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二○一一年五月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矿长:机电矿长:技术矿长: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281条规定,在每年雨季来临以前,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性能测试和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我矿于2011年5月25日9点至11点50分,进行了主、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一、矿井排水情况我矿正常涌水量:15m3/min;最大涌水量:25m3/min。

井下设有主、副水仓,容量为280m3和220m3,矿井中央水泵房安装MD46-50×7型水泵三台,最大排水量46m3/h;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选用直径为102mm的无缝钢管,实现了“三泵双管路”。

各工作面配有小潜水泵经敷设的分管把水排至副井底中央水仓。

矿井排水系统能满足矿井排水要求。

二、日常排水情况矿井每天排水三次,启动一台工作水泵,排水9小时及能排除全天涌水量。

三、成立联合排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范延贵副组长:张洪胜梁朝凯成员:李怀宾陈海刚燕青锋李学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联合排水试验的全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在矿安全办公室,负责联合排水试验的具体业务工作。

四、在联合排水试验之前,领导小组对排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都完好能正常使用。

五、联合排水试验的操作和结果1、水仓积水量为200m3。

2、9:10分,打开水管闸阀,9:15分,燕青锋,李学峰分别启动了两台水泵。

3、11:35分水仓水排干。

4、本次排水取得了圆满成功。

5、联合排水量达到了90m3/h,达到了预期80m3/h 的排水能力,各处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山西古县安吉欣源煤业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煤矿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煤矿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西秀区宏发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2007年4月宏发煤矿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为检验我矿主水泵房的排水设备的性能、排水能力,经过认真准备,我矿于2007年4月10、11、12日进行了水泵联合排水试验,现将试验过程及结果编制报告如下:一、井下水仓、水泵房、水泵的配置情况本矿在主运输下山和回风下山之间设置主、副水仓。

有效实际容积分别为180m3,水泵房设置在主、副水仓吸水井之间,断面为2.5×2.2=5.5m2。

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到主回风上山,一个通到主上山与回风上山的联络巷。

购买安装江西国泰水泵公司生产的80DF-30×5型水泵三台,其排水流量Q=45m3/h, 扬程H=150m,配套防爆电机,功率30kw。

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备用。

排水管共两趟,一趟为ф80×4mm的焊接钢管,一趟为108×5mm的焊接钢管,管线长600米。

大于设计排水管线的能力。

我矿现实测正常涌水量为4.5 m3/h,最大涌水量为8.6 m3/h。

二、成立水泵联合试运转指挥小组组长:矿长郜华副组长:工程师周清华、安全矿长张学华机电工区顾绍广成员:庄文登王茂强冯厂方王成礼主水泵司机组长负责联合排水试验的全面指挥与领导,副组长负责制定联合排水试验方案及各项工作的安排落实,各小组成员严格按照组长与副组长的安排落实各项管理工作。

三、联合排水试验方案及过程1、单台水泵及管线的排水能力测试井下副水仓保持80%以上的容积备用,主水仓蓄水达到容积的80%,用于试验用水。

安装电话一部在消防水池以便联系。

在井上消防水池设观测员两名,记录水池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水池的容积,计算各泵的排水量。

分别启动主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各运行30分钟,启动和停止时,由水仓向地面消防水池电话通知。

地面观测人员应准确测量水位变化,测量精度到毫米。

运行试验次数为不少于3次。

水泵台号:水泵台号:水泵台号:经过以上测定,主水泵的排水能力为:。

联合排水试验

联合排水试验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前必须做一次工作水泵. 备用水泵试运转试验,为了保证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与2014年3月20日13时20分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

一.试验时间:2014年3月20 日9点--13点10分。

二.试验地点;井下中央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机电矿长;张思连机电队长;李松司泵工;郭正明电钳工;唐华龙晓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1.矿水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5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95m3/H矿井实际涌水量;15m3/H2.水仓容积;1056m33.供电设备及电缆(1)供电系统;1. 2 号水泵(D125-25x9)供电电压660v,使用开关为QBZ-200真空电磁启动器2台,供电电源分别来自地面变电所低压1.2母线段,3号水泵(D125-25x9),供电电压660v,使用开关QBZ-200真空电磁启动器1台,电源分取自地面变电所低压1母线段。

