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鲁智深忠诚形象与人性的多面性

水浒传中鲁智深忠诚形象与人性的多面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巨著《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之一,鲁智深以其忠诚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多面性,他的忠诚形象才更加丰满、更加引人入胜。
本文将以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忠诚形象为切入点,探讨人性的多面性。
鲁智深是一个极具正义感和勇气的人。
他出身豪富贵族,却毅然地放弃了物质享受,选择了以义为重。
在他被流放到梁山后,他并没有心生怨恨,而是带着对国家、家族的忠诚,加入了梁山好汉的行列。
他的表现不仅表现出他对“为国家尽忠”的忠诚,也体现了他对家族的忠诚。
无论身在何处,他始终将家族荣誉视为己任。
正是因为他的忠诚,他在梁山好汉中得到了众人的尊重和崇敬。
然而,鲁智深的忠诚并不局限于国家和家族,他还体现出对友情的忠诚。
他在梁山投笔从戎之后,结交了一群兄弟好友。
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在困境中互相支持。
尤其是在杨志遇害的时候,鲁智深绝不容忍,他立即奋不顾身,为杨志报仇。
这充分展现了他对友情的忠诚。
他的行为也让我们反思,友情中的忠诚是否比国家和家族的忠诚更加珍贵。
然而,正是由于鲁智深的忠诚,也暴露了他人性的另一面。
在梁山好汉中,他常常酗酒嫖娼,不听从宋江的指挥,往往凭个人兴致行事。
这些行为与他忠诚的形象相矛盾,却也使其形象更加立体。
他的这些行为一方面展示了他作为人的弱点和欲望,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人物的丰满性。
毕竟,忠诚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也不意味着没有私欲和欲望。
正是由于这些不足,才使得他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
忠诚与人性的多面性在鲁智深的角色中并非孤立存在。
相反,这种多面性贯穿着整个《水浒传》。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忠诚和私欲。
正是这些多面性,使得《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这也让我们反思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性既有善良和正直的一面,也有欲望和贪婪的一面。
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欲望的纠缠,也没有人可以保持永远的忠诚。
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磨砺中,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接受自己的多面性。
鲁智深水浒传中的勇士

鲁智深水浒传中的勇士鲁智深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水浒传》中的一位英勇无畏的勇士。
他是宋江领导的108位好汉之一,以其不凡的勇气和出色的武艺在那个时代傲视群雄。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一部分:人物介绍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位极具特点的人物。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长有一副凶狠的脸庞。
与其外貌相反的是他的性格,他仁爱、热心,非常重视义气和友情。
虽然他凶狠的外貌让人望而生畏,但内心深处却怀有一颗慈悲之心。
第二部分: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鲁智深以其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而闻名于世。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无论是面对敌人还是陷入困境,鲁智深总是毫不退缩地迎接挑战。
他用勇气和智慧击败了无数的敌人,成为水浒传中最令人敬畏的战士之一。
第三部分:义薄云天的义气鲁智深也是一位极具义气的人。
他非常重视朋友和兄弟之间的情谊,对待义薄云天的事情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
他与宋江等好汉结拜,共同抗击当时的不公和压迫。
他更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了保护好友,宁愿自己受伤受难,也不让好友受到任何伤害。
第四部分:对主义的坚守鲁智深对主义的坚守体现了他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他在水浒传的故事中树立了正义和荣誉的旗帜,坚决反抗不公和邪恶势力。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正直和勇敢,成为了饱受民众爱戴的英雄人物。
第五部分:流传至今的影响鲁智深的形象不仅在《水浒传》中深入人心,也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他勇敢、忠诚的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符号之一,他的战斗精神和义气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坚持正义与真理。
他的故事将继续通过文字、电影和其他媒介的传播,影响着后人。
