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测试A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之一。

人类从受控热核聚变反应中可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个小太阳。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2.下列各组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最快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浓度都为1.0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反应生成气体Z。

10min后,测得X2、Z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1、0.6 mol·L-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A. X 2+2Y22XY2 B. 3X2+Y22X3YC. 2X 2+Y22X2Y D. X2+3Y22XY34.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A.①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5.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2H2↑+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此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储存起来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在这一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6.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作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B. Li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C.该电池可以选用硫酸为电解质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补充蒸馏水来补偿散失的水分7.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快对人类有益的是( )A.金属的腐蚀 B.食物的腐败 C.塑料的老化 D.氨的合成8.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P(g)+Q(g)R(g)+S(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P、Q、R、S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1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2.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C.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的酸性减弱B. 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D.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4.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 D.电流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5.化学变化一定存在:①状态和颜色的变化①发光放热①生成新物质①气体的放出①能量的变化()A. 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6.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

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B.碳棒取出洗净用作电极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D.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作化肥施用7.有下列七个反应: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①燃烧蜂窝煤取暖、①炸药爆炸、①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①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①食物腐败、①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

其中放热反应的一组是( ) A . ①① B . ①①①C . ①①①①D . ①①①①①8.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是块状固体与液体试剂在常温下起反应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其优点是能够“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4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4

本章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自始至终不需要外界能量 解析: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答案:C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电解水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解析:放热反应⑤,吸热反应②④,液态水汽化、浓硫酸稀释都不是化学反应。

答案:D3.已知化学反应2C (s )+O 2(g) 点燃 2CO(g),2CO (g )+O 2(g) 点燃 2CO 2(g )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A.12 g 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 和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 g C 和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 燃烧,生成CO 2比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多解析: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和CO 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O 2 点燃 CO 2必然是放热反应。

因此,B 、C 两项的说法正确。

12 g C并不代表反应物的全部,O 2也是反应物,所以A 项的说法不正确。

由于C −→−2O CO 放热、CO −→−2O CO 2放热,所以C −→−2O CO 2比C −→−2OCO 放出的热量要多,即D 项说法也是正确的。

答案:A4.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是反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15" mol•L-1•s-1 B.v(B)="0.6" mol•L-1•s-1C.v(C)="0.4" mol•L-1•s-1 D.v(D)="0.45" mol•L-1•s-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盐酸和硫酸分别与2 mol·L-1氨水反应速率相同B.0.1 mol·L-1盐酸和硝酸与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C.0.8 mol·L-1·s-1的含义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是0.8 mol·L-1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3.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3B=2C+2D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v(A)=0.1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

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已知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生成1molSO2(g)可放出297.2kJ热量,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1molS(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应大于297.2kJB.1 mol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S(s)与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C.16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kJ的热量D.在该反应中,若O2过量,S(s)可转化成SO35.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如方程式①②所示: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③H2(g)+12O2(g)=H2O(g);△H=-241.8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以上反应可知:CH3OH(g)+32O2(g)=CO2(g)+2H2O(g)的△H=-676.5kJ•mol-16.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7.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氧化8.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B.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9.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X和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高于形成M和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Y的能量一定高于N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10.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1.电池是人类消费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开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严重贡献。

以下有关电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锌锰干电池任务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氢氧燃料电池任务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资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2.分解氨反响为N 2(g)+3H2(g)2NH3(g),其反响速率可以用v(N2)、v(H2)、v(NH3)表示,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v(H2)=v(N2)=v(NH3)B.v(N2)=2v(NH3)C.v(H2)=32v(NH3)D.v(N2)=3v(H2)3.糖生物电池是一种酶催化燃料电池(EFC),它运用廉价的酶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应用空气氧化糖类发生电流。

以下有关判别不合理的是()A.该电池不宜在高温下任务B.该电池为酸性介质时的正极反响式为O2+4e-+4H+===2H2OC.放电进程中,电池内阳离子向正极迁移D.该电池为碱性介质,以葡萄糖为原料,完全氧化时负极反响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4.可逆反响X 2+3Y22Z2在反响进程中,反响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t1时,只要正方向反响B.t2时,反响未到达限制C.t2~t3,正、逆反响速率相等D.t2~t3,各物质的浓度相等5.以下图示的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①6.恒容密闭容器中发作反响C(s)+H 2O(g)CO(g)+H2(g),以下形状中不能说明该反响到达平衡形状的是()A.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动C.单位时间内讧费水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9①1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发作变化7.小明做完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实验后,得出的以下结论和看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资料必需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作电极与稀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C.电子经过稀硫酸溶液由锌流向铜,经过溶液时被氢离子失掉而放出氢气D.铜锌原电池任务时,溶液的酸性降低8.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任务电源。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不能够用以判断某条件下反应2NO+O2⇌2NO2已经达到平衡的是下列中的A.混合气体颜色的变化B.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C.混合气体温度的变化D.容器内总压强的变化2.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有一种银锌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Zn + Ag2O + H2O = 2Ag + Zn(OH)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不断被消耗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C.正极反应式为:Ag2O+H2O+2e- = 2Ag+2OH-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3.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的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A.A B.B C.C D.D4.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每消耗1mol 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约8mol-e的电量;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CH4-8e-+10OH—=CO32-+7H2OO+2H O+4e==4OH;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2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氧化钙和水的反应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6.关于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B..铜为正极,铜不易失去电子而受到保护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7.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8.有关下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两电极直接连接,a是食盐水,则发生析氢腐蚀B.若两电极直接连接,则负极反应一定是:Fe-2e→Fe2+C.若铁接电源负极,石墨接电源正极,a是食盐水,左侧电极上析出的气泡比右侧电极上的多D.若铁接电源负极,石墨接电源正极,a是氯化铜,铁上有气泡9.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双液原电池。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8·衡阳市八中高一联赛)下列反应中不需加热的吸热反应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答案:D点拨:A项为放热反应;B项为吸热反应,但需先加热才能发生反应;C项为放热反应。