(2)供电电缆;1 。

2号水泵使用MY-0.38/0.66 3x50+1x25 20米3号水泵使用MY-0.38/0.66 3x50+1x25 20米4水泵技术特征表;水泵编号水泵型号额定排水量额定扬程(m)电机型号电机功率KW电压(V)生产日期生产厂家1# D125-25X9 108 193.5 YB2-280M-290 660上海上力防爆电机有限公司2#3#5.水管技术特征排水管编号管径(mm)排水高度排水距离铺设角度铺设方式1#100 188 480 22 沿副井铺设2#3# 主井6.水泵运转时所测数据表投入运行水泵编号启动时间停止时间运行电压V运行电流A压力MP排水量M3 记录人1# 9:00 9:30660 96 1.88 50李松2# 9:40 10:103# 10:40 11:10 96 1.88 501#. 2# 11:20 11:50 96961.88 1001# 2# 3# 13:00 13:10 9696961.881.881.8850备注排水量以地面污水池容量计算所得。

煤矿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煤矿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贵州马幺坡矿业有限公司平坝县乐平乡石旮旯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试验单位:石旮旯煤矿试验地点:+1300m中央水泵房试验日期:2019年5月29日试验周期:一年安全技术措施审签页目录一、组织机构 (4)二、联合排水试验时间 (4)三、联合排水试验地点、路线、设备情况 (4)四、联合排水试验准备工作 (5)五、联合排水试验经过 (5)六、试验结果 (5)七、试验结论 (6)八、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6)石旮旯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314条中“水泵、水管、闸阀、配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

在每年雨季之前,必须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提交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的规定,和5月21日~22日省安监局林东监察分局检查情况,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由机电部门牵头,组织机电、安全、生产等相关人员在6月前实事求是进行一次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现就矿井联合排水试验的情况报告如下:一、组织机构为确保本次联合排水试验圆满成功,根据联合排水试验工作需要,经矿安全生产部门共同研究,特成立矿井联合排水试验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联合排水试验工作。

组长:杨勇(机电矿长)副组长:王光海(总工程师)宁速东(机电副总)成员:余德海谢兰平李申洋王建华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统一指挥联合排水试验工作。

二、联合排水试验时间:2019年5月29日上午8:30~10:00三、联合排水试验地点、路线、设备情况联合排水试验地点设在主水泵房,排水路线由水泵房水仓通过排水管路排放到主井地面污水处理厂,为一级排水,排水管路两路,φ159×4.5mm、φ159×4.5mm的无缝钢管。

主水仓容积240m³,副水仓容积180m³。

安装4台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2台检修,其中3台D25-30×3型,功率15kw,流量25m³/h,扬程90m,选1台作为主排水泵,另外2台作为检修水泵,新增设的1台功率55kw,DF85-45×3型,流量85m³/h,扬程135m的作为备用,三泵流量共计160m³/h。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贞丰县挽澜乡岔河联营煤矿联合排水试验报告矿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编制:赵必卿2016年4月23日目录第一章:水文概况第二章:开采现状与涌水因数分析第三章:雨季前后矿井涌水量第四章:排水试验第一节排水试验准备工作第二节试验目的与能力校核第三节排水安全措施第四节排水试验检验内容第一章水文概况一、气候条件矿区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气候垂直分带明显。

年均气温14°C,最高气温33°C,极端最低气温-3.3°C。

最热为6-7月,月均气温17.2°C;最冷为1月,月均气温2.1°C。

年最大降雨量达1150.2mm;年最少降雨量仅554.8mm;5-8月为丰水期,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

二、主要河流工作区内水系不发育,无大的地表水体存在,雨季有一定的溪沟,其余季节处于干枯状态。

以矿区北侧路郎洼地为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高程为970.3米。

而开采煤层最低标高为922米,低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煤矿开采后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将增加煤矿矿坑涌水量。