结论:鲁智深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形象和故事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他用自己的勇气、义气和坚持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传奇人物之一。
鲁智深的故事将继续影响和激励后人,引领人们追求正义、忠诚和勇气的人生态度。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饱满而神采飞扬的古代侠义英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位。
金圣叹曾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纪德君对鲁智深的评价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粗豪不羁。
”聂绀弩先生曾经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
细读《水浒传》鲁智深这一人物呈现如下特点:一、豪爽直率嫉恶如仇鲁智深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对待朋友和弱者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和保护欲。
在瓦罐寺,鲁智深见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霸占民女,十分愤恨,大开杀戒;在华州府,他得知贺太守霸占民女,贪赃枉法,十分气愤,竟冒险前去行刺,结果被抓,打入死牢,幸亏宋江攻城才救了出来。
他对邪恶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禅仗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鲁智深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二、粗中有细智勇双全虽然鲁智深行为粗犷,但在处理事情时却表现出细腻的一面,如在救助金家父女时,他不仅考虑如何安全帮助,还— 1 —考虑到他们缺少盘缠,主动提供帮助。
在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和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怕途中有变。
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离开。
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以此来震慑董超和薛霸,免他们又生歹心,可见鲁智深是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三、救弱济困重情重义鲁智深是一个心地善良、重情义的大丈夫。
他曾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当他听金老父女哭诉投亲不着,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送与了金老。
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慷慨大方的优良品质和豪爽性格。
鲁智深在瓦官寺和老僧抢粥吃,但是当得知老和尚三天没吃饭了,才化得这些小米熬粥吃,于是便停下不吃了,这些表现也体现了鲁智深心地善良,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
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结合事例

鲁智深,原名鲁达,因出家当和尚,得名智深。
人如其名,他外在看起来粗鲁,内在却是一位智谋深远的人。
一、他是一位外在粗鲁的人。
其一他长的粗鲁,容貌丑恶,貌相凶顽,一双眼似贼一般,出家后的长相更是不符合和尚的标准,鹭鸶腿紧系脚絣(裹腿,缠在腿上的布条),蜘蛛肚牢栓衣钵。
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出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
其二他动作行为粗鲁,如他听到金老汉两人没钱回东京,只得在酒楼里卖艺时,他问旁边的李忠和史进,看到李忠只摸出二两银子,他看了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后来又把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一句话一个“丢”字便可以看出他的举止是非常粗鲁的。
又如他要一根禅杖,一口戒刀,直接便说要打一条一百斤重的。
再如镇关西欺负了金家父女,鲁智深看不过去,上门找到镇关西,三拳结束了他的性命。
“拳打镇关西”是《水浒》里非常精彩的一段描写,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先是一拳打在鼻子上,又一拳打在眼眶上,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镇关西就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打着痛快淋漓。
出了人命,鲁智深从此丢了提辖的官职,走上逃亡之路。
在金老汉后来的女婿赵员外的举荐下,他来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其三他言语粗鲁,如他大闹五台山时,两个门子不开门,他对着金刚骂:“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吓洒家。
”当看到还不开门时便在外面骂道:“直娘的秃驴们!不放洒家入寺时,山门外讨把火来,烧了这个鸟寺。
”等等事例,都可以看出鲁智深是外在形象不佳,力气大,个头大,长的差,言语还忒粗俗的大汉子。
有人说外在是内在的显现,内在如何,外在便会如何,但鲁智深并非如此,他细心,考虑事情非常周到深远,并且有智谋,是一位外刚内柔的人。
二、他是一位智谋深远的人。
鲁智深并不是鲁莽之人,而是机警过人,并心细如发。
