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柔比星杂质经验总结分享

合集下载

反思日记(护理)

反思日记(护理)
事件发生时的感受与想法
那天在给该患者进行输液港插针的时候,进针破皮后,针头前端有明显的阻力感,没有那种平时的落空感,不能抽到回血,,按照平时自己掌握的知识,稍微退出点针头再进针,仍感觉针头前端有明显的阻力感,还是不能抽到回血,穿刺两次仍未成功,当时就在想是不是自己进针的手法不正确,因为自己的技术不熟练,导致穿刺失败,给患者增加痛苦,自己心里很难受,很内疚。
1.做好病人健康教育,增强临床防范意识
(1)患者新置输液港后指导患者置管侧上肢减少上举手臂过肩、过度弯曲、外展、旋转,禁止提重物>5kg。日常生活不能打球、做瑜伽等运动。
(2)指导患者防止对注射座挤压。如睡眠时避免置管侧卧位。
(3)关注营养状况。由于肿瘤患者长期化疗,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皮下脂肪较前疏松,会引起输液港注射座翻转。但是病人及家属是否确实掌握宣教内容以及对宣教的依从性仍然需要关注。为此,需要护士针对患者的理解程度和记忆内容重新评估,可通过反问的方式了解其掌握情况,对于依从性差的病人,更应加强防范意识。
正常位置扎针时无损伤针针尖可轻易穿透硅胶隔膜,会有落空感;注射座翻转时,针尖虽能穿透皮下组织但会遇到阻力无法继续向下,无落空感且回抽无回血,拔针后部分可见针尖倒钩。
(3)评估后确认
怀疑注射座翻转后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可通过胸片检查判断是否翻转,连接导管是否打折。医生可根据具体一例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出现港座翻转给予的启发
事件描述
患者黄××,患者因2022-01-15在我院乳腺外科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腋下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诊断:右侧乳腺浸润性癌pT1cN1M0 IIA期 Luminal B型。MDT意见: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行8程EC(环磷酰胺+表柔比星)-T(紫杉醇脂质体)方案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2022-05-10返院进一步治疗,入院第二天给予输液港插无创针时多次穿刺失败,经查胸片示:输液港底座翻转,当日送手术室行右锁骨下皮下输液港调整术,术程顺利,术后插入顺利插入无创针,按计划化疗,化疗期间,输液港正常使用,未有其他并发症发生,化疗结束输液港拔针后顺利出院。

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在乳腺癌化疗中的疗效对比

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在乳腺癌化疗中的疗效对比

当前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1],其中,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

作为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蒽环类药物具有细胞毒性,能够介导自由基对DNA 和细胞膜的损伤,结合DNA 拓扑异构酶,引发细胞凋亡,但大量使用时可造成心脏毒性蓄积甚至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3]。

脂质体制剂将盐酸多柔比星包封于脂质体中,可降低其毒副反应。

此次研究对比乳腺癌化疗中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152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乳腺癌诊断[4]患者。

使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多柔比星组、表柔比星组,各76例。

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

两组患者均接受:紫杉醇80 mg/m 2静滴,d1、d8、d15;环磷酰胺500 mg/m 2静推,d1。

多柔比星组加用多柔比星脂质体30 mg/m 2静滴,d1;表柔比星组加用表柔比星75 mg/m 2静滴,d1。

21 d 为1周期,患者治疗均持续4个周期。

各周期紫杉醇静滴前,给予10 mg 地塞米松静推+20 mg 苯海拉明肌注;紫杉醇静滴后3~5 d 均给予150 μg/d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性注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者延缓下一治疗周期开始时间[5]。

化疗期间副反应对症处理[6]。

1.2 观察指标临床效果于化疗4周期后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评价[7]:完全缓解(CR ):患侧乳房未见可及肿块,同时腋窝未见可及肿大淋巴结;部分缓解(PR ):肿瘤最大径之和减小≥30%但未达CR ;疾病进展(PD ):肿瘤最大径之和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或化疗前腋窝未见可及肿大淋巴结但化疗后淋巴结肿大可触及;疾病稳定(SD ):肿瘤最大径之和减小<30%或增大<20%;总有效率=(CR +PR )/总例数×100%。

毒副反应评价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包括0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分级越高则毒副反应越严重。

表柔比星不良反应90例报告

表柔比星不良反应90例报告

表柔比星不良反应90例报告发表时间:2012-04-13T10:25:26.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怀勇沈宇伦[导读] 表柔比星又名表阿霉素,为蒽环类化疗药。

杨怀勇沈宇伦(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 650118)【中图分类号】R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010-02 【摘要】目的了解表柔比星的不良反应(ADR)发生一般情况。

