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练习

合集下载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SNA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变量实际变量净出口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绿色GDP2.试述六大经济总量包括哪些项目?各个经济量之间有何关系?4.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哪几种?5.简述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以及四部门经济具体如何循环的?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GNP、NNP、NI、PI和PDI这六个经济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7.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8.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9.经济国民经济核算时要遵循社么样的平衡原则。

10.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例介绍SNA的基本内容。

11.试用收入法说明GDP的构成。

11.如何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产出等于支出两个等式?12.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1000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8200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400亿美元,消费是7600亿美元,贸易赤字是200亿美元。

计算储蓄、投资、政府支出。

13.假定某国各项经济指标如下:消费支出:3000亿;总投资:2000亿;政府支出:900亿;进口:300亿;出口:150亿;工资:4200亿;间接税未知;利息:200亿,租金:250亿;利润:400亿;折旧:100亿;非企业收入:400亿‘根据所给资料进行:(1)用支出法计算该国国内生产总值;(2)该国间接税为多少?(3)该国国内生产净值为多少?14.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

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

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1.名词解释(1)SNA: 即国民账户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习题1-9

国民经济核算习题1-9
D.居民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部门
2.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
D.内部交易E.其他积累交易
3.市场价格的主要形式是()。
A.基本价格B.生产者价格C.要素价格
D.服务价格E.购买者价格
4.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市场种类是指()。
A.资产市场B.生产要素市场C.金融市场
A.行政隶属B.企业生产规模相同C.生产产品的同一性
D.统计部门规定,无理论依据E.生产过程技术的同一性
11.企业增加值统计包括()。
A.工业生产增加值B.企业医院服务的增加值
C.职工食堂饮食生产增加值D.职工子弟学校、技术学校的服务增加值
E.企业房管部门服务增加值
12.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总产出合计减中间消耗合计B.社会总产品
B.交易
B.资产
D.功能
12.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A.机构单位
C.活动
B.基层单位
D.产品
13.物质生产部门是()。
A.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B.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
C.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
D.生产物质产品和在物质产品中追加价值的部门
14.第一产业包括()。
A.工业B.农业
C.建筑业D.流通和服务部门
1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有何区别和联系?
A.机构单位B.基层单位C.消费单位
D.活动E.产品
13.从交易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分类有()。
A.产业部门B.机构部门C.交易分类
D.资产分类E.行业部门
14.下列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有()。
A.工业B.农业C.流通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各章练习题答案 2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各章练习题答案 2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各章练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 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

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6.常住单位是指()。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8.SNA采用的是()。