2.(2018·临沂一中高一期中)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答案:D点拨:A项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项是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C项是太阳能转化成热能;D项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2018·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段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发生是否需要加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B.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因而只能形成离子键C.只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答案:D点拨:化学反应的发生是否需要加热并不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的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有的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在发生反应时也需加热才能进行,如碳的燃烧反应等,A项不正确;有的金属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共价键(如AlCl3),B项不正确;一些单质H2、Cl2、N2等只由共价键形成的分了,C项不正确;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都伴有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转化,所以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同,D项正确。

4.(2018·石家庄二中高一期中)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B.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答案:D点拨: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大部分转化为光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D项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 2和3 mol H2使其充分反应: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则该反应释放的热量为()A.等于92.4 kJB.小于92.4 kJC.大于92.4 kJD.无法确定2.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C. 2SO2+O22SO3反应中,增加二氧化硫的量可加快反应速率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反应要快4.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A.生石灰B.固体氯化钠C.无水乙醇D.固体硝酸铵5.反应4A(s)+3B(g)鸠4C(g)+D(g),经2 min 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是3∶4∶1C.在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D.在这2 min内用A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6.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氢离子,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氢气D.氢离子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7.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B.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 D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的同时,生成n mol B8.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g)鸠2NO2(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
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24H SO 的反应 B .()22Ba OH 8H O ⋅与4NH 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2CO 的反应 D .甲烷在2O 中的燃烧反应
2.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自2008年6月1日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B .房屋装修中尽量增加钢材、铝型材和木材使用量
C .进一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
D .洗涤衣物时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等洗涤剂 3.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煤气 4.下列对化学电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电源比火力发电对化学能的利用率高
B .化学电源所提供的电能居于人类社会现阶段总耗电量的首位
C .化学电源均是安全、无污染的
D .化学电源即为可充电电池
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B .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
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 .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的,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6.工业炼铁是在高炉中进行的,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①2C (焦炭)+2O (空气)2CO =;②23Fe O 3CO 2Fe 3CO ++ ,该炼铁工艺中,对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要远远高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
其主要原因是( ) A .CO 过量
B .CO 与铁矿石接触不充分
C .炼铁高炉的高度不够
D .CO 与23Fe O 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7.质量相同的氢气,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在①生成液态水和②生成水蒸气两种情况下( ) A .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多 B .反应②放出的热量多
C .①、②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D .无法比较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
8.将镁带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反应速率用产生的氢气的速率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带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盐酸的体积,⑤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 .①④ B .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 9.“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

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D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10.下图各装置(电解质溶液均为稀硫酸)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11.A 、B 、C 都是金属,把A 浸入C 的硫酸盐溶液中,A 的表面有C 析出,A 与B 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 为电池的负极。

A 、B 、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 B C >> B .A C B >> C .B A C >> D .B C A >>
12.已知反应X Y M N +=+为吸热反应,对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 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
13.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2Zn 2OH 2e ZnO H O --+-=+,22Ag O H O 2e 2Ag 2OH --++=+。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 .负极,并被氧化
B .正极,并被还原
C .负极,并被还原
D .正极,并被氧化 1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 .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 .催化剂
C .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D .反应物的浓度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
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
C .2N 和2H 反应达到平衡后,无2N 或2H 剩余
D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1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2A g B g 2AB g +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A n 同时生成mol AB n B .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问内生成2mol AB n 的同时生成2mol B n
D .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A n 的同时生成2mol B n
17.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 A .选用适宜的催化剂 B .采用高压 C .采用高温 D .增大反应物浓度 二、填空题
18.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__________,形成化学键要__________。

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时,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

19.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__________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锌是__________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可逆反应从0~2分钟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能否用C 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钟后A 、
B 、
C 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反应已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

三、实验题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滴加3FeCl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3.已知“2232SO O 2SO + ”为可逆反应,请回答:
(1)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SO 与182O ,反应一段时问后,18O 可能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在有催化剂存在和加热的条件下,若将三氧化硫充人一密闭容器中,最终容器中会有哪些物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A 5.C 6.D 7.A 8.D 9.D 10.D 11.C 12.D 13.B 14.A 15.D 16.C 17.A 二、填空题
18.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 吸热
19.正 还原 2
2H 2e H +
-+===
↑ 负 氧化 2Z n 2e Z n -+
-===
20.22H 2e H +-+===↑ 2C u 2e C u +-+=== 2
2H 2e H +
-+===
↑ D A B C
>>> 21.A 和B C 2A B
2C + 不能 无体积,无法求出浓度变化值 平衡
三、实验题
22.(1)3
FeCl 22222H O 2H O O ===+↑
(2)比较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加入催化剂,以加快反应速率 (3)分别滴加1~2滴1mol/L 的3FeCl 溶液 四、简答题
23.(1)2O 、2SO 、3SO 中 (2)2O 、2SO 、3S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