方法对我院使用表柔比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

结果发生不良反应90例,男、女性比为17:73;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合并用药情况有关,以表柔比星合并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较高(p<0.05)。

发生部位以骨髓抑制为最高,达62.2%。

【关键词】表柔比星不良反应表柔比星又名表阿霉素,为蒽环类化疗药。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支气管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软组织肉瘤、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睾丸癌、前列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胰腺癌、结肠直肠癌及甲状腺髓样癌等多种实体瘤。

为组成各种化疗方案的常用药物之一。

为了进一步探讨表柔比星的ADR发生的一般规律,本文对我院90例上报的表柔比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使用表柔比星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0例。

其中男性17例,女性73例;年龄在9-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8.4岁。

病程0-39d。

1.2用药方法单药治疗:一次60-90mg/m2(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者,一次60-75mg/m2),溶于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注射3-5分钟,通常每21日1次。

也可加入生理盐水100-200ml静脉滴注。

每疗程剂量可1次给予,也可均分于1-3日内分次给予,或在每疗程的第1、8日给予。

表柔比星(法玛新)产品介绍

表柔比星(法玛新)产品介绍
• 法玛新与阿霉素相比抗肿瘤活性相同甚至更高。
70
RT112细胞株的残余克
60
阿霉素
法玛新 643
隆繁殖活性 (1小时:PH=7.5) 在一次肿瘤细胞培养 抑制试验活动中,阿 霉 素 仍 遗 留 了 6 5 %的
克隆活性细胞%
50 40 30 20 10 0
克隆繁殖活性,而法
249 玛 新 仅 2 3 %, 显 示 其 抑制作用明显增加。
高效广谱
安全耐受 量效关系
为什么要选用“速溶型”,而取代“传 统型”
传统型制剂的问题:
– 蒽环类药物的溶解性差,在冬天
情况尤为严重 – 抽吸后有少许液滴附于瓶壁 – 增加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法玛新 — 速溶剂型
溶解性好,用量精确 操作容易,减少污染
谢 谢!
法玛新作为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
高剂量 (mg/m2) 剂量
120 100 90

有效率 (%)
65–85 35–85 16–50
常规剂量下,法玛新与阿霉素有效率相似

法玛新充分显示剂量-疗效关系
Plosker and Faulds, 1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法玛新单药剂量每次化疗可达
same conditions... moreover, the lower pKa of epirubicin ..is clearly reflected in the greater cytotoxicity of epirubicin at every PH studied.” (Launchbury and Habboubi,1993)

法玛新 :高剂量的用法
~ 120mg/m2 5 ~ 10分钟内静脉注射入体内,或30分钟内 静脉滴注用完 剂量可一次用完或分连续2 ~ 3天使用 视骨髓象情况21天重复用药。

表柔比星(EPI)基础与临床讲解

表柔比星(EPI)基础与临床讲解
• 表柔比星>阿霉素 一次最大剂量 • 表柔比星 135 mg/m2 • 阿霉素 60mg/m2
最大累积剂量
• 表柔比星 • 阿霉素 900~ 1000 mg/ m2 450~550 mg/ m2
• (表柔比星和 阿霉素属周期非特异性药 物,是剂量依赖性的,其作用强度随药 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一次给药剂量的 大小与疗效成正比。)
表柔比星治疗恶性淋巴瘤
化疗方案: EPI 60mg/ m2 iv.d1 CTX 500mg/m2 iv.d1 VCR 1.4mg/m2 iv.d1 PDN 60mg/m2 po.d1~5 21天重复 EPI: 试验组为海正表柔比星 对照组为进案: EPI MMC DDP or 60mg/m2 6mg/m2 75mg/m2 30mg/m2 iv.d1 iv.d1 ivggt.d1 ivggt.d1~3
阿霉素与吡喃阿霉素的比较
• 吡喃阿霉素与阿霉素结构相似,只是多 了一个吡喃环,吡喃阿霉素的使用剂量 与阿霉素相近,骨髓抑制等毒性降低不明 显,只是脱发的毒副作用略轻,吡喃阿 霉素同样属于剂量依赖性药物。
“海正”表柔比星(表阿霉素) 治疗恶性肿瘤临床验证总结
孙燕教授等
表柔比星素治疗乳腺癌
• 化疗方案: CTX 500mg/m2 iv.d1 EPI 90 mg/m2 iv.d1 5-F u 500 mg/m2 ivggt.d1 21天重复 EPI:试验组为海正表柔比星 对照组为进口表阿霉素
•阿霉素(多柔比星)
•表柔比星
EPI/ADM结构
阿霉素(ADM) 表柔比星(EPI)
1968年 1975年→1977年进入临床 第二代蒽环类药物 第三代蒽环类药物 ADM氨基糖部分的4’羟基由顺 式变成反式→立体结构变化

