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毕业设计(2)

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毕业设计(2)
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毕业设计(2)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电路设计

姓名:王东阳

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

学号:0401090632

指导教师:胡应占

2011年11 月28 日

摘要

摘要

电动自行车是绿色节能的交通工具,在节能环保的发展进程中电动自行车满足了消费者出行半径增大的需求。

另外,电动车电瓶采用锂电池越来越多。利用开关电源实现对锂电池高效率充电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本设计通过认真调查锂电池充电注意事项,电动车用锂电池充电过程和充电曲线,综合运用了反激式开关电源技术,对电动车用锂电池充电器做了具体设计。

电路主要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稳压电路、恒流电路,充电指示电路,实现对锂电池分四个阶段高效率安全充电。充电过程分微弱电流调节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恒压充电。主电源部分采用线性光耦改变电流型PWM控制集成芯片UC3842中误差放大器的输入误差电压,实现稳压充电。恒流电路实现对锂电池恒流充电。电路设计满足客户要求,成本低廉。

关键词:反激式开关电源;锂电池充电器;UC3842;恒流充电

目录

摘要............................................................................................................................................................ II 1 绪论. (2)

1.1 电动车的发展概况 (2)

1.2 锂电池简述 (2)

1.3开关电源的产生与发展 (4)

1.4 设计目的和要求 (4)

1.5 主要设计内容 (5)

2 开关电源概述 (4)

2.1 隔离式高频开关电源 (4)

2.2 本设计所用术语 (5)

2.3 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 (6)

2.4 开关电源能量损耗和寿命 (6)

2.5 开关电源分类 (7)

3 反激式开关电源 (8)

3.1 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 (8)

3.2 主要器件简介 (11)

3.3 UC3842常用的电压反馈电路 (17)

4 总体设计 (23)

4.1电路组成 (23)

4.2系统实现功能 (24)

5主电源部分设计 (25)

5.1 输入电路 (26)

5.2 输入滤波电路 (27)

5.3 变压器设计 (28)

5.4 RCD箝位电路设计 (35)

5.5开关管选择 (37)

5.6输出滤波器 (38)

6控制电路设计 (35)

6.1低电流调节控制电路 (35)

6.2恒流电路 (36)

6.3充电指示电路 (37)

参考文献 (40)

附录1 本设计电路原理图 (42)

2 本设计PCB图 (43)

1 绪论

1.1 电动车的发展概况

电动自行车是绿色节能的交通工具,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电动自行车满足了消费者出行半径增大的需求。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成果普遍应用。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目前中国市场年产销量超过2000万辆,整个产业链的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以上,从业人员近500万人。整车企业1000余家、6000余家相关联配套企业、100000家经销商、市场保有量达 1.2亿辆,电动自行车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产业,也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平均每四户居民家庭中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城乡人民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消费品。2009年以来,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电动自行车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发展。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的统计,50家主要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企业,1-8月份累计总产量为656万辆,同比增长13%。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8月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电动自行车产量累计生产为445.5万辆,同比增长8.7%。两个不同口径的统计数字均说明,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可期。

1.2 锂电池简述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使用以下反应:Li+MnO2=LiMnO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电。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随着数码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以优异的性能在这类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近年逐步向其他产品应用领域发展。1998年,天津电源研究所开始商业化生产锂离子电池。习惯上人们把锂离子电池也称为锂电

池,现在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离子电池主要优点表现在:

⑴比能量高。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目前已达到460-600Wh/kg,是铅酸电池的约6-7倍;

⑵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到6年以上,磷酸亚铁锂为正极的电池用1CDOD 充放,有可以使用10,000次的记录;

⑶额定电压高(单体工作电压为3.7V或3.2V),约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便于组成电池电源组;

⑷具备高功率承受力,其中电动汽车用的磷酸亚铁锂锂离子电池可以达到15-30C充放电的能力,便于高强度的启动加速;

⑸自放电率很低,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之一;

⑹重量轻,相同体积下重量约为铅酸产品的1/5;

⑺高低温适应型强,可以在-20℃--60℃的环境下使用,经过工艺上的处理,可以在-45℃环境下使用;

⑻绿色环保,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

⑼生产基本不消耗水,对缺水的我国来说,十分有利。

锂电池的缺点:

⑴锂原电池均存在安全性差,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⑵钴酸锂的锂离子电池不能大电流放电,安全性较差;

⑶锂离子电池均需保护线路,防止电池被过充过放电;

⑷生产要求条件高,成本高。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1.3开关电源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开发利用,孕育了电子系统的新一代产品。显然,那种体积大而笨重的使用工频变压器的线性调节稳压电源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小型化、重量轻、效率高的隔离式开关电源。

隔离式开关电源的核心是一种高频电源变换电路。它使交流电源高效率地产生一路或多路经调整的稳定直流电压。

早在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化的开关电源就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卫星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精密仪表等电子设备。这是由于开关电源能够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多种电压和电流的需求。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高度发展,高反压快速开关晶体管使无工频变压器的开关电源迅速实用化。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集成化奠定了基础,适应各类开关电源控制要求的集成开关稳压器应运而生,其功能不断完善,集成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外接元件越来越少,使得开关电源的设计、生产和调整工作日益简化,成本也不断下降。目前己形成了各类功能完善的集成开关稳压器系列。近年来高反压MOS大功率管的迅速发展,又将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从20kHz提高到150-200kHz,其结果是使整个开关电源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开关电源的性能价格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它在与线性电源的竞争中具有先导之势。当然开关电源能被工业所接受,首先是它在体积、重量和效率上的优势。在70年代后期,功率在100w以上的开关电源是有竞争力的。到1980年,功率在50w以上就具有竞争力了。随着开关电源性能的改善,到80年代后期,电子设备的消耗功率在20W以上,就要考虑使用开关电源了。过去,开关电源在小功率范围内成本较高,但进入90年代后,其成本下降非常显著‘当然这包括了功率元件,控制元件和磁性元件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此外,能源成本的提高也是促进开关电源发展的因素之一。

1.4 设计目的和要求

作为企业,为了赢得电动车电器配套市场,组织设计电动车用锂电池充电器。本充电

器设计要实现对电动车用锂电池高性能地充电。通过认真调查锂电池充电注意事项,电动车用锂电池充电过程和各个参数,制作出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

