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CIS
公共关系学考点整理

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手段实现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一种管理活动。
即:公共关系学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
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一)真实信用原则(1)制定公共关系计划必须依据事实;(2)塑造组织的社会形象必须依靠事实;(3)公共关系的信息传递必须尊重事实。
(二)平等互利原则(1)尊重对方,处事公正;(2)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服务社会原则(1)注重社会效益;(2)投身社会服务;(3)接受社会监督。
(四)科学指导原则(1)以科学的方法对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作定量研究;(2)以社会科学的先进理论为指导,对公共关系作定性研究。
3.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一)收集信息的职能;(二)协调关系的职能;(三)宣传的职能;(四)咨询建议的职能;(五)提供服务。
4.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学科和职业,最早产生于美国。
5.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起源与发展•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伯内斯时期6. 公共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1)二者产生的基础不同公共关系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应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需要和社会民主化建设的需要而产生;而庸俗关系学是封闭、落后的封建经济的产物,庸俗关系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资供应不充分、个体或组织的信息较闭塞、集权政治所带来的权利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
(2)二者的目的不同公共关系所追求的是企业、组织与社会公众相一致的利益,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谋求组织的发展;而庸俗关系学则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投机钻营以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
(3)二者运用的手段和活动方式不同公共关系学是以诚恳的态度,求实的精神,通过大众传播和社会交往方式,向社会公众真实地传播信息;同时通过民意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反映,修订企业的策略,改变企业的行为,以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他的一切活动都是光明正大的;而庸俗关系学则是靠小恩小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一套。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各种感觉的再现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知觉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2.组织形象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 管理3.将组织形象划分为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的依据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社会公众的评价态度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 管理4.将组织形象划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的依据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接受者的范围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5.组织形象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内在形象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6.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CI战略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7.欧美CI运动的全盛时期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 管理8.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理念识别系统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9.实施CI的重心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理念识别系统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0.视觉识别系统的英文简称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VIS 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1.一个组织的自我形象是该组织__________。
正确答案:自己所起望建立的社会形象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2.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
正确答案:决策阶层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3.翻知名度侧重于“__________”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正确答案:量涉及知识点: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4.美誉度是指__________。
公关与CIS

一、旅游企业“企业形象”的灵魂——MI
如家酒店连锁的企业使命: 企业以创建经济型酒店连锁网络和中国最著名的住宿业品牌为 发展目标,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精心规划,使我们服务和产品 的效益最高,从而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干净、温馨”经济型酒 店产品;让我们的员工得到尊重,工作愉快,在“如家”而自 豪;使得我们的业主能够获得稳定而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由 此创造我们的“如家”品牌。 MI的重要作用: 一是决定企业的差别,影响企业的市场定位; 二是引导员工的思想、影响员工的观念、指导 员工的行为。
二、旅游企业经营的“魔方”——BI
要使BI真正成为旅游企业经营的魔方,以 下几点必须强化: (一)塑造企业英雄 企业英雄是典范人物,是旅游企业为 员工树立的学习榜样。 (二)觃范员工行为 涵盖仪表 礼仪、工作着装、服务态度、 服务技巧、服务程序、服务语言、服务行 为、职业道德等 。
二、旅游企业经营的“魔方”——BI
CIS有三个主要的子系统:
MI (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 BI (Behaviour Identitvl)行为识别 VI (Vision Identity)视觉识别
MI (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
所谓理念识别,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 神、企业信条、企业目标、经营理念、企业 标语与座右铭的体现,是企业文化的浓缩, 是企业奋斗宗旨的概括。 犹如一个人的思想与灵魂。 是整个CIS 的核心和基础,行为识别系统和 视觉识别系统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的。
一、旅游企业“企业形象”的灵魂——MI
旅游企业在实施自己的CIS形象战略时,切 不可忽视MI的能量,要重视企业的理念识别。
例如:建国饭店的温馨与长城饭店 的严谨就反映了两个饭店不同的经营理 念,建国饭店推崇“温暖如家”的经营 理念,使它在众多大饭店的包围中独领 风骚;长城饭店则对服务质量、服务觃 范一丝不苟,体现了喜来登饭店管理集 团物有所值的经营理念。
公共关系学-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二)_真题-无答案

