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练习: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含答案解析)

专题三 直面人生12 报任安书(节选)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魏其.(jī) 衣.赭衣(yī) 圜墙 大放厥词 B .榜箠.(chuí) 暴.肌肤(bào) 囹圄 前扑后继 C .沉溺.(nì) 缧绁.(xiè) 倜傥 通邑大都 D .奴仆.(pū) 剌.谬(là) 网罗 强颜欢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为了亚运会的召开,今年以来,广州市下大力气整顿市容,画地为牢....,分区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 .经过历史学家考证,扑朔迷离一千多年的唐代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颜真卿的墓葬竟然藏之名山....,埋葬于江南小城句容境内的龙山。

C .美军在伊拉克西部发起了“铁幕行动”,对反美武装实施重于泰山....的打击,遭到当地逊尼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

D .每年6亿多美元的联合国会费,对经济总量占全球财富28%的美国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但美国偏偏不肯支付,连续多年大数量地拖欠,去年最多时候竟达18亿美元之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流俗之所轻.也B .其次不辱.身 C .下流多谤.议 D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通古今之.变②成一家之.言 B.⎩⎪⎨⎪⎧ 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C.⎩⎪⎨⎪⎧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理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D.⎩⎪⎨⎪⎧①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②然此可为.智者道 二、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习题:第四专题+兰亭集序+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习题:第四专题+兰亭集序+Word版含答案

兰亭集序一、基础夯实1.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群贤毕至毕: 都.少长咸集咸: 都.B. 极视听之娱娱: 乐趣.趣舍万殊趣: 同“取”.C.茂林修竹修: 修剪.修短随化修: 寿命长.若合一契D..契: 符契亦犹今之视昔昔: 过去.分析 :C第一个“修”应为“高” 。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分析 :B B 项, 都是“固然”的意思。

A 项, 介词 , 在/ 介词 , 对;C 项, 成为 / 是;D 项,介词, 把/ 介词, 因。

3. 以下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A. 群贤毕至 , 少长咸集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天朗气清 , 惠风和畅D.齐彭殇为妄作分析 :C A 项, “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B 项, “一”数词的意动用法;D 项 , “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或取诸怀抱..B.事过境迁 , 感触系之矣..C.俯察品类之盛..D.引认为流觞曲水 , 列坐其次..分析 :B“感触”古今同义,都是有所感想而感叹的意思。

5. 对以下句式特点判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倒装句 )B. 引认为流觞曲水 ( 省略句 )C.受制于人 ( 倒装句 )D.仰观宇宙之大 ( 定语后置句 )分析 :C不是倒装句,是被动句。

6. 对课文剖析归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 , 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址、人物、环境和事由 , 侧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为伤心, 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起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触。

D.本文思路清楚 , 构造谨慎 , 写景、叙事、谈论和抒怀相联合, 语言清爽自然, 简短精致。

分析 :B“侧重表现宴会的豪华”错误。

7. 下边文学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 又是名帖 , 流传长远。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测试卷及答案(10)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5同步测试卷及答案(10)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心连广宇(B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摹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检测试卷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检测试卷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3分,共66分)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舅夺.母志
3.形影相吊.
4.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5.……已为墙,凡再变矣
6.某所.,而.母立于兹
7.一日,大母过.余曰 8.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9.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0.若望仆不相.师
11.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1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13.唯倜傥非常
..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之人称焉 14.无乃
1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6.其.正色邪
17.之.二虫又何知 18.足以极.视听之娱
19.或取诸.怀抱 20.向.之所欣
21.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 22.渔父莞尔而.笑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每小题2分,共10分)
1.臣具以表闻.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倡优
..所畜 4.太上不辱.先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三、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每小题2分,共24分)
1.固主上所戏弄
2.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3.安在其不辱也
4.文王拘而演《周易》
5.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6.安能以身之察察
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8.彼且奚适也
9.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10.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1.之二虫又何知 1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陈情表》练习题1、给下面加点字注意。

险衅()行()年四岁祚()薄()应()门之童猥()以微贱床蓐()陨()首责臣逋()慢日笃()拔擢()宠命优渥()2、本文中出现了很多成语,请识记下列词的意思。

(1)孤苦伶仃:(2)茕茕孑立:(3)形影相吊:(4)日薄西山:(5)气息奄奄:(6)人命危浅:(7)朝不虑夕:(8)皇天后土:2、注意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在文中的意思。