1.5 主要设计内容

根据调研电动车用锂电池充电曲线,设计本充电器电路实现对锂电池分四个阶段充电,实现充电器对电池高效率安全充电。充电过程分微弱电流调节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一,恒流充电阶段二,恒压充电。本充电器电路采用反激式开关电源技术通过电路控制实现了上述过程。当拿一个很亏的锂电池接上电路后就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为了保护过分放电的电池首先是微弱电流充电,冲到一定程度后以小电流恒流充电,然后以大电流恒流充电,最后恒压充电到截止。本设计详细描述如下:当接上的锂电池电压低于3.3V时,首先充电器要以微弱的电流充电到3.3V。达到3.3V后开始以400mA的小电流充电到5V。然后就以4.12A的电流恒流充电。当锂电池两端电压的升高逐渐接近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恒流电路被破坏,电压反馈稳压阶段开始。

2 开关电源概述

2.1 隔离式高频开关电源

隔离式开关电源的变换器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半桥式、全桥式、推挽式、单端反激式、单端正激式等等。在设计电源时,设计者采取那种变换器电路形式,主要根据成本、要达到的性能指标等因素来决定。各种形式的电源电路的基本功能块是相同的,只是完成这些功能的技术手段有所不同。隔离式高频开关电源电路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高频变压器,直流稳压是从变压器次级绕组约脉冲电压整流滤波而来。开关电源的基本方框如图2-1所示。

交流输入线路电压来自电网,首先要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变成含有一定脉动电压成分的直流电压,然后进入高频变换部分。高频变换部分的核心是有一个高频功率开关元件,比如开关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元件,高频变换部分产生高频高压方波,所得到的高压方波送给高频隔离降压变压器的初级,在变压器的次级感应出的电压被整流、滤波后就产生了低压直流。为了调节输出电压,使得在输入交流和输出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能保持稳定,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和脉冲频率调制电路,通过对输出电压采样,并把采样的结果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把它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高频功率开关元件的开关时间比例(占空比),达到调整输出电压的目的。

在方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有很多高次谐波,如果这些高次谐波反馈到输入交流线,就会对其它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因此,在交流输入端,必须要设置滤波器,把高频干扰减少到可接收的范围。

此外,为了使整个电路安全可靠地工作,还要设计辅助电路,主要包括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等。

2.2 本设计所用术语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开关电源术语,并给出解释,以备参考。

效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百分比。其测量条件是满负载,输入交流电压为标准值。 ESR :等效串联电阻。它表示电解电容呈现的电阻值的总合。一般情况下,ESR 值越低的电容,性能越好。

隔离式开关电源:一般指高频开关电源。它从输入的交流电源直接进行整流和滤波,不使用低频隔离变压器。

软启动:在系统启动时,一种驱动波形从零到正常占空比的方法。

占空比:在高频开关电源中,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和变换器的工作周期之比。

低电流调节充电:如果锂电池电压低于设定的电压值,充电周期首先进行低电流充电,当电池电压低于一定值时就要进入低电流充电阶段。

恒流充电:只要锂电池电压高于设定电压值,充电周期进入恒流充电,以一定的电流给电池充电。 恒压充电:当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值时,充电周期进入恒压充电。在恒压充电中,电压不变,电流由最大值慢慢减少,当电流减少到设定值时,电池即充满。

图2-l 隔离式开关电源方框图

输出

2.3 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

线性电源稳压器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因而发热量大,效率低(35%左右),需要加体积庞大的散热片,而且还需要同样也是大体积的工频变压器,当要制作多组电压输出时变压器会更庞大。

开关电源的调整管工作在饱和截至状态,因而发热量小,效率高(75%以上)而且省掉了大体积的变压器。但开关电源输出的直流上面会叠加较大的纹波,在输出端并接稳压二极管可以改善,另外由于开关管工作是会产生很大的尖峰脉冲干扰,也需要在电路中串连磁珠加以改善。相对而言线性电源就没有以上缺陷,它的纹波可以做到5mV以下。

对于电源效率和安装体积有要求的地方用开关电源为佳,对于电磁干扰和电源纯净性有要求的地方(例如电容漏电检测)多选用线性电源。另外开关电源中用到的高频变压器绕制起来比较麻烦。

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相比,二者的成本都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长,但二者增长速率各异。线性电源成本在某一输出功率点上,反而高于开关电源,这一点称为成本反转点。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这一成本反转点日益向低输出电力端移动,这为开关电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关电源高频化是其发展的方向,高频化使开关电源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另外开关电源的发展与应用在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

开关电源具备三个条件:

⑴开关: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而不是线性状态。

⑵高频: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高频而不是接近工频的低频。

⑶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的是直流而不是交流。

2.4 开关电源能量损耗和寿命

降低损耗,遏制温升,提高效率,延长寿命开关电源内部的损耗主要分四个方面:⑴开关损耗如功率开关,驱动;

⑵导通损耗如输出整流器,电解电容中电阻损耗;

⑶附加损耗如控制IC,反馈电路,启动电路,驱动电路;

⑷电阻损耗如预加负载等;在反激式开关电源中,功率开关和驱动以及输出整流部分占损耗的90%多,磁性元件占5%,其它占5%;损耗直接影响效率,更影响电源的稳定性和工作寿命。

损耗都以发热而表现出来,晶体管和电容和磁性元件都对温度很敏感。下面列举的是温度对器件的影响:

⑴温度每升高10℃,电解电容的寿命就会减半;

⑵在高温和反向电压接近额定值时,肖特基二极管的漏电很严重,就像阴阳极通路一样;

⑶通用磁性材料,从25℃到100℃饱和磁感应强度下降30%左右;在这里,磁性材料的损耗虽然说占比例很小但是它对整个开关电源的影响非常大。比如在正常工作时,设计的最大磁通密度偏大,由于温升的原因将使饱和磁感应强度下降,再加上反馈回路的延迟效应而使导通时间加长,极易使磁芯饱和,瞬间开关管损坏。在此设计时,最好保证铜耗接近于磁耗,初级绕组的铜耗接近于次级绕组的铜耗以达到最优化的设计防止磁芯过渡温升;

⑷MOSFET管,每升高25℃,栅极阀值电压下降5%。MOSFET管的最大节点温度时150℃,节点温度的理想值为105℃,最高不要超过125℃。Rds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降低元件本身损耗而造成的温升,也要注意远离热源,不因外界原因而造成温升,更要优化设计减小损耗,提高效率,延长元器件及整个电源的工作寿命。

2.5 开关电源分类

按开关管与负载的连接方式分类,开关电源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变压器耦合型3种类型。按开关器件的激励方式,可分为自激式和他激式开关电源。按调制方式分可分脉冲宽度调制式和脉冲频率调制式开关稳压电源和PWM和PFM的混合方式。按开关管的连接和工作方式分类,开关稳压电源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4种。

