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特关于竞争的著作
企业战略经典书籍

企业战略经典书籍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战略来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下面列举了十本经典的企业战略书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企业战略的理论与实践。
1.《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这本书是经典的企业战略著作之一,波特提出了五种基本竞争力,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专注战略等,帮助企业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2.《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 克里斯廷森(Clayton M. Christensen)这本书讲述了创新与竞争之间的矛盾,探讨了为什么一些知名企业在面临新技术和创新时会失败,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启示。
3.《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 布鲁尔和马尔坎(W. Chan Kim, Renée Mauborgne)该书提出了“红海”和“蓝海”概念,通过创造新市场和创新来实现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开创新的增长机会。
4.《企业领导力》(Good to Great)-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柯林斯研究了多家成功企业,总结出一些关键要素,指导企业如何从好到优秀,并实现持续卓越的发展。
5.《战略思维》(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卡普兰和诺顿(Robert S. Kaplan, David P. Norton)这本书提出了“平衡计分卡”概念,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战略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成功。
6.《企业战略的逻辑》(The Logic of Strategy)- 乔治·亨德森(George S. Yip)该书强调了企业战略应该基于逻辑和分析,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战略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挑战。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五大要点

这五种竞争力能够决定产业的获利能力,它们会影响产品的价格、成本、与必要的投资,也决定了产业结构。企业如果要想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先了解所处的产业结构,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产业结构。
2、三大一般性战略
竞争战略的第二个中心问题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位置。竞争位置会决定企业的获利能力是高出还是低于产业的平均水平。即使在产业结构不佳,平均获利水平差的产业中,竞争位置较好的企业,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
迈克尔·波特被誉为“现代竞争战略之父”,也是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他的四部著作不仅为他奠定了商界泰山北斗的地位,更是企业的高层在制定战略的指路灯。(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1998年出版的《竞争论》)
公司的价值链,进一步可与上游的供应商与下游的买主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
4、钻要的角色。因此,波特将他的研究更延伸到了国家竞争力上。针对这个主题,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考虑临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篇1《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1.背景介绍:《国家竞争优势》是由迈克尔·波特所写的一部经济学领域的著名书籍,于1990年首次出版。
这部书籍旨在通过分析一个国家的特定经济特征,包括商业环境、劳动力市场、投资环境、政策等,来探讨一个国家如何发展其竞争优势。
这本书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对比与参照: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提出了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结构、机遇。
这些要素的组合决定了国家的竞争优势。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素质高,且市场需求大,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发展出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3.创作风格:《国家竞争优势》的创作风格非常清晰明了,波特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
他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经济特征,来展示如何通过优化经济环境来提高国家的竞争优势。
4.深入分析: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并不仅仅取决于其经济要素,还与其政策环境、企业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包括低税收、低地价等政策,那么这个国家的企业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5.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此外,波特提出的四个基本要素也为我们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
6.总结:总的来说,《国家竞争优势》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框架,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思路。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篇2《国家竞争优势》读书报告一、简介《国家竞争优势》是由迈克尔·波特所撰写的一本商业书籍,其旨在探讨一个国家如何在全球经济中获得成功。
通过深入研究和调查,波特提出了一个用于评估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模型,该模型基于四个关键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结构以及机遇。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

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读后感《竞争战略》是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揭示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一些有关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宝贵经验。
首先,波特在书中提出了五种竞争力的力量,即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以及行业内的竞争程度。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力量,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
例如,如果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强,企业可以考虑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
其次,波特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则是通过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而专注战略则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市场细分上。
波特提出了这些战略的优缺点,并指导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竞争战略。
此外,波特还重点强调了价值链的重要性。
他认为企业应该将价值链视为一个整体,在不同的环节中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附加值的机会。
通过深入理解自身的价值链,企业可以找到创新的空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波特在书中还提到了竞争战略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他认为,战略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制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能否有效地实施。
波特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原则和建议,包括明确的目标、有效的组织结构、合适的激励机制等。
此外,他还强调了战略的持续改进和灵活性,因为市场竞争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必须及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波特的《竞争战略》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企业竞争的本质和战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竞争战略对企业成功的重要性,并学到了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读后感
《竞争优势》是由迈克尔·波特撰写的一本商业经典著作,它
深刻地剖析了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原因和方法。
通过对不同行
业的案例分析,波特提出了竞争战略的五大要素,分别是行业内竞争、供应商谈判、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顾客的谈判。
这些要素构成了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深入的行业分析。
只有
深入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环境,才能找到合适的竞争策略,从而获
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企业要注重内部的资源整
合和创新,这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阅读《竞争优势》,我对企业竞争战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企业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适用于企业
管理者,也适用于希望了解市场竞争规律的人群。
它的理论深刻、
案例丰富,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好书。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
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得更好的发展。
迈克尔波特竞争三部曲介绍概述

