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解读
2019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一、总目标 (5)二、分级目标 (6)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一、语言技能 (8)二、语言知识 (13)三、情感态度 (14)四、学习策略 (15)五、文化意识 (17)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8)一、教学建议 (18)二、评价建议 (21)三、教材编写建议 (23)附录 (25)附录1 语音项目表 (25)附录2语法项目表 (26)附录3 词汇表 (27)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评价建议解读

评价方法与案例(P120-147)
小学阶段也可以适度进行终结性评价,其评价方式和方 法与形成性评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评价目的、评价时 机和对评价结果的解读和使用等方面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同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 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进行。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还应合 理使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 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本标准是确定课程评价内容的依据。因此,教师 应当综合考虑本标准所规定的语言技能、语言知 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 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 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 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 向,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四)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一)听力评价方法与案例
评价案例1(一级听力评价) 听录音选图。根据所听到的内 容,选择相应的图画。 录音材料及答案: (1) I have a panda. (B) (2) Sam goes to school by bus. (C) (3) I want some bananas. (A)
评价案例2:(二级听力评价)
评价案例10:(一、二级口语评价)
为了准备英语比赛,请你唱一首英语歌曲, 并说一首 英语歌谣给老师听。你可自己选择唱一首你会唱的歌 曲,说你会说的歌谣。
评析:
该活动旨在考查一级和二级标准中提出的唱英语歌曲和说英 语歌谣的能力。值得肯定的是,该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 择歌曲和歌谣的权利,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促 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为学生展示能力和个性提供了空间。
评价案例6:(一、二级口语评价)
请你跟老师谈谈你自己(家庭、学校、朋友 等)。你可以用I’m…,I like…,I do…, I’m doing…等表达形式。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在小学开设英语课,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儿童开阔视野、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距,而且,开设英语课,也符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为●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异国语言和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和突出的模仿能力;●他们年龄小,心理负担轻,乐于出口,不怕出错;●他们有较强的表现和参与的欲望;●他们有较多的时间投入外语学习。
所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很有必要。
那么,如何定位小学英语教学呢?小学英语课程的定位小学英语课程是要面向全体的课程,着眼于全人的教育和发展,通过小学英语课程,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态度,初步的语感和文化意识,以及初步的语言交流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良好世界观的形成。
尽管英语课程的开设依据了孩子年龄和心理的特征。
但是,孩子学英语也有他们的劣势----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而且,他们不喜欢机械、单调的重复,对于背语音、背语法的规则不会感兴趣。
学生学习英语所表现出的这些劣势,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定位要遵循以下规律和原则。
遵循的原则:●在教学目标上,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
●在课堂实施上,重环境,重频率,重效率。
●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
●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重语感,重语音语调基础,重交流能力。
●在教学评价上,重态度,重参与,重努力程度,重交流能力。
那么,《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上是如何设计的呢?从小学到高中一共设定了9级目标。
在小学阶段,有一级、二级两级目标。
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一级目标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完成,小学五、六年级完成二级目标,也就是说,二级目标是小学毕业,学生在英语上应达到的要求。
当然,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予以适当调整。
教育基础和师资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适当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堂目标的要求;英语教育基础和条件较好的(如从1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的地区或学校),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相应学段级别的要求,也就是说,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超过二级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
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 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沟通与理解,
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2. 各地对《标准》 高度认同,由此确立了《标准》基 本框架和目标体系保持不变的原则。
3. 对《标准》修订的反馈意见主要集中于可操作性方面, 特别希望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指导。
修订中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学科中的渗透 2.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巩固和深化 3. 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阶段
a
1
关于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
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 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取代 2001年实验稿中的高中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小学和初 中阶段的内容,取代2001年实验稿小学和初中部分 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正式国家课程文件。
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 标;
巩固和深化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 验,着力解决十年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
适应未来十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修订原则
1. 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 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 性等因素;
2. 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上, 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 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
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解读一、课程目的1、激发兴趣、培养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自信心2、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3、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4、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The focus of ELT isfrom how to teach to how to learn.Student-centeredness小学英语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一、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要重兴趣、成就感、自信心二、在课程实施上要重语言环境、频率、效率三、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要重体验、实践、参与、创造四、在语言教学目标上要重语感、语音语调基础和交流能力五、在教学评价上要重态度、参与、努力程度和交流能力。
二、起始年级与课时安排原则: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1、保证每周不少于四次教学活动;2、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3、五、六年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少于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两个级别的要求1、小学三、四年级达到一级要求2、小学五、六年级达到二级要求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有困难的地区经批准可适当降低要求一级语言技能目标要求听、做? 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能听懂课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能根据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小故事并做出反应Input-Intake-Output说、唱? 能听懂录音并模仿(Imitation)? 能互相问候(Greeting as a habit)?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Exchange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gap)? 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Express likes and dislikes - Do you like me?)? 能够根据表演猜意思、说词语(guessing)? 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 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语(words and phrases)玩、演? 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交流? 能做角色表演(role play)? 能表演英语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读、写? 能看图识字?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能图片的帮助下读懂英语小故事? 能正确书写单词和句子视听?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