3 反激式开关电源

3.1 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

单端反激式变换器又称电感储能式变换器,工作原理如图3-l所示,当开关管S1被PWM脉冲激励而导通时,次级整流二极管D1截止,输出电容C给负载供电。直流输入电压施加到高频变压器T 的原边绕组上,此时NP相当于一个纯电感,流过NP的电流线性上升,电源能量以磁能形式存储在电感中:当开关管S1截止时,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原边绕组两端电压极性反向,副边绕组上的电压极性颠倒使D1导通,原边储存的能量传送到副边,提供负载电流,同时给输出电容充电。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以主开关管的周期性导通和关断为主要特征。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内不断储存能量;而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将一次侧线圈内储存的电感能量通过整流二极管给负载供电,直到下一个脉冲到来,开始新的周期[3]。

开关电源中的变压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它实现电场-磁场-电场能量的转换,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二是可以实现变压器功能,通过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和多个次级绕组可以输出多路不同的直流电压值,为不同的电路单元提供直流电量;三是可以实现传统电源变压器的电隔离作用,将热地与冷地隔离,避免触电事故,保证用户端的安全。

T

图3-1 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图

在开关管S1关断的Toff期间,变压器铁心中的磁通主要由变压器次级线圈回路中的电流来决定,这就相当于流过变压器次级线圈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可以使变压器的铁心退磁,使变压器铁心中的磁场强度恢复到初始状态。由于控制开关突然关断,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励磁电流突然为0,此时,流过变压器次级线圈中的电流就正好接替原来变压器初级线圈中励磁电流的作用,使变压器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由最大值Bm返回到剩磁所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r位置,即流过次级绕组电流是由最大值逐步变化到0的。由此可知,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在输出功率的同时,流过次级线圈回路中的电流也在对变压器铁心进行退磁。

Is次级电流波形

Ip初级电流波形

Ton Toff

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工作于临界连续电流状态时,次级整流输入电压Uo 、负载电流Io ,变压器铁芯的磁通,以及变压器初、次级电流等波形图如图3-2所示。

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电压Uo 是一个带正负极性的脉冲波形,一般负半周是一个很规整的矩形波;而正半周,由于输出脉冲被整流二极管限幅,当开关电源工作于连续电流或临界连续电流状态时,输出波形基本也是矩形波。因此,整流二极管的输入电压Uo 的正半周幅度与储能滤波电容的两端电压基本相同。因此,整流二极管的输入电压Uo 的幅值Up 与整流输出电压基本相等。

在控制开关接通期间,变压器铁芯被磁化;在控制开关关断期间,变压器铁芯被退磁。因此,在Ton 期间,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量是由剩磁SBr 向最大磁通SBm 方向变化;而在Toff 期间,变压器铁芯中的磁通量是由最大磁通SBm 向剩磁SBr 方向变化。

i 波形是反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工作于临界电流状态时,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电流波形。其中,i1为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中的电流,i2为流过变压器次级线圈中的电流(虚线所示),Io 是流过负载的电流(虚线所示)。在控制开关接通期间,变压器铁芯被初级线圈电流磁化;在控制开

/ SB m

SBr

Io

i/A

图3-2 临界连续电流状态时波形

关关断期间,变压器铁芯被被次级线圈电流退磁,并向负载输出电流。还可以看出,流过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中的电流是可以突跳的。在控制开关关断的一瞬间,流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流由最大值跳变到0,而在同一时刻,流过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电流由0跳变到最大值。并且,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流的最大值正好等于变压器次级线圈电流最大值的n倍(n为变压器次级电压与初级电压比)。

3.2 主要器件简介

3.2.1 UC3842芯片简介

UC3842 是开关电源用电流控制方式的脉宽调制集成电路。与电压控制方式相比在负载响应和线性调整度等方面有很多优越之处。该电路主要特点有:

●内含欠电压锁定电路

●低起动电流(典型值为0.12mA)

●稳定的内部基准电压源

●大电流推挽输出(驱动电流达1A)

●工作频率可到500kHz

●自动负反馈补偿电路

●双脉冲抑制

●较强的负载响应特性

UC3842 内部结构如图3-3所示,UC3842 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冲宽度可控调制方式,共有8 个引脚,各脚功能如下:

1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阻容元件用于改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2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的2.5V 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从而控制脉冲宽度;

3脚为电流检测输入端,当检测电压超过1V时缩小脉冲宽度使电源处于间歇工作状态;

4脚为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阻容时间常数决定,f=1.8/(R T×C T);

5脚为公共地端;

6脚为推挽输出端,内部为图腾柱式,上升、下降时间仅为50ns 驱动能力为±1A;

7脚是直流电源供电端,具有欠、过压锁定功能,芯片功耗为15mW;

8脚为5V 基准电压输出端,有50mA 的负载能力。

图3-3 UC3842内部结构

UC3842是专门设汁用于出线和直流—直流变换器应用的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为设计者提供使用最少外部元件的高性能价格比的解决方案。代表性的方框图如图3-4示。

图3-4 UC3842代表性方框图

振荡器频率由定时元件RT和CT选择值决定。电容CT由5.0V的参考电压通过电阻RT充电,充至约2.8V,再由一个内部的电流宿放电至1.2V。在CT放电期间,振荡器产生一个内部消隐脉冲保持“或非”门的中间输入为高电子,这导致输出为低状态,从而产生丁一个数量可控的输出静区时间。图l显示R,与振荡器频率关系曲线,图2显示输出静区时间与频率关系曲线.它们都是在给定的CT值时得到的。注意尽管许多的Rt和Ct值都可以产生相同的振荡器频率,但只有一种组合可以得到在给定频率下的特定输出静区时间。振荡器门限是温度补偿的,放电电流在T=2 5℃叫被微调并确保在±1 0%之内,这些内部电路的优点使振荡器频率及晨大输出占空比的变化最小。

不要将UC3842的重要元件的参数选得接近分布参数;具体来说,电阻不要太大,电容器和电感器不要太小。决定振荡频率的RC,当把R选择太大,C太小时,就易使稳定性特别差;如电容C 小得接近分布参数,也就是说取掉该电容由线路板及其它元件间的分布参数而形成的容值都和所选的电容容值差不多;或者所选电阻太大以至于线路板上的漏电流所等效的阻值都和所选的电阻大小差不多;这将造成工作不稳定,如温度或湿度变化时其分布参数也跟着变化,严重影响振荡的稳定性。R一般不要大于1M欧,C一般不要小于22PF。