三、矿井冲水因数a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为区内主要冲水源、大气降水多沿基岩风化裂隙渗入矿井,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与季节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地表水在雨季暴涨暴落。

b老窑积水;矿区煤层浅部均有老窑采煤,所以矿井开采时要加强老窑探放水工作。

第二章开采现状与涌水因数分析本矿现开采二采区942水平,采掘工作面布置有10208回采工作面、主皮带运输巷、集中回风巷及10215备用采面等。

涌水主要来源为老窑及地表约为11.9m³/h.共计15.8m³/h.其涌水渠道受采动产生的裂隙影响。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³/h,雨季时最大涌水量30m³/h.第三章矿井排水设施及设备井底水仓设在副井底,主水仓容量为1080m³,副水仓容量为720m³,总计达1800m³,符合《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条,即“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

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

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

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玉龙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4月20日玉龙煤业有限公司矿井联合防排水试验报告煤矿在采掘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涌水,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不致使涌水淹没矿井,需要及时把水排到地面。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每年必须对生产矿井的井下所有排水泵要进行一次联合防排水性能测试,以获得主排水泵的实际运行工况和实际运转性能参数。

由此鉴定主排水设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主排水设备的容量配备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矿井在20h内能排清24h的矿井涌水量。

水泵的检修质量是否达到检修要求,为准确掌握排水设备的技术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2012年玉龙煤业为了检验本矿井主排水设备的总排水能力,在雨季前对全矿井下所有工作水泵进行一次联合防排水试验测试,以便能发现并及时处理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矿井在生产时不受水害威胁。

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第一章水文概况一、水文地质简述玉龙煤矿位于大同煤田口泉沟南岩溶水文地质区的补给-径流区,地貌属黄土丘陵区山间洼地,东部和西北部为黄土丘陵,中间呈带状山间洼地,地势较为平坦。

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各大小沟谷,平时干枯无水,仅雨季有洪峰通过,其中较大沟谷为西部大沙沟,雨季洪水汇集于沟中,由南向北流出井田,然后向西北流入元子河,工业场地位于井田东部,周边地表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且不受洪水危害。

二、水系及主要河流矿区内无主要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只有元子河平时河流无水,只有7一9月雨季时才有水。

三、矿井充水因素矿井充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充水、煤系砂岩裂隙水充水、断层充水、采空区积水充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充水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充水大气降水为区域内主要充水源,大气降水多沿基岩风化裂隙渗入矿井,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与雨季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地表水在雨季暴涨暴落。

2、第四系孔隙水充水第四系孔隙水可以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补给条件比较好,局部富水性较强,煤层开采形成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之后,上更新统孔隙水可通过“三带”直接进入矿井,其充水方式以淋水、涌水为主,局部可能形成顶板突水。

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

徐矿集团铁煤能源有限公司昊源煤矿水泵联合排水实验报告一、实验时间:2012年4月12日10:00——13:00二、实验地点:井下+600水平中央泵房三、实验步骤:(1)、两趟管路同时打开,启动1、2号水泵实验。

(2)、两趟管路同时打开,启动2、3号水泵实验。

(3)、两趟管路同时打开,启动1、3号水泵实验。

(4)、启动时观察水泵水泵工作状况、压力、工作电流、水管及水管出水情况并记录数据。

五、排水系统概况:1、水泵型号:250D-600×5 3台排水量:450m3/h2、电机型号:JS158-4 3台功率:680KW3、水管直径:Φ273mm 2路4、安全设施:(1)、水泵: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工作水泵能在20h 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备用水泵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同工作水泵能力一样,型号、排水量一致。

(2)、水管: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工作水管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3)、配电设备:安装在临近的中央变电所内,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4)、泵房至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在此出口通路内,设置有易于关闭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

(5)、泵房和水仓的连接通道,设置可靠的控制闸门。

(6)、水仓有主仓和副仓,当一个水仓清理时,另一个水仓能正常使用,主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水仓进口处设置有箅子及沉淀池(7)、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在雨季前全部清理完毕。

(8)、水泵安装有压力表、真空表、逆止阀、配水阀,吸水井内设有水位标尺、水位传感器,设备及其转动部位、水仓口、吸水井上口安装有护栏,变电所内安装有电话,悬挂有排水系统图、供电系统图。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有限公司联合排水试验报告安神煤业有限公司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一、概述井下中央水泵房现有水泵三台,型号为DF85-45×5两台,功率为90KW,流量为85m3/h,D46-30×9一台,流量为46 m3/h,功率为55KW,分别能满足排水扬程。