在打镇关西前,他安排金氏父女早上早点离开,因为怕别人为难他,特地在天刚亮时就到达酒楼,确保他们离开,又担心小二为难,拿着一张凳子坐在门口两小时拦着出门口的路,不给小二通风报信,直到金氏两人离开不能够被追回时才去找镇关西算账,找到镇关西后,他先让镇关西切十斤瘦肉臊子,又切十斤肥肉臊子,消遣镇关西。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浒传鲁智深⼈物形象分析 北宋仁宗年间,某年京师瘟疫盛⾏,军民伤损甚多。
天⼦钦点洪太尉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宣请张天师驱邪除祟。
洪太尉寻天师不见,却因固执⾛了上清宫中镇压的⼀百单⼋个魔头。
下⾯是店铺带来的⽔浒传鲁智深⼈物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浒传鲁智深⼈物形象分析篇1 我读了《⽔浒传》之后颇有感触。
特别是对梁⼭⼀百零⼋条好汉中的鲁智深,更有不同与其他英雄的看法。
纵观上下,鲁智深这个⼈物⽣性豪爽,⾏侠仗义,粗中有细,不愧是梁⼭好汉中的佼佼者。
鲁智深是个⾏侠仗义的英雄,是个聪明的好汉,是个细⼼的粗⼈。
鲁智深是个⾏侠仗义的英雄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智深是⽔浒中最为⾏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从义救⾦翠莲⽗⼥(第三回),到⼤闹桃花村(第五回),⽕烧⽡罐寺(第六回),再到⼤闹野猪林(第⼋回),为救史进⽽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回),⽆⼀不是路见不平,拔⼑相助的义举!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要痒⼿,要出⼿,若以⼀般⼈⽽⾔,⾦家⽗⼥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没碍着他;⽡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欺负,都与他⽆关。
林冲墙外⼀声赞叹,鲁智深⼀⽣引为知⼰,为救护他,⼀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能有? 鲁智深是个聪明的好汉鲁智深出于⾃⾝的正义感,看不过郑屠夫强骗⾦翠莲,决定惩治郑屠夫。
⽽鲁智深在打死郑屠夫前,好好地戏弄了他⼀番:先是“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精⾁,细细切做臊⼦,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再是“再要⼗⽄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头,也要起切臊⼦”,⼜是“再要⼗⽄⼨⾦软⾻,也要细细地剁做臊⼦,不要见些⾁在上⾯”。
终于,郑屠夫按奈不住怒⽕,抢了⼀把剔⾻尖⼑跳了下来,结果鲁智深“扑的只⼀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拳,……⼜只⼀拳,……”。
在三拳打死了郑屠夫后,⼼⾥慌,却稳住神,沉住⽓,⼝⽓轻松地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为⾃⼰找了⼀个开脱的理由。
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他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给
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可以用“豪爽”来形容。
他豪爽大方,不拘小节,性情中人,喜怒形于色,直来直去,不善隐忍。
其次,他的性格特点还表现出了“忠义”和“豪气”。
“忠义”体现在他对朋友的忠诚,对敌人的痛恨,对国家的挚爱,对正义的执着。
而“豪气”则体现在他的豪迈豪放,气概非凡,不屈不挠,敢作敢为。
鲁智深的故事情节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误
伤人而被发配沧州。
后来他在梁山泊结识了宋江等好汉,成为梁山第一猛将。
他在梁山的生活中,与好汉们一起征战沙场,浴血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为人忠厚,不喜欺负弱小,敢作敢当,有时还显得有些单纯,但正是这种性格使他在梁山上有了许多忠心耿耿的朋友。
他的豪爽豪气也使他在梁山上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领袖。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形象是非常鲜明生动的。
他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都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经典形象。
鲁智深力大无穷

鲁智深力大无穷鲁智深,字灵均,是《水浒传》中的一名英雄角色。
他是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的第二位,是个体型庞大、力大无穷的人物。
本文将从他的形象描写、力大的传说、与其他英雄的关系以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等方面对鲁智深进行论述。
一、形象描写鲁智深身材高大魁梧,肌肉发达,体魄异常强健。
他长着一张宽阔的脸庞,浓眉大眼,眼神锐利有带着一丝不羁之气。
他常年打猎、行军,皮肤健壮而黝黑,是个十分有男子气概的人。
二、力大的传说鲁智深以其惊人的力量而闻名。
据传说,他能够把一杯水紧握在手中,却不让一滴水溢出;他能够将一匹狂奔的野马纳入囊中。
这些传说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英雄人物。
三、与其他英雄的关系鲁智深虽然力大无穷,但他并非是一个孤独的英雄,他与其他英雄有着紧密的关系。
首先,鲁智深与宋江关系密切。
宋江是梁山泊的领袖,也是鲁智深最为崇拜的人物。
两人情同兄弟,相互扶持,在梁山泊的斗争中一同并肩作战。
其次,鲁智深与其他梁山好汉关系紧密。
他与卢俊义、林冲等人结为兄弟,共同抱团取暖,互相支持。