小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
培训内容
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课程开发与设计、评 价与反思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方式
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教师研讨会、教学 观摩、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教师自我反思与成长
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和 不足,并寻找改进的方法。
总结教学经验
培养的需求。
全球化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作为 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对于学 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英语教育现状
针对当前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需要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目标概述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能够掌握基本 的语言知识、技能和策略,提高综 合语言运用能力。
及时反馈与调整
教学评价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 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不足,并 指导教师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和改 进。
04
学生发展与评估
Chapter
学生发展概述
英语语言能力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包括词汇 、语法和听力理解等,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跨文化意识
学生能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习俗,培养跨文 化交流的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词汇知识
掌握3000个左右的基础 词汇,能够正确拼写和用 法。
语法知识
掌握基本语法规则,如名 词、动词、形容词等,能 够正确使用。
语言技能
听
能够听懂慢速英语短文和对话,获取主要 信息。
读
能够阅读简单的英语短文和故事,理解大 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评价建议解读

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 结果。
(一)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评价要:
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 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 有利于学校等部门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 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育。
评价方法与案例(P120-147)
小学阶段也可以适度进行终结性评价,其评价方式和方 法与形成性评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评价目的、评价时 机和对评价结果的解读和使用等方面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的终结性评价同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 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进行。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还应合 理使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 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一)听力评价方法与案例
评价案例1(一级听力评价) 听录音选图。根据所听到的内 容,选择相应的图画。 录音材料及答案: (1) I have a panda. (B) (2) Sam goes to school by bus. (C) (3) I want some bananas. (A)
评价案例2:(二级听力评价)
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 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 部分。
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应 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七)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 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 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正确处 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 教学。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 教的倾向,特别是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 做法。要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 使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最新《英语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解读资料课件ppt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 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 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 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 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 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 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 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24.01.2021
19
小学英语语言知识目标(二级)
语音
• 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 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 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 了解单词有重音 • 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24.01.2021
20
词汇
• 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 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4.01.2021
17
写
• 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单的标题或描述
• 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 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 写句子时能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24.01.2021
18
玩、演、视听
• 能按要求用英语做游戏 •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 能表演歌谣或简单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 能唱英文歌曲30-40首 • 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
12
二级目标要求
一级目标要求是按照: 听、做/ 说、唱/ 玩、演/ 读、写/ 视听 来分别进行要求的
二级目标要求则是按照: 听/ 说/ 读/ 写/ 玩、演、视听 来分别进行要求的
24.01.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级标准
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是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分级目标框架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
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 有什么区别?
高度概括 宏观把握
教学内容和目标 可检测可执行 “能”字为先
-------美国《迎接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课程总目标
课程目标按照‘总目标’与‘分级目标’ 进行 表述。
2级、5级从五个方面描述英语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 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 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 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 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 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知识的要求上的调整和修改(二级)
1)“明白字母名称的读音”改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增 加了了解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 顿、语调等现象。
2) 确定了423个核心词汇;增加了明白要依照单词的音、义、形 来学习词汇;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 的相应话题。
2017版修订工作
2007年4月正式启动修订工作 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和42个国家实验区收取反馈意见和建议 意见和建议 《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 不同地区对《标准》的个别内容与难度要求所持态
度存在一定差异 文字表述应更加准确和严谨。
多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差不多要求,七 级为高中毕业的差不多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有哪些新突破?