采用两趟φ108无缝钢管作为主排水管路,井下水源分别为地表水渗漏、老空积水、生产水和顶板裂隙渗水。

井下排水地点有13处,都集中汇入主水仓,由主水仓排出地面。

二、试验时间:2012年3月12日8点班三、人员安排:总指挥:张晋斌施工负责人:阴永清安全负责人:赵庆刚技术负责人:李艮元另配:机、电工各4人四、试验步骤1、联合试运转前准备工作:1.1机工、电工分别认真检查各排水设备、设施及供电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1.2联合运转前先将各排水点积水拍完,待各水仓积水4小时后开始联合试运转。

1.3将各台水泵依次进行试验,两小时内将各地点积水排入主水仓。

2、进行联合试运转2.1在进行联合试验时,必须保证双回路供电的可靠性2.2所有试验人员必须听从现场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2.3主水泵司机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4主水仓电话必须保持与调度室畅通。

2.5联合试运转情况说明见表。

从试验数据得出:我矿实际涌水量为23m3/h,24小时涌水量为552 m3,主水泵与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能力为131 m3/h,24小时排水能力为3144 m3,完全能满足井下正常涌水时的排水能力。

从经验得出,我矿最大涌水为季节性地表渗水,最大涌水量为21 m3/h,在雨季井下需排水总量为43 m3/h,两台水泵能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经联合试运转,我矿双回路电源可靠,各排水设备完好,仪器仪表显示正常,排水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

综上所述,各项数据指标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此次联合试验成功。

使用维护说明书名称:带式输送机型号:TD-75大同市金属结构厂2009年08月目录一、概述二、用途三、主要技术参数四、工作原理及结构概述五、安装、调整试运转六、使用与操作中注意的问题七、安全操作、定期检查与保养维护八、润滑九、警示一、概述DTL系列煤矿井下用固定落地式带式输送机采用原DTⅡ型皮带机结构,参数合理,结构先进,完全能够适应井下运输的需要,在各大矿井已广泛使用,并执行行业标准MT820-20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大竹县牛郎沟煤业有限公司(牛郎沟煤矿)排水系统水泵联合试运行报告试验单位:大竹县牛郎沟煤业有限公司牛郎沟煤矿机电科试验设备: D280-43×6试验日期: 2016年5月5日试验周期:一年第一章水文概况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位于铜锣山西侧中山背斜中段东翼西河井田,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山脉大致呈北东展布,地形起伏不大,坡度一般为19°左右,区内一般海拔标高560~750m。

矿区最高点位于白岩,高程为,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部大河沟,海拔为,相对高差为。

属以构造剥蚀为主的浅切割低山地貌。

地貌上分为两个亚区:即低山区和丘陵区,矿部位于低山区与丘陵区过渡地带。

低山区:区内山势陡崚,沟谷或为峡谷,或呈“V”字形,呈树枝状发育,两侧悬崖峭壁。

丘陵区:山顶呈圆馒头状,坡度较缓,山丘之间为宽谷或平地。

矿区内主要河流为大地沟和大河沟(上段称“龙洞沟”)两条季节性冲沟。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1、本区常年地表径流主要有东柳河(其上游称回龙河)、黄滩河和西河三条较大河流,属长江水系。

(1)东柳河:为大竹县境内最大河流,其上游曰“回龙河”,流向由南西流向北东,该河发源于民主以北地区,流经黄家—中华—杨家—清河—木头后流出境外。

(2)黄滩河:发源于华蓥山南侧的乌木一带,经黄滩—妈妈—于太和与西河汇合后再经龙安镇—冷家流出境外,流向北东—南西向。

(3)西河:发源于华蓥山南侧,经民主—清水—牌坊—庙坝—新桥后于高家与黄滩河汇合后经龙安镇—冷家后流出境外。

2、常年地表水体:县域内常年地表水体主要有“同心水库”和“乌木水库”两个。

同心水库位于大竹县城南东的周家镇西河附近,距矿区约3Km;乌木水库位于大竹县城以东的朝阳乡。

矿区北部的“平桥水库”是龙洞河的源头,大河沟之上游。

(二)含水层、隔水层1、含水层下统珍珠冲组(J1zh):为灰、绿灰色、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和石英砂岩。

