量的计算是教学工作量计算的核心。

在确定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教学任务:包括承担课程的教学、听课指导和教研活动等。

2. 教学年限和教学经验:教学年限和教学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应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进行合理的考虑。

3. 学生人数和班级规模:学生人数和班级规模对教师的教学负担有直接影响,应纳入计算范围。

4. 学科特殊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差异,应考虑学科特殊性进行适量调整。

二、额外工作量的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这些额外工作量也应纳入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额外工作量及其计算方法:1. 学生评价工作量:教师需要进行学生评价工作,包括批改试卷、写评语等。

可按照课程学时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2.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对于承担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应按照指导学生人数和毕业论文的量进行计算。

3. 学生实践工作量: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如实习指导、实验指导等,应按照活动的时长和难度进行计算。

三、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在实际计算教师工作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下面给出一些解决办法:1. 教学任务间权重不平衡:不同教学任务对教师工作负载的影响不同,可通过设定任务的权重来解决。

2. 学生人数的波动:学生人数的波动可能导致教师工作量的不确定性,可以参考历史数据进行合理估算。

3. 教师跨学科教学:对于同时承担多个学科的教师,应按照各学科的教学工作量进行计算,并合理调整。

总结: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是评估教师工作负担和绩效的重要依据。

通过确定教师基本工作量、考虑额外工作量,以及解决常见问题,可以合理公正地计算出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及积分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及积分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及积分计算办法一、按科按班定岗每级每周工作量(课时)二、跨课头:每基础学科与统考的技能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跨一个课头记2个课时;基础学科与非统考技能学科(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校本等)、统考的技能学科与技能学科每跨一个课头记1.5个课时,统考的技能学科与非统考技能学科每跨一个课头记1个课时。

三、教育工作:校长若尽职尽责,工作效率高,效果好,可按人均工作量上浮40%记入工作量,若工作不力,效果差,按人均工作量下浮10%记入工作量;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所分管工作能尽职尽责,务实高效,可按人均工作量上浮30%记入工作量,若工作不力,失误多,按人均工作量下浮10%计入工作量;年级组长记3个课时,教导员记5个课时,团支书记3个课时,非教学工作人员,若能出色及时按学校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好分管职责,可按平均工作量的A级(1.0)、B级(0.9)、C级(0.8)和D 级(0.7)计算,A、B、C、D四个等级由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评定。

四、毕业班:毕业班教师每周加记2个课时。

五、管理员:各室管理员如能按学校要求认真搞好各室管理及卫生,按以下标准记工作量:理化仪器室体育室每周加记1.5个课时;其它管理员加记1个课时;领操员每周计2个课时;不履行管理员职责,酌情少计或不计工作量。

六、教研组长、室长及备课组长按学校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记工作量,其标准是:教研组组长每周加记2个课时,室长、备课组长每周加记1个课时;不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学校酌情少计或不计工作量。

七、其它兼职教育工作按如下工作量加记:档案员加记1课时,安全员加记1课时,工会组长加记1课时,楼层负责人加记1课时,计生专干、疫情报告员、夜间值班教师、突击队员加记0.5课时。

八、男55岁以上、女50岁以上另加3课时计算。

九、其它工作,学校根据工作完成实际情况,酌情加记工作量。

十、教师工作量积分每人每月记基本分15分,按人均工作量,时数每超一课时加记0.4分,每少一节记–0.4分,依此类推。

海南大学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计算办法.

海南大学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计算办法.

海南大学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计算办法为准确考核和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确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承担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按本办法计算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具体计算办法参见附件。

二、教师(含实验教师)每学年应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标准为:自然科学204标准学时/学年(每周6课时)、人文社科238标准学时/学年(每周7课时)、大学英语和公共体育306标准学时/学年(每周9课时)、艺术类单独或小组授课396标准学时/学年(每周11课时)。

三、实行坐班制的实验室专职人员承担实验教学工作,在计算超工作量时按其实际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加上100,然后减去相应学科类别的标准工作量进行。

四、专任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人员每学年承担本(专)科教学工作量不得少于54标准学时。

五、各类人员减免工作量标准及超工作量补贴标准仍按原有规定执行。

六、本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凡原有规定与此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由研究生处、教务处、人事处负责解释。