公共关系学-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二)(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某体育运动产品生产企业,邀请著名球星做其新产品的广告代言人。
这一企业主要是在树立自己的______A.人员形象 B.文化形象 C.标识形象 D.媒介形象2. 质量和性能是______A.产品形象的内涵 B.产品形象的外显 C.标识形象的内涵 D.标识形象的外显3. 属于组织极重要的智慧资产,是CI整体内容的导向的是______A.CI指南 B.CI规范 C.CI手册 D.CI教科书4. 视觉识别系统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______A.标准字 B.标志 C.标准色 D.象征图案5. 人类传播符号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产物是______A.BIS符号系统B.VIS符号系统 C.CIS 符号系统 D.EIS符号系统6. 统合所有视觉设计要素的核心是______A.标准字 B.标准色 C.象征图案 D.标志7. 组织标志在视觉传达中的基本功能是______A.延伸性 B.领导性 C.识别性 D.同一性8. 标志在VIS中处于______A.核心与领导地位B.辅助地位 C.从属地位 D.次要地位9. VIS基本要素中,运用广泛,几乎涵盖了视觉识别符号系统中各种应用设计要素的是______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组织广告及其宣传版面编排模式10. 组织为塑造独特的组织形象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系统,运用在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媒体上,通过色彩特有的知觉刺激与心理反应,以表达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产品服务的特质的是______A.基本色 B.标准色 C.主体色 D.三原色二、多项选择题1. 从心理学角度看,形象就是人们通过______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
A.嗅觉 B.视觉 C.听觉 D.触觉 E.味觉2. 下列属于组织内在形象的有______A.组织目标 B.组织哲学 C.组织精神 D.组织风气 E.组织名称3. 下列属于实态形象的有______A.生产经营规模B.产品质量 C.服务质量 D.市场占有情况 E.产值和利润4. 下列属于电视机厂的辅助形象的有______A.组织理念 B.员工素质 C.组织规模 D.是否赞助公益事业 E.厂区环境5. 组织形象的基本特性主要有______A.主客观二重性 B.系统性 C.无形性 D.动态性 E.相对稳定性6. 下列属于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有______A.员工教育 B.公害对策 C.研究开发 D.产品开发 E.公益活动7. VIS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A.组织名称 B.组织标志 C.产品 D.包装用品 E.招牌8. 下列属于VIS的应用要素的有______A.事物用品 B.办公用具 C.交通工具 D.包装用品 E.广告传播9. 组织自我形象是一个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______A.动力 B.方向 C.评价 D.目的 E.标准10. 组织的自我形象分析包括______A.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 B.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 C.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 D.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E.社会各阶层的研究分析11. 测定组织的实际形象地位最基本的形象指标有______A.知名度 B.顾客满意度 C.顾客忠诚度 D.透明度 E.美誉度12. 产品形象的基本要素主要有______A.质量 B.款式 C.性能 D.品牌 E.商标13. 下列属于产品的特殊形态的有______A.组织的工业产品 B.宾馆的客房 C.银行的服务项目D.电视台的节目 E.学校培养的学生14. 下列属于组织的管理形象的有______A.办事程序 B.人事政策 C.遵守合同的信誉D.公共关系能力 E.参与社区活动的影响15. 下列属于组织的人员形象的有______A.人员的品行 B.人员的素质 C.组织领导人的形象D.管理群体的形象 E.全体员工的形象16. 组织的文化形象______A.构成组织形象的硬件内容 B.构成组织形象的软件部分 C.属于组织形象的外显层次 D.是通过组织文化系列要素展现出来的形象 E.包括组织的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17. 组织的社会形象首先表现为社区的______A.认知条件 B.发展趋势 C.认知程度 D.美誉度和知名度 E.评价状况18. 下列属于组织的标识形象的有______A.组织的名称 B.产品的品牌 C.宣传的主题词D.典型音乐 E.标准字体19. 组织的形象构思与策划成功与否取决于______A.心理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B.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C.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D.计划与预算的转调与平衡 E.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20. CI计划开发的作业程序包括的阶段有______A.组织实态调查阶段 B.背景因素综合分析与研究阶段 C.设计开发阶段 D.实施管理阶段 E.反馈整理阶段21. 视觉识别系统VIS中的基本要素有______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象征图案 E.组织造型22. VIS中的标志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有______A.系统化 B.规格化 C.具体化 D.标准化 E.形象化三、简答题1. 简述企业识别系统CIS的三个子系统。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一.概念1.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得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发展,对与公众相关的无形资产方面进行的传播和管理。
2.资产:组织控制的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财富3.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关系形成的信任,信息,组织文化,创新力,品牌综合印象)4.公关意识:是组织认识到公众影响自身发展,自觉处理好与公众的各类事务和关系,满足其需求,获得其理解支持,自觉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的意识。
5.伯内斯:出生于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将公共关系付诸于实践与教育。
著作有《舆论的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其主要理论:投公众所好。
他进行公共关系咨询,也策划过著名公共关系活动。
6.艾维·李:美国著名作者。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实践:新闻代理,化解危机,创立职业。
主要思想:讲真话,坦诚。
7.巴伦姆:作为马戏团主,他承接新闻代理业务。
夸张不实的宣传,“公众都是该死的”策划愚弄公众。
8.扒粪运动:1903-1912年,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记者揭丑)9.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劳动分工和社会的产物,有自己既定的奋斗目标,组织离不开内部的管理分工与协作,有其特定的制度与文化,必须与环境进行整合,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机构。
10.组织形象:公众对组织各方面的总印象,总体评价。
11.组织文化:组织共享的价值观,符号,意义,信仰,假设,期望的总和。
12.系统: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务。
13.知名度: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4.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即组织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15.认可度:公众对组织观念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选择。
16.忠诚度:公众不仅认可,并且非常满意有很高的心理占位和偏爱。
17.公众:与组织直接或间接联系,正在或将会影响其形象塑造,目标实现等利益的特定群体,个人。
公共关系学CIS培训