中上部常夹有厚10-20米的细粒砂岩、粉砂岩;底部为灰色细粒长石英砂岩、粉砂岩,少量泥质包裹体和菱铁质包体,为富水性中等的裂隙含水层。

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4):该段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厚层状中粒砂岩,下部夹透镜状砾岩1~2层。

一般厚110m。

该段地层厚度大,岩性单一,颗度较粗,孔隙、裂隙发育。

为富水性中等的裂隙含水层,是矿井充水源之一。

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泥质胶结,结构较疏松。

上、下部夹薄层透镜状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局部含煤包体和泥质包体,近底部含较多砾石,一般厚100m。

该段岩石颗粒较粗,结构较疏松,储水空间大。

为富水性中等的裂隙含水层,是矿井充水源之一。

2、隔水层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该段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按岩性组合分为三个亚段,其中一、三亚段以灰~深灰色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含煤5~10层,二亚段为砂岩段,岩性为灰色细粒砂岩。

全段一般厚80m左右。

该段富水性弱,仅第二亚段砂岩含有一定的孔隙及裂隙水,因上下有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相隔,其补给条件差,视为相对隔水层。

须家河组第七段(T3xj7):其中一三亚段岩性为灰色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煤数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二亚段为砂岩段,含有一定的孔隙及裂隙水,因上下有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及煤层相隔,其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差,视为相对隔水层。

(三)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为构造剥蚀、侵蚀切割的低山地貌,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较发育。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地表溪谷水及老窑积水补给。

区内地表坡度较小,植被较茂密,为大气降水渗入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使大气降水转化为地表水后在地表滞留时间延长,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

浅部地下水在地形条件适宜处以泉水的形式排出地表补给地表水,深部地下水流入生产矿井。

溪谷水亦可经沟谷两侧含水层露头补给地下水,老窑水经基岩孔隙裂隙下渗补给地下水,该两类水亦为地下补给源。

(四)断层的富水性及导水性矿区位于中山背斜中段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SE,倾角61-70°,地表未见断层用次级构造。

井下揭露有隐伏小型断层,造成煤层在走向和倾向上的不连续,其破碎带在井巷中易产生冒落和滴水,但因断层规模小、短距小,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二、矿井充水因素(一)矿井充水水源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和矿井开采情况,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老空水。

1、大气降水矿区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砂岩含水层裸露于地表,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降水通过各种成因形成的裂隙进入地下补给补给矿井。

该矿含水层下统珍珠冲组(J1zh)地层是K14、K13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地层是K8、K7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另外,大气降水还可沿采动裂隙或构造断裂发育的部位,形成新的涌水点,特别是汛期可能造成大量涌水,应引起矿方高度重视。

2、地表水大河沟位于牛郎沟煤矿北部。

大河沟(上段称“龙洞沟”),为常年性溪沟;沟水一般流量小于2L/s,最大洪峰流量s左右,工作期间沟水流量s,平均坡降30~50‰,切割下统珍珠冲组(J1zh)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地层及K14、K13、K8、K7煤层,冲沟水直接补给含水层及煤系地层。

3、地下水充水水源下统珍珠冲组(J1zh)地层是K14、K13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须家河组第六段(T3xj6)是K8、K7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根据川南、川东等地矿井观测资料,采空导水裂隙带高度是煤层采高的50~100,当围岩裂隙发育、岩层倾角平缓时取100倍,岩层倾角较陡时取50倍。

用采高的50倍评价起塌陷裂隙带影响高度,矿井开采K7、K8、K13、K14煤层形成的塌陷裂隙带已分别进入上部含水层中。

4、老空水。

本次访问调查已关闭小煤矿5个,老窑6个,估算老空积水量约104997m3,主要原集中在大河沟一带。

其老空积水极有可能通过裂隙渗(涌)入本矿井,造成水患事故。

矿井在向北部施工时处于低位顶水作业中,对矿井生产构成了极大的水害威胁。

(二)矿井充水通道只有充水水源而无充水途径,并不能对矿井造成危害,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和矿井开采情况,矿井充水通道有人为采动形成的裂隙通道、构造通道、采空区积水。