附件: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二00六年五月九日附件:第一部分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教学工作量1、任务含量:理论课包括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阅卷、补考等;实验课包括准备实验、讲解、指导实验、批改实验报告、考查等。

2、计算公式:标准学时(B)=计划学时数(J)×K×R×NK :研究生课程系数理论课K1=1.2 实验课K2=1.1R:学生人数系数按下表取值学生人数40人以下40-80人81-100 人101-120人121人以上1.0 1.1 1.2 1.3 1.4N:课程类型系数公共课0.9 专业基础、专业课为1.0,双语课程1.23、实验课的教学工作量按每指导一名研究生,记1学时教学工作量。

实验课任课教师和教辅人员工作量之和不得超过计划学时数。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xx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xx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一、xx标准工作量农村小学 16节农村初中14节县城小学14节县城初中13节二、xx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1、课堂教学工作量:按公式N1 =∑(XiKini/50 )计算。

其中Xi 为所授第ixx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xx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50初中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语文数学外语国学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1 1 1 1 0.9 0.9 0.85 085 0.85 0.85 0.8 0.8 0.8 0.80.7 小学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语文数学国学外语品德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其它1 1 1 0.9 0.85 0.85 0.8 0.8 0.8 0.8 0.7(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0.1。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2、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早读:按标准课时乘以0.3计算3、职务工作量(课时计/xx):职务工作量表职务类别校级副校级中层会计出纳小学 121088初中 108664、教师xx工作量:N=N1+早读和晚自习辅导工作量+职务工作量5、教师月工作量:A=4N6、其它人员月工作量:按全校教师月平均工作量×(0.7~1.0)计算。

三、教师xx标准工作量的使用各校教师xx工作量计算出后,与xx标准工作量相比较,超出xx标准工作量,计算超课时工作量,未超出xx课时工作量,不计算超课时工作量。

各校教师的xx工作量应该在开学的时候,根据国家规定的课时计划排好课后,计算出全校xx总工作量,再算出本校人平均xx工作量。

最后根据人平xx工作量安排教师工作。

几点说明:1、本方案只是对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2、xx课时应以国家颁布的课时计划为准。

应该说凡是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需的,都同等重要。

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学任务安排及工作量核算办法一、基本原则1、教师额定工作量为21.5个学分。