则告诉不许(告诉:;不许:)至于成立(成立:)九岁不行(不行:)臣之辛苦(辛苦:)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臣以供养无主(无主:)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报:)3、指出对词类活用情况解说错误的一项()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孑,名词做状语,像孑孓一样)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C、历职郎署(职,名词做动词用,任职)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做动词用,远离)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急于星火(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谨拜表以闻(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5)则告诉不许(6)少仕伪朝5、解释下列多音字⑪微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③听臣微志(《陈情表》)④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⑤童微伺其睡(柳宗元《童区寄传》)⑫息①宋将军屏息观之(魏禧《大铁椎传》)②武气绝,半日复息(班固《汉书》)③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④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⑤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⑥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⑦陈涉太息曰(司马迁《史记》)⑬期①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龚自珍《病梅馆记》)②良马列期乎千里(《吕氏春秋•察今》)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④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全祖望《梅花岭记》)6、翻译下列句子(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文(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019年精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送怀千载]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四篇

2019年精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送怀千载]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四篇

2019年精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送怀千载]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所推崇的绝对精神自由的人。

B、反衬“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需御风。

他们均有所待。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所追求的无所待、无所限,绝对精神自由的理想的境界。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之二虫又何知识盈虚之有数______B、去以六月息者也猥以微贱,当侍东宫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访风景于崇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映带左右A、顺流而东也B、鼓瑟吹笙C、入之甚寒,问其深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与“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五百岁为春B、以八千岁为春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D、农人告余以春及【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苏教版必修五读本文言文练习题精选(分课整理,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五读本文言文练习题精选(分课整理,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五读本文言文练习题精选(分课整理,含答案)左忠毅公逸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京畿.(jī)古寺.(sì)庑.下(wú)炮烙..(páo luî)逆阉.(yān )铸.造(zhù)瞿.然(jù)糜.烂(mí)檄.文(xí)睚眦..(yázì)噤.声(jìn )草屨.(jù)长镵.(chán )呜咽.(yâ)幄.幕(wî)二、解释下列重点实词的含义。

1、微行..入古寺穿便服2、文方.成草刚刚3、为掩户..关门4、叩.之寺僧询问5、虽.家仆不得近即使6、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遭受将要7、微.指左公处暗中8、为.除不洁者装作9、乃奋.臂以指拨眦举起10、无俟.奸人构.陷.等编造罪名来陷害11、趋.而出小步快走12、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就轮流13、振.衣裳抖动14、必躬造..左公第亲自拜访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从.数骑出使动用法,使……跟从2、即面.署第一名词作状语,当面3、涕泣..谋于禁卒涕,眼泪,名词作动词,流眼泪。

4、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名词作动词,穿着草鞋;手里拿着5、则席.地倚墙而坐意动用法,以……为席6、史前.跪抱公膝而鸣咽名词作动词,上前7、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名词作状语,对上,对下8、与先君子善.形容词活用动词,交好四、解释下列多义词1、则①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只,仅仅。