公共关系学CIS培训公共关系学CIS培训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公共关系学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CIS(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是指沟通和信息科学,其在公共关系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促使公共关系学CIS培训日益受到关注。
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管理学科。
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中,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通过有效地传播信息、促进理解和建立亲和力,增加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以实现共赢。
公共关系学CIS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在公共关系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门课程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学习内容。
首先,学生将学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他们将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原则和模型,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对公共关系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学生将学习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将深入了解信息的生成、传播和接收过程,研究信息对公共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如何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有效地传播信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
第三,学生将学习公共关系策划和执行的技能。
他们将学习如何制定公共关系战略和计划,选择合适的传播工具和媒体,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
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学生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公共关系学CIS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将参与小组讨论、团队项目和模拟演练,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复杂多变的公共关系环境。
公共关系学CIS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参观媒体机构、公共关系公司和组织,与实际从业者交流和学习。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加实习项目,亲身参与公共关系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公共关系学CIS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沟通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公共关系挑战。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名词解释1、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4、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5、组织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6、组织形象是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7、“把关人” (gate keeper)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8、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同其他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具有显著性特征的标记。
商标一般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
经国家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唯一性等特点,受法律保护。
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
商标设计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方向通过特殊的图形固定下来,使人们在看到商标的同时,自然的产生联想,从而对企业产生认同。
商标与企业的经营紧密相关,商标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广告宣传、文化建设、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元素,它随着企业的成长,其价值也不断增长,曾有人断言:"即使一把火把可口可乐的所有资产烧光,可口可乐凭着其商标,就能重新起来"。
9、一元化品牌战略就是指整个企业包括各业务机构及其产品标志都采取一个名称的战略。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九章

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一、组织形象的概念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
组织形象是组织在与社会公众(包括组织员工)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
二、组织形象分类★★★(一)组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这是以组织内外在表现来划分的。
内在形象主要指组织目标、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是组织形象的核心部分。
外在形象则是指组织的名称、商标、广告、厂房、厂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典礼仪式、公开活动等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是内在形象的外在表现。
(二)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这是按照主客观属性来划分的。
实态形象又可以叫做客观形象,指组织实际的观念、行为和物质形态,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诸如组织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占有情况、产值和利润等,都属于组织的实态形象。
虚态形象则是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内部员工等组织关系者对组织整体的主观印象,是实态形象通过传播媒体等渠道产生的印象。
(三)组织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这是根据接受者的范围划分的。
外部形象是员工以外的社会公众形成的对组织的认知,一般所说的组织形象主要就是指这种外部形象。
内部形象则指该组织的全体员工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和认识。
(四)组织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这是按照社会公众的评价态度不同来划分的。
社会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同或肯定的部分就是正面形象,抵触或否定的部分就是负面形象。
任何组织的组织形象都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
(五)组织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这是根据公众获取组织信息的媒介渠道来划分的。
公众通过直接接触某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由亲身体验形成的组织形象是直接形象。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借助他人的亲身体验得到的组织形象是间接形象。
直接形象比间接形象更能够决定整个组织形象。
(六)组织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这是根据公众对组织形象因素的关注程度来划分的。
公众最关注的组织形象因素构成主导形象,而其他一般因素构成辅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