误差放大器提供一个有可访问反相输入和输出的全补偿误差放大器。此放大器从有90dB的典刮

自流电流增益和只有57度相位余量的1.OMHz 的增益为1带宽。同相输入在内部偏置于2.5V 而不经管脚引出。典刑情况下变换揣输出电压通过一个电阻分压器分压,并由反向输入监视。最大输入偏置电流为2.0uA ,它将引起输出电压误差,后者等于输入偏置电流和等效输入分压器源电阻的乘积。误差放大器输出(管脚1)用于外部回路补偿。输出电压因两个二极管压降而失调(≈1.4V)并在连接至电流取样比较器的反相输入之前被三分,这将在管脚l 处于其最低状态时(Vol),保证在输出(管脚6)不出现驱动脉冲。这发生在电源正在工作并且负载被取消时,或者在软启动过程的开始。最小误差放大器反馈电阻受限于放大器的拉电流(O .5mA)和到达比较器的1.0V 箝位电子所需的输出电压(VoH):

Ω=+≈

88005.04.1)0.1(0.3(min)mA

V R f (3-1) UC3842作为电流模式控制器工作,输出开关导通山振荡器起始,当峰值电感电流到达误差放大器输出补偿(管脚1)建立的门限电平时中止。这样在逐周基础上误差信号控制峰值电感电流。所用的电流取样比较器—脉宽调制锁存配置确保在任何给定的振荡器周期内,仅有一个单脉冲出现在输出端。电感电流通过插入一个与输出开关Q1的源极串联的以地为参考的取样电阻Rs 转换成电压。此电压由电流取洋输入(管脚3)监视并与来自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平相比较。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峰值电感电流由管脚1上的电压控制,其中:

Rs V V I pin pk 34.1)1(-=

(3-2)

当电源输出过载或者如果输出电压取样丢失时,异常的工作条件将出现。在这些条件下,电流取样比较器门限将被内部箝位至1.0V 。因此最大峰值开关电流为:

Rs

V I pk 0.1(max)=

(3-3) 通常正电流波形的前沿可以观察到一个窄尖脉冲,当输出负载较轻时,它可能会引起电源不稳定。这个尖脉冲的产生是由于电源变压器匝间电容和输出整流管恢复时间造成的。在电流取样输入端增

加一个RC滤波器,使它的时间常数接近尖脉冲的持续时间,通常将消除不稳定性,如图3-5所示。

图3-5 电流波形尖脉冲抑制

欠压锁定采用了两个欠压锁定比较器来保证在输出级被驱动之前,集成电路已完全可用。正电源端(Vcc)和参考输出(Vref)各由分离的比较器监视。每个都具有内部的滞后,以防止在通过它们各自的门限时产生错误输出动作。Vcc比较器上下门限分别为:UCX842A 16V/10V,UCX843A8.4V/7.6V。Vref比较器高低门限为3.6V/3.4V。大滞后和小启动电流使得UCX842A特别适合干需要有效的自举启动技术的离线变换器应用中。UCX843A准备应用于更低电压直流到直流变换器中。一个36V的齐纳二极管作为一个并联稳压管,从Vcc连接至地。它的作用是保护集成电路免受系统启动期间产生的过高电压的破坏。最小工作电压:UCX842A为11V,UCX843A为8.2V。输出这些器件有一个单图腾柱输出级,是专门设计用来自接驱动功率MOSFET的,在1.0nF负载下时,它能提供高达±1.0A的峰值驱动电流和典型值为50ns的上升、下降时间,还附加了一个内部电路,使得任何时候只要欠压锁定有效,输出就进入灌模式,这个特性使外部下拉电阻不在需要。

3.2.2 TL431简介

德州仪器公司(TI)生产的TL431是一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可以用它代替齐纳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等等。该器件符号如图3-6所示。3个引脚分别为:阴极(CATHODE)、阳极(ANODE)和参考端(REF)。

图3-6 TL431符号

TL431的具体功能可以用图3-7的功能模块示意。可以看到,一个内部的2.5V基准源,接在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由运放的特性可知,只有同相端输入端的电压非常接近2.5V时,三极管中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非饱和电流通过,而且随着同相端输入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的电流将从1到100mA变化。当然该图绝不是TL431的实际内部结构,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这种组合来代替它。

图3-7 TL431功能模块示意图

3.2.3 PC817光耦简介

基于单片机的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前言 (4) 第一章充电器原理 (5) 1.1 蓄电池与充电技术 (5) 1.2 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5) 1.3 充电器充电原理 (6) 1.3.1 蓄电池充电理论基础 (6) 1.3.2 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8) 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10) 2.1 系统设计 (10) 2.2 方案策略 (10)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2) 3.1 电路总体设计 (12) 3.2 芯片介绍 (12) 3.2.1 LM358双运放 (12) 3.2.2 UC3842单管开关电源 (13) 3.2.3 EL817光耦合器 (14) 3.2.4 场效应管K1358 (15) 3.3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各元件作用的概述 (16) 3.3.1 充电器原理图 (16) 图3.5 充电器原理图 (16) 3.3.2 各元器件作用概述 (16) 3.4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17) 3.4.1 第一路通电开始 (17) 3.4.2 第二路UC3842电路 (17) 3.4.3 第三路LM358(双运算放大器)电路 (18) 3.5 电动车充电器改进方案 (21) 3.5.1 增加充满电发声提示电路 (21) 3.5.2 加散热风扇 (22) 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23)

致谢 (25)

电动车智能充电器设计及应用 中文摘要: 本设计介绍了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的一般原理,从阀控蓄电池内部氧循环的设计理念出发,研究各种充电方法对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影响。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现有各种充电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对铅酸蓄电池实现四段式慢脉冲充电的智能充电器设计方案。控制开关电源的脉冲频率和占空比,从而调节充电电流和电压,实现对蓄电池的分级慢脉冲充电。这个方案不仅可实现快速充电,同时可以减少析气,消除硫化,进行均衡充电,从而大大地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慢脉冲充电;蓄电池;充电器; Abstract: The design describes the charger to the battery charger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from the internal oxygen cycle of valve-regulated battery design concepts starting to study a variety of charging methods for lead-acid battery life implications. For battery charging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a variety of charging methods, proposed a lead-acid batteries could achieve the Four-slow pulse charge of the intelligent charger design. Control th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ulse frequency and duty cycle, thus regulating charge current and voltage to achieve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battery charge with slow pulse. This program not only for fast charging, while reducing analysis of gas, to eliminate sulfide, a balanced charge, thus greatly extending the service life of lead-acid batteries. Key words: slow pulse charge; batteries; charger;

电动车 48V 充电器原理图与维修(高清版)