副词②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是,原来是。

具有确认作用的副词③漏鼓移则番代就,表承接关系的连词2、焉①卒感焉于之<对此>。

兼词②于是余有叹焉不译。

语气助词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呢。

表示反诘语气助词④且焉置土石哪里。

疑问代词⑤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助词梅花岭记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乙酉.(yǒu)殉.(xùn)慨.然(kǎi)肇.基(zhào)瞠.目(chēng)霍.山(huî)兆奎.(kuí)大恚.(huì)麾.下(huī)诡诞.(dàn)遗骸.(hái)谥.号(shì)二、解释下列重点实词的含义。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检测 优质课件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检测 优质课件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4.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6.而刘夙婴疾病 8.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10.但以刘日薄西山 12.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4.迨诸父异爨 16.某所,而母立于兹 18.其制稍异于前
1.若望仆不相师
2.假令仆伏法受诛
3.见狱吏则头枪地
4.用之所趋异也
5.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6.审矣,何足怪乎
必修五文言检测
《陈情表》 《项脊轩志》
一、释词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5.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7.臣具以表闻 9.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11.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1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15.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17.比去,以手阖门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4.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6.而刘夙婴疾病 8.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10.但以刘日薄西山 12.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4.迨诸父异爨 16.某所,而母立于兹 18.其制稍异于前
17.彼且恶乎待哉
18.映带左右
19.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二、释句 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
南为。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必修五总测
一、释词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5.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7.臣具以表闻 9.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11.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13.何竟日默默在此 15.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17.比去,以手阖门
《逍遥游》 《兰亭集序》
一、释词 1.其翼若垂天之云 3.我決起而飞,抢榆枋 5.而御六气之辩 7.此小大之辩也 9.犹有所待者也 11.而征一国者 13.列坐其次 15.虽趣舍万殊 17.映带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其实历史与现实生活中遍布创新——爱迪生试验 各种材料发明灯泡、哥白尼日心说、邓小平改 革开放、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诺贝尔研发炸 药等等,无不是创新的典范。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10.及罪至罔加(“______”,通“______”, 义为:________) 11.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______”,通 “______”,义为:________) 12.思垂空文以自见(“______”,通“______”, 义为:________) 13.网罗天下放失旧闻(“______”,通“______”, 义为:________) 14.则仆偿前辱之责(“______”,通“______”, 义为:________)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一、通假字(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夙遭闵凶(“______”,通“______”,义为: ________)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______”,通“______”, 义为:________) 3.常在床蓐(“______”,通“______”,义为: ________) 4.而母立于兹(“______”,通“______”,义为: ________)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辞掉年薪60万的工作 从报社执行总编的位置上下来,全力陪伴女儿圆 “小提琴之梦”。孙生龙10年前的这个举动,现 在说起来,仍然让人震惊,他丢掉的,可是一个 年薪60万元的工作!如今,已经做了10年全职爸 爸的孙生龙,终于培养出了小提琴演奏家孙同同, 但他所选择的路,仍然引来了人们的一片质疑。 这样做值得吗?父母何苦为孩子牺牲掉自己的生 活?孩子果真需要这样的陪伴吗?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品读1——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孙生龙得到了各 方面的支持:年迈的双亲、艰辛的妻子、赤诚的 朋友,还有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这些无私的 爱,化为动力和源泉,推动孙生龙坚持做了10年 的“陪读爸爸”,也推动孙同同不断上进,不断 求精,并最终走向成功,这就是爱的力量。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品读2——为了培养孙同同,父亲孙生龙放弃了 年薪60万元的工作;为了圆女儿的“小提琴之 梦”,母亲10年来艰辛地工作顽强地支撑着这 个家。10年间,借外债100多万元。但是,苦尽 甘来,10年后,孙生龙终于成功培养出了小提 琴演奏家孙同同。这正是有失必有得的有力证 明。
工具
第一编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必修5 文言 文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品味与思考 一种原始的运输工具——骡子和马,出现在现代 化都市深圳的建设工地上。 深圳市的一项供电工程,需要在海拔300多米的 山上作业。如果按常规施工,就必须先用机械劈 山修路,再运输材料上山。这样不仅会拉长工期, 而且势必破坏山体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于是 深圳人请来了广西的骡子和矮马,将一筐筐石料 驮上山顶,既缩短了筑路的工期,又保护了生态。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品读3——“我无数次想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头 撞墙的心都有。”其实,一旦选择实现某个目标 或梦想,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别回头,只有 这样才能成功。现在不缺有天分的孩子,但缺的 是“有梦想,能坚持”的孩子。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品读4——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 唯有懂孩子、懂社会、懂教育的家长,才能对 孩子有积极的人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 家长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成才, 完全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爱的名义 下盲目地改变孩子的成长轨迹,甚至将孩子一 步步逼向绝路。其实,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 由的成长环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议,才是 真爱的表现。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品读5——成长的路上风雨相随,人生的旅途坎坷 相伴。最好的教育不是呵护,成长本身就是一个 接受教育接受挫折的过程。教育是一扇门,推开 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人带来自信、快乐。 教育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方式。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品读6——“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 子使作善也。”教育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教 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教育是一种博 大无私的爱,教育可拂去一切污秽与尘垢。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教育深沉而久远,教 育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绚烂、美丽。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辞掉年薪60万的工作
面对质疑,孙生龙不觉得这种陪伴是牺牲了自己 的幸福。他说:“我的理想就是帮助我的女儿实 现她的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幸 福,虽然很艰辛。在女儿学琴过程中,我无数次 想放弃,最困难的时候,头撞墙的心都有。这期 间,只有妻子一人工作,双亲又生病,老家房子 倒塌,借的外债已有100多万元。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辞掉年薪60万的工作 中途曾想去上班,但是南京的一个朋友打电话骂 了我一顿,要求我必须一条道走到底,借的钱可 以一分不还,还需要多少只管报数字。这让我很 感动,于是我克服了种种困难,挺了过来。”孙 生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不认为这是在改变 孩子的成长轨迹。“和孩子有关的所有决定,我 们都让孩子自己选择,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孩 子的成长需要我做全职爸爸,我就服从目标做了 选择。”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5.其次诎体受辱(“______”,通“______”, 义为:________) 6.其次剔毛发(“______”,通“______”,义为: ________) 7.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______”,通 “______”,义为:________) 8.见狱吏则头枪地(“______”,通“______”, 义为:________) 9.及以至是(“______”,通“______”,义为: ________)
工具
第一编
必修5
文言文
栏目导引
材料解读: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恐怕绝不仅 仅在环境和金钱上。深圳人的做法也是一种创 新。现代化的建设工程采用原始的运输方式, 看起来不可思议,甚至是一种倒退,但是它行 之有效,在保护环境和避免无谓的工程(比如 没有必要在一个不必修路的地方修路)时,它 却可能是一个先进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既切 合实际而又别出心裁的举措,对于发展我们的 创新思维极有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