他的力量无疑为梁山泊的战斗力量增加了许多,无论是对抗敌人还是反抗统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在故事中的作用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首先,他是一位勇猛无比的战士。
他的力量给了梁山泊人民希望和勇气,成为了他们的重要支持。
他以勇猛的战斗姿态,为保卫和平、打击恶势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其次,他的形象塑造丰满了故事情节。
鲁智深以其与其他英雄的关系、从受伤到失去理智再到越狱的故事,以及为帮助恶人光明转化等情节,呈现了一个丰满而生动的形象。
最后,他的形象使得人们产生了巨人般的幻想。
他展现出的力量让人们觉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力量、有勇气,就能克服一切,追求自由和正义。
总结: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人物。
他的形象以及与其他英雄的关系都丰满了整个故事情节。
他的力量让人们对正义和勇气产生了向往和思考。
他是无数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中国文学中不可磨灭的形象。
《水浒传》主人公鲁智深形象性格分析

《水浒传》主人公鲁智深形象性格分析一、人物绰号:鲁达――鲁提辖(官名)――鲁智深(法号)――花和尚(因其背上有花绣);二、人物个性:有勇有谋、粗中有细、嫉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俠肝义胆、豁达明理。
三、精彩故事情节的概括:1.拳打镇关西起因:鲁提辖(鲁智深)在当和尚之前,和李忠、史进在酒楼中喝酒,听人啼哭,扰了酒兴,大怒,便问何事.一姓金父女道:有一个卖肉的叫镇关西(又叫郑大官人),强抢民女,又要挟钱财,想到苦楚,不忍痛心。
经过:鲁提辖听后,怒不可遏.便接济了金氏父女,第二天提着个哨棒到了镇关西家,先耍弄了他一番,之后大打出手.鲁提辖打了镇关西三拳,拳拳正中要害,三拳便使镇关西一命呜呼。
结果:之后因杀人,惹了大祸,便逃难,路遇金老汉,金老汉知恩图报,他女婿将鲁达送到五台山上当了和尚,因其脊背有花绣,被人称’花和尚’。
2.大闹桃花村起因:被从五台山赶走,方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路上经过桃花村经过:小霸王周通强抢刘太公女儿为妻,被鲁智深装新娘戏弄,后遇打虎将李忠,原来李忠和周通就是桃花山上两个山代王,两人将鲁智深带到山上,后来鲁智深觉得两人吝啬,便离开桃花山。
结果:趁他们下山打劫时,缚了小喽啰,抢了一点金银酒器,离开桃花山3.火烧瓦罐寺起因:离开桃花山往东京的路上,化缘遇到瓦罐寺经过:瓦罐寺寺众多被(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两人赶走,只留下几个老弱走不动的,后来鲁智深没打过他们两人,逃出去,遇上(九纹龙)史进在路上打劫,两人一起回了瓦罐寺杀了崔和丘,放火烧了瓦罐寺。
结果:放火烧了瓦罐寺,史进去投少华山,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4.倒拔垂杨柳起因: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
经过:鲁智深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引起寺院其他和尚的不满,方丈知他将来必成正果,于是将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
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方法指导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水浒传》作为小说的要点应该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对情节的熟悉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是重中之重!这节课在学生阅读原著后,对故事情节已经熟悉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水浒传》的情节分析人物的主要特点。
2.培养分析人物主要特点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人物主要特点。
教学环节:
一、导入水浒:播放《好汉歌》视频,导入正课:如何分析人物性格。
二、分析梁山好汉的共性。
讨论得出:武艺高强,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三、通过相似人物的对比让学生了解掌握人物个性的方法——对比。
英雄们虽然有共性,但更有个性,特别是人生经历有相似之处的林冲和武松。
我们现在一起来分析一下他们俩的异同。
播放“血溅鸳鸯楼”和“大闹野猪林”视频片段,学生讨论分析。
1、示例:分析武松和林冲性格经历上的异同。
归纳方法一:概括出共性,对比见个性。
(板书)
2、练习巩固:给文段,分析杨志和鲁达的异同。
四、如何较全面地分析水浒人物特点。
1.鲁智深是个怎样的人?
鲁智深武艺高强,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勇而有谋,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2、结合情节,说说鲁智深是个怎样的人?
归纳方法二: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示意图见课件)
3.练习巩固:
(1)出示练习:结合情节,分析你喜欢或熟悉的一个梁山好汉。
并作如下格式要求:
我喜欢,他是一个,,的人。
在“”情节中,他;在中,他
(2)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你喜欢或熟悉的一个梁山好汉。
五、总结规律,再次重现二条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