电动车48V 充电器原理图与维修 电动车充电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开关电源加上一个检测电路,目前很多电动车的48V 充电器都是采用KA3842 和比较器LM358 来完成充电工作理图如图1 所示 工作原理 220V 交流电经LF1 双向滤波.VD1-VD4 整流为脉动直流电压,再经C3 滤波后形成约300V 的直流电压,300V 直流电压经过启动电阻R4 为脉宽调制集成电路IC1 的7 脚提供启动电压,IC1 的7 脚得到启动电压后,(7 脚电压高于14V 时,集成电路开始工作),6 脚输出PWM 脉冲,驱动电源开关管(场效应管) VT1 工作在开关状态,流通过VT1 的S 极-D 极-R7-接地端.此时开关变压器T1 的8-9绕产生感应电压,经VD6,R2 为IC1 的7 脚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4 脚外接振荡阻R10 和振荡电容C7 决定IC1 的振荡频率, IC2(TL431)为精密基准压源,IC4(光耦合器4N35)配合用来稳定充电压,调整RP1(510 欧半可调电位器)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LED1 是电源指示灯.接通电源后该指示灯就会发出红色的光。VT1 开始工作后,变压器的次级6-5 绕组输出的电压经快速恢复二极管VD60 整流,C18 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约53V).此电压一路经二极管VD70(该二极管起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另一路经限流电阻R38,稳压二极管VZD1,滤波电容C60,为比较器IC3(LM358)提供12V 工作电源,VD12 为IC3 提供基准压,经R25,R26,R27 分压后送到IC3 的2 脚和 5 脚。 正常充电时,R33 上端有0.18-0.2V 的电压,此电压经R10 加到IC3 的 3 脚,从 1 脚输出高电平。1 脚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分三路输出,第一路驱动VT2 导通,散热风扇得开始工作,第二路经过电阻R34 点亮双色二极管LED2 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第三路输入到IC3 的 6 脚,此时7 脚输出低电平,双色发光二极管LED2 中的绿色发光二极管熄灭,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当电池压升到44.2V 左右时,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流减小到200MA-300MA 时,R33 上端的电压下降,IC3 的 3 脚电压低于2 脚,1 脚输出低电平,双色发光二极管LED2 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熄灭,三极管VT2 截止,风扇停止运转,同时IC3 的7 脚输出高电平,此高电平一路经过电阻R35 点亮双色发光二极管LED2 中的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电已经充满,此时并没有真正充满,实际上还得一两小时才能真正充满),另一路经R52,VD18,R40,RP2 到达IC2 的 1 脚,使输出电压降低,充电器进入200MA-300MA 的涓流充电阶段(浮充),改变RP2 的电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由恒流充电状态转到涓流充电状态的转折流(200-300MA)。 常见故障

谈谈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充电模式和参数设置(精)

谈谈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的充电模式和参数设置 摘要:分析了铅酸蓄电池用三段式充电模式及其充电器忽略了电池的负温度特性的缺陷,从充电器充电的波形和频率出发,提出应采用兼有常规性充电功能和修补性充电功能的多功能充电器,并给出了常规性充电阶段和补充性充电阶段的技术参数。 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EB”)产业的兴起,对充电器提出了高要求。目前EB所配置的充电器,多属于传统的三段式充电器,三段式充电器的充电模式是将充电过程分为恒流、恒压、浮充三个充电阶段,以我国EB采用较多的36V12Ah铅酸蓄电池组为例,第一阶段以1.8A的恒定电流将电池充到约44.4V;第二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小至约0.3A,再次将电池电压充到44.4V;第三阶段将电压降至约41.4V,电流减至约50MA 对电池进行浮充。 从几年来的使用情况看,三段式充电器暴露了一些问题。以下仍以36V12Ah铅酸蓄电池组为例,谈谈三段式充电器的缺陷和解决方案。 1、三段式充电器忽略了电池的负温度特性 三段式充电器充电参数的设定除受所配电池单体极板面积大小、电极特性、电解液密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蓄电池的环境温度的影响,以36V蓄电池组为例,具体充电电压与温度的关系见表1。 温度/(℃)恒压充电电压N浮充充电电压N 046.2042.48 10 45.36 41.58 20 44.40 40.86 25 44.25 40.50 30 43.74 40.14 35 43.20 39.78 虽然一直以来,人们都明白电化学的温度效应是不能回避的,但却在充电器问题上忽略了。原因可以有很多,但特别应在此指出的是:过去人们对蓄电池容量、寿命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感触和认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直接和具体,须知,这是千万个EB用户参与了“实验”的结果。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地区,使用无温度补偿的充电器,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夏季过充,冬季欠充,过充和欠充容易造成电池失水和硫酸盐化,电池失水后,硫酸浓度提高,加剧了板极腐蚀,就更容易产生硫酸盐化,硫酸盐化的电池表现为更容易失水。这是一种连锁反应。铅酸电池硫酸盐化是影响EB续驶里程和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 无温度补尝的充电器究竟对电池的损害有多大,目前还缺少实验数据,对蓄电池进行定量分析要比定性分析复杂困难得多,但以下的数据可以参考:EB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的循环次数不得不少于350次,但实际上有相当多的电池使用时间不到8个月,即循还次数不足240次。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带电路图维修word精品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 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 阶段充电方式。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 1) 220v 交流电经TO 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 再经 U L 5竺““玮 rMCJEECNErME 寸 LLnE 寸 竺 Is 雪06 oaM 耳 " 请 U0S- O g !5— O O T — Q 1— Q Q LLI ips - 3 LL LL O 01 D : Q tr ◎ L g 亠 0 LgLT-gifJZC^pOL 寸 16BE iliCrOOcrCEiVjZUOOLj^QQO 1 v~ift ggSiLLE 寸寸奇 己工 rsi TT in o Q

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U1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 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 )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 为12V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调整w2(微调电阻)可 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D10是电源指示灯。D6为充电指示灯。R27 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 —300 mA )。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 Q1。第二路经R5,C8,C3,达到U1的第7脚。强迫U1启动。U1 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此电压一路经D7 (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第二路经R14,D5,C9,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

关于浅谈锂电池充电电路原理及应用的专业论文

专业电子类论文 题目:浅谈锂电池充电电路原理及应用 作者:yyj 职称:自动化工程师 发表期刊号:XXX-XX 浅谈锂电池充电电路原理及应用 现代生活中,科技高速发展,电子产品需求量急升,应用之广,已达到一个新高度。从而对电子产品充电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用的电池有多种,而锂电池占据较大份额。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 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

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 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 4、无记忆效应。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 5、寿命长。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 6、可以快速充电。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 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 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 9、成本高。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3.6V,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常常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 四、锂电池的充放电要求: 1、锂电池的充电:根据锂电池的结构特性,最高充电终止电压应为4.2V,不能过充,否则会因正极的锂离子拿走太多,而使电池报废。其充放电要求较高,可采用专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通常恒流充电至4.2V/节后转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降至100mA以内时,应停止充电。