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处理。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 )。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产业包括在我国三次产业分类的第二产业类中()。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计算题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计算题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计算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P30-33第1题:(1)中间投入=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25663-11424=14239(亿元)(2)固定资产消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1424-5888-810-3533 =1193(亿元)(3)总投资=固定资产形成+库存增加=3803+507=4310(亿元)(4)总消费=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出口-进口)-统计误差=11424-4310-(1571-1789)-(-4)=7336(亿元)根据以上计算的指标,编制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第2题:(1)生产法:农业增加值=200-50=150亿元工业增加值=600-200=4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200-80=120亿元运输邮电业增加值=200-40=160亿元贸易及餐饮业增加值=200-60=140亿元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200-40=160亿元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300+300×10%=33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150+400+120+160+140+160+330=1460(亿元)(2)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消耗+营业盈余=700+(200-120)+400+280=1460(亿元)(3)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1000+640+(220-400)=1460(亿元)第3题:(1)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消耗+营业盈余=472+(114-50)+96+282=914(亿元)(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914-96=818(亿元)第4题:(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1200-700=500(亿元)(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消耗+营业盈余=300+40+60+100=500(亿元)(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300+210+(80-90)=500(亿元)第5题:本年度工业总产出=当年销售收入+当年库存变化+当年来料加工收入=25+[(10-16)+0+(11-8)]+5=27(万元)第6题:农业总产出=粮食总产出+其余农产品总产出+林产品总产出+森林培育费+畜产品总产出+畜牧存栏期初期末差额=103×1300+8.7+3+6+6+(17-15)=133925.7(万元)第7题:(1)中间消耗=生产成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小型工具支出=542-68-25+5 =454(万元)(2)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60-454=406(万元)第8题:(1)该金融部门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350-128=222(亿元)该金融部门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222-120-15-12=75(亿元)(2)金融部门生产账户第9(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自产自用=866.89+459.16+196.0+231.34=1753.39(亿元)(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492.04+381.20+192.64)+(22.30+111.89+333.76+171.23)+48.33=1753.39(亿元)第10题:(1)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9159-4381=4778(亿元)(2)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4778-3858-889=31(亿元)货物和服务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净出口=1124-31=1093(3)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4778-589=4189(亿元)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五)计算题:5.02000100011111===X x a 2.0100020021212===X x a 2.050010031313===X x a 1.0200020012121===X x a 1.0100010022222===X x a 1.05005032323===X x a 1.0200020013131===X x a 1.0100010023232===X x a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第1题:(1)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非金融企业:1700亿元;金融机构:95亿元;政府:320亿元;居民:620亿元;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3亿元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Σ各部门增加值=2738亿元 (2)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非金融企业:975;金融机构:35;政府:90;居民:510;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1 (3)各机构部门综合收入形成账户:略第2题:(1)各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分别为:非金融企业:(200-350)+(360-1150)-300+(20-100)=-1320亿元 金融机构:(500-400)+(1000-130)-10+(5-10)=955(亿元) 政府:(30-150)+0+0+(110-5)=-15(亿元) 居民:(200-50)+(800-130)+0+(30-20)=830(亿元)(2)国外自该国得到的财产收入净额=(-1320)+955+(-15)+830=450亿元第3题:(1)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50+〔(500+50+100)+250〕-300=650(亿元)(2第4题:(1)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180-60-(10-0.2)=110.2(亿元)(2=91.5(亿元)(3=91.5+0-(30+5+0.1)=56.4(亿元)第5题:该地区住户最终消费=购买消费品支出+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支付保姆工资+支付房租=100+30+18+8=156(万元)第6题:总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额-消费总额=388-(212+156)=20(亿元) 储蓄净额=可支配收入净额-消费总额=358-(212+156)=-10(亿元)第7题:(1)根据公式:可支配收入净额=可支配收入总额-固定资产消耗,计算各部门及经济总体的可支配收入净额分别为:非金融公司:72;金融公司:33;政府:537;居民:1746;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60;经济总体:2448 (2)计算各部门及经济总体的最终消费支出居民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1395+8+18+6+10+2+115+3=1557(亿元)政府部门:个人消费=105+125+75+35=340(亿元)公共消费=100+45+70+22=237(亿元)最终消费=个人消费+公共消费=340+237=577(亿元) 非营利机构的最终消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50亿元经济总体:个人消费支出=340+1557+50=1947(亿元)公共消费支出=237(亿元)最终消费=个人消费+公共消费=1947+237=2184(亿元)(3)根据公式:储蓄总额=可支配收入总额-最终消费支出,计算各部门及经济总体的储蓄总额分别为:非金融公司:277.5;金融公司:48;政府:5;居民:252;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14.5;经济总体:597 (4)计算储蓄净额:储蓄净额=储蓄总额-固定资产消耗非金融公司:72;金融公司:33;政府:-40;居民:189;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10;经济总体:264第8题:(1)国民可支配收入=900+2500+800=4200(亿元)居民最终消费=2500×70%=1750(亿元) 政府最终消费=800×90%=72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率=%8.5842007201750=+整个国民经济的储蓄率=%2.414200)7201750(4200=+-(2)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4200×50%=2100(亿元)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4200×20%=840(亿元) 居民最终消费=2100×70%=1470(亿元) 政府最终消费=840×90%=756(亿元)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率=%5342007561470=+计算结果的变化说明收入的部门占有结构状况对经济整体的消费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一、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生产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固定资本消耗工厂法产品法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二、思考题1.在计算增加值过程中,要将中间投入价值从总产出价值中扣除掉,那么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2.从理论上看,净增加值比总增加值更符合增加值的定义,但是,实践中更广泛应用的却是总增加值,为什么?3.现代管理中常常倡导要提高生产的附加值,或者要投资于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如何在核算中体现这些要求?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经济生产不同于自然生产之处在于,它是在________之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