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的有关物质

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的有关物质

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的有关物质作者:王晓翠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0期[摘要]目的:建立HPLC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的有关物质。

方法:采用色谱柱:Agela Venusil ASB C1 4.6×250mm,流动相:以乙腈-水-85%磷酸溶液(330:670:1)并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溶液,流速为2.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C测定。

结果:采用该方法能将杂质与主成分有效分离,专属性良好,8小时内溶液较稳定,耐用性强,经检测限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出杂质。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度高,专属性好,建议采用此法测定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的有关物质。

[关键词]HPLC法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有关物质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024-01本品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等癌症、白血病、膀胱内给药有助于浅表性膀胱癌、原位癌的治疗和预防其经尿道切除术后的复发。

本品参照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有关物质检查法[1],采用药典方法部分杂质不能有效分离,本实验将色谱条件进行改进,并对此方法进行方法验证。

1.仪器与试药1.1 仪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梅特勒XP26百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1.2 试药对照品:中国生物药品检验所;甲醇、乙腈:Dikma(色谱纯);磷酸盐均为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水: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Agela Venusil ASB C1 4.6×250mm,流动相:以乙腈-水-85%磷酸溶液(330:670:1)并含0.2%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溶液,流速为2.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C。

同时取多柔比星对照品和盐酸表柔比星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分别含30μg和100μg的混合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表柔比星峰与多柔比星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和危险因子分析

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和危险因子分析

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和危险因子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表柔比星化疗的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子。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246例患者数据,记录其化疗期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子。

结果:在246例患者中,共发生26例(10.6%)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心律失常最常见(38.5%),其次为室壁运动异常(26.9%)、心包积液(19.2%)和心肌酶升高(15.4%)。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OR=3.376,95%CI:1.217-9.356)、存在心脏疾病(OR=2.737,95%CI:1.194-6.288)和表柔比星累积剂量(OR=1.076,95%CI:1.023-1.131)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表柔比星化疗可引起心脏毒性,年龄≥60岁、存在心脏疾病及表柔比星累积剂量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临床应加强监测,在发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时及时处置,避免延误治疗。

关键词:表柔比星;心脏毒性;危险因子;Logistic回归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和危险因子分析Introduction表柔比星是一种全身化疗药物,广泛用于不少类型的恶性肿瘤的治疗。

但是,该药物常常伴随心脏毒性,引起一系列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肌酶升高、心包积液等。

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探究表柔比星化疗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子具有临床意义。

Methods本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246例患者数据,记录其化疗期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子。

Results在246例患者中,共发生26例(10.6%)心血管不良事件。

其中,心律失常最常见(38.5%),其次为室壁运动异常(26.9%)、心包积液(19.2%)和心肌酶升高(15.4%)。

表柔比星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表柔比星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表柔比星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应对措施摘要患者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盐酸表柔比星时,因锁骨下深静脉导管反折致使药物外渗。

而盐酸表柔比星是细胞毒性发泡剂化疗药,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外渗到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炎性反应及溃疡坏死。

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

关键词盐酸表柔比星;药物外渗;护理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化疗药物多数是通过静脉给药,不仅对静脉有严重刺激,而且还可以产生其他毒副作用。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静脉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护士必须熟悉专业知识,掌握化疗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严防药物外渗,保护患者的血管,防止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本科于2015年3月发生一起表柔比星化疗药物外渗,经过及时处理,未造成皮肤坏死,现总结如下。

1 临床病例患者,女,32岁,3个月前因“左侧乳腺癌”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4次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TEC方案)化疗,本次为术后第4次化疗。

3月8日上午8:00遵照医嘱给予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责任护士将液体自锁骨下深静脉导管输注。

当输入30 ml时,患者感到穿刺口部位疼痛,护士立即停止静脉输注盐酸表柔比星,用5 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缓慢回抽,尽量抽吸出刚渗出的药液,使渗出的药液量降到最少,减少化疗药物对组织的损伤,同时报告主管医生[1]。

查体发现双侧颌下及右侧颈部发红、肿胀明显,给予胸部正侧位X线拍片检查,显示锁骨下深静脉导管末端向上反折,考虑锁骨下深静脉导管不通致使盐酸表柔比星外渗。

即刻采取以下措施:①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 +2%盐酸利多卡因0.1 g+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给予外渗周围皮下注射封闭。

3月10日再次封闭一次。

②给予5%碳酸氢钠5 ml静脉注射解毒。

③冰敷治疗72 h,冰敷4次/d,30 min/次。

冰敷可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缓解疼痛,也可降低化疗药物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