48V电动车锂电池保护板

适用范围: 13串锂电池组,额定放电电流<20A,充电电流<3A 特点 ■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 ■低静态功耗 ■低温度系数 ■强抗干扰能力 一、主要技术参数 二、保护板功能说明 1、将锂电池与保护板按接线图连接 保护电路分别检测串联电池组中每只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控 制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电池组中每只电池的电压均在过充

检测电压和过放检测电压之间,并且输出无短路现象时,MOS 管导通,通P+、P-可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操作; 2、电池组过放保护功能 串联电池组中的任意一只电池的电压下降到过放检测电 压并且达到过放延时时间时,过放保护功能启动,切断放 电MOS管,禁止电池组对外输出电流,保护电池组安全, 电路板进入休眠状态,电路板消耗电流为休眠电流以下, 进入休眠状态的电路只有在连接充电器后,并且电池电压 超过过放恢复电压后才能恢复; 3、电池组过充保护功能 通过P+和C-对电池组充电过程中,当任何一节电池电压 上升到电池过充检测电压,并且超过过充延时时间时,过 充保护功能启动,切断充电MOS管,禁止对电池组充电, 保护电池组安全,当电池组连接负载放电或者电池电压下 降到过充恢复电压以下时,过充状态被恢复; 4、电池组短路保护功能 当电池组放电端口P+和P-发生短路时,保护电路会在短 路保护延时时间后,切断放电MOS管,禁止电池组对外 放电,当外部短路被移除后,电路自动恢复; 5、电池组过流保护功能 当电池组放电端口P+和P-发生过电流现象时,保护电路 会在过流保护延时时间后,切断放电MOS管,禁止电池 组对外放电,当外部短路被移除后,电路自动恢复。 6、电池组充电均衡功能 由于电池的匹配或者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电池组中每只电 池电池电压产生差异时,若串联各组之间的电池电压差异 超过设置值时允许均衡电路工作,均衡在充电过程中启动, 均衡电阻对相对容量最高的电池组进行放电,均衡电流为 均衡吸收电流值,以此来降低电池组电压上升速度,当串

电力电子电动车充电器的设计方案范本

电力电子电动车充电器的设计方案 辽宁工业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36V/2A电动车充电器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12 学号: 学生姓名:张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12-30至 -1-10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气

摘要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时下已非常普遍,其普及程度大有超赶自行车的趋势,而充电器是电动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配件,电动车充电器市场巨大。该充电器基于电流模式的开关电源的原理设计,主电路采用单端反激式设计,控制电路以电流型集成控制器UC3842为核心,配合LM324光耦和TL431实现对蓄电池的充电控制。当前市场上的充电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UC3842为核心驱动的单管变换器,另一类是以TL494为核心驱动的半桥型变换器。TL494驱动的是半桥式连接的功率管,适用于较大功率;UC3842驱动的单管它激式功率管,适用于功率较小。本文基于UC3842设计了一款反激式低成本的36V电动车充电器。设计内容简介了相关芯片,给出了完整的实际设计电路详细分析了其设计及其工作原理,这其中包括主电路、工频整流电路、高频逆变-变压器-高频整流电路和显示部分的工作原理。实践应用表明,该充电器性能优良,适应性较强,比同性能的充电器成本低,很有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集成控制器;充电器;开关电源;单端反激式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电力电子技术简况1 1.2本文设计内容4 第2章36V/2A电动车充电器电路设计5 2.1电动车充电器总体设计方案5 2.2具体电路设计5 2.2.1工频整流电路设计8

电动车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动车充电器的工作原理 基本介绍 电动车充电器是指电动车充电器是专门为电动自行车的电瓶配置的一个充电设备,充电器的分类:用有、无工频(50赫兹)变压器区分,可分为两大类。货运三轮充电器一般使用带工频变压器的充电机,体积大、重量大、费电,但是可靠,便宜;电动自行车和电摩则使用所谓开关电源式充电器,省电,效率高,但是易坏。 开关电源式充电器的正确操作是:充电时,先插电池,后加市电;充足后,先切断市电,后拔电池插头。如果在充电时先拔电池插头,特别是充电电流大(红灯)时,非常容易损坏充电器。不过目前的很多电动车充电器的的技术研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以高标科技所生产的高端充电器和好易充充电器为例,这两样产品目前都设计了过流防护、过载保护、限压充电、自动断电等功能,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充电的安全。 常用的开关电源式充电器又分半桥式和单激式两大类,单激类又分为正激式和反激式两类。半桥式成本高,性能好,常用于带负脉冲的充电器;单激式成本低,市场占有率高。 工作原理: 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其5脚为电源

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降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 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D10是电源指示灯。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 (200-300 mA)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强迫U1启动。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正常充电时,R27上端有0.15-0.18V左右电压,此电压经R17加到LM358第三脚,从1脚送出高电压。此电压一路经R18,强迫Q2导通, D6(红灯)点亮,第二路注入LM358的6脚,7脚输出低电压,迫使Q3关断,D10(绿灯)熄灭,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4.2V左右时,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输出电压维持在44.2V左右,充电器进入恒压充电阶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减小到200mA—300mA时,R27上端的电压下降,LM358的3脚电压低于2脚,1脚输出低电压,Q2关断,D6熄灭。同时7脚输出高电压,此电压一路使Q3导通,D10点亮。另一路经D8,W1到达反馈电

锂电池充电的原理解析

锂电池充电的原理解析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涓流充电(低压预充)、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止。 锂电池充电器的基本要求是特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从而保证电池安全充电。增加其它充电辅助 功能是为了改善电池寿命,简化充电器的操作,其中包括给过放电的电池使用涓流充电、电池电压检测、 输入电流限制、充电完成后关断充电器、电池部分放电后自动启动充电等。 锂电池的充电方式是限压恒流,都是由IC芯片控制的,典型的充电方式是:先检测待充电电池的电压,如果电压低于3V,要先进行预充电,充电电流为设定电流的1/10,电压升到3V后,进入标准充电过程。标准充电过程为:以设定电流进行恒流充电,电池电压升到4.20V时,改为恒压充电,保持充电电压为4.20V。此时,充电电流逐渐下降,当电流下降至设定充电电流的1/10时,充电结束。下图为充电曲线。