2.无论该单位所有权关系如何,只要属于该地的常住单位,其生产就应该包括在该地生产总值之中,这就是生产核算的“_____”原则。

3.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净值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______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它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_______总价值。

答案:1.人类参与之下 2.属地 3.净增加值净产品(二)单项选择题1.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______。

A.企业自制设备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C.家务活动D.毒品生产2.上海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_______的国内生产总值。

A. 上海B. 广州C. 上海兼广州D. 国外3.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________。

A. 总是对的B. 总是错的C. 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D. 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答案:1.C 2.B 3.D(三)多项选择题1.对生产者进行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结构,具体体现在_______ 。

A.进行产业分类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前提B.进行产业分类可以衍生出投入产出核算的框架C.进行机构部门分类可以观察生产的机构部门机构,还可以反映经济组织结构特征D.机构部门分类为收入分配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等提供了起点E.按参与市场的性质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的市场化程度2.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精选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精选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第二章生产核算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亿2(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3.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1)总产出8673亿元;(2)中间消耗4124亿元;(3)最终消费36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

4、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9)生产补贴40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练习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章练习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 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 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 76亿元。
第二章 生产总量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 ) A、财政收入 B、居民生活水平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民总收入
2020/5/20
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 )。 A、产业部门分类 B、机构部门分类 C、职能部门分类 D、以上皆不是
2020/5/20
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 )。 A、投入产出要素的同一性 B、生产活动的周期 C、中间产品的消耗情况 D、主产品的同质性
2020/5/20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 计算( )。
A、最终消费 B、资本形成总额 C、营业盈余 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2020/5/20
7、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 ,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
A、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 B、粮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2020/5/20
3、在当期粮食产量中,用做畜牧业饲料 消耗的粮食属于最终产品。( )
答案:错误。最终产品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既 本期范围内没有进一步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 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 它的使用去向区分。因此,用作畜牧业饲料消耗 的粮食虽然是本期生产的,但并没有脱离生产过 程,属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而非最 终产品。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

第二章GDP及GDP核算计算题1.某纺织厂2000年生产纱23万元,坯布41万元,细布(成品)67万元,在所产细布中有11万元的府绸系进出口公司委托,使用后者所供应的8万元的纱所织成,2000年该厂使用19万自产纱,35万自产坯布进行加工,并销售3万元。

2.某工厂报告期生产成品104万元,半成品73万元,其中有61万元用于本厂加工,报告期生产过程中共消耗工业性原材料22万元,其中来自本公司其他工厂者共5万元,另外还消耗农业原料32万元。

试以工厂法计算该企业的总产值。

若改用公司法、部门法及国民经济法来计算,所得总产值数值如何?3. 设棉花价值为15亿元,棉纱、棉布、服装的追加价值依次为4、6、10亿元,试计算:(1)这四种产品的总产值;(2)这四种产品产值包含的转移价值重复计量部分是多少?(3)重复计算部分所占比重?4. 某工厂企业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项目产值(万元)1.用自备原料生产的已销售和准备150销售的成品价值2.自制设备的价值203.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成品价值30其中:料价184.对外承做的机器设备修理价值95.完成本企业机器、设备大修理价值146.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初结存价值157.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结存价值128.出售生产废料价值 4 要求:计算本月工业总产值5. 某工业企业全年生产活动统计为:销售收入25万元,期初成品库存16万元,期末成品库存10万元,半成品库存期初期末存货价值没有变化,在制品价值期初8万元,期末11万元,本年度购进原材料20万元,承做来料加工收入5万元,自建厂房施工产值15万元。