2、业绩津贴按实际工作量核发,超工作量的课酬标准为每课时26元。

3、行政岗系列领导教学工作量每学年最高以10学分计算,超过部分不计入工作量。

4、校内工作量不满的教师,可优先承担一分院的教学任务。

分院课酬全部交回学院,院里计算其相应的工作量,同时每课时给予5元异地授课补贴,超工作量部分课酬标准为31元。

(含异地授课补贴5元/课时)5、二分院的教学任务由学院统一安排。

学院新进教师第一学年如果没有其他教学任务,原则上安排到二分院上课。

工作量计算办法:⑴在二分院完成全部教学任务,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6学分。

超工作量部分课酬标准为90元/课时。

(含异地授课补贴10元/课时)⑵校内、二分院同时授课,教学工作量为21.5学分。

二分院工作量核算办法为:工作量=实际授课数×1.3。

6、此规定自2014年9月开始执行。

二、教学任务安排及工作量核算办法1、公共系部任务安排及核算办法⑴公共系部各年级组要保证完成学校安排的标准授课班级数,即班级数=年级学生总数/60人。

⑵工作量以学生选课后的实际学生数计算,如下几种特殊情况除外:①新生第一学期每个教师原则上必须上三个班级,无论班级人数多少,工作量以60人/班级的标准班核算。

②体育班、艺术班、培优班和五级选修班,班级人数不足60人的工作量以60人/班级的标准班核算。

③因教师在普通班、高级班之间调整造成任课老师所在班级人数不足60人,工作量仍以标准班核算。

④产妇初次在大一下学期开班,班级人数不足60人,工作量按标准班核算。

⑶在完成工作量的前提下,教师可选择只上5个授课班级,以下人员可优先考虑,顺序如下:教师是(孕)产妇、进一步深造的教师和超工作量多的教师。

2、其它教学任务安排按学校教务处规定执行。

三、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1、本科教学工作量包括:课程教学工作量、实习教学工作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等。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第 5 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
(2)课堂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2
2.2 2.5
数学 2 2 2
英语
0.9 1
美术 0.2 0.2 0.2
(3)语文、数学家庭作业按课堂作业的 50%折算工作量(每班每周):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语文 6 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 10 课时工作量;一、二年级班主任每周 12 课时的工作量
第 7 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每周各计 20 课时工作量。其它部门工作,按学校负责人工作的 30%—
—70%计算工作量。
(2)少先队辅导员,每周记 4 课时。
第 8 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公式 1:教师满工作量=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教师总数
公式 2: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总课程教学工作量+学校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 学校总业务 学习工作量。
第 9 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园艺小组、纸艺小 组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其教练员、辅导员每周按活动次数与质量计工作量。按 要求开展一次计 1--2 课时工作量,有授课费用的训练小组不再计算工作量。
第 2 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 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 3 条:教学工作量。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 40 分钟/节)进行的课 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 1 课时工作量。
第 4 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任教平行班级不计算备课工作量。

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_少先队

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_少先队

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_少先队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编制标准、岗位设置管理、课程计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情,特制定《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 一、教师工作量标准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单位为标准课时.小学教师每周满工作为18-20个标准课时;初中教师每周满工作量为13-15个标准课时.二、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1、将各课程课时,按相应的权数折算成标准课时.小学阶段语文、数学的权数为1.3,其它课程权数为1;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的权数为1.2,其它课程权数为1.2、小学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周工作量分别计为9-10个标准课时;初中班主任、团委书记周工作量分别计为6.5-7.5个标准课时.3、小学各教研组负责人周工作量合计为9-10个标准课时,初中各教研组负责人周工作量合计为13-15个标准课时.三、适用范围1、本参考标准主要依据我省义务教育县镇编制标准、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以及省颁课程计划制定,较适用于县镇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由于编制偏松,教师周工作量应相应减少.2、对于非标准班额教学班、复式教学班、教学点、寄宿制学校等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四、适用对象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教育教师适用于本参考标准;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非教师专技人员工作量计算不适用本参考标准.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说明一、主要政策依据1、《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湖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2、人事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3、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4、《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事部、全国少工委关于印发〈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的通知》5、《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6、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二、计算标准课时需要确定的几项常数1、以《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为依据,确定周课时数.小学1-6年级周课时分别为26节、26节、30节、30节、30节、30节;初中1-3年级周课时分别为34节、34节、34节.2、确定各课程权数.根据各课程任务的轻重和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课程权数为小学语文、数学为1.3,其它各科为1;初中语文、数学、外语为1.2,其它为1.3、确定义务教育县镇的编制标准为统一测算的编制标准.中央编办发[2009]6号文件要求”参照县镇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同时,我省现行中小学编制标准是在义务教育生源高峰期制定的,已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予以调整.4、根据国人部发[2007]59号文件精神,确定小学、初中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分别为教职工的90%和85%.5、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和中青联发[2007]24号文件等政策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确定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学团委书记的工作量为0.5名教师的标准工作量.6、根据教育实际,确定小学各教研组组长工作量合计为0.5名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初中各教研组组长工作量合计为1名教师的标准工作量.7、根据建标[2008]159号文件要求确定标准班额为: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三、选择模拟学校进行模拟测算1、选择模拟学校:模拟校一:小学在校生540人,六年年级,每年级2个班,每班45人模拟校二:初中在校生600人,三个年级,每年级4个班,每班50人2、确定模拟校周标准课时总量模拟校一周总标准课时为384.2节模拟校二周总标准课时为440.8节3、测算模拟校所需专任教师数模拟校一:*90%-7=16.14注:”7”为12名班主任、1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各教研组长的工作量折算为7名教师的工作量.模拟校二:*85%-7.5=24.37注:”7.5”为12名班主任、1名团委书记、各教研组长的工作量折算为7.5名教师的工作量.4、计算出每名专任教师周标准课时模拟校一:384.2/16.14=23.8≈24模拟校二:440.8/24.37=18.09≈18四、考虑目前教师编制过紧、学生生源减少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周标准课时确定为18-20节、初中周标准课时确定为13-15节.。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量计算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量计算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量计算
教师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多少的重要指标,是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也是计算教师课时酬金的主要依据。

