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投放大班区角活动材料
大班生活区材料投放

大班生活区材料投放
在大班生活区,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的投放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体验,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投放材料,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得到最大的收益。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投放的材料是安全的。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避免使用易碎或有尖锐边缘的材料,以免孩子们在玩耍时受伤。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材料的卫生情况,确保它们是干净的,不会给孩子们带来健康隐患。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投放的材料是否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比如,可以投放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绘画工具和手工制作材料,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到快乐和创造的乐趣。
此外,还可以投放一些教育性的玩具和书籍,帮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知识。
最后,我们需要确保投放的材料能够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
比如,可以投放一些适合团体游戏的材料,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投放一些适合个人玩耍的材料,让孩子们在自由发挥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总的来说,大班生活区材料的投放需要考虑安全、兴趣和需求,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在玩耍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能够在快乐和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活动区角材料投放

活动区指导一、各年龄班区角设置的数量、内容建议小班:3—5个。
小小炊事员、玩具角、图书角、益智区、娃娃家中班:5—7个。
结构区、表演区、娃娃家、图书角、科学区、语言区、美工角、娱乐角大班:8个。
科学区、语言角、美劳角、娱乐角、结构角、表演角、角色游戏、图书角、二、活动区各区角材料提供建议1、科学角(1)摩擦起电实验:塑料棒、玻璃棒、木棒、纸、木、泡沫、绒布、绸布等。
(2)通电小实验:电池、电珠、电线、小马达、电筒、电动玩具、各色纸块(供小马达使用)。
(3)磁实验:磁铁、铁片、塑料片、纸、木块、石子、玻璃板、小纸人等。
(4)空气实验:玻璃瓶、水、硬纸板、蜡烛、吹气玩具或塑料袋。
(5)水实验:①水的三态:烧杯、酒精杯、冰、水。
②沉浮:石子、塑料片、铁片、木块、纸、扣子、棉花等。
③溶解:盐、糖、肥皂。
(6)光实验:三棱镜、放大镜、小圆镜、投影仪、筷子、水、烧杯。
(7)色彩的变化:颜料、各色透明胶片。
(8)声音的实验:自制小电话、大小不相同的玻璃杯若干,盛不一样多的水,小棍、鼓、橡皮筋等。
(9)守恒实验:大小不同的烧杯、试管、水、秤。
2、角色游戏角:(1)医院器械:听诊器、输液瓶、注射器、温度计、显微镜(自制)、玻璃块(化验用)、病床。
药品:药瓶若干、药袋、泡沫(做药粒)。
其他物品:病历本、挂号单、化验单。
服饰:帽子、服装等。
(2)理发店:理发工具:吹风、镜子、梳子、卷筒、热水器、发胶。
洗发用品:洗发香波、毛巾。
墙面:贴奇特、夸张的发型图。
理发基本功训练操作材料,用旧挂历纸剪成条贴在废皮球上用卷发器练卷发。
用布娃娃的头发编结各种发式。
服饰:自制帽子、衣服。
(3)小食品自选商场:糕点:蛋糕、饼干、桃片(废旧泡沫自制)饮料:豆奶、果汁、矿泉水、奶粉、百事可乐、易拉罐、乐百氏、哇哈哈等(各种废旧饮料瓶)糖果:糖纸、泡沫(做糖用)小食品:各种小食品、泡沫、锯木沫。
电脑收银台:电脑、货币(4)炊事角:炊事员的服饰、帽子、围裙。
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

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幼儿园大班区域设置与材料提供大班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区域材料美工区:各类纸张:彩色蜡光纸、绘画纸、旧报纸、卡纸、吹塑纸、瓦楞纸、皱纹纸等。
绘画材料:颜料、油画棒、双头笔、签字笔、水彩笔、排笔、蜡笔等。
辅助工具:钉书机、打孔机、胶水、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乳胶、剪刀、花边剪等。
辅助材料:塑料纸、纸盒、纸盘、纸杯、布头、毛线、绳子、包装带、一次性杯子、毛根、胶卷、扣子、各类豆子、花生、牙刷、牙签、棉签、吸管、铁丝、酒瓶、果冻盒、光碟、雪糕棍、木块、小石头(图片)。
语言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美术作品的要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和质地等,扩展幼儿的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作品的内容。
教师可以让幼儿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并写上自己的名字,让孩子研究书写。
教师可以将幼儿对作品的描述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有关美术作品的书、画,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美术家的作风、作品特点。
教师可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科学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不同质地的材料,了解物质科学内容。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加水后颜料、黏土的变化。
教师可与幼儿讨论在有些小制作中如何保持稳定。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地了解物质材料的特性(如怎样才能把这两个东西粘在一起?)。