要求计算本年度工业总产出。

6.某企业全年总产出860万元,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等物质消耗,各种服务投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总计542万元,其中劳动报酬6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25万元。

增值税52万元(销项抵扣进项增值税后的净额),购进200元以下小型工具支出5万元,所得税支出83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3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 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可编辑ppt
4
5、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 A、中间消耗 B、劳动报酬 C、生产税 D、营业盈余
第二章 生产总量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 ) A、财政收入 B、居民生活水平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民总收入
可编辑ppt
1
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 )。 A、产业部门分类 B、机构部门分类 C、职能部门分类 D、以上皆不是
可编辑ppt
2
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 )。 A、投入产出要素的同一性 B、生产活动的周期 C、中间产品的消耗情况 D、主产品的同质性
可编辑ppt
11
14、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
A、包括在工业企业总产出中 B、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 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D、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
15、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转卖业务 的总产出()。
A、只计算其附加费
B、按全部收入计算
C、既可只计算其附加费,也可按全部收入计算
D、以上都对
可编辑ppt
12
16、金融业的总产出()。 A、就是该行业所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 B、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只有资金所得财产收入
之和 C、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从事投资活动所得收入
之和 D、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
之和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大型机床更新 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
可编辑ppt
21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B、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C、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
9
10、已知某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 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 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亿元。
A、5600 B、3600 C、1700 D、1600
11、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 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 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 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亿元。
E、农业部门
可编辑ppt
17
3、下列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
A、水电供应业
B、畜牧业
C、房地产业
D、交通运输业
E、地质勘探业
4、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以下各项构成( A、固定资产消耗 B、净出口 C、生产税净额 D、营业盈余 E、劳动者报酬
)。
可编辑ppt
18
5、劳动者报酬包括() A、工资收入 B、奖金收入 C、公费医疗 D、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障 E、政府补助
可编辑ppt
13
18、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 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
A、9.09% B、90.91% C、1.1% D、110%
19、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不包括( A、消费品及服务 B、用于积累的货物 C、出口货物和服务 D、进口货物和服务
)。
可编辑ppt
14
20、生产帐户的平衡项是( ) A、总产出 B、中间消耗 C、增加值 D、固定资本消耗
可编辑ppt
16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SNA的原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生产范围 包括()。
A、对外货物生产 B、自给性货物生产 C、对外提供的服务的生产 D、自有房屋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 E、无酬的自我家庭服务
2、下列属于机构部门分类的有()。
A、居民部门 B、建筑部门
C、国外
D、地质勘探部门
A、5000
B、1100
C、1000
D、2000
可编辑ppt
10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 A、增值税 B、财产税 C、养路费 D、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
13、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 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
A、农业部门 B、工业部门 C、建筑业 D、金融业
21、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 ) A、完全相等 B、理论上相等 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误差 D、以上都对
可编辑ppt
15
22、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 ()
A、该部门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C、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D、费 B、总投资 C、净出口 D、净进口 E、期末国家储备
)。
可编辑ppt
19
7、计算工业总产出时应包括( )。 A、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 B、上期存储的成品价值 C、半成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 D、在制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 E、工业性作业价值
8、建筑业总产出包括( )。
可编辑ppt
7
8、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错的 B、一定是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错 D、以上说法都对
)。
可编辑ppt
8
9、企业的总产出指( )。 A、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 B、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 C、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 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可编辑ppt
A、建筑工程产出
B、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产出
C、房屋建筑物修理产出
D、装修装饰业产出 E、房屋物业管理产出
可编辑ppt
20
9、下列各流量中应算作金融行业总产出的是()。 A、手续费收入 B、信托业务收入 C、外汇业务收入 D、咨询业务收入 E、投资分红收入
10、服务产出包括( )。 A、教育服务 B、居民服务 C、娱乐服务 D、国防、治安等安全服务 E、金融、保险业服务
可编辑ppt
5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 要计算( )。
A、最终消费 B、资本形成总额 C、营业盈余 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可编辑ppt
6
7、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 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
A、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 B、粮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 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D、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