6
整体架构
► 第一篇提出了分析产业结构及其竞争者的一般框架,这一框架的基础 是对作用于一个产业的五种竞争作用力及其战略含义进行的分析。
► 第二篇论述如何将第一篇介绍框架用于几种重要的类型产业环境,从 而制定出竞争战略。考察了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趋于成熟的过渡 型产业、衰退型产业及全球性产业。
► 第三篇通过系统地考察公司在一个产业中竞争所面临的几种重要战略 对策:纵向一体化、业务能力扩展、以及进入新业务领域等,完成对 整个框架的介绍。
7
第一篇 一般技巧 分析
1.产业结构分析 2.基本战略 3.竞争对手分析 框架 4.市场信号 5.竞争行动 6.对客户和供应 商的战略 7产业内部结构分 析 8.产业演进
技术路线图
竞争战略
第二篇 基本产业环 境
9.零散型产业中 的竞争战略 10.新型产业中的 竞争战略 11.产业向成熟转 化 12.在衰退产业中 的竞争战略 13.全球性产业竞 争
公 司 内 部 因 素
关键实施者的 个人价值
竞争战略
产业机会与威胁
(经济上和技术
制
上)
定
公 司
竞 争
外 部 因
战 略
素
的
环
广泛的社会
境
期望
5
战略形成的经典方法
竞战略轮盘
这是一个将公司竞争战略诸 多关键方面仅以一图统一阐明的 工具。轮毂处是公司的总目标, 也即关于公司要如何从事竞争及 其特定的经济与非经济目标的笼 统目标。轴条处是用来达到这些 目标的主要经营方针。在轮盘的 每一栏目下,应当根据公司的活 动简要说明在该职能范围中的主 要经营方针。
► 2.但是所有的战略都在一个特定的假设环境下才能运用:市场资源的 稀缺性,信息完全性,经济人目标。
解读波特竞争三部曲

解读波特“竞争三部曲”迈克尔·波特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
他出生于1947年,196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航空机械工程学士,1971年获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973年获哈佛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1975年开始在哈佛商学院讲授“经营政策”(Business Policy)课程,至1990年完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析技巧》、《竞争优势:创造与保持优异业绩》、《国家竞争优势》,先后花了15年时间,其中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已58次重印,被译成17种文字,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也已35次重印。
三部曲的出版奠定了波特教授在世界战略研究领域的大师地位。
由2002年哈佛商学院的网站资料可见,波特共出版著作16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但据我所知,国内理论及实业界对于波特的了解,主要还是从其《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开始的,因为对于这两本书,在华夏出版社于1996年获得中文简体版权正式出版前,早在1988年国内就已有多家出版社的译本在读者中流行。
至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尽管国内的战略学者们通过原版文献以及波特自己的论文早有所闻,但由华夏出版社翻译出版该书的中文版,那也已经是2002年的事了。
对于波特的“三部曲”,尽管国内购买者人数并不少,但能真正静心通读全书的人实际并不多。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目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较快,更为喜欢快餐式的阅读材料,波特三部曲实在太过厚重与琐细;二是由于波特三部曲延袭了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思路,有点太重经济理性而轻管理人性,不太容易阅读;三是由于前些年我国许多管理实践者客观上正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尚未真正遭遇企业发展的战略瓶颈制约,所以缺乏认真精读的心境与压力。
就我国目前企业发展的状况而言,经济改革开放已有几十年,许多企业在做大后正逐渐面临做强、做长的战略困惑,从这个角度看,华夏出版社这次重印波特的三部曲可谓正逢其时。
但即使如此,为了真正读懂西方语境下写就的波特三部曲,也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波特成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迈克尔_波特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
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
他先后获得过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五次获得麦肯锡奖,拥有很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到现在为止,迈克尔·波特已有十四本着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品牌间选择、战略及双边市场力量》(1976)、《竞争战略》[1](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力》(1990)等。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
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目前,他拥有瑞典、荷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
迈克尔·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和“三种竞争战略”的理论观点。
作为国际商学领域最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迈克尔·波特博士至今已出版了17本书及70多篇文章。
其中,《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3次,并被译为17种文字;另一本着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已再版32次。
迈克尔·波特对于竞争战略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五种竞争力量”——分析产业环境的结构化方法就是他的杰出思想;他更具影响的贡献是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
迈克尔·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1、总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专一化战略。
迈克尔·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迈克尔波特关于竞争的著作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世界公认的竞争权威,著名竞争战略大师,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
在其撰写的与竞争相关的共19本著作中,从出版年份分析,迈克尔波特教授研究的重点由早期关注产业和企业竞争力逐步向产业集群、地区和国家竞争力转变。
特别是2000年前后,新出或再版有关论述区域、城市、国家经济发展竞争的著作和论文有多篇(详见哈佛商学院竞争战略研究所网页),这说明竞争理论在关注产业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和转移,研究重点开始向国家和区域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拓展。
(资料来源:Harvard Business School-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ness)
一、竞争和公司战略方面:
1、competitive strategy
2、Industry structure
3、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4、Lo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 strategy
5、Corporate level strategy
6、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7、Company and industry financial performance
二、竞争和经济发展方面:
1、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2、Clusters and cluster development
3、Competitiveness of states and regions
4、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capacity
5、Strategy for cross-national regions
6、The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7、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ner cities
三、竞争和社会
1、Economic development in inner cities
2、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3、Antitrust and competition policy
4、Capitalism and social progress
5、Strategy for philanthropic organizations (王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