1、人为形成的裂隙通道矿井开采K7、K8、K13、K14煤层工作面回采后产生的顶、底板破坏裂隙将破坏砂泥岩的完整性,这是矿井充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2、构造通道井下揭露有隐伏小型断层会造成煤层在走向和倾向上的不连续,其破碎带在井巷中易产生冒落和滴水、淋水现象。

但因断层规模小、富水性弱,导水性较差,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

3、采空区矿区浅部小煤窑开采活动留下的采空区不仅是地下水的汇集地,也是充水水源,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其它水源(体)突水的一个通道,由于采空区在形成的特殊过程中,使得顶、底板的裂隙十分发育,沟通其它(如地表水、断层等)水体后形成联合充水通道。

三、矿井涌水量预计(一)矿井涌水量构成1、矿井排水设施目前矿井采用机械排水方式。

矿井+330m水平设有一个水仓,主水仓容量500m3、副水仓容量500m3。

设有固定水泵3台及排水管路两趟,水泵型号为D280-43×3,电机功率160kw,双电源双开关,额定流量280 m3/h,额定扬程129m;+215m水平设有一个水仓,主水仓容量800m3、副水仓容量700m3。

设有固定水泵3台及排水管路两趟,水泵型号为D280-43×6,电机功率160kw,双电源双开关,额定流量280 m3/h,额定扬程258m;+330m 水平矿井涌水经水泵抽排至+414m 副平硐,在经+414m 主平硐排水沟排出地面。

+215m 水平矿井涌水经水泵抽排至+414m 主斜井,直接排出地面。

+414m 副平硐水沟断面为600mm×300mm ,经排水沟自流出地面。

2、矿井涌水量构成牛郎沟煤矿矿井当前涌水量是由+215m 、+330m 水平矿井涌水量构成。

本次实测矿井当前正常涌水量Q 1为 m 3/h ,雨季坑道涌水量增大数倍,按系数3计算,最大矿井涌水量为/h 。

(二)矿井未来涌水量预计本次实测结果表明,矿井当前正常涌水量h,最大涌水量为/h 。

采空区面积约459132m 2,聚集了部分老窑水,应引起重视。

未开采面积696167m 2,本次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对涌水量进行预计,计算公式采用:式中:Q 0——本次观测的正常涌水量(m 3/h )F 0——采空区面积(m 2)F ——未开采面积(m 2)矿井+200m 水平以上充分开采后的涌水量:)/(25.77.2144237.57189644.430h m F F Q Q O =⨯==正正=(m 3/h )×=(m 3/h ) )/(5.147.2144237.57189688.830h m F F Q Q O =⨯==大大=(m 3/h )×=(m 3/h ) 矿井未来正常涌水量:Q 正=+=(m 3/h )矿井未来最大涌水量:Q 大=+=(m 3/h )经计算,矿井未来正常涌水量(m 3/h ),矿井未来最大涌水量(m 3/h )。

四、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或水体: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水主要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四、六段孔隙水、砂岩裂隙水,大气降水、大河沟是矿井主要的充水水源。

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一条表2-1标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2)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本次访问调查已关闭小煤矿5个,估算老空区积水为104997m3。

老窑6个,主要原集中在大河沟一带,均开采煤层露头及浅部煤层,以平硐开拓为主,少数以斜井开拓为主;多采上山煤,开采K14、K13煤层。

井巷多已垮塌,存在少量老空积,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一条表2-1标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复杂。

(3)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正常(当前)水量Q1=/h,(Q1<180 m3/h)矿井最大涌水量Q2=/h,( Q2<300 m3/h)。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一条表2-1标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

(4)突水量:本矿未发生过突水事故。

(5)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本次调查井巷局部有顶板滴水、淋水、现象,采空区内有流水现象;主要是煤层采动后形成的采动塌陷及顶板裂隙造成的,大气降雨通过裂隙直接对井下充水,充水量受季节和降雨量控制,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一条表2-1标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6)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实际生产建设中的水患情况,鉴于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空水,补给条件一般,且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故矿井水患是可以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