实行教师工作量制度,对于稳定教学秩序、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实现按劳分配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工作量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研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毕业答辩等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工作量。

一、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一)授课工作量
1、理论课
首次班课:实际授课学时X1.0
重复班课:指由同一位教师在同一学期给多个教学班讲授的
同一门课程,除首次班外,给其他班的授课。

重复班课课时的计算办法为:实际授课学时X0.8超标准班课:人数超过60的上课班级为超标准班。

超标准班的课时的计算办法为:实际授课学时X1.0+(人数-60)X 实际授课学时X0.01开设新课:教师初次讲授的课程,包括由于教材和大纲有大的变化全部讲稿需重新编写的已讲旧课,课时的计算办法为:实际授课学时X1.0+实际授课学时X0.2
2、实践课
校内: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实际学时X1.1
校外:指导20人以下每天计3学时;指导20人以上每天计4学时。

(二)其他工作量
1、教研室活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的交流
与研讨,学术交流,集体备课、评课等。

参加1次计1课时。

2、指导青年教师:指导1人每周计4课时。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指导1人每周计1课时。

4、答辩:参加1小时计1课时。

(三)总工作量的计算
教师总工作量=授课工作量+其他工作量土审核增减工作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与标准
为适应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计算教师工作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此工作量计算标准,作为教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分配的依据。

一、适应对象:
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
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

各岗位职能并重。

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缺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

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
第3条:教学工作量。

参考科目(语、数、外、物、化、政、历、生、地)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40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非参考科目:品德与生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按照(特长在内同算)0.8计算;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按照0.6计算;自习课上课教师按照0.4计算。

第4条:备课工作量。

各学科备课每跨一课头每周计一课时工作量。

第5条:班主任工作量。

班主任每周计5课时工作量;学生无打架,晚自习、自习吵闹现象,一周内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每周加1课时工作量。

每周上好一节班会课或者安全教育课,有备课、安全资料,经查属实,每周加1课时工作量。

计7课时工作量。

第6条:部门负责人员工作量。

(1)学校负责人,计20课时工作量。

教学、科研、政工、后勤副校长、幼儿园长70%计工作量;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按60%计算工作量。

其他按30%计入工作量。

(2)团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周记7课时工作量。

(3)教研组长,干事、九室(微机室、农远室、科技室、化学、物理、生物、技术、科学、录播、监控)负责人每周计2课时工作量。

(4)党委委员每周计1课时工作量.
(5)考勤员计1课时工作量。

(6)两操负责老师计2课时工作量。

第7条: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公式 1:教师满工作量=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教师总数
公式 2:学校总工作量=学校总课程教学工作量+学校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量+ 学校总业务学习工作量。

第8条:业余训练队教练员工作量。

业余训练队指由学校批准成立的体育运动队、文艺活动队、书画活动队、手工社团纸艺社团等,且每周定时开展训练活动的。

其教练员、辅导员每周按活动次数与质量计工作量。

按要求开展一次计1课时工作量,有授课费用的训练小组不再计算工作量。

第9条:临时工作
全体在职教师每周按1课时计算临时工作量,未完成临时任务或临时安排工作找理由推托的,不计算工作量。

第10条:其他人员周工作量。

(1)会计、现金、图书档案管理员、复印员、宿管、警务、医务、工勤计10课时工作量.
(2)中午值班按时到岗,尽职尽责(不休息)1课时工作量;课间值班按时到岗,尽职尽责1课时工作量;
(3)早晚自习值班一次无安全事故记2课时工作量,带班领导计2课时工作量;(4)周六、周天、法定假期值班白班、晚班各8课时工作量;
(4)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其承担研究任务的大小,主持人:每周1课时;参与人0.2-0.8课时,不参加的不计。

(5)代课因为工作需要,学校安排代课按每节10元计算,期末在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支付。

(6)教研课与公开课
教研课与公开课的课时量是普通上课的2—10倍课时工作量(国家级10课时、省级8课时、市级6课时、县级4课时、校级2课时);微课减半计算。

(7)论文等不计工作量,在教学量化中体现。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
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
1)保安理论培训
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