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同收集自然物(如叶子等)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科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分歧的自然材料创作美术作品。
教师可将小动物带到美术区可以让孩子了解动物的脚印,拓印或画下来再观察它们。
教师可以让孩子画同伴的影子,还可以用分歧的天然资料创做美术作品。
数学教师可引导幼儿为自己的作品编号。
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各种工具、资料分类摆放,作标志匡助孩子了解逐一对应。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美术作品中的对称、左右等。
教师可通过与幼儿交流他们的作品,让其了解方位,如上面、下面、里面、旁边等。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3篇)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一、材料提供勺子(大、中、小)“躺着的”娃娃脸、托盘、红枣、腰果、白扁豆、赤豆、米等。
二、操作层次建议a.用大勺勺红枣、腰果。
(娃娃口大)。
b.用大、小勺勺白扁豆、赤豆(娃娃口中)。
除小肌肉练习,还尝试用大小勺哪一把更方便。
c.用大、中、小勺勺米或小彩珠(娃娃口小)。
除小肌肉练习外,还探索大中小勺喂小口娃娃哪一把更适合。
三、提示观察重点:a.幼儿能否手眼协调地操作,是否能控制手的稳定。
b.哪些幼儿还无法熟练运用勺子,易洒落。
指导建议:a.“躺着的”娃娃脸恰恰可以变为“站着的”娃娃脸,以增长距离,提高难度。
b.还可以改用筷子、大小夹子:筷子也从夹有凸凹形状的物体(如腰果)开始,从大到小,从粗糙到光滑。
夹子也可探索大、中、小夹子,夹不同物体。
剥豆(生活劳动)(小班)一、材料提供a.蚕豆(事先浸泡过的)、毛豆或四季豆等;b.小盆子若干(用来放剥好的豆及豆壳);c.剪刀和剥豆器等小工具。
二、操作层次建议第一层次:幼儿用手剥豆(可先剥蚕豆,再剥毛豆或四季豆)。
第二层次:适时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选择使用。
第三层次:当大部分幼儿能熟练地剥豆后,可以按幼儿不同水平,提供一组写有10以内数字的小盆子,让幼儿把剥好的豆子的数量与盆子上的数字能一一对应并放人小盆内。
三、提示:观察重点与指导建议a.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开始剥豆时,会用牙齿咬、用力拉常常剥不钓蚕豆皮,教师可及时换上发了芽的蚕豆,让幼儿从裂口处入手剥,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
b.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在剥毛豆或四季豆时也会有多种剥法:有的是拧断后剥;有的是拉掉两侧的茎剥;还有的会用指甲把皮划破后剥。
教师应注意观察随着活动的继续适时地提供剪刀、剥豆器等小工具,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尝试。
c.当大部分幼儿都操作过后,可以让剥豆方法不同的几名幼儿来演示,大家共同讨论,哪种剥法又快又好,哪些剥法费力不讨好,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d.让幼儿把剥好的豆送到厨房间,请阿姨帮忙制作菜肴,进行品尝活动。
大班角色游戏区材料的投放与操作

大班角色游戏区材料的投放与操作角色游戏材料是儿童在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所用的玩具的总称。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在角色活动区的需要,我们不仅要为他们准备大量的注重细节特征的玩具和材料,还要准备相当一部分的半成品和废旧物品来满足幼儿在活动中的材料需求。
同时也能够通过材料的操作提升对于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呈现,以及幼儿之间协作能力的培养。
一、大班角色游戏区中已投放的材料与幼儿操作情况现状分析(一)大班角色区已投放的游戏材料种类分析1、高结构性游戏材料和低结构性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笔者收集整理了被研究班级8个材料区的角色游戏材料,进行材料结构性的分析。
从游戏材料的材质来说,高结构性材料的质地一般多为塑料性,或者PV材质,也有布和木质类,特别是娃娃家和美容美发店,另一种是低结构性材料,低结构材料主要的材质以布类,粘土类,纸质类为主,教师经过加工以后做成的材料,包括各种无纺布,橡塑纸,皱纹纸,卡纸等做成的材料,这些手工材料比较逼真,多用来作为替代物,比如表演区衣服,头饰;幼儿可以用超轻粘土,橡皮泥,硬纸板做成各种点心,饼干等物品,放在甜品店作为游戏材料。
2、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比例分析在本次研究中的8个角色游戏区域都存在高结构游戏材料和低结构游戏材料。
(1)以食品为主的几个角色区域如甜品店和超市中,整体低结构材料占比比高结构材料占比率要高,材料中主要用半成品和废旧材料来作为食品制作原料的替代物,幼儿需要动手制作和进行组装才能运用到游戏情节发展中,比如:甜品店中,大班游戏材料的投放和中班,小班的材料投放有较大的差异。
(2)以娃娃家,美容美发区者几个角色区的材料中,高结构材料比低结构材料的占比程度要高,在娃娃家中,幼儿操作的玩具主要是以幼儿园购买的仿真电话,毛绒玩具,布娃娃等材料为主,而美容美发屋使用的材料也是以购买的吹风机,卷发棒,发夹等仿真玩具为主,这些材料功能性比较单一,而且都只能在本主题角色中使用,针对性强。
大班语言区材料投放

大班语言区材料投放大班语言区材料投放700字亲爱的家长们:大班的语言发展是孩子学习的重要一环。
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
为了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我们计划在大班语言区投放一些材料,供孩子们使用。
1. 图书馆角:我们计划在语言区设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角。
这里会摆放一些适合大班孩子阅读的图书,包括绘本、故事书、儿童文学书籍等。
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阅读,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故事、角色扮演等。
每个孩子每周可以借阅一本书带回家,鼓励阅读。
2. 词语拼图:我们将准备一些词语拼图,包括常见动物、水果、蔬菜等。
每个拼图上都会有相应的图案和字母,孩子们需要将这些字母拼成正确的单词,并与图案对应。