阶段1: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用来先对完全放电的电池单元进行预充(恢复性充电)。在电池电压低于3V左右时采用涓流充电,涓流充电电流是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即0.1c(以恒定充电电流为1A举例,则涓流充电电流为100mA), 阶段2: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涓流充电阈值以上时,提高充电电流进行恒流充电。恒流充电的电流在0.2C至1.0C之间。电池电压随着恒流充电过程逐步升高,一般单节电池设定的此电压为3.0-4.2V. 阶段3:恒压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4.2V时,恒流充电结束,开始恒压充电阶段。电流根据电芯的饱和程度,随着充电过程的继续充电电流由最大值慢慢减少,当减小到0.01C时,认为充电终止。(C 是以电池标称容量对照电流的一种表示方法,如电池是1000mAh的容量,1C就是充电电流1000mA。)阶段4:充电终止——有两种典型的充电终止方法:采用最小充电电流判断或采用定时器(或者两者的结合)。最小电流法监视恒压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并在充电电流减小到0.02C至0.07C范围时终止充电。第二种方法从恒压充电阶段开始时计时,持续充电两个小时后终止充电过程。 上述四阶段的充电法完成对完全放电电池的充电约需要2.5至3小时。高级充电器还采用了更多安全措施。例如如果电池温度超出指定窗口(通常为0℃至45℃),那么充电会暂停. 充电结束后,如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3.89V将重新充电。 图3是可以对短路的电池激活的充电方法。 手机充电器的工作流程一般为:1. 检测电池的电压,如果低于一个阈值电压,就要进行涓流充电;2. 电池充到一定电压(一般设置为2.9V)时,进行全电流充电;3. 当电池电压达到预置电压(锂离子电池一般为4.2V)时,开始恒压充电,同时充电电流降低;4. 当电流逐渐减小到规定的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电池电压低于2.5V(Vshort)时,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用25mA的电流预充,防止深度放电的锂离子电池在快充时被损坏甚至发生危险。

Q2057W锂电池充电器原理(适用)

摘要:本文介绍美国TI公司生产的先进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BQ2057,利用BQ2057系列芯片及简单外围电路可设计低成本的单/双节锂电池充电器,非常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仪器的紧凑设计。本文将在介绍BQ2057芯片的特点、功能的基础上,给出典型充电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用该充电芯片设计便携式仪器的体会。 关键词:锂电池充电器BQ2057 1 引言 BQ2057系列是美国TI公司生产的先进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BQ2057系列芯片适合单节(4.1V或4.2V)或双节(8.2V或8.4V)锂离子(Li-Ion)和锂聚合物(Li-Pol)电池的充电需要,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提供了MSOP、TSSOP和SOIC的可选封装形式,利用该芯片设计的充电器外围电路及其简单,非常适合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紧凑设计需要。BQ2057可以动态补偿锂电池组的内阻以减少充电时间,带有可选的电池温度监测,利用电池组温度传感器连续检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BQ2057关闭对电池充电。内部集成的恒压恒流器带有高/低边电流感测和可编程充电电流,充电状态识别可由输出的LED指示灯或与主控器接口实现,具有自动重新充电、最小电流终止充电、低功耗睡眠等特性。 2.功能及特性 2.1 器件封装及型号选择 BQ2057系列充电芯片为满足设计需要,提供了多种可选封装及型号,其封装形式如图2-1所示,有MSOP、TSSOP和SOIC三种封装形式。其型号如表2-1所示,有BQ2057、BQ2057C、BQ2057T和BQ2057W四种信号,分别适合4.1V、4.2V、8.2V和8.4V的充电需要。 元件型号 BQ2057 BQ2057C BQ2057T BQ2057W 8.4V BQ2057的引脚功能描述如下: ?VCC (引脚1):工作电源输入; ?TS (引脚2):温度感测输入,用于检测电池组的温度; ?STAT(引脚3):充电状态输出,包括:充电中、充电完成和温度故障三个状态; ?VSS (引脚4):工作电源地输入; ?CC (引脚5):充电控制输出; ?COMP(引脚6):充电速率补偿输入; ?SNS (引脚7):充电电流感测输入; ?BAT (引脚8):锂电池电压输入; 2.2 充电状态流程 BQ2057的充电状态流程如图2-3所示,其充电曲线如图2-2所示,BQ2057的充电分为三个阶段:预充状态、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阶段。

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毕业设计(2)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电路设计 姓名:王东阳 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 学号:0401090632 指导教师:胡应占 2011年11 月28 日

摘要 摘要 电动自行车是绿色节能的交通工具,在节能环保的发展进程中电动自行车满足了消费者出行半径增大的需求。 另外,电动车电瓶采用锂电池越来越多。利用开关电源实现对锂电池高效率充电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本设计通过认真调查锂电池充电注意事项,电动车用锂电池充电过程和充电曲线,综合运用了反激式开关电源技术,对电动车用锂电池充电器做了具体设计。 电路主要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稳压电路、恒流电路,充电指示电路,实现对锂电池分四个阶段高效率安全充电。充电过程分微弱电流调节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恒压充电。主电源部分采用线性光耦改变电流型PWM控制集成芯片UC3842中误差放大器的输入误差电压,实现稳压充电。恒流电路实现对锂电池恒流充电。电路设计满足客户要求,成本低廉。 关键词:反激式开关电源;锂电池充电器;UC3842;恒流充电

目录 摘要............................................................................................................................................................ II 1 绪论. (2) 1.1 电动车的发展概况 (2) 1.2 锂电池简述 (2) 1.3开关电源的产生与发展 (4) 1.4 设计目的和要求 (4) 1.5 主要设计内容 (5) 2 开关电源概述 (4) 2.1 隔离式高频开关电源 (4) 2.2 本设计所用术语 (5) 2.3 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 (6) 2.4 开关电源能量损耗和寿命 (6) 2.5 开关电源分类 (7) 3 反激式开关电源 (8) 3.1 反激式开关电源原理 (8) 3.2 主要器件简介 (11) 3.3 UC3842常用的电压反馈电路 (17) 4 总体设计 (23) 4.1电路组成 (23) 4.2系统实现功能 (24) 5主电源部分设计 (25) 5.1 输入电路 (26) 5.2 输入滤波电路 (27) 5.3 变压器设计 (28) 5.4 RCD箝位电路设计 (35) 5.5开关管选择 (37) 5.6输出滤波器 (38) 6控制电路设计 (35) 6.1低电流调节控制电路 (35) 6.2恒流电路 (36) 6.3充电指示电路 (37) 参考文献 (40) 附录1 本设计电路原理图 (42) 2 本设计PCB图 (43)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上)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 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 LM358双运放来实现 二 阶段充电方式。其电原理图和兀件参数见图表 1) X 竺1 l ll erMcc-MoirM 220v 交流电经 TO 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 C11滤波形成稳定 的 300V 左右的直流电。U1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其5脚为 电源负极, 7 脚为电源正极, 6 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 Q1(K1358) 畤 e g s n z O O O O- O O tr o cr cc U L 「C M Ct IT IX CD G c-4 r-i - Q> M O giDZfN^pBL 甘 L GOO" cEiruiLruoou^OQO ■r t s LL 卜己Y ru rj- in LL LL LL LL L±- Lik □I 3 ZJ 3 □ L L' L L T — P 0 O O G> Q