强调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注重教育公平。明确提出不同地方能够依照自己的
具体情况来拟定其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 进一步为学生“减负”。 增加案例,增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目标更清晰,方法更具体。
什么原因要制定新课标?(1
)
中国英语教学大纲
1954年,《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1957年,《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育大纲(试行草案)》 1982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
(没有全面推广实施) 1986年,《全日制中学英语大纲》 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 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人文性的概念界定
中西方的人文所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中国的 “人文” 表达人类与自然之间本质区别的理 解。在西方“人文” 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解 放。
人文素养将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三方面内化为一种品质和修养。
英语课程的性质 (2017)
工具性: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差不多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 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差不多的英语 语言知识,发展差不多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 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接着学习英 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素养
功能话题
国际祖国合作 认知、调控、 知识理解意识与能力
自信动机
交际、资源
”knowing how, when and why to say what to whom”.
学习外语不仅要求正确的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规那 么,而且还要依照时间、地点、场合和交际对象得体 地运用外语。
过英语学习建立对英语的兴趣、自信、想象力、 创造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工具性
语言技能
思
语言知识
维
学习策略
发 展
课程性质
人文性
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和途径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内涵和本质
英语课程差不多理念
修订了差不多理念的文字,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 及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特点。
前言部分
英语学科性质的变化
首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 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
思考: 什么原因强调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
国际化社会、国家与儿童的发展的意义 如何理解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新课标所给定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人文性如何在英语教育中的表达?
工具与人文融合的教学案例
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交 际教学理念和实践得到普遍认可。
学生的成长 人的成长问题 民族的国际化与世界的中国化 一代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自2001年小学英语课程的成绩与问题
重要的成绩要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规模、师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 存在的要紧困难与问题: 不平衡、 师资、有效性、 评价方式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标准
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 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取代 2001年实验稿中的高中部分。
2017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 容,取代2001年实验稿小学和初中部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执 行的正式国家课程文件。
课程目标 分级标准 实施部分 附录
2017版修订的整体思路
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 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表达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 小学3年级为起点 。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差不
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分级目标描述 二级
对接着学习英语有兴趣。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 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表达。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 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 语歌曲和歌谣。 能依照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 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适应。 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3)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要紧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 主代词;明确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 一般今后时等时态(原“动词形式上的变化”);
4) “了解和运用表示问候、告别、感谢、邀请、致歉、介绍、 喜好、建议、祝愿、情感、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差不多表达 形式。”
5) “理解和表达有关以下话题的简单信息:个人情况、家庭与 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 饮食(食品)、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动植 物)、数量(数字)、时间等相关意念内容。
一级 “听做” , “依照指令做动作(做手工)” (降) “玩演” ,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
单的交际” (降); “能表演简单的英语短剧”(英文歌曲及简单 的童话,如《小红帽》等,)剧(表述准确性)。 “读写” ,增加“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原二级)(升) ; 二级 “说”,“语调差不多达意”改为“语调达意” (降) ;增加“能就日 常生活话题作简短表达” (升) ; “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 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降) ; “写”,增加‘能依照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升); 能唱的歌曲歌谣的数量到10-15和15-30首(原15-20和30-40首)(降)
思考
正确认识技能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正确把握技能(听做、说唱、玩演、视听)与知
2017版修订 课程标准
How? 理解?实施?
思考
什么原因要制定新课标? 什么原因要修订? 英语课程标准“新”在哪里?新课标要紧内容是什
么?2017版修订哪些内容? 如何理解英语新课标?
标准发布试行十年来的成绩与问题 英语课程理念和目标是什么? 了解英语课程目标、分级目标及分级标准 学习和把握实施建议和附录 课标在你的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2019版(英语课程标 准)小学阶段解读
课标-教材-教学的关系
课标规定了小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以及阶段目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理念的呈现; 课标为教师拟定日常教学的目标提供了范本,教学 是课标理念的实现
研读课标、分析教材、 教学实践
2017版英语课程标准
Why? 制定?修订?
What? 内容?修订?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新”在哪里?
目标:综合 评价:多元、多样、多维 学生中心:focus on learning and learners 能力:“能用英语做情况”的差不多理念 语用:真实语境
什么原因要制定新课标?
目前的教学中存在许多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 致的地方,课程改革是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过程与结果并重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学会自己写教学目标
分级标准的特点
语言技能标准“能”字为先:始终表达 “能用英语做情况”的差不多理念;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标准并重; 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并重; 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并重;
分级标准的变化
修订对各级别总体目标要求保持不变。
语言技能的要求上的调整和修改
小学开设英语从小培养儿童的综合人文素质、开 阔视野(世界上还有别的人说不一样的话)、丰 富生活、了解世界、开阔胸怀、把自己的命运和 全世界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
Multiple intelligenc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