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字母认知、词汇量和拼读能力。
3. 情景故事卡片:我们将准备一些情景故事卡片,比如在超市、公园、学校等场景中发生的小故事。
每个卡片上都会有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孩子们可以结合图片与同伴交流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4. 类比游戏: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通过类比关系来帮助孩子们发展逻辑思维和词语联想能力。
例如,我们会用两个物品或动物来建立类比关系,比如“鸟儿和鱼”的共同点是生活在水边。
孩子们需要根据提供的类比关系,找到其他符合条件的物品或动物,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5. 对话卡片:我们将准备一些对话卡片,上面有一些简短的对话,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比如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园等。
每个卡片上都会有相应的角色和对话内容,孩子们可以模仿对话情景,并进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通过投放这些材料,我们希望能够为大班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语言发展机会,并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我们将在语言区定期更换材料,以保持新鲜和有趣。
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们在家中持续支持孩子的语言发展,多与他们进行对话、阅读,并鼓励他们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一、美工区区角材料:在美工区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各项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
所以要尽可能多的准备材料。
例如:各种各样的笔(油画棒、水彩笔、毛笔、彩色铅笔等),绘画纸,也可准备些有造型轮廓的纸,颜料,橡皮泥,废旧报纸、纸盒等物品,剪刀,胶水。
环境布置:美工区的位置选在离窗台近一些的地方,采光要好这样有利于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为幼儿提供作品展台,展台的高度要适于幼儿摆放作品和操作。
美工区不单单张贴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还要准备一下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成品,供幼儿模仿。
区角开展:美工区是独立的一个区域,也可以体现老师其他学科的教学,比如,在老师教幼儿认识数字时,便可以在美工区准备一些描有数字体轮廓的作业纸,让幼儿在轮廓内涂色或进行碎纸粘贴。
老师在引导幼儿对树叶进行认识时,则可以在美工区准备各种各样的叶子供幼儿创意拼贴或是进行树叶拓印。
对于有些绘画能力差、但有一定讲述能力的幼儿,可以请他们讲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的知识,请教师或家长用文字记录,并展示在区域墙饰上。
这样创设的墙饰内容丰富,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使其涉及到艺术、健康、科学、社会、语言等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各方面发展。
老师要为幼儿准备充分的笔、纸、剪刀、橡皮泥等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随时的划线、撕纸、剪纸及玩泥的愿望,如果当幼儿想画却没有纸、想剪却没有剪刀,这样就很容易挫伤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对美工的活动再也提不起兴趣来。
其次,老师在各项美工材料的准备上,都要从幼儿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比如,在剪刀的选择上,就要选择圆头,适合幼儿手掌大小的剪刀,有各种卡通选型,从吸引幼儿的目光,供幼儿随意涂鸦的纸张准备上,则可以打破传统的长方形,为幼儿准备一些各种各样外轮廓的纸,比如花的形状,半圆形、扇形等,在绘画用笔的选择上,中班幼儿可以选择油画棒、笔触较粗的水彩笔,大班幼儿则可以提供排刷让幼儿进行大面积涂色、细的彩色铅笔及水彩笔进行细小轮廓的描绘。
大班区角材料投放

大班区角材料投放
首先,选择合适的角材料至关重要。
在选择角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和耐用性。
优质的材料不仅能够提升投放效果,还能够节省后续的更换和维护成本。
此外,颜色和形状也是选择角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需要选择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眼球的材料,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注意到角材料的存在。
其次,确定投放的位置和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行为习惯,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投放。
比如,如果我们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学生群体,那么学校附近或者学生聚集的地方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投放方式也需要精心设计。
可以选择在角材料周围设置一些引导标识或者小道具,以增加角材料的吸引力。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评估投放效果。
这包括收集观众反馈、记录投放后的销售情况等。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角材料的实际影响力,从而进行后续的调整和优化。
比如,如果发现某个位置的投放效果不佳,我们可以考虑调整位置或者改变投放方式,以提升效果。
总的来说,大班区角材料投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适的位置和方式,并且及时评估投放效果,以确保角材料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投放大班区角活动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