3 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 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 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D4为高频整流管 (16A60V 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 压的作用。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D10是电源指示灯。D6为充电指示灯。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 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第二路经R5,C8,C3,达到U1的第7脚。强迫U1启动。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 给U1 提供可靠电源。T1 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此电压一路经D7( 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正常充电时,R27上端有0.15 —0.18V 左右电压,此电压经R17加到LM358第三脚,从1脚送出高电压。此电压一路经R18,强迫 Q2导通,D6 (红灯)点亮,第二路注入LM358 的6脚,7脚输出低电压,迫使Q3关断,D10(绿灯)熄灭,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当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正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 负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脱插,充电时锂离子插入。 电池总反应 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离子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在Li-ion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Li-ion Batteries就像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运动员一样在摇椅来回奔跑。所以Li-ion Batteries又叫摇椅式电池。 一般锂电池充电电流设定在0.2C至1C之间,电流越大,充电越

快,同时电池发热也越大。而且,过大的电流充电,容量不够满,因为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需要时间。就跟倒啤酒一样,倒太快的话会产生泡沫,反而不满。 正极 正极材料:可选正极材料很多,目前主流产品多采用锂铁磷酸盐。 正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充电时锂离子脱嵌。 充电时:LiFePO?→ Li1-xFePO? + xLi + xe 放电时:Li1-xFePO?+ xLi + xe →LiFePO? 负极 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新的研究发现钛酸盐可能是更好的材料。 负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脱插,充电时锂离子插入。 充电时:xLi + xe + 6C →LixC6 放电时:LixC6 → xLi + xe + 6C

锂电池保护电路

锂电池保护电路 锂电池过充电,过放电,过流及短路保护电路 下图为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原理图。该保护回路由两个 MOSFET(V1、V2)和一个控制IC(N1)外加一些阻容元件构成。控制IC负责监测电池电压与回路电流,并控制两个MOSFET的栅极,MOSFET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分别控制着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的导通与关断,C3为延时电容,该电路具有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短路保护功能. 锂电池保护工作原理: 1、正常状态 在正常状态下电路中N1的“CO”与“DO”脚都输出高电压,两个MOSFET都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可以自由地进行充电和放电,由于MOSFET的导通阻抗很小,通常小于30毫欧,因此其导通电阻对电路的性能影响很小。 此状态下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为μA级,通常小于7μA。 2、过充电保护 锂离子电池要求的充电方式为恒流/恒压,在充电初期,为恒流充电,随着充电过程,电压会上升到4.2V(根据正极材料不同,有的电池要求恒压值为4.1V),转为恒压充电,直至电流越来越小。

电池在被充电过程中,如果充电器电路失去控制,会使电池电压超过4.2V后继续恒流充电,此时电池电压仍会继续上升,当电池电压被充电至超过4.3V时,电池的化学副反应将加剧,会导致电池损坏或出现安全问题。 在带有保护电路的电池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4.28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C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2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充电回路,使充电器无法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起到过充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2自带的体二极管VD2的存在,电池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外部负载进行放电。 在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超过4.28V至发出关断V2信号之间,还有一段延时时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设为1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误判断。 3、过放电保护 电池在对外部负载放电过程中,其电压会随着放电过程逐渐降低,当电池电压降至2.5V时,其容量已被完全放光,此时如果让电池继续对负载放电,将造成电池的永久性损坏。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2.3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1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放电回路,使电池无法再对负载进行放电,起到过放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1自带的体二极管VD1的存在,充电器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电池进行充电。 由于在过放电保护状态下电池电压不能再降低,因此要求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极小,此时控制IC会进入低功耗状态,整个保护电路耗电会小于0.1μA。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技术条件及安全性检测规范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 12/ T 246—2012 代替 DB12/T246-2005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充电器技术 条件及安全性检测规范 (送审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命名 (1) 3.1 电池组术语、定义和符号 (1) 3.2 充电器术语、定义和符号 (3) 3.3 电池组型号命名 (3) 3.4 充电器的型号命名 (4) 4 要求 (5) 4.1 电池组的要求 (5) 4.1.1 外观、外形尺寸、重量、充电接口及标志和代号 (5) 4.1.2 电池组电性能 (7) 4.1.3 荷电保持能力 (7) 4.1.4 循环寿命 (7) 4.1.5 振动 (7) 4.1.6 电池组安全性 (7) 4.2 充电器的要求 (8) 4.2.1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8) 4.2.2 输入功率、电流、直流输出电流和充电关断电流 (8) 4.2.3 发热 (8) 4.2.4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 (8) 4.2.5 过载保护 (8) 4.2.6 机械强度 (8) 4.2.7 布线 (9) 4.2.8 输入、输出线及插头 (9) 4.2.9 安全标志 (9) 4.2.10 说明书 (9) 5 试验方法 (9) 5.1 测试条件 (9) 5.2 测量仪表、设备 (9) 5.3 电池组检验前的预处理 (9) 5.4 充电制度 (10) 5.5 电池组 (10) 5.5.1 外观、外观尺寸、重量、标志 (10) 5.5.2 电性能 (10) 5.5.3 荷电保持能力 (10) 5.5.4 循环寿命 (10)

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车快速充电器的设计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车快速充电器的设计 班级:10级计算机控制技术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小组组长: 教学班负责人: 设计时间:2012年5月 22日至 2012年6月22日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动车快速充电器的设计 摘要:目前,电动自行车因其轻便无污染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的电动自行车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行驶里程的长短是消费者衡量电动自行车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而电池不耐用,充电时间长是行驶里程长短的决定因素。本设计就是要探讨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的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出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快速充电方法。本设计以AT89C51为核心,使用脉冲充电法实现快速充电,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和NE555组合起来组成温度检测电路,实现对温度的检测,达到保护电池的作用。还有相应的软件部分。 关键词:电动车,快速充电器,AT89C51,单片机。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lectric bicycle because its light pollution by more and more customers, our electric bike by leaps and bounds development. But, the length of the trip mileage is consumer measure electric bicycle quality stand or fall of one of the main standard, and the battery not durable, charging time is long trip mileage of the length of the deciding factor. This design is to explore the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kind of electric bicycle fast charging model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design of excellent performance, reliable operation of electric bicycle batteries fast charging method. This design USES AT89C51 as the core, using pulse charging fast charging method to implement, thermal resistor as temperature sensor and NE555 combined temperature detection circuit composed, and to realize the temperature testing, to protect the function of the batter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parts. Key words: electric car ,quick charger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