不同的材料蕴涵不同的教育功能,不同的材料会萌发儿童不同的游戏行为和思维创造。
我们该怎样利用和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我们该为幼儿提供怎样的区域活动材料?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我们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要考虑到主题发展的需要,根据主题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在区域材料的投放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有目的性地收集材料。
区域的功能作用是靠操作材料来实现的。
材料的投放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而不是随心所欲。
为此,我们有目的地收集材料。
根据区域的功能、作用,收集相应的材料。
例如:在以主题“亲亲大自然”为背景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们生成了“陀螺”活动区。
这个区主要是通过操作半成品的材料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我们投放一些废旧材料(牙签、塑料管、酸奶杯、筷子等)。
这些区域材料哪里来?一方面,老师自己收集。
另一方面,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
很快,我们就收集好了所需的区域材料。
二、筛选材料。
虽然我们是有目的性的收集材料,但是所收集的材料并不一定都适合该活动区。
为此,我们要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明确材料的功能、作用,预设材料的玩法。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即使是同种材料,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同,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以“我要上小学啦”主题背景开展的区角活动中,我们收集的一年级数学试卷,如果放在“教室”活动区,它就是”小学生”的练习题。
如果放在“办公室”,它就是“老师”测验孩子学习效果的试卷,功能是不同的。
因此,教师要明确材料的功能作用,预设材料的玩法及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对材料进行筛选。
四、合理投放区角活动材料
活动区材料投放是否合理,对区角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
如果投放的材料不合理,幼儿不感兴趣,那他们就不可能通过操作活动材料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合理性地投放活动材料呢?在实践中,我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以“亲亲大自然”主题为背景的区角活动为例,我们结合春游活动,设立了“动物园”的活动区,提供了很多积木,希望通过对积木的操作,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刚开始,幼儿还很感兴趣,他们很快就搭建了动物园、小动物等,但时间不长,这个区就没人光顾了。
观察到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反思:大班幼儿创造欲望强烈,所提供的积木不能够满足幼儿这种强烈的创造欲望,为此,我们又投放了一些牙膏盒、纸箱等废旧物品。
很快,这些新材料吸引了幼儿,孩子们借助这些材料搭建出了不同
的房子、动物等。
由此可见,如果材料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不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
2、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投放区域材料。
以“亲亲大自然”主题为背景活动为例,我们在“小剧场”区域为孩子提供了“金鸡冠的公鸡”彩色图片,希望幼儿按图片进行表演。
孩子们发现新的材料后,开始还尝试进行表演。
她们先进行角色分配,然后合作表演。
但由于该图片上的角色太多,内容太难,孩子们对该故事又很陌生,再加上幼儿合作表演故事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快,这个材料就被孩子们丢在一边,无人问津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投放了新的材料:幼儿熟悉的故事的磁带、手偶、头饰等。
幼儿可一边听故事一边合作表演。
由于故事比较熟悉,孩子们表演起来难度小了许多,他们对该区域的兴趣变得浓厚了。
3、投放的区域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我们在“健身俱乐部”提供给孩子小车、皮球、跳绳等活动材料。
孩子们对这些材料的玩法已经非常熟练了,他们能够熟练地骑小车,拍皮球。
这些材料很难使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有大的提高。
为此,我通过改变游戏的玩法,来增加材料的难度,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
我给幼儿准备了图文题卡,题卡上写着“请踢毽子10次”“请两人比赛骑小车”“请边走边拍球20个”等,并在上面画出相应的图片。
请幼儿抽题卡,按题卡上的要求玩游戏。
幼儿对这个新的游戏玩法很感兴趣,玩得人越来越多。
同样的材料,为何幼儿对它们的兴趣反差如此大?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材料缺乏挑战性,幼儿是不太感兴趣的,很难使幼儿在现有水平上有提高。
4、投放的区域材料具有层次性。
幼儿的发展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应考虑到所有幼儿,提供层次性的材料,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我们在“手儿巧”投放了针、绣花线、毛线、大小不同的纽扣、小裙子、小上衣、大小、形状不同的珠子。
能力强的幼儿会自己穿针、在小裙子上按一定规律(按纽扣颜色或形状)钉纽扣。
能力弱的幼儿则选择老师提供的穿好线的针,穿大珠子。
这些层次性材料的提供,满足了不同幼儿活动的开展。
为此,我们要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本班幼儿,更能体现主题情境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